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鉴赏课件模板
高中音乐鉴赏新教材 人音版 第一单元 第1节 音乐要素和音乐语言 课件(共28张PPT)

《一杯美酒》曲式结构
结构
小节 节拍 调性
前奏 1-10
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1=♭A)
A
B
A’
11-29
30-34
35-46
2/4拍
f和声小调
尾声 47-58
《一杯美酒》分析
A
《一杯美酒》所采用的乐曲结构为带再现的单三部曲,f和声
《轻骑兵序曲》介绍
奥地利作曲家弗朗茨·冯·苏佩 (Franz von Suppe1819-1895) 轻歌剧《轻骑兵》的序曲,管弦乐曲 1866年3月21日首次演出 这是作者流传广泛的一部代表性作品 乐曲采用复三部曲式创作
《轻骑兵序曲》分析
首先由小号和圆号以高亢喻亮的号角性音调奏出序奏主题 使人仿佛看到了一支英武潇洒、精神焕发的轻骑兵队伍。
2、聆听、感受 《一杯美酒》 委婉动人的旋 律并明晰其原 因。
1、感受并探知《一杯 美酒》独特的节奏特点。
1.教师可以先提出问题:“这首歌曲中的 节奏有什么特点?(或规律?)”2.学生 边听音乐边用手敲击节奏,找出其多次出 现的切分节奏3.教师进一步讲解:“音乐 中多次出现的具有典型意义的节奏组合, 叫做节奏型”4.节奏型也是音乐要素,它 也可以起到“树立音乐形象、传递音乐情 感的作用”5.进而带领学生分析本歌曲的 节奏型有什么特点?(切分、弱起、附点 节奏是歌曲的一大特点,且歌曲的节奏律 动富有舞蹈性,强烈的带动着人们的情绪; 弱起节奏的使用与切分音型几乎是交织在 一起的,贯彻了整首歌曲,歌曲也因为弱 起节奏的加入,从中获得了强烈的动 力。 )
相关作品分析
03
《一杯美酒》介绍
歌曲《一杯美酒》由维吾尔族文学家艾克拜尔·吾拉木 (1952—)译配,是众多新疆民歌中的代表作品。其不论是在旋 律的发展还是节奏的律动上,都展现出新疆民歌的面貌特征。
高中音乐欣赏课件

音乐创作与表演的实践与展示
创作实践
通过创作实践,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知识 进行音乐创作,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
力。
展示平台
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展示平台,如音 乐会、演出等,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
己的创作和表演成果。
表演实践
通过表演实践,学生可以将所学技巧 应用于实际演出中,提高表演水平和 实践能力。
反馈与评价
和人生的无奈。
02
《梁祝》
这是一首中国经典的小提琴协奏曲,由陈钢和何占豪创作。它以中国传
统爱情故事为背景,通过优美的旋律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爱情的悲欢
离合。
03
《春江花月夜》
这是一首中国传统乐曲,以其悠扬的旋律和细腻的演奏技巧而闻名。它
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江水轻轻流淌,月光洒在江面上,给人以美的
享受。
民族音乐
介绍世界各地的民族音乐,以 及民族音乐的基本特点与风格 。
现代音乐
介绍现代音乐的基本特点,以 及现代音乐在不同时期的发展
与演变。
02 中外经典音乐作品欣赏
中国经典音乐作品
01
《二泉映月》
这是中国著名民间音乐家阿炳的代表作,以其深邃的情感和独特的演奏
技巧而闻名。这首曲子描绘了一个凄凉的故事,让人感受到生活的苦难
《卡门序曲》
这是法国作曲家比才的代表作之一,以其明快的节奏和丰 富的旋律而闻名。这首曲子描绘了一个热烈的西班牙舞会 场景,让人感受到生活的激情和活力。
中外音乐作品的比较与鉴赏
风格差异
中国音乐作品通常注重旋律的表现,通过细腻的演奏技巧来传达情感;而外国音乐作品则 更注重和声和节奏的表现,通过丰富的音乐层次来展现情感 、音阶等要素,以及它
们在音乐中的作用。
高中《音乐鉴赏》课件

节奏:
完整欣赏琵琶协奏曲《草原放牧》
1.整首乐曲分为几个部分呢? 2.有哪些音乐要素在里面发生作用? 3.独奏乐器是什么? 4.整首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 (悲伤?悲愤?欢快活泼?抒情?)
