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口腔外科病例分析

合集下载

外科护理 口腔案例分析

外科护理 口腔案例分析

术 后 准 备
①加强病人术后营养
②加强口腔护理,防止切口感染。
③加强心理护理,缓解病人紧张 焦虑心理加强与病人沟通
1
形成:
牙结石。食物嵌塞, 不良修复体及牙错 位拥挤等均可促使 牙菌斑的形成。
2
预防: ①坚持早晚刷牙, 掌握正确的刷牙方 式。 ②爱护牙齿,不吃 过硬或过酸的东西 ③早发现,早诊断, 早治疗
外科护理
口腔案例分析
案例一
患者,男,8岁。主诉:右上 前牙有黑点3个月余。 现病史:3个月前刷牙时发现 上前牙两牙间有黑点,但无任 何不适。 口腔检查:视诊见右上2近中 面有褐色斑块,探诊探查探到 粗糙面,但无龋洞。 X线牙片:牙面表浅处有透射 影像。
1、该患者是什么龋病?浅龋
问题
2、医疗上完整的诊断是什么? 该患者诊断为牙周炎 3.诊断依据是什么? 主诉三个月前右上前牙有有黑点, 视诊发现褐色斑块,探诊无龋洞,X线 牙片显示牙面浅表处又透射影像。
组织病理 探诊
温度刺激反应
X线检查
有投射影像
案例二
患者,女性,23岁。因“上前牙松动、移位,牙龈出血一年 余”入院。 现病史:一年多来刷牙后牙龈出血,量中等,漱口后可止, 牙龈红肿。前牙松动,唇向移位,牙间隙增大。一年前曾在 外院“洗牙”两次,牙龈出血症状缓解不明显。刷牙2次/天, 横刷。无烟酒史。既往史:无特殊,否认药物过敏史。家族 史:母亲50岁牙齿松动、脱落。全身状况:健康,无身体其 他部位出血倾向。 实验检查:口腔卫生一般:菌斑、软垢少量,牙石++。牙龈 色泽暗红,龈乳头水肿,质松、脆,点彩消失。41-31唇侧龈 裂,牙周溢脓;12-22 PD:5-7mm,牙齿松动Ⅰ°,11-12间 隙2mm;16、26、36、46 PD:5-6mm,未及根分叉病变,36、 46松动Ⅰ°,余牙PD:4-5mm,无明显松动。 X线显示:41-31牙槽骨呈水平型吸收至根尖1/3,11-21牙槽 骨吸收占根长1/2 左右,16、46远中牙槽骨吸收至根长1/2, 46根分叉下方骨密度减低,余牙牙槽骨轻度吸收。

精选-口腔病例分析

精选-口腔病例分析

一、患者,男,68岁。

主诉:戴全口义齿8年,咀嚼无力二年。

检查:上、下颌8—8缺失,全口义齿修复。

义齿易脱落,面重度磨损,息止颌间隙5mm。

义齿摘除后,见基托所覆盖区域的粘膜潮红。

生活史:饭后不清洁义齿,夜间不摘取。

病例分析1、主诉疾病的诊断:上、下牙列缺失2、非主诉疾病的诊断:义齿性口炎3、分析咀嚼无力的原因:①镶复时间长,基托与粘膜不贴合,义齿固位稳定差。

②面重度磨损,垂直距离过低。

4、若重新修复,确定垂直距离的方法有:①利用息止颌间隙确定②面部比例平分法③面部外形观察法④旧义齿作参考⑤拔牙前的记录。

5、校对垂直距离的方法:①指感髁状突撞击法②指感颞肌纤维收缩法③面部外形观察法6、非主诉疾病发生的原因:①义齿清洁差②夜间不摘取。

二、患者,男,56岁。

主诉:上前牙修复二年变色,影响美观。

检查:左上1烤瓷冠,外形如图(显示冠颈缘变黑),全口牙结石(++— +++),X片如图(显示牙槽骨水平吸收)。

病例分析:1、主诉疾病的诊断:上颌牙体缺损2、非主诉疾病的诊断:慢性牙周炎3、主诉疾病的治疗设计:①拆除修复体②重新制作4、非主诉疾病的治疗设计:①龈上洁治术②龈下刮治术③口腔卫生宣教④定期复查,维持疗效。

