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治疗骶尾部深部褥疮的护理

合集下载

1例负压辅助愈合系统结合臀大肌皮瓣移植治疗骶尾部压疮患者的护理

1例负压辅助愈合系统结合臀大肌皮瓣移植治疗骶尾部压疮患者的护理

1例负压辅助愈合系统结合臀大肌皮瓣移植治疗骶尾部压疮患者的护理1例骶尾部巨大压疮的截瘫患者,Ⅰ期手术行创面清创+GranuFoam人工皮敷料覆盖术,术后给予消炎治疗。

待感染控制后,Ⅱ期行臀大肌皮瓣转移,覆盖创面。

术后给予抗炎、抗血栓、营养支持治疗和护理,住院20天治愈出院。

患者活动受限,自理缺乏,手术方式特殊,且体位要求严格,提出预防二次压疮及保证皮瓣成活,是护理的重点和难点。

标签:骶尾部压疮;截瘫;负压辅助治疗;皮瓣;护理【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9-0330-01骶尾部压疮常发生于瘫痪或长期卧床的患者。

此类患者由于骶尾部骨隆突出的血管神经长期受压,造成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组织缺血缺氧而引起组织的溃烂和坏死。

骶尾部的压疮常深达骨质合并感染,创面渗液多,愈合困难,为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1]。

臀大肌皮瓣转移术是修复骶尾部压疮常见治疗方法之一[2]。

负压辅助愈合系统(vacuum-assisted closure,V AC)由负压创伤治疗仪、GranuFoam 敷料以及SensaT.R.A.CTM密封垫组成。

其负压创伤治疗仪不同于中心负压吸引,其内置电源及外加电源可以保证恒定负压持续吸引,降低堵管风险;同时其特殊的敷料不仅可以清除坏死组织,减轻伤口渗液水肿,还能促进肉芽生长,缩小创面,为皮瓣移植创造条件,避免了频繁换药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本科室于2013年12月收治截瘫伴骶尾部压疮患者1例,经积极治疗和护理,患者压疮治愈出院,住院期间未出现再次压疮。

现报告如下。

1 病例简介患者男,57岁。

因车祸伤导致双下肢截瘫5年,压疮3月伴感染,于2013年12月11日平诊入院。

入院时患者精神差,营养状况一般,大小便失禁,带入尿管,双下肢肌力0级伴双下肢萎缩。

专科检查视患者骶尾部有5cm×8cm×4cm 大小压疮,表面可见坏死组织及黄色分泌物,骨质外露。

患者入院后即给予消炎及营养支持治疗,于2013年12月13日在手术室全麻下行骶尾部清创术后,采用GranuFoam敷料覆盖创面,并连接负压创伤治疗仪。

骶尾部褥疮手术治疗的护理研究

骶尾部褥疮手术治疗的护理研究

骶尾部褥疮手术治疗的护理研究发表时间:2019-09-06T17:31:46.983Z 来源:《健康世界》2019年8期作者:张燕燕包咏梅(通讯作者)[导读] 帮助患者及患者家属建立治疗信心,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及患者家属对治疗及护理的配合度,进而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甘肃省中医院白银分院 730900摘要:目的探究骶尾部褥疮手术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护理方法及技巧。

方法本次研究共计包含65例患者,所有患者均为我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骶尾部褥疮患者。

结果本次研究中65例患者治疗后均治疗痊愈,有3例患者创部边缘存在坏死情况,进行了清创局部植皮后痊愈。

结论骶尾部褥疮患者临床治疗中最有效的方式为手术治疗,根据患者基本情况以及治疗状况配合相适合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促进患者临床症状恢复,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骶尾部褥疮;手术治疗;护理研究[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nursing methods and skills 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sacral caudatebedsore.Methods:a total of 65 patients were included in this study,all of whom were patients with sacrococcal bedsore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17 to September 2018.Results in this study,all the 65 patients were cured after treatment,and 3 patients had necrosis at the edge of the wound,and recovered after debridement and local skin grafting.Conclusion the most effective way of clinical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sacrococcal bedsore is surgical treatment.According to the basic situation of patients and treatment conditions,appropriate nursing measures can effectively relieve patients' bad mood,promote the recovery of clinical symptoms and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ect.Keywords:sacral caudate bedsore;Surgical treatment;Nursing research褥疮是重症患者及长期卧床患者较长出现的情况,主要是由于局部长期受压,导致出现缺氧、缺血情况,造成皮肤及软组织出现坏死溃烂情况,治疗难度较大,是临床治疗及护理中的重点和难点。

