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史 - 山西大学研究生院
山西盂县永清寺水陆壁画考

山而孟喜木清考水陆禮禹考伊宝史宏蕾(山西大学,山西太原030006;大原科技大学,山西太原030024)摘要:山西盂县永清寺水陆壁画残留东壁一墙,其图像以《天地冥阳水陆仪文》为依据进行 创作,按此排列的神祇图式能够证明此“北水陆”盛行于晋地。
壁画由于漫漶,题记消失,但根据寿 阳普光寺壁画能够推导出完整神祇图式,这种“以图证文”、“以图证图”是考古双重证法的有效运 用。
壁画中的天学特征代表了明代水陆绘画更加走向世俗,宇宙观想成为水陆画在悲忏与超度之 后,另一延展而来的功能。
关键词:永清寺;水陆壁画;图式 中图分类号:B 949文献标识码:A一、水陆画研究现状与图像结构关于水陆画之研究,以中央美术学院金维 诺先生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柴泽俊先生为契 领,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就进行了专题研 究。
金先生对山西寺观壁画尤其倾心,因此,罗 世平与戴晓云等沿袭学脉,躬耕此道。
柴泽俊 先生为山西古建研究集大成者,其中对于古 建、彩塑、琉璃、壁画均有建树,其《山西寺观壁画》一卷囊括了31处壁画,其中水陆壁画有7处 之多。
北京大学李舱所著《山西寺观壁画新证》 也对青龙寺与公主寺进行了重新考订。
此外,山西博物院藏右玉“宝宁寺水陆画” 与法国吉美博物馆藏絹本“水陆画”均为明代 皇家敕监,为水陆卷轴珍品,《宝宁寺明代水陆 画》与《LA VOIE DU TAO 》二书对这两堂水陆基金项目:2014年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项目“山西水陆寺观壁画的图式考证"(14DF 36);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山西水陆寺观壁画中的科技内容研究”(晋教科函[2014]14号201451 )。
收稿日期:2018-08-21作者简介:伊宝,男,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所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18-2019年国家CSC 公派英国剑桥李约瑟研究所访问学者,主要从事寺观壁画研究。
史宏蕾,女,太原科技大学教授,2017-2018年国家CSC 公派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和剑桥李约瑟研究所访问学者,主要从事 寺观壁画研究。
菩萨璎珞工艺考——以山西繁峙公主寺壁画中的菩萨璎珞为例

第28卷第2期2022年5月Vol.28No.2May 2022菩萨璎珞工艺考*——以山西繁峙公主寺壁画中的菩萨璎珞为例史宏蕾1,2,张雨晖2(1.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06;2.太原科技大学艺术学院,山西太原030024)摘要:以山西繁峙县公主寺东、南、西三墙壁画中菩萨所佩戴的璎珞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公主寺壁画中菩萨璎珞的形制、纹样,以短璎珞为主,繁复程度不同。
同时,在文化融合进程中,璎珞从菩萨的严身之物逐渐发展为具有象征意味的流行饰品,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当时的宗教世俗化。
关键词:公主寺壁画;菩萨璎珞;分类研究中图分类号:K 879.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62(2022)02-0059-050引言“璎珞”,通常指菩萨严身饰物。
该词由梵文意译而来,在佛经中与之相对应的梵文通常有如下几词:“muktā⁃hāra ”意思是“用珍珠等串成的首饰”;“Keyūra ”指首饰中戴在手臂上的手镯、臂钏等饰品;“Ratnāvali ”意为“一连串的宝石”;“Rūcaka ”是“华鬘形的首饰”;“Kusuma-mālā”有时也被译为“璎珞”,实际上是华鬘。
[1]由此可见,璎珞是装饰在菩萨像头部、颈部、胸部以及手脚等部位的华丽饰品,一般由宝石、珠玉等贵重材料穿组而成。
璎珞并非中国本土饰品,而是古代印度贵族日常佩戴的金属装饰物。
因佛教中的菩萨像以释迦牟尼尚未出家时的悉达多王子形象为蓝本进行创作,故菩萨像的服饰也在一定程度上沿袭当时印度贵族的衣饰形制。
随着佛教传入中国,璎珞也作为佛教图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被人们所了解。
山西得益于佛教文化在当地的持续发展与独特的地缘优势,自魏晋以来便是佛教圣地。
山西省内现存已发掘的古代寺观数量相当多,保存相对完好的寺观壁画数量也十分可观。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到山西的寺观壁画,而公主寺壁画作为山西明代寺观壁画的代表作,与其相关的主题研究更是丰富。
考研必备之院校选择指导教程--哲学

03.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04.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
初试科目:623西方哲学史、855马克思主义哲学
考研专业课试题科目名称:西方哲学史
西方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中国哲学史
学苑教育·文登考研
参考书目
◆ 《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下卷)》 商务印书馆
◆ 《现代西方哲学论著选辑(上册)》 洪谦 商务印书馆 ◆ 《现代西方哲学论著选读》 陈启伟 北京大学出版社
学苑教育·文登考研
参考书目
◆ 《中国哲学史稿》 ◆ 《中国哲学史》 孙叔平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肖箑父主编 人民出版社
◆ 《中国哲学史(四卷本)》任继愈主编 人民出版社 ◆ 《东方哲学概论》 楼宇烈主编 北大出版社
◆ 《儒佛道哲学名著选编(创建世界高水平大学项目资 助教材)》 洪修平 南大出版社
学苑教育·文登考研
2009 280 2008 295 2007 305
37 41 46
56 62 69
270 285 300
34 37 44
51 56 66
260 280 295
31 35 41
47 53 62
学苑教育·文登考研
010101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 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论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它是一个相对真 理。它是在继承和发展了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英
学苑教育·文登考研
北京大学
研究方向:
01中国哲学史、 02中国现代哲学
考试科目: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203日任选一门
③623西方哲学史 ④852中国哲学
学苑教育·文登考研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考研大纲中国科学技术史014-83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 、博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834考试科目名称: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一部分目标与基本要求考察学生对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基本概念、术语的理解、基本内容的掌握情况,以及对重大科学技术史实了解、理解分析能力。
考试目标的能力要求分为三个层次:较低要求——了解;一般要求——理解;较高要求——掌握。
要求命题试卷中不同能力层次题型所占比例大致是:“理解”占30%,“掌握”占70%;难易度分为易、较易、较难、难四级,每份试卷中四种难易度,试题分数比例一般为2:3:3:2。
第二部分具体内容一、原始技术和科学知识的萌芽考试内容:中国从远古直到奴隶社会时期的原始工艺技术。
考试要求:1.了解自然科学知识的萌芽;2.了解中国农业生产技术和原始工艺技术。
二、技术和科学知识的积累考试内容:夏、商、西周的农业生产技术和手工业技术。
考试要求:1.记住此时期的农业、天文学、医学有关著作名称;2.掌握此时期的农业生产技术成就;3.了解手工业技术成就。
