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设备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概要
仪器设备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仪器设备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一、引言仪器设备是现代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的重要工具,对于确保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保障实验和生产的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和延长使用寿命,进行仪器设备期间核查是必不可少的工作。
本文将详细介绍仪器设备期间核查的目的、内容、方法和注意事项,以指导相关人员进行有效的核查工作。
二、核查目的仪器设备期间核查的目的在于:1. 确保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实验和生产的准确性;2. 发现和解决仪器设备存在的问题,减少故障和损坏的发生;3. 延长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维修和更换成本;4. 保证仪器设备的安全性,防止事故和损失的发生。
三、核查内容仪器设备期间核查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仪器设备外观检查:检查仪器设备的外观是否完好无损,是否有破损、变形、腐蚀等情况;2. 仪器设备连接检查:检查仪器设备的连接是否牢固,有无松动、漏气、漏液等现象;3. 仪器设备电源检查:检查仪器设备的电源是否正常,电压是否稳定,电线是否破损;4. 仪器设备传感器检查:检查仪器设备的传感器是否灵敏,是否存在误差;5. 仪器设备控制系统检查:检查仪器设备的控制系统是否正常工作,按钮、开关、显示屏是否正常;6. 仪器设备标定检查:检查仪器设备的标定是否准确,是否需要重新标定;7. 仪器设备清洁检查:检查仪器设备的清洁程度,是否需要进行清洁和消毒;8. 仪器设备附件检查:检查仪器设备的附件是否齐全,是否需要更换或修复;9. 仪器设备记录检查:检查仪器设备的使用记录是否完整,是否存在异常情况。
四、核查方法仪器设备期间核查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准备工作:收集仪器设备的相关资料和说明书,准备所需的检查工具和设备;2. 外观检查:仔细观察仪器设备的外观,检查是否有破损、变形、腐蚀等情况;3. 连接检查:检查仪器设备的连接部分,确保连接牢固,无松动、漏气、漏液等现象;4. 电源检查:使用电压表等工具检测仪器设备的电源是否正常,电压是否稳定;5. 传感器检查:使用标准物质或模拟信号对仪器设备的传感器进行测试,检查其灵敏度和准确性;6. 控制系统检查:按照仪器设备的操作说明进行检查,测试按钮、开关、显示屏等是否正常工作;7. 标定检查:使用标准物质对仪器设备进行标定,检查标定结果是否准确;8. 清洁检查:对仪器设备进行清洁和消毒,确保其卫生安全;9. 附件检查:检查仪器设备的附件是否齐全,是否需要更换或修复;10. 记录检查:检查仪器设备的使用记录,查看是否存在异常情况,并及时记录和处理。
仪器设备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1]
![仪器设备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1]](https://img.taocdn.com/s3/m/145a524ce45c3b3567ec8b39.png)
1、目的对检测用设备在两次检定之间的技术指标进行期间核查以保持设备校准状态的可信度,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2、适用范围本中心主要或重要检测仪器设备、现场检测仪器设备的期间核查。
3、职责3.1质量负责人负责编制年度期间核查计划。
3.2项目负责人具体实施期间核查,检测室负责人负责对核查结果进行确认。
3.3质量监督员负责督促完成期间核查计划。
4、期间核查时机仪器的期间核查时间间隔一般在仪器的检定或校准周期内进行1~2次核查为宜,当出现以下情况应考虑实施期间核查。
4.1因使用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如温度、湿度变化较大,有可能影响仪器的准确性;4.2在检测过程中,发现可疑数据,对仪器设备提出怀疑时;4.3遇到重要的检测,如发生重大水质污染事故或委托用户对检测结果有争议时。