护理程序在骶尾部褥疮皮瓣移植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护理程序在骶尾部褥疮皮瓣移植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2 0 7 2
中国美容 医学 2 0 1 3年 1 0月第 2 2卷第 2 0期 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A e s t h e t i c Me d i c i n e . O c t . 2 0 1 3 . V o 1 . 2 2 . N o . 2 0
流 不畅 , 可 引起感 染扩 散, 危 及生命 。常规 的换 药方 法 收效 甚 微 , 临床 上 常 采 用 手 术 治 疗 , 术 前 术 后 的
护理就 显得 尤 为重要 。护 理程 序是 对患者 的全 面情
况进 行评 估 , 列 出诊 断 , 找 出存 在 的 问题 , 制 定护 理
术后 采取 俯 卧位 有 关 ; ② 舒适 度 改变 : 与 疼痛 , 术后 体位 有 关 ; ③ 疼痛 : 与 巨大褥 疮 , 手术皮瓣移植, 取
皮 瓣创 面有 关 。
措施 , 有 计 划 地执 行 护 理 活 动 , 并 对 护 理 效 果进 行 评价, 以保证 皮 瓣移 植 的成 活 。近 年 我科 收 治骶 尾 部褥 疮 患者 8例, 应 用护 理程 序 对其 进 行护 理 , 取 得满 意疗 效, 现报 道 如下 。
1 临床资 料
环, 控制感染, 改善营养状态, 尤其是排便 的管理。 手 术 前采 用 低 渣 饮 食 , 并 在术 前 晚 、 术 日晨进 行 清
理也很 重要 。在 术前 1日晚 、 术晨 给 予清洁 灌肠 , 减 少粪便 在肠 内的蓄积 ,术后 一周 内给 予半 流质 少渣 饮 食, 减 少排便 次数 , 从而减 少污 染机会 。排便 时要
移 位 不 能成 活 而 导致 手 术 失败 , 患 者 需 采 取俯 卧
位 。评估 供应皮 肤状 况, 保 护供 区皮 肤完整 。 2 . 2诊 断 : ① 躯 体 移动 障 碍 : 与 患 者截 瘫 不 能移 动 ,

一例骶尾部四期压疮的护理 ppt课件

一例骶尾部四期压疮的护理 ppt课件

护理措施
❖ 3.伤口渗液的处理 1)伤口渗液量多,渗液 泡沫敷料及藻酸盐敷料 吸收
2)增加换药次数
护理措施
❖ 4.伤口潜行的处理 彻底清洗潜行后使用藻酸盐敷料填充潜行的基底
护理措施
❖ 5.营养支持 1) 患者白蛋白低,予以白蛋白输注,10.24白
蛋白29.9g/L 2) 遵医嘱输注氨基酸等营养物质 3) 指导进食优质蛋白易消化饮食
一例骶尾部Ⅳ期压疮的伤口护理
郑燕玲
7 效果评价 6 护理措施
8 体会、讨论
汇报
1 前言 2 病例介绍
5 护理难点
4 护理问题
3 护理评估
前言
近年来,压力性溃疡简称压疮已替代了“褥 疮” ,因为它不仅发生于卧床病人,而且也 发生在坐位病人。压疮的形成存在着以压力 为主的多因素学说,其病理实质为受累部位 皮肤及软组织的缺血缺氧性坏死, 称为溃疡 较符合病理特征。
2. 另外传统护理认为局部使用消毒剂,保持创面清洁干燥有利于伤口的愈合。有学者认为, 创面应避免使用消毒剂,因为消毒剂在控制感染的时可破坏新生细胞,不利于肉芽组织的 生长和创面的愈合,可以用生理盐水取代消毒剂清洁伤口。
参考文献
❖ [1]胡爱玲,郑美春,李伟娟.现代伤口与肠造口护理实践[M].北京:中国 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1版.2010:138.
研究认为,营养干预应从治疗压 疮初期开始,原则是高能量、高 蛋白、高维生素饮食,根据营养 评估结果结合病人个体情况作动 态调整,使压疮真正由内到外的 愈合
护理措施
❖ 6.减轻疼痛 1)尽量经过敷料的自溶性清创后再清创松软的坏死组织 2)转移注意力,鼓励安慰患者 ❖ 7.解除压力,减少潮湿
使用减压用具,定时翻身,保持床单元清洁干燥

