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漆检验记录表

油漆检验记录表
油漆检验记录表

油漆喷涂质量检验记录表

序号检验项目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结果备注

1 表面尘点检测表面不能有明显尘点通过近处观察油

漆表面来检验

□合格

□不合格

2 表面漆雾及流

挂检测

表面不能有漆雾及流

通过近处观察油

漆表面来检验

□合格

□不合格

3 刮灰效果检测填补于车身上凹陷位

置和边缘及接缝处。

要求刮灰处线条明

晰,连贯。

通过近处观察油

漆表面来检验

□合格

□不合格

4 抛光印和抛穿

现象检测

表面不能有抛光印和

抛穿现象

近看油漆面(特

别是边角)有无

抛穿,远看光泽

有无明显变化

□合格

□不合格

5 边角位检测边角位是否修补到位

或漏喷

通过近处观察油

漆表面来检验

□合格

□不合格

6 面漆及色漆检

面漆色漆有没有完全

遮盖中涂漆或走珠现

0.5米处观察

□合格

□不合格

7 车身活动部件

和装饰件等

车身活动部件和装饰

件等的油漆和抛光蜡

是否清除干净

通过近处观察油

漆表面来检验

□合格

□不合格

8 表面光泽度全车喷涂或新车光泽

60度时大于90度,

无明显“桔皮”现象

通过光泽度测试仪

检验

□合格

□不合格

9 修补工件表面

光泽

修补工件表面的光泽

与原车基本一致,形

成衬托效果,不能相

差太远

远看,多角度观

□合格

□不合格

10 修补后漆纹与

原车匹配度

修补后漆纹应与原车

相匹配

由远至近多角度

观察

□合格

□不合格

11 漆膜厚度漆膜厚度应大于等于

50um

通过漆膜厚度检

测仪检验

□合格

□不合格

12 油漆附着力油漆附着力强,不能

出现脱落

通过百格刀、胶

带等工具检验

□合格

□不合格

13 车身LOGO及

字体

颜色、字体大小、间

距需与样板一致

由远至近多角度

对比观察

□合格

□不合格

14 综合判定:□允收□拒收□让步接收检验员:日期:

油漆涂层附着力检测方法(百格测试)

油漆涂层附着力检测方法 ——百格测试 含义及测试方法 含义:一般而言是测试对象在经过涂装之后测试其附着度的工具,按照日本工业标准(JIS),分为1~5级,级数越高,要求越严格,当客户规范当中要求是第5级时,表示完全不能有脱落。参考标准:《GBT9286-1998 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痕实验》 测试方法:用百格刀在测试样本表面划10×10个(100个)1mm×1mm小网格,每一条划线应深及油漆的底层;用毛刷将测试区域的碎片刷干净;用3M600号胶纸或等同效力的胶纸牢牢粘住被测试小网格,并用橡皮擦用力擦拭胶带,以加大胶带与被测区域的接触面积及力度;用手抓住胶带一端,在垂直方向(90°)迅速扯下胶纸,同一位置进行2次相同试验。实验条件及标准 规定利用3M600或610的胶带黏贴于百格中,快速拉起3M胶带,其面漆或电度层被胶带黏起的数量依照百格的百分比: ISO等级:0 =ASTM等级:5B 切口的边缘完全光滑,格子边缘没有任何剥落。 ISO等级:1 =ASTM等级:4B 在切口的相交处有小片剥落,划格区内实际破损≤5% 。 ISO等级:2 =ASTM等级:3B 切口的边缘和/或相交处有被剥落,其面积大于5%~15% 。 ISO等级:3 =ASTM等级:2B 沿切口边缘有部分剥落或整大片剥落,或部分格子被整片剥落。剥落的面积超过15%~35% 。 ISO等级:4 =ASTM等级:1B 切口边缘大片剥落/或者一些方格部分或全部剥落,其面积大于划格区的35%~65% 。 ISO等级:5 =ASTM等级:0B 在划线的边缘及交叉点处有成片的油漆脱落,且脱落总面积大于65%。 依照客户要求B数测试是否通过百格实验,一般手机业界客户要求在4B以上。 正式的话是使用百格刀,横向与纵向各划1刀及型成100各细小方格.如无百格刀利用美工刀也可以. 利用3M600或610的胶带黏贴于百格中,快速拉起3M胶带,测试脱落数量。 操作步骤: 用划格器在涂层上切出十字格子图形,切口直至基材; 用毛刷对角线方向各刷五次,用胶带贴在切口上再拉开; 观察格子区域的情况,可用放大镜观察。 划格结果附着力按照第二项的标准等级。 相关测试工具产品参数 百格测试仪(漆膜划格仪,漆膜划格器) 产品说明: 根据ISO2409-1992标准设计制造的。 适用于GB/T9286-98、BS 3900 E6/ASTM D3359。 特点: 用于均匀划出一定规格尺寸的方格,通过评定方格内涂膜的完整程度来评定涂膜对基材附着程度,以‘级’表示。它主要用于有机涂料划格法附着力的测定,不仅适用于实验室,也可用于各种条件下的施工现场。 用途:

钢结构防火涂料涂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doc

钢结构防火涂料涂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GB50205-2001 GD2401069 □□

