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探索宇宙》

合集下载

《3.7 探索宇宙》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科学教科版17六年级下册

《3.7 探索宇宙》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科学教科版17六年级下册

《探索宇宙》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识别基本的宇宙科学概念,例如恒星、行星、星系等;能够使用科学方法进行观察、实验、分析,并得出结论。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协作能力;通过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索宇宙的热情,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兴趣;树立正确的宇宙观,认识到宇宙的无限性和多样性。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星空,识别不同的星座;通过实验探究行星的运动规律。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探究,理解宇宙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天文望远镜、星球模型、星座图等教具;2. 布置观察星空的任务,让学生提前做好观察记录;3. 搜集有关宇宙的科普资料,供课堂讨论使用。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播放一些关于宇宙的短片,让学生感受宇宙的浩瀚,激发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心。

2. 介绍一些关于宇宙的基本知识,让学生对宇宙有初步的了解。

(二)新课教学1. 观察星空(1)教师准备一些星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星空,了解一些常见的星座和行星。

(2)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讨论,尝试自己画出一些星座和行星。

2. 宇宙的探索(1)介绍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史,包括望远镜的使用、太空探测器的发射等。

(2)讨论人类对宇宙的探索的意义和价值,以及未来可能的探索方向。

3. 宇宙中的物质(1)介绍宇宙中的物质构成,包括星云、恒星、行星、彗星等。

(2)讨论这些物质的特点和作用,以及它们对地球的影响。

4. 宇宙的演化(1)介绍宇宙的起源和演化过程,包括大爆炸理论、暗物质、暗能量等。

(2)讨论这些理论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它们对人类认识宇宙的影响。

(三)课堂互动1. 提问:学生可以提出自己关于宇宙的问题,教师和其他学生可以一起讨论和解答。

教科版宇宙7.探索宇宙-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教案(教学反思全)

教科版宇宙7.探索宇宙-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教案(教学反思全)

第三单元:宇宙7.探索宇宙教学目标1.科学观念:我国在太空探索方面取得了许多举世瞩目的成就;人类通过改进技术和工具,不断地认识和探索宇宙。

2.科学思维:意识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于宇宙的认识会越来越多。

3.探究实践:通过多途径收集资料,对资料进行梳理和提炼。

4.态度责任:从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中,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教学重点了解人类如何通过改进技术和工具,不断认识和探索宇宙的过程。

教学难点通过多途径收集与宇宙有关的资料,进行梳理和提炼。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宇宙知识相关网站、教学视频、教学课件等;学生准备:关于人类探索宇宙的纸质、图片、视频等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大家都喜欢看西游记吗?西游记中孙悟空在天宫中的很多故事真是精彩,让我们大家百看不厌。

这就是古人对太空世界的一种精彩的描绘,说明了古人也想了解神秘的宇宙。

2、讲述:无边无际的宇宙,它究竟藏着多少奥秘?在人们的眼里,好像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

从古至今,与生俱来的好奇心驱使着人类不断地探索着宇宙,希望能够更清楚地认识宇宙的真面貌。

3、提问:你认为探索宇宙的困难有哪些?4、学生交流。

5、教师小结并指出,这节课我们大家一起去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

(板书课题)二、指导学生认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1、了解古人对宇宙的探索和向往。

(1)讲述:很早很早以前,人们就想知道地有多宽,天有多大,宇宙是怎样构成的。

(2)提问:在没有先进观测仪器的远古时代,人们是怎样认识宇宙的?他们会问一些怎样的问题?(3)谈话:自古以来,人们对浩瀚的宇宙充满了神奇与幻想,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远古时代,人们通过编传一些神话、传说来寄托他们的向往和追求,这些神话也反映了古人对宇宙的迫切了解与探索宇宙的强烈愿望。

(引导学生讨论:古代的人根据什么天文现象,编传了这些神话传说?)(4)、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四则神话故事:盘古开天辟地、嫦娥偷药奔月、女娲炼石补天、夸父持杖逐日。

3-7探索宇宙(习题)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

3-7探索宇宙(习题)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

3.7《探索宇宙》习题一、选择题。

1. 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时间顺序正确的是()。

A.古人观月→人类首次登月→望远镜的发明→天向计划B.古人观月→天问计划→人类首次登月→望远镜的发明C.古人观月→望远镜的发明→人类首次登月→天向计划D.古人观月→天问计划→望远镜的发明→人类首次登月212.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探索宇宙的工具也越来越先进,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是()。

