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肥发酵及生产操作规程
有机肥加工生产工艺流程

近年来,随着我国土壤现状的改善及政策的推动,大大小小的生物有机肥料加工工厂拔地而起,其中,不乏投入大量的研发资金与精力脚踏实地做事的企业,但也有一些鱼目混珠的行业蛀虫。
看生物有机肥料的好与不好,得从有机肥料的作用机理和工艺技术角度来综合考量。
生物有机肥料里面含有有机质,这个肯定没错,但有机质含量高的有机肥料对农作物生长就一定有正相关意义,这句话有错误。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有机肥加工生产工艺流程:一、有机肥加工生产工艺流程1、发酵工艺畜禽粪便集中处理场或有机肥生产企业将会采用专用车辆到各个养殖场定时回收畜禽粪便,以免对道路路面形成二次污染,将回收的畜禽粪便直接进入发酵区。
经过一次发酵二次陈化堆放。
首先消除了畜禽粪便的臭味。
在一次发酵时,应按比例加入秸秆,植物叶片,杂草粉末等植物茎杆叶。
同时应加入发酵菌种,将其中的粗纤维进行分解,以便粉碎后的粒度要求符合造粒生产的粒度要求。
2、搅拌、造粒工艺将完成二次陈化堆放过程的发酵物料粉碎,进入混合搅拌系统,在混合搅拌前,根据配方,将N、P、K和其他一些微量元素均加入混合搅拌系统,开始搅拌,将混合后的物料输送如圆盘造粒系统。
3、烘干、冷却工艺成粒经烘干机后进入冷却系统,将物料将至常温后开始筛分,符合要求的粒进入包膜机包裹涂膜后开始包装,不符合要求的粒经粉碎机粉碎后重新回到圆盘造粒系统,继续造粒。
经过以上若干程序,畜禽粪便变成了有机肥的主要原料,进入销售市场直接销售。
二、有机肥加工不同原料的制作区别原料细度越高,粘性就越好,造粒后的颗粒表面光洁度也就越高。
但是在生产过程中,超比例的高细度材料的使用,易出现因粘性过好造成颗粒过大,颗粒不规则等问题。
有机肥,以牲畜粪便、生活垃圾、植物秸秆为主要原料,这种有机肥生产工艺流程大致为:原料干燥→粉碎→发酵→调配(与化肥及其他有机-无机物质混合,使氮+磷+钾含量≥4%,有机质≥30%)作物秸秆:农作物秸秆是重要的肥料品种之一,作物秸秆含有作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有N、P、K、 Ca、s等。
有机肥发酵工艺流程

有机肥发酵工艺流程有机肥是一种天然的肥料,它由有机物质经过发酵而成。
有机肥发酵工艺流程是将各种有机原料进行混合,经过一定时间的发酵和腐熟,最终形成有机肥。
有机肥具有丰富的养分,对土壤有益,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下面将详细介绍有机肥发酵工艺流程。
1. 原料准备有机肥的原料可以是各种有机废弃物,比如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厨余垃圾等。
在进行有机肥发酵之前,首先要将这些原料进行分类、清洗和切碎。
同时,还需要根据原料的不同特性进行配比,保证发酵过程中各种养分的均衡供给。
2. 堆肥将准备好的有机原料进行堆肥,通常采用的堆肥方式有平地堆肥和发酵堆肥两种。
平地堆肥是将原料直接堆放在地面上,通过自然发酵来形成有机肥。
而发酵堆肥则是将原料放入发酵堆中,通过控制通风、湿度和温度来促进发酵过程。
3. 调控水分在堆肥过程中,要根据原料的含水量和堆肥的发酵情况来调控水分。
一般来说,堆肥的水分控制在50%~60%为宜。
如果水分过多,容易导致堆肥发酵不良;如果水分过少,又会影响发酵微生物的活动。
4. 翻堆堆肥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翻堆,以保证堆肥的均匀发酵。
翻堆的频率一般为3-5天一次,通过翻堆可以使堆肥中的原料得到充分的通气和养分均衡,促进发酵过程。
