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介质选煤

合集下载

重介质选煤

重介质选煤

重介质选煤是用密度大于水,并介于煤和矸石之间的重液或重悬浮液作介质实现分选的一种重力选煤方法。

依所用介质不同,可分为重液选煤和重悬浮液选煤两大类。

重液是指某些无机盐类的水溶液和高密度的有机溶液。

重悬浮液是由加重质(高密度固体微粒)与水配制成具有一定密度呈悬状的两相流体。

当原煤给入充满这种悬浮液分选机后,小于悬浮液密度的煤上浮,大于悬浮液密度的矸石(或中煤)下沉,实现按劳取酬密度分选。

重液选煤因介质腐蚀性大,回收难,成本高,工业上未能应用。

目前,生产中广泛应用的是重悬浮液选煤,通称重介质选煤。

按分选条件不同,重介质选可分为在重力场中分选和在离心力场中分选2大类。

前者主要用于选块煤(大于是13mm),在重个质分选机内实与分选,后者多用于分选末,用重介质旋流器实现分选。

特点: 重介质选煤是目前分选效率最高的选煤方法, 其特占是:①分选精确度高;②分选密度调节范围宽; 易实现自动调控;③对入选原煤的数量和质量波动适应性强;④分选粒度范围宽, 块煤分选机入料粒度一般为300~13mm, 旋流器入料粒度通常为13~0.15mm;⑤生产中必须添加重要质, 工艺流程中要有介质制备和净化回收系统;⑥设备磨损较严重, 溜槽、管道要采用耐磨材质,以减少维修量。

影响重介选煤厂介耗的因素分析摘要:从重介选煤生产方面阐述了影响介耗的主要因素有:磁铁矿粉质量,重介悬浮液的粘度和固相体积浓度,合格悬浮液的循环量,弧形筛、脱介筛的脱介效果,进入磁选机的分流量,磁选机的分选效率,磁铁矿粉的添加方式,从重介系统中向外排放的介质量等,同时提出了降低介耗应注意的主要环节和措施。

关键词:重介质选煤;磁铁矿粉质量;介耗;影响因素一、我矿业选煤厂介质损耗现状在重介选煤过程中,重介悬浮液加重质(磁铁矿粉)的损耗是避免不了的。

而介质损耗一直是重介选煤厂一项重要的技术评价指标。

通常分选块煤的介耗要比分选末煤时低,用低密度悬浮液时比用高密度悬浮液时低。

重介质选煤

重介质选煤

重介质选煤的基本原理是阿基米德原理,即浸没在液体中的颗粒所受到的浮力等于颗粒所排开的同体积的液体的重量。

因此,如果颗粒的密度大于悬浮液密度(ρ),则颗粒将下沉;小于ρ时,颗粒上浮;等于ρ时,颗粒处于悬浮状态。

当颗粒在悬浮液中运动时,除受到重力和浮力外,还将受到悬浮液体的阻力作用。

对最初相对悬浮液作加速度运动的颗粒,最终将以其末速度相对悬浮运动。

颗粒越大,相对速度越大,分选速度越快、分选效率越高。

可见重介质选煤是严格按密度分选的,颗粒粒度和形状只影响分选的速度,这也就是重介质选煤之所以是所有重力选煤方法中效率最高的原因。

重液由于价格昂贵,回收复杂、困难,在工业上没有应用。

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磁铁矿粉与水配置的悬浮液作为选煤的分选介质
首先入洗原煤经过给煤机送到旋流器中
然后将稀释的介质以一定压力打入旋流器中
将精煤中煤和矸石分选出来
然后精煤经过弧形筛和脱介筛来进行脱介和脱水
至于剩下的筛下物就分别进入到浓缩池和磁选机
来进行精煤的二次回收和介质的回收
大概就是这样
浮选靠化学作用多一些,重介是物理。

