悬索桥
悬索桥介绍

定义:是以受拉主缆为主要承重构件的桥梁 组成:桥塔、主缆、加劲梁、锚碇、吊索、鞍座 受力特征:荷载由由吊索传至缆,缆再传至锚碇及塔 结构特点:构造简单,受力明确;跨越能力大 ,能充
分发挥材料的强度
11.2 悬索桥的基本类型
类型
按锚固形式分类 按孔跨布置形式分类
1.按锚固形式分类
地锚式
✓主缆拉力由梁端锚碇传递给地基 ✓适用于地基具有良好的持力岩层,大跨度桥梁
吊索钢丝绳断面
骑跨式索夹
销铰式索夹
海沧大桥的主缆索夹模型
4. 加劲梁 主要功能:提供桥面、防止桥面发生过大挠曲变形和
扭曲变形
要求:有足够的抗扭刚度或自重,良好的气动稳定性 结构形式:钢结构
美式:钢桁梁 英式:钢箱梁
扁平钢箱梁
钢桁梁
5. 锚碇
功能作用:固定主缆的端头,防止其移动 分类:
建成年
1998 在建 1997 2004 1981 1999 1997 1964 1937
?
概述
11.1 概述
悬索桥概述 悬索桥组成 悬索桥受力特征 悬索桥特点
概述:
悬索桥的跨越能力大、抗震性能好、轻型美观、已越 来越成为特大跨度(超1000m)桥梁的首选桥型。
目前,全世界最大跨度的悬索桥是1998年4月建成的日 本名石海峡大桥,该桥的结构形为:960m+1991m+960m 的三跨双铰悬索桥。
B RB
取部分悬索桥作为隔离体, 并对E点取矩得:
V1 Hp B
(V1 V2 )x H P y M P(x S ) M (V1 V2 )x P(x S ) H P y
RA x P(x S ) H P y
A V2
S
M0 HP y
悬索桥介绍.

• 返回
自锚式施工工艺
• 悬索桥中最大的力是悬索给锚固体系,加劲梁仅仅起到局部承受荷载、 传递荷载的作用;大跨度的悬索桥的加劲梁多采 用自重较轻的钢材。。现代的悬索一般是多股的 钢筋。 悬索桥的施工顺序是锚碇、桥塔、主缆、吊索、 加劲缆,施工需要的机械、技术和工艺相对较简 单;结构的线型主要取决于主缆线型和吊杆长度, 因而施工控制相对比较简单。
如何较好地解决抗风和振动问题。 • (8)自锚式悬索桥的索-梁受力合理分配问 题。
结论及其发展
• (1)通过国内工程时间证明,钢筋混凝土自锚式
悬索桥在中小跨径上是一种既经济又美观的桥型, 结构的刚度也相对较大,对于中小跨径的公路桥 梁和人行桥都适合建造。 (2)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自锚式悬索桥,锚块 的设计是一个关键环节,它不但影响结构的整体 工作性能,也是影响桥梁的经济效益和美观要求, 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
•
重力式锚碇和隧洞式锚碇
• 重力式锚碇依靠巨
大自重来抵抗主缆 的垂直分力,水平 分力则由锚碇与地 基间的摩擦力或嵌 固力来抵抗。 隧洞式锚碇则是将 主缆中的拉力直接 传递给周围的基岩。
↑
•
• 返回原页
悬索桥结构类型
• 1.柔式悬索桥:不设加劲梁;只在活载于恒载的比 •
• • • •