三、古代科学技术体系的奠基考试内容:春秋战国时期的农业、手工业技术、大型水利工程及冶铁技术。
考试要求:1.记住此时期的农业、天文学、医学、地学、物理学有关著作名称;2.掌握精耕细作传统农业开始形成与生物学知识;3.分析《墨经》和《考工记》中的科学技术知识。
四、古代科学技术体系的形成考试内容:秦汉时期的农业技术、天文学、医学、地学,以及中外科技文化交流发展。
考试要求:1.记住与此时期农业、天文学、数学、医学及地学有关著作名称;2.掌握农业科学技术发展、天文学体系形成、医药学体系充实提高,以及重要水利工程、造纸术产生;3.分析张骞通西域的历史地位与科技交流作用。
五、古代科学技术体系的充实和提高考试内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农业、天文学、医学等方面科学技术。
考试要求:1.记住此时期农业、天文学、数学、医学有关著作名称;2.了解天文学的一系列新发现;3.分析贾思勰与农学著作《齐民要术》,陶弘景与《神农本草经注》;六、古代科学技术体系的持续发展考试内容:隋唐五代时期的农业、天文学、数学、医学、地学等领域科学技术。
山西大学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学院(中心、所)、专业、研究方山西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向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001哲学社会学学院010101马克思主义哲学17复试科目:马克思主义哲学史0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02马克思主义哲学史03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14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④811西方哲学史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010102中国哲学6复试科目:中国哲学史01中国哲学史02当代中国哲学03宗教哲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14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④811西方哲学史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010103外国哲学33复试科目:科学技术哲学概论01分析哲学02认知哲学03人文哲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14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④811西方哲学史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010105伦理学11复试科目:伦理学原理01伦理学基本理论02伦理学史03应用伦理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14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④811西方哲学史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002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010108科学技术哲学38复试科目:科学技术史01科学哲学02技术哲学与STS 03科学思想史04社会科学哲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14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④813科学技术哲学(含自然辩证法)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003经济与管理学院020101政治经济学3复试科目:社会主义经济理论00不区分研究方向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3数学三④814西方经济学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020103经济史8复试科目:中国近代经济史00不区分研究方向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3数学三④814西方经济学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020104西方经济学5复试科目:国际经济学00不区分研究方向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3数学三④814西方经济学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020105世界经济6复试科目:世界经济学00不区分研究方向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3数学三④814西方经济学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020106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9复试科目:发展经济学00不区分研究方向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3数学三④814西方经济学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120100管理科学与工程23复试科目:管理学01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02组织生态与创新管理03物流工程与运营管理04预测决策与评价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3数学三④848运筹学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120201会计学8复试科目:财务会计与财务管理01财务管理02财务会计与成本管理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3数学三④815微观经济学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120202企业管理8复试科目:工商管理综合01人力资源管理02战略与创新管理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3数学三④815微观经济学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120204技术经济及管理6复试科目:管理学00不区分研究方向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3数学三④815微观经济学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120501图书馆学3复试科目:信息检索00不区分研究方向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25信息管理概论④849管理信息系统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120502情报学5复试科目:信息检索00不区分研究方向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25信息管理概论④849管理信息系统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120503档案学3复试科目:信息检索00不区分研究方向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25信息管理概论④849管理信息系统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125100工商管理(专业学位)14530不区分研究方向(非全日制)①199管理类综合能力②204英语二③无④无复试科目:管理学综合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125500图书情报(专业学位)28复试科目:信息检索00不区分研究方向①199管理类综合能力②204英语二③无④无