三、患者,女,52岁。

主诉:下前牙缺失三个月。

检查:下颌1│1缺失,下颌3│3稳固,下唇及颊粘膜处可见3~4个溃疡点。

上颌│2邻面龋。

X片如图(显示:龋达牙本质浅层)。

既往史:溃疡有反复发作史。

病例分析:1、主诉疾病的诊断:下颌牙列缺损2、非主诉疾病的诊断:①复发性口腔溃疡(单纯型)②左上2中龋。

3、主诉疾病的修复设计:①固定义齿②可摘局部义齿③种植义齿④粘结桥4、非主诉疾病的治疗设计:①消炎止痛,促进愈合②局部、全身用药③消除病因④左上2垫底充填。

5、非主诉疾病的诊断依据:①溃疡3~4个②有自限性③周期性反复发作④红、黄、凹、痛⑤左上2邻面龋达牙本质浅层。

四、患者,男,36岁。

主诉:左下后大牙咬合痛,面部肿胀三天。

口腔病例分析

口腔病例分析

实用文档一、患者,男,68岁。

主诉:戴全口义齿8年,咀嚼无力二年。

检查:上、下颌8—8磨损,息止颌间隙5mm。

义齿摘除后,见基托所覆盖区域的粘膜潮红。

生活史:饭后不清洁义齿,夜间不摘取。

病例分析1、主诉疾病的诊断:上、下牙列缺失2、非主诉疾病的诊断:义齿性口炎3、分析咀嚼无力的原因:①镶复时间长,基托与粘膜不贴合,义齿固位稳定差。

②4、若重新修复,确定垂直距离的方法有:①利用息止颌间隙确定②面部比例平分法③面部外形观察法④旧义齿作参考⑤拔牙前的记录。

5、校对垂直距离的方法:①指感髁状突撞击法②指感颞肌纤维收缩法③面部外形观察法6、非主诉疾病发生的原因:①义齿清洁差②夜间不摘取。

二、患者,男,56岁。

主诉:上前牙修复二年变色,影响美观。

检查:左上1烤瓷冠,外形如图(显示冠颈缘变黑),全口牙结石(++ .实用文档— +++),X片如图(显示牙槽骨水平吸收)。

病例分析:1、主诉疾病的诊断:上颌牙体缺损2、非主诉疾病的诊断:慢性牙周炎3、主诉疾病的治疗设计:①拆除修复体②重新制作4、非主诉疾病的治疗设计:①龈上洁治术②龈下刮治术③口腔卫生宣教④定期复查,维持疗效。