值不大时适用:如人行桥或早期的一些主缆很大 的悬索桥等。 2.单跨悬吊:仅主跨悬吊,并在主跨上设加劲梁; 如存在边跨,则边跨独立。 3.三跨悬吊简支体系:加劲梁为三跨简支梁。 4.三跨悬吊连续体系:加劲梁为三跨连续梁。 5.自锚式悬索桥:与组合体系中的系杆拱相似, 悬索的水平拉力不传给锚碇二传给加劲梁。 6.缆索中段同加劲桁架的上弦合为一体。
•
• 下页
世界十大悬索桥

No.1明石海峡大桥,主跨1991米,日本,建成时间:1998年明石海峡大桥是连接日本神户和淡路岛之间跨海公路大桥,它跨越明石海峡,是目前世界上跨距最大的桥梁及悬索桥,桥墩跨距1991米,宽35米,两边跨距各为960米,桥身呈淡藍色。
明石海峡大桥拥有世界第三高的桥塔,高达298.3米,仅次於法国密佑高架桥(342米)以及中国苏通長江公路大桥(306米),比日本第一高大楼橫滨地标大廈(295.8米)还高,甚至可与东京铁塔及法国艾菲尔铁塔相匹敌,全桥总長3911米。
大桥耗资5000多亿日元,于1998年4月建成通车,其间经历了1995年1月17日的阪神大地震的考验。
阪神大地震的震中虽然距桥址仅4公里,但大桥安然无恙,只是南岸的岸墩和锚锭装置发生了轻微位移,使大桥的长度增加了约1米(大桥原设计长度为3910米,主跨距1990米)。
桥面6车道,设计时速100公里,可承受芮氏規模8.5強震和百年一遇的80米/秒强烈台风袭击。
由于明石海峡大桥的建成,再加上原有的连接淡路岛和四国的大鸣门大桥,本州与四国在陆路上连为一体。
No.2舟山西堠门大桥,主跨1650米,中国,建成时间:2009年舟山西堠门大桥是继金塘大桥之后宁波往舟山方向的第二座跨海大桥,也是舟山大陆连岛工程技术难度最大的特大跨海桥。
项目全长5.452公里,大桥长2.588公里,为两跨连续钢箱梁悬索桥,连接册子岛和金塘岛,主跨1650米,是世界上跨径最大的钢箱梁悬索桥,也是跨径世界第二、国内第一特大桥梁,设计通航等级3万吨,通航净高49.5米,净宽630米。
舟山跨海大桥全长近五十公里,总投资逾一百三十亿元,是目前国内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岛陆联络工程。
整个工程共由五座大桥组成,起于中国第四大岛舟山本岛,途经里钓、富翅、册子、金塘四岛,跨越了六个水道和灰鳖洋,至宁波镇海登陆。
No.3大伯尔特桥,主跨1624米,丹麦,建成时间:1996年丹麦大伯尔特桥,也叫斯托伯尔特桥、大带桥,位于丹麦哥本哈根所在的西兰岛和第三大城市欧登塞所在的菲英岛之间,于1998年6月14日竣工通车。
第九章 悬索桥

§ 9.1 悬索桥的受力特点与结构体系
第三代悬索桥,形成了美式悬索桥体系,主缆采用纺丝法, 加劲梁采用桁架梁,桥塔以钢塔为主。
§ 9.1 悬索桥的受力特点与结构体系
第四代悬索桥,以流线形扁平钢箱为主要特征的英式悬 索桥。
§ 9.1 悬索桥的受力特点与结构体系
9.1.1 悬索桥的受力特点
主缆是结构体系中的主要承重构件,受拉为主; 桥塔是悬索桥抵抗竖向荷载的主要承重构件,受压为主; 加劲梁是悬索桥保证车辆行驶、提供结构刚度的二次结构, 主要承受弯曲内力; 吊索是将加劲梁自重、外荷载传递到主缆的传力构件,是 联系加劲梁和主缆的纽带,受拉。 锚碇是锚固主缆的结构,它将主缆中的拉力传递给地基。
地锚式悬索桥
