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动态监测3

合集下载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

利用动态监测图;
1:25000~1:50000比例尺城市辖区(主城区)范围的前、 后时相遥感影像图; 1:25000~1:50000比例尺城市辖区(主城区)范围的土地 利用动态监测图;
1、数据获取
要求数据及资料来源连续、稳定;能满足监测的精度 要求;价格适中;易于获取。目前采用的主要数据源有 TM数据和SPOT数据。
3、遥感数据融合
(1)融合的目的
数据融合目的是通过将监测区内两个或多个时相的TM多光谱
数据与SPOT全色波段融合,提高卫星影像数据的空间分辨率和光 谱分辨率,增强影像判读的准确性。同时两个时段影像的交叉融
合又会突出变异,有助于检测出变化信息。
(2)数据融合的技术关键
(1) 充分认识研究对象的地学规律; (2)充分考虑不同遥感数据之间波谱信息的相关性而引起的有用 信息的增加和噪声误差的增加,对多源遥感数据作出合理的选择; (3)解决遥感影像的几何畸变问题,使各种影像在空间位臵上能 精确配准起来;
第三章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
一、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概述
地面塌陷
土地荒漠化
自然环境的演变: 如全球 变暖、海平面上升、植被演 替、自然灾害(荒漠化、崩 滑流等)等造成土地资源质 量下降和数量减少 。
崩塌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对土地资源及其利用状况的信息持
续收集调查,开展系统分析的科学管理手段和工作。
土地整理
违法占用耕地
6、变化信息后处理
(1)外业资料整理与分析; (2)变化小图斑归并; (3)图斑范围、边界、类型确定; (4)选取特征图斑,为建立影像特征库提供典型影像资料;
(5)统计变化面积并作变化分析。
监测到的变化 图斑
修正
勾绘

遥感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的方法概述

遥感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的方法概述
中图分 类号 : P 9 T 7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 :6 1 7 2(0 170 3 .3 1 7 . 9 . 1 )—2 30 4 2
Ab t c : m oes n igfr a du ed n m i nt r gt r vd r es ae mut tmp r la du e sr t Re t e sn n s y a cmo i i p o ieal g -c l, l - a ol o n o a i e o a n s l
33

监 测像 元 是否 发生 变 化 的 目的 ; 一 类方 法 是分 类 另 后 比较 , 这类方法先对各时相的遥感影像进行单独 分 类 , 后 比较 分 类结 果 , 而 监测 土 地 利用 数 量 、 然 从 类 型与 位置 的变 化 。这两 类方 法在 实 际的应用 中各 有 利弊 , 前者 虽 然方法 较 为简 单, 只能 监测 出像元 但 变 化 的情 况 , 能获得 土地 变化 的具 体类 型; 不 后者 因
测。
这 是最 早 的最基 本 的遥 感解 译方 法 。用大 比例 尺卫片与土地详查成果 图两者结合起 来, 目视解 以 译为主, 计算机识别为辅助, 用人机交互式的方法来 解译遥感影像, 并将多时相的遥感图像进行叠加, 最 后 在地 理 信 息 系 统 软 件 里 进 行 图 件 输 出和各 种 分
析。
比值法和差值法操作简单,拥有一定的实际应 用价值 , 是一种典型的逐个像元 比较方法。 但该方法 要求数据源在同一季节, 否则会造成同物异谱现象, 从 而影 响监测精 度 。
4 主成分 分析 法
该方 法 优 点 是判 读 精 度 比较 高 , 缺 点是 工 作 但 十分 繁 琐 , 并且 需要 解译 人员 有 较高 的遥感 解 译 知 识与 经验 。 2 分 类 后对 比法

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及其技术应用现状研究

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及其技术应用现状研究

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及其技术应用现状研究青海省地理空间技术及应用重点实验室青海西宁810001摘要:土地利用动态调查指对不同时段的土地使用信息进行对比研究,在其数量与规模上研究其动态变化性质和未来变化趋势。

遥感技术在信息收集上具备全方位、多时的、全天候的特征,在应用上则具备多源数据处理、多领域整合研究、多维动态监控及多用途的特征。

利用遥感技术能够获得较大范围的土地资源数据信息,在资源动态监控上也有着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技术应用1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内涵土地利用动态监测通过对比不同时相(至少2个时相)的土地利用数据,分析土地在空间、时间和数量上的动态变化特征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土地利用遥感动态监测是利用同一区域、不同时相的遥感图像之间的光谱特征差异分析和识别土地利用状态或变化,其本质是量化时序遥感图像的时域效果,即通过量化多源、多时相遥感图像的空间域、时间域、光谱域等耦合特征,识别土地利用变化的类型、位置及数量。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需要监测区域内的全部土地资源,分析和掌握各种土地利用种类的动态信息,包括空间分布、数量、质量等。