A.中国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B.美国的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C.澳大利亚望远镜致密阵列D.美国的绿岸射电望远镜3. 人类使用望远镜、运载火箭、各种航天器去探索宇宙,世界上第一架天文望远镜的制作人是()。

A.法国科学家卡蒂娅·喀夫特B.英国科学家弗莱明C.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D.英国科学家胡克4. 在探索宇宙的过程中,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是()。

A.加加林B.阿姆斯特朗C.杨利伟D.刘洋5. 目前我国在太空探索方面取得的许多举世瞩目的成就不包括()。

A.“神舟”系列载人飞船B.“天宫”空间站C.“嫦娥”系列探月卫星D.航天员登月考察二、填空题。

(1) ____________是人类唯一登陆过的地球以外的天体。

(2) 2019年1月3日,____________成功登陆月球背面,全人类首次实现月球背面软着陆。

(3)为了更好地观测宇宙,人类利用____________将望远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航天员等送到太空,人类还在太空建设____________。

(4) 1969年7月,美国的____________载人飞船成功地在月球上着陆,人类探索的脚印终于印在月球的表面。

三、.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从1609年,伽利略制作出第一架光学望远镜到射电望远镜诞生的三百多年里,光学望远镜一直是天文观测的重要工具。

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被誉为“中国天眼”。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探索宇宙课件PPT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探索宇宙课件PPT

1926年美国戈 达德制造的第 一枚现代火箭
冲出地球的最大困
难是无法脱离地球引力
的束缚。地球就象一个
巨大的磁铁,牢牢地抓 住地表的各种物体。当
运载火箭的速度达到每
这是逐级加速的 多级运载火箭
秒 7.9 千米时,它就能挣
脱地球引力围绕地球机
2007年10月24日18:06,中国成功发射了一颗绕月探 测卫星—嫦娥1号
世界上第一个进 入宇宙空间的前苏 联航天员加加林。
中国第一位
中国“神州 6
进入太空的航
天员杨利伟。
号”航天员费
俊龙和聂海胜。
第一个登上月 球的美国航天员
美国“哥伦比亚 号”航天飞机上
阿姆斯特朗 ( 左 )
牺牲的七位太空
练一练 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后的括号里
1、人类第一次从太空遥望地球的人是----B( )
用肉眼观察 (在地球上)
伽利略在演示如何 用望远镜观察天空
你知道哪些望远镜?
意大利科学家伽
利略制作的世界上
第一架天文望远镜
天文台的光 学望远镜
1990年世界上第 一台空间天文望 远镜问世。这就 是著名的哈勃太 空望远镜
这是专门接收 天体发出无线 电波的射电望 远镜
你知道哪些运载火箭 ?
中国古代的 火箭模型
5、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1号是哪一年发射 C --( ) A、2003年 B、2005年 C、2007年
6、人类第一个踏上月球的人是-------------------B() A、加加林 B、阿姆斯特朗 C、阿尔德林
7、中国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是-------------------C () A、费俊龙 B、聂海胜 C、杨利伟
《科学》六年级(下册)

六年级下册科学试题--第三单元8《探索宇宙》科教版含答案

六年级下册科学试题--第三单元8《探索宇宙》科教版含答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8 《探索宇宙》习题一、填空题1.我们使用的能源大部分来自 _______________ ,我们已经直接把太阳能转化成________________ 。

2.北宋时期的 ______________ 在《梦溪笔谈》中阐述了关于地球演变、地质变化的精辟见解。

3.1969年7月,美国的“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成功地在月球上着陆,宇航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月球上留下了人类的第一个脚印。

4.我国的航天技术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位置,载人飞船______________ 把中国升空第一人_______________ 载上了天空。

圆了中国人的飞天梦想,2007 年10月24 日, _________________ 探月卫星发射成功。

5.自古以来,人们就不断地改进观测工具去探索和认识月球。

1969 年7 月,美国的________________ 载人飞船成功地在月球上着陆,人类探索的脚印终于印在了月球的表面。

、选择题6.第一个在月球上留下足迹的宇航员是()。

7.1969 年美国人登上了月球,清楚地拍摄到了()照片。

8.光传播的速度是每秒()千米。

A.30万B.300 万9.下列对宇宙的有关认识,正确的是()。

A .太阳是宇宙中一颗能自行发光发热的恒星B.现在有很多证据证明宇宙是有边的、膨胀的C.宇宙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为:地月系——银河系——太阳系——宇宙10.银河是有许许多多()构成的。