5、期间核查方法5.1使用有证标准物质进行核查,标准物质包括各种标准样品,如pH计、电导率仪等采用定值溶液进行核查。
使用标准物质核查时应注意所用的标准物质的量值能够溯源,并且有效。
5.2使用仪器附带设备核查,仪器带有的自动校准系统可以用来核查。
如电子天平自带的标准工作砝码能够自动校准。
5.3仪器设备之间的比对,实验室中有多台相同或类似的仪器设备,可以同另一台相同或更高精度的仪器设备进行比对。
5.4使用不同检测方法进行比对,如溶解氧仪采用碘量法进行比对。
5.5对保留样品量值重新测量,,只要保留的样品性能稳定,可以用来作为期间核查的核查标准。
如对无校准源的放射性检测仪器使用特定的样品。
5.6检测标准方法、技术规定中有关要求和方法,可以直接作为期间核查的方法。
5.7期间核查可以参照仪器设备检定规程操作,采用其中需要核查的部分(常用仪器设备检定规程见表1)。
如果没有该类仪器设备的检定规程,还可以参照类似仪器设备的检定规程。
5.8仪器设备使用说明书及产品标准或供应商提供的方法。
5.9对于没有方法来源的仪器设备,可以编制期间核查实施细则。
实施细则的方法内容也可以合并在仪器设备操作规程中。
仪器设备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仪器设备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一、引言仪器设备期间核查是指对仪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进行的定期核查和检验,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规范仪器设备期间核查的工作流程和操作要求,确保核查工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二、作业目的仪器设备期间核查的目的是:1. 确保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2. 发现和排除潜在的故障和隐患;3. 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性能稳定性;4. 保证仪器设备的准确度和可靠性。
三、作业内容仪器设备期间核查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 外观检查:对仪器设备的外观进行检查,包括外壳、显示屏、按键等是否完好无损。
2. 电气安全检查:对仪器设备的电气系统进行检查,包括电源线、接地线、保险丝等是否正常工作。
3. 功能性检查:对仪器设备的各项功能进行检查,确保其正常工作,包括开机、关机、测量等功能。
4. 参数校准:对仪器设备的各项参数进行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稳定性。
5. 清洁维护:对仪器设备进行清洁和维护,包括清理灰尘、更换滤芯、润滑部件等。
6. 记录和报告:对核查过程进行记录和报告,包括核查时间、操作人员、核查结果等。
四、作业流程仪器设备期间核查的流程如下:1. 准备工作:确定核查的仪器设备和核查的时间,准备所需的工具和材料。
2. 外观检查:对仪器设备的外观进行检查,记录外观状况。
3. 电气安全检查:使用电气安全测试仪对仪器设备的电气系统进行检查,记录测试结果。
4. 功能性检查:按照仪器设备的说明书进行功能性检查,记录检查结果。
5. 参数校准:使用校准仪器对仪器设备的参数进行校准,记录校准结果。
6. 清洁维护:对仪器设备进行清洁和维护,记录维护过程和结果。
7. 记录和报告:将核查过程和结果进行记录,并撰写核查报告,包括核查时间、操作人员、核查结果等信息。
五、安全注意事项在进行仪器设备期间核查时,需要注意以下安全事项:1. 使用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等。
2. 在进行电气安全检查时,确保设备处于断电状态,并遵循相关的操作规程。
仪器设备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仪器设备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一、引言仪器设备是现代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不可或者缺的工具,其正常运行和准确性对于保障科研结果和生产质量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仪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和精确性,需要进行定期的核查和维护工作。
