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表面纳米高温抗菌易洁喷涂检测标准
喷涂检验标准

喷涂件检验标准一、目的明确和规范喷涂产品的标准要求和检验方法,为喷涂产品的检验工作提供依据和指导。
二、范围此标准适用于本公司的样品、半成品和成品等喷涂件的检验(客户有特殊要求的按客户要求执行)。
三、作业程序(一)、主要检验项目1、外观检验2、附着力检验3、硬度测试4、喷涂膜厚检测5、色差检验6、耐温即冷(热冲击)试验7、光泽度检验8、机械冲击试验9、耐盐雾试验注:1)以上第1-6项为必检项目,第5-9项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否需检验。
2)粉末要求能耐高温360℃,含铅量低于90PPM。
(二)、外观检验1、检验条件在室内高效能日光灯两光源(照明度约为1000流明)下,站在消费者正常使用状态角度观察,在离产品(A级面300mm、B等级面500mm、C等级面1000 mm)远处观察不到明显缺陷则判定合格。
2、外观面分级外观面主要分为:A级面(主要外观面),B级面(次要外观面),C级面(不重要外观面)。
1)A级面:是指使用者观察的最显著的区域,这些通常是产品的顶部和前面大的、平坦的区域以及装配后经常看到的外表面,如机柜的面板、机柜大门,机柜四周侧面,常人可视顶面与不需弯腰可视底面等。
其它可被划分為A级面的包括,表面的位置或功能可被使用者明显注意到。
2)B级面:是指暴露的地方接近A级面的,但通常较少可见的地方,这些区域与A级面一樣暴露于使用者,但它们的位置或功能不被经常注意到。
如打开后看到的内附件、加强筋、大门的内侧面等。
3)C级面:仅在特别观察时才可见到有缺陷,通常在正常操作中倾向可发现以及清洁的过程中变的可见的区域,或在維修,拆卸移动产品的时候才可见的区域。
3、外观缺陷接受标准(以下接受标准仅作参考指引,最终接受与否根据实际情况评估和判定。
)(三)、附着力试验1、试验方法1)百格试验法:喷涂后,取一随炉色板,在涂膜面上,按间隔1mm纵横平行刻画11道,以适当的力度(划痕以露出基体为准)在喷涂面划成100个方格,再用强力透明胶覆盖按紧,呈45度角,然后突然撕掉,此时检查方格内之物是否掉落,1格为百分之一,验收标准为5级,即脱落数量为不超过5个方格为合格。
纳米无机材料抗菌性能检测方法及评价-最新国标

纳米无机材料抗菌性能检测方法及评价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纳米无机材料抗菌性能的术语和定义、试验方法、试验数据处理、检测结果计算、性能评价、检测报告和注意事项等。
本文件适用于纳米抗菌粉末以及以纳米抗菌粉末为抗菌功能组分(结构单元)的材料,如纤维、织物、塑料、涂料和陶瓷等。
其它材料的抗菌性能检测也可以参照本标准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文件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9266建筑涂料涂层耐洗刷性的测定GB/T13221纳米粉末粒度分布的测定X射线小角散射法GB19258紫外线杀菌灯GB/T19619纳米材料术语GB/T20944.2-2007纺织品抗菌性能的评价第2部分:吸收法(ISO20743)GB/T21866-2008抗菌涂料抗菌性测定法和抗菌效果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规范》(2017年版)T/CIAA抗菌专业名词和术语3术语和定义GB/T19619中的术语及下列术语适用于本文件。
3.1抑菌具有抑制或妨碍细菌或真菌生长繁殖及其活性的作用。
