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马云的4个故事

合集下载

关于马云的励志故事

关于马云的励志故事

关于马云的励志故事当你成功的时候,你说的所有话都是真理。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关于马云的励志故事,供大家参阅!关于马云的励志故事1:马云在2013年5月10号,在杭州的淘宝十周年庆典上表示,这是一个变化的时代。

还有人没搞清楚PC,移动互联网来了;还没搞清楚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来了。

而变化的时代是年轻人的时代。

“不是变化的时代,年轻人,轮不到你们,”马云鼓励现场的3万多合作伙伴和阿里年轻人,“十年以前,看到无数伟大的公司,我们也曾迷茫,我们还会有机会吗?坚持、执着、面对变化,我们走到了今天。

我们无法改变昨天,30年后的今天,是我们今天这帮人决定的。

”在过去的十多年里,阿里巴巴集团先后打造了中国最大的B2B平台阿里巴巴、C2C平台淘宝和B2C平台,让网购成为普通人生活的一部分,并在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方面进行大量投入,试图建设一个完善的电子商务生态系统。

马云认为,正是在变化的时代里,专注于解决社会的问题,赢得了信任,阿里巴巴才拥有了今天的成绩。

马云的这次演讲给我们讲述了现在时代是年轻人的,未来也是年轻人的,相信未来,相信团队,才是我们为了的道路。

马云在以后的生活中会加大对环保的关注,希望我们的家园更加的美好,为环保付出自己的力量。

马云的一生可以说是光彩云集,他的退出是光辉的,是荣耀的,我们希望马云以后的生活幸福美满,以上的内容是火柴女孩故事网、名人故事大全为大家带来的马云的故事,马云退休的故事《相信未来属于年轻人》,同样他的故事也是我们学习的,为了生活去奋斗,年轻人是以后的未来。

关于马云的励志故事2:一天,电视上播出一个纪实节目。

屏幕上放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在挨家挨户地推销网站。

这个小伙子脸上呈现出很激进的表情,嘴里喋喋不休,身上穿着很廉价的衬衫,理着很土气的头发。

因为长相怪异,乍一看,我很不屑,以为是一个骗子,就是那种极没素质的死缠烂打的推销员。

接下来,让我大吃一惊。

镜头回放,原来这是一部讲述阿里巴巴网站CEO马云的纪实采访。

马云励志故事简短_马云励志故事及感悟

马云励志故事简短_马云励志故事及感悟

马云励志故事简短_马云励志故事及感悟推荐文章科学家成功的事例热度:名人成功的背后的故事经典热度:名人成功的故事精选集热度: 18岁窃15亿的黑客阿叶自学成才的故事热度:中外名人励志故事激励人心热度:国人评价马云多是觉得他是一个神话般的人物,是中国的骄傲。

而关于马云的故事也有很多,作为一如既往的励志哥,马云的故事也是非常励志的。

以下是店铺分享给大家的关于马云励志故事,希望大家喜欢!马云的相关励志故事汇总,点击进入↓↓↓马云的个人简介马云励志故事篇1:我申请过10次哈佛都被拒绝了马云励志故事篇2:为了生活去奋斗马云励志故事篇3:当马云还是屌丝时的真实小故事马云励志故事篇4:马云的三次创业马云励志故事篇5:创新马云励志故事篇6:永不言弃马云励志故事篇7:北京连着两次舍弃马云励志故事篇8:马云的创业故事马云励志故事篇9:阿里巴巴带头大哥马云励志故事篇10:马云采访手记返回目录☚☚☚马云,男,1964年9月10日生于浙江省杭州市,祖籍浙江省嵊州市(原嵊县)谷来镇,阿里巴巴集团主要创始人,现担任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日本软银董事、TNC(大自然保护协会)中国理事会主席兼全球董事会成员、华谊兄弟董事、生命科学突破奖基金会董事。

1988年毕业于杭州师范学院外语系,同年担任杭州电子工学院英文及国际贸易教师,1995年创办中国第一家互联网商业信息发布网站“中国黄页”,1998年出任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国富通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1999年创办阿里巴巴,并担任阿里集团CEO、董事局主席,2013年5月10日,辞任阿里巴巴集团CEO,继续担任阿里集团董局主席。