听一听 唱一唱
课堂小结
再 见
高中《音乐鉴赏》课件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 —— 孔子
以诗歌来感发意志,促使个体向善求仁 的自觉;
以礼实现人的自立; 在音乐的教育熏陶下实现最高人格的养 成。
高 山 流 水 遇 知 音
❖ 音乐的基本要素:高低、长短、强弱、音色. 也就是音的四个基本物理属性。
❖ 形式要素:节奏、旋律、和声、音色、力度、 速度、调式、曲式、织体等。
音乐课音乐鉴赏教学PPT模板

先告知他人你的结论,再讲述你的根据,自下而上地摸索。先告知 他人你的结论,再讲述你的根据,自下而上地摸索。先告知他人你 的结论,再讲述你的根据,自下而上地摸索。先告知他人你的结论, 再讲述你的根据,自下而上地摸索。先告知他人你的结论,再讲述 你的根据,自下而上地摸索。
在此添加标题
请在此添加您的标题
请在此添加您的文本请在此添加您的文本请在此添加您 的文本请添加您您的文本请在此添加您您的文本
请在此添加您的标题
请在此添加您的文本请在此添加您的文本请在此添加您 的文本请添加您您的文本请在此添加您您的文本
常见乐器分类
add your title here add your title here add your title here add your title here add your title here add your title here add your title
感谢您的观看!
MUSIC APPRECIATION PPT TEMPLATE
汇报人:XXX
TIME:20XX.01.01
在此添加标题
在此添加相干标题
先告知他人你的结论,再讲述你的根据,自下而上地摸索。先告知 他人你的结论,再讲述你的根据,自下而上地摸索。先告知他人你 的结论,再讲述你的根据,自下而上地摸索。先告知他人你的结论, 再讲述你的根据,自下而上地摸索。先告知他人你的结论,再讲述 你的根据,自下而上地摸索。
YOUR LOGO
先告知他人你的结论,再讲述你的根据, 自下而上地摸索。
添加标题
先告知他人你的结论,再讲述你的根据, 自下而上地摸索。
添加标题
先告知他人你的结论,再讲述你的根据, 自下而上地摸索。
高中音乐鉴赏课件

学堂乐歌
学堂乐歌 是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而兴起的歌唱文 化,一般指学堂开设的音乐(当时称唱歌或乐歌)课或 为学堂唱歌而编创的歌曲,它是一种选曲填词的歌曲, 起初多是归国的留学生用日本和欧美的曲调填词,后来 用民间小曲或新创曲调的。学堂乐歌的倡导、推广者以 沈心工、李叔同、曾志忞等启蒙音乐教育家为代表。 清末民初,当时的政治改革家们主张废除科举等旧教育 制度,效法欧美,建立新型学校,于是一批新型的学校 逐渐建立了起来。当时把这类学校叫做“学堂”,把学 校开设的音乐课叫做“乐歌”科。所以“学堂乐歌”, 一般就是指出现于清朝末年、民国初年的学校歌曲(类 似当今的校园歌曲)。今天的年青人可能很少人认识它 们,但在我国近代音乐史上却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这可 以说是它们的特点之一。
学堂乐歌创作手法
学堂乐歌的创作,处于中国近代音乐文化的起步阶段,它是许多严 肃的学者努力探索的结果,他深受维新运动和维新思想的影响。同 其他方面向西方学习一样,在音乐创作上也大胆吸取,只要认为有 用,均可“拿来”.这些歌曲绝大多数是根据现成的歌调填以新词 而编成,而由编写者自作曲调的数量极少。这可能与我国过去对诗、 词、曲等可咏唱的作品的创作方式就是根据现成的歌调、曲牌填以 新词有关,同时也与当时从事学堂乐歌编写的人懂得专业作曲技术 的极少有关.后来逐渐改为选取欧美的歌曲来进行填词,沈心工曾 对此点专门作了自述。例如,沈心工编的《勉学》是根据美国艺人 歌曲《罗萨· 李》的曲调进行填词的;而他编写的《拉纤行》是根 据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的曲调填词的;沈心工作词的《话 别》,是根据原法国民歌《一个半小时的游戏》的曲调填词,而且 这首歌的影响一直延续到现在。此外,象李叔同编写的《送别》, 是根据美国通俗歌曲作家奥德威的《梦见家和母亲》的曲调填词; 李叔同编《大中华》,根据意大利作曲家贝里尼的歌剧《诺尔玛》的 异同? 2、通过对学堂乐歌的了解,总结归纳 时期音乐有什么样的特点。
高中音乐教案鉴赏课件模板

一、课件名称《高中音乐鉴赏课件模板:走进音乐世界,感受艺术魅力》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音乐鉴赏的基本方法,了解不同音乐风格和流派的特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评价音乐作品的能力,提高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三、教学对象高中学生四、教学时间1课时五、教学重点1. 音乐鉴赏的基本方法2. 不同音乐风格和流派的特点六、教学难点1. 音乐作品的深层内涵解析2. 音乐与生活的联系七、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2. 音乐作品音频、视频资料3. 教学课件八、教学过程(一)导入1. 播放一段经典音乐,引导学生思考:这首音乐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感受?2. 引出音乐鉴赏的主题,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音乐鉴赏的基本方法1. 听觉感知:通过聆听音乐,感受音乐的高低、强弱、节奏、旋律等要素。
