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理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国旅游地理ppt课件

中国旅游地理ppt课件

完整版ppt课件
25
第三节 旅游流的形成及时空分布 特征
三 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的相互作用 • 1.互补性 • 2.替代性 • 3.可进入性
完整版ppt课件
26
第三节 旅游流的形成及时空分布 特征
四 旅游流的时空分布特征 (一)旅游流主要流向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
但正在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转移 (二)旅游流主要流向附近国家和地区,同
完整版ppt课件
20
第二节 旅游行为与旅游行为层次
一 旅游行为 (一)旅游决策行为 • 1.旅游决策的一般过程 • 2.旅游决策的基本原则 • 3.影响旅游决策行为的因素 • (二)旅游空间行为 • 1.大尺度旅游空间行为 • 2.中小尺度旅游空间行为
完整版ppt课件
21
第二节 旅游行为与旅游行为层次
• (1)中国旅游资源的形成与分布规律; • (2)中国旅游资源的调查与评价; • (3)中国旅游区划; • (4)中国各大旅游区的区域规划。其中包
括旅游交通、旅游信息系统、旅游线路设 计、旅游环境保护和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 发利用
完整版ppt课件
11
第三节 中国旅游地理的研究内容、 方法及意义
二 中国旅游地理的研究方法 • 1.唯物辩证法 • 2.实地考察法 • 3.文献资料法 • 4.地理图表法 • 5.分类对比法 • 6.信息技术法
完整版ppt课件
17
长白山是满族发祥地。一些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传说,通 过旅游景点和风俗习惯解释,使旅游者触摸到远古祖先的 足迹,产生一种强烈的寻根心理。 • 3.长白山传说与尝试参与心理
游客们往往由于传说的激发,产生一种积极尝试参与 当地各种民俗事项的心理愿望。 • 4.长白山传说与求知心理

中国旅游地理ppt课件

中国旅游地理ppt课件

05 中国旅游地理未来发展
CHAPTER
中国旅游地理发展趋势
旅游需求多样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旅游需求呈现多样化趋 势,包括休闲度假、探险 体验、文化教育等。
旅游产品个性化
为了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旅游产品将更加个性化 ,如定制旅游、主题旅游 等。
旅游方式自由化
随着自由行的兴起,越来 越多的游客选择自由行的 方式出游,对旅游服务的 需求也更加个性化。
中国旅游地理
目录
CONTENTS
• 中国旅游地理概述 • 中国旅游资源 • 中国旅游地理分区 • 中国旅游地理环境与文化 • 中国旅游地理未来发展
01 中国旅游地理概述
CHAPTER
旅游地理学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旅游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旅游现象的空间分布、旅游活动的 地域影响以及旅游地的演化过程。
山等。
华东地区
01
02
03
04
上海市
拥有外滩、迪士尼乐园等著名 景点,是中国现代化大都市的
代表。
江苏省
以园林风光和历史文化遗产为 主,如苏州园林、南京明孝陵
等。
浙江省
以山水风光和古镇古村为主, 如杭州西湖、乌镇等。
安徽省
以黄山等自然风光和徽派建筑 文化为主。
华南地区
广东省
以珠江夜游、广州塔等为主要特色,是中国 南方经济中心。
历史文化遗产
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如故宫、长城、秦始皇陵等。这些古迹吸引了大 量游客前来参观,了解中国历史文化。
民族文化
中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都有独特的文化和风俗习惯。游客可以通过参观民族地区,了 解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如傣族的泼水节、苗族的苗年等。