3.2杀菌具有杀灭细菌或真菌生长繁殖的作用。
3.3抗菌采用化学或物理等方法杀灭或妨碍包括细菌、真菌在内的微生物生长繁殖及其活性的过程。
3.4纳米无机材料三维空间尺度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量级(1-100nm)的无机材料,可以是粉末形式或分散在溶液中存在。
3.5纳米抗菌材料纳米抗菌粉末以及以纳米抗菌粉末为抗菌活性组分(结构单元)的材料。
4试验方法4.1试验方法4.1.1纳米粉末抗菌性能的试验方法按附录A规定的方法进行。
4.1.2纤维、织物、塑料粉体和微孔滤材等材料抗菌性能的试验方法按附录B规定的方法进行。
4.1.3塑料、陶瓷、漆膜、板材和金属等硬质表面材料抗菌性能的试验方法按附录C规定的方法进行。
喷涂检验标准

喷涂检验标准喷塑喷漆检验标准1、目的规范完善检验操作,发现、控制不良品,防止批不良品流入下道工序。
同时给检验工作提供引导及接收标准。
2、范围适用于进料、外协制品回厂、成品的检验。
3、定义喷塑、喷漆件检验过程的参照标准。
4、职责4.1 质检部负责不合格的发现、记录和标识,组织处理不合格品。
4.2 采购部负责进料、外协制品中不合格品与供应商的联络。
5、工作程序外观(目测)5.1 喷涂种类(如:塑粉或漆)、颜色与图纸要求及客户、我司、供应商三方确认的色板是否一致。
5.2 一般情况下,产品喷涂表面外观在使用时要求100%进行检验,检验方式依据本标准。
进料、外协回厂或过程验收则采用抽检,抽检操作方式依据《检验规范》。
特殊产品根据产品的具体要求检验。
5.3 外观缺陷:有缩孔、针孔、杂质点、漏底、涂层厚度明显不均、流泪、预处理不良有锈、表面有污斑、不光滑、不平整、桔皮、花斑、凹坑等。
5.4 外观和颜色检验的环境:5.4.1 色板采用客户样件或经客户认可的签样。
5.4.2 要求在天然散射光线或光照度不低于2×40w光源环境下),以目视方法进行。
光照度通常在D65(特殊情况下用F/A,其次高标准要求时用CWF/TL84),背景颜色为中灰色。
5.4.3 检查距离:被测品与眼睛的距离为500mm,检验时在±15°范围内旋转。
5.5 涂膜附着力(划格实验)5.6 涂膜附着力检验(基体金属为铁、钢、铝及铝合金):5.6.1 采用划格—胶带粘贴法测定漆膜附着力,每批次以一件或两件检验则可。
不合格时可用加严检验。
5.6.2 检验方法:使用锋利刃口的刀片(刃口宽要求0.05mm,刃口达到0.1mm时必须重新磨刃口),沿能确保得到直线切口的导向器,刃口在相对涂面35-45度角,均速划线。
划线位置距产品边缘最近距离不应小于2mm,切口要保证切到基体,在涂膜上,切出每个方向是6至11条切口的格子图形,切口以1mm间隔隔开,长度约20mm。
表面喷塑检验标准[1]
![表面喷塑检验标准[1]](https://img.taocdn.com/s3/m/6a3b6c9c90c69ec3d4bb7525.png)
一、表面喷塑检验标准(试行稿)1、检验条件1.1照明光线要求在天然散射光线或光的照度不应低于2×40w光源环境下。
1.2检查距离被测品与眼睛的距离为500mm,a面检验时在±15°范围内旋转。
2、表面等级的分类、区域划分2.1表面等级根据产品可视区域以及使用要求的不同,划分为不同的表面等级:“a”、“b”、“c”、“d”。
2.2区域划分“a”:正常使用时可直接看到的主要表面,一般指终端产品的正面。
“b”:正常使用时观察不到的表面,一般指终端产品的测面、后面。
“c”:正常使用时观察不到的表面,一般指终端产品的底面。
“d”:正常使用时观察不到的次要面,一般是指终端产品内部面。
3、代码对照表称数目长度直径深度宽度面积距离代号nldhwsds单位个cmmmmmmmmm2mm说明:下文所提到的不良缺陷数目均指单面上的不良缺陷数目。