A .行星B .卫星C.恒星11.世界上第一架天文望远镜的制作人是()。

12.()是世界上公认的火箭的发源地。

A .嫦娥B .加加林C.阿姆斯特朗A.太阳 B .地球C.月球C.10 亿A .英国科学家胡克B.英国科学家弗莱明C.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A .中国B.美国C.俄罗斯13.2007 年10 月24 日,我国的()探月卫星发射成功。

17.100多年来,无数科学家和工程专家为实现人类遨游太空的伟大理想进行了前赴后继的艰苦奋斗,终于在()初在载人航天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科学《 探索宇宙 》教案(三篇)

科学《 探索宇宙 》教案(三篇)

探索宇宙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系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8课时,为小学阶段“地球世界”最后一课。

【学情分析】经过近四年的科学和电脑学习,学生具有一定的自主科学探究能力和计算机使用基础,但教师借班上课,对学生情况并不完全熟悉。

【设计理念】本课的关键在于“探索”二字——开放式教学,给学生自由探究的空间与时间,借助计算机等手段进行自主学习,但绝不是完全放任自流,而是在教师引导下进行更有效的探究。

【教学目标】一、科学概念:1、宇宙空间分布着大小不同的天体系统。

2、宇宙是运动变化的,膨胀着的,组成宇宙的天体也是运动变化着的。

二、过程与方法:1、对提供的资料或自己收集的资料进行研究,发现一些有效信息。

2、学习利用数据、文字、图表、模型来表述研究过程。

3、通过网络操作形成互相协作的精神,提高自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从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中,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2、意识到宇宙是运动和变化的。

3、感受宇宙科学的奇妙,增强探究兴趣。

【教学重难点】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从时间、空间和物质上认识到宇宙是无限的。

【教学准备】为全班准备:全课课件,学习资源包(包含自学课件、学习包、计算器)等。

为各组准备:一台可上网的计算机(或在电脑室进行教学),《课前自助预习卡》,《“宇宙之旅”任务单》,《自学记录单》、《自选作业卡》等。

学生自备:记录本,笔等。

【教学过程】课前三分钟:创设乘坐太空飞船遨游宇宙的学习氛围,各小组成员自行选择本课角色。

〈设计意图:营造愉悦宽松学习环境,拉近师生距离,消除学生在众多听课者环境下学习的紧张感。

组长等职位采用轮流制,增强每位学生的责任感。

〉一、复习导入回忆太阳系知识,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知和熟悉的入手,为以下认识更广阔的宇宙作铺垫。

〉二、自主探究,认识宇宙1、提出活动任务任务一:宇宙有多大?你能用简单图文表示宇宙的结构吗?任务二:宇宙是一成不变的吗?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它的状态吗?任务三:恒星的一生如何变化?请你用一句话来描述现在了解的宇宙。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探索宇宙》ppt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探索宇宙》ppt
这样的河外星系已经发现了超过_1_0_0_亿__个。 4、最早发明望远镜的是_伽__利__略_____。
填空
探索宇宙
5、太空技术在日益发展中,目前已有的_太__空__望__远___、 人_造___地__球__卫___等都是为人类进行太空研究镜提供了可能。 星
6、中国的“神舟七号”与“神舟六号”相比,最大的
探索宇宙
判断
9、银河系是由许许多多恒星组成的一个恒星集团。( √ ) 10、光年是光走一年的距离是计量恒星间距离的单位(√ ) 11、现在人们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到了宇宙的边缘。( × ) 12、宇宙中每时每刻都有许多恒星在诞生和消亡。(√ ) 13、有些恒星会有节奏地膨胀和收缩。(√ )
探索宇宙
选择
一号
C
5、目前世界最大的单孔径射电望远镜是美国的( )