斜单杆 主缆与主梁固结
主缆
自锚式悬索桥
§ 9.2 悬索桥的结构组成
9.2.1 锚碇
用来锚固主缆的重要结构,将主缆的拉力传递给地基。 重力式锚碇依靠巨大的自重来抵抗主缆的垂直分力,水 平力由锚碇与地基间的摩擦力或嵌固阻力来承担。 隧道式锚碇将主缆的拉力直接传递给周围的岩石。
重力式锚碇
9.3.1 总体布臵
4、加劲梁的尺寸 加劲梁的尺寸主要是确定加劲梁的高度和宽度。 桁架式 加劲梁
梁高
h=8~14m
高跨比
h:L= 1/70~1/180
箱形 加劲梁
梁高
高宽比
高跨比
h=2.5~4.5m h:B= 1/7~1/11 h:L= 1/300~1/400
抗风稳定性需要
§ 9.4 悬索桥的计算
§ 9.1 悬索桥的受力特点与结构体系
9.1.1 悬索桥的受力特点 静力特性
(3)改变主缆的垂跨比将影响结构的内力,结构体系的刚 度也将随之改变。 减小垂跨比,主缆的拉力将增大,从而起到减小挠度 的作用,即增大体系的刚度。 (4)随着跨径的增大,加劲梁的高跨比应越来越小。 加劲梁的挠度是随着主缆的变形产生的,加劲梁本身 刚度的作用已影响不大,这与其他桥型的主要构件截面积 总是随着桥梁跨径的增加而显著增加不同。
悬索桥的工作原理

悬索桥的工作原理
悬索桥是一种跨越山谷和河流的桥梁,它通过缆索的牵引来达到跨越地形的目的。
悬索桥最初是为克服峡谷、山谷和河流的障碍而建造的,由于它们易于建造,而且在技术上也能够实现,所以在古代世界各地都被广泛使用。
悬索桥的工作原理是将主缆的一端固定在河底,另一端悬挂在空中,然后将缆绳与桥塔连接起来。
如果把主缆索看作是一根竖直向上的长杆,桥塔则为一根横长的木桩。
当主缆受到拉力时,就会使桥塔向下移动。
与此同时,主缆上所悬挂着的吊杆也会随之移动,从而带动着桥塔向上移动。
在此过程中,主缆和吊杆所承受的拉力始终保持平衡。
吊杆并不是一直垂直地拉着缆索,而是不断地绕着桥塔旋转,因此在水平方向上产生了一个向下的力。
这一力使主缆中的缆绳产生了向下的拉力。
因此主缆上所承受的拉力始终等于主缆本身所承受的拉力。
当主缆中所承受的拉力足够大时,缆索就会从桥塔上脱离开来。
—— 1 —1 —。
悬索桥简介

(第八章 第四节)
—— 悬 索 桥
教材:《桥梁工程概论》,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李亚东主编
1
引 言
三环路南 天府立交
二环路西 清水河大桥
2
世界著名桥梁
日本明石海峡大桥(1991m) 浙江 西堠门大桥(1650m)
丹麦 大贝尔特桥(1624m)
美国 金门大桥(1280悬索桥
五跨悬索桥
二、悬索桥基本类型
按主缆锚固形式分类 自锚式
在边跨两端将主缆直接锚固在加劲梁上,主缆的水 平拉力由加劲梁提供的轴压力自相平衡。
自锚式悬索桥
地锚式
主缆的拉力由重力式锚碇或岩隧式锚碇传递给地基
重力式锚碇
岩隧式锚碇
西堠门大桥: 主跨1650m、地锚式、两跨连续钢箱梁悬索桥, 世界第二、建成于2008年。
作业内容:
任选世界范围内的一座悬索桥,收集相关资料,整理分析。
包含内容:建造原因、年份、设计方案、施工方法、主要特点,
画出受力情况简图。
19
敬请批评指正!
