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直接液化技术全解
一图读懂神华煤直接液化之工艺机理

一图读懂神华煤直接液化之工艺机理
煤化工知库 CTX
神华煤直接液化工程是世界上第一套大型煤直接液化示范装置,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包括煤粉制备、催化剂制备、煤直接液化、加氢稳定、加氢改质、煤制氢、轻烃回收、气体脱硫、硫磺回收、酚回收等。
煤直接液化工艺机理如下:
煤直接液化工艺机理图
煤直接液化是将预先制备的煤粉分散溶解在以稠环芳烃为主的循环供氢溶剂中,在高温高压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863”催化剂作用下发生热解和加氢裂化反应,使煤中大分子缩合芳香环桥键断裂并加氢为低分子的液化油烃,并经常、减压蒸馏所得液化粗油中,主要是含氧、氮杂原子及固体颗粒物高的富芳烃宽馏分的重质油,进入加氢稳定工序处理。
好东西不仅要收藏。
洁净煤技术——直接液化技术

洁净煤技术——直接液化技术一、德国IGOR工艺1981年, 德国鲁尔煤矿公司和费巴石油公司对最早开发的煤加氢裂解为液体燃料的柏吉斯法进行了改进, 建成日处理煤200吨的半工业试验装置, 操作压力由原来的70兆帕降至30兆帕, 反应温度450~480摄氏度;固液分离改过滤、离心为真空闪蒸方法, 将难以加氢的沥青烯留在残渣中气化制氢, 轻油和中油产率可达50%。
原理图:IGOR直接液化法工艺流程工艺流程: 煤与循环溶剂、催化剂、氢气依次进入煤浆预热器和煤浆反应器, 反应后的物料进入高温分流器, 由高温分流器下部减压阀排出的重质物料经减压闪蒸, 分出残渣和闪蒸油, 闪蒸油又通过高压泵打入系统, 与高温分离器分出的气体及清油一起进入第一固定床反应器, 在此进一步加氢后进入分离器。
中温分离器分出的重质油作为循环溶剂, 气体和轻质油气进入第二固定床反应器再次加氢, 通过低温分离器分离出提质后的轻质油品, 气体经循环氢压机压缩后循环使用。
为了使循环气体中的氢气浓度保持在所需的水平, 要补充一定数量的新鲜氢气。
液化油经两步催化加氢,已完成提质加工过程。
油中的氮和硫含量可降低到10-5数量级。
此产品经直接蒸馏可得到直馏汽油和柴油,再经重整就可获得高辛烷值汽油。
柴油只需加少量添加剂即可得到合格产品。
与其他煤的直接液化工艺相比,IGOR工艺的煤处理能力最大,煤液化反应器的空速为0.36~0.50 t /( m3·h)。
在反应器相同的条件下,IGOR工艺的生产能力可比其他煤液化工艺高出50%~100%。
由于煤液化粗油的提质加工与煤的液化集为一体,IGOR煤液化工艺产出的煤液化油不仅收率高,而且油品质量好。
工艺特点: 把循环溶剂加氢和液化油提质加工与煤的直接液化串联在一套高压系统中,避免了分立流程物料降温降压又升温升压带来的能量损失, 并在固定床催化剂上使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甲烷化, 使碳的损失量降到最小。
投资可节约20%左右, 并提高了能量效率。
一种煤炭直接液化的方法

一种煤炭直接液化的方法引言煤炭作为一种主要的能源资源,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煤炭的固体性质,其利用率相对较低,同时也会带来环境污染问题。
为了充分利用煤炭资源,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科学家们不断探索煤炭直接液化技术。
本文将介绍一种新的煤炭直接液化方法,旨在提高煤炭的利用效率和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方法1. 煤炭破碎首先,将原先的煤炭进行破碎处理。
通过采用高效的破碎设备,使煤炭颗粒的尺寸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提高煤炭的可反应性。
同时,通过筛分,去除煤炭中的杂质,提高反应物的纯度。
2. 催化剂选择接下来,需要选择适合的催化剂。
催化剂在煤炭液化反应中起到重要作用,可以提高反应速率和产率。
优秀的催化剂应具有高活性、良好的稳定性和选择性。
3. 煤炭直接液化反应在反应器中,将破碎后的煤炭与催化剂加入。
反应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压力和反应时间等参数。
合适的温度和压力可以提高反应的效果,并减少不良产物的生成。
此外,适当的反应时间可以保证反应的充分进行。
4. 产品分离反应结束后,需要对产物进行分离。
由于液化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混合气体和液状物质,需要采用先进的分离技术对其进行处理。
