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提优练习及答案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时提优计划组合训练

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时提优计划组合训练

序号一:概述语文课程在初中阶段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七年级上册是学习语文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的语文学习对学生的语文基础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提出了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时提优计划组合训练,旨在通过多方面的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序号二:分析现状当前,一些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存在着诸多问题。

学生的阅读能力不足,理解能力不够,导致学习兴趣不高。

学生的写作能力比较薄弱,表达能力和观点的清晰度不够,整体语文水平不够理想。

学生的语文知识点掌握程度存在不少差距,有的学生掌握得较好,有的学生掌握得较差。

序号三:课时提优计划组合训练的内容和方法1. 针对阅读能力不足的问题,我们将进行专门的阅读训练,选取一些与学生芳龄相适应的阅读材料,如课外读物、名著和优秀作文等,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针对写作能力薄弱的问题,我们将设置写作训练课时,向学生讲解写作技巧,提供写作范例,进行写作指导,让学生通过多次练习,提高写作水平。

3. 针对语文知识点掌握程度差距大的问题,我们将进行知识点梳理和测试巩固训练,结合课堂教学和小测、月考等形式,及时发现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精准补充和训练。

4. 为了辅助课时提优计划组合训练,我们还将开展语文兴趣小组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互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序号四:执行计划1. 在课程安排上,我们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每周的课时提优计划组合训练,确保训练的全面性和针对性。

2. 在师资配置上,我们将邀请学科专家和老师们组成训练团队,以确保提优计划的专业性和针对性。

3. 在课堂教学上,我们将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如课堂讲授、小组讨论、学生演讲等,提高教学效果。

4. 在考核评估上,我们将建立科学的评估机制,及时跟进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课时提优计划组合训练的内容和方法。

序号五:预期效果我们相信,在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时提优计划组合训练的系统实施下,学生的语文能力将得到显著提升。

山东省济南市中考语文专项练习能力提升试题及答案_5

山东省济南市中考语文专项练习能力提升试题及答案_5

山东省济南市中考语文专项练习能力提升试题及答案2015年济南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语文教学质量达标检测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歼灭(qiān)驯良(xun)干涸(he)坚持不懈(xie)B.和煦(xu)要塞(sai)炫耀(xuan)人声鼎沸(dǐng)C.迁徙(xǐ)瓦砾(le)迂回(yū)齐心协力(xie)[来+K]D.酬和(he)伫立(zhu)刹那(sha)中流砥柱(dǐ)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多音字、易错字字音的辨析能力。

B项读音全部正确,其它选项误读的分别是A歼灭(jiān)、C 瓦砾(li)、D刹那(cha)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造型顶粱柱刻骨明心隐姓埋名B.藉贯沉甸甸锐不可当秩序景然C.丰硕紧箍咒疲备不堪振耳欲聋D.憔悴逐客令家喻户晓进退维谷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

A“顶梁柱”,非“顶粱柱”,“刻骨铭心”,非“刻骨明心”;B“籍贯”非“藉贯”,“秩序井然”非“秩序景然”;C“疲惫不堪”非“疲备不堪”,“震耳欲聋”非“振耳欲聋”。

每个选项设置两处错误,难度较小。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他看完电影《狼图腾》,受到了震撼,感觉开卷有益。

B.新春佳节,我们一家人津津乐道地谈论着春晚的精彩节目,共享天伦C.在当地人心目中,王大夫是一位医德高尚、妙手回春的好医生。

D.清晨的公园里,一些老人在指手画脚地打着太极拳,姿势优美,如行云流水。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

A开卷有益:开卷:打开书本,指读书;益:好处。

读书总有好处。

使用的对象不恰当,应该用“获益匪浅”。

B“津津乐道”与后面的“谈论”重复了,用“津津有味”才恰当。

D指手画脚:指说话时做出各种动作。

形容说话时放肆或得意忘形。

贬义词,感情色彩不当。

2023年初中语文挑战满分全优卷:记叙文阅读(含答案)

2023年初中语文挑战满分全优卷:记叙文阅读(含答案)

记叙文阅读——2023年初中语文挑战满分全优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阅读理解与欣赏记叙文阅读艾草,香如故肖朵朵①每当院子里那丛野生的迎春花爆出第一朵灿黄的小花时,我就知道,采艾叶的时节到了。

