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通风原理及案例分析
通风工程课件

通风工程课件通风工程课件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物密度不断增加,人们对建筑环境的舒适性和健康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通风工程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旨在研究建筑物内部空气的流动与质量,为人们提供良好的室内环境。
本文将从通风工程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应用案例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通风工程的基本原理通风工程是建筑环境工程学科中的重要分支,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控制室内外气流的流动,实现室内空气的新陈代谢,保证人们在建筑物内部的健康和舒适。
通风工程的基本原理包括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两种方式。
自然通风是利用室内外气温差异和风压差异,通过建筑物内外的自然气流来实现通风换气。
其优点是节能、环保,但受到气候条件和建筑结构的限制。
机械通风则是通过风机等设备来驱动室内外气流的流动,实现通风换气。
机械通风的优点是可靠性高,适用于各种建筑类型,但能耗较高。
二、通风工程的设计方法通风工程的设计方法主要包括室内空气质量评估、通风量计算和通风系统设计等环节。
室内空气质量评估是通风工程设计的重要前提。
通过对建筑物内部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浓度、湿度、温度等指标的测量和分析,评估室内空气的质量是否达到健康和舒适的要求。
通风量计算是根据建筑物的用途、人员活动强度、室内外气温差异等因素,计算出合理的通风量,以保证室内空气的新鲜和清洁。
通风系统设计则是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和功能需求,选择合适的通风设备和管道布局,实现通风效果的最大化。
三、通风工程的应用案例通风工程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下面以办公楼、医院和工厂为例,介绍通风工程在这些场所的应用案例。
办公楼是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场所,室内空气质量对员工的健康和工作效率有着重要影响。
通风工程在办公楼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室内空气质量监测和通风系统设计。
通过定期监测室内空气质量,及时发现和解决空气污染问题;通过合理设计通风系统,保证室内空气的流通和清洁,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医院是一个特殊的建筑环境,室内空气质量对患者的康复和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建筑知识:建筑工程中的通风设计

建筑知识:建筑工程中的通风设计建筑工程中的通风设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生活、工作的环境也越来越重要。
通风设计是我们建筑工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环,良好的通风设计可以为住户提供舒适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介绍建筑工程中的通风设计。
一、通风设计的意义在建筑设计中,通风设计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通风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调节室内空气的湿度、温度、氧气和污染物的含量。
如果房间内不处于一个正常的通风状态,建筑物内部就容易产生不良气味、潮湿、有害气体和病菌等。
长期处在这样的环境下,住户的身体健康也会受到影响。
此外,通风设计还可有效预防室内氧气含量不足导致的吸入性损伤和有害气体的辐射影响。
因此,通风设计在建筑工程设计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二、通风方式的选择在建筑工程的设计中,可以根据建筑结构和设计要求,同时考虑到外部环境、使用功能和使用场所的差异来选择不同的通风方式。
1、自然通风自然通风是目前广泛应用的通风方式之一。
此方式利用窗户、门、隔板和风口等为住户提供室内外空气交换。
设计者可以设置不同尺寸和位置的窗户,在保证舒适性的前提下达到最佳的通风效果。
同时,在夏季,通过装置遮阳板、通风屋檐等设施,可以提高通风效果。
自然通风方式优点明显,比如气流清新、成本低廉、不受电力限制等。