浮选一般都是把重介选不出来的细颗粒煤(0.5MM以下)通过煤表面的润湿性给选出
选煤分干选、湿选
干选:风选、筛选、手选等
湿选:水力跳汰、重介质等
所以,湿法选煤的选煤厂也叫洗煤厂,而干法选煤的选煤厂就不能叫洗煤厂。

选煤用重介质生产工艺

选煤用重介质生产工艺

01
重介质生产工艺优化与改 进建议
提高重介质生产效率的建议
增加自动化设备
使用自动化设备可以减少人工操作,提高生产效率。例如,使用智能化的泵站和控制系统,能够实现重介质的自 动化调配和运输。
优化生产流程
通过对重介质生产流程的优化,可以减少生产环节和运输距离,提高生产效率。例如,采用集中配料和混合的工 艺流程,能够减少重复运输和装卸的环节。
01
重介质生产工艺应用案例
案例一:某大型选煤厂的重介质生产工艺设计
背景介绍
某大型选煤厂为了提高选煤效率和精度,决定采用重介质 选煤技术。
工艺流程
该选煤厂的重介质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原煤准备、重介质制 备、重介质选煤、产品脱介、重介质回收和再利用等环节 。
技术特点
该工艺采用高效的重介质选煤技术,能够大幅度提高选煤 效率和精度,同时重介质回收和再利用技术也得到了很好 的应用。
排水
储存
将反冲洗水排出,收集残余的介质并处理 。
将反冲洗后的介质储存到指定的仓库或储 罐中备用。
介质回收流程
01
介质回收系统
使用介质回收系统将残余的介质 进行回收处理。
分离器
在介质回收系统中,使用分离器 将不同的介质进行分离和分类。收泵将残余的介质输送至 回收系统进行处理。
储存
将回收处理后的介质储存到指定 的仓库或储罐中备用。
04
01
重介质生产设备与材料
重介质生产设备
重介质生产设备种类繁多,根据工艺流程和规模可分为不同的类型。常见的设备包括混合桶、沉淀池 、磁选机、筛分机等。
混合桶用于将重介质粉和悬浮液混合均匀,沉淀池用于重介质悬浮液的固液分离,磁选机用于去除重 介质中的磁性杂质,筛分机用于将重介质按粒度分级。

重介选煤的基本原理

重介选煤的基本原理

重介选煤的基本原理重介选煤是一种利用重介质进行分选的煤炭加工技术,其基本原理是根据不同物理性质的差异将混合物分离成不同密度的两部分。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介绍重介选煤的基本原理。

一、重介质重介质是指密度大于水的液体或固体,常用的有磁性流体、金刚石悬浮液、铁粉悬浮液等。

在重介选煤中,通常使用的是稀土永磁材料制成的永磁流体或铁粉悬浮液。

这些重介质具有密度大、稳定性好、可回收利用等优点,可以有效地实现对混合物中不同密度组分的分离。

二、原理1.浮力原理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液体中受到向上的浮力大小等于其排开液体的体积乘以液体密度。

在重介选煤中,混合物经过加入重介质后会形成两个相互分离的层,其中密度较大的组分会沉降到底部,而密度较小的组分则会浮到重介质表面。

这是由于密度较大的组分受到的浮力较小,无法与重介质竞争,因此会沉降到底部;而密度较小的组分受到的浮力较大,可以与重介质竞争,因此会浮到表面。

2.惯性原理在重介选煤中,混合物经过加入重介质后通过旋流器或离心机等设备进行分离。

当混合物进入旋流器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密度较大的组分会向外侧移动,而密度较小的组分则会向内侧移动。

这是由于惯性原理的作用,在旋流器中,由于速度快慢不同导致了不同密度组分向不同方向运动。

3.表面张力原理在重介选煤中,混合物经过加入重介质后通过气泡法进行分离。

气泡法是利用气泡与固体颗粒之间的表面张力差异使颗粒上浮或下沉实现分离。

当气泡被注入混合物中时,它们会吸附在颗粒表面并将其带到液体表面。

在液体表面,气泡的表面张力会将颗粒推向液体表面或底部,从而实现分离。

三、影响因素1.重介质密度重介质密度是影响重介选煤效果的关键因素。

一般来说,重介质密度越大,分离效果越好。

但是过高的密度会导致设备成本增加、能耗增加等问题,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2.混合物性质混合物中不同组分的密度差异越大,分离效果越好。