三、患者,女,52岁。

主诉:下前牙缺失三个月。

检查:下颌1│1缺失,下颌3│3稳固,下唇及颊粘膜处可见3~4个溃疡点。

上颌│2邻面龋。

X片如图(显示:龋达牙本质浅层)。

既往史:溃疡有反复发作史。

病例分析:1、主诉疾病的诊断:下颌牙列缺损2、非主诉疾病的诊断:①复发性口腔溃疡(单纯型)②左上2中龋。

3、主诉疾病的修复设计:①固定义齿②可摘局部义齿③种植义齿④粘结桥4、非主诉疾病的治疗设计:①消炎止痛,促进愈合②局部、全身用药③消除病因④左上2垫底充填。

5、非主诉疾病的诊断依据:①溃疡3~4个②有自限性③周期性反复发作④红、黄、凹、痛⑤左上2邻面龋达牙本质浅层。

四、患者,男,36岁。

.实用文档主诉:左下后大牙咬合痛,面部肿胀三天。

检查:下颌8近中阻生,龈袋内有少量渗出物。

口腔典型病例分析

口腔典型病例分析
分析:本例头两天有阵发性疼痛史,到第 3 天晚上有 持续性痛,为典型的牙髓炎症状,且有发展到牙髓坏
死的可能;┗7 虽有近期充填史,冷热刺激有反应, 很容易误认为病变牙,但无不可复性牙髓炎的检查结 果及叩痛,故诊断难以成立。┗6 虽冷热刺激无反应, 但有轻度叩诊痛,结合昨晚有持续性疼痛,应考虑到 牙髓炎晚期牙髓已坏死的可能。本例诊断难处在于 面无磨损,牙折初发生裂隙小,无明显的痕迹,故视 诊未发现,又未能找到其它感染途径。后经碘酒染色 试验才得以发现,为牙髓坏死的诊断提供了依据。 本例开髓后可及坏死的残髓,且有腐臭味,扩大针进 入远中颊根近根尖处尚有痛感,验证了牙髓坏死的诊 断。
侧牙龈轻度萎缩,冷热试验(+),但较轻而迟钝。追 问病史:┗5 半年前曾在他院治疗过,治疗时有剧痛, 后注射麻药,治疗后未再疼痛过。 处理:予以去除残留根充剂,扩大针探无疼痛反应, 根管有偏舌侧现象,再详细探查,颊侧根管探痛明显。 予以浸润麻醉下拔髓,FC 处理后棉球置髓室暂封,2 天后复诊患者诉未再疼痛过。
一些个体牙医常有将三叉神经痛误诊为牙痛,错误的 拔除牙齿;而将牙髓病误诊为三叉神经痛者亦不少见, 其主要原因是对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表现认识不足,或 对病史的了解分析不够,检查时亦不够仔细,因而造 成误诊误治。
病例 3:女性,45 岁 主诉:左下磨牙冷热刺激痛月余。 现病史:患者诉近一个多月来每于进冷热饮食就出现 左下磨牙疼痛,每次痛数秒钟即缓解;有时夜间亦觉 疼痛,张口吸气时尤甚,因此自觉心烦、不爱进食、 睡眠也差。曾到某医院就诊,诊断为慢性牙髓炎,拟 行局麻去髓术,但因患者惧怕注射拒绝治疗,今转诊 本科。 检查:左侧上下牙无龋坏,┏ 6 中度磨损,牙龈萎缩, 近中根暴露少许,表面牙骨质稍缺损,探针轻划即有 较强烈酸痛;冷热试验敏感,但刺激移去后疼痛立即 消失;叩诊患者有痛感,但叩击邻牙疼痛程度相同。 初诊:牙本质敏感症。 予以脱敏治疗 2 次症状消失,随访 1 年未再复发,牙 髓活力检测正常。