当前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主要通过定期监测全国土地调查、土地利用/土地覆盖情况、耕地和建设用地等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年度用地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客观、直接、及时的检查。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目的是核查每年全国土地变更调查的汇总成果,对违法或涉嫌违法的地区及其他特定目标进行快速监测,为违法用地查处及突发事件处理提供佐证和依据,为国家宏观决策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

2监测内容国土利用遥感技术动态监控即通过监视全国范围内的所有用地资料,以掌握其土地利用类型数量、品质、空间分布情况等的动态信息。

土地利用通过遥感技术动态监控,重点是对农用地和城市建设用地等土地利用变动情况,实施准确、直接、客观的定期监控,及时监测我国土地利用总规划情况和年度用地规划落实情况,并重点核实我国年度用地变动情况调查汇总数据,为我国的宏观决策提供更为真实、精确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对违法及疑似违法用地的区域范围及其他特定目标等变化状况实施更快速的日常监控,为违法用地查办和突发事件管控提供依据。

基于“3S”的务川县土地利用动态监测论文答辩(陈永奇)

基于“3S”的务川县土地利用动态监测论文答辩(陈永奇)

析不够深入等等。
资源管理与环境科学系2009级本科生毕业论文答辩
收获体会
毕业论文是对我大学四年所学知识的检验。在创作过程中 使我收获很多:
安道乐学 顺理笃行
1、学会了如何去收集资料,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分类。 2、让我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的再分析问题中的重要性。 3、非常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金光华老师,在我的论文创作过程 中对我的指导。感谢我的班主任喻老师,四年中教会我们很多。感谢 所有授我以业的老师,使我不断充实自己。最后 感谢我的大学 同学们、朋友们,谢谢你们的帮助! 资源管理与环境科学系2009级本科生毕业论文答辩
资源管理与环境科学系2009级本科生毕业论文答辩
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答辩人:陈永奇
安道乐学 顺理笃行
复旦大学
资源管理与环境科学系2009级本科生毕业论文答辩
选题背景及意义
安道乐学 顺理笃行
1、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近几十年来,随 着人口的剧增和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多地少的矛盾愈 加严重,进而导致土地利用类型的改变也越来越快。 2、随着遥感影像质量的提高以及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 展和地理信息系统的不断完善,已成为开展土地利用监测 的一种最为迅速可靠和理想的手段。 3、务川县位于黔渝交界处,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后, 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步,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全省综 合排名从2006年的第86位上升到2011年的第69位。然而, 在发展过程中,土地的利用类型也在不断的发生改变。针 对这种现象,我们有必要对务川县近年来土地利用变化情 况利用“3S”进行评估分析,为进一步实现土地资源的可 持续利用和宏观调控提供科学的决策和依据。
2005年至2011年土地利 用/覆盖变化数据库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国土资源管理中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的浅述

国土资源管理中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的浅述

国土资源管理中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的浅述摘要:土地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逐步提升,如果需要科学利用土地资源,就必须深入了解土地资源的实际情况。

土地资源属于自然资源,可供多种产业使用,对其进行检测与分析时,可从量与质两个方面切入。

随着可用土地资源不断减少,人们利用土地资源的方式也随之改变,利用前期应分析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价值,包括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不同时期与地域的土地资源存在明显差异。

基于此,本文对国土资源管理中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国土资源管理;土地;动态遥感监测引言在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具备明显的行政管理性质,政府可以借助于相关行政技术手段,对土地以及附着物位置等情况进行调查,了解我国国土大致情况,为后续规划和建设创造良好条件,并制定出科学决策。

但站在地籍测绘角度来说,具备明显的复杂性和系统性特点。

人们将遥感技术引入其中,促使该项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1遥感技术的感念所谓遥感技术,主要是借助于传感装置开展相应操作,不需要和检测对象发生直接接触,进而将检测对象的基本情况呈现出来,并借助于相关手段开展数据分析操作,具备很强的科学性特点。

遥感技术可以将飞机、卫星等飞行装置集合在一起,来获取研究对象的电磁信息,从而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信息基础。

