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25《诗词曲五首》酬乐天、赤壁(第1课时)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诗词曲五首》课件【107页】概要

悲痛、怅惘
愤 懑 、
感叹身世 比喻
坚
展望未来 富有哲理 豁达、进取
定 乐
感谢赠言 振作精神
观
积极、昂扬
赤 壁
杜牧
上页 返回 下页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是一首咏史诗。
—— 赤壁是东汉末年周瑜大败曹操的 地方,在湖北赤壁市长江南岸。但诗人 所咏的赤壁是湖北黄冈的赤鼻矶,诗人 借题发挥,表明自己对历史事件的看法。
赤 壁
作者:杜牧(803—约
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
晚唐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
省西安市属县)人。杜牧人称
“小杜”其诗与李商隐齐名,
人称“小李杜”。有《樊川文
集》。
朗读
jǐ 赤 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上页 返回 下页
按课本注释自学,解释加红色词语
台中。
上页 返回 下页
意译: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一支深埋在泥沙里的断 戟,虽然历时久远,但并 未完全锈蚀。我把它拣起 来磨洗干净,还能认出是
三国赤壁之战的遗物。写实
铜东 雀 风 如果不是东风帮助
诗
春 不 周瑜获得火烧曹军 深 与 的胜利,恐怕吴国 锁 周 的国色大乔、小乔
歌 赏
二 郎 就要被幽禁在曹操 乔 便 的铜雀台上了。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 个人身世遭遇好似骤雨里的浮萍 (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认为周瑜的成功在于东风之便。 暗含自己怀才不遇、无处借“东风”
26诗词五首《赤壁》课件(共24张PPT)

铜雀台 ,是曹操在邺城建造的一座楼台,因楼顶铸有大铜雀而得名。 台上住姬妾歌妓。曹氏父子曾与文武百官觥筹交错,对酒高歌,大殿 上鼓乐喧天,歌舞拂地,盛况空前。
大乔
小乔
江东乔公的两个 女儿,东吴美女, 大乔嫁给了孙策, 小乔嫁给了周瑜。
读诗歌,解诗意
一读:一板一眼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赤壁
杜牧
他有经邦济世之才,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却处在晚唐那样一 个无可作为的环境中,使他常常有一种抑郁的情怀;他有绝世才 华,而且性格豪俊,这使他的抑郁情怀不至于走向消沉凄恻。这 些,都影响他的诗风。他的诗,往往立意高远,感慨深沉而又俊 爽清丽。他的咏史诗成就最为突出,深刻的哲理思索与形象的高 度概括融为一体,令人叹为观止。他就是晚唐大诗人——杜牧。 今天,我们一起赏读他的咏史名作——《赤壁》。
铜雀:即铜雀台。曹操建于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因楼顶铸有大铜雀而 得名。 二乔:即江东乔公的两个女儿,东吴美女,被称为大乔、小乔。大乔嫁孙 策,小乔嫁周瑜。
赏诗歌,悟诗情
诗人由眼前折戟自然联想到赤壁之战激烈的画面,一个个鲜活的历 史人物犹如真的浮现在眼前,现实和联想构成了虚实相生的宏大悠远 的意境,这两句借物(折戟)兴起对前朝人物事件的慨叹,为后两句 论史抒怀做铺垫。这是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
资料助读,知人论世
杜牧(803—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
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晚唐著名诗人。与
李商隐并称“小李杜”。诗风独树一帜,尤其
是抒情绘景的绝句,写得清丽生动。著有《樊川 文集》。