美文欣赏 1、走过春的田野,趟过夏的激流,来到秋天就是安静祥和的世界。秋天,虽没有玫瑰的芳香,却有秋菊的淡雅,没有繁花似锦,却有硕果累累。秋天,没有夏日的激情,却有浪漫的温情,没有春的奔放,却有收获的喜悦。清风落叶舞秋韵,枝头硕果醉秋容。秋天是甘美的酒,秋天是壮丽的诗,秋天是动人的歌。 2、人的一生就是一个储蓄的过程,在奋斗的时候储存了希望;在耕耘的时候储存了一粒种子;在旅行的时候储存了风景;在微笑的时候储存了快乐。聪明的人善于储蓄,在漫长而短暂的人生旅途中,学会储蓄每一个闪光的瞬间,然后用它们酿成一杯美好的回忆,在四季的变幻与交替之间,散发浓香,珍藏一生! 3、春天来了,我要把心灵放回萦绕柔肠的远方。让心灵长出北归大雁的翅膀,乘着吹动彩云的熏风,捧着湿润江南的霡霂,唱着荡漾晨舟的渔歌,沾着充盈夜窗的芬芳,回到久别的家乡。我翻开解冻的泥土,挖出埋藏在这里的梦,让她沐浴灿烂的阳光,期待她慢慢长出枝蔓,结下向往已久的真爱的果实。 4、好好享受生活吧,每个人都是幸福的。人生山一程,水一程,轻握一份懂得,将牵挂折叠,将幸福尽收,带着明媚,温暖前行,只要心是温润的,再遥远的路也会走的安然,回眸处,愿阳光时时明媚,愿生活处处晴好。 5、漂然月色,时光随风远逝,悄然又到雨季,花,依旧美;心,依旧静。月的柔情,夜懂;心的清澈,雨懂;你的深情,我懂。人生没有绝美,曾经习惯漂浮的你我,曾几何时,向往一种平实的安定,风雨共度,淡然在心,凡尘远路,彼此守护着心的旅程。沧桑不是自然,而是经历;幸福不是状态,而是感受。 6、疏疏篱落,酒意消,惆怅多。阑珊灯火,映照旧阁。红粉朱唇,腔板欲与谁歌?画脸粉色,凝眸着世间因果;未央歌舞,轮回着缘起缘落。舞袖舒广青衣薄,何似院落寂寞。风起,谁人轻叩我柴扉小门,执我之手,听我戏说? 7、经年,未染流殇漠漠清殇。流年为祭。琴瑟曲中倦红妆,霓裳舞中残娇靥。冗长红尘中,一曲浅吟轻诵描绘半世薄凉寂寞,清殇如水。寂寞琉璃,荒城繁心。流逝的痕迹深深印骨。如烟流年中,一抹曼妙娇羞舞尽半世清冷傲然,花祭唯美。邂逅的情劫,淡淡刻心。那些碎时光,用来祭奠流年,可好? 8、缘分不是擦肩而过,而是彼此拥抱。你踮起脚尖,彼此的心就会贴得更近。生活总不完美,总有辛酸的泪,总有失足的悔,总有幽深的怨,总有抱憾的恨。生活亦很完美,总让我们泪中带笑,悔中顿悟,怨中藏喜,恨中生爱。 9、海浪在沙滩上一层一层地漫涌上来,又一层一层地徐徐退去。我与你一起在海水中尽情的戏嬉,海浪翻滚,碧海蓝天,一同感受海的胸怀,一同去领略海的温情。这无边的海,就如同我们俩无尽的爱,重重的将我们包裹。 10、寂寞的严冬里,到处是单调的枯黄色。四处一片萧瑟,连往日明净的小河也失去了光彩,黯然无神地躲在冰面下恹恹欲睡。有母女俩,在散发着丝丝暖意的阳光下,母亲在为女儿梳头。她温和的把头发理顺。又轻柔的一缕缕编织着麻花辫。她脸上写满笑意,似乎满心的慈爱永远装不下,

油漆检验记录表

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油漆喷涂质量检验记录表 序号 检验项目 技术要求 检验方法 检验结果 备注 1 表面尘点检测 表面不能有明显尘点 通过近处观察油 漆表面来检验 □合格 □不合格 2 表面漆雾及流挂检测 表面不能有漆雾及流 挂 通过近处观察油漆表面来检验 □合格 □不合格 3 刮灰效果检测 填补于车身上凹陷位置和边缘及接缝处。 要求刮灰处线条明晰,连贯。 通过近处观察油漆表面来检验 □合格 □不合格 4 抛光印和抛穿现象检测 表面不能有抛光印和 抛穿现象 近看油漆面(特别是边角)有无抛穿,远看光泽有无明显变化 □合格 □不合格 5 边角位检测 边角位是否修补到位 或漏喷 通过近处观察油漆表面来检验 □合格 □不合格 6 面漆及色漆检 测 面漆色漆有没有完全遮盖中涂漆或走珠现 象 0.5米处观察 □合格 □不合格 7 车身活动部件和装饰件等 车身活动部件和装饰件等的油漆和抛光蜡是否清除干净 通过近处观察油漆表面来检验 □合格 □不合格 8 表面光泽度 全车喷涂或新车光泽60度时大于90度,无明显“桔皮”现象 通过光泽度测试仪检验 □合格 □不合格 9 修补工件表面 光泽 修补工件表面的光泽与原车基本一致,形成衬托效果,不能相 差太远 远看,多角度观 察 □合格 □不合格 10 修补后漆纹与原车匹配度 修补后漆纹应与原车 相匹配 由远至近多角度 观察 □合格

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不合格 11 漆膜厚度漆膜厚度应大于等于 50um 通过漆膜厚度检 测仪检验 □合格 □不合格 12 油漆附着力油漆附着力强,不能 出现脱落 通过百格刀、胶 带等工具检验 □合格 □不合格 13 车身LOGO及 字体 颜色、字体大小、间 距需与样板一致 由远至近多角度 对比观察 □合格 □不合格 14 综合判定:□允收□拒收□让步接收检验员:日期:

油漆附着力测试

油漆附着力测试-百格刀测试法 A 方案 测割工具:剃须刀片(解剖刀,以及其它刀具皆可) . 胶带:25mm宽的压力敏感型胶带,粘性强度根据供货商和消费者的实际需要来确定(实验室一般采用9 N/25mm(+/-1)强度的胶带). 切割导向条:如果是手工切割(针对机械切割来说),则需要一长直且坚硬横条以保证切口呈直线. 照明系统:良好的照明系统有助于检查切口是否穿透至底材以及测试结果的查验。放大镜:放大镜用来帮助进行单个切口切割和测试结果的查验。 测试样本:选取所要测试材料上的合适区域(要求该区域无明显瑕疵,污点,且表面干净,干燥);且该测试区域要平坦.而且保证一个样本至少有三个以上这样的区域,以便重复实验 橡皮擦:橡皮擦来回擦拭胶带以使胶带很好地粘着切口区域 测试方法: 选取所要测试材料上的合适区域(要求该区域无明显瑕疵污点,且表面干净,干燥):在样品上用刀划两条交叉长约40MM的切口,注意切口深度以见到底材为宜,两交叉切口的角度为30°--45°,交叉位置在两切口中心。 测试方法 刀片要沿着硬横条划且只能朝一个方向划也不能反复在切口上划。检查切口是否见到底材,如果没则另选取一区域重新划。切一宽25MM 长75MM的胶带.将胶带中心靠近切口交叉处,并沿着切口方向贴上胶带,用手指弄平胶带并用橡皮擦来回擦拭胶带以使胶带很好地粘着切口区域。在90+/-30 S后,以尽可能与 水平成180°的方向迅速拉开胶带,该过程手不要晃动。 结果判定 5A 无剥落或分离 4A 细微的剥落或沿切口/交叉处分离 3A 沿切口锯齿状凸起达1.6MM 2A 大部分沿切口锯齿状凸起达3.2MM 1A 剥落或分离的大部分是沿X区域 0A 剥落或分离的部分不在X区域内 要求详细记录测试结果,包括测试次数;测试点的位置,涂装方式,测试失败发生的地方(如在涂层与底材之间还是两涂层之间)

