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油气集输工艺流程
关于油品集输工艺技术措施浅谈

关于油品集输工艺技术措施浅谈随着石油化工工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油品集输工艺技术也在不断完善和提高。
作为重要的石油化工环节,油品集输工艺技术在工业生产和油品质量控制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油品集输的工艺流程、技术措施、问题排查等方面进行浅谈。
一、油品集输的工艺流程油品集输工艺流程主要包括油罐的接收、加注、调和、混合、配料等。
1.油罐接收:油罐接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其目的是将产生的石油产品运输到储油罐中,待产品质量稳定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工序。
2.加注:加注是将石油产品装入油罐的过程,主要包括装卸车辆的进出、产品管道的连接、阀门的打开和关闭等操作。
3.调和:调和是指将不同来源和成分的油品进行混合处理,以获得更适合市场特点的产品。
调和需要通过计量仪表对各项参数进行检测和分析,以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配方调整。
4.混合:混合是将不同来源和成分的油品进行混合处理,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混合需要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调整,且需要对接口密封性进行严格控制,以防油品外泄等安全事故。
5.配料:配料是将调和好的不同品种的油品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混合,以达到市场需求,并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为了保障油品质量稳定和生产安全,油品集输环节采取了一系列技术措施:1.确保计量准确:计量准确是影响油品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因此,需要采用一系列科学的计量手段,如高压差流量计、动态称重仪等,以确保计量的准确性。
2.严格控制环境温度:为了避免油品在运输过程中发生蒸发、凝结等不良反应,需要对集输环境温度进行预测和控制,使其与储存环境温度相匹配。
3.严格实施过滤处理:油品集输过程中,需要对油品进行过滤处理,以去除悬浮物、杂质和水分等有害物质,从而确保油品质量。
4.精细控制装卸流量:精细控制油品装卸流量是保证油品质量稳定的关键因素之一,需要通过安装流量计或液位计等计算仪器来控制,从而实现精细化的油品管控。
5.完善集输管道系统:集输管道系统是油品运输的重要部分,需要保证其密封性和强度,以避免油品泄漏和安全事故的发生。
油气集输的工艺流程及处理工艺分析

油气集输的工艺流程及处理工艺分析摘要:在油田的加工过程中,原油和天然气是一种混合物,只有经过有效的分离,才能得到标准的原油和天然气。
通过对该工艺的不断优化,在油气集输过程中,我们应尽量降低投资,提高其处理效益,推动油田的平稳发展。
关键词:油气集输;工艺流程;处理方法前言为提高原油产量,优化原油集输、处理工艺,使原油水分的分离得到更好的利用。
通过优化油气集输工艺技术,可以充分利用高效油气水分离技术的优点,改善石油天然气水处理的质量,确保油气集输工艺的顺利实施,实现油田的最优输出。
一、油气集输的相关介绍(一)原油脱水从油井中提取出来的石油一般都有一定的湿气,如果含水量过高,就会影响到储运工作,造成很大的浪费,而且会消耗更多的设备;从含水量的角度来看,大多数是含盐的,这样会对设备和容器造成更大的腐蚀。
在炼油过程中,将水和原油一起加热,会引起水的蒸发和膨胀,使其压力增大,对正常的生产和产品质量都会有很大的影响,甚至会发生爆炸。