5. 发酵堆肥经过一定时间的发酵后,会逐渐变成黑褐色、松软、有土壤味的有机肥。
一般来说,发酵时间为1-2个月,具体时间根据原料的种类和堆肥的发酵情况而定。
在发酵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好堆肥的温度和湿度,避免发生过热和发霉等情况。
6. 脱水经过发酵的有机肥含水量较高,需要进行脱水处理。
一般采用的方法有晾晒、压榨和离心等,将有机肥的含水量控制在20%~30%左右。
7. 粉碎和包装最后将脱水后的有机肥进行粉碎和包装。
粉碎可以使有机肥更易于施用,包装则可以方便储存和运输。
有机肥的包装一般采用塑料袋或编织袋,每袋重量一般为25公斤或50公斤。
通过以上的工艺流程,原料经过堆肥、发酵、脱水、粉碎和包装等环节,最终形成了优质的有机肥。
有机肥生产工序流程

有机肥生产工序流程一、准备原料1. 收集有机原料,包括农田秸秆、畜禽粪便、食品加工废弃物等。
2. 进行原料处理,如粉碎、混合等。
二、发酵堆肥1. 将处理好的原料堆放在发酵堆中。
2. 定期翻堆,促进发酵过程。
3. 控制堆肥温度和湿度,确保发酵效果。
三、厌氧发酵1. 将经过初步发酵的有机原料移到厌氧发酵池。
2. 控制发酵池内的氧气供应,推动有机物质的分解。
3. 定期搅拌发酵物质,保证均匀和充分发酵。
四、堆积1. 将发酵好的有机物质堆放在露天堆积场。
2. 控制堆积的氧气供应和湿度,维持适宜的堆积条件。
五、破碎与筛分1. 使用破碎设备将有机物质进行细碎。
2. 经过筛分,分离出合适的颗粒大小。
六、配方和混合1. 根据产品配方比例,将细碎的有机物质与其他添加剂进行混合。
2. 控制混合均匀度,确保产品质量。
七、颗粒化或造粒1. 将混合好的有机物质通过颗粒化设备进行造粒处理。
2. 控制颗粒化设备的温度和湿度,确保颗粒形状和密度。
八、干燥1. 通过干燥设备,将湿度过高的有机肥颗粒进行脱水和干燥处理。
2. 控制干燥设备的温度和风速,确保有机肥颗粒质量。
九、包装和储存1. 将干燥好的有机肥颗粒进行包装,使用适当的包装材料。
2. 储存有机肥颗粒,确保质量和保存期限。
十、成品检验1. 对包装好的有机肥颗粒进行质量检验。
2. 检查有机肥的营养成分、微生物含量等指标。
十一、产品销售1. 将合格的有机肥产品上市销售。
2. 进行市场推广和经销渠道建设。
以上是有机肥生产的基本工序流程,根据实际生产需要,可进行合理的调整和优化。
有机肥发酵菌剂生产工艺

1.收集有机废弃物。
将有机废弃物收集起来,如菜叶、果皮、茶叶、
骨头、鸡粪、豆饼等。
这些废弃物来源广泛,可以来自于家庭、餐厅、农场等。
2.调节材料湿度。
将有机废弃物放入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水,使材
料湿度达到50%-60%。
3.添加微生物菌剂。
在材料中加入适量的微生物菌剂,如乳酸菌、
酵母菌等,以促进发酵。
4.添加发酵剂。
在材料中加入适量的发酵剂,如米酒、啤酒等,以
促进发酵。
5.密封容器。
将容器密封,以保持发酵环境的湿度和温度。
6.发酵。
将密封好的容器放置在温暖、通风的地方进行发酵。
一般
情况下,发酵时间在7-14天左右。
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气体,需要定期释放压力。
7.完成发酵。
当发酵过程结束后,打开容器,取出已经发酵完成的
有机肥料。
粉状有机肥生产操作规程

粉状有机肥生产操作规程粉状有机肥生产操作规程一、前期准备1. 确定生产工艺和设备,按照安全标准购置所需设备和原材料。
2. 对于生产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3. 准备好所需的原材料并按照规定储存。
二、原材料处理1. 将原材料进行清洗,去除杂质和有害物质,并晾干。
