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I指引导管的选择和操作技术

合集下载

指引导管和导引钢丝的选择与使

指引导管和导引钢丝的选择与使

23
导丝的结构组成与特性
不同的导丝结构组成,决定导丝的不同特性: 柔韧性( Flexibility )、支撑力( Support )、扭 转性( Torque )、可视性( Visibility )
核芯直径:粗,细 核芯锥体:长,短,流线型 核芯材料:不锈钢,ELASTINITE®, DURASTEELTM 头端类型:Core-to-tip,Shaping ribbon 护套:弹簧圈,聚合物 涂层:亲水,疏水
5. LCA - high, anterior
LAO 40º
2021/8/17
8
常见的左冠起始段走势
Horizontal
2021/8/17
Inferior
Superior
9
常见的右冠起始段走势
Horizontal
2021/8/17
Inferior
Superior 10
左冠指引导管的选择
Normal JL4, XB,
2021/8/17
6
指引导管选择的要求*
• 大内腔
• 必要的后座支撑力
• 主动脉根部的直径 (wide, normal, narrow)
• 冠脉开口的位置 (high, low; anterior, posterior)
• 冠脉起始段的走势 (superior, horizontal, inferior)
2021/8/17
24
导丝的基本类型
• 软(Floppy) • 中硬(intermediate) • 硬(standard) • 亲水涂层,非涂层 • 普通支持,加强支持(extrasupport)
2021/8/17
25
1. 普通病变
• 定义

EBU导管在TRI中的应用技巧

EBU导管在TRI中的应用技巧

EBU导管在TRI中的应用技巧?答:TRI中EBU导管操作常用到一些小技巧,如呼吸动作配合、导丝轮岗技术、软硬导丝互用、冠状动脉内额外导丝技术等,灵活掌握这些小技术可以更有效地发挥EBU导管的功效。

呼吸动作配合:若存在头臂干、升主动脉迂曲情况下,操作EBU导管会出现体外导管旋转和导管尖端扭矩无法1比1对应状况,即导管“转不动”现象。

如果此时一味旋转导管就会出现导管打折、打结甚至折断问题。

所以血管迂曲情况下操作GC,首先要做的是减少血管迂曲程度,把它对操作的影响减轻到最低。

常规处理策略:①GC内保留外周导丝,以增加GC的扭控力,减少导管打折几率。

必要时可以将超滑导丝更换为支持力更强的硬导丝;②导丝保留至GC第二弯曲后,嘱患者呼气后深吸气屏气,以减少血管迂曲程度。

屏气动作下进行EBU导管操作,若一次不能到位,平静呼吸后重复上述动作。

血管迂曲情况下操作EBU导管动作切忌过度用力旋转。

导丝轮岗技术:通常EBU导管窦内塑形后外周导丝保留在GC内,当EBU导管进入LCA后将外周导丝撤出导管,然后行后续操作。

但在一些个别情况,例如血管迂曲、EBU过度顶起或导管入LCA开口后张力较大,在冠状动脉导丝未入LCA前撤出外周导丝会出现EBU导管回弯脱离LCA开口现象。

所以如果存在上述情况,不建议提前撤出外周导丝,而是采用导丝轮岗技术,即保留外周导丝以维持EBU导管形态,然后送入冠状动脉导丝入LCA分支内,再成功后撤出外周导丝。

外周软硬导丝互用技术:TRI操作中常用外周导丝有两种——亲水超滑导丝和普通J型钢丝。

前者通过性和过迂曲病变能力较强,但导丝偏软、支持力相对较弱,一般情况下可以满足应用。

但如果EBU导管选择偏小时,软导丝支持力通常不够,导致EBU导管在操作过程中易回弯丧失塑形或导管打开幅度不够致选择LCA开口困难,此时换用加硬导丝就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当冠状动脉高位开口采用前送打开法,若软导丝打开幅度不够,不能将导管尖端打开至LCA开口附近时,可以考虑加硬导丝。

指引导管的选择和操作技术

指引导管的选择和操作技术
外 层 — 聚乙烯塑料 决定导管形状、硬度和与血管内膜间的摩擦力 中 层 — 12-16根钢丝编织成,使导管具备抗折断、抗扭曲、 顺应性和弹性(不同厂家编织方式不同) 内 层 — 尼龙聚四氟乙烯(PTFE)涂层,减少导丝、球囊、 支架与导管内腔间摩擦力,抗血栓
导引导管性能参数
闭塞