因此,在进行原油外运前,我们必须进行脱水操作。
(二)原油脱气通过下面的两个装置,即分离机和稳定器,将轻烃成分分离出来,这个过程就是原油的脱气。
符合有关规定的原油,经纯化后,含水量不能超过0.5%,1吨含气的原油不能超过1立方米。
当原油靠近井口的时候,随着压力和温度的变化,会形成一种气体和液体。
为了满足多个操作的要求,例如加工和储存,需要用不同的管道将气体和液体分开,这个过程称为物理和机械分离。
它是石油和天然气分离的高效装置。
即使是对于石油、天然气和泥沙,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按其形状,又可分为许多种,例如比较常用的垂直型分离机。
使气体产生汽化现象,使之与原油分离,就叫做原油稳定,使之与高压力组分分离,降低压力,从而达到原油的稳定性。
通常,它是最后一道加工工艺,当它达到了稳定状态,才能生产出商品油。
从国内原油的稳定性角度来看,主要是从C1到C4的分离,在稳定后,原油的蒸汽压力要低于这一区域的0.7倍,约0.071 MPa。
油气集输工艺流程探讨

油气集输工艺流程探讨作者:荣艳来源:《商情》2019年第46期【摘要】结合油气集输工艺流程的基本内容,重点对集油工艺流程的特点及适用条件进行了论述,并阐释了选择工艺流程的依据和原则,以期为油气集输工艺流程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油气集输;工艺流程;探讨1油气集输工艺流程收集油井产出的油、气、水混合物,按一定顺序通过管道,连续地进入各种设备和装置进行处理,获得符合质量标准的油气产品,并将这些产品输送到指定地点的全过程,称为油气集输工艺流程。
集输流程通常由油气收集、加工处理、输送和储存等环节组成。
油田集中处理站的主要功能是将各井所产原油进行脱水、稳定、生产出商品原油的场地。
从油井到集中处理站的流程称集油流程,从集中处理站到矿场油库的流程称输油流程。
集油是收集、计量油井产物的过程。
目前集油流程大体分为三类:产量特高的油井、计量站集油流程、多井串联集油流程。
2集油工艺流程的特点及适用条件2.1不加热集油工艺流程油井以单独的出油管线与计量站相连,各井产物在计量站轮流计量,计量分离器将井流分成气液两相并分别计量气、液流量,而后再次混合与其他油井产物汇合流至集中处理站。
这种流程适用于油井井口剩余能量(压力、温度)较高、黏度和倾点低、流动性能好的原油,或单井产量大,原油含水率高的场合。
当井口温度及管线输送终点温度均高于原油析蜡温度时,可采用不加热集油。
在严寒地区井口及管线输送终点温度低于原油析腊温度,但高于脱气原油倾点时,为防止油井出油管线结蜡堵塞,应采用电加热解堵或定期清管防堵措施。
当出油管沿线地温低于原油倾点时,需有解堵措施。
与加热流程相比,这种流程具有节能,建设费用和运行费用都较低的功效。
2.2加热集油工艺流程在井场设加热炉提高油井井流温度后,沿出油管线流入计量站。
被计量油井井流先经加热后进入计量分离器,在分离器内分成气、液两相并在计量后重新汇合。
不计量油井井流在计量站管汇处混合后,经加热并和计量油井井流混合送往下游。
油气集输工艺流程

浅析油气集输工艺流程【摘要】本文介绍了油气集输的发展历史,通过油气集输方法介绍和对比研究,深入分析各种方式的优缺点,根据各地的不同特点,总结出最适合自己的油气集输方案,在油田的开发中,能够最大化地利用资源,并油田的发展和国家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能源支持。
【关键词】油气集输工艺采油技术设计原则1 油气集输地位与历史油气集输即将各油井生产的原油和天然气进行收集、计量、输送和初加工的全过程的顺序。
1.1 油气集输的地位当油气的开采价值和地点确定下来,在油田地面上需建设各种生产设施、辅助生产设施和附属设施,以满足油气开采和储运的要求。
建设工程量和投资一般占整个地面工程的40%-50%,是整个地面工程的核心和龙头。
它能保持油气开采与销售之间的平衡,使原油、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天然汽油产品质量合格。