②在那个几乎没有零食的童年,当我的上下牙齿终于可以沉溺在柔软、香甜的艾草米果中,那些柔软中丝丝缕缕牵扯出的艾叶会在我的口腔里跳舞,让我因冬天阴寒而凝滞的血液开始温暖地奔腾起来。

妈妈说过:“艾草米果是养胃的。

”③阳春三月,妈妈带着我们三姐妹走五里路去城郊采艾叶。

直到现在,闭上眼睛,我仍能想起城郊那马尾松林拂过的松香,那时天上有一两只飞鸟掠过。

我们把细嫩的艾草叶尖掐下以备做米果,绿色汁液染上我们的指尖。

懂中医的妈妈轻声念叨着:“艾,在《尔雅》里叫冰台、艾蒿,在《名医别录》里叫医草,在《中药大辞典》里叫艾蓬、香艾……”这些富有草木气息的名字美得如此纯净,就像此时天空里大朵大朵的绵软白云。

④艾的气息萦绕在我成长的岁月里。

夜晚,我把双脚浸入艾草水中,让热气沿着穴位一路上扬。

我在氤氲的热气中,走进艾草编织的大千世界。

《诗经》中记载:“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道出古人对艾的炽热依恋: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屈原在《离骚》里说:“户服艾以盈要兮,谓幽兰其不可佩。

”讲述古人将艾缠绕于腰际,甚至比高洁的幽兰还惹人亲近;孟子更是直接宣扬艾叶的治病疗效:“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

”这些叙述,像夏夜轻灵的萤火虫一样,在我的脑子里飞舞。

只因在我的成长过程中,妈妈总是一边帮我悬灸,一边将这些向我娓娓道来。

⑤点燃的艾灸,升起一束笔直的青烟,慢慢弥散,燃烧艾条的热气暖暖地渗透进皮肤。

我也这样为我的孩子做艾灸。

生命的轮回和传承如此微妙,竟然是这不起眼的艾草,教会了我外婆熏禳毒气、教会了我母亲强身健体、教会了我祛病延年。

不知道,我的儿子以后会不会喜欢艾,他生命中还会不会有艾相伴。

黑龙江省龙东地区中考语文专项练习能力提升试题及答案_3

黑龙江省龙东地区中考语文专项练习能力提升试题及答案_3

黑龙江省龙东地区中考语文专项练习能力提升试题及答案黑龙江省龙东地区2018年初中毕业学业统一考试语文教学质量达标检测试题一、知识积累及运用(第1-5题,共24分)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6分)人生是一条漫长而悠远的路。

只因漫长、曲折,坎坷才有悄然面对生活的智慧与执着。

人生是路,成长亦是路,只不过,人生之路须以成长之路作为启程,一颗颗年少的心在此奔波、跋陟。

每一步前行,需要海浪的洗礼,需要雨露的润泽,需要阳光的照曜,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嗅到花朵的芬芳。

(1)请将下面句子用楷书准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

(2分)达成功彼岸,嗅花朵芬芳。

(2)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

(2分)曲折_______ 坎坷_______(3)找出文中的两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2分)_______改为_______ _______改为_______。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做信客,就得挑着一副生死祸福的重担,来回奔忙。

(余秋雨《信客》)B.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刘成章《安塞腰鼓》)C.天津卫九河下梢,圆滑世故,生意场上,心灵嘴巧。

(冯骥才《俗世奇人》)D.每一朵花,都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宗璞《紫藤萝瀑布》)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通过参加志愿者活动,让许多学生都感受到了奉献的快乐。

B.“百度”、“美团”、“饿了么”,这三家外卖平台的全国日订单量大约在700万单左右。

C.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治理下,我市PM2. 5指数下降了一倍多,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D.高速铁路具有服务大众、紧贴民生的特点。

4.诗文默写。

(10分)(1)关关雎鸠,_______。

(《关雎》)(2)不应有恨,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3)陈子昂在《登幽州台歌》中从天地落笔,表现出生不逢时的孤独和伤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4)南仁东二十二年的砥砺前行,让中国的“天眼”望穿苍穹,描绘宇宙。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提升题(含答案)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提升题(含答案)