《赤壁》诗是杜牧在唐武宗会昌二年(842)至四年间出任黄 州刺史时游赤壁矶作。赤壁,其地有很多处,杜牧诗中的赤壁, 并非赤壁大战的赤壁(湖北赤壁市长江南岸),而是在湖北黄冈 市,屹立长江滨,土石皆带血色,名赤壁山,又名赤壁矶或赤鼻 矶。诗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又想到自己的遭遇,故以 地名为题,有感而发,本诗是一首怀古咏史之作。
最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5课《诗词五首—赤壁》 (共23张PPT)

一读:解诗意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词义解释:
折戟:指残破的兵器。折,折断。戟,古代一种兵器 销:锈蚀。 将:把,拿。 前朝:以前的年代。 东风:春风。 周郎:吴国的将领周瑜。 铜雀:即铜雀台。 二乔:乔公二女,大乔嫁孙策,小乔嫁周瑜。
作家名片: 杜牧:(803~852),晚唐杰出的诗
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人。大和进士,历任监察御史、史馆修 撰、中书舍人,世称“杜舍人”。为人 刚直,不逢迎权贵,在仕途上不很得意。 其文学创作有多方面的成就,诗、赋、 古文都足以名家。尤长于七绝,人称 “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齐名, 并称“小李杜”。他的古体诗受杜甫、 韩愈的影响,题材广阔,笔力峭健。近 体诗则以文词清丽、情韵跌宕见长。晚 唐诗歌趋于藻绘绮密,杜牧受时代风气 影响,也有注重辞采的一面。以济世之 才自负,注曹操所定《孙子兵法》十三
激趣导入:
这是一首咏史诗,是诗人杜牧在黄州(治所 黄冈)任刺史,游览黄冈赤壁后有感而作。诗 人通过一支断戟,写三国时孙刘二家联合抗曹 的赤壁之战。并且设想与历史事实相反的结果, 可谓别出心裁。
而真正的赤壁古战场是在今湖北省武昌县西 南赤矶山。不管战场在什么地方,这首诗借一 件古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慨叹是必然 无疑的。所以它仍然不失为怀古咏史之千古名 作。
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空有才能而不得施展。
”这就表明了三曹操要十像当四年周岁公那样的维护孙国家吴统一。军统帅周瑜,乃是这次战役中的头 号风云人物。 与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
杜牧所咏之黄冈赤鼻矶
而真正的赤壁古战场是在今湖北省武昌县西南赤矶山。
杜牧此诗只是借相同的地 当所有风流人物都淡出历史的画卷时,杜牧这位风流才俊在慨叹:生不逢时,怀才不遇,自负的脸上写满了抑郁不平。
八年级语文下册25_诗词曲五首——赤壁精品课件(人教版)

2019/7/9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thank
you!
2019/7/9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编后语
• 常常可见到这样的同学,他们在下课前几分钟就开始看表、收拾课本文具,下课铃一响,就迫不及待地“逃离”教室。实际上,每节课刚下课时的几分 钟是我们对上课内容查漏补缺的好时机。善于学习的同学往往懂得抓好课后的“黄金两分钟”。那么,课后的“黄金时间”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 一、释疑难 • 对课堂上老师讲到的内容自己想不通卡壳的问题,应该在课堂上标出来,下课时,在老师还未离开教室的时候,要主动请老师讲解清楚。如果老师已
赤 壁
• 杜牧
• 字牧之,晚唐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 人。他喜欢兵法,注释过《孙子》,他的诗文亦 法影响,意气纵横,抑扬跌宕。其诗与李商隐齐 人称“小李杜”。艺术上最有特色的是写景抒情 绝。有《樊川文集》。
赤 壁
• 诗作背景:
• 赤壁是东汉末年周瑜大败曹操的地方,在湖北赤 江南岸。
• 这是一首咏史诗。杜牧好谈兵论战,虽有经世之 无用武之地。在这首诗歌中,诗人见解独到,不 论英雄,把历史上赤壁之战的胜利归于东风,把 成功归为偶然机遇。观点不同于史家的评论,其 怕在于借史事,吐露心中的抑郁不平。
朗读,并理解诗意。
赤壁
jǐ
——杜牧
赤
• 折戟沉沙铁未销,
壁
• 自将磨洗认前朝。
• 东风不与周郎便,
• 铜雀春深锁二乔。
问题探讨
• 1.诗人对历史的评价因何而发?
