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物言志作文教案
托物言志的作文指导教案

托物言志的作文指导教案
《托物言志的作文指导教案》
嘿呀,今天咱就来聊聊托物言志的作文该咋写。
就说有一次啊,我在外面溜达,看到了一棵其貌不扬的小草。
那小草啊,就在墙角边努力地生长着。
你说它吧,没有鲜艳的花朵,也没有高大的枝干,但它就在那儿顽强得很呢。
周边都是坚硬的石头啥的,它也不管不顾,就一个劲儿地往外钻,拼命想冒出头来。
我就站在那儿观察了好久呢,看着它一点点地努力着。
咱写托物言志的作文啊,就可以像这棵小草一样。
比如你看到一只蜗牛,嘿,这蜗牛虽然爬得慢悠悠的,但它一直坚持爬呀爬,那你就可以通过描写蜗牛来表达一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呀。
或者看到天上飘着的云朵,一会儿变成这样,一会儿变成那样,自由自在的,那就可以用云朵来表达对自由的向往嘛。
总之呢,就是要先仔细观察一个事物,看到它特别的地方,和咱们想要表达的志向呀、情感呀联系起来。
然后呢,把这个事物的特点详实细致地写
出来,让读者能真切地感受到它。
最后呢,自然而然地把自己的志向啥的表达出来,可别生硬地去说大道理哟。
这样写出来的托物言志作文,肯定就会特别生动有趣啦,就像那棵小草一样,虽然朴素,但有它自己的魅力呀。
咱教作文也得这样,让大家都能轻松学会怎么去写,能享受这个过程,哈哈!咋样,大家明白了不?。
托物言志作文教学详案

托物言志作文教学详案分水初中教育集团毛洪平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托物言志的含义及“物”与“志”的相似点。
能力目标:了解托物言志的一般的写作思路,并能初步写简单的托物言志的文章,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和技巧。
情感目标:增强学生写作兴趣,培养思考问题深度和广度。
教学重点即难点:学生能理清物与志的关系,能抓住物的特点多角度、多思维抒发情感表达志向。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9:50-9:55)今天两节课都是托物言志的作文教学课,共同的学习目标就是了解托物言志文章一般的写作思路,并初步能写简单的托物言志的文章。
托物言志文章难点在于写景,刘红霞老师用教材的经典代表作宗璞的《紫藤萝瀑布》告诉我们,1、可以从不同角度写景,从生长过程、外部形体、表面色彩、形成条件、本质特征、相互关系等角度,这也是托物类作文审题立意的诱发点。
2、怎样来写景?用比喻、拟人等修辞和视觉、味觉、听觉不同的感觉器官描写。
并且课堂根据方法描写老树且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做人要懂得感恩,在此我们也用热烈的掌声对刘红霞老师表示感谢。
同学们写景描摹是托物言志文章的难点,这类文章写景状物不是目的,它是为抒情言志作铺垫的。
这节课重点要理清理清物与志的关系,要抓住物的特点多角度、多思维抒发情感表达志向,即如何言志。
这类文章写法有个关键点就是如何将物与志连接起来,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要注意:找准托物言志的“相似点”。
相似点即所咏之物与要表达的思想意义之间相通相似之处。
即“物”与“志”,“物”与“情”之间的内在联系。
描述时,自己的“志”要以“物”的特点为核心。
“物”要能表达自己的意愿。
齐读:“志”因“物”而具体,可观可触;“物”因“志”而生辉,人心动情怎样来找相似点呢理清“物”与“志”关系仅仅是理论,纸上谈兵,关键在于实践与操作。
二、实践运用1:物异志异1、范文引领,奇文共赏。
(9:55-9:10)作者多角度地描写了盛开的紫藤萝,让作者感悟的了什么?------作者为什么会想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托物言志习作教学设计

托物言志习作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托物言志习作一、教学目标:1.了解托物言志的定义和特点,理解其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
2.掌握托物言志的写作技巧,能够运用托物言志的方法写作短文。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4.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了解托物言志的定义和特点。
2.分析经典托物言志作品。
3.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技巧。