支撑力


Cardiovascular Resvacularization Medicine, 2011
6F EBU
1.5 mm bur
5F EBU
Deep seating
深插方法(避免开口部损伤)
内径大小
Terumo
Medtronic
Launcher
大腔导管
Full Wall技术
扭控力、抗折力
指导管在体内被旋转、操控的能力。
头端直线形,通过对
侧壁提供额外后座力
同时可深插
适合开口向下RCA 与BSC的Voda
Right
或MDT的ECR相似。
MAC
Medtronic RBU (Right back up)
对侧壁支撑 适合开口平行或
向下RCA
通常插入10-12mm 介于MAC和
Amplatz之间
通常使用RBU3.5

Softer tip and hydrophilic coating on inside and outside.

5-Fr ST01 has the coating only on the inside.
(Terumo, Japan)
Catheterization and 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s 76:919–923 (2010)

导引导管的选择及操作

导引导管的选择及操作

导引导管的选择及操作(一)导引导管的结构及性能参数1. 结构分为四段、三层。

(1)四段超软的X线可是头端(安全区)柔软的同轴段(柔软区、传送区)中等硬度的抗折段(支撑区)牢固的扭控段(扭控区、推送区)(2)三层外层:特殊的聚乙烯塑料材料。

决定导管的形状、硬度和与血管内膜的摩擦力;中层:12~16根钢丝编织而成,使导管腔不会塌陷,抗折断并传送扭力。

内层:尼龙PTEE涂层2. 性能参数支持力、顺应性、内径大小、扭控性以及抗折性(安全性)。

(二)导引导管的类型按形态:Judkins、Amplatz、Multipurpose、V oda、Q Wave、XB、EBU和UBS;按大小:5F、6F、7F、8F。

按结构:短头、带侧孔、大腔。

导引导管用途JL 绝大多数LCAFemoral LeftFL绝大多数LCAV odaLeftBSC靠在壁上,LCA扭曲、成角、闭塞XB Cordis 靠在壁上,LCA扭曲、成角、闭塞EBUMedtronic靠在壁上,LCA扭曲、成角、闭塞Amplatz Left AL 多用途,适用于高位开口、偏前壁或成角的RCA、有难度的LCA、SVGJR 绝大多数RCA及SVGFR 绝大多数RCAV oda Right VR RCA开口成角、近段长、扭曲,开口垂直向上的搭向LCA的SVGAmplatz R 开口向下的RCA、SVGMP 开口向下、水平,血管近段长的RCA、搭向LCA的SVGSones 开口向下、水平,血管近段长的RCA、搭向LCA的SVGHockeyStick专用于开口向上、水平,血管近段长的RCALeft Coronary Bypass 开口向上的搭向LCA的SVG。

RCA开口在左前窦壁Right Coronary Bypass 开口水平的搭向LCA的SVG,不适于开口向下的搭向RCA的SVGEl Gamel 不常用,专用于开口向上、水平的RCA或搭Bypass 向LCA的SVG,可随意成形IMA 专用于内乳动脉Castillo 类似于Amplatz Left,但弯度较大Radial 专用于桡动脉途径,适合左、右冠状动脉(三)不同形态导引导管简介(1)Judkins left (JL) (图4-7)JL4导引导管的设计基于同样型号的造影导管它适用于左冠脉开口、升主动脉及主动脉弓在同一平面的情况。

--PPT-指引导管和导引钢丝的选择与使用

--PPT-指引导管和导引钢丝的选择与使用
❖ 定义
传送僵硬、体积大的装 置,如Flexicut™系统、 切割球囊等
在迂曲病变中输送支架 -增加支撑、拉直血管
病变近端成角大-拉直 血管
❖ 导丝性能要求
更好的支撑力
柔软的头端
4.高度狭窄病变
❖ 定义 高度狭窄病变(HSL) 通过病变后可能需要进 行导丝交换
❖ 导丝性能要求 操控性强,通过病变能 力好 多种头端硬度可供选择
短左主干 JL4 Short Tip,
JL3.5
右冠指引导管的选择
Normal
JR4 XBRCA
Shepherd’s Crook
HS XBRCA
Ant. Origin (Right cusp)
Multipurpose
Inferior Orientation
AR
Superior Origin
Multipurpose
作为导丝球囊和支架的输入通道作为导丝球囊和支架的输入通道支撑导丝球囊和支架送入冠脉内支撑导丝球囊和支架送入冠脉内推注造影剂推注造影剂监测动脉压力监测动脉压力主动脉根部的直径widenormalnarrow冠脉开口的位置highlow
指引导管和导引钢丝的 选择与使用
雷新军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
Long shepherd’s crook
指引导管要求: 同轴性好、支撑力强
GUIDE: Hockey stick AL XBRCA
导引钢丝的选择与应用
导丝的结构组成与特性
不同的导丝结构组成,决定导丝的不同特性: 柔韧性( Flexibility )、支撑力( Support )、 扭转性( Torque )、可视性( Visibility )
Dilated Root