应用封闭负压吸引技术治疗骶尾部大面积褥疮的护理体会

应用封闭负压吸引技术治疗骶尾部大面积褥疮的护理体会

应用封闭负压吸引技术治疗骶尾部大面积褥疮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封闭负压吸引技术治疗骶尾部大面积褥疮的疗效观察及护理方法。

方法:对本科2013-03~2015-01间18例骶尾部大面积褥疮患者彻底清创后进行VSD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

结果:在拆除负压引流装置后,创面均有大量新鲜肉芽组织生长。

行游离植皮或皮瓣移植术后伤面愈合良好。

结论:应用VSD封闭负压吸引治疗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可以很好的保护创面,避免了换药给病人带来的痛苦,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

【关键词】VSD;封闭式负压吸引术;观察;护理【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8-0178-02我们采用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VSD)治疗骶尾部大面积褥疮患者18例,给予精心护理,获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12例,女6例,年龄65~73(平均69岁)。

面积最小4×6cm最大10×15cm。

1.2 方法创面一期彻底清创,去除异物坏死污染组织。

根据创面大小选择合适敷料型号,妥善固定[1-2]。

在VSD下预置冲洗管,连接引流管,用生物半透膜封闭整个创面及敷料,范围必须超过创缘皮肤。

接负压吸引,保持负压在30-40kPa。

7~10天开启创面,肉芽组织新鲜者,可行二次手术进行植皮缝合等。

创面不理想者,可继续进行VSD封闭负压吸引,至创面肉芽组织新鲜。

2.护理2.1 心里护理患者多因心脑血管疾病偏瘫,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老年性疾病,大多表现为恐惧、忧虑。

担心手术意外有生命危险,或创面不愈合,护理人员应耐心向患者介绍VSD的相关知识,列举成功病例,增强患者自信心。

并与患者沟通,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了解患者的思想需求,理解患者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想法,对患者行针对性心理疏导,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和配合。

2.2 饮食患者患病较严重、病程长、机体消耗较大。

骶尾部巨大褥疮患者的护理体会

骶尾部巨大褥疮患者的护理体会
文章 编 号 : 6 1 8 3 ( 0 0 0 A一0 3 —0 1 7 — 6 1 2 1 )7 58 2
骶尾 部 巨大褥 疮 市 第七 人 民 医院 , 西 大 同 大 山 070) 3 0 5
摘 要 目的 : 讨 骶 尾 部 巨 大 褥疮 患者 的护 理 要 点 , 减 轻 患 者 痛 苦 , 高 治 愈 率 。方 法 : 强 基 础 护 理 , 行 全 探 以 提 加 进 身 营养 支 持 , 用 新 的 创 面 换 药方 法 及 预 防 感 染 。结 果 : 方 法 易 实施 , 果 显 著 , 者住 院 2 0d痊 愈 出 院 。结 论 : 采 该 效 患 1 一 套行 之 有 效 的 护理 方 法 , 是促 进 褥 疮 痊 愈 的重 要 因素 。 关 键 词 巨大 褥 疮 ; 理 ; 尾 部 护 骶
淀粉酶正常可根据病情逐步恢复饮食。 如出现黄疸要高度重 视, 防止发生阻塞性黄疸。嘱患者少量多餐, 忌暴饮暴食, 避 免进辛辣刺激性食物, 禁烟、 避免粗纤维食物摄人, 酒, 防止 术后十二指肠乳头摩擦导致渗血。 332 引流管的护理 ..
导管应妥善固定于颊部, 做好标记, 并经常检查。 嘱患者 卧床休息, 减少活动, 避免因引流管刺激咽喉部而引起剧烈 呕吐或脱管, 保持引流管通畅及有效引流, 注意观察引流液 的性质、 颜色和量并记录。
术, 褥疮完全修复 。住院 20 , 1 d 痊愈出院。 2 护 理
2 1 心理护理 .
患者脑血栓病史 1 年, 5 长期卧床, 痴呆。护理不当是导
致患者多处大面积褥疮形成并感染的主要原因, 家属失去信
临 床 医药 实 践 2 1 00年 7月 第 1 9卷第 7 期 A