口腔修复病例分析2篇

口腔修复病例分析2篇

口腔修复病例分析2篇口腔修复病例分析1患者,男性,32岁。

主诉:右侧下颌疼痛、咀嚼功能下降。

检查发现患者右侧下颌骨质量明显减少,右下颌第一磨牙已开始松动,右下颌第二磨牙已经缺失,右下颌前牙区依次缺失三颗牙齿。

经过全面检查,我们确诊为患者右侧下颌部存在严重的骨质丢失,导致牙齿龈下支持不足而失去,需要进行口腔修复治疗。

治疗方案为:1. 颞骨内侧冠状切开术取骨。

2. 确定牙位形,制作颊侧金属支架种植体,并埋入颞骨内侧取骨处。

3. 术后,定期随访,对种植体进行固定的修复治疗。

首先进行左侧修复治疗,待左侧修复治疗完成后再进行右侧修复治疗。

治疗过程中,我们首先进行了右侧颌骨内侧冠状切开术取骨,以获得足够的骨组织修复右侧缺失的牙齿。

接着我们根据患者的口内情况和口腔修复治疗的需要,制作颊侧金属支架种植体并埋入颞骨内侧取骨处,以确保牙位的稳定性。

我们通过数次术后随访和治疗,最终成功地进行了右侧口腔修复治疗。

治疗过程顺利,患者的牙位稳定,咀嚼功能得到了恢复。

口腔修复病例分析2患者,女性,40岁。

主诉:左上颌第二臼齿疼痛。

检查发现患者左上颌第二臼齿龋齿严重,导致牙髓炎并引发了严重的牙周炎,牙龈已出现明显红肿。

根据患者口内情况和病情,我们决定进行口腔修复治疗。

治疗方案为:1. 治疗炎症,清除龋齿,并进行根管治疗。

2. 制作左上颌第二臼齿冠。

首先我们对患者的牙周炎进行了有效的治疗,清除了龋齿并进行了根管治疗。

接着我们根据患者的口内情况制作了左上颌第二臼齿冠,以恢复牙的形态和功能。

整个治疗过程进行顺利,患者的疼痛明显减轻,龋齿和炎症得到有效治疗,口腔修复也取得了明显效果。

通过数次术后随访和治疗,我们最终成功地完成了患者的口腔修复治疗。

口腔门诊病历及分析三篇

口腔门诊病历及分析三篇

口腔门诊病历及分析三篇篇一:口腔门诊病历1、20XX.6.8主诉:左下磨牙后区胀痛,咀嚼、吞咽时疼痛加重来诊。

现病史:患者一周前感觉左下磨牙区不适,近两天来感觉胀痛明显,咀嚼、吞咽时疼痛加重,有张口不适来院就诊。

既往史:有牙疼痛史,否认重大疾患史。

检查:左侧面部稍肿,颌下淋巴结有压痛,张口轻度受限,左下8 牙周牙龈红肿,探诊易出血,可探到阻生的左下8,有脓液溢出。

X检查:左下8近中低位阻生,融合根,左下7远中邻面未见龋坏。

诊断:左下8 冠周炎鉴别诊断:1.颌智齿冠周炎合并面颊瘘或下颌第一磨牙颊侧瘘时,可被误认为第一磨牙的炎症。

2.与下第二磨牙远中颈部龋引起的牙髓炎或牙槽脓肿相鉴别。

3.应与第三磨牙区牙龈的恶性肿瘤相鉴别。

治疗计划:局部治疗3%双氧水冲洗,上碘甘油。

如形成脓肿及时切开引流。

全身治疗抗生素应用及全身支持疗法。

待炎症消退后切除盲袋或拔除阻生齿2、20XX.7.6主诉:左下牙后牙自发痛3天,昨晚起阵发性加剧,现因剧痛就诊。

现病史:患者因一周前咀嚼食物嵌塞痛,后逐渐冷热激发性疼痛,时痛时停,近三天来自发性阵发性疼痛,夜间特别痛,有时放射至颞部,现因剧痛难忍就诊。

既往史:否认以往有牙痛史和其他疾患史。

检查:左下6邻面深龋近髓,洞底有大量软化牙本质,探痛明显,叩(—),冷热诊疼痛剧烈,且持续较长时间。

诊断:左下6 急性牙髓炎鉴别诊断:1、龈乳头炎疼痛为持续性胀痛,对温度测试仅为敏感,不发生激发疼痛,对疼痛能定位,患处龈乳头红肿,触痛。

2、三叉神经痛:它有板击点,很少有夜间发作。

3、急性上颌窦炎:疼痛为持续性胀痛,患侧的上颌前磨牙和磨牙可同时受累均有疼痛,但无牙体疾患;上颌窦有压痛,同时有头痛,鼻塞,脓涕等上呼吸道症状。

治疗计划:应急治疗开髓引流缓解患牙急性症状。

好转后作根管治疗。

充填后做保护冠修复。

3、20XX.2.12主诉:上颌牙因松动已全部拔除三月余要求修复。

现病史:患者牙齿松动已数年,三个月前已逐步拔除,现要求修复。

口腔疾病的常见病例分析

口腔疾病的常见病例分析

口腔疾病的常见病例分析一、龋齿的病例分析龋齿是口腔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它主要由于牙齿表面被细菌侵蚀而导致。

以下是一个龋齿的典型案例:患者,男性,35岁,平时口腔卫生良好,定期刷牙并使用漱口水。

然而,在最近一次口腔检查中发现他有一个较大的黑色洞穴形成在右下侧的臼齿上。

通过进一步询问和观察,我们得知患者经常食用高糖饮食,并喜欢从事含有染色物质的咖啡和红茶。

在这个案例中,患者对口腔卫生保持得相对良好,但因长时间暴露于高含糖和染色物质的食物中,牙齿表面受到细菌侵蚀,并发展出明显的龋洞。

二、牙周炎的病例分析牙周炎是一种影响牙周组织的感染性疾病,通常与牙菌斑的积累和牙齿周围组织的炎症有关。

以下是一个牙周炎的典型案例:患者,女性,50岁,在最近一次口腔检查中被诊断出有轻度牙周炎。

她抱怨牙龈红肿、容易出血,并感觉咬合不适。

在进一步询问和检查时,我们了解到她平时刷牙时不够彻底,经常忽略使用线牙刷进行清洁。

这个案例表明,患者在个人口腔卫生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如刷牙不彻底以及忽略了使用线牙刷进行清洁。