此外,自然通风方式还有助于减少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积聚,达到环保、节能的目的。
2、机械通风机械通风以通风设备为主要依托,通过设备的贩换作用达到提高室内空气质量的目的。
在选定机械通风设备时,设计者需要考虑建筑物需求和通风机械的性能。
机械通风装置有利于有效控制室内温度、湿度和空气干净度等因素。
在气候恶劣的时候,采用机械通风也能有效地避免污染物积聚,提高住户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三、通风设计的关键点为了达到较好的通风效果,设计者需要掌握一些关键点。
1、设计合理的通风量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通风量的大小是一个极为敏感的问题,太小就会导致室内空气污染,太大就会浪费太多建筑能源,增加建筑物的制冷、制热负荷和造价。
建筑节能设计案例分析与评述

建筑节能设计案例分析与评述在当今社会,随着能源消耗的不断增加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建筑节能设计已经成为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建筑节能不仅能够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还能够为居民提供更加舒适、健康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本文将通过对几个建筑节能设计案例的分析和评述,探讨建筑节能设计的理念、方法和实践成果。
一、案例一:绿色办公楼这是一座位于城市中心的现代化办公楼,其建筑节能设计的亮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高效的围护结构办公楼的外墙采用了高性能的保温材料,有效减少了热量的传递。
窗户采用了双层中空LowE玻璃,具有良好的隔热和遮阳性能,能够在保证充足自然采光的同时,降低室内的空调负荷。
2、自然通风系统建筑设计充分考虑了自然通风的因素,通过合理的开窗位置和通风通道设计,使得室内在过渡季节能够依靠自然通风来调节温度和湿度,减少了机械通风设备的使用时间。
3、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室内照明采用了智能感应控制,根据室内人员的活动情况和自然光照度自动调节灯光亮度,避免了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4、屋顶绿化和雨水收集系统屋顶设置了绿化区域,不仅能够降低屋顶表面的温度,减少空调负荷,还能够美化环境。
同时,建筑还配备了雨水收集系统,用于灌溉绿化和冲厕,节约了水资源。
通过以上节能措施的综合应用,这座办公楼的能源消耗相比同类建筑降低了约 30%,不仅为企业节省了运营成本,还为城市的节能减排做出了贡献。
然而,在实际运行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由于部分办公区域的人员密度较大,自然通风效果有时不够理想,仍需要依靠机械通风设备。
此外,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在一些特殊情况下的灵敏度还有待提高。
二、案例二:生态住宅小区这个住宅小区以其独特的生态节能设计理念吸引了众多关注。
1、合理的建筑布局小区内的建筑布局充分考虑了当地的气候条件和风向,保证了每栋建筑都能够获得良好的自然通风和采光。
建筑之间的间距合理,避免了相互遮挡。
2、可再生能源利用小区内安装了太阳能光伏板,为公共区域的照明和部分居民的用电提供了能源。
通风系统分析报告

通风系统分析报告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现代建筑和工业的快速发展,通风系统的应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良好的通风系统不仅能够提供新鲜空气,改善室内空气质量,还能排除有害气体和污染物,保障人们的健康。
此外,通风系统在节能减排、提高生产效率、保障安全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因此,对通风系统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2 研究目的与任务本报告旨在分析通风系统的基本原理、关键参数、设计及优化方法,以及在建筑和工业领域的应用。
主要任务包括:阐述通风系统的定义及分类、工作原理;分析通风系统的关键参数,如风量、风速、气流组织、噪音和振动等;探讨通风系统的设计原则、优化策略及其在建筑和工业领域的应用效果。
1.3 报告结构概述本报告共分为七个章节。
第一章节为引言,介绍研究背景、意义、目的和任务,以及报告的结构。
第二章节阐述通风系统的基本原理,包括定义、分类和工作原理。
第三章节分析通风系统的关键参数。
第四章节探讨通风系统的设计原则、优化策略。
第五、六章节分别介绍通风系统在建筑和工业领域的应用。