另外,遥感技术所获取到的信息具备很强的动态性特点,数据内容也极为丰富,与地籍监测工作相适应。

在实际遥感技术应用上,可以确保对土地应用现状的大规模核查。

由于遥感技术不需要开展实地勘测和拍摄操作,只需要借助于飞行器进行远程监控,获取大量的可行性数据,在节省工作时间的同时,将地籍监测工作效率进一步提升。

2我国的遥感技术在土地资源领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我国的国土资源总量巨大,种类丰富,但同时我国人口数量也很大,人均占有量比较低,科学利用与开发土地资源就显得更为重要,通过优化配置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在土地资源领域中同样需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宗旨,以此构建生态文明,在此过程中,遥感技术处于重要位置。

3S技术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3S技术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3S技术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的应用滕晓波,陈春花(湖南省测绘科技研究所,湖南长沙410007) 摘 要:准确把握土地使用状况是依法实施土地资源管理的基础。

3S(GPS、RS、GIS)技术因具有快速、准确、实时、大范围的对地观测能力及强大的空间信息加工、处理和分析能力,而成为土地使用动态监测的首要技术手段。

详细介绍了3S技术在土地使用信息的判读、提取、坎西恩、分析和处理等环节中的作用和具体应用。

关键词:3S技术;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图分类号:TU9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9268(2010)03200382040 引 言土地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和从事一切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场所。

没有了土地,人类将无法生存。

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相继出现了一些如植被减少,乱占耕地,土地盐渍化、沙漠化,环境质量下降等问题。

如何利用现有技术,实现土地利用的动态监测已经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全球定位系统、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利用态监测方面已得到应用。

在GPS和GIS技术支持下,研究利用人机交互式解译方法,对多时相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土地使用动态信息的提取,摸清土地使用情况,为土地管理部门提供决策支持和战略决策依据。

1 3S技术在土地使用现状调查中的作用 在土地使用现状动态监测中,遥感(RS)用于土地使用类型的识别;全球定位系统(GPS)用于野外特征地物点坐标的获取和界址点的测量;地理信息系统(GIS)用于基础地理信息图层的建立与补充修正、土地使用遥感信息的提取、GPS数据录入与处理、土地使用现状图的编绘、面积量算和属性信息的提取等。

3S”技术的结合应用有多种形式,主要是根据工作需要而定。

三个系统的功能和数据资源的相互结合实现了功能互补,资源共享。

基于GPS的遥感探测,可以获得具有三维地理信息的遥感图像数据,并输出三维地形数据模型数据和所需要的各种实用图件,简化了传统地形测量的过程,减轻了工作量;应用GIS三维地形模型叠加遥感图像技术,可以生成真实地形模型,是当前在计算机上实现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维护,进行土地动态监测的主要现代化手段[1]。

土地资源动态监测与分析

土地资源动态监测与分析

土地资源动态监测与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土地资源的使用和开发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

如何有效监测和分析土地资源,在保障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本文将从土地资源动态监测和分析两个方面,探讨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一、土地资源动态监测土地资源动态监测是指对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变化的跟踪和监测。

通过对土地资源的实地调查、航拍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手段,建立土地资源数据库,实现对土地资源动态状况的监测和分析,为科学规划、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土地资源动态监测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土地利用类型、土地覆盖状况、土地利用强度、土地利用变化等。

其中,土地利用类型是土地资源动态监测的基本数据,通过对不同土地类型的分析,可以推断出土地资源的状况和变化趋势。

土地覆盖状况则是评估生态环境变化的重要指标,通过不同时间段的比较,可以得出生态环境的演变规律。

土地利用强度则是土地资源利用的重要参数,它反映了地区人口、经济等活动对土地资源的影响。

而土地利用变化则是土地资源动态监测的核心内容,不同时间段的土地利用变化,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趋势。

如何实现土地资源动态监测的精度和可靠性呢?首先需要建立科学的监测指标体系,对土地利用类型、土地覆盖状况、土地利用强度、土地利用变化等指标进行量化和标准化。

其次需要选用先进的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工具,对土地资源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共享。

最后需要建立专业的土地资源监测与分析团队,针对不同问题制定科学化的解决方案,确保土地资源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二、土地资源分析土地资源分析是指通过对土地资源的数据挖掘和分析,揭示土地资源的各种属性、利用方式、状况变化等,为科学规划、疏解拓展、城乡一体化发展等提供科学依据。