旅游地理学 ppt课件

旅游地理学 ppt课件

二、旅游地理学研究内容概况
(一)、意大利的布鲁诺(1966年) 旅游的基本动力; 旅游的环境和空间; 旅游对人们居住地的影响; 旅游的运行; 旅游区规划。
(二)、英国罗宾逊
——《旅游地理学》
1、人类需求的演变, 2、旅游的动力 3、国际旅游者的流向 4、旅游的计量和范围 5、旅游的组织、运输、经济、社会意义 6、旅游规划, 7、旅游与环境
Y=ax+b
结构模型
• 依赖于旅游需求与一系列原因变量之间的 关系确定。
• 如:引力模型
I
P 1
P2
D
仿真模型
• 从历史数据观察的动态可以在未来持续一 段时间,由此可根据过去递推未来。
• 特点:对数据的时间序列和精度要求高
定性模型
• 特尔菲法:利用专家在信息较充分的情况 下的直观推断。
(四)、旅游通道
– 定义:是为旅游者由居住地到目的地的往返以 及为旅游目的地的各种旅游活动而提供的设施 和服务的整体。
– 主要研究内容:可进入性,以及各种交通方式 之间的匹配研究。
(五)、旅游资源
1、旅游资源的概念:郭来喜、陈传康、保继刚、 杨振之等
2、旅游资源的分类:两分法、中国科学院地理 研究所《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旅游资 源调查、分类与评价》
研究客源地要解决的问题
• 1、什么样的条件和地理背景产生旅游? • 2、旅游者的行为? • 3、旅游模式? • 4、旅游流?
研究目的地要解决的问题
• 1、旅游吸引因素? • 2、旅游容量? • 3、旅游地演化规律? • 4、旅游影响? • 5、旅游地的规划与开发?
研究旅游通道要解决的问题
• 可进入性问题? • 交通方式?
旅游地理学

旅游地理ppt课件共38页

旅游地理ppt课件共38页

青海湖观鸟
--5月最佳(候鸟产卵期)
钱塘江大潮
--中秋时节最佳
(4)洞悉景观的文化定位 --观赏人文景观重在了解其历史文
化内涵 (5)提高审美素质
--感受力、理解力、创造力
2、著名旅游景区景观特点及形成的地理原因 (1)景观特点的描述: ①旅游资源是否丰富、多样;景观的主要类型 ②景观的突出地方和审美特色 ③景观品位的高低:是世界级、国家级还是地
五、旅游地理 (一)旅游资源的类型和分布
1、内涵(形成条件) (1)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2)具有一定的经济、社会、文化价值。
2、特点: (1)内容与形式上的多样性:
自然和人文;历史和当代;有形和无形。 (2)空间上的地域性 (3)季节上的变化性
(二)旅游景观的综合评价 1、观赏方法: (1)了解景观特点 --主要是人文景观,要了解设计者的 美学构思 (2)选择观赏点位 --位置、角度、距离等
方级。 (2)地理成因分析: ①自然因素:
地质地貌、气象气候、水文、生物、土壤 ②人文因素:
人口、经济、历史、文化、政治、宗教等
(3)以黄山为例
①景观特点:
• 景区景观资黄山四绝“奇松、 怪石、云海、温泉”是最突出的特色;
• 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
②社会环境: 战争、恐怖、动乱、犯罪; 火灾和管理缺失
(2)我国夏季山地旅游主要的安全措施:
A.保持水土 B. 发展旅游 C. 利于浇灌 D. 便于运输
(2009上海卷) 2、台湾岛是祖国的宝岛。自大陆赴台旅游开通后,游客日益增 多。下列选项符合岛内地理概况的是
①位于热带和亚热带季风区
②气候受太平洋北赤道暖流影响
③基隆盛行东北风,降水量较多
④水果之乡,盛产苹果、柑桔与香蕉等

(2024年)湖北省一(中国旅游地理)ppt课件

(2024年)湖北省一(中国旅游地理)ppt课件
推荐鄂西地区著名的土家 苗寨,体验原生态的民族 文化。
13
鄂南湘鄂情韵
湘鄂文化交融
阐述湘鄂两地文化的相互影响与融合,如戏曲、民间 艺术等。
鄂南特色民俗
介绍鄂南地区的特色民俗,如舞龙舞狮、端午龙舟赛 等。
湘鄂美食
推荐湘鄂两地的特色美食,如臭豆腐、剁椒鱼头等。
2024/3/26
14
鄂东黄梅戏与禅宗文化
2024/3/26
20
襄阳牛肉面、黄酒等特产
2024/3/26
襄阳牛肉面
以牛肉和面条为主要原料制成的特色小吃,味道鲜美、口 感丰富,是襄阳地区的标志性美食之一。
黄酒
襄阳地区的传统特产之一,以糯米为原料酿制而成,口感 醇厚、香气扑鼻,具有滋补养生的功效。
襄阳大头菜
中国四大名腌菜之一的襄阳大头菜,据《中国风物志》记 载为诸葛亮隐居襄阳隆中时所创制,民间素有诸葛菜、孔 明菜之美称。
襄阳
游览襄阳古城墙、隆中风景区、唐城 影视基地等,感受襄阳的古城风貌和 影视文化。
23
自驾游线路:环湖自驾游、穿越神农架等
环湖自驾游
沿着湖北的湖泊和河流,欣赏美丽的 自然风光,体验不同的风土人情。
穿越神农架
自驾穿越神农架林区,探索原始森林 的神秘之处,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
2024/3/26
24
还可以欣赏古隆中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感受历史与自然的和谐交融