2. 根据配方要求,将原材料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混合,确保混合均匀。
3. 对于需要发酵的原材料,进行堆肥处理,确保达到发酵的要求。
三、发酵处理1. 将发酵原材料进行堆放,每次堆放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避免一次性堆放过多。
2. 每天对堆放的原材料进行翻堆,保证发酵均匀,并及时调整湿度和通风情况。
3. 监测堆肥的温度和湿度,确保发酵过程中的环境条件符合要求。
4. 发酵期间,加入适量的水分,保持适度的湿度。
四、粉碎和筛分1. 经过发酵的原材料,根据生产工艺要求,进行粉碎处理。
2. 将粉碎后的原材料进行筛分,去除较大颗粒和杂质,确保产品的纯度。
五、配方和调配1. 根据产品要求,制定配方,并按照一定比例将原材料混合。
2. 调配过程中,注意控制好水分含量,避免过湿或过干。
六、干燥处理1. 将混合好的原材料进行初干燥,可以采用太阳能、烘箱或风干等方法。
2. 控制干燥温度和时间,确保产品质量。
七、包装和贮存1. 将干燥处理好的有机肥装入合适的包装袋中,并密封好。
2. 贴上产品标签,标注生产日期、生产批号、规格型号等信息。
3. 将包装好的产品进行堆放或储存,注意防潮防晒,并避免长时间受潮。
八、设备清洁和消毒1. 每次生产结束后,对生产设备进行清洗,并进行消毒处理。
2. 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九、产品质量检验1. 定期对生产出的有机肥进行质量检查,包括外观、氮、磷、钾含量等指标。
2. 对于合格的产品进行包装标注,不合格产品进行整改或淘汰处理。
十、安全与环境保护1. 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注意人身安全。
2. 对于废弃物和废水,按照环保要求进行处理和处置。
有机肥料工艺操作规程

有机肥工艺操作规程1.目的为加强生产过程的控制,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做到节能降耗,保证有机肥质量合格,有效控制工艺参数,特制定此工艺操作规程。
2.适用范围本工艺操作规程适用于有机肥生产操作过程。
3.职责本工艺操作规程由肥料车间组织制定,蛋白工段负责执行。
4.有机肥工艺规程4.1有机肥生产工艺流程4.2有机肥烘干操作规程4.2.1开机4.2.2.1热风炉做好开车前的准备工作。
4.2.2.2清除各设备附近杂物,做好开机前的准备。
4.2.2.3开车顺序:风机文丘里 ----- ►热风炉---------- ►烘干机---------- ►上料提升机包装分级筛提升机出料绞笼4.2.2.4主机电机频率升至IoHz,检查托轮、滚圈、齿轮、变速箱是否正常。
4.2.2.5启动风机,升高主机电机频率至10-50HZ之间。
4.2.2.6热风炉升温,调节鼓风机及风室风门。
4.2.2.7控制机头温度在600℃-—800℃,及时根据进料量观察并调整机尾温度在≤200°C以下。
4.2.2.8观察烘干机的出料情况,按照料的干湿度确定加料速度,保证有机肥水分≤30%.4.2.2.9操作工应按照上述操作步骤进行操作,并认真做好各项数据的运行记录工作。
如需调节任一参数,要综合考虑,并报车间、工段及相关人员讨论研究后决定。
4.2.2停机4.2.2.1热风炉退火。
4.2.2.2烘干机根据炉室温度适当进料。
4.2.2.3停机时要缓慢减小尾频,待机头温度降至200℃左右停车。
4.2.2.4停车顺序:A4.2.3紧急事件的处理停电:①打开烘干机后门降温。
②人工转动主机盘车。
4.2.4包装4.2.4.1包装人员要勤查有机肥是否合格,保持水分:水分(30%。