4.运用托物言志的方法撰写短文。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相关的动物托物言志的短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理解托物言志的定义和特点(1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托物言志的定义和特点,并与学生一起讨论其特点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和意义。
3.分析经典托物言志作品(20分钟)教师将准备好的经典托物言志作品分发给学生,并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分析作品中采用的托物言志手法、物象的形象描写和寓意,并向全班展示。
4.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技巧(25分钟)5.进行托物言志习作(30分钟)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物象,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人物对物象的情感表达,运用托物言志的方法撰写一篇短文。
教师在习作过程中给予学生指导和反馈。
6.互评和分享(15分钟)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将习作进行朗读,并进行互相评价和分享。
教师在评价中提出问题和建议,帮助学生改进写作。
四、巩固与拓展:1.布置作业:要求学生以自己喜欢的物象为中心,运用托物言志的方法写一篇文章。
2.辅导学生,提供写作指导,帮助学生完成作业。
3.下一节课的导入:展示学生写的优秀作品并进行点评。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托物言志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理解了托物言志的定义和特点,熟悉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技巧,在习作过程中也有了实践的机会。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配备更多的相关资料,如更多的托物言志的经典作品,以及丰富的写作素材,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托物言志的方法。
此外,在托物言志写作的评价上,可以更加细致地引导学生,提出更具体的问题和建议,帮助学生进一步改进写作水平。
托物言志的作文指导教案

托物言志的作文指导教案
《托物言志的作文指导教案》
嘿,同学们!今天咱来聊聊托物言志这玩意儿。
托物言志,其实就是找个东西来寄托咱的志向和情感。
比如说哈,我有一次出去玩,看到了一棵歪脖子树。
那棵树啊,长得可真是特别,它就那么歪歪斜斜地立在那儿。
边上那些直直的树都高高大大的,就它长得怪模怪样的。
可我仔细一瞧,嘿,这歪脖子树可有它的独特之处呢。
它虽然歪,但枝叶一样繁茂,而且那姿态,有一种别样的倔强。
我就在想啊,这歪脖子树多像生活中的一些人呀,也许他们不是大众眼中的那种标准的好模样,但他们有自己的坚持和努力,依然能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那我们写托物言志的作文的时候呢,就要像发现这歪脖子树的独特一样,去找到一个能代表你情感和志向的东西。
然后呢,仔细地去观察它的特点,把这些特点和你的内心感受联系起来。
咱不能随便找个东西就往上套,得找到那种真正有感觉的。
比如说,如果你想表达坚韧不拔的意志,那你可能就会去找石头啊、青松啊之类的;要是你想写内心的宁静,那可能就会想到平静的湖水啦之类的。
反正就是要找到那个能和你共鸣的东西。
最后,记住喽,要用生动的语言把这个物体描写得活灵活现的,让人一读就能感受到你想说的是什么。
哎呀,咋样,同学们,这下对托物言志是不是有点明白了呀?就像那歪脖子树一样,咱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独特表达方式啦!
这就是今天的托物言志作文指导教案啦,希望能帮到大家哦!。
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2.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托物言志的意义和作用。
3. 培养学生运用托物言志手法进行写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托物言志的定义和特点2. 托物言志的写作步骤3. 托物言志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实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并能运用到实际写作中。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托物言志手法进行创新性的写作。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托物言志的定义、特点和写作步骤。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托物言志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实例。