6月30日,马云当选全球互联网治理联盟理事会联合主席。

10月受邀出任英国首相戴维·卡梅伦的特别经济事务顾问。

2016年1月19日,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受邀成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倡导者。

2016年1月,马云在达沃斯办私人晚宴。

2016年2月,马云买下了位于法国波尔多地区一个名为萨尔斯酒庄的大型葡萄园。

马云的创业故事(合集五篇)

马云的创业故事(合集五篇)

马云的创业故事(合集五篇)第一篇:马云的创业故事俗话说的好,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

马云从普通人物逆袭为“外星人”,当中的苦难有谁知?以下是小编跟大家分享马云的创业故事,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一、至少有2次求职因为外貌被拒马云长的像外星人ET,现在任何人包括马云都可以以调侃他的外貌为乐。

但回到20多年前,马云没少为外貌发愁。

第一次高考落榜之后,他的梦想是去酒店做服务员,也梦想做警察,统统因为外貌特征被拒绝,说白了就是:丑!问题是,长成什么样,马云决定不了啊。

世界就是这样:至少他永远失去了进入酒店行业这个梦想。

对了,他后来找到一份零工,去踩三轮车给人送杂志去了。

二、翻译社靠卖袜子来补贴海博翻译社是马云最初的创业,这家杭州第一家翻译社一开始就面临窘境。

第一个月收入700元,而房租是2400元。

为了让事业撑下去,马云只能把翻译社的一半店面出租给别人。

自己开启第二兼职,背着麻袋去义乌批发鲜花、手电筒、内衣、袜子、工艺品来卖——这看起来还算是个老板。

但后来他就不得不上门推销商品,对象包括医院、赤脚医生。

英语班的学生也帮他到百货大楼门口发传单、拉横幅、做宣传。

受尽了路人白眼,完全没有高大上的翻译公司范儿。

往好了说,马云可能通过这个过程很早地了解了小商贩和销售的艰辛,对今后创办电商平台准备了经验。

但客观的说,创业的事情真不适合玻璃心的人来干。

对了,马云当时还是杭州电子工学院全校课程最多的老师之一,上面说的都是他的业余工作。

三、怎么证明别人都没见过的互联网——说说说做做做“中国黄页”的业务是把国内单位的资料放到互联网上去,让老外能找到他。

但那时候国内还没有互联网,谁也看不到摸不着,属于“信则有,不信则无”的范畴。

创业团队在收到客户资料后翻译成英文,然后快递给美国合作方做成网页——要为看不到的东西心甘情愿付钱,换成哪个老板都不会信啊。

因此,马云团队不但要证明客户资料已经上网,还首先得证明世界上有互联网这种东西。

马云不懂技术,能做的事情就是不断地说,他每天出门对人讲互联网的神奇。

马云励志创业故事

马云励志创业故事

马云励志创业故事马云励志创业故事 马云的成功并不是偶然的,他的成功是取决于他有眼光和胆识,下⾯⼩编为你分享⼀下马云励志创业故事吧! 马云1964年出⽣于杭州西⼦湖畔的⼀个普通家庭。

1982年18岁的马云第⼀次⾼考失败下学谋⽣,先后当作秘书、做过搬运⼯,之后给杂志社蹬三轮送书。

⼀次偶然的机会马云在帮浙江舞蹈家协会主席抄⽂件的时候接触到路遥的代表作《⼈⽣》,这本书迅速改变了马云的思想,马云从书中体悟到“⼈⽣的道路虽然漫长,但关键处却往往只有⼏步”遂下定决⼼,参加⼆次⾼考。

1983年19岁的马云⼆次⾼考依然失利,总分离录取线差140分,但受《排球⼥将》永不⾔败的精神激励,准备参加第三次⾼考,正因家⼈反对只得⽩天上班,晚上念夜校,但决⼼永不放下。