2. 视觉分析:观察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演奏形式、演奏技巧等。
3. 情感体验:结合自身生活经历,感受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感。
4. 文化理解:了解音乐作品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时代背景。
(三)不同音乐风格和流派的特点1. 古典音乐:强调旋律的优美、和声的丰富、结构的严谨。
2. 民间音乐: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民族风格,富有生活气息。
3. 流行音乐:节奏明快、旋律简单,易于传唱。
4. 现代音乐:探索新的音乐形式,打破传统界限。
(四)案例分析1.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鉴赏。
2. 分析作品的音乐元素、创作背景、艺术价值等。
(五)课堂互动1.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音乐作品的鉴赏心得。
2. 教师点评,总结学生的鉴赏方法。
(六)总结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音乐鉴赏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关注音乐,感受音乐的魅力。
九、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高中音乐鉴赏PPT课件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 麓,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 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 九个省区,注入渤海,全长 5500公里, 是我国第二大河,流域面积约 75万平
方公里。上游多湖泊,含沙量少。中 游流经黄土高原,泥沙含量显著增加, 其输沙量约占全河的 90%。所以民间
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黄河一碗水, 半碗泥。”下游流经华北平原,因水 流缓慢泥沙积聚而形成“地上河”, 全靠人工筑堤。
赛龙舟的热烈场景和欢腾的情绪。
拓展与探究
1 〈〈金蛇狂舞〉〉运用了那两种发展 手法?
隔凡,螺蛳结顶
2 这首作品也许你在初中音乐欣赏课 中欣赏过。今天,作为高中生的你, 由于文化知识及欣赏水平的提高,再 次欣赏该作品一定会有进一步的感受 与体验,请你参与交流。
毕业歌
〈〈毕业歌〉〉是影片〈〈桃 李劫〉〉的主题歌,1934年作。 鲜明地反映了当时最迫切的主 题——唤起同学们走上抗日第 一线,不做亡国奴!
思考题
? 《毕业歌》中多处采用了休止符、丰富的句 式和短句,请问这对塑造音乐形象有什么作 用?
?使音乐具有短促有力的气魄,造成急速的 气势,富于青春活力和战斗精神。塑造了一 种斩钉截铁的形象,虽有停顿,但其中有振 臂高呼的力量。
聂耳的重要作品
《毕业歌》 《义勇军进行曲》
《前进歌》 《码头工人》 《新女性》组歌 《铁蹄下的歌女》 《塞外村女》 《卖报歌》 《只? 作者是谁?你听完 后有什么感想?作 品描绘了什么?
黄河怒吼 太行巍峨
欣赏《黄河大合唱》
冼星海(1905-1945),广东番禺人,人民
音乐家。出身于贫苦的船工家庭。在中学时开始 学习音乐。1926年入“北京艺术专门学校”学习 小提琴及作曲理论。1928年考入上海国立音乐学 院。1929年赴法国巴黎深造。1935年结业于巴黎
高中音乐鉴赏-音乐与人生ppt课件

.
长江之歌—— 电视片《话说长江》主题音乐
歌曲《长江之歌》,是由胡宏伟作词,王世 光作曲,由季小琴首唱的上世纪八十年代风 靡全中国的大型电视纪录片《话说长江》主 题歌。这首歌旋律激昂,歌词气势磅礴,通 过对中国的第一长河——长江的描写与赞美 ,表达了中国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情感。
领唱与混声四部合唱,是电视剧《话说长
江》的主题音乐。歌曲热情地歌颂了长江的
雄浑、壮丽,表达了炎黄子孙对祖国的热爱
之情。
.