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125603工业工程与管理(专业学位)26复试科目:管理运筹学00不区分研究方向①199管理类综合能力②204英语二③无④无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仅招收管理学、经济学、理学、工学各专业考生125604物流工程与管理(专业学位)39复试科目:管理运筹学01物流系统标准化02物流智能决策与优化03绿色物流①199管理类综合能力②204英语二③无④无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仅招收管理学、经济学、理学、工学各专业考生004法学院注:618综合课(一)包括法理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816综合课(二)包括经济法学、民法学、刑法学030101法学理论7复试科目:法理学、中国法律史01法理学02法律文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18综合课(一)④816综合课(二)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跨专业考生加试:①国际法②知识产权法030103宪法学与行政法学3复试科目:行政法学、宪法学01宪法学02行政法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18综合课(一)④816综合课(二)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跨专业考生加试:①国际法②知识产权法030104刑法学7复试科目: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01刑法02刑事诉讼法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18综合课(一)④816综合课(二)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跨专业考生加试:①国际法②知识产权法030105民商法学15复试科目:民商法学、民事诉讼法学01民法02商法03民事诉讼法04知识产权法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18综合课(一)④816综合课(二)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跨专业考生加试:①国际法②知识产权法030107经济法学11复试科目:经济法学、国际经济法学01经济法02国际经济法03环境与资源保护法04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18综合课(一)④816综合课(二)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跨专业考生加试:①国际法②知识产权法035101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00不区分研究方向(全日制)56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98法律硕士专业基础(非法学)④498法律硕士综合(非法学)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复试科目:笔试:民法、刑法面试:法学综合知识(注重对考生思维、知识运用能力的考查)00不区分研究方向(非全日制)15035102法律(法学)(专业学位)00不区分研究方向(全日制)40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97法律硕士专业基础(法学)④497法律硕士综合(法学)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复试科目:笔试:民法、刑法面试:法学综合知识(注重对考生思维、知识运用能力的考查)00不区分研究方向(非全日制)15005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030200政治学52复试科目:中外政治思想史01政治学理论02公共事务与治理03国际政治04政府与政策05资源政治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40政治学原理④853比较政治学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跨学科门类考生加试:①中国政府与政治②中外政治制度035200社会工作(专业学位)25复试科目:社会研究方法01社会治理与社会政策02农村社会工作03社区社会工作04老年社会工作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1社会工作原理④437社会工作实务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125200公共管理(专业学位)185复试科目:公共管理基础知识30不区分研究方向(非全日制)①199管理类综合能力②204英语二③无④无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006马克思主义学院030500马克思主义理论30复试科目:马克思主义理论综合0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0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03思想政治教育04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19马克思主义原著④81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007教育科学学院040101教育学原理11复试科目:教育学基础00不区分研究方向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④无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040102课程与教学论6复试科目:教育学基础00不区分研究方向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④无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040103教育史3复试科目:教育学基础00不区分研究方向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④无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040106高等教育学8复试科目:教育学基础01高等教育原理02高等教育经济与管理03区域特色与大学发展战略04地方大学绩效管理与评价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④无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本专业由教育科学学院和教育部省部共建工作研究中心(山西大学地方高等教育研究中心、高等教育研究所)共同培养01—02方向为教育科学学院招生方向03—04方向为教育部省部共建工作研究中心招生方向040202发展与教育心理学7复试科目:发展心理学00不区分研究方向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12心理学专业基础④无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040203应用心理学3复试科目:发展心理学00不区分研究方向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12心理学专业基础④无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045101教育管理(专业学位)9复试科目:教育学基础00不区分研究方向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3教育综合④860教育管理学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045115小学教育(专业学位)复试科目:教育学基础00不区分研究方向(全日制)36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3教育综合④862课程与教学论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00不区分研究方向(非全日制)35045