典型的分离技术包括蒸馏、萃取和凝结等。
5. 产品处理分离后得到的液体产物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其中包括去除杂质、提高产品纯度、调整组分比例等。
这样可以得到高质量的液体燃料或化工产品,提高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价值。
优势和挑战这种煤炭直接液化方法相对于传统的加氢裂解、焦化和气化等方法具有以下优势:1. 可以充分利用煤炭资源,提高利用效率。
2. 产出的液体燃料或化工产品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和稳定性。
3. 可以减少自然气和石油等传统能源的依赖。
4. 通过去除杂质等后处理工艺,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然而,该方法也面临一些挑战:1. 催化剂的选择和煤炭直接液化反应条件的调控需要深入研究和优化。
2. 分离和后处理过程需要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支持。
煤直接液化技术课件

British Coal
俄罗斯 中国
2024/3/15
CT-5 神华
7.0
1983-1990
6
2004-
煤直煤直接接液液化技化术
国家科学院 神华集团
11
1 煤直接液化技术沿革
1.2 国外煤炭直接液化技术沿革
德国的IGOR工艺: 德国新工艺,主要特点是将液化残渣分离由过滤改为真空蒸馏,减少 了循环油中的灰分和沥青烯含量,同时部分循环油加氢,提高循环溶剂 的供氢能力,并增加催化剂的活性,从而可将操作压力由70.0MPa降 至30.0MPa。 液化油的收率由老工艺的50%提高到60%,后来的IGOR工艺又将煤 糊相加氢和粗油加氢精制串联,既简化了工艺,又可获得杂原子含量很 低的精制油,代表着煤直接液化技术的发展方向。
国别
工艺名称
规模 t/d
试验时间 年
开发机构
美国 德国
SRC EDR H-COAL
IGOR
50
1974-1981
250
1979-1983
600
1979-1982
200
1981-1987
GULF EXXOH
HRI
RAG/VEBA
日本
NEDOL
150
1996-1998
NEDO
英国
LSE
2.5
1988-1992
煤直煤直接接液液化技化术
18
1 煤直接液化技术沿革
1.2 国外煤炭直接液化技术沿革
国外发展趋势:
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各国开发的煤直接液化新工艺日趋成熟,有的 已完成5000t/d示范厂或23000t/d生产厂的概念设计,工业化发展势 头一度十分迅猛。
煤直接液化工艺流程

煤直接液化工艺流程煤直接液化是一种将煤转化为液态燃料的工艺,它可以将煤储量丰富的国家利用起来,减少对传统石油资源的依赖。
下面我将介绍一下煤直接液化的工艺流程。
首先,原料煤经过预处理后进入气化炉。
预处理主要包括煤的破碎、干燥和脱硫等工序,以确保煤的质量和适应气化反应的要求。
在气化炉中,煤与氧气或气化剂在高温和高压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产生一氧化碳和氢气等合成气体。
气化反应一般使用固定床气化炉或流化床气化炉。
接下来,合成气通过除尘和净化设备去除其中的灰分、硫化物等杂质,以保证后续反应的正常进行。
然后,合成气进入催化剂床层,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气体中的一氧化碳和氢气进行合成反应,生成一系列的液态燃料。
在液化工艺中,通常采用多段式催化反应器,以提高反应的效率和产物的品质。
每个催化反应器都有自己的催化剂床层,通过恰当的控制温度、压力和催化剂的投料速度等参数,可以使合成气充分转化为液态燃料。
生成的液态燃料主要包括石脑油、汽车汽油、柴油和重油等。
在液化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气态副产品,如氮气、二氧化碳等,这些副产品可以进行回收利用,降低环境污染。
最后,通过分离和精制,把液态燃料中的杂质、重油等分离出来,得到纯净的燃料产品。
精制过程中,常用的方法包括蒸馏、萃取和脱硫等,以提高燃料的质量和满足市场需求。
总结一下,煤直接液化工艺流程主要包括煤的预处理、气化反应、合成气净化、催化反应、分离和精制等环节。
通过合理的操作参数和催化剂的选择,可以高效地将煤转化为液态燃料,为国家能源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行且可持续的路径。
同时,煤直接液化工艺也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以提高工艺的经济性和环境友好性。
