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烯工业发展四大趋势
我国乙烯生产现状

国内乙烯生产六大关键设备待攻关
第二大设备:气体压缩机组
大型乙烯装置中的气体压缩机较多,最重要的要 属乙烯“三机”,即裂解气压缩机、丙烯压缩机、 乙烯压缩机(或三元制冷压缩机)。它们是乙烯裂 解装置的“心脏”设备,技术要求复杂,价格昂贵, 三机总费用在2亿元以上。目前,国内已经有了研 制80万~100万吨/年大型乙烯三机的技术基础, 但由于压缩机的大型化,还需要在热动力学的真实 气体状态方程及物性参数计算、软件程序开发自动 控制系统等研发方面做更多的工作 。
我国乙烯生产装备现状
按照“工艺技术国内外并重、装备以国产化为主”的思路, 乙烯装备国产化率达到80%以上,不少装备质量达到了世界 先进水平。通过自主创新和合作开发,中石化已具备了采用自 主技术建设百万吨级乙烯装置的能力。 近年来,我国乙烯工业 技术装备水平显著提高,成功开发出大型乙烯裂解炉、聚丙烯、 丙烯腈、重质原料催化热裂解、SBS弹性体等成套技术,部分 专用设备实现了国产化。百万吨级乙烯裂解气体压缩机技术等 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三剂”基本立足国内,达到或接 近世界先进水平。大型乙烯工程建设由成套引进,转为仅引进 工艺包和部分关键设备;由国外总承包转为国内自行设计、采 购和组织建设,很多技术还出口到国外。
谢谢欣赏!
国内乙烯生产六大关键设备待攻关
第四大设备:聚合反应器
聚乙烯和聚丙烯装置的关键设备是聚合反应器,根据生产工艺 不同其结构也不同,基本上有釜式带搅拌反应器、塔式反应器和 管式反应器三种。王廷俊介绍,由于反应器和生产工艺密切相关, 在国际上这类反应器大部分是专利设备。目前国内还不能设计塔 式气相反应器,但国外设计、国内制造的25万吨级的聚乙烯气相 反应器已经应用在上海和南京70万吨/年乙烯改造项目中。
21世纪初世界石油石化工业发展趋势

21世纪初世界石油石化工业发展趋势单洪青朱和(中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北京,100029)21世纪初世界石油石化工业面临巨大挑战和诸多机遇,从全球格局新变化、优化资源配置、可持续发展、技术创新等方面,论述新世纪石油石化工业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21世纪石油石化工业发展趋势世界石油石化工业在走过了20世纪发生、发展、走向成熟的历史性时期之后,目前正进入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时代转变为特征的新世纪。
总的看,今后世界石油石化业面临四大挑战和三大机遇。
1 21世纪初世界石油石化工业面临的四大挑战1.1 全球化竞争的挑战冷战结束以后,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跨国公司通过国际性经营,追求最大利润,使世界范围内投资、生产和销售的无序竞争状态加剧。
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将更加明显,我们会看到真正的全球企业、全球产品、全球市场、全球营销。
经济全球化将进一步带动市场国际化,其结果必然使竞争白热化。
就石油石化行业而言,在20世纪末形成的以世界4大超巨型石油石化公司――埃克森美孚、BP阿莫科、壳牌、道达尔菲纳-埃尔夫为核心的欧美大跨国公司,凭借其规模实力和技术优势将对21世纪世界石油石化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1.2 环境与发展的挑战21世纪,世界各国都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来发展经济。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特征有三:保护资源,减少资源消耗,节约使用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主要依靠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实现社会经济发展;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防止和治理污染,使社会经济健康发展;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互相协调,有计划地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质量,使人口的年龄结构和地区分布合理化,充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现有的人力资源。