土地资源分析的内容非常多样。

首先可以通过土地资源动态监测数据,分析土地利用类型、土地覆盖变化、土地利用强度等变化规律,为土地资源管理和开发提供科学支撑。

基于遥感技术的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研究

基于遥感技术的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研究

基于遥感技术的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研究概述: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高效管理变得愈发重要。

而基于遥感技术的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种高效、准确、经济的手段,以实时监测和评估土地利用的变化情况。

本文旨在探讨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的应用,并探讨其对土地管理和规划的影响。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定义和重要性: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是指通过遥感技术对土地利用类型、土地覆盖和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的过程。

它可以提供有关土地资源的相关信息,包括土地利用变化的趋势,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和空间模式以及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

这些信息对于土地管理部门、城市规划者和环境保护组织来说,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决策价值。

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的应用:1. 土地利用类型分类与监测: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大范围的土地利用信息并将其分类,比如农田、城市、林地等。

通过分析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情况,可以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状况和变化趋势。

2. 土地利用变化检测与监测:通过遥感技术,我们可以获取不同时间点的土地利用数据,并借助图像处理和分析方法,检测和监测土地利用的变化情况。

这有助于我们及时了解土地资源的动态变化,为土地管理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3.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与评估:利用遥感技术提供的连续观测数据,我们可以对土地利用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和评估。

这种评估不仅可以揭示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因素和机制,还可以为城市规划和土地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4. 土地利用决策支持:通过遥感技术进行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我们可以为土地利用决策提供支持。

利用遥感数据,可以评估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从而帮助决策者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政策和措施。

遥感技术在土地管理和规划中的意义:1. 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通过遥感技术进行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可以发现和解决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例如,分析不同地区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趋势,可以为农业生产和城市规划提供科学依据,从而实现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8-5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
辐射校正
2013-8-5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测绘与地理科学学院
摄影测量与遥感教研室 王丽英 22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
辐射校正

原理:一幅图像中总可以找到某种或某几种地物,其辐射亮度或 反射率接近零,例如,地形起伏地区山的阴影处,反射率极低的 深海水体处等,这时在图像中对应位置的像元亮度值应为零。实 测表明,这些位置上的像元亮度不为零。这个值就应该是大气散 射导致的程辐射度值。

获取信息受条件限制少

人类难以到达,如沙漠、沼泽、高山峻岭等。

获取信息的手段多,信息量大

见光、紫外线,红外线和微波探测物体。
2013-8-5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测绘与地理科学学院
摄影测量与遥感教研室 王丽英 14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
1.4 遥感影像数据源
由于遥感监测是一项周期性的长期工作,在选择数据源 时要考虑数据及资料来源的稳定连续,遥感监测的精度 要求,价格适中,易于获取等因素。目前几种常用的遥 感卫星数据有 Landsat-7 的 TM/ETM 数据、SPOT 数据、 MODIS 数据、IKONOS 数据等。不同的卫星数据在空 间分辨率、图像覆盖范围、成图比例尺等方面均有所差 别(参见表)。
2013-8-5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测绘与地理科学学院
摄影测量与遥感教研室 王丽英 17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
遥感图像的辐射畸变

辐射畸变:图像数据中各种辐射亮度的失真;
引起辐射畸变的因素

大气层对辐射的影响:进入大气的太阳辐射会发生 反射、折射、吸收、散射和透射。其中对传感器接 收影响较大的是吸收、折射和散射。另外,大气辐 射、邻域辐射以及 path radiance也会影响传感器接收。

大气层引起的辐射畸变校正:公式计算法、波谱测试回
归分析法、波段对照法

波段对照法:直方图最小值去除法 直方图最小值去除法 直方图:以统计图的形式表示图像亮度值与像 素数之间的关系。在二维坐标系中,横坐标代表 图像中像素的亮度纵坐标代表每一亮度或亮度间 隔的像素数占总像素数的百分比。
测绘与地理科学学院 摄影测量与遥感教研室 王丽英 21

散射(Scattering):

Particles or large gas molecules present in the atmosphere interact with and cause the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to be
redirected from its original path.