现代化煤直接液化技术进展

现代化煤直接液化技术进展煤直接液化(Coal direct liquefaction)是一种将煤转化为液体燃料的技术,在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本文将介绍现代化煤直接液化技术的进展。
第一部分:煤直接液化的背景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传统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面临递减的局面。
而煤作为一种丰富的化石燃料资源,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可再生能源的可能性。
因此,煤直接液化技术成为一种重要的途径,可以将煤转化为合成油或合成天然气,以满足能源需求。
第二部分:煤直接液化技术的发展历程煤直接液化技术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德国,并于20世纪50年代在南非得到了商业化应用。
然而,早期的煤直接液化技术存在一些问题,如低转化率、高能耗、高成本和严重的环境污染。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现代化的煤直接液化技术逐渐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第三部分:现代化煤直接液化技术的特点现代化煤直接液化技术采用了多种改进措施,以提高煤的转化率、降低能耗、降低成本和减少环境污染。
具体来说,现代化煤直接液化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 高效的催化剂:现代化的催化剂可以提高煤的转化率和选择性,减少副产物的生成,并延长催化剂的寿命。
2. 高温高压条件:高温高压条件有利于煤的氢解反应,提高液化效率。
同时,适当控制温度和压力可以减少副产物的生成。
3. 脱氧剂的使用:现代化的煤直接液化技术使用脱氧剂来去除煤中的氧和水,提高煤的液化效果。
4. 固体浆态氢化技术:固体浆态氢化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煤直接液化技术,通过将煤和氢气在高温高压下反应,将煤转化为液体燃料。
该技术具有转化率高、能耗低、环境污染小等优点。
第四部分:现代化煤直接液化技术的应用前景现代化煤直接液化技术在能源供应和环境保护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煤直接液化技术,可以实现煤炭资源的高效利用,减少对石油和天然气的依赖,提高能源供应的可靠性。
同时,煤直接液化技术还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降低环境污染和空气污染物的排放。
煤直接液化的原理

煤直接液化的原理煤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源资源,但是其利用却面临着众多的问题,比如环保问题、安全问题等等,因此寻求一种更加高效、安全、环保的煤利用方式就成为了科研人员们努力追求的目标。
而煤直接液化技术就是其中的一种,其原理主要在于将煤中的含碳化合物通过一系列的反应转化成为液态燃料。
接下来,我们将从化学反应原理、反应过程和技术优势等多个方面,来详细阐述煤直接液化的原理。
一、化学反应原理煤直接液化的反应原理主要是在高温、高压、清氢气体的存在下,通过一系列的氢解、缩合、重排、酸碱催化等化学反应,将煤中的含碳化合物转化成为液态燃料。
其中,氢解反应主要是将煤中的大分子结构化合物,如芳香烃和萜烯等分解成为较小的分子。
缩合反应则将分解后的小分子进行加和生成大分子结构的化合物。
重排反应是将某些分子重排生成其他分子。
酸碱催化则能够加速这些反应的进行,提高反应产率。
通过这样的反应机理链式反应,一系列复杂的物质转化过程最终形成了液态燃料。
二、反应过程煤直接液化的反应过程也是非常复杂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了解其反应机理。
首先是煤的预处理,需要利用一些化学和物理方法提高煤的反应性,增加煤的溶解度和可液化程度;其次是煤的低温热解,通过加热、残炭和气体析出等过程得到反应前体原料氢气,为后续高温反应提供所需氢源;最后是高温下的反应,主要反应环节包括聚合反应、缩合反应、重排反应等,其中还需要添加催化剂、表面活性剂、沉淀剂等辅助材料,以提高反应率和产品纯度。
三、技术优势相比其他煤气化技术,煤直接液化技术具有以下技术优势。