1984年20岁的马云第三次⾼考艰难过关。

他的成绩是专科分数,离本科线还差5分,后因马云同专业招⽣不满,马云被调配到外语本科专业,捡了个便宜,跌跌撞撞、摇摇晃晃进⼊杭州师范学院本科。

我的⼼路历程 1988年24岁的马云⼤学毕业后进⼊杭州电⼦科技⼤学当英语⽼师。

1988年—1995年在杭州电⼦科技⼤学任教期间业余时刻在杭州⼀家夜校兼职教英语,同时帮忙别⼈从事英语翻译。

1995年辞去⼤学教师⼯作。

1994年30岁⽽⽴之年的马云开始创业,创⽴杭州第⼀家专业翻译社-海博翻译社。

空间名称超拽 1995年,“杭州英语最棒”的31岁的马云受浙江省交通厅委托到美国催讨⼀笔债务。

结果是钱没要到⼀分,却发现了⼀个“宝库”——在西雅图,对计算机⼀窍不通的马云第⼀次上了互联⽹。

刚刚学会上⽹,他竟然就想到了为他的翻译社做⽹上⼴告,上午10点他把⼴告发送上⽹,中午12点前他就收到了6个email,分别来⾃美国,德国和⽇本,说这是他们看到的有关中国的第⼀个⽹页。

马云当时就意识到互联⽹是⼀座⾦矿。

开始设想回国建⽴⼀个公司,专门做互联⽹。

马云萌⽣了这样⼀个想法,把国内的企业资料收集起来放到⽹上向全世界发布,他⽴即决定和西雅图的朋友合作,⼀个全球⾸创的B2B电⼦商务模式,就这样开始有了创意。

马云的励志故事(简短)

马云的励志故事(简短)

马云的励志故事(简短)
马云的励志故事(简短)
马云,男,1964年9月10日生于浙江省杭州市,祖籍浙江省嵊州市(原嵊县)谷来镇,阿里巴巴集团主要创始人,现担任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日本软银董事、TNC(大自然保护协会)中国理事会主席兼全球董事会成员、华谊兄弟董事、生命科学突破奖基金会董事。

1999年创办阿里巴巴,并担任阿里集团CEO、董事局主席,2013年5月10日,辞任阿里巴巴集团CEO,继续担任阿里集团董事局主席。

马云入选世界最具影响力十大华商人物榜。

胡润研究院发布2018胡润百富榜名单,马云家族以2700亿登顶中国首富。

入选100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拟表彰对象公示名单。

马云的成就是非凡的,下面本店铺整理了一些非常值得阅读的励志故事,希望你喜欢。

第 1 页共1 页。

马云的成功事迹

马云的成功事迹

02
阿里巴巴集团的发展迅速,成为了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
之一。除了淘宝网,阿里巴巴集团还推出了支付宝、天猫、
聚划算等产品,为消费者和企业提供了更加全面的服务
3PART 3
不断探索和创 新
不断探索和创新
马云一直致力于探索和创新。他相信,只有不断 地尝试新的东西,才能保持公司的竞争优势。因 此,阿里巴巴集团在不断地推出新产品和服务,
这种关注使公司在电 商领域赢得了大量的 用户和市场份额
他认为,只有为客户 提供优质的服务和产 品才能赢得客户的信 任和支持
同时,阿里巴巴集团 还通过不断优化产品 和服务来满足客户的 需求和期望
因此,阿里巴巴集团 始终注重客户体验和 服务质量
这种以客户为中心的 理念是阿里巴巴集团 成功的关键之一
11PART 11
革才能保持竞争力
因此,他一直积极推动阿里 巴巴集团的变革和创新
他带领公司从最初的B2B电 子商务平台发展成为了一个 综合性的数字经济体,涉及 电商、云计算、数字媒体、 娱乐等多个领域
这种变革使阿里巴巴集团能 够保持领先地位并不断发展 壮大
10PART 10
用户至上,客 户第一
用户至上,客户第一
马云一直坚信客户至 上的原则
01
临着资金不足、合作伙伴离去等各种困难,但他从
未放弃过自己的梦想
2PART 2
创建阿里巴巴 集团
创建阿里巴巴集团
01
1999年,马云和他的团队创立了阿里巴巴集团,这是一个为 中小企业提供电子商务平台的公司。阿里巴巴集团很快在电
子商务领域崭露头角,并于2003年推出了淘宝网,这是一个
为个人和小型企业提供在线交易平台的网站
3 然而,马云并没有因此放弃,他坚信自 己能够成功,最终创立了阿里巴巴集团