• 2.诗人是怎样评价赤壁之战的?
赤
• 3.“二乔”在诗歌中指代什么?这样 什么意义?
壁
• 4.前后各两句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么内在联系?
八年级语文下册 25《诗词曲五首》酬乐天、赤壁(第1课时)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4.思想感情:
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 诗人不以成败论英雄的历史观 和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 之气。
目标三:通过品读诗句,学生会赏析诗句。
作者简介
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 豪”之称。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 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被贬为郎州司马、 连州刺史,晚年任太子宾客。和柳宗元交谊很 深,人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并称“刘白” 其诗通俗清新,善用比喻寄托手法,有<<刘梦得 文集>>。 其代表作有《乌衣巷》、《秋词》、《竹枝》 (六)、《浪淘沙》(一)、《浪淘沙》(八)、 《杨柳枝》(一)、《西塞山怀古》、《酬乐 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等。
吟诵“闻笛赋”表示悼念而已。此番回来恍如隔 世,觉得人事全非,不再是旧日的光景了。
辛酸怅惘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沉舟,病树:自比遭贬。
千帆过,万木春:比喻自己被贬后,新贵们仕途得意。
襟怀豁达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暂凭:暂时凭借。 长:振作。
意志坚强
3、说说诗歌的内容
(1)、首联交代了什么?“凄凉地”和“弃置身” 表露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木争春。 (内容)
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表现了诗人 虽身经危难,仍意志坚定,积极乐观的精 神。(思想感情)
蕴含着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 (哲理)。
要点归纳:
诗句内容 赏析诗句的方法 表达技巧
思想情感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2 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于敬宗宝历二年 (826)冬,罢和州刺史后,回归洛阳,途经扬 州,与罢苏州刺史后也回归洛阳的白居易相 会时所作。白居易在酒席上把箸击盘,写了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刘长期遭受贬谪 表示同情,为其不幸遭遇鸣不平。刘禹锡感 慨万端,写了这首诗,答谢白居易。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5课《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课

• 九月,革新失败,刘禹锡初贬为连州(今广 东连县)刺史,行至江陵,再贬朗州(今 湖南常德)司马。元和九年十二月,刘禹 锡与柳宗元等人一起奉召回京。次年三月, 刘禹锡写了《元和十一(一字衍)年,自朗 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诗,得罪执 政,被外放为连州刺史。后来又担任过夔 州刺史、和州刺史。所到之处,访问疾苦, 关心民瘼,写了不少诗篇。宝历二年冬, 从和州奉召回洛阳。二十二年的贬谪生涯 至此结束。
③蕴涵着深刻的哲理:腐朽的事 物终将过去,新生的事物朝气蓬 勃、一往无前。表现出诗人积极 进取的人生态度,豁达的胸怀。
尾联写什么?表达了诗人怎 样的感情?
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与友人共 勉。点明酬赠题意。
体现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 神
整首诗的感情基调:
激愤而不浅陋,感慨而不低沉、 惆怅而不颓废
1、结构巧妙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作者简介 【唐】刘禹锡
刘禹锡唐文学家、 哲学家。字梦得, 洛阳人。晚年任太 子宾客,世称刘宾 客。被白居易称为 “诗豪”,有《刘 梦得文集》。
初品课文
自由朗读诗歌,读完后小组 间交流一下你获得了哪些 知识?读出了什么情感?
字义山,号玉溪生。有《李义 山诗集》。与杜牧齐名,并称 “小李杜”。
无题诗: 是李商隐的独
创,共有十多首,大多是律 诗,含蓄隐晦,都有很美的 意境。大多以男女爱情为题 材。
向晚意不适, 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相
春
见
蚕
时
到
难
死
别
丝
亦
方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诗词五首—赤壁》课件(共15张PPT)

系? 前两句是叙事,后两句是议论。由叙事引发议论。
4、“二乔”在诗歌中指代什么?这样写有什么意义?