这导致了牙菌斑的过度积累并引发了轻度的牙周炎。

三、口腔溃疡的病例分析口腔溃疡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黏膜疾病,其主要特征是口腔黏膜上形成溃疡或小潰疡。

以下是一个口腔溃疡的典型案例:患者,男性,25岁,在最近数天内出现一颗小而圆形的溃疡,位于嘴唇内侧。

患者抱怨溃疡引起了不适感和疼痛,并影响了他的饮食。

经过观察和询问,我们得知患者最近一直处于高压工作状态,并在吃饭时经常咀嚼较硬的食物。

这个案例揭示了患者可能是由于压力过大和摄入较硬食物引发口腔黏膜的损伤,随后发展为口腔溃疡。

结论:通过以上三个典型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口腔疾病与个体日常生活习惯、饮食偏好以及个人卫生有着密切关联。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对预防和治疗这些常见口腔问题至关重要。

总之,深入分析不同口腔问题的成因并找出个人习惯中存在的改进空间,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管理口腔健康。

口外案例分析

口外案例分析

口外案例分析口外科学是口腔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口腔颌面部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

口外科临床工作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疾病病例,通过对这些病例的分析,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理解疾病的特点、规律和诊治方法。

下面,我们就来看几个口外疾病的典型病例,进行分析和讨论。

第一个病例是一位50岁男性患者,主诉口腔溃疡已经持续2周,伴有疼痛感。

患者平时有抽烟的习惯,口腔卫生情况一般。

口腔检查发现患者口腔黏膜处有一处溃疡,大小约为1cm×1cm,边缘整齐,底部呈灰白色,周围有轻微充血。

根据患者的主诉和口腔检查的结果,我们初步判断该患者可能患有口腔溃疡病。

口腔溃疡是口腔黏膜上常见的疾病,多发生在唇、颊黏膜和舌面,一般为单个溃疡,边缘较为整齐,溃疡底部呈灰白色,周围有轻微充血。

口腔溃疡的发生与个体的免疫功能、营养状况、精神状态等有关。

治疗方面,一般采用口腔局部药物治疗,如漱口液、贴片等,同时也需要调整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口腔卫生。

第二个病例是一位30岁女性患者,主诉右侧下颌处有一颗智齿长期不断痛。

患者口述病史称,该颗智齿已经长期不断痛,伴有间歇性的肿胀感。

口腔检查发现右侧下颌处有一颗智齿,牙龈红肿,周围组织有轻微渗出。

根据患者的主诉和口腔检查的结果,我们初步判断该患者可能患有智齿冠周炎。

智齿冠周炎是智齿周围组织的炎症,常见于智齿冠周组织受到细菌感染所致。

一般情况下,智齿冠周炎的患者会出现智齿周围的红肿、疼痛、渗出等症状。

治疗方面,首先需要对患者进行口腔局部的清洁和消炎处理,保持口腔卫生。

如果症状较为严重,还需要考虑行智齿拔除手术。

第三个病例是一位20岁女性患者,主诉左侧颌面部有一颗牙齿长期不断痛。

患者口述病史称,该颗牙齿长期不断痛,伴有牙龈肿胀和牙齿松动感。

口腔检查发现左侧颌面部有一颗龋齿,牙龈红肿,牙齿松动明显。

根据患者的主诉和口腔检查的结果,我们初步判断该患者可能患有牙周炎合并牙齿龋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腔颌面外科试题1、患者,女,19岁。

主诉:上前牙外伤3小时现病史:3小时前奔跑时与他人相撞,当时感觉上前牙痛,触碰时加重,牙松动,有伸长感,牙龈出血,上唇肿胀。

检查:上唇肿胀,并逐渐加重,右上中切牙处可见粘膜下淤血。

11龈沟出血,叩痛(++),松动I度,牙髓活力测试无反应,牙无明显的移位。

X线片示:11牙周膜增宽,牙槽骨无异常。

病例分析:(1)主诉疾病的诊断?(2)诊断依据?(3)鉴别诊断?(4)治疗设计?【参考答案】(1)主诉疾病的诊断①11脱位②上唇粘膜挫伤(2)诊断依据①局部外伤史②上唇肿胀,黏膜下淤血③11叩痛(++),松动I度;X线片示:牙周膜增宽(3)鉴别诊断牙槽突骨折:如为骨折,检查患牙时,邻近数牙及骨折片随之移动。