家属 的同意 、 配合。 洁供皮 区, 清 备皮 , 特别是会阴部清洁 , 帮 助患者修剪指甲, 防止术后感染。 252 术后 护理 ..

治疗一例危重病人并发骶尾部深度褥疮的临床体会

治疗一例危重病人并发骶尾部深度褥疮的临床体会

菌 的 良性 环境 。
【 考 文 献】 参
[ ] 仲剑平 . 疗护 理技 术操 作常 规 [ 1 医 M]. 第4 版 ,北京 :人 民军医出版社 ,19 ,27 28 98 7 - 7.
[] ,中 国烧 伤创 疡杂 志 ,19 , () : J 96 1
1 9~ 2 3.
[] 曲云英 ,ME O抗感 染机 理 的实 验研 究 3 B
治疗一例危重病人并发骶尾部 深 度褥 疮 的 临 床 体 会
杨 丽 曹 义 战
( 第四军医大学,陕西 西安 7 0 3 102)
通 常 情况 下 ,深度 褥 疮 往 往 需要 手 术 治 疗 。
治 疗 。入 院后 第 2 天 ,褥 疮 坏 死组 织 开 始 溶痂 , 9
[] 徐荣祥 . B 2 ME O的作 用原 理 []. 国烧伤 J 中
创 疡杂 志 ,1 9 , ( ) :3. 97 3 4
[ ] 徐荣 祥. B 4 ME O的基 础理 论主 体与 作用机 理
要点 [] ,中 国烧 伤创 疡杂 志 ,19 , J 97
( ) :3 ~ 4 . 3 3 1
术 后第 5 ,左 侧胸 腔 大 量积 液 ,行胸 腔 闭式 引流 纱 换药 治疗 也可 治愈0 0 0 2 1 作 者 简 介 :杨 丽 ( 9 o 一 ),女 ( 族 ),河 北 黄 骅 市 人 , 1 9 年 毕 业 于 四 医大 护 校 ,护 师 。 17_ 汉 91 曹 义 战 ( 9 2 )。男 ( 族 ),湖 南 永 顺 人 , 1 8 年 毕 业 于 第 四军 医大 学 ,科 主 任 ,主 治 医师 。 1 6一 汉 97
ME O3用 与 渗 出 物 及组 织 代 谢 物 混合 后 , B ' [ " 易 与坏 死 组 织结 合 形 成 液 化 物 ,失 去 亲 脂 能 力 , 白行 离开 创面 ,从 而产 生有 效 地引流 作 用 。

骶尾部压疮的治疗体会

骶尾部压疮的治疗体会

骶尾部压疮的治疗体会压疮是因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受到障碍,不能适当供给皮肤和皮下组织所需营养,从而引起组织缺血、缺氧坏死所致[1]。

