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十章 社会组织——第十二章 社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十章 社会组织——第十二章 社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十章 社会组织——第十二章 社

第十章社会组织

10.1 复习笔记

一、社会组织概述

1.社会组织的含义与构成要素

(1)社会组织的含义

①社会组织的两种理解:

a.广义的组织,泛指一切人类共同活动的群体,包括初级群体;

b.狭义的组织,相对于初级群体的次级组织形式,也可称之为正式社会组织。它是指人们为了实现某种共同目标,将其行为彼此协调与联合起来所形成的社会团体。

②组织活动是一种整体性和结构性活动,它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包括:a.组织的目标结构;b.组织的心理结构;c.组织的技术结构;d.组织的整体活动。

(2)社会组织的特征

①人类社会的群体生活发生重要变化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a.新型组织方式对人际交往产生一定影响。在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正式关系,交往需要按照固定的规则和方向进行,具有较强的间接性和片面性的特点。

b.从结构上看,社会组织都有明确的活动目标,并由此与其他社会组织有着明显的界线,组织内部的运行依赖一套正式而稳定的关系结构,用以协调组织多样化活动,实现组织的整合状态。

②现代组织活动与传统的人类活动相比具有某些截然不同的特征:

a.现代组织的非人格化特征;

b.现代组织的整体合理性与个体非合理性特征;

c.现代组织的道德与非道德性的两重性特征。

(3)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

①规范。规范是指稳定的规则与规章制度,是组织与社会互动的基础,是社会关系及其功能价值的具体表现,其目的是使社会生活中的互动行为标准化。

②地位。地位是指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所处的位置。社会地位的形式有两种:即归属地位与成就地位。归属地位是与生俱来的;成就地位则是依靠个人后天的努力所取得的地位。社会组织中的地位主要是成就地位。

③角色。角色是指按一定社会规范表现的特定社会地位的行为模式。人的社会角色与社会地位是不可分割的,角色是地位的动态表现,而地位则是角色的静态描述。社会组织就是由一组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角色构成的。

④权威。权威是指一种合法化的权力,是维持组织运行的必要手段。组织权威一般有两种特征:a.权威是社会组织的特性;b.权威依附于职位。

2.组织的研究变项

(1)组织运行

组织运行是指组织实现自身目标和发挥自身功能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包括的内容复杂多样,既有组织内部结构及其功能转换,同时还包括组织与个人、组织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交换关系,如图10-1所示。

图10-1 组织运行系统图

(2)结构变项

组织内的基本变项包括组织的结构、部门化、操作规则和相互行为。

①结构指组织的政策、功能、地位、责任、权威、授权等;

②部门化指组织内部分工,如分为生产、经销、采购、人事、财务等部门;

③操作规则包括个人表现、合作表现、技术过程等;

④相互行为指人事、互动、沟通、情感、组织的结构、角色、政策、沟通网、群体规范等。

(3)人及资源变项

这一变项包括人和物两个方面。

①人的因素是一种可变性最大的因素,作为组织内人的因素主要有技巧、个人努力、期望、时间、知识和动机等。人与组织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a.人的特征;b.与组织进行交换的形式;c.能否与组织相认同。

②资源变项主要是指维持组织正常运行所需要的物质因素,包括资本、原料和设备的投入因素等。

早期组织学者主要关注资源变项,认为只要有充足的物资资源,组织就能够有效运行并实现目标。现代组织理论则认为,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在维持组织运行方面具有同等效力,两者的合理配置是组织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4)环境变项

①环境变项是前面几种变项的条件和基础,任何人的因素与组织的因素都受到环境变项的影响,它主要包括宏观和微观两类。

②组织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a.组织的外在制约因素;b.生存机制问题,即如何与环境相整合;c.在与环境交换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特点。