3. 实践训练法:让学生动手实践,运用托物言志手法进行写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托物言志手法表达一个观点。
2. 新课导入:讲解托物言志的定义、特点和写作步骤。
3. 案例分析:分析托物言志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实例,如《三国演义》、《红楼梦》等。
4. 实践训练:让学生动手实践,运用托物言志手法进行写作。
5. 课堂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托物言志手法的运用。
6.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运用托物言志手法写一篇短文,下周课堂交流。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是否积极思考、提问和分享。
2. 写作练习:评估学生在实践训练环节中运用托物言志手法的写作效果。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课后作业中托物言志手法的运用情况和作品的创意性。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阅读更多运用托物言志手法的文学作品,拓宽阅读视野。
2. 组织学生进行托物言志写作比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创造力。
3. 邀请作家或文学爱好者来校讲座,分享托物言志写作的经验和心得。
八、教学资源:1. 教材:选择适合学生年龄阶段的文学作品进行教学。
2. 参考资料:提供一些关于托物言志写作的书籍、文章和网络资源。
3.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文学作品和学生的写作成果。
九、教学反思: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初中作文之托物言志教案

一对一辅导教案学生姓名性别年级学科语文授课教师上课时间年月日第()次课共()次课课时:课时教学课题第五单元托物言志教学目标1.托物言志类散文的一般结构框架图2.托物言志类作文的三要点3.运用托物言志的方法来写作4.一些常见事物的象征意义教学重点与难点托物言志类散文的一般结构框架图;托物言志类作文的三要点;运用托物言志的方法来写作;.一些常见事物的象征意义教学过程如果不想太直白地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情托物言志类文章的特点,是将志(志向、情趣、理想、追求)依托(托:借、假托的意思)于某物。
所托之物,一般是花、草、树、木,或其他具体的物。
这物,往往具有某种象征意义;作者的个人之志,借这具体之物可更巧妙、更完美地表达,而文章的感染力也会因此增强。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点评:托物言志是中国历代诗文创作中常用的艺术手法,现代散文中也常用此法。
将个人之志托于某具体之物上,于是,物便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物。
具体之物,使个人之志传达得更巧妙、更完美、更充分、更富感染力。
如松、竹、梅岁寒三友,常表高洁;泥土常表谦逊;蜡烛常颂无私奉献等。
一、托物言志类散文的一般结构框架图开头:引出所托之物,表达赞美之情二、托物言志类作文的三要点1.抓特点,即准确挖掘事物的精神内涵。
选好所托之物是前提,挖掘事物之志是基础。
具体有两点:一要精心选择所托之物。
如希望永不停息地进取,可写河流;崇尚爽直高洁的品性,可写竹;赞美勤奋耕耘的精神,可写黄牛等。
托物言志教案导入模板及范文

教学对象:初中生教学目标:1. 理解“托物言志”的含义及其在写作中的应用。
2. 学习如何运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志向。
3. 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掌握“托物言志”的基本概念。
- 学会分析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 如何在作文中巧妙地运用托物言志。