其中骶尾部压疮是压疮中最高发,并且难治愈的。

发病机制为长期压迫且集中于身体某一部位足以使局部血循环受阻而导致组织缺氧,从而引起组织损伤和坏死。

资料与方法2006年1月~2011年1月收治骶尾部压疮患者52例,其中男31例,女21例,年齡33~88岁,压疮病史15天~8年。

发病原因,因脑梗死长期卧床13例,脑外伤及外伤性截肢25例,恶性肿瘤3例。

其中压疮创面80%为感染创面,治疗时间约为1~6个月。

压疮的发生原因及深度:根据临床的表现形式将压疮可分为浅表皮肤溃疡型、窦道型、软组织全层坏死型、囊袋肉芽肿型四种类型。

治疗方法:①感染创面局部治疗:压疮创面局部出现红、肿、热,创面疼痛加重时,在应用抗生素前行细菌培养,取压疮创面分泌物或渗出液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选用敏感抗生素,静点抗感染治疗,并同时加强局部创面的清创、换药。

②感染控制后的局部治疗:应用细胞生长因子或成纤维生长因子:Ⅰ度、Ⅱ度创面两者均可应用,较深创面应用成纤维生长因子,促进创面愈合过程中所有细胞增生,缩短病程;碘伏具有较好的杀菌、抑菌作用,用于相对表浅的创面,不能与细胞生长因子或成纤维生长因子同时使用,否则影响创面的PH值,不能使细胞生长因子或成纤维生长因子发挥最好的效果。

双氧水对杀灭厌氧菌有特效,对于较深,外口小的压疮效果较好,并且浓度要在1%,否则对压疮创面刺激大,影响创面愈合。

应用凡士林纱布、去腐生肌中药(笔者应用美宝烧伤膏)及10%浓盐水Aф,对于创面缺损较多,没有骨质外露的创面,应用美宝烧伤膏,能加速肉芽组织生长,10%浓盐水可使老化的肉芽新鲜。

③HE-NE激光局部照射治疗:激光照射治疗Ⅰ、Ⅱ期压疮效果较理想,当然对Ⅲ~Ⅵ也有明显效果。

照射前先用0.9%生理盐水清洗创面,将HE-NE激光直射压疮创面,每次照射15分钟,每日2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术治疗骶尾部深部褥疮的护理
目的:探讨骶尾部深部褥疮手术治疗的护理方法及注意事项。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8年9月至2013年6月手术治疗27例骶尾部深部褥疮患者临床资料。

结果:27例骶尾部褥疮均获痊愈,其中2例皮瓣因边缘部分坏死,经换药愈合,直接缝合1例因中间皮缘张力高,出现部分坏死,换药后清创局部植皮痊愈。

结论:手术治疗骶尾部深部褥疮是有效方法之一,针对患者情况做好术前术后护理评估,严密观察病情,精心护理是取得良好预后的关键因素之一。

标签:骶尾部;褥疮;手术;护理
褥疮常见于慢性疾病长期卧床及危重患者,是因局部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导致皮肤及软组织溃烂坏死,其实质是压迫性溃疡或压疮[1],发生后治疗困难,是临床医疗护理工作的难题之一。

我科自2008年9月至2015年6月采用手术治疗方法治疗骶尾部褥疮27例,疗效满意,现将其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7例患者男17例,女10例,年龄54~83岁,平均68.5岁。

褥疮产生原因:脑血管意外10例,车祸致瘫7例,高处坠落伤4例,多发骨折合并颅脑损伤3例,其他3例。

骶尾部褥疮大小4cm×5cm~9cm×14cm。

1.2 治疗方式
患者入院后整体评估患者情况,纠正水电解质平衡,改善营养后,由手术医师在麻醉下进行清创,去除坏死组织和不健康的肉芽组织,按创面形状剪裁封闭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敷料(武汉维斯第医用科技有限公司,型号:15cm×10cm×1cm),周边与皮缘简单缝合固定,贴膜贴敷接负压吸引器见无漏气,将负压值调整为0.017~0.060Mpa[2],维持24小时持续吸引。

每次吸引时间为7天,去除VSD辅料后,根据创面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再次行VSD吸引,直到创面肉芽新鲜,渗血良好后,皮下游离后牵拉直接缝合12例,局部植皮5例,皮瓣转移10例,其中臀大肌肌皮瓣转移6例,阔筋膜张肌肌皮瓣转移4例。