首先是化验条件温和,需要的反应温度不高,可以保证产物的品质和产率;其次是产物品质高,液化产物中不仅含有燃料成分,而且还含有化工原料成分,可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最后还可以与其他技术相互补充,如煤间接液化、煤气化、竞价等,可以形成一整套的煤转化技术链,提高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总之,煤直接液化技术的原理虽然看上去十分复杂,但却是一项十分有前途的技术,它不仅可以解决煤利用所面临的环保问题,而且还可以提高能源产业的生产效益。
煤的直接液化

煤的直接液化概述煤的液化是先进的洁净煤技术和煤转化技术之一,是用煤为原料以制取液体烃类为主要产品的技术。
煤液化分为“煤的直接液化”和“煤的间接液化”两大类,煤的直接液化是煤直接催化加氢转化成液体产物的技术.煤的间接演化是以煤基合成气(CO+H2)为原料,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定向催化合成烃类燃料油和化工原料的工艺,包括煤气化制取合成气及其挣化、变换、催化合成以及产品分离和改质加工等过程。
通过煤炭液化,不仅可以生产汽油、柴油、LPG(液化石油气)、喷气燃料,还可以提取BTX(苯、甲苯、二甲苯),也可以生产制造各种烯烃及含氧有机化台物。
煤炭液化可以加工高硫煤,硫是煤直接液化的助催化剂,煤中硫在气化和液化过程中转化威H2S再经分解可以得到元素硫产品.本篇专门介绍煤炭直接液化技术早在1913年,德国化学家柏吉乌斯(Bergius)首先研究成功了煤的高压加氢制油技术,并获得了专利,为煤的直接液化奠定了基础。
煤炭直接加氢液化一般是在较高温度(400℃以上),高压(10MPa以上),氢气(或CO+H2, CO+H2O)、催化剂和溶剂作用下,将煤的分子进行裂解加氢,直接转化为液体油的加工过程。
煤和石油都是由古代生韧在特定的地质条件下,经过漫长的地质化学滴变而成的。
煤与石油主要都是由C、H、O等元素组成。
煤和石油的根本区别就在于:煤的氢含量和H/C 原子比比石油低,氧含量比石油高I煤的相对分子质量大,有的甚至大干1000.而石油原油的相对分子质量在数十至数百之间,汽油的平均分子量约为110;煤的化学结构复杂,它的基本结构单元是以缩合芳环为主体的带有侧链和官能团的大分子,而石油则为烷烃、环烷烃和芳烃的混合物。
煤还含有相当数量的以细分散组分的形式存在的无机矿物质和吸附水,煤也含有数量不定的杂原子(氧,氮、硫)、碱金属和微量元素。
通过加氢,改变煤的分子结构和H/C原子比,同时脱除杂原子,煤就可以液化变成油。
1927年德国在莱那(Leuna)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煤直接液化厂,规模10×l04 t/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液化面临的挑战-能源资源挑战
煤化工是高耗水产业,发展煤化工对水资源压
力很大,水资源超标消耗可能导致生态失平衡。 2006年,国家发改委发出了《关于加强煤化工 项目建设管理,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 对煤化工的产业发展方向、发展规模、存在问 题、具体要求以及批准设限都有明确界定。 2007年,国家发改委《煤炭产业政策》中规定, “在水资源充足、煤炭资源富集地区适度发展 煤化工,限制在煤炭调入区和水资源匮乏地区 发展煤化工,禁止在环境容量不足地区发展煤 化工”。
煤液化面临的挑战-环境保护挑战
煤炭属低效、高污染能源。传统的煤化工是以
低技术含量和低附加值产品为主导的高能耗、 高排放、高污染、低效益(“三高一低”)行 业。 煤液化技术虽然属于现代煤化工,但煤炭开采 过程中的矿井水其中1/6超标外排,开采过程中 每年排放煤层气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煤炭开采造成的地面塌陷问题也日趋严重,并 以每年2至3万亩的速度递增。 煤炭开采和洗选过程产生的煤矸石和粉煤灰同 样严重污染环境。
煤液化面临的挑战-投资风险挑战
煤液化项目投资面临着巨大的投资风险,受国
际油价和成本价格波动的影响较大。石油价格 下跌、煤炭价格和环境成本上升都将降低煤液 化的经济性。 2008 年11 月,国际原油期货价格已经跌破50 美元/ 桶,煤制油的经济性已经遭受严重打击。 煤液化投资项目的投资回收期限长,煤液化工 业化从立项到生产大约需要5年时间,从建厂 到收回投资8年,10年间的油价谁能预测。
煤液化面临的挑战-化学工程挑战
从化学工程层面上讲,煤液化过程主要包括煤
裂解产生自由基碎片和自由基碎片的加氢过程。 但目前人们对煤热解产生自由基碎片机理和自 由基碎片加氢机理的认识还很肤浅,甚至可以 说在科学层面上还没有认识。 大量研究表明,液化条件下煤自由基碎片的生 成机理和加氢机理非常复杂,涉及多相复杂体 系中不同尺度下化学、物理、工程等方面的诸 多基本现象,极具挑战性。