马云成功事例有哪些

马云成功事例有哪些

马云成功事例有哪些马云领导下的阿里巴巴在美国成功上市,刷新了美国股市最大融资规模记录。

马云创造奇迹的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和文化价值。

马云持续推进商业模式创新并取得成功,更多地得益于他的创新意识、创业豪情、市场意识、求真务实的精神和坚持精神。

以下是店铺分享给大家的关于马云成功事例,欢迎大家前来阅读!马云成功事例篇1:阿里巴巴无疑是中国互联网史上的一次奇迹,这次奇迹是由马云和他的团队创造的。

阿里巴巴创业开始,钱也不多,50万,是18个人东拼西凑凑起来的。

50万,是他们全部的家底。

然而,就是这50万,马云却喊出了这样的宣言:“我们要建成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要进入全球网站排名前十位!”那是1999年,中国的互联网已经进入了白热化状态,国外风险投资商疯狂给中国网络公司投钱,网络公司也是疯狂地烧钱。

50万,只不过是像新浪、搜狐、网易这样大型的门户网站一笔小小的广告费而已。

阿里巴巴创业开始时相当艰难,每个人工资只有500元,公司的开支也精打细算一分钱恨不得掰成两半来用。

外出办事,发扬“出门基本靠走”的精神,很少打车。

据说有一次,大伙出去买东西,东西很多,实在没办法了,只好打的。

大家在马路上向的士招手,来了一辆桑塔纳,他们就摆手不坐,一直等到来了一辆夏利,他们才坐上去,因为夏利每公里的费用比桑塔纳便宜2元钱。

8年后的2007年11月6日,阿里巴巴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市值200亿美金,成为中国市值最大的互联网公司。

马云和他的创业团队,由此缔造了中国互联网史上最大的奇迹。

中国大部分想创业的人都是一样,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

他们比马云聪明多了,能想出非常多的创业好点子来,但是他们从来没有去执行过。

因为他们有着太多的借口和理由。

于是,他们继续过他们平庸的生活。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在北京大学2008年开学典礼上说了这样一段话:“人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但是有的人一生过得很伟大,有的人一生过得很琐碎。

如果我们有一个伟大的理想,有一颗善良的心,我们一定能把很多琐碎的日子堆砌起来,变成一个伟大的生命。

关于马云成功的事例

关于马云成功的事例

关于马云成功的事例关于马云成功的事例篇11984年,历经辛苦的马云终于跌跌撞撞地考入杭州师范大学外语系---他的成绩是专科分数,离本科线还差5分,但恰好本科没招满人,马云就这样幸运地上了本科,并凭着满腔热情和一身侠气,当选学生会主席。

大学毕业后,马云在杭州电子工业学院教英语。

1991年,马云初涉商海,和朋友成立海博翻译社。

结果第一个月收入700元,房租20xx元,遭到一致讥讽。

在大家动摇的时候,马云坚信:只要做下去,一定有前景。

他一个人背着个大麻袋到义乌、广州去进货,翻译社开始卖礼品、鲜花,以最原始的小商品买卖来维持运转。

两年间,马云不仅养活了翻译社,组织了杭州第一个英语角,同时还成了全院课程最多的老师。

如今,正如马云当年所愿,海博已经成为杭州乃至浙江省最大的翻译社。

“我一直的理念,就是真正想赚钱的人必须把钱看轻,如果你脑子里老是钱的话,一定不可能赚钱的。

”初次下海的经历,给马云留下了深刻的体会。

1994年底,马云首次听说互联网;1995年初,他偶然去美国,首次接触到互联网。

对电脑一窍不通的马云,在朋友的帮助和介绍下开始认识互联网。

当时网上没有任何关于中国的资料,出于好奇的马云请人做了一个自己翻译社的网页,没想到,3个小时就收到了4封邮件。

敏感的马云意识到:互联网必将改变世界!随即,不安分的他萌生了一个想法:要做一个网站,把国内的企业资料收集起来放到网上向全世界发布。

此时,刚刚步入而立之年的马云已经是杭州十大杰出青年教师,校长还许诺他外办主任的位置。

但是,特立独行的马云挥挥手,放弃了在学校的一切地位、身份和待遇,毅然下海。

此时,互联网对于绝大部分中国人还是非常陌生的东西;即使在全球范围内,互联网也刚刚开始发展:大洋彼岸,尼葛洛庞帝刚刚写就《数字化生存》、杨致远创建雅虎还不到一年;而在北京,中国科学院教授钱华林刚刚用一根光纤接通美国互联网,收发了第一封电子邮件。