116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学位)复试科目:心理学基础00不区分研究方向(全日制)15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3教育综合④864发展心理学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00不区分研究方向(非全日制)30045118学前教育(专业学位)复试科目:教育学基础30不区分研究方向(非全日制)25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3教育综合④864发展心理学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045400应用心理(专业学位)复试科目:心理学基础00不区分研究方向16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47心理学专业综合④无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008继续教育学院040107成人教育学6复试科目:成人教育学概论01成人教育基本理论02社区成人教育03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④无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040108职业技术教育学6复试科目:职业技术教育学概论01职业技术教育原理02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能力开发03职业教育经济与管理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④无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045120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学位)复试科目:比较职业技术教育学01旅游服务类(旅游服务与管理方向)(全日制)15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3教育综合④881职业教育学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01旅游服务类(旅游服务与管理方向)(非全日制)10009体育学院注:610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包含教育学、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学040301体育人文社会学9复试科目:体育心理学或学校体育学或体育管理学01体育心理学02学校体育学03体育管理学04体育文化研究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10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④无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跨专业考生加试:①体育概论②体育心理学040302运动人体科学10复试科目:体育保健学或运动解剖学或运动生物化学01运动与健康促进02机体运动的生理生化机制与运动营养03环境健康与运动促进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10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④无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跨专业考生加试:①体育概论②体育心理学040303体育教育训练学22 01田径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02体操与艺术体操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03球类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04游泳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05户外运动(体育旅游)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10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④无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跨专业考生加试:①体育概论②体育心理学040304民族传统体育学501武术理论与方法02传统体育养生原理与方法03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与传播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10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④无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跨专业考生加试:①体育概论②体育心理学045201体育教学(专业学位)3600不区分研究方向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46体育综合④无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跨专业考生加试:①教育学②体育心理学045202运动训练(专业学位)3100不区分研究方向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46体育综合④无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跨专业考生加试:①教育学②体育心理学045204社会体育指导(专业学位)8复试科目:社会体育指导理论与实践00不区分研究方向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46体育综合④无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跨专业考生加试:①教育学②体育心理学010文学院050101文艺学7复试科目:文学基础理论与评论01文艺理论与批评学02中国古典诗学03文艺美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24文学基础④825语言基础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跨学科专业考生加试:①中国语言文学基础②写作050103汉语言文字学13复试科目:语言学概论01语法修辞02汉语方言学03汉语史04对外汉语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24文学基础④825语言基础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跨学科专业考生加试:①中国语言文学基础②写作050104中国古典文献学5复试科目:中国古典文献学01古籍整理与研究02俗文学文献研究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24文学基础④825语言基础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跨学科专业考生加试:①中国语言文学基础②写作050105中国古代文学12复试科目:古代文学基础知识01先秦两汉文学02魏晋南北朝辽金文学03唐宋文学04元明清文学05国学(含经学研究方向)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24文学基础④825语言基础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跨学科专业考生加试:①中国语言文学基础②写作050106中国现当代文学7复试科目:中国现当代文学01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流派02赵树理及山西文学03中国现当代文学理论批评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24文学基础④825语言基础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跨学科专业考生加试:①中国语言文学基础②写作050108