最后一章节总结报告内容,并对通风系统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2 通风系统基本原理2.1 通风系统定义及分类通风系统是指通过自然或机械方式,实现室内外空气交换,以达到调节室内空气质量、温度和湿度等环境参数目的的系统。
根据通风方式的不同,通风系统可分为以下几类:1.自然通风:利用室内外温差、风压差等自然因素,实现空气流动和交换的通风方式。
2.机械通风:采用风机、风扇等机械设备产生气流,实现空气流动和交换的通风方式。
3.半机械通风:结合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的特点,通过调节通风口、窗等设施,实现空气流动和交换的通风方式。
通风系统还可根据通风目的、应用场景等不同维度进行分类。
例如,按照通风目的可分为以下几类:1.一般通风:主要为了提供新鲜空气,降低室内污染物浓度,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2.热舒适通风:通过调节室内外温差、湿度等参数,提高室内热舒适度。
自然通风门窗风速要求标准

自然通风门窗风速要求标准一、自然通风门窗的概念和作用自然通风门窗是一种利用自然风力进行通风换气的建筑构件。
其核心作用是利用风力进行通风换气,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提高居住者的舒适度。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合理设置自然通风门窗,可以有效利用自然资源,减少能源消耗,降低建筑运营成本。
二、风速对自然通风门窗效果的影响风速是影响自然通风门窗效果的关键因素。
一般来说,风速越大,通风换气效果越好。
然而,过高的风速也可能带来噪音、尘埃等问题,影响居住者的舒适度。
因此,合理选择和控制自然通风门窗的风速,是实现高效、舒适通风的关键。
三、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自然通风门窗风速要求在不同的气候环境条件下,自然通风门窗的风速要求也有所不同。
例如,在炎热干燥的地区,为了实现更好的通风换气效果,可以适当提高自然通风门窗的风速要求。
而在多雨潮湿的地区,则需要避免过高的风速导致雨水渗透等问题。
四、如何测量和计算实际风速在实际工程中,我们可以使用风速测量仪器来测量和计算自然通风门窗的实际风速。
常见的风速测量仪器有风速仪、风向标等。
通过测量门窗附近的平均风速和风向,可以评估自然通风门窗的通风效果,并据此调整门窗的开启方式或位置,以实现更好的通风效果。
五、不同类型自然通风门窗对风速的要求不同类型的自然通风门窗对风速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例如,推拉窗由于其结构特点,对风速的要求相对较低;而平开窗和悬窗由于其较大的开启面积和较好的通风性能,对风速的要求相对较高。
因此,在选择和使用自然通风门窗时,需要根据具体的气候环境和建筑需求来选择合适的风速要求。
六、设置合理的开启方式以充分利用风能提高舒适度为了充分利用风能提高自然通风门窗的舒适度,我们需要设置合理的开启方式。
例如,在炎热的夏季,可以通过设置平行四边形的开启方式来最大化通风面积,从而更好地利用风能进行通风换气。
而在寒冷的冬季,则可以通过设置三角形或梯形的开启方式来减少冷空气进入室内,从而提高居住者的舒适度。
自然通风原理及案例分析.ppt

并列式
错列式
行列式
斜列式
周边式
自由式
建筑设计中的自然通风:建筑形体
建筑的宽度会影响通风的效果和形式。建筑宽度不超过10米的建筑可以使用单侧通风方法; 宽度不超过15米可采用双侧通风。 建筑高度的增加,室外风速也随之增大,同时热压也和建筑的高度成正比。
利用中庭双侧通风
建筑设计中的自然通风:平面布局
开口位置对室内流场的影响
建筑设计中的自然通风:植被绿化
植物是天然的气候调节器。在建筑物的外部布置树木等植被,在夏季可以有效降低地表温 度,同时有助于减小建筑物迎风面的压力,引导通风。不仅如此,室外绿化带还可以调节 风速,改变风的流动路线。若将绿化、水面布置在夏季主导风向上,可以改善室内空气的 品质和降低空气温度,起到“自然空调”的作用。
建筑物四周的气流分布
PS:在建筑设计时,应注意当地的主导风向、开窗位置,以实现穿堂风,提高室内舒适度。
自然通风原理之二:热压作用
按照热力学原理,当室内存在热源时,室内空气的密度有沿高度逐渐向上递减的特点。密 度小的热空气由于对流作用上升,原来位置的空气变得稀薄形成负压区,因而产生压力差。 正是由于上述原理,当室内外空气温度不同时,在建筑外墙的进、排风孔上将形成一定的 压力差。
• 6、Almost any situation---good or bad---is affected by the attitude we bring to. ----Lucius Annaus Seneca差不多任何一种处境---无论是好是坏---都受到我们对待处境态度的影响。11时3分11时3分5Aug-208.5.2020
• 2、Our destiny offers not only the cup of despair, but the chalice of opportunity. (Richard Nixon, American President )命运给予我们的不是失望之酒,而是机会之杯。二〇二〇年八月五日2020年8月5 日星期三