漆膜附着力检测方法

漆膜附着力测定法 GB 1720-79 本标准适用于漆膜附着力的测定。漆膜对底材粘合的牢度即附着力,按圆滚线划痕范围内的漆膜完整程度评定,以级表示。 ?一般规定 材料和仪器设备: 马口铁板:50 × 100 × 0.2~0.3 毫米; 四倍放大镜; 漆刷:宽 25~35 毫米; ?测定方法 按《漆膜一般制备法》( GB 1727 - 79 )在马口铁板上(或按产品标准规定的底材)制备样板 3 块,待漆膜实干后,于恒温恒湿的条件下测定。测前先检查附着力测定仪的针头,如不锐利应予更换:提起半截螺帽曙( 7 ),抽出试验台( 6 ),即可换针。当发现划痕与标准回转半径不符时,应调整回转半径,其方法是松开卡针盘( 3 )后面的螺栓、回转半径调整螺栓 (4) ,适当移动卡针盘后,依次紧固上述螺栓,划痕与标准圆滚线图比较,如仍不符应重新调整回转半径,直到与标准回转半径 5.25 毫米的圆滚线相同为调整完毕。测定时,将样板正放在试验台 (6) 上,拧紧固定样板调整螺栓 (5) 、 (8) ,和调整螺栓( 10 ),向后移动升降棒( 2 ),使转针的尖端接触到漆膜,如划痕未露底板,应酌加砝码。按顺时针方向,均匀摇动摇柄( 11 ),转速以 80~100 转 / 分为宜,圆滚线划痕标准图长为7.5 ± 0.5 厘米。向前移动升降棒( 2 ),使卡针盘提起,松开固定样板的有关螺栓( 5 )、( 8 )、( 10 ),取出样板,用漆刷除去划痕上的漆屑,以四倍放大镜检查划痕并评级。 三、评级方法 以样板上划痕的上侧为检查的目标,依次标出 1 、 2 、 3 、 4 、 5 、 6 、7 等七个部位。相应分为七个等级。按顺序检查各部位的漆膜完整程度,如某一部位的格子有 70% 以上完好,则定为该部位是完好的,否则应认为坏损。例如,部位 1 漆膜坏损而部位 2 完好,附着力次之,定为二级。依次类推,七级为附着力最差。

涂层附着力检测方法的详细介绍

涂层附着力的检测方法 摘要:介绍了防腐蚀涂料涂层附着力的机理,并对附着力检测的标准划格法、划X法以及拉开法的测试方法和程序,作了详细说明。 关键词:涂层、附着力、划格法、拉开法 1.涂层附着力 涂装工程中,对于防腐蚀涂料的涂层附着力检测是涂层保护性能相当重要的指标,越来越被业主和监理所重视。除了在试验室内的检测外,防腐蚀涂料的选用过程中,对涂料产品进行的样板附着力测试,以及施工过程中现场附着力的检测,也越来越普遍。 有机涂层与金属基底间的附着力,与涂层对金属的保护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主要是由附着力与有机涂层下金属的腐蚀过程所决定的。有机涂层下金属的腐蚀主要是由相界面的电化学腐蚀引起的,附着力的好坏对电化学腐蚀有明显的影响。良好的附着力能有效地阻挡外界电解质溶液对基体的渗透,推迟界面腐蚀电池的形成;牢固的界面附着力可以极大地阻止腐蚀产物——金属阳离子经相间侧面向阴极区域的扩散,这些阳离子扩散是为了平衡阴极反应所生成的带负电荷的氢氧根离子,这虽然是一个相当缓慢的过程,但是一旦附着力降低,阳离子从相间侧面向阴极扩散的扩散则容易得多。 有机涂层的附着力,应该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有机涂层与基底金属表面的黏附力(adhesion),其次是有机涂层本身的凝聚力(Cohesion)。这两者对于涂层的防护作用来说缺一不可。有机涂层在金属基底表面的附着力强度越大越好;涂层本身坚韧致密的漆膜,才能起到良好的阻挡外界腐蚀因子的作用。涂层的不能牢固地黏附于基底表面,再完好的涂层也起不到作用;涂层本身凝聚力差,漆膜容易开裂而失去保护作用。这两个方面缺一不可,附着力不好,再完好的涂层也起不到作用;而涂层本身凝聚力差,则漆膜容易龟裂。这两者共同决定涂层的附着力,构成决定涂层保护作用的关键因素。 有关涂层附着力的研究有相当多的理论学说,影响涂层附着力有基本因素主要有两个,涂料对底材的湿润性和底材的粗糙度。涂层对金属底材的湿润性越强,附着力越好;一定的表面粗糙度对涂层起到了咬合锚固(Anchor Pattern)的作用。 检测涂层与底材之间的附着力有多种方法,很多机构制订了相应的标准,同时也制备了很多的仪器工具来进行附着力的检测。 适用于现场检测附着力的方法主要有两大类,用刀具划X或划格法,以及拉开法。这两种方法除了可以在实验室内使用外,更适合于在施工现场中应用。主要的应用标准如表1。 表1 涂层附着力的检测方法和标准 美国材料试验协会制订的ASTM D3359-02是目前最新版的有关划X法的标准。它适用于干膜厚度高于125微米的情况,对最高漆膜厚度没有作出限制.而相对应的划格法通常适用于250微米以下的干膜厚度。 测试所要有的工具比较简单,锋利的刀片,比如美工刀、解剖刀;25mm(1in.)的半透

