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外科病例分析讲课讲稿

合集下载

口腔医学课件:口腔科病例分析

口腔医学课件:口腔科病例分析

B
B 去龋,安抚
C去龋,充填
D 牙髓切断术
问题5 若上述治疗失败,2月后患者出现典型牙髓炎症状,X线片显示根尖尚 未发育完全,则需采取何种治疗:
A 根管治疗 B 根尖诱导成形术
B
C 根管治疗加根尖倒充填术
D 干髓术
病案 6
患者,男,20岁。 主诉 下前牙疼痛3月,加重4d。 现病史 3月来下前牙咀嚼不适,自发痛,无冷、热刺激痛。4d前起,
D
B 脓肿部位靠近根尖部
C 疼痛程度为急性根尖周脓肿中最重的阶段
D 病程较短,一般3、4d可自溃
病案 7
患者,男,55岁。 主诉 右下后牙疼痛1周。 现病史 患者1周来出现右下后牙自发性、阵发性疼痛,夜间加重,咬
合或遇冷、热刺激时疼痛加重。在外院检查诊断为“牙周炎”,行全 口洁治,口服抗生素,症状不好转。 检查 全口牙龈萎缩。7│松动Ⅰ度,叩诊(+),远中深牙周袋,探诊 至远中根尖区,热测试敏感且症状持续。曲面断层片检查可见全口后 牙牙槽嵴普遍吸收,7│远中牙槽嵴垂直吸收达远中根尖部,根分叉区 低密度透射影。
问题2 │6最佳治疗方案为:
A 调牙合,龋洞充填。
B
B 调牙合,根管治疗,全冠修复。
C 拔除,义齿修复。
D 调牙合,根管治疗。
病案 3
患者,男,30岁。 主诉 右下后牙反复疼痛1年,加重3d。 现病史 患者1年来右下后牙多次“发炎”、自发疼痛,无明显冷、热
刺激痛,严重时张口受限,伴有口腔异味、牙龈出血,服抗生素可好 转。3d前该部位出现自发痛、热刺激痛,夜间疼痛剧烈。 检查 痛苦面容,反复含漱冷水。8│近中阻生,牙冠部分暴露,无对 牙合,87│间有食物嵌塞。探诊 8│远中有盲袋,7│远中邻面可钩住 探针且探痛明显;叩诊8│(±) ,7│(±);热测试8│无异常, 7│极敏感。X线片显示:7│远中牙颈部低密度影近髓,根尖周组织未 见明显异常。

口腔医学课件-口腔科病例分析

口腔医学课件-口腔科病例分析
檢查 6│牙合面深齲洞,探診(+++),叩診(-),冷測驗和牙髓活 力電測驗,均表現為一過性敏感,刺激去除,症狀持續約2s即緩解。
問題1 該患者初步診斷為: A 6│深齲
B
B 6│可複性牙髓炎
C 6│急性牙髓炎
D 6│慢性牙髓炎
問題2 深齲與可複性牙髓炎的區別不包括:
D
A 深齲往往是當冷、熱刺激進入齲洞內才出現疼痛反應
問題2 │6最佳治療方案為:
A 調牙合,齲洞充填。
B
B 調牙合,根管治療,全冠修復。
C 拔除,義齒修復。
D 調牙合,根管治療。
病案 3
患者,男,30歲。 主訴 右下後牙反復疼痛1年,加重3d。 現病史 患者1年來右下後牙多次“發炎”、自發疼痛,無明顯冷、熱
刺激痛,嚴重時張口受限,伴有口腔異味、牙齦出血,服抗生素可好 轉。3d前該部位出現自發痛、熱刺激痛,夜間疼痛劇烈。 檢查 痛苦面容,反復含漱冷水。8│近中阻生,牙冠部分暴露,無對 牙合,87│間有食物嵌塞。探診 8│遠中有盲袋,7│遠中鄰面可鉤住 探針且探痛明顯;叩診8│(±) ,7│(±);熱測試8│無異常, 7│極敏感。X線片顯示:7│遠中牙頸部低密度影近髓,根尖周組織未 見明顯異常。
檢查 6│牙合面齲洞,周壁完整,內見紅色肉芽組織,患牙及鄰牙牙 結石Ⅱ度。6│齲洞探診極易出血,探痛(++),叩診(-),熱測試
敏感。
問題 1 該患者初步診斷為: A 6│牙周膜息肉
C
B 6│牙齦息肉
C 6│慢性增生性牙髓炎(牙髓息肉)
D 6│慢性潰瘍性牙髓炎
問題2 該病例應主要與哪種疾病鑒別: A 牙周膜息肉
病案分析
病案 1
患者,男,28歲。 主訴 上前牙區不適半年,加重10d。 現病史 患者半年來經常出現上前牙區不適感,咀嚼硬物時上前牙酸軟