因而,环境与发展已成为21世纪的主题之一。
石油石化业在为全球经济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带来了空气污染、酸雨、臭氧层变薄、全球气候变暖等环境问题。
目前全球污染最严重的十大城市主要污染源都是汽车烧汽油、柴油所排放的尾气。
12化工(2)职业探索报告

人物访谈
• • • •
采访时间:2013年11月14日 地点:新实训楼605 采访对象:钟桂云老师 采访方式:人物访谈
学生:老师,您对我们现在所学的行业有什么看法? 老师:你们现在学的这个行业还好吧!在本校每年的就业率 还是挺高的。但是比较担心招生情况,近年来高校不断扩 招,这必然会造成整体质量下降,若停止扩招,又会对生 源造成一定影响。 学生:在您教学时,最喜欢什么,最不喜欢什么? 老师:最喜欢的是学生能够认真听课,还有和学生沟通交流, 最不喜欢的是学生上课不听讲,以及玩手机、睡觉等行为。 学生:您是从事教师这一专业的,请问一下您为什么选择这 个专业? 老师:因为跟学生在一起心态会得到鼓舞,还有自由时间比 较多。 学生:你认为当老师最大成就的是什么? 老师:能够培养优秀的学生和能够得到学生的认可,重要的 是一些毕业的学生还保持着联系,他们会咨询一些有关专 业前景的问题。
• 从我国化工产业看,主要呈现四大发展趋势。 • 一是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 目前行业整体处于周期性低谷期,有利于通过市场方法加 快淘汰落后产能,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面对大宗石化 产品供过于求和进口产品冲击的不利局面,甲醇、聚氯乙 烯下游产业发展将进一步提速,通过下游产品的差异化竞 争,提高整个产业链的竞争力;高端石化产品在品种、规模 和质量上将有较大提升,以适应消费结构升级要求。 • 二是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 • 重大项目加快向能源资源所在地、靠近消费市场地区集中 布局,以海外资源为主的大型联合石油化工装置正在加快 向沿海布局,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按照产业上下游衔 接,优化资源配置,发展循环经济,成为现代化工产业优化布 局的重点。
化 工 行 业 渗 透 各 个 方 面
本学院各个专业的就业率
材料系各专业就业率
2022年行业分析报告我国乙烯工业呈跨越式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乙烯工业呈跨越式发展趋势分析我国乙烯工业进展开头留意规模效益,大型化已成为进展主流,新建装置规模一般在80万~100万吨/年我国乙烯工业经过近50年的进展,生产技术、装置规模和单炉装置产能都有很大进展,从近年产能的急剧增长趋势,可明显看出我国乙烯工业近年来呈跨越式进展趋势;但目前乙烯工业布局分散、原料供应紧急等问题也应引起关注。
世界产能集中四大产区据统计,2022年世界乙烯总产能为1.195亿吨/年,同比增长2.8%。
欧洲和北美的乙烯产能所占比例有所下降,而亚洲、中东及拉丁美洲所占比例渐渐上升。
目前北美、亚洲和西欧成为世界三大乙烯产区,占世界乙烯产能的比例分别为29.2%、28.9%和20.1%,中东是世界第四大乙烯工业产区,占世界乙烯产能的10%。
自20世纪90年月中期以来,世界乙烯装置规模快速向大型化进展。
目前全球以石脑油为原料的裂解装置规模已达110万吨/年,以乙烷为原料的已达135万吨/年,中东正在规划建设以乙烷为原料的超过150万吨/年的乙烯装置,一些公司在讨论建设180万吨/年装置的可能性。
随着世界新建大型装置的投产和对原有装置的脱瓶颈改造,乙烯装置平均规模不断提高。
目前,沙特阿拉伯乙烯装置平均规模提高到88万吨/年,北美地区及新加坡的乙烯装置平均规模在65万~77万吨/年。
韩国、日本、我国台湾、印度和中国大陆的乙烯装置平均规模在38万~52万吨/年。
炼化一体化、装置大型化极大地提高了石化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优化了总体布局,可降低乙烯/丙烯生产成本,有效利用资源,削减投资,降低能耗,削减废物排放。
我国乙烯呈跨越式进展我国乙烯工业经过近50年的进展,生产技术、装置规模和单炉装置产能都有很大进展,产量从1960年的700吨、1970年的5100吨上升到2022年的1024.8万吨。