- 如何通过托物言志表达深刻的情感和志向。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托物言志作文范文- 学生作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一)展示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1. 这幅画或这个物品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感受?2. 你能从中联想到什么人或事?(二)引出“托物言志”的概念:“托物言志”是一种通过描写事物来表达自己情感和志向的写作手法。
它既可以是借物抒情,也可以是借物寓意。
(三)教师简要介绍“托物言志”的历史渊源和文学价值。
二、范文赏析1. 展示一篇优秀的托物言志作文范文,引导学生分析:- 作者选择了哪些事物?- 这些事物分别代表了什么?- 作者通过这些事物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和志向?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分析结果。
三、写作指导1. 教师讲解“托物言志”的写作步骤:- 确定写作主题。
- 选择合适的托物。
- 描写事物的特点。
- 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志向。
2.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尝试写作一篇托物言志的作文。
四、课堂展示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文,教师点评并给予指导。
2. 学生互评,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五、总结1. 教师总结“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及其在作文中的应用。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善于运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志向。
范文:《岁月的痕迹》时间如流水,匆匆而过。
岁月的痕迹,仿佛一条长长的河流,承载着我们的回忆和梦想。
记忆中的那棵老树,见证了我们的成长。
它那粗糙的树皮,记录了岁月的沧桑;它那伸展的枝叶,见证了我们的欢笑和泪水。
每当我经过那棵树,总会想起那些美好的时光。
那座破旧的小屋,也留下了我们的足迹。
《托物言志》教案

《托物言志》教案托物言志学习任务单【学习目标】1.梳理描写月亮的诗文,了解明月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2.以《月亮》为题,运用托物言志手法,完成作文。
【课前预习任务】阅读《一棵小桃树》《紫藤萝瀑布》,回顾课文怎样运用托物言志抒发感情。
【课上学习任务】1.分类梳理与“月”相关的古诗词,了解月亮特点、意蕴。
2.围绕月亮特点,从学习生活、与人交往、兴趣爱好等角度梳理可选的素材。
3.阅读习作《月亮》的修改稿,总结如何运用托物言志完成写作。
【课后作业】古往今来,月亮一直是人们吟咏的对象,寄托了人们无尽的情思。
月亮曾引起你怎样的遐想?请以《月亮》为题,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写一篇作文。
不少于500字。
【课后作业参考答案】1.查阅梳理一些描写月亮的诗文,想一想:为什么那么多文人喜欢写月亮?月亮寄托了人们哪些情感?这些情感寄托在别的事物上行不行?在查阅和思考的基础上,选择一个新颖的角度,运用托物言志手法写出你对月亮的感受。
2.细致观察月亮,捕捉月亮的特征,从不同角度观察描绘月亮。
如阴晴圆缺的形态变化,颜色、光亮程度,或者月亮与其他景物的配合等。
3.大家可以选取你最熟悉、最触动你心灵的一种月亮形态,通过联想想象,找到月亮特点与自己的情志的相同点、相似点。
再发挥联想想象,借助比喻、拟人、象征手法描写事物,表达心志。
4.从月亮特点出发立意选材。
从学习生活、兴趣爱好、与人交往等方面选取素材,然后用自己的视角再次观察月亮产生联想,争取产生自己独有的感悟。
5.构思方面,可以借鉴你读过的散文,从文学作品中汲取智慧。
比如《一棵小桃树》的双线结构,《紫藤萝瀑布》中作者情感变化的过程等。
你还可以发挥创造力,设计更巧妙的构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托物言志作文教案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习作指导教案如何写作“托物言志”的文章教学目的:“托物言志”状物时要经过自己真正的观察和感受,写生动写细致。
要注意状物的顺序性和目的性;志不恰当或没有志的,有志尽量要再写到“人”;“物”是躯体,“志”是灵魂,不能本末倒置;选物、言志要有个性,志要有时代气息。
教学重点:掌握托物言志的方法,既要托物又要言志。
教学难点:既要托物又要言志。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理解感知:(出示幻灯片)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