口腔外科学0101

口腔外科学0101
2.复诊病史
(1)复诊病史的必需项目与撰写要求原则上与初诊病史一致。
(2)同一疾病相隔3个月以上复诊者原则上按初诊病人处理,但可适当简化(例如:可在一开始即提明原先确定的诊断)。
(3)一般复诊病史须写明:①经上次处理后,病人的症状、体征和病情变化情况及疗效;②初诊时各种实验室或特殊检查结果的反馈(转录);③记载新出现的症状或体征(包括治疗后的不良反应);④根据新近情况提出进一步的诊疗步骤和处理意见;⑤补充诊断、修正诊断或维持原有的诊断;⑥医师签名。
5.涎腺检查
(1)一般检查 涎腺检查的重点是三对大涎腺,但对某些疾病来说,不能忽视对小涎腺的检查。临床上常依据涎腺和病变所处的解剖位置及相互关系,考虑病变来自某涎腺的可能性。涎腺检查应采用两侧对比的方法,对两侧均有病变者,应与正常解剖形态、大小相比较。除形态以外,还应注意导管口分泌物的情况;必要时可按摩、推压腺体,以增加分泌。对分泌液的色、量、质进行观察和分析,必要时应进行实验室检查。腮腺和下颌下腺的触诊应包括腺体和导管。 腮腺触诊一般以示、中、无名三指平触为宜,忌用手指提拉触摸。下颌下腺及舌下腺的触诊则常用双手合诊法检查 。 (2)分泌功能检查
(2)外形与色泽检查 观察与比较颌面部的外形,左右是否对称,比例是否协调,有无突出和凹陷。颌面部皮肤的色泽、质地和弹性变化对诊断某些疾病有重要意义。
(3)面部器官检查 面部器官(眼、耳、鼻等)与颌面部某些疾病关系密切,应同时检查。
(4)病变部位和性质
(5)语音及听诊检查
3.颈部检查
(6)处理意见:包括下列内容之一或数项。①提出进一步检查的项目(及其理由);②治疗用药(药名、剂型、剂量规格、总量、给药方法、给药途径);③随即(立即)会诊或约定会诊申请或建议;④其他医疗性嘱咐;⑤病休医嘱。

口外案例分析

口外案例分析

口外案例分析口外科学是口腔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口腔颌面部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

口外科临床工作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疾病病例,通过对这些病例的分析,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理解疾病的特点、规律和诊治方法。

下面,我们就来看几个口外疾病的典型病例,进行分析和讨论。

第一个病例是一位50岁男性患者,主诉口腔溃疡已经持续2周,伴有疼痛感。

患者平时有抽烟的习惯,口腔卫生情况一般。

口腔检查发现患者口腔黏膜处有一处溃疡,大小约为1cm×1cm,边缘整齐,底部呈灰白色,周围有轻微充血。

根据患者的主诉和口腔检查的结果,我们初步判断该患者可能患有口腔溃疡病。

口腔溃疡是口腔黏膜上常见的疾病,多发生在唇、颊黏膜和舌面,一般为单个溃疡,边缘较为整齐,溃疡底部呈灰白色,周围有轻微充血。

口腔溃疡的发生与个体的免疫功能、营养状况、精神状态等有关。

治疗方面,一般采用口腔局部药物治疗,如漱口液、贴片等,同时也需要调整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口腔卫生。