20
四、悬索的结构组成
(5)索 鞍
作用:用以支承主缆并改变其方 向或摆动的重要部件,使主缆中的
拉力以垂直分力和不平衡水平分力
的方式均匀地传到塔顶。
16
四、悬索的结构组成
(6)吊索与索夹—连接大缆与加劲梁
索夹 吊索
17
总 结
悬索桥体系受力特征明显,传力途径清晰,充分利用了各 种材料的力学性能,是当今跨越能力最强的一种桥梁形式。 随着新施工技术和新建筑材料的发展,悬索桥的跨度还会 进一步变大。 1. 悬索桥的发展历程、概念(了解) 2. 几座代表性悬索桥的设计参数(重点) 3. 悬索桥的几个主要组成部分及其作用(重点) 4. 悬索桥的传力途径、受力特点(难点)
悬索桥手册

悬索桥手册一、简介悬索桥是一种由悬挂在主悬索上的桥面板组成的桥梁结构。
悬索桥通常用于跨越长距离的河流、峡谷或山谷等地形,其可以分为单塔悬索桥、双塔悬索桥和多塔悬索桥等多种形态。
悬索桥以其美观、轻盈、耐久和抗风能力强等特点,成为现代桥梁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类型。
二、历史发展悬索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
早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人们就已经使用过简单的悬索桥。
然而,真正实现悬索桥建设和设计的突破是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
著名的桥梁工程师Victor H. Fink在1889年设计了纽约布鲁克林大桥,这座桥是第一座高悬索桥。
自那时起,悬索桥的设计和建设在世界各地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并形成了现代悬索桥的标志性建筑。
三、结构特点1.主悬索:悬索桥的主悬索是悬挂在桥塔或桥墩上的主要承重部分。
它通常由多根钢缆或钢索组成,具有高抗拉强度和耐久性。
2.跨径:悬索桥的跨度可以非常大,从几百米到几千米不等。
这使得悬索桥在桥梁工程中独具优势,能够跨越深谷或宽阔的水面。
3.桥塔:悬索桥通常有一个或多个桥塔来支撑主悬索。
桥塔是桥梁的主要支撑结构,要能够承受主悬索的重力和桥面板的荷载。
4.桥面板:桥面板是悬索桥上供车辆和行人通行的平台。
它通常由混凝土或钢材制成,具有良好的刚性和稳定性。
四、设计原则1.结构安全:悬索桥的设计应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详细的结构分析和应力计算,确保桥梁能够承受各种力和荷载。
2.风荷载:悬索桥作为一种高风险区域,设计时需要考虑到风的影响。
为了保证悬索桥的稳定性,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风荷载减缓措施,如设置风阻板、减小主悬索的风阻面积等。
3.美观性:悬索桥作为城市的重要标志建筑,设计时需要注重美观性。
桥梁的外形、材料选择、灯光设计等都需要进行精心的考虑,以营造出美丽的夜景。
五、维护管理1.定期检查:悬索桥的维护管理非常重要。
应定期进行桥梁的检查和维护,包括主悬索的腐蚀状况、桥塔的稳定性、桥面板的损伤等。
悬索桥手册

悬索桥是一种以悬挂在主缆上的悬挂索为主要构件的桥梁,其独特的结构和设计使得其具有更高的跨度和承载能力。
以下是一份悬索桥手册,包括悬索桥的基本概念、结构特点、施工流程和维护保养等方面。
1. 基本概念悬索桥是一种以悬挂在主缆上的悬挂索为主要构件的桥梁,悬挂索负责承受桥面荷载,并将荷载传递给主缆,再由主缆传递到桥墩或锚墩上,从而实现桥梁的支撑和承载。
2. 结构特点悬索桥具有以下结构特点:-悬挂索:悬挂索是悬索桥最重要的构件,其长度约为桥面长度的一半或三分之二。
悬挂索通过加劲肋与桥面连接,负责承受桥面荷载,并将荷载传递给主缆。