地面实况调查 (in site)

2013-8-5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测绘与地理科学学院
摄影测量与遥感教研室 王丽英 12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
1.2 遥感的基本过程

遥感数据分析、理解和信息提取

分割 (Segmentation) 分类 (Classification)


特征提取 (Feature Extraction)
目标辨识 (Object Recognition)
2013-8-5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测绘与地理科学学院
摄影测量与遥感教研室 王丽英 13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1.3来自遥感的特点可获取大范围数据资料

一幅Landsat卫星的TM图像可覆盖185km×185km地面面积。

获取信息的速度快,周期短

陆地卫星每16天可覆盖地球一遍。
v
= 波长; v = 频率;
c = 光速 (3x108m/s)
2013-8-5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测绘与地理科学学院
摄影测量与遥感教研室 王丽英 4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
1.2 遥感的基本过程

电磁波与大气层的相互作用

吸收(Absorption)

Molecules in the atmosphere to absorb energy at various wavelengths;

Remote sensing is the science (and to some extent, art) of acquiring information about the Earth‘s surface without actually
being in contact with it. This is done by sensing and recording
E.
F.
G.
2013-8-5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测绘与地理科学学院
摄影测量与遥感教研室 王丽英 3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
1.2 遥感的基本过程

能源:遥感中电磁波(Electromagnetic(EM) Wave)为 主要的能量来源。

电磁波由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组成。变化的电场和磁场以 光速传播。

波长频率关系:c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测绘与地理科学学院
摄影测量与遥感教研室 王丽英 10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
1.2 遥感的基本过程

遥感数据处理: 接收、处理、存档、分发各类地球资源 遥感卫星数据并进行相关技术研究,为遥感应用提供数 据服务。
2013-8-5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测绘与地理科学学院
摄影测量与遥感教研室 王丽英 11


探测器指测量电磁波性质和强度的元器件;
典型的信号处理器是负荷电阻和放大器; 输出包括影像胶片、扫描图、磁带记录和波谱曲线等

工作在紫外,可见光,红外,微波等波段;
按传感器本身是否带有电磁波发射源可分为主动式(有源)遥 感器和被动式(无源)遥感器两类。
2013-8-5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测绘与地理科学学院

There are three types of scattering:
Rayleigh, Mie and nonselective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scatterings. 摄影测量与遥感教研室 王丽英 测绘与地理科学学院 6
2013-8-5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
1.2 遥感的基本过程

电磁波与目标的相互作用
遥感图像的辐射校正 (Correction of Radiometric Distortion)
遥感图像的几何畸变 (Geometric Distortion)
遥感图像的几何校正 (Correction of Geometric Distortion)
遥感图像配准 (Image Registration)
2013-8-5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测绘与地理科学学院
摄影测量与遥感教研室 王丽英 7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
1.2 遥感的基本过程

In remote sensing, we are most interested in radiation reflected from targets
measuring the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
Land Use Dynamic Monitoring
第三讲 遥感图像处理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
1.1 遥感的基本概念

定义:遥感是指非接触的,远距离的探测技术(广义)。一般 指运用传感器对物体的电磁波的辐射、反射特性的探测,并根 据其特性对物体的性质、特征和状态进行分析的理论、方法和
应用的科学技术 (狭义)。
角越大时,光线路径越长,大气衰减越严重。星(机)下点位置的地
物辐射信息的光线路径最短,大气衰减所产生的影响也最小。因此辐 射量失真最小。
2013-8-5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测绘与地理科学学院
摄影测量与遥感教研室 王丽英 19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
遥感图像的辐射畸变

光电变换系统的特性引起的畸变:传感器的光谱响应特性和传 感器的输出有直接的关系。在扫描方式的传感器中,传感器接
摄影测量与遥感教研室 王丽英 9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
1.2 遥感的基本过程

遥感数据的传送和接收

(A) 数据直接发送到地
面接收站(GRS = Ground
Receiving Station);

(B)数据暂存在传感器,
一定时间延迟后发送至地
面接收站;

(C)数据经其它中继卫
星发送至地面接收站;
2013-8-5

Depends on factors: the wavelength of the radiation, the abundance of
particles or gases, and the distance the
radiation travels through the atmosphere.

方法:首先确定辐射亮度或反射亮度应为零的地区,则亮度最小 值必定是这一地区大气影响的程辐射度(Path Radiance)增值。 校正时,从直方图统计中,找到一幅图像中的最小亮度值;将每
能源或光源 (Energy Source or Illumination); 通过大气层的辐射(Radiation through the Atmosphere); 能量与地面目标的相互作用 (Interaction with the Target) ; 传感器记录反射能量 (Recording of Energy by the Sensor) ; 数据传送、接收和处理 (Transmission, Reception, and Processing); 数据的解释和分析 (Interpretation and Analysis); 应用(Applica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