第二个病例是一位30岁女性患者,主诉右侧下颌处有一颗智齿长期不断痛。

患者口述病史称,该颗智齿已经长期不断痛,伴有间歇性的肿胀感。

口腔检查发现右侧下颌处有一颗智齿,牙龈红肿,周围组织有轻微渗出。

根据患者的主诉和口腔检查的结果,我们初步判断该患者可能患有智齿冠周炎。

智齿冠周炎是智齿周围组织的炎症,常见于智齿冠周组织受到细菌感染所致。

一般情况下,智齿冠周炎的患者会出现智齿周围的红肿、疼痛、渗出等症状。

治疗方面,首先需要对患者进行口腔局部的清洁和消炎处理,保持口腔卫生。

如果症状较为严重,还需要考虑行智齿拔除手术。

第三个病例是一位20岁女性患者,主诉左侧颌面部有一颗牙齿长期不断痛。

患者口述病史称,该颗牙齿长期不断痛,伴有牙龈肿胀和牙齿松动感。

口腔检查发现左侧颌面部有一颗龋齿,牙龈红肿,牙齿松动明显。

根据患者的主诉和口腔检查的结果,我们初步判断该患者可能患有牙周炎合并牙齿龋齿。

口腔病例分析教学文案

口腔病例分析教学文案

一、患者,男,68岁。

主诉:戴全口义齿8年,咀嚼无力二年。

检查:上、下颌8—8缺失,全口义齿修复。

义齿易脱落,面重度磨损,息止颌间隙5mm。

义齿摘除后,见基托所覆盖区域的粘膜潮红。

生活史:饭后不清洁义齿,夜间不摘取。

病例分析1、主诉疾病的诊断:上、下牙列缺失2、非主诉疾病的诊断:义齿性口炎3、分析咀嚼无力的原因:①镶复时间长,基托与粘膜不贴合,义齿固位稳定差。

②面重度磨损,垂直距离过低。

4、若重新修复,确定垂直距离的方法有:①利用息止颌间隙确定②面部比例平分法③面部外形观察法④旧义齿作参考⑤拔牙前的记录。

5、校对垂直距离的方法:①指感髁状突撞击法②指感颞肌纤维收缩法③面部外形观察法6、非主诉疾病发生的原因:①义齿清洁差②夜间不摘取。

二、患者,男,56岁。

主诉:上前牙修复二年变色,影响美观。

检查:左上1烤瓷冠,外形如图(显示冠颈缘变黑),全口牙结石(++— +++),X片如图(显示牙槽骨水平吸收)。

病例分析:1、主诉疾病的诊断:上颌牙体缺损2、非主诉疾病的诊断:慢性牙周炎3、主诉疾病的治疗设计:①拆除修复体②重新制作4、非主诉疾病的治疗设计:①龈上洁治术②龈下刮治术③口腔卫生宣教④定期复查,维持疗效。