(4)治疗设计:①上唇冷敷。

②11固定3~4周。

③确定牙髓坏死后行根管治疗。

2、患者,男,18岁主诉:上前牙外伤后牙齿变短半小时现病史:半小时前骑自行车不慎摔倒,嘴唇先着地,发现牙齿变短,但不松动。

既往史:否认有全身系统性疾病、传染性疾病及药物过敏史等。

检查:11、21牙龈红肿,龈沟渗血,牙冠完整,内倾,但比邻牙短2mm,叩痛(++),松动(+)。

中切牙开合。

上唇粘膜红肿,约有1cm长的裂口,渗血。

X线片示:11、21根尖周膜间隙消失,未见根折线,38、48地位垂直阻生,龈瓣红,水肿,覆盖咬合面远中,盲袋无分泌物。

病例分析:(1):诊断?(2):诊断依据?(3):主诉疾病的治疗原则?(4):全口其他疾病的治疗原则?【参考答案】(1)主诉疾病的诊断①11,21嵌入性脱位;上唇挫裂伤。

②非主诉疾病的诊断:38,48冠周炎。

(2)主诉疾病的诊断依据:①患牙有外伤史,11,21牙龈红肿,龈沟渗血,牙冠完整,内倾,但比邻牙短2mm,叩痛(++),松动(+)。

中切牙开牙合。

②上唇粘膜红肿,约有1cm长的裂口,渗血。

③X线片示:11,21根尖周膜间隙消失,未见根折线。

(3)非主诉疾病的诊断依据:38,48低位垂直阻生,龈瓣红、水肿,覆盖咬合面远中,盲袋无分泌物。

(4)主诉疾病治疗原则:①局麻下复位、固定。

②局麻下行上唇挫裂伤缝合。

③观察牙髓症状,酌情行根管治疗。

(5)全口其他疾病的治疗设计:38,48龈瓣切除术。

3、患者,男,20岁主诉:左下后牙痛3天伴左侧颌下肿胀1天余现病史:约3天前患者左下后牙出现疼痛,1天前左侧下颌下出现肿胀,并伴有剧烈疼痛,口服消炎药无明显缓解,自述有发热病史。

既往史:既往健康,否认有系统性疾病史。

检查:左侧下颌下区丰满,下颌下三角区肿胀,下颌骨下缘轮廓消失,皮肤紧张、压痛,按压有凹陷性水肿。

左侧颌下可触及一边界清楚的肿大淋巴结,压痛。

张口度约1横指,口内38部分萌出,远中龈瓣覆盖,周围牙龈红肿,龈沟内可见少量粘稠液体流出。

病例分析:(1)主诉疾病的诊断?(2)诊断依据?(3)鉴别诊断?(4)治疗原则?【参考答案】(1)主诉疾病的诊断①38冠周炎。

②左侧下颌下间隙感染。

(2)主诉疾病的诊断依据:①病史:先出现左下后牙疼痛,后出现左侧下颌下肿胀。

②检查:下颌下三角区肿胀,下颌骨下缘轮廓消失,皮肤紧张、牙痛,按压有凹陷性水肿。

(3)主诉疾病的鉴别诊断:①化脓性淋巴结炎:脓肿局限于一个或多个淋巴结内,皮肤表面无明显凹陷性水肿。

(4)主诉疾病的治疗原则:①抗感染治疗。

②脓肿切开引流。

③局部冲洗。

④全身症状明显者给予支持疗法。

4、患者,男,38岁主诉:左面部被人用拳击打击肿痛7天,加重2天现病史:7天前左面部被人用拳击打,肿痛至今,2天前,肿痛加重。

伴全身发热38.80C 2天,经口服抗生素无效就诊。

检查:左侧颊面部弥漫性肿胀,局部皮肤发红,皮温增高,有明显触压痛,可触及凹陷性水肿;开口度约0.5cm,左侧颊粘膜红肿,相当于25及26处轻度糜烂,穿刺检查可抽出灰白色粘稠脓液,25稍松动,叩痛(+),周围牙龈组织稍红,X线片示:25牙周膜增宽,余未见明显异常。