“二乔”形象地代表东吴的命运。诗人假设东吴败亡, 不写山 河破碎, 生灵涂炭,而写二乔入魏供使,不仅以小见大地说
明战争之利害,而且极其耐人寻味。虽是史论,却赋予具体形 象,可见诗人创作之高明。
名句赏析
重点词语
⑥铜雀:铜雀台,曹操暮年享乐之地。 ⑦磨洗:磨光洗净。 ⑧周郎:周瑜,吴军统率。 ⑨ 二乔:吴国二美女,大乔嫁给吴国国 君;小乔嫁给周瑜。
翻译诗句
断戟沉没泥沙中,六百年来竟未销熔, 自己拿来磨洗,认出是赤壁之战所用。 假使当年东风不给周瑜的火攻计方便, 大乔小乔就要被曹操锁闭在铜雀台中。
分析诗句 前两句:兴感之由。 后两句:感慨咏叹。
感情:表现英雄无用武之地 的抑郁不平之气,告诫统治者不 要有侥幸心理。
阅读理解
折戟沉沙铁未销
1、诗人对历史的评价因何而发?
2、诗人是怎样评价赤壁之战的? 赤壁之战周瑜的胜利,是借助东风而
已,有很大的偶然性,否则就是相反
的结果。诗人不以成败论英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前后两句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有什么内在联
3.你还看到了谁? 杜牧,有经邦济世之才,通晓政 治军事,他自负知兵,常以武略自诩,诗中对周瑜侥 幸成功的议论,正是他军事上自负之情的流露,大有 阮籍“时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的感慨。
教师:当所有风流人物都淡出历史的画卷时,杜牧这 位风流才俊在慨叹:生不逢时,怀才不遇,自负的脸 上写满了抑郁不平。
小结
朗读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5课 诗词曲五首 课件

【教学重点】 1、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2、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在体裁上的特点。
•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探究古代诗歌的分类常识,诗、词、曲的特
点。
2、了解各位诗人的生平。
酬 乐 •天作者:刘禹(yǔ)锡(772─842) 扬州初新字,梦精得炼,含唐蓄朝,大善诗用人比和兴文手学法家,。多他有的弦诗外通之俗音清。 逢他以《竹枝词》《杨柳枝词》和《浪淘沙》为名 席的三组组诗,富有民歌特色,是唐诗中别开生面 上之作。他的《乌衣巷》《石头城》和《柳枝词》 见是传世的精品,对后世的诗人和词人很有影响。 赠
希孟,号云庄,济南(今属山东)人。
养 曾任监察御史,因批评时政为权贵所 浩 忌,免官。后复官至礼部尚书,参议
中书省事。辞职归隐,屡召不赴。天 历二年关中大旱,出任陕西行台中丞, 办理赈灾,以积劳病卒。其散曲多描 写弃官后田园隐逸生活,对官场黑暗 流露不满。又能诗,有《云庄休居自 适小乐府》、《云庄类稿》。他的作 品题材广泛,风格清逸而豪放。
月圆—人圆
联想
诗人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上阕 望月—问天—思归—恐寒—留人间
水 下阕 月照—无眠—恨月—悟理—愿人久
调 歌
情感内涵:
对朝廷既留恋又恐惧的矛盾
头 心情,在逆境中的自我慰藉。
对亲人的思念,对天下人的良 好祝愿。
对人生的乐观旷达的态度。
山 坡 羊 潼 关 怀 古
【作者小传】
张 (1270--1329),元散曲家。字
扬
我被扔到那里二十三年确实久长。
州
怀念老朋友时徒然把“思旧赋”吟唱,
初
逢
回家来反而像烂了斧柄的人一样。
席
千只帆船已驶过沉没船只的近旁,
•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探究古代诗歌的分类常识,诗、词、曲的特
点。
2、了解各位诗人的生平。
酬 乐 •天作者:刘禹(yǔ)锡(772─842) 扬州初新字,梦精得炼,含唐蓄朝,大善诗用人比和兴文手学法家,。多他有的弦诗外通之俗音清。 逢他以《竹枝词》《杨柳枝词》和《浪淘沙》为名 席的三组组诗,富有民歌特色,是唐诗中别开生面 上之作。他的《乌衣巷》《石头城》和《柳枝词》 见是传世的精品,对后世的诗人和词人很有影响。 赠