三、患者,女,52岁。

主诉:下前牙缺失三个月。

检查:下颌1│1缺失,下颌3│3稳固,下唇及颊粘膜处可见3~4个溃疡点。

上颌│2邻面龋。

X片如图(显示:龋达牙本质浅层)。

既往史:溃疡有反复发作史。

病例分析:1、主诉疾病的诊断:下颌牙列缺损2、非主诉疾病的诊断:①复发性口腔溃疡(单纯型)②左上2中龋。

3、主诉疾病的修复设计:①固定义齿②可摘局部义齿③种植义齿④粘结桥4、非主诉疾病的治疗设计:①消炎止痛,促进愈合②局部、全身用药③消除病因④左上2垫底充填。

5、非主诉疾病的诊断依据:①溃疡3~4个②有自限性③周期性反复发作④红、黄、凹、痛⑤左上2邻面龋达牙本质浅层。

四、患者,男,36岁。

主诉:左下后大牙咬合痛,面部肿胀三天。

口腔医学课件:口腔科病例分析

口腔医学课件:口腔科病例分析

C
A 可以冲洗出嵌塞食物
B 因炎症使局部温度升高,冷水可降温从而感到较舒适
C 牙髓已有化脓或部分坏死,病变产物中有气体,冷水可使气体体积收缩,
减小髓腔压力
D 心理安慰
病案 4
患者,男,69岁。
主诉 左下后牙持续性疼痛1月。
现病史 患者于1月前不明原因突然发生左下后牙疼痛,呈持续性,无 明显冷、热刺激痛和咬合痛,但劳累可加重疼痛,伴有胸闷,剑突下 不适,休息后症状缓解。在外院诊断为 “牙髓炎”,经根管治疗,疼 痛未见好转。
B
B 去龋,安抚
C去龋,充填
D 牙髓切断术
问题5 若上述治疗失败,2月后患者出现典型牙髓炎症状,X线片显示根尖尚 未发育完全,则需采取何种治疗:
A 根管治疗 B 根尖诱导成形术
B
C 根管治疗加根尖倒充填术
D 干髓术
病案 6
患者,男,20岁。 主诉 下前牙疼痛3月,加重4d。 现病史 3月来下前牙咀嚼不适,自发痛,无冷、热刺激痛。4d前起,
问题2 │6最佳治疗方案为:
A 调牙合,龋洞充填。
B
B 调牙合,根管治疗,全冠修复。
C 拔除,义齿修复。
D 调牙合,根管治疗。
病案 3
患者,男,30岁。 主诉 右下后牙反复疼痛1年,加重3d。 现病史 患者1年来右下后牙多次“发炎”、自发疼痛,无明显冷、热
刺激痛,严重时张口受限,伴有口腔异味、牙龈出血,服抗生素可好 转。3d前该部位出现自发痛、热刺激痛,夜间疼痛剧烈。 检查 痛苦面容,反复含漱冷水。8│近中阻生,牙冠部分暴露,无对 牙合,87│间有食物嵌塞。探诊 8│远中有盲袋,7│远中邻面可钩住 探针且探痛明显;叩诊8│(±) ,7│(±);热测试8│无异常, 7│极敏感。X线片显示:7│远中牙颈部低密度影近髓,根尖周组织未 见明显异常。

口腔外科病例分析

口腔外科病例分析

口腔颌面外科试题1、患者,女,19岁。

主诉:上前牙外伤3小时现病史:3小时前奔跑时与他人相撞,当时感觉上前牙痛,触碰时加重,牙松动,有伸长感,牙龈出血,上唇肿胀。

检查:上唇肿胀,并逐渐加重,右上中切牙处可见粘膜下淤血。

11龈沟出血,叩痛(++),松动I度,牙髓活力测试无反应,牙无明显的移位。

X线片示:11牙周膜增宽,牙槽骨无异常。

病例分析:(1)主诉疾病的诊断?(2)诊断依据?(3)鉴别诊断?(4)治疗设计?【参考答案】(1)主诉疾病的诊断①11脱位②上唇粘膜挫伤(2)诊断依据①局部外伤史②上唇肿胀,黏膜下淤血③11叩痛(++),松动I度;X线片示:牙周膜增宽(3)鉴别诊断牙槽突骨折:如为骨折,检查患牙时,邻近数牙及骨折片随之移动。

(4)治疗设计:①上唇冷敷。

②11固定3~4周。

③确定牙髓坏死后行根管治疗。

2、患者,男,18岁主诉:上前牙外伤后牙齿变短半小时现病史:半小时前骑自行车不慎摔倒,嘴唇先着地,发现牙齿变短,但不松动。

既往史:否认有全身系统性疾病、传染性疾病及药物过敏史等。

检查:11、21牙龈红肿,龈沟渗血,牙冠完整,内倾,但比邻牙短2mm,叩痛(++),松动(+)。

中切牙开合。

上唇粘膜红肿,约有1cm长的裂口,渗血。

X线片示:11、21根尖周膜间隙消失,未见根折线,38、48地位垂直阻生,龈瓣红,水肿,覆盖咬合面远中,盲袋无分泌物。

病例分析:(1):诊断?(2):诊断依据?(3):主诉疾病的治疗原则?(4):全口其他疾病的治疗原则?【参考答案】(1)主诉疾病的诊断①11,21嵌入性脱位;上唇挫裂伤。