•。
探索宇宙PPT
前节知识回顾
• 1、人们把看起来相互之间距离保持不变的星星分 成一群,划分成不同的(区域),并以(人、动 物或其他物体)的形状命名,人们把这些区域称 为(星座)。
• 2、大熊星座的明显标志就是我们熟悉的由七颗亮 星组成的(北斗七星)。在北部天空的小熊座上 有著名的(北极星)。
• 3、“夏季大三角”是指:天津四(天鹅座)、织 女星(天琴座)和牛郎星(天鹰座)。
1、银河系的直径有( B )光年。
A、10 B、10万 C、1000亿
2、( A )是世界上公认的火箭发源地。
A、中国 B、美国 C、前苏联
3、中国历史上首位飞上太空的人是( A )。
A、杨利伟 B、聂海胜 C、嫦娥
4、2007年月10月24日,我国( C )探月卫星升空。
A、“神舟”五号 B、“神舟”六号 C、“嫦娥”

科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探索宇宙》教案

科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探索宇宙》教案

科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探索宇宙》教案一、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了解宇宙的组成和结构,知道太阳系、银河系及宇宙的关系。

认识一些常见的天体,如恒星、行星、卫星等。

2、科学探究通过观察、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能够运用多种渠道收集宇宙相关的信息,并进行整理和总结。

3、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对宇宙探索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培养学生尊重事实、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和成就,认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认识宇宙的重要作用。

意识到人类在探索宇宙过程中需要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太阳系的组成和结构,以及各天体的特点。

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和主要成就。

2、教学难点理解宇宙的无限性和复杂性。

体会科学技术在探索宇宙中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观察法、多媒体演示法四、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包含宇宙图片、视频等资料。

2、太阳系模型。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宇宙星空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宇宙中有什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探索宇宙。

(二)新课讲授1、认识宇宙展示宇宙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自己对宇宙的初步印象。

讲解宇宙的概念,包括宇宙的范围、组成等。

2、常见的天体依次介绍恒星、行星、卫星等常见天体的概念和特点。

举例说明,如太阳是恒星,地球是行星,月球是地球的卫星。

3、太阳系展示太阳系的图片或动画,介绍太阳系的组成,包括太阳、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小行星带、彗星等。

让学生观察并比较各行星的大小、距离太阳的远近等特征。

4、银河系讲解银河系的概念,介绍银河系的形状、大小和组成。

让学生了解太阳系在银河系中的位置。

5、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从古至今,讲述人类探索宇宙的发展过程,如古代的天文学家通过观测星空来推测天体的运行规律。

介绍现代人类利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进行宇宙探索的成就,如发射卫星、探测器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太空连续生活和工作最长时间为 439 天。在这期间,人类也付出了代 价,先后有14名男女宇航员在航天飞
机发射和返回时以身殉职,为航天事 业献出了生命。
宇宙
银河系
太阳系
地球
其它七大行星 和矮行星,小天 体等
其它众多 的恒星系
河外星系
课堂总结
❖ 1、宇宙空间分布着大小不同的天体系统。 ❖ 2、宇宙是运动变化着的,膨胀着的,组成宇
人们发银河系以外还有类似银河系一样庞 大的恒星集团。比如:仙女座星系、猎犬座星系, 目前人类已经发现了超过100亿个河外星系。
现在人们用天文望远镜已观测到距我们120 亿光年的宇 宙空间深处,但仍没有看到宇宙的边缘,而且科学家发 现宇宙正处于青年时期,还在长大,还在膨胀之中!
星云的气体 和尘埃紧缩
宇宙中每时每刻都有许多恒星诞生,同时也有许多
恒星消亡。恒星都在不停地高速运动。有些恒星自身还 有节奏地膨胀和收缩,有些恒星还不断地向外抛射物 质……我们的宇宙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宇宙。
• 自古以来,人类就充满了对宇宙的幻 想,向往着飞向太空。
• 人类对宇宙认识的每一次进步都离不 开科学技术的发展。自从1609年意大利科 学家伽利略发明了望远镜以来,人们不断 地改进,发明了许多功能各异的望远镜, 从而获得了越来越多的来自宇宙的信息。
哈 勃 望 远 镜
“哈勃”望远镜是有史以来最大、最精 确的天文望远镜。它上面的广角行星照 相机可拍摄上百个恒星的照片,其清晰 度是地面天文望远镜的10倍以上,1. 6万公里以外的一只萤火虫都难逃它的 “法眼”。它创造了一个个太空观测奇 迹,包括发现黑洞存在的证据,探测到 恒星和星系的早期形成过程,观测到迄 今为止人类已发现的最遥远、距离地球 130亿光年的古老星系。
知识卡片
• 光的传播速度是每秒钟30万千米, 光年就是光在一年中所走的距离, 它是用来计量恒星间距离的单位。
思考:太阳光从太阳到地球需要多长时间? 那刚刚看到的阳光是什么时候的呢?
8.3分钟 因为太阳到地球的距离为约150000000千米 150000000÷300000=500秒 500÷60≈8.3
神舟五号
嫦娥一号
“嫦娥工程”:中国航天畅想曲 第一阶段:2002---2005年为环月
探测; 第二阶段:2005---2010年为月面
软着陆探测与月面巡视勘察 第三阶段:2010---2020年为月面勘
察与采样返回
• 100 多年来,无数科学家和工程专家
为实现人类遨游太空的伟大理想进行 了前赴后继的艰苦奋斗,终于在20世 纪60年代初在载人航天技术方面取得 了重大突破。在此后的38年中,共有 385 名男女宇航员遨游过太空,他们
我们已经了解了太阳系是以太 阳这颗恒星为中心的,由行星、卫 星、矮行星、小天体(包含小行星、 彗星)等组成的一个天体系统。我 们观察到的天空中的星星大多数也 是和太阳一样发光发热的恒星,它 们有的也会组成类似太阳系一样的 天体系统。
• 在观星过程中, 我们看到的天空中 闪亮的银河光带, 实际是由许许多多 的恒星组成的一个 恒星集团,被人们 称为银河系。银河 系大约由1000 亿~2000亿颗恒 星组成,直径有 10万光年。
原恒星 燃料消耗殆尽,膨胀 红巨星 超巨星
黑矮星
缩小
白矮星