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5复试科目: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题01中西文学比较研究02比较文学理论与实践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24文学基础④825语言基础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跨学科专业考生加试:①中国语言文学基础②写作0501Z2中国民间文学7复试科目:民间文学与民俗学01民间文学研究02民俗文化研究03非遗与文化产业研究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24文学基础④825语言基础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跨学科专业考生加试:①中国语言文学基础②写作130100艺术学理论7复试科目:戏剧影视创作与研究01艺术批评(戏剧与影视理论)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31戏剧影视理论④831艺术概论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跨学科专业考生加试:①戏剧与影视叙事学②文艺常识045300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48复试科目:中国文化概论00不区分研究方向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54汉语基础④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跨学科专业考生加试:①中国语言文学基础②写作011新闻学院050300新闻传播学10复试科目:文史基础知识与写作01新闻理论与新闻史02新闻业务与数字媒体03传播理论与传播史04广告学与品牌传播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23新闻传播理论与历史④824新闻与传播实务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跨学科专业考生加试:①新闻与传播基础②时事政治评论055200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52复试科目:中外新闻传播史00不区分研究方向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④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跨学科专业考生加试:①传播学基础理论②新闻时评写作012外国语学院050201英语语言文学8复试科目:综合英语00不区分研究方向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41二外日语或242二外德语或243二外法语或244二外俄语③626语言学与写作④827英美文学与翻译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050202俄语语言文学2复试科目:综合俄语00不区分研究方向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46二外英语③628基础俄语④829俄语综合(含俄罗斯文学和俄罗斯概况)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050205日语语言文学2复试科目:综合日语00不区分研究方向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46二外英语③627基础日语④828专业日语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050211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8复试科目:综合英语00不区分研究方向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41二外日语或242二外德语或243二外法语或244二外俄语③626语言学与写作④827英美文学与翻译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055101英语笔译(专业学位)47复试科目:英语实用阅读与写作00不区分研究方向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11翻译硕士英语③357英语翻译基础④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055105日语笔译(专业学位)4复试科目:日语实用阅读与写作00不区分研究方向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13翻译硕士日语③359日语翻译基础④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055106日语口译(专业学位)4复试科目:日语实用阅读与写作00不区分研究方向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13翻译硕士日语③359日语翻译基础④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013历史文化学院060100考古学10复试科目:考古学理论01史前考古02夏商周考古03云冈学04科技考古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11考古学与博物馆学专业基础④无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跨专业考生加试:①中国考古学②田野考古常识060200中国史43复试科目:中国通史01中国古代史02中国近现代史03专门史04历史地理05中国社会史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13历史学专业基础④无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跨专业考生加试:①中国古代史专题②中国近现代史专题060300世界史10复试科目:世界史01国际关系史02世界近现代史03世界古代史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13历史学专业基础④无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跨专业考生加试:①世界古代史②世界近现代史120203旅游管理4复试科目:中国旅游地理01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02旅游业经营与管理03文化旅游研究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3数学三④826旅游学综合(旅游学概论、旅游规划与开发)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跨专业考生加试:①旅游经济学②旅游文化065100文物与博物馆(专业学位)60复试科目:考古学理论01文物博物馆02革命文物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48文博综合④无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125400旅游管理(专业学位)23复试科目:旅游学原理01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02旅游业经营与管理03文化旅游研究①199管理类综合能力②204英语二③无④无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014数学科学学院070101基础数学23复试笔试包括:常微分方程(90分)、实变函数论或抽象代数(10分)01非线性泛函分析02偏微分方程及应用03代数与几何04算子理论与算子代数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32数学分析④833高等代数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070102计算数学5复试笔试包括:常微分方程(90分)、实变函数论或抽象代数(10分)01数值计算02智能与自主控制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32数学分析④