于是,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
作托物言志,即将个人之“志”依者的个人之“志”,借助于这个具体之“物”,表达得更巧妙、更完美、更充分、更富有感染力。
如“松、竹、梅”岁寒三友,常用于表示高洁的志向;“泥土”常用于抒发谦逊的情怀;“蜡烛”常用于颂扬无私奉献的精神。
托物言志,是间接表现主观主题思想的方式之一。
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描写或刻划,间接表现出作者的志向、意愿。
采用托物言志,关键是志与物要有某种相同点或相似点,使物能达意而志为物核。
托物言志常借用比拟、象征等手法。
托物言志属于作文的整体手法,是以物写人,通过赋予意象某种人格化特征,来寄托作者的某种情感。
托物言志(广义的托物言志应该包括象征,这里所说的是狭义的托物言志)是作者通过对物象描写和刻画(托物)来表达自己的某种志向(言志)。
如李忱的《瀑布联句》:“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作者以不贪恋溪涧而冲奔大海的瀑布表达自己“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之高翔”的豪情壮怀。
阅读理解:(出示幻灯片)一、请阅读下面诗歌,看看诗歌描写了什么形象?有什么象征含义?1、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骆宾王的境遇)2、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王安石的人格)3、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陈毅及革命者坚强不屈的精神)4、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王冕不向世俗献媚高尚情操)5、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郑燮坚定顽强的精神)6、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虽遭摧残但仍坚守节操高尚情操)7、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于谦坚贞不出、洁身自好高尚品质)8、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郑思肖宁死不屈、忠于故国的高尚节操)二、阅读下面文章片段,体会托物言志的写法在房屋的墙面上、房顶上;在花园的栅栏上、篱笆上,爬着一种绿色的植物,这就是“爬山虎”。
它偎依在洁白的粉墙上,绿白相间,犹如一大块翡翠镶嵌在白玉中,格外美丽。
“爬山虎”不如它的名字那样威武。
它没有有牢固的根基,它的干和枝差不多粗细;但是,它奋发有力,坚强不屈,无数只“脚”攀住墙壁,在你没注意的时候,又迈出了一步,努力向上攀登。
它柔软而强劲的身体里,显露的坚强毅力和无限生机,使人望之油然而生敬意。
“爬山虎”没有五颜六色的鲜花那种娇艳的姿态,也许你要说它不美,但它却给人以力量,使人们努力奋进。
每当我在学习和工作中遇到困难,正想偷懒时,一想到“爬山虎”那种奋发向上精神和坚强不屈的意志,就感到羞愧。
这时,这会立刻振奋起来,鼓起战胜困难的勇气。
“爬山虎”那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实在是令人敬佩的。
你看它,不管刮风下雨,墙面多滑,它总是一步一步向上长,直到墙顶,俯瞰大地。
它生长速度慢,不如雨后春笋,可是,过不了几天,你会突然发现,它又长高了,纤细的身影努力向上,漫成一片。
野菊花土生土长,无所需求,却默默地无私地向人们奉献。
我喜爱它的平凡、它的朴素、它的顽强。
我觉得人也需要有一点野菊花的精神,要像它那样默默地生长,不求索取,只是给予、给予……荷花扎根污泥,可它却出淤泥而不染,在墨绿的枝干上,开出一大朵素净的花。
荷花不单单以它的卓绝风姿吸引着我,启示着我,而且还以它那无私的献身精神感染着我。
它的花给大自然增添了光彩;它的叶可以做中药材;它的块状茎——藕可以供人食用;直到它的花凋谢了,它还要结出莲子奉献给人们。
荷花那清雅的色泽可以与牡丹媲美;它那美妙的身姿足以与杨柳争春;它悄悄散发的清香能胜过茉莉。
可是它不与百花争艳,只是静静地开在荷塘中,为人们献出自己的一切。
我想:荷花那无私的献身精神、质朴的风格,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吗?青城到处飘起了杨花柳絮。
一片片,一团团,洁白轻盈,飞过树梢,飘过水面,笼罩了大街小巷,那飞向天空的,在碧蓝的晴空之下,闪着太阳的光辉,时隐时现,忽高忽低,顽皮地扑在人们的脸上,钻进鼻子里。
而落向地面的,则如棉似绒,成堆成团,随风滚动,人们走在马路上,它前后左右地围绕着你,沾衣,盘桓纠缠不已。
这会使人们想起古人“落絮飞丝也有情”的诗句。