病例分析:(1)主诉疾病的诊断?(2)诊断依据?(3)鉴别诊断?(4)治疗设计?【参考答案】(1)主诉疾病的诊断①左侧颊间隙感染。

②25挫伤。

(2)主诉疾病的诊断依据:①左侧颊面部弥漫性肿胀,局部皮肤发红,皮温增高,有明显触压痛,可触及凹陷性水肿;开口度约为0.5cm,左侧颊黏膜红肿,相当于左上第二前磨牙及左上第一磨牙处轻度糜烂,穿刺检查可抽出灰白色粘稠脓液;发热38.8℃;X线检查:全口牙齿及骨质未见明显异常影像。

②25稍松动,叩痛(+);X线检查:25牙周膜稍增宽。

(3)主诉疾病的鉴别诊断:左上前磨牙根尖周脓肿:左上前磨牙龋齿引起牙髓感染,继而引起根尖周感染。

可出现剧烈疼痛,为搏动性跳痛;牙齿松动,并产生浮出感。

临床检查患牙有明显叩痛,牙龈或相应前庭沟出现红肿及压痛,淋巴引流区淋巴结肿大及压痛。

可伴颌面肿胀,可出现全身症状,如乏力、发热、白细胞增高。

(4)治疗设计:①脓肿切开:应在脓肿低位,即口腔前庭,上颌龈颊沟肿胀明显部位切开,切口长0.5~1.5cm,最长不超过脓肿直径的2/3。

②建立引流:放置橡皮片或碘仿砂条引流,保持引流通畅。

③换药:每日选用1%过氧化氢溶液、生理盐水交替反复冲洗,至溢出液清亮为止。

根据病情变化确定每日换药次数。

④全身抗菌治疗:静脉点滴抗生素抗感染。

⑤脓肿切开后,调牙合,接触25牙合接触,观察处理。

5、患者,男,26岁主诉:因交通事故造成面部外伤而来就诊。

检查:耳鼻出血,并证实有脑脊液鼻漏,面部两侧不对称,右侧眶下区肿胀、淤血,右侧下颌骨下垂,后牙早接触,X线片显示:右侧上颌骨骨折,骨折线自鼻额缝向两侧横过鼻梁、眶内侧壁、眶底,经颧上颌缝达翼板。

病例分析:(1)主诉疾病的诊断?(2)诊断依据?(3)鉴别诊断?(4)治疗设计?【参考答案】(1)主诉疾病的诊断:上颌骨右侧Le Fort II型骨折。

(2)主诉疾病的诊断依据:①骨折线自鼻额缝向两侧横过鼻梁、眶内侧壁、眶底,经颧上颌缝达翼板。

②右侧下颌骨下垂,后牙早接触。

③右侧眶下区肿胀,右下眼睑肿胀、淤血。

④伴有脑脊液鼻漏。

(3)主诉疾病的鉴别诊断:①Le Fort I型骨折:由梨状孔下方、牙槽突上方(基部)向两侧水平后延至上颌翼突缝;摇动骨折块上的牙齿,整个骨块皆动;伤区疼痛、肿胀、鼻出血、牙龈粘膜撕裂。

可无右下眼睑肿胀、淤血;患侧牙齿早接触,健侧开牙合,或后牙早接触,前牙开牙合等不同的错牙合;一般不伴有脑脊液鼻漏。

②Le Fort III型骨折(高位骨折):骨折线横过鼻根、眶部,经颧额缝向后达翼板;眶周皮下淤血,眼球运动障碍、复视;面中部塌陷、变长;常合并颅脑损伤、脑脊液漏。

(4)治疗设计:①应首先处理颅脑损伤。

②需切开复位,进行骨间内固定,同时辅以颅颌固定。

③有牙合关系问题者,增加颌间固定。

④选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

⑤骨折固定时间一般为3周左右。

6、患者,男,58岁,农民。

主诉:右侧下颌后牙拔除后不愈3个月现病史:5年前,患者于当地口腔诊所修复右侧下颌缺失的一颗后牙,后经常引起修复义齿周围的牙龈粘膜出现溃烂疼痛,未及时修改义齿。

约半年前义齿前方邻牙开始出现明显的松动,疼痛,于3个月前在当地口腔诊所局麻下予以拔除,术后拔牙创不愈合,疼痛明显,抗感染治疗无明显效果。

既往史:否认有各种系统性疾病史检查:41、42、43、45、46、47缺失,46拔牙创空虚,周围牙龈组织可见新生肿物,表面粗糙似菜花状,肿物中心溃疡,轻微凹陷,边缘略隆起、质硬,溃疡表面可见明显的坏死组织,口腔异味明显,口腔卫生差,菌斑指数3,牙石(+++),牙龈红肿、易出血,探诊出血(+),无牙周袋,全口牙位曲面体层X线片提示:45、46区域牙槽突骨质破坏吸收,似虫蚀状。