4、验收要求4.1验收总则4.1.1喷涂件表面应清洁、无污。
4.1.2喷涂层均匀、完整,同批产品的光泽、纹理一致,颜色符合图号要求,且与双方封样色样比较无明显差异。
4.2外观要求4.2.1“a”面外观检验要求:序号不良项目验收要求1点缺陷(含颗粒)当d≤0.5mm(或s≤0.2mm2)且不连续时(ds≥5mm),不视为缺陷。
当0.5mm(或s≤0.2mm2)二、喷涂喷漆检验标准(范本)1、目的发现、控制不合格品,采取相应措施处置,以防不合格品误用。
2、范围适用于进料、外协制品回厂、成品及顾客退货各过程中产生及发现的不合格品。
3、定义(无)4、职责4.1 品质部负责不合格的发现,记录标识及隔离,组织处理不合格品。
4.2 制造部参与不合格品的处理。
4.3 供应部负责进料中不合格品与供应商的联络。
4.4 管理者代表负责不合格品处理的批准。
5、工作程序:1.喷涂种类、颜色与图纸要求及客户、我司、供应商三方确认的色板是否一致。
2.一般情况下,产品喷涂表面外观检查100%进行检验,检验方式依据本标准,特殊产品根据产品规格的具体要求检验。
喷涂喷漆检验标准

喷涂喷漆检验标准喷涂检验标准涂装酸洗专用加热器1 目的明确公司产品的表面喷涂质量标准,以使生产和检验有章可循。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的喷涂产品检验。
3 外观标准3.1等级面划分标准:A 级面:装配后经常看到的外表面,如机柜的面板、机柜大门,机柜四周侧面,常人可视顶面与不需弯腰可视底面。
B 级面:不经常看到,但在一定条件下能看到的面。
如打开后看到的内附件、加强筋、大门的内侧面等。
C 级面:一般看不到,或只有在装配过程中才能看到的面。
机柜内拖板与导轨的接触面,机柜底板与底座的接触面等。
3.2 检验条件A 光源要求:北极昼光或室内高效能日光灯两光源(照明度约为1000流明)。
B 目测距离:A级面为300mm,B等级面为500mm;C等级面为1000 mm。
3.3 检验标准按光源标准要求区分产品的等级面,所有等级面涂膜应无基材露底、剥离等缺陷,所有表面应无划痕、起泡、起皱、针孔,积粉等不良等现象。
在眼睛距离等级面的标准处,以3m/min速度扫描检查。
3.4 外观缺陷标准判定标准见附表一。
4 尺寸标准项目户外粉室内粉喷漆检测方法产品表面厚度 60~120 50~100 40~70 涂层测厚仪产品内侧厚度 60~100 50~80 30~60 涂层测厚仪单位:μm附表一:表面缺陷判定标准:NO. 缺陷种类规格值(mm)面积限度(平方毫米)检查工具100以下 100-300 300以上A B C A B C A B C1磨伤擦伤划伤长10,宽0.1以下0 2 2 0 3 3 1 4 4 游标尺点测规线测规卷尺长10,宽0.15以下0 1 1 0 2 2 1 3 3长15,宽0.1以下0 0 0 0 1 1 1 2 2宽0.15以上0 0 0 0 0 0 0 1 12异物颗粒0.3以下1 2 3 2 3 4 3 4 5游标尺点测规0.4以下0 1 2 1 2 3 2 3 40.5以下0 0 1 0 1 2 0 2 33 缩孔φ0.3以下1 1 2 2 2 3 3 3 4游标尺点测规φ0.5以下0 0 1 1 1 2 2 2 3φ0.5以上0 0 0 0 0 1 0 0 24黑点白点其它色点0.3以下1 2 2 2 3 3 3 4 4 游标尺点测规0.4以下0 1 1 1 2 2 2 3 30.4以上0 0 0 0 1 1 0 2 25 折弯压痕长2,宽0.2以下2 3 3 3 4 4 4 5 5 游标尺长4,宽0.2以下1 2 2 2 3 3 3 4 4长5以上0 1 1 1 2 2 2 3 3宽0.2以上0 0 1 1 0 2 0 2 36 色泽---除指定色板上下限外,不可掺杂色与脱落目测7 光泽---按设计指定并不可有不均现象目测8油渍、污渍---不可有目测备注:黑色粗线方框内的数值为判定标准,如“2”表示在规定的条件下,不允许超过2处。