11
03
湖北省民俗文化与旅游
2024/3/26
12
鄂西土家族苗族风情
01
02
03
土家族民俗
介绍土家族的服饰、饮食 、居住、婚丧嫁娶等方面 的传统习俗。
2024/3/26

旅游地理课件 (共96张ppt)

旅游地理课件 (共96张ppt)

人文旅游资 可创造 源中的人文 性(可 人们根据不同的目的建设和创造的 景观(个性)
变异性)
自然景观 季节性 随季节变换呈现不同特色
旅游资源的类型、特点与分布
特性:永续性、非凡性、地域性
旅游资源的类型、特点与分布
特点:多样性、非凡性、地域性、 季节性、可创造性
旅游资源的类型、特点与分布
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云海,是指在一定的天气条件下形成的云层,并且云顶 高度低于山顶高度,当 人们在高山之颠俯首云层时,看到的是漫无边际的云, 如临于大海之滨,风起 云涌。如图2018年3月15日黄山云海景色。
人文景观——建筑景观
旅游资源的类型、特点与分布
人文景观——风土民情
旅游资源的类型、特点与分布
人文景观——文化艺术景观
旅游资源的类型、特点与分布 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云海,是指在一定的天气条件下形成的云层,并且云顶高度 低于山顶高度,当 人们在高山之颠俯首云层时,看到的是漫无边际的云,如临 于大海之滨,风起 云涌。如图2018年3月15日黄山云海景色。
的草裙舞与轻巧的独木舟……每年吸引了多达700万的游 客到夏威夷度假 观光,旅游业成为这里第一支柱产业。 读夏威夷群岛的位置和火山分布,回答问题。
(1)将下列夏威夷著名的自然和人文旅游景观进行具体 分类。
旅游景观 火山国家 热带森林 草裙舞 公园
分类
风土民情
旅游资源的类型、特点与分布
(一)、旅游资源的类型
旅游地理
广南县第一中学校:郑艳
旅游地理主要内容:
1.旅游的概念、意义 2.旅游资源的类型与价值 3.旅游的观赏方法 4.旅游资源的开发评价 5.旅游活动设计与旅游安全 6.旅游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旅游开发中 的问题与措施)

旅游地理学绪论 ppt课件

旅游地理学绪论  ppt课件
第一章 绪 论
一、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三、旅游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ppt课件
1
第一节 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闲暇、游憩和旅游
闲暇(Leisure)是指人们扣除工作时间、睡眠时间、其他基本需求满足之 外剩余的时间。
游憩(Recreation)一般是指人们在闲暇时间所进行的各种活动,游憩可以 恢复人的体力和精力,它包含的范围极其广泛,从在家看电视到外 出度假都属于游憩。
ppt课件
7
第二节 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一、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皮尔斯(Pearce,1978)
史密斯等(Smith 等,1990)
米切尔等(Mitchell 等,1990)
皮尔斯(Pearce,1995)
霍尔等(Hall 等,1998)
郭来喜(1985)
保继刚和楚义芳(1999)
ppt课件
8
皮尔斯比较重视旅游主体的研究,郭来喜 相对重视旅游客体的研究。
从地理学的观点来看,旅游由三个主要的 成分组成,即旅游客源地、旅游目的地和 联系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旅游通道。
ppt课件
9
旅游 者离开 旅游客源地
旅游 者返回
旅游 通道
旅游者 到达、暂 旅游目的地 停、游览
自然、文化、社会、经济、政治、技术环境
图1.2 旅游系统 (引自Leiper,1979)
ppt课件
10
二、研究内容简析
旅游产生的条件及其地理背景
旅游者行为规律
旅游流(旅游需求)预测
旅游通道
旅游资源评价
旅游地演化规律和重要旅游地研究
旅游环境容量
社区旅游
新兴旅游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中国旅游地理第一章课件