导引导管选择及操作技术精品PPT课件

导引导管选择及操作技术精品PPT课件

XB LAD
XB C
支撑力较JL增加50%
形状介于XB
和XBLAD之间 操作方便
Medtronic EBU
弧度较大的第二弯曲紧靠 对侧主动脉壁。
Boston left specialty curves
LAD 通常选Q curve 4
通常选Voda 3.5
支撑力更好
XBRCA
ART
对侧壁提供后座力 支持力介于JR和
导尿管插入自己心脏,这 是插入人体心脏的第
一根导管。 Nobel Prize,1956
For his pioneering efforts.
1958 — The diagnostic coronary angiogram – the key to selective imaging of the heart is discovered by Mason Sones.
钙化
闭塞 迂曲
导引导管支撑力 被动支撑 (通过导管结构和外形获得支持) 主动支撑(术者操作获得)
被动支撑力
取决于直径、结构、导管与主动脉壁接触面积和夹角。 1、直径越大、支持力越强。
2、中层钢丝编织方式
一圆一扁钢丝编织成的相对较硬、支持力强;扁平钢
丝编织成的导管柔软、支持力弱
Cordis Vista
Amplatz之间 与BSC的ART或MDT
的MAC相似
MAC (Multi Aortic Curve)
XBR
ECR
头端直线形,通过对侧壁提供 额外后座力同时可深插 适合开口向下RCA 与BSC的Voda Right或MDT的 ECR相似。
Medtronic RBU (Right back up)
主要用于开口向上血管

导引导管选择及操作技术

导引导管选择及操作技术
导尿管插入自己心脏,这 是插入人体心脏的第
一根导管。 Nobel Prize,1956
For his pioneering efforts.
1958 — The diagnostic coronary angiogram – the key to selective imaging of the heart is discovered by Mason Sones.
AL
第二弯曲与冠状窦及 对侧壁贴合,多点支撑 AL2用于LCA AL1、0.75用于RCA
AR
第二弯曲小 限制器械通过 支撑力弱 仅用于“牧羊钩”样RCA
进出导管时需注意
当Amplatz导管的“L”或“R”段位于冠状动脉开口水平线上方时,可 直接撤出或深插导管。
当“L”或“R”段位于冠状动脉开口水平线下方时,切忌直接后撤导管, 应推送导管,以底部为支撑点,使导管尖端后退,离开冠脉开口,再旋 转导管。
主动支撑力 Deep seating使其与主动脉夹角更趋于90度
JL4.0
6F EBU
1.5 mm bur
5F EBU
Deep seating
深插方法(避免开口部损伤)
内径大小
扭控力、抗折力
指导管旋转、操控能力———— 取 决于钢丝编织方式和polymer特性
导引导管类型
常用导引导管
推送
旋转
短头Amplatz导管(灾难)
刮伤主动脉窦情况,大大降低,
造成靶血管撕裂、 夹层可能降到 最低 入冠不深,几乎没有
嵌顿现象
正常
心室化
衰减
标准
短头
向上开口 RCA 和桥血管 支撑力介于JR和Amplatz之间 第一个弯较直,便于输送器械 HSII 用于正常直径主动脉,