833高等代数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07010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5复试笔试包括:常微分方程(90分)、实变函数论或抽象代数(10分)01时间序列分析02随机微分方程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32数学分析④833高等代数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070104应用数学27复试笔试包括:常微分方程(90分)、实变函数论或抽象代数(10分)01常微分方程与动力系统02图论及其应用03生物数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32数学分析④833高等代数070105运筹学与控制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方向03由复杂系统研究所负责培养论5复试笔试包括:常微分方程(90分)、实变函数论或抽象代数(10分)01分布参数系统控制理论02控制论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32数学分析④833高等代数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071400统计学10复试科目:概率论01统计机器学习02金融统计03应用概率统计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32数学分析④833高等代数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025200应用统计(专业学位)35复试科目:初等数理统计00不区分研究方向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3数学三④432统计学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015物理电子工程学院070201理论物理18复试科目:统计物理01复杂系统动力学与量子操控02量子信息与精密测量03光学微操控04冷原子玻色爱因斯坦凝聚05激光诱导原子分子的超快动力学06强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33量子力学④835普通物理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只接收与物理学密切相关的本科专业毕业生,不接受跨专业考生。
山西大学2016级研究生入学专业学习教育指南

工学 3个 占20%
3个
历史学 2个
占13.3%
理学 5个 占33.3%
5个
哲学1个 占6.7%
管理学1个 占6.7%
教育学1个 占6. 7%
二级学科博士点5个
1、经济史 2、政治学理论 3、基础数学 4、应用化学 5、系统工程
交叉学科博士点2个
1、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2、本草生药学
医学1个 2.7%
经济学1个 2.7%
文学3个 8.11%
www历.s8史x.u1学.e1d3%u个.cn
艺术学 5个
13.51%
工学 6个 16.22%
理学 7个 18.92%
法学 4个 10.81%
哲学1个 2.7%
管理学3个 8.11%
教育学3个 8%
21、生态学 22、统计学 23、光学工程 24、信息与通信工程 25、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6、环境科学与工程 27、食品科学与工程 28、软件工程 29、药学 30、管理科学与工程
31、工商管理 32、图书情报
与档案管理 33、艺术学理论 34、音乐与舞蹈学 35、戏剧与影视学 36、美术学 37、设计学
二级学科硕士点13个
1、产业经济学 2、数量经济学 3、自然地理学 4、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5、物理电子学 6、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7、系统工程
8、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9、 应用化学 10、作物遗传育种 11、植物营养学 12、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13、行政管理
1.概况介绍
1.2 学校现状
学校发展:山西省重点建设大学 山西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 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高校(一省一校)
建设目标:区域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校 训:求真至善、登崇俊良 校 风:勤奋、严谨、信实、创新
山西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科目参考书目

山西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科目参考书目
山西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科目参考书目
山西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科目参考书目
翻译硕士日语
山西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科目参考书目
山西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科目参考书目
山西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科目参考书目
山西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科目参考书目
山西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科目参考书目。
山西大学2020年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学院代码 014 004 004 001 007 007 007 007 008
所在单位 数学科学学院
法学院 法学院 哲学社会学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
045201
体育教学
009
体育学院
045202
运动训练
009
体育学院
045204
社会体育指导
009
山西大学 2020 年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下达 2020 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招生 计划的通知》(教民厅函〔2019〕11 号),我校 2020 年继续招收“少数民族高 层次骨干人才计划”(以下简称“骨干计划”)硕士学位研究生。
一、招生政策 招生工作坚持“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原则,实行“自愿报考,统 一考试、单独划线、择优录取”政策。骨干计划研究生毕业后,履行定向协议回 定向地区和单位就业。 二、招生计划和招生专业 1、骨干计划为国家定向培养的专项招生计划(包括全日制、非全日制),根据 教育部文件,我校 2020 年硕士拟招生人数为 15 人(内蒙古 5 人,陕西 4 人,甘 肃 4 人、宁夏 2 人)。 2、录取的汉族在职考生所占比例不超过 10%。 3、我校 2020 年少数民族骨干专项计划招收专业全部为专业学位专业(包含 全日制、非全日制)。我校“2020 年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见下表,不在此目录中的专业不招收少数民族骨干计划,不接受报考。各专业初 试科目与普通计划招生初试科目相同,可在“山西大学研究生招生网”官网查看 《山西大学 2020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
生物与医药
018
化学化工学院