表面喷塑检验标准[1]
![表面喷塑检验标准[1]](https://img.taocdn.com/s3/m/c74d62eaf46527d3250ce044.png)
一、表面喷塑检验标准(试行稿)1、检验条件照明光线要求在天然散射光线或光的照度不应低于2×40w光源环境下。
检查距离被测品与眼睛的距离为500mm,a面检验时在±15°范围内旋转。
2、表面等级的分类、区域划分表面等级根据产品可视区域以及使用要求的不同,划分为不同的表面等级:“a”、“b”、“c”、“d”。
区域划分“a”:正常使用时可直接看到的主要表面,一般指终端产品的正面。
“b”:正常使用时观察不到的表面,一般指终端产品的测面、后面。
“c”:正常使用时观察不到的表面,一般指终端产品的底面。
“d”:正常使用时观察不到的次要面,一般是指终端产品内部面。
3、代码对照表称数目长度直径深度宽度面积距离代号nldhwsds单位个cmmmmmmmmm2mm说明:下文所提到的不良缺陷数目均指单面上的不良缺陷数目。
4、验收要求验收总则4.1.1喷涂件表面应清洁、无污。
喷涂层均匀、完整,同批产品的光泽、纹理一致,颜色符合图号要求,且与双方封样色样比较无明显差异。
外观要求面外观检验要求:序号不良项目验收要求1点缺陷(含颗粒)当d≤(或s≤且不连续时(ds≥5mm),不视为缺陷。
当(或s≤二、喷涂喷漆检验标准(范本)1、目的发现、控制不合格品,采取相应措施处置,以防不合格品误用。
2、范围适用于进料、外协制品回厂、成品及顾客退货各过程中产生及发现的不合格品。
3、定义(无)4、职责品质部负责不合格的发现,记录标识及隔离,组织处理不合格品。
制造部参与不合格品的处理。
供应部负责进料中不合格品与供应商的联络。
管理者代表负责不合格品处理的批准。
5、工作程序:1.喷涂种类、颜色与图纸要求及客户、我司、供应商三方确认的色板是否一致。
2.一般情况下,产品喷涂表面外观检查100%进行检验,检验方式依据本标准,特殊产品根据产品规格的具体要求检验。
3.外观检验项目是否有缺陷:如缩孔、针孔、杂质点、漏底、涂层厚度明显不均、流泪、预处理不良有锈、表面有污斑、不光滑、不平整、轻微桔皮、凹坑等。
(完整版)检验标准(喷塑、喷漆、电镀、发黑).doc

金华市开发区宏发工具有限公司企业标准文件检验标准(表面处理)版本 /次:A-01持有人:分发号:状态:2011 年 4 月 01 日发布2011 年 4 月 01 日起实施发布:宏发工具有限公司版权归属:宏发工具有限公司文件编号:版本 A 喷塑喷漆检验标准Q/YD02-2011 版次01页次: 1of5 生效日期2011/04/011、目的规范检验操作,发现、控制不良品,防止批不良品输入下道工序。
同时给检验工作提供引导及接收标准。
2、范围适用于进料、外协制品回厂、成品的检验接收及顾客退货的挑选检验。
3、定义喷塑、喷漆件检验过程的参照标准(电泳漆件检验参照喷漆件检验标准)。
4、职责4.1 品质部负责不合格的发现、记录、标识及隔离,组织处理不合格品。
4.2 制造部参与不合格品的处理。
4.3 采购部负责进料中不合格品与供应商的联络。
4.4 管理者代表负责不合格品处理的批准。
5、工作程序外观(目测)5.1 喷涂种类(如:塑粉或漆)、颜色与图纸要求及客户、我司、供应商三方确认的色板是否一致。
5.2 一般情况下,产品喷涂表面外观在使用时要求100%进行检验 (员工自检 ),检验方式依据本标准。
进料、外协回厂或过程验收则采用抽检,抽检操作方式依据《抽检规范》。
特殊产品根据产品的具体要求检验。