1.3 治疗结果
27例骶尾部褥疮均获痊愈,其中2例皮瓣因边缘部分坏死,经换药愈合,直接缝合1例因中间皮缘张力高,出现部分坏死,换药后清创局部植皮痊愈。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改善全身营养状况褥疮多发生于意识障碍或运动障碍的患者,进食差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营养缺乏。

患者入院后我们和管床医师一起对患者进行营养评估,根据不同患者的营养需要制定营养方案,做好基础营养,告诉患者及亲属营养摄入对疾病恢复的重要性,鼓励患者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少量多餐,必要时给予肠内或静脉营养支持。

如患者情况较重,可在计划手术前给予输血等治疗,增强机体抵抗力和组织的修復能力,并使之能够耐受手术。

2.1.2 感染控制褥疮伴有感染者,配合医生做好创面换药,使用双氧水生理盐水冲洗创面,根据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并根据创面渗出情况决定换药次数,严格无菌操作,减少再度感染的机率。

因骶尾部临近会阴部,患者大小便不规律,极易污染创面,因此做好大小便护理尤为重要。

同时要注意做好肺部感染预防,鼓励患者多咳嗽、吐痰,防止坠积性肺炎发生。

2.1.3 体位训练因手术后需要避免褥疮受压或转移皮瓣受压,影响局部的血运,因此术后需要用俯卧位或侧卧位,在术前应加强体位训练,做好肩部、髂部、大转子以及足踝部的保护,避免新的褥疮发生。

2.1.4 心理护理褥疮患者原发疾病的长期折磨已经使他们对治疗、护理失去认同感和信赖感,并发症的出现,进一步增加了他们的痛苦,治疗中很多患者态度被动消极,部分患者因年龄或其它原因,脾气焦躁,甚至出现不配合的情况。

而亲属则希望尽快控制褥疮发展,并有明显疗效。

因此,在治疗中我们不仅重视患者心理护理,同时也应重视家属心理疏导,告诉患者及家属褥疮发生、发展、转归的一般知识,使其能积极配合并参与自我护理。

及时指导患者和家属正确使用气垫床、海绵垫、水垫、气圈等,鼓励患者增加热量及营养摄入,学会咳嗽咳痰,防止肺部感染。

2.1.5 术前准备按外科常规术前准备。

供皮区备皮时避免刮破皮肤而影响供皮质量和增加术后感染的机会,如对手术影响不大,可不用备皮。

2.2 术后护理
2.2.1 常规护理清创及VSD负压吸引术后体位可暂不用保持俯卧位,平卧时注意创面辅料,可使用气圈空出,避免受压,同时VSD管路质地较硬,应注意防止压迫皮肤出现溃疡。

植皮及皮瓣术后应避免术区受压,避免平卧位。

注意观察面色、表情、脉搏、呼吸和血压,特别是全麻未清醒和高位截瘫患者,应及时清理呼吸道和口腔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

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敷料有无脱落,引流管是否通畅以及引流量多少等。

2.2.2 VSD观察护理密切观察引流效果,注意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VSD 辅料是否塌陷紧贴创面,管形凸现;定时查看负压表,及时排除异常情况,观察
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数量。

每天清洗、消毒引流瓶,更换引流瓶时应先夹闭近端引流管,防止引流管内液体回流到VSD敷料内,如发现有大量新鲜血液被吸出时,应立即通知医生,仔细检查创面内是否有活动性出血并做出相应处理;发现密封不严密,有漏气现象时要查找原因作针对性处理;如出现引流管堵塞,可自冲洗管内行注入生理盐水冲洗,直到引流管通畅。

3 小结
褥疮是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是老年及长期卧床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一旦出现后,治疗非常困难。

因此防治褥疮是临床护理中的一大课题,更是评价护理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

因此,认真做好骶尾部褥疮术前术后护理评估,因人而异制定详细护理计划,加强围手术期管理,及时给予患者及家属心理关怀指导,使他们积极配合治疗,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世民.压疮研究新进展[J].国外医学·护理研究分册.1995,14(05):193194.
[2] 裘华德,朱九宏.负压封闭引流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435.
[3] 杜佳梅,金建学,张松林,等.一氧化氮对任意皮瓣成活的影响[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02,18(06):35335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