此外,颗粒大小、形状、比表面积等也会影响分离效果。

重介质选煤的原理和应用

重介质选煤的原理和应用

重介质选煤的原理和应用什么是重介质选煤重介质选煤是一种用重介质悬浮液作为分选介质,通过不同密度的浮力对煤炭进行分选的煤炭选炭技术。

它根据煤的密度和分选悬浮液的密度差异,将煤和岩石等杂质分离,从而实现提高煤炭质量和降低灰分含量的目的。

重介质选煤的工作原理重介质选煤的工作原理基于悬浮液的浮力和阻力作用。

当煤和岩石等杂质进入选煤槽中时,由于悬浮液的浮力,煤炭会浮在悬浮液上,而岩石等杂质则下沉到底部。

通过对悬浮液中的流动速度进行调节,可以控制煤和岩石等杂质的分离效果。

重介质选煤的工作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添加悬浮液、分选和排放。

1. 添加悬浮液:首先将悬浮液通过给料系统添加到选煤槽中,同时控制悬浮液的流动速度和浓度。

2. 分选:煤和杂质混合物进入选煤槽后,根据密度差异,煤会浮在悬浮液上方形成煤面,而杂质则下沉到悬浮液底部。

3. 排放:通过控制排放设备,将分离出的杂质进行排放,而煤则被收集。

重介质选煤的应用提高煤炭质量重介质选煤技术可以根据煤炭的密度差异,将杂质和煤进行有效分离。

通过该技术,可以提高煤炭的质量,降低灰分含量,从而增加煤炭的热值和使用价值。

实现煤炭洗选重介质选煤是一种常用的煤炭洗选方法。

通过该技术,可以将原煤中的杂质、硫等有害物质去除,提高煤炭的质量,并减少燃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

应用于煤炭资源综合利用重介质选煤技术可以使低品位煤资源得到更好的利用。

通过分选,可以将低品位煤中的煤炭提取出来,从而实现对煤炭资源的充分开发和综合利用。

广泛应用于煤炭行业重介质选煤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煤炭行业的煤矿、洗煤厂等场所。

它可以根据不同的煤炭种类和要求,进行精确的分选,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煤炭洗选效率,减少煤炭损耗,降低生产成本。

重介质选煤的优势和局限性优势•分选效果好:重介质选煤技术采用重介质悬浮液作为分选介质,可以根据不同密度的浮力,精确分离煤和杂质。

•操作简单:重介质选煤技术的操作相对简单,使用方便,管理成本低。

重介质选煤工艺简介

重介质选煤工艺简介

重介质选煤工艺简介内容介绍一、重介质选煤的基本概念二、重介质旋流器分选40-0mm不脱泥原煤的准备三、重介质旋流器分选40-0mm不脱泥原煤的工艺及设备四、煤泥水处理五、厂外产品的储运说明重介质选煤在我国的一九五八年开始,至今已45年了,但是到目前采用全重介旋流器选40-0mm不脱泥原煤新型工艺应用于工业生产在国内和国际都是最新的。

一、重介质选煤的基本概念重介质选煤是利用纯煤夹矸煤之间密度的不同,在一种特定密度的溶液(介质)中,使纯煤与夹矸煤或矸石进行分离的一种选煤方法,因此它的选煤效率和精确度较高。