2022年国内乙烯产能达到997万吨,很多装置产能从60万吨/年提高到80万吨/年,以提高其规模经济性和改善资源利用率。
我国塑料机械工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塑料制品的国际贸易与竞争形势

塑料制品国际贸易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日益上升 塑料制品国际贸易对各国经济的影响日益显著 塑料制品国际贸易对全球环境保护的影响日益突出 塑料制品国际贸易对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影响日益增强
中国:全球最大 的塑料制品出口 国之一,主要出 口产品包括塑料 包装、塑料玩具 等
美国:塑料制品 出口大国,主要 出口产品包括塑 料管道、塑料容 器等
日本:技术先进,产品质量高,品牌 知名度高
美国:技术先进,产品质量高,品牌 知名度高
韩国:生产成本低,产品种类丰富, 出口量大
德国:技术先进,产品质量高,品牌知 名度高
印度:生产成本低,产品种类丰富, 出口量大
美国:全球最大的 塑料制品消费市场, 需求多样化,对高 品质、环保型产品 有较高需求
欧洲:注重产品质 量和环保标准,对 生物降解塑料制品 有较大需求
欧洲:全球第三大塑料制品 进口地区,主要进口来源地
为中国、美国和德国
日本:全球第四大塑料制品 进口国,主要进口来源地为
中国、美国和韩国
自由贸易协定:北美自由贸 易 协 定 ( N A F TA ) 、 东 盟 自由贸易区(AF TA)等
区域合作:亚太经合组织 (APEC)、欧洲联盟 (EU)等
合作方式:降低关税、取消 非关税壁垒、促进贸易便利
等。
贸易壁垒:一些 国家对进口塑料 制品设置贸易壁 垒,如提高关税、 实施配额限制等, 以保护本国产业。
应对策略:塑料 制品企业需要关 注国际环保法规 和贸易壁垒的变 化,调整产品结 构,提高环保性 能,降低成规 和贸易壁垒也为 塑料制品企业提 供了机遇,如开 发环保产品、拓 展新兴市场等。
料生产国和出口国。
塑料门窗:包括塑钢门窗、铝合金门窗 等
塑料装饰材料:包括墙纸、地板等
PVC行业报告

目录一、国内外聚氯乙稀产业发展概况 (1)1.全球聚氯乙烯产业发展概况分析12.我国国内PVC产业发展简况33.我国国内聚氯乙烯产业现状分析15二、我国聚氯乙烯市场前景分析 (29)1.我国聚氯乙烯市场供给现状分析292.我国聚氯乙烯市场需求现状分析313.我国PVC 建材有巨大的市场潜力404.我国化学建材行业的发展前景分析415.我国最大的聚氯乙烯生产商-齐鲁石化产能分析41三、聚氯乙烯工业技术发展分析 (43)1.氯乙烯单体和二氯乙烷的生产技术分析442.聚氯乙烯生产技术发展分析46制品的开发与应用技术分析484.国外主要PVC生产企业技术进展分析515.我国聚氯乙烯主要生产技术进展水平53四、2004年我国PVC 前5名生产企业简介 (56)1.上海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简介562.天津大沽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简介563.天津乐金大沽化学有限公司简介574.河北沧州化工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简介585.中国石化齐鲁石化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简介 58五、近年来PVC市场价格回顾与发展趋势分析 (60)~2004年聚氯乙烯价格回顾 60年聚氯乙烯最新价格动态62六、PVC上游产品-乙烯市场及供给分析 (64)1. 全球乙烯产业发展概况分析642.全球乙烯产品最新价格动态74七、全球PVC行业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75)1.全球PVC 工业发展近况752.我国PVC 工业发展特点与趋势分析 79附件:我国聚氯乙烯扩能计划 (83)一、国内外聚氯乙稀产业发展概况聚氯乙烯(PVC) 作为五大通用塑料之一,近几年来发展非常迅速,预计今后几年全球PVC 产品的需求量仍将以 % 的速度增长。
目前美国生产能力最大,约有720万t/ a ;其次是中国,2003年其生产能力已达到万t/ a ,现有主要生产企业近70 家。
就世界而言,按其生产工艺路线来看,采用乙烯石油路线的生产工艺占93 % ,其余是采用电石生产工艺,大约占3 %。
新疆油气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新疆油气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既是我国重要的油气生产基地,也是国内重要的特色石化产业基地。