在这样的情形下,远在尚?纯ú号上网业务的杭州,马云就已经梦想着要用互联网来开公司、下!⒂利U飧鱿敕立即遭到了亲朋好友的强烈反对?“我请了24个朋友来我家商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马云的4个故事之一:中国黄页从看不见开始1995年8月,杭州。

马云家。

电视台的摄像机在摄像。

486电脑,电话拨号到上海电信,连接成功。

三个半小时之后,杭州望湖宾馆的网页下载完毕。

指着从美国西雅图传回来的图片和简介,马云很自豪,很兴奋,他证明了他没骗大家,他证明了Internet的确存在 (1964)年9月10日,马云生在杭州。

父母是半文盲。

马云英文很好,13岁起,骑自行车带着老外满杭州跑;数学很差,敢考1分;自幼习武,喜欢打架,打得缝过13针,挨过处分,被迫转学杭州八中。

18岁,当他想上北大的时候,他经历了第一次高考落榜;19岁,再次参加高考,再次落榜;20岁,第三次高考,勉强被杭州师范学院以专科生录取。

因同专业招生不满,后被调配进入外语本科专业。

1984年,考上大学,只论英语,马云从此如鱼得水。

很快当选校学生会主席,随后当选杭州市学联主席。

1988年毕业,马云被分配到杭州电子工学院,教英语,每月89元工资。

马云很快成为杭州优秀青年教师,发起西湖边上第一个英语角,开始在杭州翻译界有名气。

因此,很多人来请马云做翻译,马云做不过来,于1992年成立海博翻译社,请退休老师做翻译。

海博第一个月全部收入700元,房租2400元。

为生存下去,马云背着大麻袋到义乌、广州去进货,海博翻译社开始卖鲜花,卖礼品。

马云还曾经销售过一年的医药,推销对象上至大医院,下至赤脚医生。

1994年海博持平,1995年开始赚钱。

海博翻译社赚钱之后,马云就没再管它。

1994年圣诞节后一周,杭州电子工学院。

来自西雅图的外教比尔在和马云聊互联网。

两个都不懂互联网,但这并不妨碍,比尔讲得很激动;也不妨碍,马云听得很激动。

此时的马云,已经决定创业。

“此前教给学生的东西都是从书本上贩卖而来,是在误人子弟。

没意思。

”马云在找机会。

1995年初,马云受托,作为翻译来到洛杉矶沟通落实一起高速公路投资,未果。

马云从洛杉矶飞到西雅图找比尔。

信仰互联网的比尔领马云去西雅图第一个ISP 公司VBN参观。

两间很小的办公室,猫着5个对着屏幕不停敲键盘的年轻人。

马云不敢碰电脑。

公司的人说,不要紧,你就用吧。

公司的人打开Mosaic浏览器,键入,对马云说:“要查什么,你就在上面敲什么。

”马云在上面敲了个beer,搜索出了德国啤酒美国啤酒和日本啤酒,就中国啤酒。

马云敲Chinese,返回是no data.,马云又敲china history,找到一个50字的介绍。

马云问:“为什么有些能搜索到,有些搜索不到?”公司的人告诉他:“要先做个homepage,放到网上去,然后,全世界人都能搜索到了。

”马云马上想到应该给海博翻译社做个homepage。

上午9:30,马云守在机器旁,等着海博翻译社网页完工。

按照马云的意思,制作人员在海博翻译社网页写明了报价、电话和信箱。

中午12:30,马云离开。

晚上,马云回来收到5封回信。

来自日本、美国、德国的客户来问翻译价格,最后一封来自海外的华侨,是个留学生,他对马云说:“海博翻译社是互联网上第一家中国公司。

”马云感到了互联网的神奇,他兴奋地对VBN公司说:“你在美国负责技术,我到中国找客户。

咱们一起来做中国企业上网。

”1995年3月夜。

杭州马云家坐着24位朋友,都是马云4年来在夜校教书时结识的外贸人士,马云想听听这些做外贸的人对Internet的商务需求。

马云在对他们说:“我要辞职,干Internet。

”马云开始宣讲Internet。

马云讲了整整两个小时。

马云讲得糊涂,大家听得同样糊涂。

马云讲完,朋友们问了5个问题,马云都没答上来。

23位朋友反对马云干Internet:“你开酒吧,开饭店,办个夜校,都行。

就是干这个不行。

”只有一个人说:“你要是真的想做的话,你倒是可以试试看。

”马云没听他们的,第二天一早,立即向学校辞职,然后,自己拿出六、七千元,向妹妹、妹夫借了一万多,凑足2万元。

然后,马云给杭州电子工学院计算机教师何一兵打了电话:“你听说过Internet吗?我们一起干Internet……”1995年4月,中国第一家互联网商业公司杭州海博电脑服务有限公司成立。