②非主诉疾病的诊断:38,48冠周炎。

(2)主诉疾病的诊断依据:①患牙有外伤史,11,21牙龈红肿,龈沟渗血,牙冠完整,内倾,但比邻牙短2mm,叩痛(++),松动(+)。

中切牙开牙合。

②上唇粘膜红肿,约有1cm长的裂口,渗血。

③X线片示:11,21根尖周膜间隙消失,未见根折线。

(3)非主诉疾病的诊断依据:38,48低位垂直阻生,龈瓣红、水肿,覆盖咬合面远中,盲袋无分泌物。

外科病例分析课件:口腔癌皮瓣修复术后

外科病例分析课件:口腔癌皮瓣修复术后

The skin looks normotrophic, lightly pale, and is hairy.
【18 month after surgical resection】
Rubino C, Dessy L A, Farace F, et al. Microscopic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analysis of the skin changes of free forearm flaps in intraoral reconstruction.[J]. Ann Plast Surg. 2002, 49(4):362-368.
Appears smooth and resembles mucosa
【16 months after surgical resection】
Shibahara, T., et al., Morphologic changes in forearm flaps of the oral cavity. J Oral Maxillofac Surg, 2000. 58(5): p. 495-9.
分离,完整切除肿物。电凝止血。 3. 创面后界位于软腭,腭部骨质未见明显改变,未穿通。软硬腭交界处未见穿通。 创面未见牙根暴露 4.生理盐水冲洗创面,电凝止血;创面覆盖人工皮,表面放置碘纱布,反包扎固定。 5.清点器械敷料无误。患者送复苏室观察,标本送病理。
• 病理标本肉眼所见: 肿物周围黏膜色红,质地中等。肿物最大径约1.0cm。
未累及。 3.生理盐水冲洗创面,电凝止血,检查无活跃出血点;手术创口对位缝合。拔管。 4.清点器械敷料无误。患者送复苏室观察,标本送病理。
一些疑问
• 皮瓣移植到口腔环境中,究竟都经历了些什么?它还能 保持自己最初的模样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腔外科病例分析口腔颌面外科试题1、患者,女,19岁。

主诉:上前牙外伤3小时现病史:3小时前奔跑时与他人相撞,当时感觉上前牙痛,触碰时加重,牙松动,有伸长感,牙龈出血,上唇肿胀。

检查:上唇肿胀,并逐渐加重,右上中切牙处可见粘膜下淤血。

11龈沟出血,叩痛(++),松动I度,牙髓活力测试无反应,牙无明显的移位。

X线片示:11牙周膜增宽,牙槽骨无异常。

病例分析:(1)主诉疾病的诊断?(2)诊断依据?(3)鉴别诊断?(4)治疗设计?【参考答案】(1)主诉疾病的诊断①11脱位②上唇粘膜挫伤(2)诊断依据①局部外伤史②上唇肿胀,黏膜下淤血③11叩痛(++),松动I度;X线片示:牙周膜增宽(3)鉴别诊断牙槽突骨折:如为骨折,检查患牙时,邻近数牙及骨折片随之移动。

(4)治疗设计:①上唇冷敷。

②11固定3~4周。

③确定牙髓坏死后行根管治疗。

2、患者,男,18岁主诉:上前牙外伤后牙齿变短半小时现病史:半小时前骑自行车不慎摔倒,嘴唇先着地,发现牙齿变短,但不松动。

既往史:否认有全身系统性疾病、传染性疾病及药物过敏史等。

检查: 11、21牙龈红肿,龈沟渗血,牙冠完整,内倾,但比邻牙短2mm,叩痛(++),松动(+)。

中切牙开合。

上唇粘膜红肿,约有1cm长的裂口,渗血。

X线片示:11、21根尖周膜间隙消失,未见根折线,38、48地位垂直阻生,龈瓣红,水肿,覆盖咬合面远中,盲袋无分泌物。

病例分析:(1):诊断?(2):诊断依据?(3):主诉疾病的治疗原则?(4):全口其他疾病的治疗原则?【参考答案】(1)主诉疾病的诊断①11,21嵌入性脱位;上唇挫裂伤。