本文将详细介绍仪器设备期间核查的目的、内容、方法和注意事项,以便相关人员能够准确执行核查作业。
二、核查目的仪器设备期间核查的目的是确保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以提高科研成果和生产质量的可靠性。
通过核查,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仪器设备的故障和问题,保证仪器设备的长期稳定性和可靠性。
三、核查内容1. 外观检查:仪器设备外观应干净整洁,无明显损坏和污渍。
检查仪器设备的标识和铭牌是否完整清晰,仪器设备的连接线是否正常。
2. 电源和电气系统检查:检查仪器设备的电源线是否安全可靠,插头和插座是否正常。
检查仪器设备的电气系统是否正常工作,电源开关和控制开关是否灵便可靠。
3. 仪器设备校准:根据仪器设备的使用说明书,进行仪器设备的校准工作。
校准包括调整仪器设备的各项参数,确保仪器设备的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4. 仪器设备清洁: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清洁工作,包括清理仪器设备的表面、控制面板、传感器等。
清洁应使用合适的清洁剂和工具,注意避免对仪器设备造成损坏。
5. 仪器设备维护:根据仪器设备的维护手册,进行定期的维护工作。
维护包括更换易损件、润滑部件、检查传动系统和控制系统等。
6. 仪器设备记录:核查过程中应记录核查的日期、人员、核查内容和发现的问题。
记录可以匡助跟踪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和问题解决情况。
四、核查方法1. 制定核查计划:根据仪器设备的使用频率和重要性,制定合理的核查计划。
普通来说,常用的仪器设备应每周或者每月进行核查,而重要的仪器设备应每天进行核查。
2. 核查人员培训:核查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熟悉仪器设备的使用说明书和核查方法。
核查人员还应具备一定的仪器设备维修和维护技能,能够判断和解决常见问题。
试验仪器设备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一、万能材料试验机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钢筋试件法)(一)适用范围本核查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各种类型准确度等级为一级的万能材料试验机。
(二)环境条件1.核查环境温度10℃~35℃。
2.相对湿度:≤80%RH。
(三)核查范围1.核查参数:拉力;2.核查量程:日常检测采用的量程范围。
(四)核查标准普通热轧带肋钢筋试样。
(五)技术要求1.核查限:溯源性变动允许范围±1.0%;2.钢筋试样要求:制样的钢筋应从同炉号同批号钢筋中选取,各项质量指标符合相应产品标准要求,抗拉强度的变异系数一般不应大于0.5%,试样不得受潮锈蚀;3.取样方法按照相关的产品和试验方法标准执行;4.试样的拉伸试验按现行钢筋拉伸试验方法执行。
(六)核查方法1.从符合技术要求的钢筋中抽取三根钢筋,按试样截取要求制作试件,每根不少于12个试件作为一批;三根钢筋所制作试件分别为A、B、C三批;每一批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A1、A2、B1、B2、C1、C2六组存放;2.检测试件的基准平均值,在设备检定后一周内,抽取A1、B1、C1三组进行拉伸试验,记录最大拉力,并分别计算其拉力基准平均值F jb(计算到1N);3.两次周期检定之间,根据确认的核查周期,可分次抽取A2、B2、C2组试件进行多次核查拉伸试验,记录最大拉力,并计算拉力核查平均值F hc(计算到1N)。
(七)核查结果计算计算核查平均值与基准平均值之差P,P=(F hc-F jb)计算核查限绝对值Δjb,Δjb=F jb×1%计算E值E=|P|÷Δjb(八)核查结果评价当E≤1时,核查结论合格(九)说明1.剩余试件B2、C2可用于继续核查;2.根据确认的核查周期,可以增减钢筋试件的取样批次;3.核查周期按设备的使用频繁程度、环境条件和核查结果综合分析确定。
JCZX-TX-JL-39-1 万能材料试验机期间核查记录表二、万能试验机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一)适用范围本核查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量程不大于5000N的电子式万能试验机。