0860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技术史代码:0712一、培养目标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科学发展观,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具有集体主义观念;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学风严谨,身心健康;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奉献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学生接受系统深入的科学技术史理论与科学技术史学学习,全面而准确地掌握与科学思想史生成、演进相伴生的典型理论与学术流派,掌握科学思想史内含的典型理论模型,能够辨识科学技术史、科学思想史与不同时空条件下的文化传统、社会机制、观念形态、行为模式互为影响与塑造的关系和规律,具备科技史文献与研究方法的综合应用能力,具备以科学技术史为中心发现问题、解析阐释与开展独立研究的基本能力。
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独立检索、译介、阐释科技史外文文献,初步具备用英文撰写本专业学术论文的能力。
熟悉古代汉语,具备精读所在研究方向中国古代科技史文献的能力;熟悉科技史学科的国内外发展状况和研究动态,能够在本领域作出有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的研究成果。
3、毕业后能够胜任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从事科技史、科技政策与管理等相关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到政府、企业等单位从事相关管理与研究工作。
二、学习年限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基本学习年限为3年。
在规定基本年限内,未达培养要求的,可以申请延长学习年限,但延长时间不得超过一年。
延长期满仍未完成学业者,按退学处理。
延长学习年限的学生须按学年交纳延长期学费。
三、研究方向1、学科史以自然科学发展史为研究主题,以数学史、物理史、化学史以及科学思想史为重点,探讨学科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发展规律、典型事件等。
2、地方科技史与文化遗产在科技史视域下,着力于山西历史文化遗产,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与保护。
3、科技政策与管理以科技发展战略、科技政策、科技管理与科技文化为主要领域,围绕区域发展战略展开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研究,为政府、企事业单位提供决策咨询服务。
四、课程设置1、课程设置(参见附表 “教学进度表”)五、专业实践和学术活动(一) 专业实践1、教学实践。
实践教学工作可以是助教、助管和参加“三下乡”等活动,硕士生应完成30学时的实践教学工作。
2、科研实践。
第3-4学期针对学位论文选题和学科发展进行科研调查活动。
科研调查包括查阅文献、专家拜访、实地调研等多种形式;要兼顾学科发展的基础性和前沿性、学术性和应用性、专业性和交叉性等方面的特性。
学生要写出调研报告,培养单位组织教师评阅,成绩达70分以上(含70分)为合格。
未尽事宜按照《山西大学硕士研究生专业实践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满足要求者获得2个学分。
(二) 学术活动1、研究生在申请硕士学位前须完成至少一次个人学术报告,一般在新学期开学前申报报告题目,由培养单位统一安排报告时间。
每次报告由培养单位组织3位以上教师对报告进行评分,平均分达到70分以上(含70分)者为合格,不合格者需要继续准备下一次学术报告,直至在培养期限内合格为止。
2、培养单位至少两周开设一次学术报告会,并积极与校外单位联系,为学生参加学术活动创造条件。
在学习期间,学生至少参加10次以上(其中2次为跨二级学科)的学术报告会,并参加校外学术活动1次,每次参加学术报告会或其它学术活动后须提交500字以上的学习心得。
同时满足以上两项要求者,计2学分。
六、学位论文(一)论文开题1、研究生应在第3学期提交开题报告。
需要对学位论文的选题依据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和方法、创新之处、前期所做工作和预期要达到的目标等进行详细论述。
开题报告须经导师审核同意。
2、由研究生导师和学科相关专家3~5人组成答辩委员会进行开题报告的公开答辩,对研究生所选题目的前沿性、创新性、研究意义做出评判。
3、答辩委员会对开题报告要给出书面评语,答辩合格者方可进行下一阶段的科研和论文写作工作,否则要及时进行调整修正,直至答辩合格。
4、研究生在通过开题报告答辩后,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位论文的撰写工作,严格遵守学术道德规范,保证学位论文的原创性。
(二)预答辩1、第6学期初,进行硕士学位论文预答辩,由研究生导师和学科相关专家3~5人(至少1名校外专家)组成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写作情况进行评判。
审查学位论文是否达到了预期目的,是否满足硕士学位论文所应达到的高度。
2、答辩委员会指出学位论文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修改意见,研究生进行具有针对性的修改,以满足论文答辩前所应满足的学术要求。
3、论文预答辩实行多数表决制,答辩合格者方可参加正式答辩,否则要及时进行调整修正,直至答辩合格。
(三)论文评阅1、导师和培养单位提出熟悉研究生学位论文学术内容的专家名单,从中确定2人评阅论文。
评阅人中至少有一位是山西大学及申请人所在单位以外的同行专家。
研究生院随机抽取一定比例的研究生学位论文进行匿名评审。
2、评阅人应对论文写出详细的学术评语,供论文答辩委员会参考。
3、论文评阅实行一票否决制。
(四)论文答辩1、学位论文在通过预答辩和评阅,并经导师审核同意后,方可在第6学期末进行硕士论文答辩。
2、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一般由3~5人组成,成员要求具有高级职称。
导师可以参加答辩委员会,但不能任主席。
答辩委员会由3人组成时,导师不能任委员。
答辩委员会的组成由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负责审批,并报送研究生院备案。
3、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负责审查硕士学位论文、组织答辩,就是否建议授予硕士学位作出决议。
决议以不记名投票方式,经全体委员三分之二以上同意,报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以不记名投票方式经全体委员三分之二以上通过,报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批,方可通过。
对未通过的论文,各级评审委员会就是否同意在半年或一年以内加以修改,并重新答辩一次,应作出明确的决议(需经全体委员三分之二以上通过)。
七、必读书目和主要学术期刊(一)必读书目1、[美]詹姆斯·麦克莱伦第三,哈罗德·多恩:《世界科学技术通史》,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7年。
2、[英]李约瑟:《中华科学文明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3、[英]李约瑟:《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史》,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
4、[英]丹皮尔:《科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5、[英]查尔斯·约瑟夫·辛格:《技术史》,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4年。
6、[美]阿里奥托:《西方科学史》,上午印书馆,2011年。
7、[美]芒福德:《技术及文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
8、[英]亚·沃尔夫:《十六、十七世纪科学、技术和哲学史》,商务印书馆,2011年。
9、[英]亚·沃尔夫:《十八世纪科学、技术和哲学史》,商务印书馆,2011年。
10、[美]格兰特:《近代科学在中世纪的基础》,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年。
11、[美]本杰明·艾尔曼:《中国近代科学的文化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12、[美]萨顿:《科学的历史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