长江
❖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发源青海省唐 古拉山各拉丹冬雪山沱沱河,全长 6211.31千米,流经11个省、市、自 治区,注入东海。它源远流长,与黄 河一起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哺育了 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被誉为“母亲 河”。
1、独奏乐器是什么? 琵琶 2、音乐情绪怎样?联想和想象到了 什么?
(富有生机和朝气、天真、活泼;联想到美丽的草原 和放牧的生活情景)
.
局部欣赏——引子
(一)聆听音乐,分析音乐要素:
❖ 1、听辨音色
(圆号)
❖ 2、听辨速度
(稍慢)
❖ 3、塑造形象
(英雄)
(二)观察乐谱,旋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旋律发生了扩展,调性由D—G)
.
《草原放牧》及《第六(悲怆)交响曲》第四 乐章在音乐情绪上有什么不同?使人产生怎样
的联想?
❖ <草原放牧>在情绪上表现出欢快,奔放,时而悠 绕.让人联想到蒙古的人,草原,放牧的场景...
❖ 《第六(悲怆)交响曲》在情绪上表现出,叹息, 悼念,安静,悲壮.让人联想到某某逝去,回顾某 某逝去前的岁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陕北民歌 走西口
2. 山西民歌 走西口
❖ 信天游:主要流行于陕北、甘肃、宁夏北部汉族 农民中的一个山歌歌种。信天游的内容以爱情和 劳动生活为主,即兴编唱。
❖ 请欣赏: 1. 陕北赶牲灵 2. 陕北民歌王向荣 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 3. 上一道坡坡下一道梁(爬山调) 4. 三十里铺 5.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小调
❖ “小调”:又称“小曲”.产生于日常生活和风俗 性活动中.形式规整匀称,旋律性强,易于流传.内 容题材广泛,社会不同阶层的爱情、离愁别绪、风 土民俗以致自然常识、历史故事等无所不包。
❖ 小调欣赏:
❖概 述
中国民歌
民歌是我国民族民间音乐体裁的一种,是 人民群众在生活实践中经过广泛的口头传唱, 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歌曲艺术。
民歌的产生和发展
❖ 春秋时期的《诗经》是我国第一部民歌总集。其中 的《国风》汇集了从西周到春秋中叶(公元前十一 世纪到公元前六世纪)流行于北方十五个地区的民 歌,其题材、内容和艺术形式,都表明中国民歌在 2500年前已经发展到相当成熟的阶段。汉魏南北朝 的乐府民歌,唐宋的曲子词,元代的小令,明清的 俗曲、小曲等(在二十世纪以前,不用民歌这一称 谓),可谓中国民歌在封建社会中几个发展阶段的 标志。在今天,我们仍然可以从《诗经》、《楚 辞》、《乐府诗集》、《敦煌曲子词》和明清以来 的山歌小调集之中窥见各个历史时期的民歌概貌。
中国民族音乐
❖ 我国是一个幅员广大、民族众多的文化古国。 我国人民群众紧密地伴随着各个历史时期的社 会生活创造了极其丰富多彩的、独具特色的民 族民间音乐,至今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是我 国璀璨夺目的古老文化中的一颗明珠,也是世 界上最古老的音乐文化之一。
中国民族音乐
❖ 我国民族民间音乐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 了传统音乐的五大类:
❖ 号子的功用:它在劳动中起着指挥劳动协调动作, 调情绪、振奋精神,鼓舞劳动热情,消除疲劳的作 用。
❖ 号子的演唱形式:最常见的是一领众和,领唱者往 往的劳动的指挥者。
号子
❖ 号子的种类:
1. 搬运号子:在集体性的运输劳动中,起统一步伐、 调节呼吸、振奋情绪等作用,直接与劳动的安全和 效率有关。如东北的《哈腰挂》
2. 工程号子:在打夯、打硪、伐木、采石等劳动中使 用。——学唱《黄河打硪号子》;《打夯歌》
3. 农事号子:一般在农事劳动中唱。如打麦、舂米、 车水、薅草等。如《舂米号子》
4. 船渔号子:其所伴随的劳动有水运、打渔、船务等。 如《黄河船夫曲》、《川江船工号子》
音乐感受:请说出“号子”的特 点:
❖ 曲调铿锵激昂节奏更固定,沉着有力。一人 领众人和。音乐风格坚毅质朴,粗犷豪放。
山歌
❖ 概念:一般指农民、牧民、猎人等从事自然生产 的劳动人民在山野、田间、牧场等即兴抒发思想 感情的民歌。内容多是爱情和苦难;常在户外歌 唱;曲调高亢、嘹亮;节奏自由悠长;歌词多为 即兴创作。
山歌--赶牲灵
❖ 《赶牲灵》:是一首陕北民歌."赶牲灵"也称"赶脚",它近似 于云贵地区的"赶马帮",即用牲畜(陕北多为骡驴)长途为 他人运输货物,而赶这牲畜运送货物的人即称赶牲灵者。他 们走山越岭,风餐露宿,十分辛苦。由于赶一趟牲灵常需要 数十天甚至半年、一年,所以赶牲灵的家人非常惦念他们, 凡遇到赶牲灵的队伍走过,往往就有许多妇女、小孩探问自 己亲人的情况。民歌《赶牲灵》就是表现一个姑娘见到赶牲 灵的队伍通过,从远处期盼自己情人的情景。"你若是我的哥 哥你招一招手,你不是我哥哥你走你的路"。此时,姑娘那种 希望、焦急、失望的心理淋漓尽致地刻画出来了。
❖ 山曲:流行于山西西北部的河曲、保清、偏 关、五寨、宁武,和陕北的府谷和神木一带。 山曲的旋律跳进较多、音高的起伏大,使得 山曲的音乐风格显得粗犷豪放。
❖ 请欣赏:
1. 山西民歌 羊倌歌
2. 夸河套
3. 二道屹梁梁-山曲
❖ 花儿:流行于甘肃、青海、宁夏省毗邻的广大地区, 是居住于这一地区的汉族、回族、土族、撒拉族、 东乡、保安等民族,在长期友好的毗邻关系中共同 培育的一个歌种。
民歌的一般特点
❖ 民歌与专业词曲作者创作的歌曲不同,它是 人民群众在生活中所创造和利用的口头音乐 创作,具有:
❖ 口头性; ❖ 集体性; ❖ 流传变异性; ❖ 短小精炼; ❖ 鲜明的风格色彩等特点。
民歌的体裁分类
❖中国民歌有多种分类法,按体裁形式分 类,大致可分为:
号
山
小
子
歌
调
号子
❖ 概念:“号子”是人们在发展中为适应劳动的需要 而产生的,它是一种和劳动节奏密切结合,带有呼 号的民间歌曲。
❖ 爬山调:流行于内蒙古中、西部汉族居住区。这 个被称为“河套”地区的汉族居民,基本上时来 自晋、陕地区的移民;爬山调的音乐风格之所以 与山西河曲地区的山曲相近,这与这一带农民的 “走西口”,把山曲大量带入此地有很大的关系。
❖ 请欣赏: 1.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2. 草原之夜 3. 内蒙民歌-敖包相会
山歌的分布:
❖ 我国北方的山歌分布,主要集中于西北地区的甘肃、 青海、宁夏、陕西和山西;
❖ 在中原地区和华北地区,山歌的种类与作品都极其 少见,仅河北西北部的太行三地区,存在着一些从 西北传播而来的“信天游”、“ 爬山调” 和“山 曲”;
❖ 在我国南方,山歌的分布确非常广泛,而且民歌种 类很多,音乐的地方性四川
2. 吕继宏《上去高山望平川》
❖ 西南地区的山歌
❖ 西南地区的最北的秦岭和大巴山之间的汉水谷地, 这里的主要居民是汉族,他们世代从事农耕生产, 由于自然条件较好,生存压力较小,因此这里的 山歌而更多流露出南国农家的闲适细巧情思。
❖ 请欣赏:
1. 采花.
2. 黄杨扁担.
川渝地区山歌
❖ 在重庆和川南的长江流域,流行着一种叫晨歌的山 歌歌种,多是描述汉族农民的爱情生活。
❖ 李琳-槐花几时开.
❖ 最能体现重庆人性格的山歌,大概要数那支广泛流 传的《太阳出来喜洋洋》
❖ 太阳出来喜洋洋.
音乐感受:请说出“山歌”的特 点:
❖ 音乐奔放、嘹亮、开朗, ❖ 曲调悠长,广泛使用自由延长音和拖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