病例分析:(1)疾病的诊断?(2)诊断依据?(3)非主诉疾病的诊断依据?(4)主诉疾病的治疗原则?(5)全口其他疾病的治疗设计?【参考答案】(1)诊断:①主诉疾病的诊断:下颌右侧牙龈癌。

②非主诉疾病的诊断:慢性龈炎,右侧下颌牙列缺损。

(2)主诉疾病的诊断依据:①病史:右侧下颌后牙拔除后不愈3个月,抗感染治疗无效。

②检查:41,42,43,45,46,47缺失,46拔除创空虚,周围牙龈组织可见新生肿物,表面粗糙似菜花状,肿物中心溃疡,轻微凹陷,边缘略隆起、质硬,溃疡表面可见明显的坏死组织,口腔异味明显。

(3)非主诉疾病的诊断依据:①口腔卫生差,菌斑指数3,牙石(+++),牙龈红肿、易出血,探诊出血(+)。

②无牙周袋。

③41,42,43,45,46,47缺失。

(4)主诉疾病的治疗原则:①溃疡局部病理刮片证实诊断。

②局灶扩大切除+下颌骨方块切除+选择性颈淋巴结清扫术。

(5)全口其他疾病的治疗设计:①根据全身情况进行龈上洁治术和口腔卫生维护。

②由于口腔内恶心病变的存在,缺失牙暂不考虑进行修复,根据患侧手术后的恢复情况再做决定。

7、患者,女,59岁主诉:牙龈肿胀6年现病史:6年前牙龈逐渐肿胀,影响进食,未经治疗。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9年,口服硝苯地平8年;无传染病及药物过敏史。

检查:龈乳头增生明显,呈球状、结节状,颜色呈淡粉色,质地坚韧,略有弹性,牙龈边缘少许发红,增生覆盖牙冠的1/3~1/2,牙周袋深4-7mm,前牙出现松动移位,牙石量少。

左下侧切牙远中邻面可探及龋坏,达牙本质深层,叩(-),探(-),冷、热诊无反应,x线片示左下侧切牙根尖阴影。

病例分析:(1)疾病的诊断?(2)主诉疾病的诊断依据?(3)主诉疾病的鉴别诊断(4)非主诉疾病的诊断依据(5)疾病的治疗设计?【参考答案】(1)诊断:①主诉诊断:药物性牙龈增生。

②非主诉诊断:左下侧切牙根尖炎。

(2)主诉疾病的诊断依据:①检查:龈乳头增生明显,呈球状、结节状,颜色呈淡粉色,质地坚韧,略有弹性,增生覆盖牙冠的1/3~1/2,牙周袋深4~7mm,前牙出现松动移位,牙石量少。

②既往史:高血压病史9年,口服硝苯地平8年。

(3)主诉疾病的鉴别诊断:①遗传性牙龈纤维瘤病:该病无长期服药史但可有家族史,全口的龈缘、龈乳头和附着龈普遍增生,甚至到膜龈联合,增生牙龈覆盖部分或整个牙冠,牙龈增生范围广泛,程度重。

②以牙龈增生为主要表现的慢性龈炎:炎症较明显,好发于前牙的唇侧和牙龈乳头,增生程度较轻,覆盖牙冠一般不超过1/3,有明显的局部刺激因素,无长期服药史。

(4)非主诉疾病的诊断依据:左下侧切牙远中邻面龋达牙本质深层,叩(-),探(-),冷热诊无反应,X线片示左下侧切牙根尖阴影。

(5)治疗设计:①与内科医师协商,停止使用硝苯地平,更换其他降压药。

②通过洁治、刮治以清除菌斑、牙石及其他局部刺激因素。

③3%过氧化氢液冲洗龈袋并在袋内置入抗菌消炎药,复方氯己定含漱。

④经上述治疗,增生明显的牙龈不能完全消退时,可采用牙龈切并成形的手术,术后仍应注意口腔卫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