油田所采用的油气集输流程及工程建设规模及总体布局,都会对油田的可靠生产、建设水平、生产效益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1.2 发展历史油气集输和储运技术随着油气的开发应运而生。
早在中国汉代,蜀中人民就采用当地盛产的竹子为原料,去节打通,外用麻布缠绕涂以桐油,连接成“笕”,就是我们现在铺设的输气管线。
到了19世纪中叶以后,四川地区的这些管线总长达二三百里,专门从事管道建设的工人就有一万多人。
在当时的自流井地区,绵延交织的管线翻越丘陵,穿过沟涧,形成输气网络,使天然气的应用从井的附近延伸到远距离的盐灶,推动了气田的开发,使当时的天然气年产达到7000多万立方米。
直到20世纪末期,各油田相继进入高含水采油期,各油田在开采的同时开始注意节能降耗的问题,一批世界先进水平的高效节能油气集输工艺流程相继研发成功,使我国在油气集输方面进入了高效时期。
2 油气集输系统的工作内容与分类:2.1 油气集输工作步骤(1)油井计量;(2)集油、集气;(3)将井流分离成原油、天然气、采出水;(4)脱除原油内易挥发成分,使原油饱和蒸汽压等于或低于商品原油规定的标准;将符合商品原油标准的原油储存在矿场原油库中,以调节原油生产和销售间的不平衡;(5)天然气净化,对分离出的天然气进行进一步的脱水,脱酸,脱氢等处理。
油气集输工艺流程

油气集输工艺流程油气集输工艺流程是指将油气田中产出的原油、天然气等能源通过管道、船舶等运输工具进行集输和输送的一系列工艺流程。
这个过程涉及到多个环节和技术,需要经过严格的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以确保油气能够安全、高效地从产地输送到加工厂或终端用户手中。
下面将详细介绍油气集输工艺流程的主要环节和技术要点。
1. 油气采集与处理油气集输工艺流程的第一步是油气的采集与处理。
在油气田中,通过钻井等方式开采出地下的原油和天然气资源。
这些原油和天然气还含有杂质和其他成分,需要进行初步的处理和分离。
例如,原油中可能含有水、天然气和固体杂质,需要通过分离器和过滤器等设备进行初步的分离和处理,以获取纯净的原油和天然气。
2. 输送系统设计在油气采集与处理后,需要设计输送系统来将原油和天然气从采集点输送到加工厂或终端用户。
输送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包括输送距离、输送量、输送方式等。
对于远距离输送,通常会选择建设长输管道来输送原油和天然气;对于近距离输送或小规模输送,可以选择使用集装箱、罐车等运输工具。
3. 输送工艺输送工艺是油气集输工艺流程中的核心环节。
对于原油的输送,通常采用管道输送的方式。
管道输送具有输送量大、输送距离远、成本低等优点,但也需要考虑管道的材质、防腐蚀、安全监测等技术要点。
对于天然气的输送,可以选择管道输送或液化天然气(LNG)的方式。
LNG具有体积小、能量密度高的优点,适合远距离输送。
4. 输送安全管理在油气集输工艺流程中,输送安全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原油和天然气是易燃易爆的危险品,一旦发生泄漏或事故,将会对环境和人员造成严重危害。
因此,输送系统需要配备先进的安全监测设备和防护措施,以确保输送过程的安全稳定。
此外,还需要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和危险源管理制度,以应对突发事件。
5. 终端加工与利用最后一个环节是油气的终端加工与利用。
原油需要经过炼油厂的加工,提炼出各种石油产品,如汽油、柴油、润滑油等。
油气集输储运系统工艺流程优化分析

油气集输储运系统工艺流程优化分析摘要:油气集输的生产工艺流程与石油开采的钻井、勘探、修井、测井以及采油等生产工艺流程有很大的不同,它的首要特点是生产时涉及的油田点多,面广而且线长,同时进行油田集输的生产工作是还伴随着高温高压、易燃易爆、发生火灾等危险性,生产工作有着很强的连续性,工艺流程十分复杂,所以随着油田开采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大家也愈加的注重油田集输的生产工作,同时油田集输工艺水平的高低对油田开发的整体技能工艺水平也是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集输工艺;工艺设计;流程优化;油气集输储运系统是油田接收、储存、发放原油和天然气的主要系统,具有周转频繁、储存油品单一的特点。