4.2.4.2包装人员应缝口严密,禁止出现开口断线现象。
4.2.4.3包装袋应放入合格证,标明执行标准,生产日期和生产批次。
4.2.4.4包装人员要随时检验袋装重量[25kg(±0.25kg)]是否标准。
生物有机肥的生产工艺

生物有机肥营养元素齐全,能够改良土壤,改善使用化肥造成的土壤板结。
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强土壤保水、保肥、供肥的能力。
生物有机肥的生产工艺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平面条垛式堆肥工艺,一种是槽式好氧发酵工艺。
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
一、平面条垛式堆肥工艺:
生产流程:原料处理--加菌--混合--建跺--翻堆--二次加菌--混合--检验--包装--出厂;
优点:投资小、工艺相对简单。
缺点:占地面积大、腐熟不彻底、二次污染严重。
二、式好氧发酵工艺:
生产流程:原料处理--加菌--混合--入槽--翻堆--二次加菌--混合--检验--包装--出厂;
优点:腐熟彻底、产品质量高、二次污染小。
缺点:设备投入大、投资大。
生物有机肥的这两种生产工艺各有各的有点,也各有个的缺点,具体使用哪种,还是需要生物肥厂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来决定的。
生物有机肥生产工艺流程(固肥)

新疆西域牧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物有机肥生产工艺流程(固体肥)西域牧歌农业科技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模式,结合沼气生态模式,建立有机肥厂,利用猪粪便及农作物秸杆为原料,运用生物发酵技术,经科学加工处理(厌氧杀菌、生物发酵、陈化、添加菌剂、辅料、造粒、干燥、成品),制成具有品质优良、肥效稳长的绿色、环保高效生物有机肥料。
整个工艺流程可以简单分为前处理、一次发酵、后处理三个过程。
前处理:猪粪水进过固液分离,将固体肥料运到堆场后,送到混合搅拌装置,加入腐熟菌、粉碎后的植物秸秆,并按原料成分粗调堆肥料水分、碳氮比,混合后进入下一工序。
一次发酵:将混合好后的原料用装载机送入一次发酵池,用曝气风机从发酵池底部往上强制通风,进行供氧,同时采用机械堆肥发酵采用翻抛机,2天左右进行一次翻堆,并补充水分(主要以厂内有机沼液为主),控制发酵温度在50℃~75℃,进行有氧发酵,本次发酵周期为10-20天,出料后陈化10-20天,陈化好的料准备进入下一工序。
后处理:陈化后的物料湿度在25%,物料通过自动皮带称重系统,将主料、辅料、复合菌剂通过计量配比混料搅拌将各种物料搅拌均匀。
物料通过皮带送至前端筛分机,合格的物料通过输送带进入挤压造粒机,筛分下的粗料进入粉碎机粉碎后返回到造粒机继续造粒。
(造粒机出料温度在60℃-80℃、湿度在20%、粒径为4mm),成品送入由沼气燃烧热风炉组成的垂直立式烘干机进行烘干,再经过后端筛分,成品进入称重包装码垛工序,筛分不合格的物料返回造粒机前端,继续造粒。
成品进行分装,入库销售。
企业生产规范准则符合一下标准: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水污染防治法》;2、《生物有机肥》国家标准NY884-2012;3、《有机肥》国家标准NY525-2012;4、《水溶肥料汞、砷、镉、铅、铬的限量标准》国家标准NY1110-2010基本依据。