13、[美]萨顿:《科学的生命》,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
14、[美]席文:《科学史方法论讲演录》,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15、杜石然:《中国科学技术史稿》,科学出版社,1982年。
16、卢嘉锡:《中国科学技术史》,科学出版社,2008年。
17、陈美东:《简明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年。
18、路甬祥:《走进殿堂的中国古代科技史》,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年。
19、路甬祥:《中国传统工艺全集》,河南教育出版社,2007年。
20、席泽宗:《科学史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21、席泽宗:《中国科学思想史》,科学出版社,2009年。
22、吴国盛:《科学的历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23、钮卫星,江晓原:《科学史读本》,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
24、高策:《科学史应用教程》,山西科技出版社,2003年。
25、杨小明,高策:《物理大师杨振宁》,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年。
26、杨型健,高策:《中国古建筑探微》,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
27、李镇西,高策,杨小明:《魂系山西》,山西经济出版社,2012年。
28、温泽先,郭贵春:《山西科技史》,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
29、张家治,张培富:《化学史教程》,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
30、戴吾三,刘兵:《艺术与科学读本》,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
31、姜振寰:《技术史理论与传统工艺》,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年。
32、李醒民:《科学论:科学的三维世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33、王奔珏:《科技政策的理论与方法》,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年。
34、谭文华:《科技政策与科技管理研究》,人民出版社,2011年。
35、胡维佳:《中国科技政策资料选辑》,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
36、郭贵春:《科学技术哲学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37、刘大椿:《科学技术哲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38、Alexandre Koyre,From the Closed World to the Infinite Univers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68.39、Becky Alexander,The Natural History Book ,Dorling Kindersley,2010.40、Charles Darwin,The Origin of Species ,Random House,1999.41、Charles E. Raven,Science Religion and the Futur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8.42、Claire Perry,The Great American Hall of Wonders: Art, Science and Invention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D Giles Ltd ,2011.43、David C. Lindberg,Robert S. Westman,Reappraisals of the Scientific Revolu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44、David C. Lindberg, Michael Shank,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Science: Volume 2, Medieval Scienc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3.45、George Sarton,Ancient Science through the Golden Age of Greece ,Dover Publications Inc,1993.46、Hanbury Brown,The Wisdom of Science:Its Relevance to Culture and Relig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6.47、Henry R. Procter,The Making of Leather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1.48、Howard Eves,An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of Mathematics (5ed), USA:CBSCollege Publishing , 1983.49、John D. Barrow,Cosmic Imagery: Key Images in the History of Science,WW Norton & Co ,2008.50、John Freely ,Aladdin's Lamp: How Greek Science Came to Europe Through the Islamic World ,Vintage,2010.51、John Gribbin,The Scientists: A History of Science Told Through the Lives of Its Greatest Inventors,Random House Trade Paperbacks ,2004.52、Jane Gregory,Steven Miller,Science in Public: Communication, Culture, and Credibility ,Basic Books,2000.53、John Gribbin,Science: A History from 1534 to 2001,Penguin Books Ltd,2003.54、John Horgan,The End of Science ,Abacus,1998.55、Karoly Simonyi ,A Cultural History of Physics ,A K Peters ,2009.56、Needham, Joseph. 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 Cambridge. 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57、R.J Forbes, E.J.Dijksterhuis, A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Nature obeyed andConquered, 1963.58、Robert B. Silvers,Hidden Histories of Science ,New York Review Books ,2003.59、Ronald W. Clark,Einstein: The Life and Times ,HarperCollins,2011.60、Stephen F.Mason,A History of the Sciences, Collier Books, NewYork,1962.(二)主要学术期刊1、《自然科学史研究》,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科技史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