为保证油气田运输与生产正常,必须选用适当的油气管输储运技术,科学设计相关工艺,合理选用油库,使油气的收集、储存与运输复合生产需要。
1油气管道集输储运1.1 集输系统油气集输指的是在油气田上收集各井产出的原油、天然气及其伴生物,经过分离、计量后汇集输送至处理站。
然后,经过油气水分离与净化后,将达到规范标准的原油、天然气进行外运。
在这过程中,涉及到了原油稳定、轻烃回收、含油污水处理等工艺。
油气管道集输一般采用三级、二级、一级布站方式,若采用三级布站方式,可以分别设置计量站、接转战、集中处理站。
集输管网中的油气输送过程、流向确定以油气田地质特征、油气物性、采油工艺和建设条件等为依据。
油气管道集输系统设计时,一般按照油气田开发区规定的逐渐产油量、产气量及十年中最大处理量等参数来确定生产规模,使用年限为 5~10 年。
1.2 储运系统油气管道储运系统是油气生产、加工与使用的桥梁,只有做好了油气储存工作才能奠定油气使用基础。
油气储存主要是油气田的处理站场,具体包括原油、成品油储存和天然气储存两个方面。
原油、成品油储存可以采用油库,储油方式以地上金属罐储油、地下岩穴等方式为主。
其中,地上金属罐储油方式最为常用,且立式圆柱形的金属油罐比较多。
浅析油田油气集输储运工艺设计

浅析油田油气集输储运工艺设计摘要:油田油气集输储运工作是指将油气从油田作业的生产端收集起来,并进行密闭储存运输,将储存好的油气进行长距离管道或其他运输方式进行运输,运输至目标使用地点。
本文主要对油田油气集输储运工艺设计进行论述,详情如下。
关键词:油田;油气;集输储运引言油气集输工作就是要求在原油生产的过程中,集中收集开发出的石油和天然气等产品。
并且向固定的炼油点输送,但是在进行油气集输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油田企业设置了太多的采油点,而且采油点到炼油点的距离设置不合理,所以需要铺设多而复杂的管道。
1油气集输的设计原则(1)尽量减少采油的中间环节。
(2)充分维护整个生产体系的产油量稳定。
(3)充分采用密闭技术,善用地层。
(4)提炼后的合格产物必须达到生产条件,然后充分回收使用。
(5)实行现代智能化控制方式,显著减轻人工作业的强度,大大减少人员作业周期。
(6)集输过程要符合三去三回收的特点,合理布局生产流程。
2油田油气集输储运工艺设计2.1丛式井组油气生产噪声污染控制技术采用较为先进成熟的技术,兼顾造价、运行、维护多方面的因素;降噪设备和材料性质、燃烧性能符合要求,露天设备及设施防腐按长期使用进行设计;降噪设备不影响设备的结构安全,结构载荷满足要求;噪声防护设备的使用寿命符合要求。
同时应考虑降噪设备的适应性,降噪设备在机组各种工况条件下能可靠、稳定地连续运行;能够满足外部条件变化时的使用强度和维护强度;噪声治理工艺方案的设计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不影响设备大小和作业,以及设备返厂维修的吊装及运输工作;2)降噪设施的设置、噪声控制方案的选择及施工应方便日常检修和运行;3)不会对运行和检修人员日常巡检、抄表、例行维护等工作造成影响。
对于井上设备,如案例一中针对页岩气平台设备通过调整其布局方位可部分降低其噪声值,且通过将设备进行电代油动力优化可达到各敏感点控制要求。
而案例二中修井机设备所处环境并未被电网覆盖,故无法进行动力优化,且由于设备体量过大,因此在修井机设备与居民楼之间设置声屏障。
油气集输流程

油气集输流程
油气集输是指将油气从井口输送到处理厂或者储存设施的过程。
这个过程涉及到多个环节和设备,需要严格的操作流程和安全措施。
首先,油气集输的第一步是采油。
在油田中,工程师们会通过
钻井设备将地下的油气资源开采出来。
然后,油气会被送入管道或