3.社会组织的分类

(1)常见的组织分类标准

①以功能和目标为基础的分类(代表人物是帕森斯):

a.经济生产组织,是指那些制造物品或进行生产的组织。经济生产组织把经济功能放在首位,其运作方式是通过经济功能的实现对整体组织的发展做出贡献。

b.政治目标组织,是指那些为保证整体社会目标实现而形成的各类组织形式。这类组织的活动取向是实现社会共同价值的目标,以及形成和部署社会的权力。

c.整合组织,是指那些从社会层次上提供功能的组织形式,这类组织的活动主要涉及到调解冲突和指导动机,为实现社会制度的期望或促使社会各部分良好配合的组织。

d.模式维持组织,是指那些具有“文化”、“教育”和“价值承载”功能的组织。

②以受惠者为基础的分类(代表人物是彼得·布劳):

a.互惠组织,其成员因共同的兴趣而结合在一起,参与程度较低。

b.服务组织,以服务为主,主要是为组织的受惠者提供良好的服务。

c.经营性组织,是指那些可以用货币形式衡量活动价值的组织。

d.大众福利组织。社会公众都是这类组织的受惠者。

③以组织谋求的顺从方式为基础的分类(代表人物是艾提佐尼):

a.疏远型组织,是利用职权指导个人或群体活动的组织。

b.功利型组织,以实际性奖励和非实际性奖励为基础的组织。

c.道德型组织,以劝导和感召来将人们的行为引导到被认为是正确的轨道上的组织。

④以组织所使用的技术为基础的分类:

a.长链组织,是指那些需要在时间序列中执行功能的组织形式,如汽车工业中的流水线作业形式和建筑工业中的工序结构及其工作安排等。

b.媒介组织,是指将希望保持相互依赖的人群结合在一起。

c.集约组织,是指将各种各样的工艺技术或方法结合在一起以改变人或对象的组织。

⑤以组织的规模为基础的分类:

包括:

a.小型的组织;

b.中型的组织;

c.大型的组织。以组织规模划分组织类型,是对组织现象的表面的认识。

⑥以组织内部关系为基础的分类:

a.正式组织。社会组织内部存在着正式的组织任务分工、组织人员分工和正式的组织制度。正式组织是社会中主要的组织形式,是人们关注和研究的重点。

b.非正式组织。社会组织的内部既没有确定的机构分工和任务分工,没有固定的成员,也没有正式的组织制度等。

(2)我国社会组织的分类

①以产业为标准,分为三类组织:

第一产业组织,是指以自然为开采对象的产业组织形式,包括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等。

第二产业组织,是指在第一产业组织基础上形成的产业,包括工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组织,包括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两大类。流通部门的行业包括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邮电通讯、物资供销和保管仓储业。服务部门的行业可分为:生产和生活服务部门、教科文卫等服务部门、社会公共服务机构。

②以机构编制为标准的分类:

a.国家机关编制的组织。

b.国家事业编制组织,指为国家创造和改善生产条件,促进社会福利,满足人们文化、卫生等需要,其经费实行预算拨款制的国家事业机构。其中,事业单位实行企业管理的组织机构也被列为国家事业编制。

c.国家企业编制组织,指直接从事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和商业流通等活动,其产生的价值可用货币表现的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

关于经济组织分为九大类别,即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私营经济、个体经济、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外商投资经济、港澳台投资经济和其他经济组织等。

二、社会组织的目标

1.组织目标的含义及分类

(1)组织目标的含义

①组织目标是每个组织都必须通过自身的活动去达到的某种有待实现的未来状态,是组织开展活动的依据和动力,代表着一个组织的未来和发展方向。

②组织目标对组织的存在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a.组织目标是组织的灵魂;

b.组织目标是确定组织活动路线的基础;

c.组织目标是衡量组织活动效益与效率的标准。

(2)组织目标的分类

①主要目标和次要目标

主要目标是指那些直接关系到组织主要受益人群体的需求和愿望的满足的目标;次要目标指组织必须满足各种各样的次要受益人群体的需求与愿望。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