5、《杂菌率》国家标准NY/T2321-2013;6、《酸碱度》国家标准NY/T2321-2013;7、《有毒有害物质》国家标准NY/T1978-2010;8、《大肠杆菌群》国家标准GB/T19524.1-2004;9、《蛔虫卵死亡率》国家标准GB/T19524.2-2004;10、《有效活性菌》(以枯草芽孢杆菌为主)NY/T23212013;生物有机肥工艺流程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襄阳沃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有机肥发酵及生产操作规程
一、目的:为规范工艺操作,保证工艺规程的严格、完整的执行,制定本规程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有机肥车间的工艺生产和工艺管理。
三、有机肥产品定义:
以畜禽粪便及工农业有机废弃物为主要原料,经过发酵腐熟后制成的有机肥料。
有机肥用编织袋包装,每袋净含量40kg。
四、原辅料配比技术规程
1.原料及辅料
(1)原料:姜渣、统糠、烟沫、养殖场畜禽粪便、酵母淤泥等。
(2)辅料:CM菌种等。
2.原辅料要求
烟沫保证水分10%以下,有机质60%以上;褐煤水分20%以下,有机质50%以上,腐植酸30%以上;粪便水份控制在85%以下,以保证运输过程的二次污染控制及堆肥前处理的水份控制。
原料不得夹杂有其它较明显的杂质。
菌种由自己生产,活菌数保证2亿cfu/g,杂菌率≤30%。
3.配比工艺要求
(1)原辅料:C/N比控制在23-28。
(2)含水量:原料配比含水量控制在25%-40%。
(3)容重控制在0.4-0.8g/cm3。
五、堆肥发酵生产技术规程
1. 工艺流程
前处理---主发酵---后熟发酵---后加工。
2.主要工艺条件
(1)前处理的原料要求参见原辅料配比工艺规程。
(2)高效的微生物菌剂。
添加菌剂后将菌剂与原辅料混匀,并使堆肥的起始微生物含量达106 个/g以上。
(3)堆高大小:自然通风时,高度1.5-2.5米,宽5.5-6.0米,
长度3米。
(4)温度变化:完整的堆肥过程由低温、中温、高温和降温四个阶段组成。
堆肥温度一般在50-60℃,最高时可达70-80℃。
温度由低向高现逐渐升高的过程,是堆肥无害化的处理过程。
堆肥在高温(45-65℃)维持10天,病原菌、虫卵、草籽等均可被杀死。
(5)翻堆:堆肥温度上升到60度以上,保持48小时后开始翻堆,(但当温度超过70度时,须立即翻堆),翻堆时务必均匀彻底,将低层物料尽量翻入堆中上部,以便充分腐熟,视物料腐熟程度确定翻堆次数。
3.发酵方式:平地堆置发酵
将原料和发酵菌,经搅拌充分混合,水分调节在25%-40%,堆成宽约6米、高约2.5米的长垛,长度可根据发酵车间长度而定。
每
2-5天可用机械或人工翻垛一次,以提供氧气、散热和使物料发酵均
匀,发酵中如发现物料过干,应及时在翻堆时喷洒水分,确保顺利发酵,如此经7-15天的发酵达到完全腐熟。
为加快发酵速度,可在堆垛条底部铺设通风管道,以增加氧气供给。
4.工艺流程图
堆肥发酵工艺流程图:
六、有机肥料生产加工规程
1、物料的领取
一是根据生产指令单上的生产配方要求,领取生产所需物料。
二是各物料必须整齐的摆放在物料暂存区,区分明确易于识别。
三是领料必须填写领料单,并由生产主管签署后生产人员才能领料,领料时生产人员和仓管必须签字确认实发数量。
2、配料搅拌
一是检测原料是否准备齐全,场地是否清理干净。
二是先将各物料按照配方要求均匀合理的一层一层铺在混料区,然后用人工翻混3次已达到物料混合均匀为准。
三是混合好的物料运送至粉碎区。
3、粉碎
一是先检查粉碎机运转是否正常,刀片、锣底和出料口布袋是否磨损破坏,否则立即更换。
二是混合好的物料暂放区、粉碎区和包装区一定要严格区分
三是开启粉碎机开关待运转正常后匀速向粉碎机中添加物料,物料添加速度以不堵塞粉碎机为准。
四是粉碎的过程中一定要时刻注意检测筛网的破损情况,一但破损立即更换。
4、包装
一是检查机器运装是否正常,包装袋标识粘贴是否完整、牢固,定量系统是否校正,缝包机是否加油维护,场地是否清理干净。