中国旅游地理第一章课件

二、旅游者产生的地理背景
(一)自然地理背景
自然地理环境是地貌、水 文、气候、植物、动物等要 素组成的。
(四)环境质量背景
暂时摆脱严重污染的环境,到少 污染或无污染的地方去恢复健 康、增强体质,越来越成为人们 旅游的重要动机之一。
旅游者产生的地 理背景
(二)文化地理背景
文化地理环境是人类在利用自 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在自然 环境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创造的, 也是激发旅游者产生的一个重要 的客观因素。
按1992年的《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旅游资源可分为自然 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个大类,包括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 物景观、古迹与建筑、休闲求知、健身和购物六类。每一类又包括 众多基类。
(三)旅游资源的形成
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性是旅游资源形成的基本条件,千 差万别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必然存在于—定的地 理环境之中,也可以说,丰富多彩、分市广泛且各具特色的 旅游资源源于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
(二)旅游资源的种类
1.按旅游资源本身的属性及成因分类 (1)自然旅游资源 (2)人文旅游资源 2.按旅游资源的市场特性和开发现状进行分类 (1)潜在旅游资源 (2)现实旅游资源 (3)人工旅游资源
3.按旅游资源的级别及管理分类 (1)国家级旅游资源 (2)省级旅游资源 (3)市(县)级旅游资源 4.按旅游资源普查规范分类
对旅游资源的属性、特色和旅游地发展规律,根据社会、经济、 文化发展趋势,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所作出的总体部署以及规 划实施具体项目的技术方案和措施。
系统性
B
协调性 A
旅游资源开 发规划的特点
C 客观性
技术性 E
D 综合性
(二)旅游资源开发规划的内容
1.现状分析 2.规划范围 3.规划依据和原则 4.旅游资源状况和评价 5.旅游规划开发方向及旅游项目创意 6.景区和功能区划分 7.旅游资源保护规划 8.基础设施和旅游接待设施规划 9.交通规划 10.绿化规划 11.管理规划 12.效益分析 13.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论示意图
Butler旅游地生命周零散游客;自然和社会 环境未因旅游活动的发生变化
随着游客增多,本地居民提供简单设施,开始出现广 参与阶段 告,旅游市场范围基本可以界定, 政府和旅游机构增
加、改善旅游设施和交通状况
在大量广告以及旅游者的宣传下,形成成熟的旅游 发展阶段 市场,外来投资增加,现代化旅游设施大量出现,旅游
时间以外剩余的时间 • 游憩指人们在闲暇时间所进行的各种活动 • 旅游是人们在闲暇时间所进行的各种活动的
一部分 • 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 旅游地理学是研究人类的娱乐消遣、休养康 乐等活动同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关 系的学科 • 旅游系统
• 旅游客源地、旅游目的地、旅游通道
旅游地理学的发展史
❖ 20世纪30年代麦克默里的《游憩活动与土地
价值标准 不同的人对不同的旅游资源和旅游地 ,对于不同的旅游活动,有不同的旅游 评价价值标准
价值判断的统计性规律:不同人群或个 体的价值判断呈现趋同性;在样本够多 的情况下,判断趋同的结论会清晰地显 示出来,多呈正态分布
15
人类认知的比较法则 对于每一客体来说,不同个人或人群 进行比较得出的比较结果的分布,呈现 为围绕某一中心值的正态分布
方法:调查法和观察法。 第二手资料:科研档案资料、地图、统计报表、
人口普查资料等。 特点:时间和经费花费少;各种资料间的时间
和准确性不同,口径不同,可比性差。
旅游需求时间分布的集中性 1、季节性强度指数 2、高峰指数
旅游需求预测
➢ 特尔菲法 ➢ 条件:历史资料或者数据不够充分,
或者当模型中需要相当程度的主观判 断时 ➢ 关键点:研究者的问卷设计和所选专 家的合格程度
16
• 旅游资源和旅游地分类的原则 • 相互独立原则、简明原则
• 旅游资源的分类 • 以资源特性作为分类标准:自然旅游资源和
人文旅游资源 • 以旅游活动性质作为分类标准:观赏性旅游
资源、运动型旅游资源、休养型旅游资源、 娱乐型旅游资源、特殊型旅游资源
• 旅游地分类 • 一般以旅游资源的性质及其适宜旅游活动类
型为依据 • 自然风景旅游地、文化旅游地、历史古迹旅
游地、娱乐旅游地、运动型旅游地、产业旅 游地、综合型旅游地
旅游地评价
• 一般体验性评价 由旅游者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对某一或一系
列的旅游地(旅游资源)就其整体质量进行 定性评估
美感质量评价 基于旅游者或专家体验的深入分析,建立规
范化的评价模型 学派: 专家学派、心理物理学派、 心理学
旅游者
• 旅游者的旅游活动行为层次 • 基本层次游览观光 • 提高层次娱乐、购物 • 专门层次休养、疗养、会议、宗教朝拜
• 影响旅游这决策行为的因素 • 感知环境 • 最大效益原则: 最小的旅游时间比、 最大
的信息收集量 、选择最有名的旅游地、选 择自然/人文环境与常住地差别最大的旅游 地
• 旅游偏好:年龄、学历、职业
旅游者行为
• 国际上的定义 • 国际旅游者、国内旅游者
• 旅游需要分析 •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基本生理需要、安
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感需要、自我实现 需要
• 旅游动机的分类 • 身体健康动机、文化动机、社会交际动机、
地位与声望动机 • 旅游动机的激发
• 产生旅游目的地与客源地的空间相互作用的 条件:互补性、替代性、可达性
滞 阶
旅游市场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重游游客、会议游 客等
段 接待设施过剩,保持游客规模需要付出大量的努