试验仪器设备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一、万能材料试验机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钢筋试件法)(一)适用范围本核查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各种类型准确度等级为一级的万能材料试验机。
(二)环境条件1.核查环境温度10℃~35℃。
2.相对湿度:≤80%RH。
(三)核查范围1.核查参数:拉力;2.核查量程:日常检测采用的量程范围。
(四)核查标准普通热轧带肋钢筋试样。
(五)技术要求1.核查限:溯源性变动允许范围±1.0%;2.钢筋试样要求:制样的钢筋应从同炉号同批号钢筋中选取,各项质量指标符合相应产品标准要求,抗拉强度的变异系数一般不应大于0.5%,试样不得受潮锈蚀;3.取样方法按照相关的产品和试验方法标准执行;4.试样的拉伸试验按现行钢筋拉伸试验方法执行。
(六)核查方法1.从符合技术要求的钢筋中抽取三根钢筋,按试样截取要求制作试件,每根不少于12个试件作为一批;三根钢筋所制作试件分别为A、B、C三批;每一批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A1、A2、B1、B2、C1、C2六组存放;2.检测试件的基准平均值,在设备检定后一周内,抽取A1、B1、C1三组进行拉伸试验,记录最大拉力,并分别计算其拉力基准平均值F jb(计算到1N);3.两次周期检定之间,根据确认的核查周期,可分次抽取A2、B2、C2组试件进行多次核查拉伸试验,记录最大拉力,并计算拉力核查平均值F hc(计算到1N)。
(七)核查结果计算计算核查平均值与基准平均值之差P,P=(F hc-F jb)计算核查限绝对值Δjb,Δjb=F jb×1%计算E值E=|P|÷Δjb(八)核查结果评价当E≤1时,核查结论合格(九)说明1.剩余试件B2、C2可用于继续核查;2.根据确认的核查周期,可以增减钢筋试件的取样批次;3.核查周期按设备的使用频繁程度、环境条件和核查结果综合分析确定。
JCZX-TX-JL-39-1 万能材料试验机期间核查记录表二、万能试验机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一)适用范围本核查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量程不大于5000N的电子式万能试验机。
仪器设备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仪器设备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编制:审核:批准:xxxx公路工程检测有限公司年月一、目的为使试验仪器设备在相邻两次校准/检定期间,保持校准/检定状态的可信度,保持测量数据的准确可靠,特制定本指导书。
二、一般原则需要进行期间核查的试验仪器为:主要的或重要的检测设备;不够稳定、易漂移、易老化且使用频繁的检测设备;经常携带到现场的仪器设备;其他被认为对检测结果有重要影响的检测设备。
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尽量降低运行成本,同时又要确保仪器设备能够可靠运行。
三、本试验室需要实施期间核查的仪器设备电子天平、万能材料试验机、砼回弹仪、钢筋保护层测定仪、PH 计、全站仪及棱镜光学对点仪。
四、期间核查方法一)万能试验机期间核查操作方法1、核查对象WE-1000B、WE-600B液压万能材料试验机2、核查项目检查试验机的示值是否正确或在误差范围以内,误差在±1%以内。
3、核查用器具液压万能材料试验机、(同一根、同规格、同牌号)钢筋4、核查方法4.1油路、电路等的核查采用目测法。
4.2启动电源,关闭回油阀,打开送油阀,慢慢加压,观察电路是否正常,以及有无漏油处。
4.3采用一模拟试件,启动上、下压板观察运行是否灵活,以及钳口有无破损,是否能正常夹持试件。
4.4在同一根钢筋上截取六个试件,按随机的方法分为两组;4.5在万能材料试验机检定合格的近期内,对同一根钢筋的两组试件中的一组进行抗拉强度试验。
4.6另一组试件封存保管。
4.7在两次检定周期的中间时期,将封存的另一组钢筋试件在同一台万能材料试验机上进行抗拉强度试验。
4.8试验按下列要求进行4.8.1试验按GB/T232-2010《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进行;4.8.2计算抗拉强度的受力面积,采用钢筋的公称截面积;4.8.3每次试验取其平均值作为本次试验的结果。