建筑节能设计的风能利用原理

建筑节能设计的风能利用原理建筑节能设计是为了降低建筑物的能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建筑的可持续性。
在建筑节能设计中,风能的利用成为一项重要的技术手段。
本文将介绍建筑节能设计中风能利用的原理和方法。
一、风能的来源与特点风能来自于风的运动,具有可再生、广泛分布、低碳排放的特点。
在建筑中,风能可以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布局进行利用,实现节能目的。
二、自然通风自然通风是建筑节能设计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利用建筑物周围的风来进行通风,实现建筑内部空气的流通和新鲜空气的进入。
自然通风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实现:1. 建筑立面设计:合理设置门窗、通风口等通风装置,使得自然风能够顺利地进入建筑内部。
2. 建筑布局规划:考虑建筑相对位置和周围环境的风向、风速等因素,合理布局建筑,以利用自然风进行通风。
3. 气流引导设计:通过设置气流引导装置,如风口、风帆等,引导自然风进入建筑并形成流通。
自然通风可以有效地改善建筑内部的空气质量,减少机械通风的需求,从而降低能耗。
三、风能发电除了自然通风,建筑节能设计还可以利用风能进行发电,实现能源的自给自足。
风能发电采用的主要技术是风力发电机组。
风力发电机组根据风的动力驱动叶片旋转,进而通过发电机转化为电能。
在建筑节能设计中,风力发电机组可以安装在建筑物的屋顶、墙面或者附属设施上。
通过合理的布局和选型,建筑可以利用风能发电,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并降低能耗。
四、风能利用的设计考虑因素在进行建筑节能设计中,考虑以下几个因素对于风能利用至关重要:1. 建筑的位置和环境:建筑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以及周围环境的影响会直接影响到风能的利用效果。
2. 建筑的外部设计:合理设计建筑的立面、通风口等,以利于风能的进入和利用。
3. 气流引导装置:通过设置风口、风帆等气流引导装置,引导自然风进入建筑并形成流通。
4. 发电系统的选型和布置:在利用风能进行发电时,选择合适的风力发电机组,并进行合理的布置,以最大程度地提高风能转化效率。
关于建筑通风设计的分析

关于建筑通风设计的分析摘要:本文阐述了自然通风设计的意义与原理,介绍了自然通风在建筑中设计的应用,探讨了与建筑的自然通风相关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建筑;通风设计;分析建筑自然通风设计应贯穿总体规划、单体设计到构造设计的整个过程中,仔细考虑自然通风,确保良好的室内空气品质和舒适的热环境,节约不可再生资源,提高社会效益。
1 自然通风设计的意义与原理1.1 自然通风设计意义一是实现有效被动式制冷。
当室外空气温度较低时,自然通风可以不消耗不可再生能源的情况下,降低室内温度湿处理,也可以利用自然通风输送处理后的新风,而省去风机能耗,且无噪声。
这有利于减少能耗、降低污染,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二是可以提供新鲜、清洁的自然空气,有利于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
室内空气品质的低劣,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少充足的新风。
空调所造成的恒温环境,也使得人体抵抗力下降,引发各种“空调病”。
而自然通风可以排除室内污浊的空气,同时还有利于满足人和大自然交往的心理需求。
1.2 自然通风的原理建筑物的自然通风,从动力来源上可分为完全自然通风和机械辅助自然通风等两种模式。
自然通风所指的是通过有用的开口,产生空气流动。
这种流动直接受建筑外表面的压力分布和不同开口特点的影响。
压力分布是动力,而各开口的特点,则决定了流动阻力。
就自然通风而言,建筑物内空气运动主要有两个原因:风压以及室内外空气温差。
这两种因素可以单独起作用,也可以共同起作用。
随着建筑技术水平的进步和提升、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不同使用性质的建筑组合,建筑的体量和规模逐渐膨胀,同时部分建筑师忽视自然通风,完全依赖于机械通风。
所以造成大量的建筑用房自然通风不畅,因而建筑的耗能增加,室内空气质量恶化,形成“建筑综合症”和“空调病”,产生“病态建筑”。
在发达的国家,近40%的能源是在建筑中消耗的,据专家估算,其中2/3~3/4可通过正确的、理想的建筑措施节省下来。
目前,建筑中常用的自然通风实现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2.1 利用风压实现自然通风风压是自然通风最基本的动力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物四周的气流分布
PS:在建筑设计时,应注意当地的主导风向、开窗位置,以实现穿堂风,提高室内舒适度。
.