油漆检验记录表

湖北合加环境设备有限公司 JL-8.2.4-13 1 油漆喷涂质量检验记录表 序号 检验项目 技术要求 检验方法 检验结果 备注 1 表面尘点检测 表面不能有明显尘点 通过近处观察油漆表面来检验 □合格 □不合格 2 表面漆雾及流挂检测 表面不能有漆雾及流 挂 通过近处观察油漆表面来检验 □合格 □不合格 3 刮灰效果检测 填补于车身上凹陷位置和边缘及接缝处。 要求刮灰处线条明晰,连贯。 通过近处观察油漆表面来检验 □合格 □不合格 4 抛光印和抛穿现象检测 表面不能有抛光印和 抛穿现象 近看油漆面(特别是边角)有无抛穿,远看光泽有无明显变化 □合格 □不合格 5 边角位检测 边角位是否修补到位 或漏喷 通过近处观察油漆表面来检验 □合格 □不合格 6 面漆及色漆检 测 面漆色漆有没有完全遮盖中涂漆或走珠现 象 0.5米处观察 □合格 □不合格 7 车身活动部件和装饰件等 车身活动部件和装饰件等的油漆和抛光蜡是否清除干净 通过近处观察油漆表面来检验 □合格 □不合格 8 表面光泽度 全车喷涂或新车光泽60度时大于90度,无明显“桔皮”现象 通过光泽度测试仪 检验 □合格 □不合格 9 修补工件表面 光泽 修补工件表面的光泽与原车基本一致,形成衬托效果,不能相 差太远 远看,多角度观 察 □合格 □不合格 10 修补后漆纹与原车匹配度 修补后漆纹应与原车 相匹配 由远至近多角度 观察 □合格 □不合格 11 漆膜厚度 漆膜厚度应大于等于 50um 通过漆膜厚度检测仪检验 □合格 □不合格 12 油漆附着力 油漆附着力强,不能 出现脱落 通过百格刀、胶带等工具检验 □合格 □不合格 13 车身LOGO 及 字体 颜色、字体大小、间距需与样板一致 由远至近多角度对比观察 □合格 □不合格 14 综合判定:□允收 □拒收 □让步接收 检验员: 日期:

油漆检验记录表

油漆喷涂质量检验记录表 序号检验项目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结果备注 1 表面尘点检测表面不能有明显尘点通过近处观察油 漆表面来检验 □合格 □不合格 2 表面漆雾及流 挂检测 表面不能有漆雾及流 挂 通过近处观察油 漆表面来检验 □合格 □不合格 3 刮灰效果检测填补于车身上凹陷位 置和边缘及接缝处。 要求刮灰处线条明 晰,连贯。 通过近处观察油 漆表面来检验 □合格 □不合格 4 抛光印和抛穿 现象检测 表面不能有抛光印和 抛穿现象 近看油漆面(特 别是边角)有无 抛穿,远看光泽 有无明显变化 □合格 □不合格 5 边角位检测边角位是否修补到位 或漏喷 通过近处观察油 漆表面来检验 □合格 □不合格 6 面漆及色漆检 测 面漆色漆有没有完全 遮盖中涂漆或走珠现 象 0.5米处观察 □合格 □不合格 7 车身活动部件 和装饰件等 车身活动部件和装饰 件等的油漆和抛光蜡 是否清除干净 通过近处观察油 漆表面来检验 □合格 □不合格 8 表面光泽度全车喷涂或新车光泽 60度时大于90度, 无明显“桔皮”现象 通过光泽度测试仪 检验 □合格 □不合格 9 修补工件表面 光泽 修补工件表面的光泽 与原车基本一致,形 成衬托效果,不能相 差太远 远看,多角度观 察 □合格 □不合格 10 修补后漆纹与 原车匹配度 修补后漆纹应与原车 相匹配 由远至近多角度 观察 □合格 □不合格 11 漆膜厚度漆膜厚度应大于等于 50um 通过漆膜厚度检 测仪检验 □合格 □不合格 12 油漆附着力油漆附着力强,不能 出现脱落 通过百格刀、胶 带等工具检验 □合格 □不合格 13 车身LOGO及 字体 颜色、字体大小、间 距需与样板一致 由远至近多角度 对比观察 □合格 □不合格 14 综合判定:□允收□拒收□让步接收检验员:日期:

油漆检验标准

术语 1 油漆涂层缺陷用语 起泡涂层表面呈现鼓包的现象 针孔漆膜表面呈现针状小孔或毛孔的现象 起皱漆膜表面呈现凹凸不平且无规则线状褶皱的现象 桔皮漆膜表面呈现桔皮状纹路的现象 缺陷(露底)漏涂或未能完全覆盖前道涂层或材料色泽的现象 遮盖不良涂敷过薄或涂料遮盖力差使底色隐约可见的现象 裂纹漆膜表面呈现不规则,深浅不同断裂纹路的现象漆膜表面呈现 脱落漆膜从涂面呈现片状脱离的现象 麻点(凹陷)涂层表面因水,油等异物影响致使涂料不能均匀附着,产生抽缩形式泡疤而呈现凹坑的现象 流痕(流漆)喷涂在垂直面上的涂料向下流动,使漆面产生条痕的现象。严重时称为流挂 杂漆(发花)漆膜表面呈现不相溶的色点或块状的现象 颗粒漆膜表面附着颗粒状物质的现象 锈痕漆膜中产生锈点或接缝处呈现锈斑的现象 砂纸纹涂装干燥后,面漆仍可清楚地见到砂纸打磨纹的现象 碰划伤漆膜表面受外力碰伤而呈划痕的现象 2 表面油漆涂层质量 表面油漆涂层质量检验包括:缺漆(露底)、起泡、裂纹、脱落、锈痕、麻点、流痕、起皱、桔皮、针孔、杂漆、颗粒、脏污、划伤、砂纸纹、遮盖不良、涂层光滑平整度等缺陷,并检验漆膜硬度、厚度、附着力、鲜映性、光泽度参数等

注:漆膜厚度、漆膜附着力、漆膜光泽、漆膜鲜映度等项目可酌情进行考核

注:漆膜厚度、漆膜附着力、漆膜光泽、漆膜鲜映度等项目可酌情进行考核

漆膜硬度铅笔检验方法 铅笔检验法是以一定硬度的铅笔刻划漆层,以目测漆膜划痕的深浅程度表示漆膜硬度。 1检验工具 1.1 中华牌高级绘图铅笔,规格为H、HB、B三种。 1.2绘图用橡皮或绒布 2检验条件 2.1被检产品涂层表面漆膜必须干燥、洁净(被检表面应尽量避免选择醒目及影响外观的部位)。 2.2铅笔芯直径为1.8mm以上,长度为3mm左右,笔尖圆平。 3检验方法 用手握住铅笔,铅笔与被检漆膜表面保持45度角,推进速度约8mm/s,推力要保持均匀,用力以不折断铅芯为限。在被检部位往返进行5次后,用橡皮或绒布将铅笔炭灰擦去,以目测检验漆膜划痕的深浅及明显程度。