重介质选煤按其采用的介质的不同可分为重液(真溶液)和重悬浮液(非均质溶液)先煤两种。

二、重介质旋流器分选40-0mm不脱泥原煤准备原煤进入筛分破碎车间,分别给入两台原煤分级筛,分级粒度为40mm。

+40mm的筛上产品分别给入两台手选皮带运输机,人工拣除杂物后分别给入两台原煤破碎机,破碎后的物料给入皮带运输机,再经转载皮带运输机将原煤返回。

原煤筛分破碎系统,从而构成半路破碎,目的是确保进入选煤车间入选原煤的粒度不超限和严格杜绝铣器、木块等杂物进入洗煤系统。

原煤分级筛筛下物(—40mm)自流到原煤上仓皮带机经转载皮带机把原煤给入原煤中间仓,再把原煤给入位于仓下的皮带机,再经转载皮带机把原煤运至主洗厂房的煤介桶。

至此完成了原煤作业的全过程。

三、重介质旋流器选40-0mm不脱泥原煤的工艺及设备1.分选工艺工艺流程如图所示进入煤介混合桶的物料,经煤介泵以一定压力给入φ650mm主选旋流器,主选旋流器的溢流(精煤)经精煤弧形筛脱介,其筛上物进入精煤振动筛脱介,脱介筛第二段设喷水用于清洗产品,脱介筛上产品再经精煤离心机脱水脱介后,卸入精煤皮带运输机进入产品储运系统。

精煤离心机的离心液进入精煤稀介桶(进入稀介系统)。

精煤弧形筛筛下液进入精煤分流箱,分流箱中的一部分进入煤泥介质混合桶,另一部分与其它两台弧形筛筛下液一同进入介质汇集槽返回煤介混料桶。

重介质选煤技术.ppt

重介质选煤技术.ppt
2
选煤厂员工技术培训
1、概述
1.1 重介质旋流器选煤的发展 重介质旋流器是在分级旋流器的基础上演变而来。
1945年荷兰国家矿山局提出了用重介质旋流器选末煤的方 法,并发明了DSM(圆柱圆锥形)重介质旋流器。由于 加重质由黄土改为磁铁矿,使这一技术真正用于工业。美、 德、英、法等国相继购买了这一专利应用于选煤,并不断 创新,研制了许多新型重介质旋流器:
24
选煤厂员工技术培训
3.2 加重质的选择
3.2.2 加重质的粒度组成特性
各国对磁铁矿粉的粒度要求是不同的,如:
25
选煤厂员工技术培训
3.2 加重质的选择
3.2.2 加重质的粒度组成特性
各国对磁铁矿粉的粒度要求是不同的,如:
26
选煤厂员工技术培训
3.2 加重质的选择
3.2.2 加重质的粒度组成特性
10
选煤厂员工技术培训
1、概述
1.4 重介质旋流器分类 (1)按其外形结构可分为:圆柱形、圆柱圆锥形重介质旋流器两 种。 (2)按其选后产品的种类可分为:二产品重介质旋流器;三产品 重介质旋流器。 (3)按物料给入旋流器的方式可分为:周边(有压)给原煤、给介 质的重介质旋流器;中心(无压)给原煤、周边(有压)给介质的重 介质旋流器。 (4)按旋流器的安装方式可分为:正(直)立式、倒立式和卧式三 种。
6
选煤厂员工技术培训
1、概述
1.1 重介质旋流器选煤的发展 80年代至90年代对重介质旋流器选煤工艺与设备进行
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先后推出重介质旋流器分选500mm不脱泥原煤的工艺;有压给料二产品和三产品重介质 旋流器;无压给料二产品和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分选粉 煤的小直径重介质旋流器以及“单一低密度介质、双段自 控选三产品(四产品)的重介质旋流器”选煤新工艺。1998 年推出了大型简化工艺重介质选煤技术,旋流器直径达到 1200/850,2003年旋流器直径达到1400/1000。到2005年 底,中国已有100多个选煤厂装备有上述各类重介质旋流器 约400多台。