5、结果评定5.1电路、油路、夹板、钳口等应无短路、断路,油路无漏油,夹板、钳口无损坏且运行自如判为合格,否则应维修。
试验仪器设备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一、万能材料试验机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钢筋试件法)(一)适用范围本核查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各种类型准确度等级为一级的万能材料试验机。
(二)环境条件1.核查环境温度10℃~35℃。
2.相对湿度:≤80%RH。
(三)核查范围1.核查参数:拉力;2.核查量程:日常检测采用的量程范围。
(四)核查标准普通热轧带肋钢筋试样。
(五)技术要求1.核查限:溯源性变动允许范围±1.0%;2.钢筋试样要求:制样的钢筋应从同炉号同批号钢筋中选取,各项质量指标符合相应产品标准要求,抗拉强度的变异系数一般不应大于0.5%,试样不得受潮锈蚀;3.取样方法按照相关的产品和试验方法标准执行;4.试样的拉伸试验按现行钢筋拉伸试验方法执行。
(六)核查方法1.从符合技术要求的钢筋中抽取三根钢筋,按试样截取要求制作试件,每根不少于12个试件作为一批;三根钢筋所制作试件分别为A、B、C三批;每一批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A1、A2、B1、B2、C1、C2六组存放;2.检测试件的基准平均值,在设备检定后一周内,抽取A1、B1、C1三组进行拉伸试验,记录最大拉力,并分别计算其拉力基准平均值F jb(计算到1N);3.两次周期检定之间,根据确认的核查周期,可分次抽取A2、B2、C2组试件进行多次核查拉伸试验,记录最大拉力,并计算拉力核查平均值F hc(计算到1N)。
(七)核查结果计算计算核查平均值与基准平均值之差P,P=(F hc-F jb)计算核查限绝对值Δjb,Δjb=F jb×1%计算E值E=|P|÷Δjb(八)核查结果评价当E≤1时,核查结论合格(九)说明1.剩余试件B2、C2可用于继续核查;2.根据确认的核查周期,可以增减钢筋试件的取样批次;3.核查周期按设备的使用频繁程度、环境条件和核查结果综合分析确定。
JCZX-TX-JL-39-1 万能材料试验机期间核查记录表二、万能试验机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一)适用范围本核查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量程不大于5000N的电子式万能试验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仪器设备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1 目的为了本单位主要仪器设备保持正常状态,确保提供给检测结果的质量,对所有主要仪器设备实行运行中检查(期间核查),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2 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合侧滑检验台、车速表检验台、轴(轮)重仪、制动检验台、滤纸式烟度计、废气分析仪、前照灯检测仪、摩托车轮偏检测仪和声级计等主要仪器设备的运行中检查。
规定了每一台仪器核查的技术依据、项目及要求、标准仪器设备、方法、周期。
当仪器设备出现异常现象或修理、调整后,必须依照本作业指导书的要求进行核查。
3 操作规定3.1 侧滑检验台(1) 技术依据: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908-1996滑板式汽车侧滑检验台检定规程。
(2) 核查项目及要求:示值误差不超过±0.2m/km。
(3) 核查用仪器设备:百分表0~10mm,2级(4)核查方法:安装好百分表和挡板,用微动工具缓缓推动滑板,当侧滑台示值为3m/km、5m/km、7m/km时,分别读取百分表示值。
向左、向右各重复3次,按下式计算示值误差:△i=x i-S i/L式中:△i——第i测量点的示值误差(m/km);x i——第i测量点的侧滑台示值(m/km);S i——第i测量点百分表3次示值的平均值(mm);L——滑板沿机动车辆行进方向的纵向长度(m)。
以上各测量点示值误差不超过±0.2m/km。
(5)核查周期侧滑台的核查周期一般为3个月。
3.2车速表检验台(1) 技术依据: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909-1996滚筒式车速表检验台检定规程。
(2) 核查项目及要求:车速台示值误差不超过±3%。
(3) 核查用仪器设备:测(转)速仪60km/h以上±0.6%(2000r/min以上)。