新疆地域广阔,油气资源丰富,石油、天然气资源量占全国的20%以上;目前已初步形成石油化工产业群,油气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新疆地处我国西北边陲,亚欧大陆腹地,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其独特的地缘、资源优势,以及能源和石化产业结构上与中亚诸国存在广泛的同构性和互补性,使新疆地区成为中国连接中亚国家能源产业合作的主力军。
中国与中亚加强油气资源合作,对于缓解自身能源供应压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新疆的政治稳定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的全面发展和安定团结。
在当前党和国家要求加快推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研究新疆油气产业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对促进新疆油气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国家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1、新疆油气产业资源基础与发展现状1.1 油气资源丰富新疆发育有34个古生代与中、新生代沉积盆地,沉积岩面积达97.7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沉积岩总面积的1/5。
面积大于1万平方公里的盆地有12个,占新疆盆地总面积的90%,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
据全国新一轮油气资源评价结果,新疆石油地质资源量234亿t,天然气地质资源量13万亿立方米,分别占全国的23.3%和21.5%,均居全国第一位。
目前已形成的塔里木、准噶尔和吐哈三大油气区石油和天然气远景资源量分别为213亿t和11万亿立方米,分别占全国主要含油气盆地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量的20%和32%,油气勘探开发具有较大的资源基础,是我国21世纪重要的油气生产战略接替区。
除常规油气资源外,新疆非常规油气资源也比较丰富。
例如,近期在塔里木盆地库车深层和吐哈盆地山前带的致密储层气勘探以及准噶尔盆地的致密储层油勘探已获得重要发现,新疆致密储层油和气也具有一定的资源潜力。
油砂和油页岩资源也比较丰富,但均处于勘探开发起步阶段。
新疆低中阶煤发育,煤层气资源开发利用具有较好的前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乙烯工业发展呈四大趋势2011年作为“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我国乙烯工业供需两旺,产能、产量双破1500万吨,原料多元化和装置大型化程度进一步提升。
2012年我国乙烯工业产能达到了1700万吨/年,到2015年我国乙烯产能将达2700万吨/年。
我国乙烯业今后的发展将更加注重科学发展,更加突出转变发展方式,更加抓紧结构调整,以促进我国由乙烯生产大国向乙烯生产强国的历史性转变。
增速加快“十二五”期间,我国乙烯工业仍将持续推进规模化发展,随着大庆石化、抚顺石化、四川彭州石化、武汉石化、惠州乙烯二期、湛江中科合资炼化一体化项目等一批大乙烯项目的建成投产,预计到2015年,我国乙烯总产能为2500万一2700万吨/年,接近美国现在的乙烯产能水平。
其中,“十二五”将新建大乙烯项目5至7个,增加乙烯产能600万吨/年;通过扩能改造现有装置将增加产能400万吨/年;同时,建设一批MTO/MTP项目,新增煤基甲醇制烯烃产能450万吨/年,使其占全国乙烯总产能的比例从现在的不足8%增加至2015年的20%。
全国乙烯产量也将由2011年的1527.5万吨增加至2015年的2700万吨。
届时,我国乙烯当量消费自给率将从目前的47%}48%提高至2015年的至少70% 。
同时,国内对乙烯的需求在“十二五”期间仍将保持旺盛的增长态势,预计乙烯表观当量消费量从2011年的1600万吨猛增为2015年3300万一3500万吨,年均增长率保持在两位数的较高水平,产销两旺。