希孟,号云庄,济南(今属山东)人。
养 曾任监察御史,因批评时政为权贵所 浩 忌,免官。后复官至礼部尚书,参议
中书省事。辞职归隐,屡召不赴。天 历二年关中大旱,出任陕西行台中丞, 办理赈灾,以积劳病卒。其散曲多描 写弃官后田园隐逸生活,对官场黑暗 流露不满。又能诗,有《云庄休居自 适小乐府》、《云庄类稿》。他的作 品题材广泛,风格清逸而豪放。
月圆—人圆
联想
诗人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上阕 望月—问天—思归—恐寒—留人间
水 下阕 月照—无眠—恨月—悟理—愿人久
调 歌
情感内涵:
对朝廷既留恋又恐惧的矛盾
头 心情,在逆境中的自我慰藉。
对亲人的思念,对天下人的良 好祝愿。
对人生的乐观旷达的态度。
山 坡 羊 潼 关 怀 古
【作者小传】
张 (1270--1329),元散曲家。字
扬
我被扔到那里二十三年确实久长。
州
怀念老朋友时徒然把“思旧赋”吟唱,
初
逢
回家来反而像烂了斧柄的人一样。
席
千只帆船已驶过沉没船只的近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期遭贬 遭遇坎坷
辛酸、愤懑
积
归来感慨 用典 世事变迁
怀恋、怅惘
极 进 取
、
感叹身世 比喻
乐
展望未来 富有哲理 豁达、进取
观 豁
感谢赠言 振作精神
达 积极、昂扬
目标三:通过品读诗句,学生会赏析诗句。
自学指导三 内容:课文 方法:品读、讨论 时间:5分钟 要求:学生会赏析诗句
自学检测三——品析名句
写实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如果不是东风帮助周瑜获得火烧曹军的胜利,恐怕吴 国的国色大乔、小乔就要被幽禁在曹操的铜雀台上了。
感慨
3、说说诗句的内容
前两句是叙事。借一件事物来兴起对前朝人 物和事迹的慨叹。
后两句是议论。假使这次东风不给周郞方便, 那么双方就要易位,历史形势将完全改观 ,
由叙事引发议论,并为议论做铺垫。
2 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于敬宗宝历二年 (826)冬,罢和州刺史后,回归洛阳,途经扬 州,与罢苏州刺史后也回归洛阳的白居易相 会时所作。白居易在酒席上把箸击盘,写了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刘长期遭受贬谪 表示同情,为其不幸遭遇鸣不平。刘禹锡感 慨万端,写了这首诗,答谢白居易。
3 酬: 以诗相答。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赤壁
杜牧
原备:白寺一中 重备:张小丽
主备人:周艳琴
学习目标
1.通过查阅课下注释和资料,学生能简介作 者及相关的文学知识。
2.通过听读诗文,学生熟读背诵,翻译诗文, 能说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3.通过品读诗句,学生会赏析诗句。
自学指导一:
内容:课下注释和资料 方法:借助课下注释和资料 时间:3分钟 要求:学生能简介作者及相关的文学知识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木争春。 (内容)
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表现了诗人 虽身经危难,仍意志坚定,积极乐观的精 神。(思想感情)
蕴含着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 (哲理)。
要点归纳:
诗句内容 赏析诗句的方法 表达技巧
思想情感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 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 表现力和感染力。
(3)、颈联写的什么意思?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境界?