-主缆:主缆是悬索桥的主要支撑结构,由多根钢缆或钢索组成。
主缆通过锚固在两端的桥墩或锚墩上,将荷载传递到地基。
-锚固系统:锚固系统是将主缆牢固地连接到桥墩或锚墩上的结构体系。
锚固系统需要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可靠性,以保证主缆在荷载作用下不会发生滑移或断裂。
-桥面:悬索桥的桥面一般为钢结构或混凝土结构,负责承受行车荷载并平稳地传递给悬挂索。
-塔柱:塔柱是悬索桥中起支撑和衔接作用的重要构件,通常由钢筋混凝土或钢结构建成。
3. 施工流程悬索桥的施工流程一般包括以下步骤:-前期准备:包括选址、勘测、设计、审批等工作。
-基础施工:主要包括桥墩或锚墩的施工,包括桩基开挖、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等。
-主缆构造:主缆是悬索桥的核心结构之一,其施工需要精密的计算和组织。
主缆一般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或钢缆构造,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材料的选择、钢缆的张拉、预应力控制等问题。
-悬挂索构造:悬挂索是悬索桥的主要承载结构,其构造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进行精密计算和组织。
悬挂索一般由钢缆或钢索构成,需要进行精密的张拉和定位。
-桥面施工:桥面的施工一般采用钢结构或混凝土结构,包括桥面板、加劲肋以及道路铺装等。
4. 维护保养悬索桥的维护保养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定期检查:定期对悬挂索、主缆、桥墩等结构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5
概述
悬索桥的基本类型 ——按悬吊跨数分类
Ø 多跨悬索桥的缺点 当任意跨上有活载作用时,在主缆拉力的水平 分力于塔顶处重新达到平衡之前,塔顶将向水平分 力大的一侧产生较大的变位,随之在加劲梁上产生 较大的挠曲变形(挠度)和弯矩。 与三跨悬索桥相比,多跨(塔)悬索桥的结构柔 性太大,因而固有振动频率较低。 泰州长江公路大桥
17
概述
悬索桥的历史与发展(七)
Ø 20世纪70~80年代的欧洲与日本的悬索桥——第三次 发展高峰 Ø 主跨为1410m的英国恒伯尔桥 (Humber Bridge,1981 年)、主跨为1074m的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穆罕默德二 世大桥(博斯普鲁斯海峡第二大桥,Fatih Sultan Mehmet Köprüsü,1973年)
悬索 吊杆 锚固
3
塔架
锚固
概述
悬索桥的优点
Ø 内力传递途径直接明确,高强悬索承担大部分荷 载,充分利用了钢丝的有利特性。 Ø 在材料用量和截面设计方面,大跨度悬索桥的加 劲梁(就工程数量讲,加劲梁在悬索桥中要占相当 大的比例)不是主承重构件,截面不需要随着跨度 而增加。跨度在600m及以上时,首先考虑悬索 桥。
9
概述
悬索桥的历史与发展(三)
Ø 1930年前后美国的悬索桥——第一次发展高峰 Ø 1903年建成的主跨为488m的威廉姆斯堡桥 (Williamsburg Bridge) 和1909年建成的主跨为 448m的曼哈顿桥 (Manhattan Bridge)。
10
概述
悬索桥的历史与发展(三)
Ø 1930年前后美国的悬索桥——第一次发展高峰 Ø 1931年建成的第一座突破千米的悬索桥——主跨 1067米的美国纽约华盛顿桥(George Washington Bridge) 。
28
概述
悬索桥现状——英式悬索桥