重介选煤知识

重介选煤知识
定的主要因素是磁铁矿的粒度组成,容积浓 b当分选密度偏高,液位高时,打分流降低液位,补清水调密度;
高密度产物与受到浓缩的悬浮液一起沿切线方向进入二段旋流器,由于高密度的浓缩,其密度增高,第二段旋流器相当于高密度的分 选,低密度的产物经旋涡溢流箱和溢流收集箱排出,即中煤;
度,煤泥含量。 密度司机必须保证悬浮液的液位、密度、浓度(合格悬浮液内应保持含泥量15—30%)
1、开车前按要求调整好合格介质悬浮液位和密度,运转 过程中允许悬浮液密度值波动范围±0.01kg/l 。 2、入料压力保持稳定后方可带煤。 3、入料原煤中不得有过大块物料混入系统。 4、随时注意观察分选密度及液位变化情况: a.当分选密度偏低,液位高时,通过打分流,降低液位提 高分选密度,如达不到分选要求,补加介质; b当分选密度偏高,液位高时,打分流降低液位,补清水 调密度; c.密度司机必须保证悬浮液的液位、密度、浓度(合格悬 浮液内应保持含泥量15—30%)
重介选煤知识
重介知识培训
一、重介选煤的优缺点 1、优点 a.分选效率及准确性高,分选效率可达 99%以上,可能偏差值达0.03—0.07, 可以处理难选煤和极难选煤。 b.分选粒度范围和密度范围宽,分选粒 度下限0./m3范围内调整。
重介知识培训
重介知识培训
3GDMC1300/900A型耐磨三产品重 介旋流器:3表示三产品,G表示重 力给料也称无压给料,DM表示重介 质,C表示旋流器,1300表示一段旋 流器直径,900表示二段旋流器直径, A表示二段旋流器类型是圆柱圆锥形。 如果是C表示圆筒形
重介知识培训
四、重介分选岗位的运行注意事项
加强喷水,调整喷水压力不小于0. 高密度产物浓缩沿切线进入底流口排出,即矸石。
重介知识培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 J Kg MW k J / ( k W。 h )
1 8 0 0 0 6 0 0 8 5 6 0
m ;a p 为受 热 面管 束 的阻力 损 失 ,P a ;' 7 风 机 为风 机 的 效率 。 风 机功率 :
q . P ‘ 1 0 0 0 W ,


冈机
( 2 )
一,
锅炉计算效率 " 锅炉有效吸热量
烟 气 流 量
% k J / s
N mS / s
9 1 . 5 1 2 5 5 1 2 7 . 1
5 6 1 . 6
表 2 系统 主要 设计 参数及 结构
项目 数 值 烟侧 / 水 侧
式( 2 ) 中 ,助 风机 功率 ,k w ;P 为风机 进 出 口压差 ,P a ; 叼 风 机 为 风机 的效 率 。 通过 表2 中 的计 算结 果及 以上 计算 公 式得 到各 受热 面增加 的厂用 电功率 △ P 为1 5 7 . 2 5 k W,对 电厂用 电影 响 不 大 ,但相对 于节 约的烟气余 热能 ,经济 』 生 得 到提高 。

7 3 / 1 1 3
烟 气, 水 流速
1 1 . 7 7 / 0 . 4 6
n at ' S
传 热 功 率
1 0 6 8 3 . 6 / 1 0 6 8 3 . 6
设计参数
k W
进 口烟 温/ 水 温
2 6 9 4 . 9 0