②非主诉疾病的诊断:38,48冠周炎。

(2)主诉疾病的诊断依据:①患牙有外伤史,11,21牙龈红肿,龈沟渗血,牙冠完整,内倾,但比邻牙短2mm,叩痛(++),松动(+)。

中切牙开牙合。

②上唇粘膜红肿,约有1cm长的裂口,渗血。

③X线片示:11,21根尖周膜间隙消失,未见根折线。

(3)非主诉疾病的诊断依据:38,48低位垂直阻生,龈瓣红、水肿,覆盖咬合面远中,盲袋无分泌物。

(4)主诉疾病治疗原则:①局麻下复位、固定。

②局麻下行上唇挫裂伤缝合。

③观察牙髓症状,酌情行根管治疗。

(5)全口其他疾病的治疗设计:38,48龈瓣切除术。

3、患者,男,20岁主诉:左下后牙痛3天伴左侧颌下肿胀1天余现病史:约3天前患者左下后牙出现疼痛,1天前左侧下颌下出现肿胀,并伴有剧烈疼痛,口服消炎药无明显缓解,自述有发热病史。

既往史:既往健康,否认有系统性疾病史。

检查:左侧下颌下区丰满,下颌下三角区肿胀,下颌骨下缘轮廓消失,皮肤紧张、压痛,按压有凹陷性水肿。

左侧颌下可触及一边界清楚的肿大淋巴结,压痛。

张口度约1横指,口内38部分萌出,远中龈瓣覆盖,周围牙龈红肿,龈沟内可见少量粘稠液体流出。

病例分析:(1)主诉疾病的诊断?(2)诊断依据?(3)鉴别诊断?(4)治疗原则?【参考答案】(1)主诉疾病的诊断①38冠周炎。

②左侧下颌下间隙感染。

(2)主诉疾病的诊断依据:①病史:先出现左下后牙疼痛,后出现左侧下颌下肿胀。

②检查:下颌下三角区肿胀,下颌骨下缘轮廓消失,皮肤紧张、牙痛,按压有凹陷性水肿。

(3)主诉疾病的鉴别诊断:①化脓性淋巴结炎:脓肿局限于一个或多个淋巴结内,皮肤表面无明显凹陷性水肿。

(4)主诉疾病的治疗原则:①抗感染治疗。

②脓肿切开引流。

③局部冲洗。

④全身症状明显者给予支持疗法。

4、患者,男,38岁主诉:左面部被人用拳击打击肿痛7天,加重2天现病史:7天前左面部被人用拳击打,肿痛至今,2天前,肿痛加重。

伴全身发热38.80C 2天,经口服抗生素无效就诊。

检查:左侧颊面部弥漫性肿胀,局部皮肤发红,皮温增高,有明显触压痛,可触及凹陷性水肿;开口度约0.5cm,左侧颊粘膜红肿,相当于25及26处轻度糜烂,穿刺检查可抽出灰白色粘稠脓液,25稍松动,叩痛(+),周围牙龈组织稍红,X线片示:25牙周膜增宽,余未见明显异常。

病例分析:(1)主诉疾病的诊断?(2)诊断依据?(3)鉴别诊断?(4)治疗设计?【参考答案】(1)主诉疾病的诊断①左侧颊间隙感染。

②25挫伤。

(2)主诉疾病的诊断依据:①左侧颊面部弥漫性肿胀,局部皮肤发红,皮温增高,有明显触压痛,可触及凹陷性水肿;开口度约为0.5cm,左侧颊黏膜红肿,相当于左上第二前磨牙及左上第一磨牙处轻度糜烂,穿刺检查可抽出灰白色粘稠脓液;发热38.8℃;X线检查:全口牙齿及骨质未见明显异常影像。