者储罐中。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护环境,避免泄漏和污染。
接下来,油气会经过管道输送到处理厂。
在处理厂,油气会经
过一系列的分离、净化和加工过程,以提取出纯净的油品和天然气。
这些过程需要高效的设备和精确的操作,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处理完成后,油品和天然气会分别被送入储存设施。
油品会被
储存在储罐中,而天然气则会被压缩存储或者通过管道输送到用户端。
在储存和输送的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设
备和管道的完好和稳定。
最后,油气集输的最后一步是输送到用户端。
油品会被运输到
加油站或者工厂,而天然气则会被输送到城市供热系统或者工业用户。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运输工具的安全和稳定,避免事故和
泄露。
总的来说,油气集输流程是一个复杂而严谨的过程,涉及到多
个环节和设备。
只有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措施,才能确保油气
的安全输送和高质量的产品。
同时,环保意识也需要贯穿整个流程,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希望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管理提升,油
气集输流程能够更加高效、安全和环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油气集输工艺流程
郑伟
长城钻探钻具公司辽宁盘锦124010
【摘要】本文介绍了油气集输的发展历史,通过油气集输方法介绍和对比研究,深入分析各种方式的优缺点,根据各地的不同特点,总结出最适合自己的油气集输方案,在油田的开发中,能够最大化地利用资源,并油田的发展和国家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能源支持。
【关键词】油气集输工艺采油技术设计原则
1 油气集输地位与历史
油气集输即将各油井生产的原油和天然气进行收集、计量、输送和初加工的全过程的顺序。
1.1 油气集输的地位
当油气的开采价值和地点确定下来,在油田地面上需建设各种生产设施、辅助生产设施和附属设施,以满足油气开采和储运的要求。
建设工程量和投资一般占整个地面工程的40%-50%,是整个地面工程的核心和龙头。
它能保持油气开采与销售之间的平衡,使原油、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天然汽油产品质量合格。
油田所采用的油气集输流程及工程建设规模及总体布局,都会对油田的可靠生产、建设水平、生产效益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1.2 发展历史
油气集输和储运技术随着油气的开发应运而生。
早在中国汉代,蜀中人民就采用当地盛产的竹子为原料,去节打通,外用麻布缠绕涂以桐油,连接成“笕”,就是我们现在铺设的输气管线。
到了19世纪中叶以后,四川地区的这些管线总长达二三百里,专门从事管道建设的工人就有一万多人。
在当时的自流井地区,绵延交织的管线翻越丘陵,穿过沟涧,形成输气网络,使天然气的应用从井的附近延伸到远距离的盐灶,推动了气田的开发,使当时的天然气年产达到7000多万立方米。
直到20世纪末期,各油田相继进入高含水采油期,各油田在开采的同时开始注意节能降耗的问题,一批世界先进水平的高效节能油气集输工艺流程相继研发成功,使我国在油气集输方面进入了高效时期。
2 油气集输系统的工作内容与分类:
2.1 油气集输工作步骤
(1)油井计量;
(2)集油、集气;
(3)将井流分离成原油、天然气、采出水;
(4)脱除原油内易挥发成分,使原油饱和蒸汽压等于或低于商品原油规定的标准;将符合商品原油标准的原油储存在矿场原油库中,以调节原油生产和销售间的不平衡;