油漆检验标准

术语 1油漆涂层缺陷用语 起泡涂层表面呈现鼓包的现象 针孔漆膜表面呈现针状小孔或毛孔的现象 起皱漆膜表面呈现凹凸不平且无规则线状褶皱的现象 桔皮漆膜表面呈现桔皮状纹路的现象 缺陷(露底)漏涂或未能完全覆盖前道涂层或材料色泽的现象 遮盖不良涂敷过薄或涂料遮盖力差使底色隐约可见的现象 裂纹漆膜表面呈现不规则,深浅不同断裂纹路的现象漆膜表面呈现 脱落漆膜从涂面呈现片状脱离的现象 麻点(凹陷)涂层表面因水,油等异物影响致使涂料不能均匀附着,产生抽缩形式泡疤而呈现凹坑的现象 流痕(流漆)喷涂在垂直面上的涂料向下流动,使漆面产生条痕的现象。严重时称为流挂 杂漆(发花)漆膜表面呈现不相溶的色点或块状的现象 颗粒漆膜表面附着颗粒状物质的现象 锈痕漆膜中产生锈点或接缝处呈现锈斑的现象 砂纸纹涂装干燥后,面漆仍可清楚地见到砂纸打磨纹的现象 碰划伤漆膜表面受外力碰伤而呈划痕的现象 2表面油漆涂层质量 表面油漆涂层质量检验包括:缺漆(露底)、起泡、裂纹、脱落、锈痕、麻点、流痕、起皱、桔皮、针孔、杂漆、颗粒、脏污、划伤、砂纸纹、遮盖不良、涂层光滑平整度等缺陷,并检验漆膜硬度、厚度、附着力、鲜映性、光泽度参数等

注:漆膜厚度、漆膜附着力、漆膜光泽、漆膜鲜映度等项目可酌情进行考核

漆膜硬度铅笔检验方法 铅笔检验法是以一定硬度的铅笔刻划漆层,以目测漆膜划痕的深浅程度表示漆膜硬度。 1 检验工具 中华牌高级绘图铅笔,规格为H、HB、B 三种。 绘图用橡皮或绒布 2 检验条件 被检产品涂层表面漆膜必须干燥、洁净(被检表面应尽量避免选择醒目及影响外观的部位)。 铅笔芯直径为以上,长度为3mn左右,笔尖圆平。 3检验方法 用手握住铅笔,铅笔与被检漆膜表面保持45度角,推进速度约8mm/s推力要保持均匀,用力以不折断铅芯为限。在被检部位往返进行 5 次后,用橡皮或绒布将铅笔炭灰擦去,以目测检验漆膜划痕的深浅及明显程度。

油漆附着力测试

附着力:adhesion;adhesive force 两种不同物质接触部分的相互吸引力。分子力的一种表现。只有当两种物质的分子十分接近时才显现出来。两种固体的一般不能密切接触,它们之间的附着力不能发生作用;液体与固体能密切接触,它们之间的附着力能发生作用。例如涂料与所涂敷的物体之间具有附着力。 指漆膜与被涂物表面结合在一起的坚牢程度而言的。这种结合力是由漆膜中聚合物的极性基团(如羟基或羧基)与被涂物表面的极性基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被涂物表面有污染或水分;漆膜本身有较大的收缩应力;聚合物在固化过程中相互交联而使极性基的数量减少等。这些均是导致漆膜附着力下降的因素。漆膜的附着力只能以间接的手段来测定。目前专门测定漆膜附着力的方法分为叁大类型,即以划格法、划圈法为代表的综合测定法,、以拉开法为代表的剥落试验法和用溶剂和软化剂配合使用的测试水试验法。百格测试一般而言是测试对象在经过涂装之后测试其附着度的工具。按照日本工业标准(JIS),分为1~5级,级数越高,要求越严格,当客户规范当中要求是第5级时,表示完全不能有脱落。 参考标准:《GBT9286-1998 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痕实验》 百格刀,刀口宽度约为10mm~12mm,每1mm~1.2mm为间隔,共有10格,直线划下时会出现10条间隔相同的直线刀痕,于直线刀痕的垂直位置划下,便成为10*10的100格的正方形,百格刀划下去的时候应该割到见到底材,不可只割在涂料上,否则测试便不成立。当百格刀划完之后,还必须用胶带测试会不会脱落,首先,胶带贴于百格位置,以手指压下将胶带紧密贴附,再以瞬间的力道将胶带撕起,目视素材上的涂料是否有脱落现象此外,胶带并非随便一种都可以,以JIS标准而言,是必须指定厂牌与型号的。例如3M的Transparent Tape 600,此种胶带宽度为3/4inch,长度有1296inch和2592inch两种。 1其实验目的为何? 目的为负着力的测试实验如针对(喷漆,电镀..) 2其实验条件及标准 规定利用3M600或610的胶带黏贴于百格中,快速拉起3M胶带,其面漆或电度层被胶带黏起的数量依照百格的百分比: ISO等级:0 =ASTM等级:5B 切口的边缘完全光滑,格子边缘没有任何剥落。 ISO等级:1 =ASTM等级:4B 在切口的相交处有小片剥落,划格区内实际破损≤5% 。 ISO等级:2 =ASTM等级:3B 切口的边缘和/或相交处有被剥落,其面积大于5%~15% 。 ISO等级:3 =ASTM等级:2B 沿切口边缘有部分剥落或整大片剥落,或部分格子被整片剥落。剥落的面积超过15%~35% 。 ISO等级:4 =ASTM等级:1B 切口边缘大片剥落/或者一些方格部分部分或全部剥落,其面积大于划格区的35%~65% 。ISO等级:5 =ASTM等级:0B 在划线的边缘及交叉点处有成片的油漆脱落,且脱落总面积大于65%。 依照客户要求B数测试是否通过百格实验,一般手机业界客户要求在4B以上。3其实验方式为何? 正式的话是使用百格刀,横向与纵向各划1刀及型成100各细小方格.如无百格刀利用美工刀也可以. 利用3M600或610的胶带黏贴于百格中,快速拉起3M胶带,测试脱落数量。 4 操作步骤: -用划格器在涂层上切出十字格子图形,切口直至基材; -用毛刷对角线方向各刷五次,用胶带贴在切口上再拉开; -观察格子区域的情况,可用放大镜观察。划格结果附着力按照第二项的标准等级。 相关测试工具产品参数

钢结构(涂装)检验批.