原意是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是抒发诗人的身世之 感,但其中包含的事物新陈代谢的哲理,意思是说:个人的沉 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
自学指导二
内容:诗歌 方法:听读、朗读、参阅注释 时间:5分钟 要求:学生熟读背诵,翻译诗文,能说出作
者的思想感情。
自学检测二
1、指名学生朗读并背诵 2、翻译诗文
折戟沉沙铁未销,将磨洗认前朝。
一支深埋在泥沙里的断戟,虽然历时久远,但并未完全锈蚀。 我把它拣起来磨洗干净,还能认出是三国赤壁之战的遗物。
吟诵“闻笛赋”表示悼念而已。此番回来恍如 隔世,觉得人事全非,不再是旧日的光景了。
辛酸怅惘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沉舟,病树:自比遭贬。
千帆过,万木春:比喻自己被贬后,新贵们仕途得意。
襟怀豁达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暂凭:暂时凭借。 长:振作。
意志坚强
3、说说诗歌的内容
(1)、首联交代了什么?“凄凉地”和“弃置身” 表露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贬地之荒僻,贬时之漫长。——辛酸和愤懑不平
(2)、颔联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描写了怎样 的现状?体会作者此时此刻的心情。
用典(闻笛赋、烂柯人)。写自己归来的感触: 老友已逝,只有无尽的怀念之情,人事全非,自 己恍若隔世之人。 ——无限悲痛怅惘之意。
用典: 即在诗歌中援引史实,使用典故。古诗很讲究用典,这既
——这是一首咏史诗。
—— 赤壁是东汉末年周瑜大败曹操的 地方,在湖北赤壁市长江南岸。但诗人 所咏的赤壁是湖北黄冈的赤鼻矶,诗人 借题发挥,表明自己对历史事件的看法。
自学指导一:
内容:课下注释和资料 方法:借助课下注释和资料 时间:3分钟 要求:学生能简介作者及相关的文学知识
(803~852),晚唐杰出的诗人。字牧之。 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名相杜佑孙。 大和进士,历任监察御史、史馆修撰、中 书舍人,世称“杜舍人”。为人刚直,不 逢迎权贵,在仕途上不很得意。其文学创 作有多方面的成就,诗、赋、古文都足以 名家。尤长于七绝,人称“小杜”,以别 于杜甫。与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 他的古体诗受杜甫、韩愈的影响,题材广 阔,笔力峭健。近体诗则以文词清丽、情 韵跌宕见长。晚唐诗歌趋于藻绘绮密,杜 牧受时代风气影响,也有注重辞采的一面。 以济世之才自负,注曹操所定《孙子兵法》 十三篇。有《樊川文集》。
4.思想感情:
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 诗人不以成败论英雄的历史观 和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 之气。
目标三:通过品读诗句,学生会赏析诗句。
自学指导二
内容:诗歌 方法:听读、朗读、参阅注释 时间:5分钟 要求:学生熟读背诵,翻译诗文,能说出作
者的思想感情。
自学检测二
1、指名学生朗读并背诵 2、翻译诗歌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自己谪居在巴山楚水这荒凉的地区,算来已经二
十三年了。 感叹遭际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如今回来,许多老朋友都已去世,只能徒然地
——表现了诗人心胸豁达,乐观的境界
(4)、结合标题,谈谈尾联的用意。
尾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又是和友人共勉, ——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4、说说诗歌的思想情感
既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 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同 时也表现了诗人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要点归纳:
作者简介
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 豪”之称。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 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被贬为郎州司马、 连州刺史,晚年任太子宾客。和柳宗元交谊很 深,人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并称“刘白” 其诗通俗清新,善用比喻寄托手法,有<<刘梦得 文集>>。 其代表作有《乌衣巷》、《秋词》、《竹枝》 (六)、《浪淘沙》(一)、《浪淘沙》(八)、 《杨柳枝》(一)、《西塞山怀古》、《酬乐 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