(5)天然气净化,对分离出的天然气进行进一步的脱水,脱酸,脱氢等处理。
使其符合商品天然气中含量指标的严格规定;
(6)含油污水处理
2.2 油气集输流程分类
(1)按不同加热方式:不加热、井加热、热水伴随、蒸汽伴随、掺稀油、掺热
水、掺活性水、掺蒸汽集油流程。
(2)按通往油井的管线数目:单管、双管和三管集油流程。
(3)按集油管网形态:米字型、环型、树状和串联管网集油流程。
(4)按油气集输系统布站级数:油井和原油库之间集输站场级数;一级布站集油流程:只有集中处理站;二级布站集油流程:计量站和集中处理站;三级布站集油流程:计量站、接转站(增压)和集中处理站;
(5)集输系统密闭程度:开式和密闭流程
3 油气集输流程设计原则
油气集输整个流程的设计工艺的影响因素很多,例如:油田开发的特征、油气物性、产品方案和井场实际条件。
通过优化选择,得出性价比相对最高的一种生产工艺设计。
其相关原则如下:
(1)根据不同油田的油气特质和实际地质特征,采取适当工艺措施,适度提高并控制整个流程系统内部的运作压力,尽量减少采油的中间环节,以此来减少中间环节的能耗。
(2)努力维持整个生产系统的的采输平衡,定期检查保证集输泵站和储油库的储油能力。
(3)流程密闭,最大化利用地层能量,降低在运输的过程中产生不必要的油气损耗;
(4)充分收集和利用油气资源,生产合格产品,净化原油,净化油田气、液化气、天然汽油和净化污水(符合回注油层或排放要求);
(5)便于管理,实现自动化,在生产环节中减少人工操作环节,减轻工人劳动强度。
(6)合理布局生产工艺流程,能够满足“三脱”、“三回收”等要求。
4 国内外在油气输送流程上的现状
4.1 加热集输
由于中国多数油田目前产油为“三高”原油(含蜡量高、凝固点高、粘度高),为使集输过程中油、气、水不凝,达到低粘度,安全输送,从油井井口至计量站或接转站间,一般采用加热集输。
主要方法有:
(1)井口设置水套加热炉,加热油气或者用蒸汽或热水伴热;
(2)从井口掺入热水或热油等但加热输送缺点是:一是低输量受到热力条件的制约,二是一旦发生事故停输,必须立即抢修,及时恢复运行,较长时间的停输会酿成凝管事故。
4.2 不加热集输
北美国家的输油管道多是输送低凝点、低粘度的原油,所以多为不加热输送。
通过对原油流变性的研究,在一些油田集输管道中添加化学降凝剂后使用常温输送技术。
因为实际生产需要和常温输送的工艺优越性,促使此项技术日趋成熟。
近年来,我国有部分管道应用此技术,取得的技术成果和经济效益是十分明显的。
4.3 密闭输送工艺
现代社会对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的依赖,使长距离的油气集输成为必然,目前常用的有两种:
(1)旁接油罐:优点是有缓冲过程,允许调节的时间长,对自动化水平要求低。
(2)从泵到泵:不再使用中间站进旁接罐的开式运行方式,而把全线制造成一个水力系统,可以充分利用上站压力,节约能耗和中间站储运设备投资,而且也避免了油气蒸发损耗。
密闭输油工艺取决于设备的可靠性、自动化水平和水击问题的解决。
4.4 优化运行技术
优化运行技术是国外多采取的运行方式,在SCADA(数字采集与监控系统)中基本上都装有优化运行控制软件,它可在不考虑调速的基础上,对管道的运行方案进行优化,使管道在最经济的状态下运行,减小低输量时的不匹配性,减少乃至消除节流损失。
5 结论
油气矿场的开采集输工艺流程的选择是一项系统工程,如何合理优化调整地面工程的各个系统,提高各系统的负荷率及运行效率是当前油田所面临的关键,利用已建设施的现状进行合理的优化整合;并且能够使用成熟的节能新工艺、新技术是油田节能降耗、挖潜增效、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手段。
合适的集输工艺流程可以提高我国油气集输方面整体实力,为我国工业发展和整体国力的提高做贡献。
参考文献
[1] 袁宗明. 天然气集输管网系统最优规划研究
[D]. 西南石油学院,2002
[2] 刘瑞,苗放,叶成名.基于数字地球平台的气工程技术应用[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