4
自然通风原理之二:热压作用
按照热力学原理,当室内存在热源时,室内空气的密度有沿高度逐渐向上递减的特点。密 度小的热空气由于对流作用上升,原来位置的空气变得稀薄形成负压区,因而产生压力差。 正是由于上述原理,当室内外空气温度不同时,在建筑外墙的进、排风孔上将形成一定的 压力差。
建筑结构对自然通风的气流组织起到重要作用。室内空间的分割影响自然通风的气流组织 和通风量。如果一套房间内有若干个内部互相联系的隔间,则进入室内的气流可能要经过 数次方向的改变才能离开室内,造成室内通风效果不佳。
建筑空间对室内流场的影响
.
9
建筑设计中的自然通风:窗口位置
开口的相对位置和高低,都会影响气流路线。如图所示,如果进风口在房间高度的二分之 一以上,气流多会沿着天花板移动,在人体高度上不能产生期望的风速。若采用低进风口 和低出风口,或低进风口和高出风口,气流可以作用于人体活动范围,起到通风散热的作 用。
自然通风设计原理 与实例分析
.
1
自然通风原理
建筑设计中的自然通风问题
实例分析
.
2
建筑设计中的 自然通风问题
自然通风原理
实例分析
.
3
自然通风原理之一:风压作用
当风吹到建筑物上时,在迎风面上,由于空气流动受阻,速度减少,使风的部分动压变为 静压,亦即使建筑迎风面上的压力大于大气压,在迎风面上形成正压区。在建筑的背风面、 屋顶、两侧,由于气流曲绕过程中,形成空气稀薄现象,在该处压力小于大气压,形成负 压区。正是由于正负压的存在,实现了空气流动。
并列式
错列式
行列式
斜列式
周边式
自由式
.
7
建筑设计中的自然通风:建筑形体
建筑的宽度会影响通风的效果和形式。建筑宽度不超过10米的建筑可以使用单侧通风方法; 宽度不超过15米可采用双侧通风。 建筑高度的增加,室外风速也随之增大,同时热压也和建筑的高度成正比。
利用中庭双侧通风
.
8
建筑设计中的自然通风:平面布局
开口位置对室内流场的影响
.
10
建筑设计中的自然通风:植被绿化
植物是天然的气候调节器。在建筑物的外部布置树木等植被,在夏季可以有效降低地表温 度,同时有助于减小建筑物迎风面的压力,引导通风。不仅如此,室外绿化带还可以调节 风速,改变风的流动路线。若将绿化、水面布置在夏季主导风向上,可以改善室内空气的 品质和降低空气温度,起到“自然空调”的作用。
热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
风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
.
5
自然通风原理
建筑设计中的 自然通风问题
实例分析
.
6
建筑设计中的自然通风:建筑布局
常见的建筑布局形式有以下三种:周边式、行列式、自由式。
周边式布局,因封闭或半封闭的庭院形式,很难使风导入,只使用于冬季寒冷地区。 行列式布局,又分错列式、并列式、斜列式,风可斜向导入,风场分布合理,通风效果好。 自由式布局,应注意的是建筑群布局应前低后高,前疏后密等原则。
开启 微风情况
微风下的百叶窗状态关闭关闭强风情况强风下的百叶窗状态
.
15
谢谢
魏源朔
2015.6.1
.
16
.
11
建筑设计中的 自然通风问题
实例分析
自然通风原理
.
12
实例分析:芝贝欧艺术中心
.
13
实例分析:芝贝欧艺术中心
贝壳状的棚屋背向夏季主导风向, 在下风向形成负压区,而在棚屋 背面开口处形成正压区,从而使 建筑内部产生空气流动。
.
14
实例分析:芝贝欧艺术中心
开启
开启 双层维护结构之间的通道
形成通风换气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