表B.0.7 钢结构涂装报审、报验表 工程名称:宝钢广东湛江钢铁基地项目电厂工程电厂综合管线编号:ZJ090601 项目经理或项目技术负责人(签字) 年月日注:本表一式四份,建设单位二份;项目监理机构、施工单位各一份。

钢结构防腐涂料涂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GB50205—2001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 2014 专业监理工程师: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GB50205-2001 钢结构件涂料、涂层、干漆膜厚度、外观质量等 检 测 记 录 工程名称:宝钢广东湛江钢铁基地项目电厂工程电厂综合管线 施工单位: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机装设备结构制造厂 构件名称: 管道支架(17件) 注:检查数量:(1)、涂料:涂料按构件数抽查10%,且同类构件不少于3件(每件测量5处); 班 组 长: (2)、构件表面:涂装完成构件的标志等为全数检查; 质 检 员: (3)、涂层附着力测试:按构件数量抽查1%,不少于3件,每件测3处; 技术负责人: (4)、14.2.2条检查内容为强制性条文。 2014 年 1月 6日

表B.0.7 钢结构涂装报审、报验表 工程名称:宝钢广东湛江钢铁基地项目电厂工程电厂综合管线编号:ZJ090601 项目经理或项目技术负责人(签字) 年月日注:本表一式四份,建设单位二份;项目监理机构、施工单位各一份。

钢结构防腐涂料涂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GB50205—2001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 2014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GB50205-2001 钢结构件涂料、涂层、干漆膜厚度、外观质量等 检 测 记 录 工程名称:宝钢广东湛江钢铁基地项目电厂工程电厂综合管线 施工单位: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机装设备结构制造厂 构件名称: 管道支架(3件) 注:检查数量:(1)、涂料:涂料按构件数抽查10%,且同类构件不少于3件(每件测量5处); 班 组 长: (2)、构件表面:涂装完成构件的标志等为全数检查; 质 检 员: (3)、涂层附着力测试:按构件数量抽查1%,不少于3件,每件测3处; 技术负责人: (4)、14.2.2条检查内容为强制性条文。 2014年1 月19 日

油漆附着力的测定方法

油漆附着力的测定方法 测定附着力的方法有:划圈法、划格法、拉开法、扭开法及美国ASTM中的划X法等数种,国家标准标准GB1720-89(79)规定了划圈法测定漆膜附着力的方法,而GB9286-88规定了采用划格法测定附着力,GB5210-85规定了采用拉开法测定涂层附着力的方法。其中应用最简便的是划圈法测定漆膜附着力,现场最为常用的是划格法。 1、划圈法测定附着力 划圈法所采用的附着力测定仪是按照划痕范围内的漆膜完整程度进行评定,以级表示。是按照制备好的马口铁板固定在测定仪上,为确保划透漆膜,酌情添加砝码,按顺时针方向,以80-100r/min均匀摇动摇柄,以圆滚线划痕,标准圆长7.5cm,取出样板,评级。实验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a )测定仪的针头必须保持锐利,否则无法分清1,2级的分别,应在测定前先用手指触摸感觉是否锋利,或在测定若干块试板后酌情理换。 (b)先试着刻划几圈,划痕应刚好划透漆膜,若未露底板,酌情添加砝码;但不要加得过多,以免加大阻力,磨损针头。 (c)评级时可以7级(最内层)开始评定,也可以1级(最外圈)评级,按顺序检查各部位的漆膜完整程度,如某一部位的格子有705以上完好,则认为该部位是完好的,否则认为坏损。例如,部位1漆膜完好,附着力最佳,定为1级;部位1漆膜坏损而部位2完好的,附着力次之定为2级。依据类推,7级附着力最差。通常要求比较好的底漆附着力应达到1级,面漆的附着力可在2级左右。 2、划格法测定附着力 划格法附着力标准主要有ASTMD3359、ISO-2409和GB9286-98。其测试方法和描述基本相同,只是对于附着力级别的说明次序刚好相反。ASTMD3359是5B-OB 级由好到坏,而ISO-2409是0-5为由好到坏。实验工具是划格测试器,它是具有6个切割面的多刀片切割器,切刀间隙1mm、2mm和3mm(刀头可以更换)。将试样涂于样板上,干燥16小时后,用划格器平行拉动3-4cm,有六道切痕,应切穿漆膜至底材;然后用同样的方法与前者垂直,切痕同样六道;这样形成许多小方格。对于软底材,用软毛刷沿网格图形成每一条对角线,轻轻向前和后各扫几次,即可评定等级;而对于硬质底材,先清扫,之后贴上胶带(一般使用3M 胶带),且要保证胶带与实验区全面接触,可以用手指来回摩擦使之接触良好,然后迅速拉开,使用目视或者放大镜对照标准与说明附图进行对比定级。其分级的标准描述为: 级别描述 0切割边缘完全平滑,无一格脱落 1交叉处有少许涂层脱落,受影响面积不能明显大于5% 2在切口交叉处或沿切口边缘有涂层脱落,影响面积为5%-15% 3涂层沿切割边缘部分或全部以大面积脱落受影响的交叉切割面积在15%-35% 5沿边缘整条脱落,有些格子部分或全部脱落,受影响面积35%-65% 6剥落的程度超过4级

油漆涂装工艺与检验标准

油漆涂装检验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HBWP-PZZY-2015 编制: 张龙 审核: 胡方灿 批准: 蒋祖君 年月日发布年月日实施

油漆质量检验作业指导书 1 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检验作业指导书规定了汽车零部件及总成产品的油漆涂层的检验内容与技术要求。 本检验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河北王派车业有限公司自制件及所有外委、外协制品的油漆涂装质量检验。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括的条文,通过在本检验作业指导书中的引用而构成本检验作业指导书的条文,在本检验作业指导书发布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检验作业指导书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Q/LQB Y-4-2011 《汽车涂成标准》 GB/T13452.2-2008 《色漆和清漆漆膜厚度的测定》 GB/T 6739-2006 《硬度铅笔测试法》 GB/T 9286-1998 《漆和清漆漆膜的规格实验》 《自然耐候性试验标准》 3 检验标准 3.1 检验环境 检验在生产现场的检验工位进行,当异地检验存在争议时,选用的检验场地应符合下列条件: 3.1.1 环境整洁、空气清新、不应有明显影响检验作业的热气、湿气、烟尘。3.1.2 检验场地长度和宽度至少应超出被检产品3m,地面和墙壁均为白色,且不应反光炫目。 3.1.3 采用日光灯照明,日光灯的影响,在垂直涂面呈上下方向,在水平涂面呈左右方向。