5.3 外观缺陷:有缩孔、针孔、杂质点、漏底、涂层厚度明显不均、流泪、预处理不良有锈、表面有污斑、不光滑、不平整、桔皮、花斑、凹坑等。
5.4 外观和颜色检验的环境:5.4.1 色板采用客户样件或经客户认可的签样。
5.4.2 应在标准光源对色灯箱 CAC-600 箱内 (无设备条件时则要求在天然散射光线或光照度不低于 2×40w 光源环境下 ),以目视方法进行。
光照度通常在D65(特殊情况下用 F/A ,其次高标准要求时用 CWF/TL84 ),背景颜色为中灰色。
编制:审核:批准:文件编号:版本 A 喷塑喷漆检验标准Q/YD02-2011 版次01页次: 2of5 生效日期2011/04/015.4.3检查距离:被测品与眼睛的距离为500mm ,检验时在±15°范围内旋转。
喷涂涂层检验标准

喷涂涂层检验标准背景喷涂涂层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种产品的工业保护措施。
为了确保喷涂涂层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规定的标准,需要进行相应的检验。
目的本标准的目的是为了制定一套全面的喷涂涂层检验标准,以确保涂层的质量符合规定,达到预期的防护效果。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喷涂涂层,包括但不限于金属涂层、涂漆、防腐蚀涂层等。
检验内容1. 喷涂涂层厚度的测量:使用适当的测量工具,对涂层的厚度进行测量,确保其符合要求。
2. 涂层附着力的测试:通过适当的试验方法,对涂层在不同材料表面的附着力进行测试,以确保涂层的粘附能力符合要求。
3. 涂层硬度的测定:使用硬度计等工具测定涂层的硬度,以评估其抗刮擦和抗磨损性能。
4. 涂层外观的评估:对涂层的外观进行检查,包括颜色、光泽、平整度等方面,确保其符合要求。
5. 涂层耐腐蚀性能的测试:使用适当的试验方法对涂层的耐腐蚀性能进行测试,以评估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耐久性。
检验方法1. 涂层厚度的测量:使用合适的测量仪器,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测量,记录测量结果。
2. 涂层附着力的测试:采用适当的试验方法,如划格试验、剥离试验等,进行涂层附着力的测试,并记录测试结果。
3. 涂层硬度的测定:使用硬度计等工具进行涂层硬度的测定,记录测定结果。
4. 涂层外观的评估:对涂层的颜色、光泽、平整度等进行目测评估,并记录评估结果。
5. 涂层耐腐蚀性能的测试:根据相关标准选取适当的试验方法,对涂层的耐腐蚀性能进行测试,并记录测试结果。
结论通过对喷涂涂层进行全面的检验,可以确保涂层的质量符合要求,达到预期的防护效果。
本标准为喷涂涂层的检验提供了详细的内容和方法,有助于保证产品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波电器事业部企业标准
QMW-J03.008-2008
金属表面纳米高温易洁抗菌喷涂
检测标准
2008- 12 -20 发布2009- 12 -25 实施
微波电器事业部发布
前言
本标准适用于家用微波炉的烤盘、腔体、等金属件表面作高温油喷涂的检测标准,本标准参考了粉末喷涂、其它喷油产品、国外产品的杀菌检测标准的相关章节。
GB/T 1771-1991 色漆和清漆耐中性盐雾的测定(ISO 7253:1984);
GB/T 2828-1987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
GB/T 9286-1998 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ISO 2409:1992);