煤直接液化技术
主讲:。。。
煤基产品
燃烧
固体 – 焦炭、炭材料
煤
转化
气体 – 工业用燃气、民用燃气、合成气
化学品 – 焦油化学品(芳烃)、氨、甲醇
液体 – 车用燃料 汽油 间接液化(ICL) 柴油 含氧燃料
直接液化(DCL)
煤液化技术的机遇
所谓煤液化技术也称煤基液体燃料合成技术,
即以固体状态的煤炭为原料通过化学加工过 程,使其转化成为汽油、柴油、液化石油气 等液态烃类燃料和高附加值化工产品的技术, 主要分为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两种方式。 发展煤液化技术,可以解决我国煤多油少的 能源格局,缓解石油进口压力,提高我国能 源安全系数,对我国能源发展具有重要的现 实和战略意义。
煤液化面临的挑战-环境保护挑战
二氧化碳排放问题也严重制约着煤液化工艺,
美国环保署研究表明,无论是否经过二氧化碳 处理,煤液化工艺都明显比石油制燃料多排放 二氧化碳。 按照目前的直接液化工艺, 每生产1 t成品油, 同时排放的CO2是石油化工行业的7~10 倍, 这就无疑加剧了我国减排的严峻形势。 因此,即使采用洁净煤技术,煤液化工艺排出 的废渣、废水和废气,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是 一个巨大挑战。
煤液化技术的机遇
虽然我国对核能、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增
大了开发力度,但是来占主导的核聚变能和 太阳能技术远未成熟。即使到2020年全部实 现核能计划,核能的发电能力也不足我国发 电能力的5%,太阳能、风能因技术和难以普 及使用且投资昂贵等问题,短期内的大规模 利用也不现实。因此,煤液化技术将是我国 现阶段和未来能源开发的重点内容之一。
煤液化面临的挑战-能源资源挑战
煤炭和石油都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煤液化过程
实际上是以一种稀缺资源代替另一种稀缺资源。 中国的煤炭按目前速度可以使用100年,但其 中可以煤液化的据估计只能用30年。煤直接液 化法生产1 t油品需要煤炭4~4.5 t, 煤间接液 化法生产1 t油品需要煤炭5~5.5 t。 煤液化工艺同样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煤直 接液化法生产1 t油品需要消耗8~9 t水, SASOL公司所采用的间接液化方式,耗水量更 是直接液化法的1.5倍。而我国水资源严重紧张, 661 座城市中有420 座城市水资源短缺,有108 个城市严重缺水。
煤液化面临的挑战-化学工程挑战
煤分子量一般认为5000-10000或更大,含有C、
H、O、N、S等元素,H/C比较小;汽油分子量 一般110左右,只有C、H元素,H/C较大。因 此,实现煤液化就是减小煤分子量,提高H/C 比,脱除O、N、S等元素。 目前,我国所有煤液化项目均处于中试和示范 过程,直接液化技术在国际上尚没有大规模生 产的经验。 虽然南非SASOL公司已经成功进行间接液化技 术,但工艺路线并不一定适合中国的煤质和设 备条件。
煤炭直接液化是把煤直接转化成液体燃料,煤直接 液化的操作条件苛刻,对煤种的依赖性强。 典型的煤直接液化技术是在400摄氏度、150个大气 压左右将合适的煤催化加氢液化,产出的油品芳烃 含量高,硫氮等杂质需要经过后续深度加氢精制才 能达到目前石油产品的等级。 一般情况下,一吨无水无灰煤能转化成半吨以上的 液化油。煤直接液化油可生产洁净优质汽油、柴油 和航空燃料。 但是适合于大吨位生产的直接液化工艺目前尚没有 商业化,主要的原因是由于煤种要求特殊,反应条 件较苛刻,大型化设备生产难度较大,使产品成本 偏高。
煤液化面临的挑战-投资风险挑战多斯的煤直接液化和宁 东梅间接液化示范工程投资均在300亿左右, 兖矿集团在陕西榆林的间接液化示范工程投资 也在600亿元以上。 我国各地煤液化项目总投资预计超过2000亿元, 对于如此大规模的风险投资项目,相关企业和 国家有关部门要对投资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 风险及其合理的应对措施进行充分的评估。
煤液化技术的机遇
2009年中国进口石油约2.04亿吨,比上年增
长约14%,中国石油消费的进口依存度已达 52%。2020年中国石油的需求量将为4.5亿 吨~6.1亿吨,届时国内石油产量估计为1.8 亿吨,进口量将为2.7亿吨~4.3亿吨,进口 依存度将处于60%~70%。 国际油价持续走高和国际油价持续高位振荡, 对我国经济,能源安全等产生较大的影响。 因此,煤液化技术来解决石油需求问题成为 确保我国石油安全的重要战略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