飞絮,在一些古代诗人眼里确是多情的,然而他们从飞絮中看到的只是飘渺的梦幻,他们怅惘地问飞絮,“春风絮飞留不得,随风好去落谁家?”而柳絮与这些情感似乎是无缘的。
它体态柔弱,没有绚丽的颜色,也发不出点声音,便却有着坚定的性格和信念。
你看,它们离开母体飘扬而去,那样快乐,那样自信。
它们坚信广阔的世界在等待着自己,新的生活在迎接着自己我喜欢秋曾有许多人问过我“一年四季中你最喜欢哪个季节?”我总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喜欢秋天!”我喜欢秋天,虽然它没有春天生机勃勃之貌,没有夏天姹紫嫣红之景,也没有冬天银妆素裹之纯,但我仍对它情有独钟。
如果说绿是春天的使者,红是夏天的色彩,白是冬天的打扮,那么黄便属于秋天。
在送走夏姑娘的同时,秋婆婆迈着她那矫健的步伐向我们走来,她的到来,使万物脱下了旧衣,换上新装。
树儿们都脱下了绿衣裳。
换上了秋婆婆精心缝制的新衣。
花儿都收敛起绽开的笑容,鸟儿也都成群结队地飞向南方——另一个更加温暖的世界。
似乎一切都显出几分无奈,几分孤独,几分凄美。
过往行人也来去匆匆,无暇观赏两旁风景。
这也许是秋天不能受到大众欢迎的原因吧。
但让我们把目光从这些令人倍感哀伤的景色中移开,移向那金灿灿的田野。
田里的庄稼经过几个月的培养,现在已经成熟了,这给人们带来了无可比拟的喜悦。
辛勤工作许久的农民们带着满面的笑容,走向金色的田野,收获他们劳动的果实。
他们在金色的大海中干得热火朝天,一时间,春天的生机勃勃,夏天的活泼热情,秋天的丰收喜悦全来到了这广阔的田间。
一阵秋风吹过,“大海”泛起层层浪,夹杂着人们清脆欣慰的笑声。
看着此情此景,还有多少人会不喜欢上秋天呢?有时会有一场小雨,秋雨小小的柔柔的扑打在人们的脸上,凉凉的。
这时,人们忘记了一切不幸,尽情接受秋雨的洗礼。
我喜欢秋天,喜欢那萧条的美,喜欢那丰收的喜悦,喜欢那绵绵的小雨……喜欢它的所有所有。
如果现在有人问我:“一年四季,你最喜欢哪个季节?”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喜欢秋天!”尽管它并不很出众。
人生如萍一池浮萍,青青绿绿,其中也有点点水色,无风时它像一块布平铺塘面上,没有一丝一毫的皱纹,又像一块天然的青绿铜镜浮在池中。
其中也有几支树杈直插过池面,萍面略显得有些破痕——可是却不能完全划破,这之中更显示出了它的生机。
杂草和翠鸟也时不时地打扰着萍面,一漾一漾的,鱼波纹是不能不出现的,使浮萍更显得狂风大作,起皱折的是浮萍;弯身摆头的是杂草;早已无踪影的是翠鸟,皱折只是一刻,风稍微小时,萍面又恢复了原状。
尔后,又是皱折,浮动不定。
有时也有鱼儿的“拜访”。
风是魔鬼,杂草是细菌,然而却破坏不了它。
风后,萍面依然是完整的——除了少许的杂物。
这,使我不由地想起了文天祥的诗句“身世浮沉雨打萍”。
是啊,人生又何尝不像浮萍,平静的人生里时刻都有风波;而风浪又蕴藏着平静的人生。
曲折的人生,又何尝不是风中生存的浮萍,浮萍是为了生根于水中,而人是为了在大千世界中生存。
坎坎坷坷,漫漫人生,对着苍天长叹,叹已逝人生;对黄河咏赞,赞黄河雄姿;对着小草低泣,泣小草无人知晓;站在高山上高唱,唱高山的威武;对小河低吟,吟小河的涓涓……若人生只有浮萍的平静,没有狂风,那人生就是一杯淡水无味可言;若只有小河的自私,那人间处处是冷若冰霜;若只有大山的高傲,那人间没有无私的爱……自己的人生,自己的道路,都在自己的脚下,由自己掌握。
人生!浮萍!学生练笔:(出示幻灯片)“托物言志”(植物类)作文指导一.“物的选择”要选择自己最熟悉的一种,亲眼看到,长期相处,密切关注,有独特之处,这样才有故事可讲,有感情可诉。
尽量避免写一大类的植物,比如松树、柏树、竹子、梅花、菊花等等,要写哪一个地方的,哪一棵树,哪一丛花。
二.“志”的确定抒发对此物的热爱赞美之情,表达对此物美好品格的仿效学习的决心。
三.题目的拟定我爱赞赋让我怦然心动四.基本思路、结构1.开头点题,抒发热爱赞美之情。
2.描写该植物的生长环境。
从土壤、水、阳光、气温等方面展开描写,直接点明从中表现美好品格。
3.描写该植物的外形。
写它的干、枝、叶、茎、根、花、果等,从形状、颜色、气味、光泽、味道等角度展开描写,揭示它的美好品格。
4.描写该植物的生长特点、功用。
写它生长的速度、生长的程度、生长的周期等等。
写它对人类,对动物,对植物,对自然的贡献。
5.衬托简单写几种不同的植物,或种类相同生长环境不同的植物,对本文所托之物进行正面或反面衬托。
6.结尾突出、深化中心,抒发热爱赞美之情,表达对此物美好品格的仿效学习的决五.注意语言的生动性,一定要用拟人手法。
比如开头可这样写:每天,我都会去看望他,轻轻的抚摸他,热烈的拥抱他,不厌其烦的向他表白“我爱你,大哥”。
六.外在特点与内在品质关系的参考意见对生长环境要求严:自爱、自尊、高贵不屈。
对生长环境要求松:随遇而安、安贫乐道、自强不息。
枝干直竖:正直刚毅。
枝干弯曲:忍辱负重、坚韧顽强、枝繁叶茂:热情奔放、豪迈乐观。
枝叶稀疏:人格独立、孤高清远。
花艳花密:热爱生活、开朗大方。
花素香淡:质朴、淡泊、宁静。
生长快:珍爱生命、积极进取。
生长慢:低调、沉稳、求完美。
树干中空:谦虚、通达。
树干实心:实诚、憨厚、内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