②25稍松动,叩痛(+);X线检查:25牙周膜稍增宽。

(3)主诉疾病的鉴别诊断:左上前磨牙根尖周脓肿:左上前磨牙龋齿引起牙髓感染,继而引起根尖周感染。

可出现剧烈疼痛,为搏动性跳痛;牙齿松动,并产生浮出感。

临床检查患牙有明显叩痛,牙龈或相应前庭沟出现红肿及压痛,淋巴引流区淋巴结肿大及压痛。

可伴颌面肿胀,可出现全身症状,如乏力、发热、白细胞增高。

(4)治疗设计:①脓肿切开:应在脓肿低位,即口腔前庭,上颌龈颊沟肿胀明显部位切开,切口长0.5~1.5cm,最长不超过脓肿直径的2/3。

②建立引流:放置橡皮片或碘仿砂条引流,保持引流通畅。

③换药:每日选用1%过氧化氢溶液、生理盐水交替反复冲洗,至溢出液清亮为止。

根据病情变化确定每日换药次数。

④全身抗菌治疗:静脉点滴抗生素抗感染。

⑤脓肿切开后,调牙合,接触25牙合接触,观察处理。

5、患者,男,26岁主诉:因交通事故造成面部外伤而来就诊。

检查:耳鼻出血,并证实有脑脊液鼻漏,面部两侧不对称,右侧眶下区肿胀、淤血,右侧下颌骨下垂,后牙早接触,X线片显示:右侧上颌骨骨折,骨折线自鼻额缝向两侧横过鼻梁、眶内侧壁、眶底,经颧上颌缝达翼板。

病例分析:(1)主诉疾病的诊断?(2)诊断依据?(3)鉴别诊断?(4)治疗设计?【参考答案】(1)主诉疾病的诊断:上颌骨右侧Le Fort II型骨折。

(2)主诉疾病的诊断依据:①骨折线自鼻额缝向两侧横过鼻梁、眶内侧壁、眶底,经颧上颌缝达翼板。

②右侧下颌骨下垂,后牙早接触。

③右侧眶下区肿胀,右下眼睑肿胀、淤血。

④伴有脑脊液鼻漏。

(3)主诉疾病的鉴别诊断:①Le Fort I型骨折:由梨状孔下方、牙槽突上方(基部)向两侧水平后延至上颌翼突缝;摇动骨折块上的牙齿,整个骨块皆动;伤区疼痛、肿胀、鼻出血、牙龈粘膜撕裂。

可无右下眼睑肿胀、淤血;患侧牙齿早接触,健侧开牙合,或后牙早接触,前牙开牙合等不同的错牙合;一般不伴有脑脊液鼻漏。

②Le Fort III型骨折(高位骨折):骨折线横过鼻根、眶部,经颧额缝向后达翼板;眶周皮下淤血,眼球运动障碍、复视;面中部塌陷、变长;常合并颅脑损伤、脑脊液漏。

(4)治疗设计:①应首先处理颅脑损伤。

②需切开复位,进行骨间内固定,同时辅以颅颌固定。

③有牙合关系问题者,增加颌间固定。

④选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

⑤骨折固定时间一般为3周左右。

6、患者,男,58岁,农民。

主诉:右侧下颌后牙拔除后不愈3个月现病史:5年前,患者于当地口腔诊所修复右侧下颌缺失的一颗后牙,后经常引起修复义齿周围的牙龈粘膜出现溃烂疼痛,未及时修改义齿。

约半年前义齿前方邻牙开始出现明显的松动,疼痛,于3个月前在当地口腔诊所局麻下予以拔除,术后拔牙创不愈合,疼痛明显,抗感染治疗无明显效果。

既往史:否认有各种系统性疾病史检查:41、42、43、45、46、47缺失,46拔牙创空虚,周围牙龈组织可见新生肿物,表面粗糙似菜花状,肿物中心溃疡,轻微凹陷,边缘略隆起、质硬,溃疡表面可见明显的坏死组织,口腔异味明显,口腔卫生差,菌斑指数3,牙石(+++),牙龈红肿、易出血,探诊出血(+),无牙周袋,全口牙位曲面体层X线片提示:45、46区域牙槽突骨质破坏吸收,似虫蚀状。