自然和文化的吸引力被“人造”设施取代
Butler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之内容
衰 旅游地市场衰落,房地产转卖率高,旅游设施逐渐
派(认知学派)、 现象学派(经验学派) 旅游资源的技术性评价
一般限定于自然旅游资源评价 Terjung设计了两个评价指数:舒适指数和
风效指数
旅游地生命周期与空间竞争
• 概念最早由德国学者Christaller W提出 ,目前被接受的理论是加拿大学者 Butler提出的。
• 巴特勒根据产品周期,提出旅游地演 化一般经过:探查阶段、参与阶段、 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衰 落或复苏阶段
旅游地理学
points
1 绪论
2 旅游地理学发展简史 3 旅游者行为
points
4 旅游需求预测
5 旅游资源和旅游地评价 6 旅游地生命周期与空间竞争
points
7 城市旅游与主题公园
8 旅游环境容量 9 旅游交通
points
11 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 12 旅游规划
绪论
• 闲暇、游憩和旅游 • 闲暇指扣除个人谋生活动、家务活动和睡眠
旅游资源与旅游地评价
• 旅游资源 • 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
遗产,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 • 旅游地
• 一定地理空间上旅游资源与旅游基础设施、 旅游专用设施以及其他相关条件结合起来, 就成为旅游者停留和活动的目的地。 • 评价的理论基础
• 体验性评价 • 技术性评估 • 综合性评估
旅游需求预测
影响旅游需求的要素 指旅游者对某一旅游目的地所需求的数量 旅游客源地(需求):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特
征、收入和闲暇、职业和教育水平、 旅游目的地(供给):资源和交通、价格和汇
率 旅游需求预测资料的获取
第一手资料:通过调查问卷、野外考察或从实 验室获得。
特点:可以保持资料口径一致;成本高,耗时 长。
地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
游客增长率下降,总游客量继续增加并超过常住居 巩固阶段 民。有了界限分明的娱乐、商业区,以前的设施有
可能成为二级设施而满足不了需要
Butler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之内容
游客量达到最大,旅游环境容量趋饱和或被超过, 环境、社会和经济问题随之而来
停 旅游地在游客中建立起的良好形象已不再时兴,
利用的关系》被认为是旅游地理学的开世之 作。
发展史
• 中国旅游地理学的发展趋势 • 注重学科与基本概念的研究和应用 • 在研究内容上,以资源、旅游开发区域的社
会经济条件为主,扩展到相互关系的角度对 资源、市场、环境的系统研究 • 在研究方法上,坚持理论研究和实用研究相 结合 • 在研究方式上,坚持跨学科的合作研究,旅 游地理学者应吸收相邻学科的研究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