GB/T 9792-1988 金属材料上的转化膜单位面积上膜层质量的测定重量法(ISO 3892:1980);
GB/T 1765-1979 测定耐湿热、耐盐雾、耐候性(人工加速)的漆膜制备法;
JIS2801:2000 日本抗菌制品标准
本标准作为试用版本,在今后使用部门试用以后,如果发生异议、或认为标准条款不全,请以书面形式提交研发部,以便再次修订标准,以趋完善。
本标准由微波电器事业部研究开发部提出,经微波电器事业部技术委员会审定通过。
本标准由微波炉电器事业部研究开发部标准化管理归口和解释。
本标准2008年12月20日发布,自2008年12月25日起实施。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郑文强
本标准审核人:吴远兴
本标准批准人:栾春
纳米高温杀菌油腔体的检测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家用微波炉(以下简称微波炉)纳米高温杀菌油喷涂的涂料性能要求、检验检测的判定方法及检验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微波炉腔体、烤盘、烤箱制品的腔体、烤盘及其它金属件的表面喷涂纳米高温杀菌油的制品。
2、喷涂基材:
本标准规定喷涂基材为:镀铝板、镀铝锌板、冷轧板等能耐280℃以上温度的材料基材,材料本身表面平整无瑕且必须经过清洗干净,无油污、杂点等缺陷。
冷轧板表面必须进行磷化处理方可喷涂。
3、喷涂油漆:
由于含氟涂层在260℃以上的温度可能分解析出有毒物质,不适合于微波炉炉腔的应用,本标准禁
A、环境性能测试:将腔体放置于高低温箱内,进行每周期四小时的+70℃、-25℃高低温循环测试,其进行十二个周期,试验后制品无异常。
B、潮态试验:将制件放置在环境温度40±2℃,相对温度95%放置48小时,应无异常。
C、硬度:按国标GB/T 6739—1996,采用硬度测试仪,硬度大于2H(三菱牌)。
D、附着力:用刀具在涂层上试片上划1mm⒉的小格100格,在同一45°对角位置用日本3M胶布粘紧涂层,然后以90°角快速拉起胶布,重复3次后不能有任何小格涂层脱落。
E、耐溶剂擦拭:用分析醇酒精或丁酮来回各擦试50次,涂层无掉色、脱落现象。
F、平板耐磨:5%清洁剂洗涤水,3M百洁巾,负重2.5Kg,左右摆动为1个行程,每250个行程,检查涂层是否有露出基材。
G、盐雾试验:国标中级盐雾要求进行48小时试验,符合标准要求。
H、冲击试验:按GB/1732-93 漆膜耐冲击测定法,制品受50Kgcm冲击后,制品正面无异常。
J、耐酸性:把测试板往0.5%硫酸(H2SO4), 或者1% 盐酸(HCl), 或者 1% 乙酸(CH3COOH)里,常温下浸泡24小时后, 用透明胶布进行附着性测试;(周边切口处必须封蜡)。
H、0.5%氢氧化钠(NaOH)溶液里,常温下浸泡24小时后, 测试板用透明胶布进行附着性测试. (周边切口处必须封蜡)。
J、杀菌率测试:按JIS2801:2000标准测试,其中大肠杆菌的杀菌率达99%以上,金黄色葡萄球菌杀菌率达:90%以上。
K、不粘性:将腔体或(喷涂的同种涂料的平底锅)加热到160-170℃,在不加入任何食物油的条件下,直接打入鸡蛋,平铺的涂层表面,“荷包蛋”煮熟后,具有不粘的效果,如此连续三十次,均有不粘、粘锅的效果。
L、易洁抗污性:采用ZEBRA油性笔,在产品上划线,固化一分钟后,可以用棉布轻易清擦去。
M、柔韧性:制品宽20mm样条,经8T折弯后,漆膜无异常。
5、外观标准:根据我司的《成品检测标准》判定,或由成品检测部门另行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