油漆质量检验作业指导书 3.2 检验人员 检验人员辨色力正常,视力在0.8以上(含校正后),检验人员应经过培训并得到授权。 3.3 检验仪器及量检具 3.3.1 检验仪器:漆膜测厚仪。 3.3.1 量检具:钢板尺、中华牌高级绘图铅笔(H、HB、B三种规格),单面刀片等。 3.3.3 所有仪器及量检具应符合计量检定要求,并在有效的检定周期内。 4 检验内容 4.1 表面油漆涂层质量 表面油漆(包括装饰性面漆和防护性底漆)涂层质量检验包括:缺漆(露底)、颗粒、流痕、缩孔、起皱、桔皮、杂漆发花、擦伤划痕、砂纸纹、补漆雾圈、生锈、气泡、坑包、开裂脱落、涂层不干、底材凹凸等外观缺陷。 4.2 漆膜厚度 4.3 漆膜硬度 4.4 漆膜附着力 4.5 耐盐雾性 4.6 耐水性 4.7 耐候性 5 检验标准及方法 5.1 涂装表面外观检验 涂装外观项目检测时以目测和触感并借助钢板尺进行检测,目测时在光线良好状态下,位于距被检部分0.5m处对表面呈60角度范围观测,具体要求见下表:

涂层附着力测定方法和标准

涂层附着力测定方法和标准 漆膜与被涂面之间结合的坚牢程度称为附着力。附着力是涂料的重要指针。漆膜的牢固附着是涂料实现对基体材料保护的重要基础。因此,漆膜附着力的测定受到涂料、涂装行业的广泛关注。 目前现行有效的漆膜附着力测定标准有3个: GB/T 1720-1979(1989) 漆膜附着力测定法 GB/T 5210-1985 涂层附着力的测定法---拉开法 GB/T 9286-1998 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 GB/T 1720-1979是漆膜附着力的传统测定方法,根据原化工部标准HG2-462-78转化而来。 该方法用专用附着力测定仪在漆膜样板上划圆滚线,按圆滚线划痕范围内漆膜完整程度评定附着力,分为1~7级,1级最好,漆膜完整无损。 这种方法由于操作简便,评定方法直观,加之在较长时间内没有其它测定方法,为广大涂料、涂装行业的专业人员熟悉,现在仍被广泛采用。 GB/T5210-1985是参照采用国际标准ISO 4624:1978 《色漆和清漆---附着力的拉开试验法》。拉开法测定附着力是用胶粘剂将表面涂漆的专用试样在定中心装置上对接干燥后,以规定的速度(10mm/ min),在试样的胶结面上施加垂直、均匀的拉力,以测定涂层间或涂层与底材间附着破坏时所需的力,以kg/c㎡表示。 测定附着力时在拉力试验机上拉开,以产生附着破坏、内聚破坏、胶结破坏为有效。 试验结果用附着力和破坏形式组合表示。 该方法是定量测定附着力的方法。适于单层或复合涂层与底材间或涂层附着力的定量测定。对于研究涂层附着力、对比涂料性能有显着的意义。 目前涂料产品国家标准中仅8个标准有此定量指标,而大量的涂料产品的附着力无定量指针,因此该标准的使用并不普遍。 GB/T 9286-1998系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 2409:1992 《色漆和清漆——划格试验》(第二版),代替等效采用ISO 2409:1972的GB 9286-88。 该标准规定了以直角网格图形切割涂层穿透至底材时来评定涂层从底材上脱离的抗性的一种试验方法。 该标准规定用切割刀具在准备好的规定试板上纵横垂直交叉切割6条平行切割线(间距由涂层厚度和底材硬度确定)。用透明胶粘贴涂层切断处(软底材不用胶粘带),均匀撕去胶粘带,检查切割涂层破坏情况。试验结果0~5级,0级完好无损(见图)。对于一般用途,前三级是令人满意的。要求评定通过/不通过时也采用前三级。 该标准与被替代的GB 9286-88比较,主要的差异是: a)新标准规定切割数为6,而原标准规定为6或11; b)新标准规定了切割间距。这取决于涂层厚度和底材类型; c)新标准只规定了手工切割的操作程序,而原标准还规定了机械切割的操作程序。 因而新标准更简化,可操作性更强。 划格试验这种方法在国际上早已应用。 美国国家标准ANSI/ASTM D3359-87《用胶带试验测定附着力》规定了在涂膜上划X及划6条或11条正交切口的格子图形两种方法,将胶带贴在切口上撕下后评定附着力。结果分0~5级,0级最好,完好无损。 此外日本工业标准JIS K5400-90《涂料一般试验方法》中附着性试验也规定了基体划格法和

26《防腐涂料涂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格示例及填写说明

《防腐涂料涂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格示例及填写说明

【规范名称及编号】《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条文摘录】 摘录一: 14.1.2钢结构涂装工程可按钢结构制作或钢结构安装工程检验批的划分原则划分成一个或若干个检验批。 摘录二: 4.9涂装材料 主控项目 4.9.1钢结构防腐涂料、稀释剂和固化剂等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等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的质量合格证明文件、中文标志及检验报告等。 一般项目 4.9.3防腐涂料和防火涂料的型号、名称、颜色及有效期应与其质量证明文件相符。开启后,不应存在结皮、结块、凝胶等现象。 检查数量:每种规格抽查5%,且不应少于3桶。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14.2钢结构防腐常涂料涂料 主控项目 14.2.1涂装前钢材表面除锈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规定。处理后的钢材表面不应有焊渣、焊疤、灰尘、油污、水和毛刺等。当设计无要求时,钢材表面除锈等级应符合表14.2.1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构件数量抽查10%,且同类构件不应少于3件。 检验方法:用铲刀检查和用现行国家标志《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GB8923规定的图片对照观察检查。