2022版初中语文三年模拟:名著阅读-提升题一、名著阅读1.(2021·北京大兴·一模)圆形人物是指文学作品中具有复杂性格特征的人物。

如《朝花夕拾》中的长妈妈愚昧无知,又真诚善良。

《儒林外史》中的范进渴求功名又虚伪软弱。

《水浒传》中的杨志精明能干又粗暴蛮横。

请你从读过的文学作品中任选一个人物,结合相关情节分析其性格的复杂性。

(120字左右)2.(2021·河南方城·三模)请你结合阅读过的一部名著的具体内容,选定一个角度,为“成功需要什么”读书报告会准备一段发言。

供参考的角度有:成功需要坚定的理想信念,成功需要发挥聪明才智,成功需要团结协作……(100字左右)3.(2021·北京密云·一模)真、善、仁、爱是人性美的重要因素。

请从《朝花夕拾》《红星照耀中国》《水浒传》《海底两万里》中选择两个人物(出自不同作品),结合内容说说他们身上体现了哪一种共同的人性美。

(100字左右)4.(2021·北京海淀·二模)阅读名著,借助精读和跳读结合、比较阅读等读书方法,有助于你在初步了解整部作品内容的基础上深入探究,从而获得有益的启示。

请你回顾阅读一部名著的过程,结合相关内容。

与同学分享你运用某种读书方法的体会。

(100字左右)5.(2020·北京昌平·一模)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西游记》《水浒传》等中国文学名著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海底两万里》等外国文学名著虽表现不同国家的文化,但都能够体现出对美好精神品质的赞美与追求。

请分别从你读过的中外文学名著中各选一部,结合其中的具体形象,简要谈谈你对上述说法的理解。

(100字左右)6.(2020·北京通州·二模)阅读名著时,不仅要关注某一个人物的个体形象,还要能够关注到某一类人的“群体形象”,如《骆驼祥子》中的车夫、《红星照耀中国》中的延安百姓等。

请从你读过的名著中举两个“群体形象”的例子,结合名著的内容,分别简要谈谈这两个“群体形象”在书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2023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提升练习卷及答案

2023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提升练习卷及答案

2023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提升练习卷及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面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盔.甲(kuī)确凿.(zuó)人迹罕.至(hǎn)B.感慨.(kǎi)倜.傥(tì)一日三省.(shěng)C.啄.食(zhuō)一箪.食(dān)博学笃.志(dǔ)D.搓捻.(niǎn)绽.开(zhàn)恍.然大悟(huǎ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元勋罗卜泊家喻户晓妇孺皆知B.薪金夹竹桃迵乎不同一反既往C.抹杀揩桌子锋芒必露警报迭起D.涉猎戈壁滩死而后已截然不同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董洁是个优秀的演员,她把《金粉世家》中冷清秋的内心世界表演得惟妙惟...肖.。

B.韩国执意部署“萨德”,对我国的严正声明和强烈抗议置之度外....,必将自食其果。

C.不管你的骗术有多高明,作案痕迹处理得多干净,都会有办法让你在证据面前显露原型..。

D.他在这次选拔中脱颖而出....,以主攻手人选的身份进入了国家排球队。

4、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冯小刚导演电影《芳华》,上映以来深受观众好评,该片用纯粹、美丽、残醋的方式告诉人们青春年华十分宝贵。

B.隐形战机歼20入列,首艘国产航母海试成功,不仅让中国人民倍感振奋和自豪,还让世界瞩目和惊艳。

C.“牵妈妈的手”大型网络活动,引发超过15亿人次以上关注,是今年春节最暖心的活动之一。

D.就中国军机飞入韩国所谓的“航空识别区”一事,韩方无理要求中方要防止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5、下列句子中有关语法修辞所作的判断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担心”“可能”“愿意”“应该”这些词语的词性,都是动词。