Ø 采用流线型扁平钢箱梁作为加劲梁。 Ø 早期采用铰接斜吊索,经塞文桥、博斯普鲁斯海峡大桥 以及恒伯尔桥的实践之后,在博斯普鲁斯海峡二桥中改 回为竖直吊索。 Ø 桥塔采用焊接钢结构或者钢筋混凝土结构。 Ø 索夹分为上下两半,在其两侧采用垂直于主缆的高强螺 栓紧固。 Ø 钢桥面板采用沥青混合料铺装。
26
概述
现代悬索桥的发展趋势
Ø 结构形式多样化 Ø 按锚固形式分:地锚(隧道锚和重力式锚)、自锚 Ø 按主缆形式分:平行主缆、空间主缆、单缆 Ø 按主塔形式分:单塔、双塔、多塔(多跨)
27
概述
悬索桥现状——美式悬索桥
Ø 主缆采用AS法架设。 Ø 加劲梁采用非连续的钢桁梁,适应双层桥面,并在桥塔 处设有伸缩缝。 Ø 桥塔采用铆接或者栓接钢结构。 Ø 吊杆采用竖直的4股骑跨式。 Ø 索夹分为左右两半,在其上下采用水平高强螺栓紧固。 Ø 鞍座采用大型铸钢件。 Ø 桥面板采用RC构件(钢筋混凝土板 )。 Ø 优点:可以通过增加桁架高度来保证梁有足够的刚度, 优点:可以通过增加桁架高度来保证梁有足够的刚度, 且便于实现双层通车。
32
概述
悬索桥的基本类型 ——按悬吊跨数分类
Ø 可分为单跨悬索桥、三跨悬索桥和多跨悬索桥等 。
a)单跨悬索桥;b)三跨悬索桥;c)四跨悬索桥;d)五跨悬索桥
33
概述
悬索桥的基本类型 ——按悬吊跨数分类
Ø 单跨悬索桥 常用于高山峡谷地区,两岸地势较高,采用桥 墩支撑边跨更为经济,或者道路的接线受到限制, 使得平面曲线布置不得不进入大桥边跨的情况。 当只有一岸的边跨地面较高或线路有平面曲线 进入时,也可以采用两跨悬索桥的形式(即一个边 跨与主跨的加劲梁是悬吊的,另一个边跨的梁体是 由桥墩支承的形式)。 采用这种形式的有香港青马大桥、日本来岛海 峡二桥等。
13
概述
悬索桥的历史与发展(五)
Ø 20世纪50年代悬索桥发展的复苏——风洞试验的兴起 Ø 1950年按原有跨度重建塔科马新桥(New Tacoma Bridge)。在新桥的设计中,对加劲梁利用风洞试验作 了反复的研究比较后,决定将加劲梁由钢板梁改为钢衍 梁,梁的高跨比从1/350提高到l/85,宽跨比从1/72提 高到1/47,并在桥面部分开有若干带状孔隙,以进一 步改善抗风性能 。
4
概述
悬索桥的优点
Ø 在施工方面,悬索桥的施工是先将主缆架好,可 以作为一个现成的悬吊式脚手架;与其它桥所用 的悬臂施工方法相比,风险较小,且安装不因跨 度增加而相应地增加工作难度。 Ø 主结构能很自然地拆成适宜的构件,重量和尺寸 都小,运输、架设方便。 Ø 可一跨跨越江河或海峡主航道,避免水中深水桥 墩的修建,满足通航要求。
18
概述
悬索桥的历史与发展(七)
Ø 20世纪70~80年代的欧洲与日本的悬索桥——第 三次发展高峰 Ø 1973年建成的日本第一座现代悬索桥——主跨712 米的关门大桥(Kanmonkyo bridge)
19
概述
悬索桥的历史与发展(七)
Ø 20世纪70~80年代的欧洲与日本的悬索桥——第 三次发展高峰 Ø 1988年建成的日本南备赞濑户大桥(公铁两 用),主跨1100米,采用新型的预制平行钢丝索 股代替传统的“空中纺缆法”编制主缆。
24
概述
悬索桥的历史与发展(八)
Ø 20世纪90年代以亚洲为主的悬索桥——第四次发展高峰 Ø 中国无锡江阴长江大桥 (1999年,主跨1385m )、中 国香港青马大桥 (1997年,主跨1377m) 。
25
概述
现代悬索桥的发展趋势
Ø 跨径越来越大,跨径3300m的悬索桥已在规划中。 Ø 梁高与跨径之比越来越小,从 l/40至l/400。 Ø 主缆安全系数随跨径增大而降低,已接近2.0。 Ø 结构整体刚度变小,使结构非线性问题、静力稳定 问题、抗风抗震问题更加突出,设计、施工难度加 大,要精心设计施工。
悬索桥现状——日式悬索桥