三名员工是马云、马云夫人张瑛和何一兵。

此时离中国电信通互联网还有4个月。

1995年5月9日,中国黄页上线,马云开始从身边的朋友做生意。

他的生意经是,先向朋友描述Internet怎么怎么好,然后,向要他们资料,通过EMS寄到了美国,VBN将homepage做好,打印出来,再快递寄回杭州。

马云将网页的打印稿拿给朋友看,并告诉朋友在Internet能看到。

此时,离中国能上Internet还有3个月。

不能实际地看到,朋友怀疑马云在编故事。

马云说:“你可以给法国的朋友打电话,给德国的朋友打电话,或者给美国的朋友打电话,电话费我出,如果他说没有,那就算了;如果他说有,证明有了,你要付我们一点点钱。

”中国黄页当时的收费标准是,一个homepage 3000字外加一张照片,收费2万元,其中1.2万给美国公司。

1995年,互联网上的中国网站太少,中国黄页效果很好。

望湖宾馆是当时网上能看到的唯一的中国宾馆,时逢世界妇女代表大会,许多世界妇女代表到杭州后,专程过去看看望湖宾馆。

钱江律师事务上线之后,留得是家里电话,半夜三更老是有人打电话给他。

之二:北京连着两次舍弃1999年初。

夜。

大雪。

北京小酒馆。

马云和18个手下不停地喝酒,吃肉,一直到醉,然后,唱《真心英雄》,说长相聚,多开心……天亮了,马云提议爬长城。

长城上,终于有人忍不住嚎啕大哭。

“为什么我们付出那么多,却什么也都不到?”马云无法回答,他忍住伤心,发誓要建立一个让所有中国人都为之骄傲的网站。

马云指着长城上的“张三到此一游”,逗趣:“这是中国最早的BBS。

”那晚8时,马云和18个手下跳上北京开往杭州的列车,挥手南下……中国黄页上线后,马云带何一兵到北京拜会当时的互联网偶像张树新。

张树新很忙,她花了半小时见马云。

从瀛海威出来,又望了一眼那块著名的“中国离信息高速公路离还有多远”牌子,马云对何一兵说:“如果互联网有人死的话,张树新一定比我死得更早。

”“第一、她的观念我听不懂;第二、我做的是企业上网,她做的是老百姓上网。

”1995年7月,中国黄页为浙江省外宣办做了一个网站,在网上宣传浙江的经济文化,美其名曰“金鸽工程”。

《钱江晚报》记者文敏、周丹以中国最早的政府上网工程为题大篇幅报道。

文中说,“为金鸽工程下一步的技术问题,总经理马云已飞赴美国……”杭州出名之后,马云要进一步在全国成名。

1995年12月,他再次来到北京,通过朋友介绍,认识了《北京青年报》一名司机。

马云将稿件递给司机,同时塞给他500元钱。

“不管什么媒体,发了就算你的。

”司机很有能耐,发了5个媒体,还上了《中国贸易报》头版。

马云意识到了《中国贸易报》有眼光,马上找到了该报副总编孙燕君,跟他谈了两天两夜。

早在1995年10月20日,《中国贸易报》已经成为中国第一个上网的媒体。

“当时他和我一样不懂互联网,但是他觉得互联网肯定有戏,他说马云,我支持你。

”一个月后,北京长安俱乐部,孙燕君请了京城各大媒体30多位编辑记者,马云出3万元钱,得到了向京城媒体集体宣讲互联网的机会。

北京网速太慢,没办法联网,马云就将内容全部拷到硬盘上。

大清早,将两台从杭州带来的486电脑安装好,马云就在那里等编辑记者们陆续到场。

那天,马云讲了两个小时,讲什么是互联网,网络有什么好处。

马云没等到文章见报,因为,第二天上面就有文件下来,要求暂时不要宣传互联网。

“他们说,马云,你如果能够说服《人民日报》上网的话,我们就可以报道了。

”马云通过一个朋友认识了《人民日报》办公室里的一个行政人员。