黑洞 中子星
超新星
黑洞正在吞噬其他星球
黑洞是一种非常神秘的天体。它的体积很小,但
密度却大得惊人,每立方厘米就有几百亿吨甚至更 高。由于它的密度大,所以引力也特别强大。不管 什么东西,只要被它吸进去,就别想“爬”出来, 连跑得最快的光也逃脱不掉黑洞的巨大引力。
由于黑洞本身不发光,所以用任何强大的望远 镜都看不见黑洞。尽管如此,大多数科学家仍相信, 宇宙中有着许许多多黑洞。当大质量的恒星演化到 晚年,经过超新星爆发,就有可能坍缩成黑洞。在 宇宙早期,也会形成一些小黑洞。小黑洞的体积只 有原子核那么大,质量和一座山差不多,达到上亿 吨,里面蕴藏的能量相当于10个大型的发电站。
❖ 5、、恒星其实并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运动的。
(√ )
❖ 6、运载火箭和航天飞机都是可以重复使用的。 (× )
❖ 7、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
❖ 8、宇宙虽然是无边无际的,但是人类已经看 到了宇宙的边缘。( × )
❖ 9、我国已经实现了宇航员登月考察。(× )
❖ 10、恒星是永恒的,是不会消失的。( × )
宙的天体也是运动变化着的。 ❖ 3、一是我国是世界上公认的火箭发源地;二
是我国的航天技术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 4、天空中的每一颗恒星都类似太阳一样发光
发热,也有可能组成类似太阳系一样的天体 系统。
当堂检测题
❖ 一、判断题
❖ 1、恒星也有诞生和消亡的变化过程。( √ ) ❖ 2、光年是一个时间单位( ×) ❖ 3、银河系是由许多的行星组成的天体系统。(× ) ❖ 4、宇宙目前处于膨胀阶段。( √ )
探索宇宙
太空技术的发展, 人造地球卫星、太空望 远镜、太空探测器、载 人宇宙飞船等相继出现, 实现了人类飞天的梦想。 现在宇航员还可在太空 站上过太空生活呢!
“和平号”空间站在太空中运行了15年
我国是世界上公认的火箭的发源 地。早在距今1700多年前的三国 时代的古籍上就出现了“火箭” 的名称。目前,我国的航天技术 在世界上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顺利发射, 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和“神舟” 六号圆了中国人的飞天梦想。现 在“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又发射 成功,不久的将来,我国宇航员 还将登月考察。
❖ 二、选择题
❖ 1、会发光发热的是( A )
❖ A 恒星
B 行星 C 卫星
❖ 2、银河系的直径有( B )光年。
❖ A、10 B、10万 C、1000亿
❖ 3、( A )是世界上公认的火箭发源地。
❖ A、中国 B、美国 C、前苏联
❖ 4、光传播的速度是每秒( A )千米。
❖ A、30万 B、300万 C、10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