B.“令尊”“家君”“高邻”“垂爱”这些词语都是敬辞。

C.“理想是闹钟,敲碎你的黄金梦。

”这个句子采用了明喻的修辞手法。

D.“他长得像他的父亲一样。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语文专项练习能力提升试题及答案_5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语文专项练习能力提升试题及答案_5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语文专项练习能力提升试题及答案哈尔滨市2015年初中升学考试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5分)1.(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梦寐(mei)雷霆(ting)惬意(qie)B.重荷(he)匿名(ni)哺育(bǔ) C.撺掇(cuān)蓬蒿(hāo)克扣(kē)D.拆散(chāi)嗥鸣(gāo)观瞻(zhān) 2.(3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一叶孤舟刚毅不屈大砌大悟B.怏怏不乐精血诚聚拖泥带水C.齐心协力一反既往更胜一畴D.恪尽职守转弯抹脚勇往直前3.(3分)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们在修改作文时要改正并找出文章中的错别字。

将“改正并找出”改为“找出并改正”。

B.地铁5号线的正式运营,极大地缓解了市内交通拥堵。

在“交通拥堵”后加上“状况”。

C.我们必须提高认真阅读的习惯。

将“提高”改为“加强”。

D.我国人工栽培牡丹的历史大约有三百年左右。

删去“大约”或“左右”。

4.(3分)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羽——单刀赴会(《三国演义》)B.孙悟空——大闹五庄观(《西游记》)C.武松——倒拔垂杨柳(《水浒传》)D.鲁滨逊——烧制陶器(《鲁滨逊漂流记》)5.(3分)下面情境下,表达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情境】“学雷锋小组”定于用日上午十点在学校门口集合,然后去孤儿院慰问。

组长王丽让张红把这件事转达给小组其他同学,并让她尽可能动员大家积极参加此次活动。

用五晚上,张红打电话通知了小组其他成员。

A.张红对周亮说:“你不是一直想入团吗,我现在就给你个机会。

本周日上午十点去孤儿院慰问,希望你参加并好好表现。

”B.张红对李爽说:“本周日上午十点在学校门口集合,去孤儿院慰问。

这既是一次公益活动,又是一次很好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一起参加吧!”C.张红对王明说:“本周日上午十点在学校门口集合,要去孤儿院慰问小朋友。

我看休平时愣头愣脑,笨手笨脚,要不你就别参加了!” D.张红对赵鹏说:“明天上午十点在学校门口集合,去孤儿院慰问,你务必准时参加!”6.(3分)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我的祖国,我深深爱恋的祖国。

初中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初中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初中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哽咽(yè)踌躇(chú)蹒跚(pán)B. 蹉跎(cuō)筵席(yán)踉跄(liàng)C. 锲而不舍(qiè)缜密(zhěn)踌躇(chú)D. 咫尺(zhǐ)恣意(zì)踌躇(chú)答案:C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经过老师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我们班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B.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C. 他虽然学习成绩优秀,但是品德高尚,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D.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认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答案:A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C.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D.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答案:B4. 下列关于《红楼梦》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全书共一百二十回。

B.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

C. 《红楼梦》主要讲述了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故事。

D.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其他三部是《西游记》、《水浒传》和《三国演义》。

答案:B5. 下列关于《论语》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录,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后学整理而成。

B.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

C. 《论语》的主要内容是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和教育观念。

D. 《论语》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诗歌总集。

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作者是________。

答案:范仲淹2. 《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________写给后主刘禅的一篇表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语文第七大周晚三试卷
命题人:骆永生审核人:卢杰日期:2019-5-7
班级:姓名:得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

(12分)
邗沟
[宋]秦观
霜落邗沟积水清,寒星无数傍船明。

菰蒲深处疑无地,忽有人家笑语声。

注释:①邗沟:在今江苏境内,为自扬州经高邮至淮安的一段运河。

②菰蒲:ɡūpú,菰即茭白,蒲即蒲草,都是长在浅水中的植物。

(1)诗歌第二句中“傍”字用得好,请分析其妙处。

(6分)
(2)请赏析诗歌最后一句“忽有人家笑语声”。

(6分)
参考答案:
(1)傍,靠近。

生动形象的写出秋夜的无数寒星映照在水中,仿佛依傍着小船(1分)写出了环境的安宁静谧的特点,(1分)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宁静惬意。

(1分)
(2)以动衬静,(1分)作者身处一叶小舟,四围全是茭白和蒲草,有无数寒星陪伴,作者瞬间有一种错觉,以为没有人了,突然听到了不远处人家的欢声笑语,衬托出了夜的寂静。

(1分)表达了作者的惊喜之情。

(1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24分)
地球上的水是哪里来的?
①地球上有很多水,从外太空看,就好像是一个大水球。