Ø 采用预制平行钢丝索股架设主缆,简称PWS法。 Ø 加劲梁主要沿袭美国流派的钢桁梁形式,但近年来对 于非双层桥面的加劲梁也开始采用流线型扁平钢箱 梁。 Ø 桥塔主要采用焊接钢结构,主要采用焊接方式,少数 采用栓接 。 Ø 吊索沿袭美国流派的竖直4股骑跨式。 Ø 鞍座采用铸焊混合方式。 Ø 采用钢桥面板沥青混合料铺装桥面。 Ø 主缆索股与锚碇内钢构架采用预应力工艺锚固。
20
概述
悬索桥的历史与发展(八)
Ø 20世纪90年代以亚洲为主的悬索桥——第四次发 展高峰 Ø 1998年建成的日本明石海峡大桥(Akashi Kaikyo Bridge),主跨1991米,是20世纪世界最大跨度悬 索桥 。
21
概述
悬索桥的历史与发展(八)
Ø 20世纪90年代以亚洲为主的悬索桥——第四次发展高峰 Ø 日本尾道—今治线上的来岛海峡大桥(KurushimaKaikyo Bridge),包括一桥(50+140+600+170)、二桥 (250+1020+250)和三桥(260+1030+250)。
36
概述
悬索桥的基本类型 ——按悬吊跨数分类
Ø 多跨悬索桥的缺点 在建桥条件需要采用连续作跨度布置时,可以 采用两个三跨悬索桥连续布置,中间共用一座锚碇 锚固这两桥的主缆,如日本本州四国联络线中的南 北赞大桥。
37
概述
悬索桥的基本类型 ——按主缆锚固方式分类
Ø 可分为地锚式悬索桥和自锚式悬索桥 。
7
概述
悬索桥的历史与发展(二)
Ø 第二代悬索桥开始采用吊杆将桥面与主索分开的 构造。
8
概述
悬索桥的历史与发展(三)
Ø 1930年前后美国的悬索桥——第一次发展高峰 Ø 1883年,第一座现代悬索桥,美国纽约布鲁克林桥 (Brooklyn Bridge),主跨486m。此桥除了具备现代 悬索桥的缆索体系外,还混有若干加强用的斜拉索, 为混合体系的缆索承重桥。
22
概述
悬索桥的历史与发展(八)
Ø 20世纪90年代以亚洲为主的悬索桥——第四次发展高峰 Ø 日本东京湾的彩虹大桥(Rainbow Bridge,主跨 570m )、北海道的白鸟大桥(Hakuchyo bridge,主跨 720m) 。
23
概述
悬索桥的历史与发展(八)
Ø 20世纪90年代以亚洲为主的悬索桥——第四次发展高峰 Ø 1997年建成的丹麦大海带桥(Great Belt bridge,主跨 1624m )
31
概述
悬索桥现状——中式悬索桥
Ø 加劲梁基本上都接受了英国流派的流线型扁平钢箱 梁型式 。 Ø 对吊索仍保持美国流派的竖直形式,但根据具体情 况分别采用4股骑跨式或双股铰接方式 。 Ø 对主缆架设方法引用日本的PWS法 。 Ø 对鞍座与锚碇内的锚固方式都分别偏向采用铸焊混 合结构与预应力锚固工艺 。
11
概述
悬索桥的历史与发展(三)
Ø 1930年前后美国的悬索桥——第一次发展高峰 Ø 1937年建成的主跨1280米的美国旧金山金门大桥 (Golden Gate Bridge) 。
12
概述
悬索桥的历史与发展(四)
Ø 20世纪40年代悬索桥发展史上从挫折——塔科马桥的 风毁 Ø 1940年建成的美国华盛顿州 塔科马桥(Old Tacoma Bridge),跨度853m,此桥的加劲梁是钢板梁,由于 加劲梁断面抗风稳定性差,建成当年的11月被风吹 断,事故发生时风速仅19m/s 。
15
概述
悬索桥的历史与发展(六)
Ø 20世纪60年代欧美的悬索桥——第二次发展高峰 Ø 1966年建成的英国塞文桥(Severn Bridge),首创 流线形箱梁桥面和混凝土桥塔,主跨988米的新型 悬索桥 。
16
概述
悬索桥的历史与发展(七)
Ø 20世纪70~80年代的欧洲与日本的悬索桥——第三次 发展高峰 Ø 主跨为600m的丹麦小海带桥(Lillebæltsbroen,1970 年)、主跨为1074m的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博斯普鲁斯 海峡大桥(Boğaziçi Köprüsü,197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