体型增大鉴于国家发改委新颁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规定,所有规划和新建乙烯装置规模应达到100万吨/年,而新建煤基烯烃MTO装置规模需在50万吨/年以上,且目前国内在建、新建的中资或中外合资石脑油裂解装置项目规模均在80万吨/年或以上,因此2015年我国乙烯装置的平均规模将从目前的56.9万吨/年增加到60万吨/年以上,我国乙烯装置规模将再上一个新台阶。
同时,根据国家发布的《乙烯行业“十二五”规划》,我国将在继续做大做强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石化产业群,改造提升东北地区乙烯工业的同时,建设中西部乙烯基地,进一步优化乙烯布局。
长三角地区以上海、南京、宁波为中心,形成3~4个产能超200万吨/年的乙烯生产基地,其乙烯合计产能占全国总产能的1/3以上。
珠三角地区将加快茂名、惠州、湛江、揭阳等地中资或中外合资项目的建设,重点发展下游的优势产品和特色、高附加值的衍生物产品与终端产品。
环渤海湾地区将以京津唐和抚顺等为中心,布局大型乙烯装置。
中西部地区则配合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在兰州、成都、武汉、独山子等地形成4个乙烯基地。
“十二五”期间,全国炼油企业平均规模将进一步扩大,使我国乙烯工业向“炼油一乙烯一芳烃一动力一高端产品”深度集成的一体化模式发展成为可能。
今后我国乙烯建设和发展将注重调整下游衍生产品结构,努力向生产适销对路的功能化、差别化、高附加值、高端产品拓展,以满足我国发展新兴产业和各类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
原料“变轻”乙烯原料将进一步向轻质化、多样化发展,进口量将增加,节能环保安全压力将加大,装置的国产化水平和技术水平将进一步提高随着我国乙烯产能、产量的迅速增加,今后全靠国内炼油装置生产乙烯原料来满足需求将越来越困难。
另一方面,多用乙烯原料又将影响炼厂的成品油产量。
因此,企业需要在优化乙烯原料、尽量利用油气田轻质资源、内部挖潜互供、适当发展煤基甲醇制烯烃的同时,进一步增加乙烯主要原料石脑油、轻烃等的进口量,并要注意实现进口来源的多元化,建立多元化来源的供应体系,增强资源保障能力。
我们也要注意到,未来随着我国新型煤化工在国家支持下稳步有序健康发展,我国煤基甲醇制烯烃工业化项目、煤制乙二醇项目等,未来将会在一些有条件的地方继续建设投产,以缓解国内乙烯用石油基原料紧张的压力。
此外,部分沿海企业或许还将尝试走进口甲醇制烯烃或重油热裂解制烯烃的发展之路,但总体看,石油基原料仍将占据主导地位。
竞争加剧随着中国、印度等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石化工业的崛起和中东国家凭借其廉价资源优势积极向石油工业的中下游领域推进拓展,全球乙烯工业已从世纪之初北美为主,亚太其次,西欧随后的格局改变为目前的亚太为主,北美次之,西欧、中东随后的格局。
中东资源国家将完善石油工业产业链,进一步发展炼化工业作为其重要的发展战略,利用其廉价天然气资源优势,通过在其国内与跨国大公司合资就地建设和到国外与有市场前景的国家合资建设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的方式,继续提升其炼化工业在全球的地位,不久的将来,将超过西欧而居世界第三位。
近年来由于非常规天然气的开发成功和产量的大增,乙烯产量原本居各国之首的美国乙烯工业又重新获得了不少跨国石油石化公司的青睐,已有一批乙烯改扩建和新建项目开始实施或在计划中。
由于美国天然气价格比欧亚低,且其乙烯工业及其下游高端产品生产具在技术优势,美国乙烯及其下游产品生产成本将有较大的降低,并重新赢得竞争优势。
总的看,随着以区域经济一体化为先导的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我国乙烯工业在原料缺乏成本优势的情况下,既面临着以常规、中低档产品为主的中东乙烯工业的追赶和冲击,又面临着以功能化、差别化、高附加值、高档产品为主的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堵截和阻挡,还存在着产能过剩、以中国大陆为目标市场的韩国、中国台湾以及东南亚国家等周边国家地区的围困和竞争。
二、乙烯现状多家企业争相发展多元原料抢滩市场虽然2011年我国乙烯产量突破了1500万吨,但乙烯供应仍存在较大缺口;随着市场的开放,我国市场竞争主体越来越多;基于我国是煤炭大国的基本国情,非石油基原料进入市场一一这是我国乙烯工业的现状。
乙烯供应不足原料多样化趋势明显我国乙烯工业现使用的原料以石脑油为主,加氢尾油、轻粗柴油为辅。
在过去的20年中,我国乙烯用原料中石脑油、轻烃等轻质原料所占比重提高明显,轻粗柴油等重质原料占比明显下降。