那么地球上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呢?
②我们先说一下水的形成: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合成一个水分子,而氧原子和氢原子在宇宙中是普遍存在的。

太阳系的行星、卫星、彗星都有水,甚至星际尘埃物质也有水分子。

所以地球在形成之初,其本身乃至外围都有水的存在,不过可能是气态的。

③当然,在最初的时候,地球上的水并没有现在多,那么,这些水主要来自哪里呢?2006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天文学家发布报告,宣布在小行星带靠近木星轨道的位置发现了彗星族群,他们推测这些彗星可能是地球上海洋水的来源。

④小行星带在开始形成的时候,在距离太阳2.7天文单位的地区,形成了一条温度低于水的凝结点线——雪线,在这条线
...之外形成的星子能够累积星际尘埃中的水分子,并凝结成冰。

在小行星带生成的彗星都在这条线之外。

这些彗星受到外围木星强大力场的影响,开始在太阳系游荡,一旦来到地球轨道附近就会被地球捕获,彗星彗尾上的水蒸气也会一并被捕获,这样就带来了大量的水。

由此,这些彗星就成为影响地球水形成的主要因素了。

⑤也有科学家认为地球上的水是太阳风的杰作。

首先提出这种观点的科学家托维利,他认为太阳风到达地球大气圈上层,带来大量的原子核,这些原子核与地球大气圈中的电子结合成氢原子、碳原子、氧原子等。

再通过不同的化学反应变成水分子。

这种通过太阳风形成的“宇宙水”以雨、雪的形式降落到地球上,成为了地球上水的来源之一。

据估计,在地球大气的高层,每年几乎产生1.5吨这种“宇宙水”,在地球45亿年的历史中,形成了67.5亿吨。

然而与现今地球表面的水贮量1.3860×1010亿吨相比,依然是九牛一毛。

⑥我们了解了这些水从哪来的,那么为何这些水到了地球能以液态的形式存在呢?其关键在于星球表面的温度。

在地球上,温度通常在0到100摄氏度之间。

有的星球如金星,表面温度达到400多摄氏度,远远超过了水的沸点,所以没有液态水;有的星球如火星,表面温度达到了零下四五十摄氏度,低于水的冰点,即使有水也都冰冻了,所以也不会有很
多液态水。

(选自《科普时报》,有删改)
3.第④段中加点词语“这条线”具体是指。

(6分)
4.第⑤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它的作用是什么?(6分)
答:
5.根据选文内容,概括地球上水的来源。

(6分)
(1)
(2)
(3)
6.以下内容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6分)
A.地球在形成之初,其本身乃至外围都有水的存在,不过是气态的。

B.在宇宙中地球像一个水球,但并不是唯一有液态水的星球。

C.在地球大气的高层,每年产生1.5吨太阳风形成的“宇宙水”。

D.彗星将星际尘埃中的水分子凝结成冰,成为地球水的主要来源。

参考答案:
3.(6分)距离太阳2.7天文单位的地区,形成了一条温度低于水的凝结点线——雪线(回答一句给2分,完整给4分)
4.(6分)列数字、作比较(2分)具体准确突出(强调)说明了太阳风形成的水少(4分)。

5.(6分)地球本身乃至地球外围就都有水存在的;彗星被地球捕获带来的大量水;太阳风形成的水降落地球。

6.(6分)D
二、阅读下面的文本,回答后面的问题。

假如人生没有磨难
①到过农村的人常发现这样一种农事现象:农民们对刚出土的青苗要进行碾压。

开始人们觉得不可思议,甚至认为对柔嫩的幼苗采取如此高压手段,似乎近于残酷。

后来有经验的老农告诉我们,碾压青苗恰恰是为了能让青苗长得更好!刚出土的青苗头重根浅,耐不住风吹雨打,必须施以重压才能扎稳根须,夯实基础。

根扎得稳,苗才长得壮。

②一个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生下来就掉进福堆里,左拥右抱,百般呵护,不经受种种磨砺,不遭受些许苦难,这种环境能培养出栋梁之材吗? 显然不能!其实,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这样说:磨难是人生最好的礼物!
③假如人生没有磨难,人类就不会进化,社会也不会向前发展。