右冠指引导管的选择和操作

右冠指引导管的选择和操作

更换150cm微导管PT2LS仍未通过 PT2MS通过后微导管穿过病变造影确认真腔
边支保护 双导丝技术连续植入2.5*18mm、
2.75*24mm ENDEAVOUR;2.75*32mm LIBERTE
小结
• 远端闭塞
• 近端极度扭曲
• 近端有钙化
• AL-GC,结合微导管与双导丝,保证 器械通过病变与支架到位
病例6
• 女性,66ys • 不稳定性心绞痛
RCA远端闭塞
指引导管的选择
• • • • 1 2 3 4 JR4 AL1 TR4 XRCA
JR4 导丝轻松通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但球囊无法通过
导丝通过 近段端球囊扩张后
如何通过病变
• 1 更换AL • 2 深插GC • 3 边支锚定
深插GC 球囊通过并扩张
连续植入4个支架
如何送入支架
• • • • 1 2 3 4 大球囊扩张 使用球囊杆做滑轨 锚定技术 GC深插
旋转深插JR4并使之与血管同轴 支架通过
血管开通
小结
• 血管粗大,血栓性病变,血管“常规走行”
• 远端大支架放置后近缘成角,大支架因其僵硬
往往难以通过此处而有效重叠
• 深插JR-GC并使之同轴能提供强大支撑力
RCA中段闭塞 无残端
选择指引导管
• • • • 1 JR4.0 2 RBU 3 TR4.0 4 AL1.0
TRI-6FJR4
Conquest平行导丝无法直接进入真腔 沿内膜下前进于狭窄远处进入真腔
GC深插 1.5*8mm球囊通过病变并扩张
2.5*20mm球囊进一步扩张 夹层形成反而使血管闭塞
右冠指引导管的选择和操作
曹丰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心内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越接近90度,支持力越强,夹角越小,越差。
主动支撑力
Deep seating使其与主动脉夹角更趋于90度
JL4.0
深插方法(避免开口部损伤)
内径大小
Terumo
Medtronic
Launcher
大腔导管
Full Wall技术
扭控力、抗折力
指导管在体内被旋转、操控的能力。
决定于钢丝编织方式和polymer特性。
KIMNY® Curve
适合右侧桡动脉入路,可用于左右冠和静脉桥,较Judkins 导管同轴性和主、被动支撑力好,易于操控,但较long-tip导 管支撑力差。
Radial Brachial (Cordis)
3个弯度设计;适于水平或开口向下病变可以 深插;左右桡动脉入路均可。
Radial Runway

Good back-up support LCA: EBU, BL, XB, Voda, Q-curve, Ikari L
RCA: AL-0.75/1,AR-1/2,JR, JL3.5, XBRCA
Radial artery diameter
5F sheath external diameter = 2.29mm
After balloon
Skirt MB stenting + SB balloon MB stenting + kissing SB SB crush minicrush
2 stents
Skirt + DM Skirt + SB Elective Internal T stenting crush Culotte TAP V stenting SKS Syst. T Stenting Minicrush Crush
导引导管节段

柔软的可视头端(安全区)


柔软的同轴段(柔软区或传送区)
中等硬度的抗折段(支撑区)

牢固的扭控段(扭控区或推送区)
导引导管构造
外 层 — 聚乙烯塑料 决定导管形状、硬度和与血管内膜间的摩擦力 中 层 — 12-16根钢丝编织成,使导管具备抗折断、抗扭曲、 顺应性和弹性(不同厂家编织方式不同) 内 层 — 尼龙聚四氟乙烯(PTFE)涂层,减少导丝、球囊、 支架与导管内腔间摩擦力,抗血栓
Cordis Vista
Medtronic Launcher
Boston Mach 1

Boston Runway

2 X 2编织: 2根圆钢丝在另2根圆钢丝之上
4 X 2编织: 抗折性、扭控性更好
3、导管与主动脉内壁接触面积越大,支持力越强。
JL4.0
SL4.0
EBU3.75
4、导管与主动脉夹角
6F
Comparison of profile among balloon catheter systems
Coil-type guidewires: Athlete Slender 01 (Japan Life Line, Tokyo, Japan) Decillion FL, and Decillion MD
经桡动脉PCI专用导引导管
the Ikari L (IL) catheter generated a similar
backup force between TRI and TFI. 特有的第1弯曲利用右
锁骨下动脉和无名动脉间
夹角提供强支撑力
J Invasive Cardiol. 2005 Dec;17(12):636-41
JL
JR
IL
IR
Fajadet导管
(France)
JFR JFL Long tip设计提供良好支撑力和同轴性。
MUTA-L/R
MUTA L导管和JL导管相似,但支撑力比后者强,MUTA R导管 弯曲是一种三维设计,有MR2和MR3两种,MR2最常使用。
左右共用导引导管
AMI病变,直接使用节省时间
前壁
后壁
RCA
高位, 前壁 左窦
2 1
5 3
RSV LSV LAO 40º
4
LCx
右窦 RCA
LCA
前壁 高位, 前壁 后壁
1. RCA - 正常 2. RCA – 高位, 前壁 3. RCA – 左窦, 后壁 4. LCA – 正常 5. LCA – 高位, 前壁
导引导管选择
同轴
经桡动脉PCI指引导管的选择
同轴性 解剖复杂, 病变困难, 扭曲, 需要额外支撑力
YES
NO
强力指引导管
支撑力来自对侧主动脉壁
(XB, Voda,EBU, BL)
支撑指引导管
支撑力来自 Valsalva 窦
(AL/AR, HS, IK,JFL/R)
任何同轴指引导管
根据血管的形态、靶血管的走行以及靶病变的特点选择导ckup force between TFI and TRI
3 stents
Extended V Trouser legs and seat
MADS classification Y. Louvard, CCVI pending
Guiding catheter selection