出 口烟 温/ 水 温
6—1 0 .
传 热 功 率
1 7 7 3 4. 5 2
[ 3 ] 史美中, 王 中铮 . 热 交换 器 原理 与 设 计 [ M] . 第 5版. 南京: 东南
大 学 出版社 , 2 0 1 4 .
k W
烟道 高 烟 道 宽 高 温烟 气 冷却 器 横 向 管排 数
3 结语
a )通过厂用 电率 的影 响分 析 ,厂 用 电率 增加 1 5 7 . 2 5 k W,但相对 于利用 的高温 烟气余 热 1 0 6 8 3 . 6 k W ,低温 烟气余 热 1 7 7 3 4 . 5 2 k W ,经 济性有很 大提高 ; b )设 置 旁路 烟气 冷 却器 是 防 止烟 气经 过 前 置式 空 气预热 器后烟 气温度过 高的有效 手段 ; c )在 烟 气 利 用方 面 ,设 置 高 、低 温 烟 气 冷 却 器 , 分别加热来 自汽 轮机高 、低 压加热 器的水 ,实验余热 的 梯级利用 ,提高 了能源利用 利用率 ,达到 了节 能减排 。 参 考文献 :
重 力和 浮力 外 , 还 将 受到 悬浮 液体 的 阻力作 用 。最初 相 对 悬浮 液作 加速 度 运 动 的颗 粒 ,最终 将 以其 末 速 度相 对 悬浮运 动 。颗 粒越 大 , 相 对速 度越 大 , 分 选 速度越 快、
分选 效 率越 高 。可 见重介 质 选煤 是严 格按 密度 分 选 的 , 颗粒 粒度 和 形状 只影 响 分选 速度 ,这 也 就是 重介 质 选
4 . 5
积 的液体 的重量 。因此 , 如 果颗 粒 的密度 大 于 悬浮液 密
温 烟 气冷 却 器

5 0
7 6
度( p ) , 则 颗 粒将 下沉 ; 小于 P时 , 颗粒上浮 ; 等 于 P时 , 颗粒 处 于 悬浮状 态 。当颗粒在 悬浮 液 中运 动 时 , 除受 到
受 热 面 总换 热 面积
m 2
7 7 1 8 . 9 7
重介质选煤
重介 质 选煤 的基 本原 理 是 阿基 米 德 原理 ,即浸 没
烟侧 结构参数
烟道 高
4 . 5

烟 道 宽
低 横 向管 排 数 A

在 液体 中的颗 粒 所 受到 的 浮 力等 于颗 粒 所排 开 的 同体

煤之 所 以是 所有 重力 选煤 方 法 中效率 最 高的原 因。 重
纵 向管 排 数 个 受 热 面 总 换 热 面 积
m 2
1 0 9 0 3. 4 6
根 据 计 算 的受 热 面 烟气 阻力 ,计 算 因设 置 各受 热 面增 加 的 厂用 电功 率 ,并 结 合锅 炉 引 风机 参 数 ,做 出 影 响分 析 。 各受 热面增 加 的厂用 电功率 :
个 .
4- 3
[ 4 ] 冯俊凯. 锅炉机组热力计算标 准方法[ M] . 北京: 机械 工业 出版
社 。 1 9 7 6 .
4- 3
( 责 任 编 辑 :高 志 凤 )
业 业 逝
4 4

能 源知识 簪
3 2
芥 带 恭 芥
纵 向 管排 数

' -
[ 1 ] 林 万超 . 火 电厂 热 系统 节 能理 论 [ M] . 陕西: 西安 交通 大 学 出版
社 . 1 9 9 4 .
进 口烟 温/ 水 温

3 3 3 / 1 8 7
出 口烟 温, 水 温
2 6 0 / 3 0 0

高 温烟 气冷 却 器 烟 温 降/ 水 温 升
2 0 1 7年第 8期

莹, 等: 排烟余热能级提升利用 的热力系统优化设计
2 0 1 7年 8 月
表 1 D G1 9 0 0 / 2 5 . 4 — 1 1 9型锅 炉机 组热 力 系统 初参 数
项目 单 位 数值
收到基低位发热量 Q a 发 电功率 P 机 组 热耗 率 q
1 2 o / 1 3 5 ℃ 低烟 温 降/ 水 温 井 温 烟 气 冷 却 器 ℃ 烟 气/ 水 流 速
i n / s
1 4 0 / 4 0 . 1
9 . 3 1 / 1 . 2 8
[ 2 ] 陆 万鹏 , 孙 奉仲 , 史 月涛 , 等. 前 置 式液 相介 质 空 气预 热 器经 济 性 分析 及 热 力 系统 优 化 [ J _ . 中 国电机 工程 学报 , 2 0 1 1 , 3 1 ( 1 1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