人类长期生活在一顺百顺、无忧无虑的环境中,那么既淘汰不了劣者,也筛选不出强者。

假如当初就如此,人体的各种功能必将全面退化,最后可能倒退回原始状态。

真的那样,人类也许现在还同猿猴们称兄道弟,与野兽们同林为伍!
④假如人生没有磨难,人类就可能会成为愚不可及的白痴蠢蛋。

富贵温柔真如同一把无形利剑,它削去了人的铮铮铁骨、坚强意志、奋斗精神和冲天豪气,将猛虎变为猫咪,将雄狮变为绵羊,将雄鹰变为麻雀,将龙种变为跳蚤……古语说:“富贵不过三代”,又说“自古纨绔无伟男”。

清代八旗子弟的历史悲剧就是明鉴。

⑤假如人生没有磨难,人类就会丧失很多优秀品质。

胆识、进取、意志和坚韧等一串串闪光的字眼便没有任何社会意义,甚至可能会从字典中删除,黯然“下岗”。

然而,现实中,正是这些千古不朽的社会理念在支撑着人生的框架,在构建着人生的坐标,在书写着人生的底蕴,在指引着人生的航向……
⑥所以,假如人生没有磨难,其本身就是一种灾难。

⑦磨难乃人类的良师。

它令人振作,催人奋进,教人警醒,激人超越。

正是磨难本身使人产生了对于环境的种种“适应性”,诱发了人的种种潜智潜能。

环境需要听力,人便提高了耳朵的听觉功能;环境需要视力,人便提高了眼睛的视觉功能;环境需要思维,人便促使大脑日益聪睿精进。

⑧磨难实乃人类文明成果的孵化器、催生剂和奠基石。

关于磨难,司马迁曾深有感慨地说出下列掷地有声的话语:“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此真乃千古良言,历久弥珍!我们甚至还可以将司马迁的名句续写下来:太史公受辱而作《史记》,杜甫流落乃成《三吏》、《三别》,吴敬梓落第方有《儒林外史》,曹雪芹困顿而著《红楼梦》。

中国历史上这些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无一不是因作者饱受磨难而成。

假如当初这些文化先贤没有遭受如此磨难,恐怕人类就不会有这些文化精品出现了!
⑨有人说过,人的脸型就是一个“苦”字,天生就该受尽各种苦难。

此言似乎不谬。

想人之一生,在自己的哭声中临世,在亲人的哭声中辞世,中间百十年的生涯,无时无刻不在与艰难、困苦、疾病、灾祸打交道。

然而正是由于人类历尽磨难而甘之如饴,才将我们的生命演绎得如此波澜起伏,跌宕有致,如诗如画,如梦如歌……
⑩因此,我们对于人生中的各种磨难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我们知道“阳光总在风雨后”“吹尽黄沙始见金”。

我们向磨难要勇气,要智慧,要韧性,要成功!只要是人生中不可摆脱的磨难,尽管来吧!早些来吧!我们昂首挺胸地站立着!绝不胆怯!绝不屈服!
1.请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6分)
2.第④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论述了什么道理?(6分)
3.第⑧段说“磨难实乃人类文明成果的孵化器、催生剂和奠基石”,请举一个事例加以论证(文中的事例除外)(6分)
4.“太史公受辱而作《史记》,杜甫流落乃成《三吏》、《三别》,吴敬梓落第方有《儒林外史》,曹雪芹困顿而著《红楼梦》”,你也曾经历过磨难吗?你是怎样应对的?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

(6分)
答案:
1.(2分)只有经受住磨难考验的人,才能成就最终的辉煌或磨难是人生最好的礼物。

2.(3分)比喻论证、对比论证;论述了只有经受住磨难考验的人,才能成就最终的辉煌。

3.(3分)示例:举世闻名的贝多芬35岁时双耳完全失聪,但他战胜了磨难,最终完成了《命运》、《月光曲》等传世之作。

或奥斯特洛夫斯基在病痛的磨难中完成了旷世之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4.(3分)例:我也经历过磨难。

几年前家里的生意亏本,家里的光景每况愈下,虽然父母没对我说过什么,但我从此以后知道了节俭。

磨难固然给人痛苦,但换个角度想,磨难让我成长,教我坚强,我感谢磨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