有天晚上,马云和他聊得很晚,这个时候来了一个人,他问:你们在聊什么?马云说在聊互联网。

这个人就跟马云聊起来,这个人就是《人民日报》发展局局长谷家旺。

临了,谷家旺说:“你应该给《人民日报》处以上干部讲一次Internet。

”马云给《人民日报》讲了两次Internet,并参与了《人民日报》上网的框架构思。

“《人民日报》对我还不错,我把北京杭州来回的车票钱,还有日常开支都赚回了。

”在京期间,马云住在朋友办公室里,天天吃麦当劳,一直吃到现在见了麦当劳就想吐。

马云越来越有名,中国黄页越做越大,引起杭州电信注意,杭州电信也做了一个中国黄页,域名是:,分食马云的市场。

“杭州电信注册资本三个亿,我们才2万,另外,田溯宁的亚信当时也虎视眈眈。

”1996年3月,马云决定和杭州电信合并。

中国黄页作价60万元,占30%股份,杭州电信投现金140万人民币,占70%股份。

1996年,中国黄页营业额做到了700万人民币,但马云和杭州电信合作并不愉快。

“做.COM公司犹如养孩子,而杭州电信想赚现钱,你不可能让3岁小孩去挣钱吧!”1997年初,在得到外经贸部进京成立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EDI)邀请后,马云决定放弃中国黄页。

他将自己所持的21%中国黄页以每股2、3毛钱的价格贱卖给了公司,拿回10多万元。

当时中国黄页账上还有107万现金,40多万应收款。

“等于已经打开局面。

”“自从我离开之后,中国黄页再就没有赚过钱。

”“做企业,个人英雄主义必须去除。

个人英雄主义最后反而会把企业给害了。

”外经贸部给了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200万元启动资金,还说给马云他们30%股份。

马云很兴奋地从杭州带了5个兄弟北上,6个人租了一个20平方米的房间,连续苦干了15个月。

外经贸部官方站点、网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网上中国技术出口交易会、中国招商、网上广交会和中国外经贸等一系列网站全干了出来。

网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是中国政府首次组织的互联网上的大型电子商务实践,净利润做到了287万元。

事情做出来了,但马云们的股份在体制内却很难落实。

“我们那时候就拿几千元一个月的工资,其他什么也没有。

”1998年底的互联网越来越热,借助外经贸部平台,马云认识了杨志远,结交了广泛的外贸关系。

名有了,关系有了,方向有了,资源有了,4年时间,舍弃两次,算什么,马云决心重新开始。

之三:阿里巴巴带头大哥1999年2月21日,杭州湖畔花园马云家。

摄像机在进行全程录像。

马云妻子、同事、学生、朋友,18个人或坐或站,围绕着他们的首领马云。

马云将手一挥,“从现在起,我们要做一件伟大的事情。

我们的BToB将为互联网服务模式带来一次革命!”马云掏出身上的钱往桌上一放,“启动资金必须是Pocket money(闲钱),不许向家人朋友借钱,因为失败可能性极大。

我们必须准备好接受…最倒霉的事情‟。

但是,即使是泰森把我打倒,只要我不死,我就会跳起来继续战斗!”马云讲疯了,他讲得酣畅淋漓,痛快淋漓。

他终于讲明白了4年来一直在讲的互联网。

马云先讲新浪走势,后讲自己的前途。

“现在,你们每个人留一点吃饭的钱,将剩下的钱全部拿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