14.2.2漆料、涂装遍数、涂层厚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对涂层厚度无要求时,涂层干漆膜总厚度:室外应为15um,室内应为125 um,其允许偏差- 25um.每遍涂层干漆膜厚度的允许偏差-5 um。 检查数量:按构件数抽查10%,且同类构件不应少于3件。 检验方法:用干漆膜测量厚仪检查。每个构件检测5处,每处的数值为3个相距50m m测点涂层干漆膜厚度的平均值。 一般项目 14.2.3构件表面不应误漆、漏涂,涂层不应脱皮和返锈等。涂层应均匀、无明显皱皮、流坠、针眼和气泡等。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14.2.4当钢结构处在有腐蚀介质环境或外露且设计有要求时,应进行涂层附着力测试,在检测处范围内,当涂层完整程度达到70%以上时,涂层附着力达到合格质量标准的要求。 检查数量:按构件数抽查1%,且不应少于3件,每件测3处。 检验方法:按照现行国家标准《漆膜附着力测定法》GB1720或《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GB9286执行。 14.2.5涂装完成后,构件的标志、标记和编号应清晰完整。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油漆附着力检验标准Microsoft Word 文档

资料: 油漆测定附着力的方法有:划圈法、划格法、拉开法、扭开法及美国ASTM中的划X法等数种,其中应用最简便的是划圈法测定漆膜附着力,现场最为常用的是划格法。 (1)、划圈法测定附着力 划圈法所采用的附着力测定仪是按照划痕范围内的漆膜完整程度进行评定,以级表示。是按照制备好的马口铁板固定在测定仪上,为确保划透漆膜,酌情添加砝码,按顺时针方向,以80-100r/min均匀摇动摇柄,以圆滚线划痕,标准圆长7.5cm,取出样板,评级。实验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a)测定仪的针头必须保持锐利,否则无法分清1,2级的分别,应在测定前先用手指触摸感觉是否锋利,或在测定若干块试板后酌情理换。 (b)先试着刻划几圈,划痕应刚好划透漆膜,若未露底板,酌情添加砝码;但不要加得过多,以免加大阻力,磨损针头。 (c)评级时可以7级(最内层)开始评定,也可以1级(最外圈)评级,按顺序检查各部位的漆膜完整程度,如某一部位的格子有705以上完好,则认为该部位是完好的,否则认为坏损。例如,部位1漆膜完好,附着力最佳,定为1级;部位1漆膜坏损而部位2完好的,附着力次之定为2级。依据类推,7级附着力最差。通常要求比较好的底漆附着力应达到1级,面漆的附着力可在2级左右。 (2)、划格法测定附着力 划格法附着力测试标准主要有ASTMD3359、ISO-2409和GB9286-98。其测试方法和描述基本相同,只是对于附着力级别的说明次序刚好相反。ASTMD3359是5B-OB

级由好到坏,而ISO-2409是0-5为由好到坏。实验工具是划格测试器,它是具有6个切割面的多刀片切割器,切刀间隙1mm、2mm和3mm(刀头可以更换)。将试样涂于样板上,干燥16小时后,用划格器平行拉动3-4cm,有六道切痕,应切穿漆膜至底材;然后用同样的方法与前者垂直,切痕同样六道;这样形成许多小方格。对于软底材,用软毛刷沿网格图形成每一条对角线,轻轻向前和后各扫几次,即可评定等级;而对于硬质底材,先清扫,之后贴上胶带(一般使用3M胶带),且要保证胶带与实验区全面接触,可以用手指来回摩擦使之接触良好,然后迅速拉开,使用目视或者放大镜对照标准与说明附图进行对比定级。其分级的标准描述为:级别描述 0切割边缘完全平滑,无一格脱落 1交叉处有少许涂层脱落,受影响面积不能明显大于5% 2在切口交叉处或沿切口边缘有涂层脱落,影响面积为5%-15% 3涂层沿切割边缘部分或全部以大面积脱落受影响的交叉切割面积在15%-35% 4沿边缘整条脱落,有些格子部分或全部脱落,受影响面积35%-65% 5剥落的程度超过4级 在划格法测定附着力时,可以最高测定250μm厚度的涂膜。根据涂层厚度大小,可以选择不同的划格间距,一般为涂层小于60μm,硬质底材间距1mm,软质底材间距为2mm;涂层厚度为60-120μm,软硬质底材间距均为2mm;涂层厚度大于120μm,软硬质底材间距选择3mm。在ISO12944中规定,附着力需要达到1级才能认定为合格;在GB中,附着力达到1-2级时认定为合格。 划圈法与划格不同处在于,划圈交叉所形成部位的面积是递增的,评级考察的是不受损区域所处的位置,而划格法每一个划格面积是固定的,评级采用受损面积比率。 (3)、拉开法测定附着力 拉开法测定的附着力是指在规定的速率下,在试样的胶结面上施加垂直、均匀的

油漆附着力检验规范

1. 依据标准 GB/T9286-1998 ISO 2409:1992 2. 检验方法: 2.1 在阀门进行喷漆时将试板挂在生产线上,使试板与阀门在同一工作条件下进行喷漆。 2.2 喷漆完成并放置16h后,在样板上至少进行三个不同位置的试验,三个位置的相互间距 和样板边缘间距均不小于5mm。 2.3 对样板的涂层进行切割 2.3.1 切割的间距与涂层厚度和底材的关系。 2.3.2 将样板放置在坚硬、平直的物面上,以防在试验过程中样板的任何变形。 2.3.3 按下述规定的程序完成手工切割。 试验前,检查刀具的切割刀刃,并通过磨刃或更换刀片使其保持良好的状态。 如果样板是木质材料或类似材料制成,则在与木纹方向呈约45°方向进行切割。 2.3.4 握住切割刀具,使刀垂直于样板表面对切割刀具均匀施力,并采用适宜的间距导向 装置,用均匀的切割速率在涂层上形成规定的切割数。所有切割都应划透至底材表面。 如果不可能做到切透至底材是由于涂层太硬而造成的,则表明试验无效,并如实记 录。 2.3.5 重复上述操作,再作相同数量的平行切割线,与原先切割线成90°角相交,以形成 网格图形。 2.3.6 用软毛刷沿网格图形每一条对角线,轻轻地向后扫几次,再向前扫几次。 2.3.7 只有硬底材才别外施加胶粘带。按均匀的速度拉出一段胶粘带,除去最前面的一段, 然后剪下长约75mm的胶粘带。 把该胶粘带的中心点放在网格上方,方向与一组切割平行,如图3所示,然后用手 指把胶粘带在网格区上方的部位压平,胶粘带长度到少超过网格20mm。 为了确保胶粘带与涂层接触良好,用手指尖用力蹭胶粘带。透过胶粘带看到的涂层 颜色全面接触是有效的显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