(电子计数)(4) 核查方法:将汽车驱动轮安置在车速台滚筒上,并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由汽车驱动车速台滚筒稳步加速旋转,在车速台示值分别约为40km/h时用测(转)速仪测量实际速度(转速)。
重复测量六次,按下面公式计算各点每次示值误差δ=(V/V o-1)100%式中:δ——车速台示值误差;V——车速台示值(km/h);V o——测速仪测量得速度值(km/h)。
δ=(V·105/6πDn-1)100%式中:n——转速仪测量得转速值(r/min);D——车速台主滚筒标称外径(mm)。
将各点六次测量计算出的示值误差取以平均值作为该点核查值,应符合不超过±3%的要求。
(5) 核查周期车速表检验台核查周期一般为3个月。
3.3 轴(轮)重仪(1) 技术依据: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907-1996轴(轮)重仪检定规程(2) 核查项目及要求:示值误差测量值不大于4%(F.S ):±5%;测量值大于4%(F.S ):±2%。
(3) 核查用仪器设备:用砝码核查的。
一组轴(轮)重仪50%(F.S )的磁码,准确度61级(M 22)。
或用传感器核查的。
压力传感器测量范围不小于轴(轮)重仪50%(F.S ),准确度为C3级。
三次仪表不低于3000分度。
反力架或载货汽车、千斤顶等核查用工具。
(4)核查方法:a. 用砝码核查按选定测试点加载砝码,示值误差按下式计算:%100⨯⋅⋅-=∆gm gm x i i i i△i =(x i -m i g )100%/ m i g式中:△I ——第i 测量点示值误差;x i ——第i 测量点轴(轮)重仪三次示值的平均值(N ); m i ——第i 测量点加载砝码质量值(kg ); g ——核查地区重力加速度(m/s 2)。
b. 用传感器核查。
当现场核查条件有限时,允许采用传感器核查。
安置反力架、压力传感器及千斤顶等。
通过千斤顶施加载荷,在压力传感器示值达到测试点时,读取轮重仪示值。
按下式计算轮重仪示值误差: %100⨯-=iii i A A x ∆ 式中:△i ——第i 测量点示值误差;x i ——第i 测量点轴(轮)重仪三次示值的平均值(应去除压力传感器、千斤顶、衬板等载荷值)(N ); A i ——第i 测量点时压力传感器仪表示值(N )。
在轴(轮)重仪台面上依次叠放千斤顶及压力传感器,再使汽车压在传感器上,并保持压力通过传感器轴线垂直作用在承载台板上。
通过汽车上加载不同重物及改变千斤顶作用力,读取压力传感器及轴(轮)重仪示值,按上式计算轴(轮)重仪示值误差。
(5)核查周期核查周期一般为3个月。
3.4 制动检验台(1) 技术依据: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 906-1996滚筒反力式制动检验台检定规程。
(2) 核查项目及要求:示值误差制动力不大于4%(F.S)的:不超过±0.4%(F.S);制动力大于4%(F.S)的:不超过±5%。
(3) 核查用仪器设备:(4)核查方法:将专用杠杆固紧在制动台适当部位上,调整好杠杆的静平衡(即不加负荷时,制动台示值为零)和水平。
对专用杠杆固紧在主滚筒上的制动台,核查前必须断开滚筒电机的电源以保安全。
按制动台满量程的4%,20%,100%(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另选择几个测量点,以保证总测量点数不少于6点)逐级加载至满量程;然后逐级减载至零。
重复3次,分别读取各点相应的制动台示值。
摩托车制动台按满量程的10%,100%(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另选择几个测量点以保证总测量点数不少于5点),逐级加载至满量程;然后逐级减载至零。
重复3次,分别读取各点相应的制动台示值。
各测量点示值误差的计算:采用测力仪核查时rLF f i i i ⋅-=∆ 式中:△i ——第i 测量点绝对示值误差;f i ——第i 测量点时制动台3次示值(增载减载分别计算)的平均值(N ) F i ——第i 测量点时,测力仪示值(N ) L ——测力杠杆等效力臂长(mm ); R ——制动台主滚筒半径(mm )。
a.对不大于4%(F.S )的测量点计算示值引用误差δ=△/(F.S )×100%式中:δ——示值误差。
b.对大于4%(F.S )的测量点计算示值相对误差%100⨯⋅∆=rLF i i i δ采用砝码核查时△i =f i -M i ·g ·L /r式中:M i ——第i 测量点时,加载砝码质量(kg );g ——核查地区重力加速度(m/s 2)。
对不大于4%(F.S )的测量点按公式下面计算示值引用误差。