在原料供应趋紧的背景下,我国加快了乙烯原料多样化的步伐,已开发并工业化了用多种原料制乙烯烃的技术:一是国家发改委重点示范工程一一沈阳化工集团沈阳石蜡化工有限公司2009年8月顺利投产了50万吨/年重油催化热裂解制乙烯、丙烯装置,这是世界首套采用国产CPP技术由重油直接裂解生产乙烯、丙烯的装置;二是神华集团采用我国自主开发的煤基甲醇制烯烃工艺技术于2010年建成了包头60万吨/年煤制烯烃工业示范装置,接着2011年中国石化在中原石化建成了甲醇制烯烃60万吨/年(MTO)装置。
这标志着我国煤基甲醇制烯烃产业化已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1.概况乙烯工业是石油化工的基础。
近年来,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下我国乙烯工业发展迅速,为石化工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为乙烯工业提供了发展机遇,但人世后乙烯工业必须面对来自世界大乙烯企业的激烈竞争,我们必须对中国乙烯工业的现状、存在问题、发展趋势有一个正确、全面的认识,制定对策,不断提高综合竞争力。
纵观世界乙烯工业的发展,未来几年新增乙烯能力主要集中在亚洲和中东地区。
据统计,亚洲乙烯产能和消费量分别为34.slM口a和35.50Mt,分别占世界总量的28.9%32.3%。
2001一2(X)6年间亚洲乙烯能力年均增长率为5.1%,需求年均增长率5.9%,2006年亚洲乙烯装置平均开工率高达99.6%。
亚洲的市场优势推动乙烯工业快速发展,预计2010年亚洲乙烯产能将达50.74M“a,产能增速仅次于中东年均增速达10.1%;乙烯需求量为43.99Mt,伴随产能的快速增长,装置开工率将降至85%。
受廉价原料和接近亚洲市场等因素的驱动,中东地区乙烯工业发展迅猛。
2(X拓年中东乙烯产能和消费量分别为n.94M口a和n.20Mt,均占世界总量的10%。
2001一2仪拓年间,中东乙烯能力年均增长率为6.8%,需求年均增长率为n.2%,2(X拓年中东乙烯年均开工率达97.3%。
预计20ro年中东乙烯产能将达解.58M口a,是世界乙烯工业发展最快的地区,年均增速达19.8%;需求量将达20.glMt,平均增速16.9%。
由于产能的增速超过需求的增速,预计2010年乙烯装置开工率将降至86%。
预计未来一段时间,亚洲和中东地区分别依托其市场优势和廉价原料优势,成为乙烯投资热点地区,而欧美地区乙烯新增能力有限,世界乙烯工业的重心正在加速向亚洲和中东地区转移。
纵观世界乙烯工业的发展,世界乙烯生产能力的总体格局仍维持“美、亚、欧”三足鼎立之势,重点向亚太和中东地区转移。
2(X)3一2013年,亚太地区乙烯需求量将会有强劲增长,预计需求年均增长率约为7.1%。
中东地区乙烯生产能力迅速增加。
10年来,尤其最近几年,中东地区乙烯工业发展迅猛,2002年乙烯生产能力已达到870万吨/年。
今后10年,计划新建H座乙烯装置,约736万吨/年,中东乙烯生产能力将超过1600万吨/年。
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国内市场对乙烯的需求不断增加。
2.中国乙烯现状中国乙烯生产能力与产量快速增长,但与市场需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不得不大量进口乙烯衍生物。
每年乙烯衍生物净进口量折合乙烯当量占乙烯当量消费量60%一50%,虽然进口率有递减趋势,但到2010年,进口率仍高达48%,缺口达1200万吨2中国乙烯现状我国乙烯工业已走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1983年中国石化总公司成立时,全国乙烯能力只有620k口a。
中国石化总公司的成立,加快了我国乙烯工业的发展。
随着大庆、齐鲁、扬子、上海、茂名等300口a乙烯工程相继建成投产,我国乙烯工业的规模实力得到显著增强。
进人20世纪90年代以来,乙烯企业采用新技术,依靠内涵挖潜,对引进的300扮a乙烯装置相继进行了两轮技术改造,使每套装置能力达到或超过600一700k“a。
2006年9月茂名乙烯二轮改造完成后,乙烯能力达到了1.0M灯a。
与此同时,8套巧ok口a左右中型乙烯装置也相继进行了技术改造。
加之合资企业上海赛科900灯a乙烯、扬巴600k口a乙烯及惠州800k口a乙烯装置的投产,我国乙烯装置增至21套,2007年乙烯能力已达9,985M口a,产量10.278Mt(行业统计数据),跨过千万吨产量大关,乙烯规模实现了历史性的大跨越。
我国已成为能力居世界第二位的乙烯生产大国。
单套乙烯装置的平均规模已达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