病例分析:(1)疾病的诊断?(2)诊断依据?(3)非主诉疾病的诊断依据?(4)主诉疾病的治疗原则?(5)全口其他疾病的治疗设计?【参考答案】(1)诊断:①主诉疾病的诊断:下颌右侧牙龈癌。

②非主诉疾病的诊断:慢性龈炎,右侧下颌牙列缺损。

(2)主诉疾病的诊断依据:①病史:右侧下颌后牙拔除后不愈3个月,抗感染治疗无效。

②检查:41,42,43,45,46,47缺失,46拔除创空虚,周围牙龈组织可见新生肿物,表面粗糙似菜花状,肿物中心溃疡,轻微凹陷,边缘略隆起、质硬,溃疡表面可见明显的坏死组织,口腔异味明显。

(3)非主诉疾病的诊断依据:①口腔卫生差,菌斑指数3,牙石(+++),牙龈红肿、易出血,探诊出血(+)。

②无牙周袋。

③41,42,43,45,46,47缺失。

(4)主诉疾病的治疗原则:①溃疡局部病理刮片证实诊断。

②局灶扩大切除+下颌骨方块切除+选择性颈淋巴结清扫术。

(5)全口其他疾病的治疗设计:①根据全身情况进行龈上洁治术和口腔卫生维护。

②由于口腔内恶心病变的存在,缺失牙暂不考虑进行修复,根据患侧手术后的恢复情况再做决定。

7、患者,女,59岁主诉:牙龈肿胀6年现病史:6年前牙龈逐渐肿胀,影响进食,未经治疗。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9年,口服硝苯地平8年;无传染病及药物过敏史。

检查:龈乳头增生明显,呈球状、结节状,颜色呈淡粉色,质地坚韧,略有弹性,牙龈边缘少许发红,增生覆盖牙冠的1/3~1/2,牙周袋深4-7mm,前牙出现松动移位,牙石量少。

左下侧切牙远中邻面可探及龋坏,达牙本质深层,叩(-),探(-),冷、热诊无反应,x线片示左下侧切牙根尖阴影。

病例分析:(1)疾病的诊断?(2)主诉疾病的诊断依据?(3)主诉疾病的鉴别诊断(4)非主诉疾病的诊断依据(5)疾病的治疗设计?【参考答案】(1)诊断:①主诉诊断:药物性牙龈增生。

②非主诉诊断:左下侧切牙根尖炎。

(2)主诉疾病的诊断依据:①检查:龈乳头增生明显,呈球状、结节状,颜色呈淡粉色,质地坚韧,略有弹性,增生覆盖牙冠的1/3~1/2,牙周袋深4~7mm,前牙出现松动移位,牙石量少。

②既往史:高血压病史9年,口服硝苯地平8年。

(3)主诉疾病的鉴别诊断:①遗传性牙龈纤维瘤病:该病无长期服药史但可有家族史,全口的龈缘、龈乳头和附着龈普遍增生,甚至到膜龈联合,增生牙龈覆盖部分或整个牙冠,牙龈增生范围广泛,程度重。

②以牙龈增生为主要表现的慢性龈炎:炎症较明显,好发于前牙的唇侧和牙龈乳头,增生程度较轻,覆盖牙冠一般不超过1/3,有明显的局部刺激因素,无长期服药史。

(4)非主诉疾病的诊断依据:左下侧切牙远中邻面龋达牙本质深层,叩(-),探(-),冷热诊无反应,X线片示左下侧切牙根尖阴影。

(5)治疗设计:①与内科医师协商,停止使用硝苯地平,更换其他降压药。

②通过洁治、刮治以清除菌斑、牙石及其他局部刺激因素。

③3%过氧化氢液冲洗龈袋并在袋内置入抗菌消炎药,复方氯己定含漱。

④经上述治疗,增生明显的牙龈不能完全消退时,可采用牙龈切并成形的手术,术后仍应注意口腔卫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