Large inner diameter Launcher (Medtronic) and Heartrail II (Terumo)
Cordis Vista Brite Tip
支撑力较JL增加67%
XB 3.5
JL基础上改进 头端直线形,更好同轴 第二弯曲与左冠开口对
侧主动脉壁贴合更长
选择XB应比JL小0.5
XB C XB LAD
支撑力较JL增加50%
形状介于XB 和XBLAD之间 操作方便

Extra Backup类指引导管 Medtronic EBU
Ikari right JFR
XB3.0/XBLAD3.0
Ikari left JFL RB
RB
Barbeau Ikari left 3.5
经桡动脉PCI指引导管的选择
冠状动脉变异
描述 发生率 (%) 1.1 0.9 0.7 1.0 < 1 < 1 < 1 指引导管 AL, MP AL, MP, JL-A JR, AL, AR, MP same as RCA JL, JL-A, AL, GL AL, GL, MP JL, JL-P, AL, GL
导引导管性能参数
闭塞

支撑力


内径大小
顺应性 钙化 扭控性 抗折性 迂曲
导引导管支撑力

被动支撑 (通过导管结构和外形获得支持)

主动支撑(术者操作获得)
被动支撑力
取决于直径、结构、导管与主动脉壁接触面积和夹角。 1、直径越大、支持力越强。
2、中层钢丝编织方式。
一圆一扁钢丝编织成的相对较硬、支持力强; 扁平钢丝编织成的导管柔软、支持力弱。
弧度较大的第二弯曲紧靠 对侧主动脉壁。
Boston left specialty curves
LAD 通常选Q curve 4
通常选Voda 3.5 支撑力更好
XBRCA
ART
对侧壁提供后座力 支持力介于JR和
Amplatz之间 与BSC的ART或MDT 的MAC相似
MAC (Multi Aortic Curve)
TRI指引导管的选择及操作
朱军慧
主要内容
指引导管的结构和功能参数 常用指引导管的特点 指引导管的选择原则 特殊情况下的指引导管选择
指引导管功能

输送各种介入器械 支持作用 注射造影剂及各种相关治疗、抢救药物

血流动力学监测
指引导管选择要求

创伤小 同轴性好


支撑力好
足够管腔直径
样RCA
进出导管时需注意: 1、当Amplatz导管的“L‖或“R‖段位于冠状动脉开 口水平线上方时,可直接撤出或深插导管。
2、当“L‖或“R‖段位于冠状动脉开口水平线下方时, 切忌直接后撤导管,应推送导管,以底部为支撑点, 使导管尖端后退,离开冠脉开口,再旋转导管。
推送
旋转
短头Amplatz导管
左桡动脉经路导引导管选择
左冠状动脉病变 XB3.5 XBLAD3.5 JL4 RB AL2 右冠状动脉病变 JR4 AL1 MP RB Barbeau
右桡动脉经路导引导管选择
左冠状动脉病变 JL3.5/4 右冠状动脉病变 JR3.5/4/5
AL0.75/1/2
EBU3.5 BL3.0/3.5
AL0.75/1
刮伤主动脉窦情况 大大降低,造成靶血 管撕裂、 夹层可能降 到最低 入冠不深,几乎没有 嵌顿现象、

标准
短头
其他导引导管
MP
主要适用于向下的冠脉开口,可用于LCA和RCA

向上开口 RCA 和桥血管
支撑力介于JR和Amplatz之间 第一个弯较直,便于输送器械 HSII 用于正常直径主动脉, HSI 用于窄主动脉 HSIII 用于宽主动脉
The
dosage of heparin, the diameter of radial artery and
the post-procedure compression pressure and time wer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RAO
radial artery internal diameter / sheath external diameter
4% in patients with ratio >1
13% in patients with ratio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