%100⨯⋅⋅=rL g M i ii ∆δ以上各核查点示值误差均应分别符合要求。
(5)核查周期制动检验台的核查周期一般为3个月。
3.5 滤纸式烟度计 (1) 技术依据: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847-1993滤纸式烟度计。
(2) 核查项目及要求:烟度计对于烟度约3,5,7FSN的三种标准烟度卡,其示值误差均应不超过满量程的±3%。
(3) 核查用仪器设备:标准烟度卡(4)核查方法:用烟度值约为3,5,7FSN的三种标准烟度卡中中间那种烟度卡校准烟度计,然后对其余两种标准烟度卡进行测量。
重复测量3次,分别求出各平均值与相应标准值之差,并按要求进行判定。
(5)核查周期滤纸式烟度计核查周期一般为1个星期。
3.6 废气分析仪(1) 技术依据: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688-1990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检定规程。
(2) 核查项目及要求:示值误差表中:a-绝对误差,b-相对误差;核查时满足a和b中任何一条即为合格。
(3) 核查用仪器设备:(4)核查方法:仪器调零后,用标准气体校正仪器,然后用标准气体对仪器进行最大允许误差核查。
重复三次,取算术平均值,按下式计算最大允许误差:△a=C a-C s△b=(C a-C s)100%/ C s式中:C a——实际读数算术平均值;C s——标准气体浓度值;△a——绝对误差;△b——相对误差。
该值应符合第(2)条规定。
(5)核查周期废气分析仪核查周期一般为1个星期。
3.7 前照灯检测仪(1) 技术依据: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745-2002汽车前照灯检测仪检定规程。
(2) 核查项目及要求:发光强度光轴偏移值(角)为零时,发光强度的示值误差不大于±12%。
光轴偏移值(角) ±4.4cm/dam(±15´)(3) 核查用仪器设备:前照灯仪校准器;钢卷尺,测量范围5m,分度值1 mm。
(4)核查方法:安置前照灯仪校准器。
a. 发光强度示值误差的核查光轴偏移值(角)为零时发光强度示值误差的核查:将校准器光轴偏移值(角)置于零。
校准器的发光强度按8,10,15,20,30kcd逐次改变,并读取前照灯仪相应发光强度5个示值。
重复3次,按公式(1)计算前照灯仪光轴偏移值(角)为零时的各测量点发光强度示值误差,应符合的要求。
%10000⨯-=iii i I I I δ 式中:δi ——第i 个测量点发光强度的相对示值误差,i =1, (5)i I ——第i 个测量点前照灯仪发光强度3次读数的平均值,kcd ; I 0i ——第i 个测量点校准器的标准发光强度,kcd 。
光轴偏移值(角)不为零时发光强度示值误差的核查b. 光轴偏移值(角)示值误差将校准器发光强度置于15 kcd ,分别设定校准器不同的光轴偏移值(角),让前照灯仪自动跟踪测量,示值稳定后读取前照灯仪光轴偏移值(角)的示值。
分别计算示值误差。
(5)核查周期前照灯检测仪核查周期一般为3个月。
3.8 摩托车轮偏检测仪 (1) 技术依据: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910-1996摩托车轮偏检测仪检定规程 (2) 核查项目及要求:零值误差不超过±0.2mm ,示值误差不超过±0.2mm 。
(3) 核查用仪器设备:芯棒;百分表,0~30 mm ,2级。
(4)核查方法:松开前后夹紧装置,安置经核查合格的芯棒夹紧,调整好轮偏仪零位,芯棒定位后不再转动。
反复松、夹3次,3次仪表示值均应符合要求。
示值误差核查。
安置好百分表及挡位工具,百分表测杆轴线应与滑板移动方向一致,并使百分表和轮偏仪示值同时为零。
利用微调工具使滑板分别向左和向右移动至示值为3 mm 、5mm 、7mm 、10mm 及报警点时读取百分表示值。
重复测量3次,按下式计算示值误差:Δ=X i -A式中:Δ——第i 测量点示值误差或报警点判定误差(mm);X i——第i测量轮偏仪示值(mm);A——第i测量点时,百分表3次示值平均值(mm)。
各测量点误差均应满足要求。
(5) 核查周期摩托车轮偏检测仪核查周期一般为3个月。
3.9 声级计(1) 技术依据: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188-2002声级计检定规程(2) 核查项目及要求:整机准确度不超过±2dB(A)。
(3) 核查用仪器设备:声校准器,标称输出值94 dB(A),2级(4) 核查方法:开启声校准器,置于94 dB(A)档,连接被核查,读取声级计示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