二是打开粉碎机出料口将粉碎的产品装入包装袋中,包装前一定要检查是否出现较多粗纤维(粉碎不好的)、产品颜色不统一、细度不一致、结块发白等情况,如果出现不能包装,必须重新进行筛分处理才能包装。
三是确定产品外观符合要求后,准确称量40kg/包,进行缝包操作,将包装好的成品入库保存。
七、不合格产品管理制度
(一)不合格产品的划定
1、原材料不合格品
(1)原材料进厂后经检验不合格时,质检部门应按技术标准进行重新取样检验,决定该材料合格或不合格。
(2)对紧缺原材料的关键项目,已检验判定为不合格产品时由质监科签发不合格产品报告单,经供销科出报告,提出处理意见。
厂长批准后,方可使用,质监科应将反馈意见在原材料不合格品处理台账中登记在案查考。
(3)已判定为不合格产品的原材料不能入库,不合格原材料在供销科处理过程中,质监科应积极配合以维护企业利益。
2、产品不合格品
(1)产品第一次抽检不合格时,质检部门应按产品标准规定抽样复验,判定该产品是否合格。
(2)产品经抽样复验,有某一项质量指标不合格,应按不合格品处理。
(3)凡可返工的不合格品,应在产品包装上打上明显的标志允许生产车间进行返工处理,但返工后仍不符合质量指标,作次品处理。
(二)不合格产品的处理
1、凡经检验不合格的产品应有仓库单独堆放,不准和合格品堆放在一起,并填写不合格品报告单,送有关生产车间。
2、不能返工处理的,但有实验价值的次品,而且用户同意接收也可出厂,但不能计算产量、产值。
3、有使用价值的次品一律不签发合格证并有明显的标志。
4、生产上出现次品,生产车间应及时查询原因,采取措施,防止再次生产,如连续生产出现次品时,质检科应及时向分管质量厂长汇报。
八、生产过程考核办法
(一)实施要点
1、车间操作人员应确实依照生产工艺流程和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严格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准确把握好温度、湿度、流量,确保每个环节质量达标。
2、质检人员对每批次的产品进行检验,出具检验报告单,并做好原始记录和存档。
3、负责质量管理的领导要经常组织质量领导小组成对生产过程进行巡回检查。
发现问题及时矫正,确保产品百分之百符合国家标准。
(二)质量工作考核办法
1、生产计划的执行情况(10分)
检查是否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各项生产计划,有一项没完成扣2-5分。
2、生产工艺、技术规程执行情况(10分)
是否执行本企业生产工艺流程的技术规程,原辅材料配比科学、标准、配方合理,如不合格不得分。
3、操作规程执行情况(10分)
车间操作人员是否按操作规程操作,有无违反操作规程现象,有一项不合格扣2-5分。
4、管理制度和标准化执行情况(10分)
各项管理制度和执行标准是否落实,有无违犯现象,如发现一次扣2-5分。
5、设备管理执行情况(10分)
是否按计划对设备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和维修,检查设备运行记录,如有一项不合格扣2-5分。
6、卫生管理制度执行情况(10分)
车间设备、工作环境和个人卫生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卫生常识教育,是否及时落实,发现不合格扣2-5分。
7、不合格品的处置和纠正措施执行情况(20分)
是否有不合格品处置制度和纠正措施,没有不得分。
8、车间管理执行情况(20分)
检查生产车间生产记录,质量记录、成品记录,以及安全生产措施的落实等。
每少一项扣2-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