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生物应急控制() - 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合集下载

湖北省2020年医师定期考核题库基础性培训

湖北省2020年医师定期考核题库基础性培训

基础性培训(单选)1新型冠状病毒属于()属冠状病毒:A.αB.βC.γD.δ正确答案:B(单选)2新冠肺炎主要的传染源是()A.蝙蝠B.新冠病毒感染患者C.海鲜D.果子狸正确答案:B(单选)3新冠肺炎患者肺部影像学显示24-49小时内病灶明显进展>()者按重型管理A.0.25B.0.3C.0.5D.0.75正确答案:C(单选)4新冠肺炎病毒特异性IgG抗体滴度恢复期较急性期有()倍及以上增高A.3B.4C.5D.6正确答案:B(单选)5新冠肺炎成人患者的重型临床预警指标包括外周血中()进行性下降A.中性粒细胞B.淋巴细胞C.单核细胞D.嗜酸性粒细胞正确答案:B(单选)6体外分离培养时,新型冠状病毒()小时左右可以在呼吸道上皮细胞发现。

A.24B.36C.48D.96正确答案:D(单选)7下面哪项不能灭活新冠病毒()A.紫外线B.乙醚C.75%酒精D.氯己定正确答案:D(单选)8下面哪项是新冠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A.血液传播B.粪口传播C.呼吸道飞沫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D.垂直传播正确答案:C(单选)9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IgM抗体多在发病后()出现阳性A.24小时B.48小时C.3-5天D.7-14天正确答案:C(单选)10下面哪项不符合新型冠状病毒患者的出院标准()A.体温恢复正常3天以上B.呼吸道症状明显好转C.肺部影像学显示急性渗出性病变明显改善D.痰、鼻咽拭子等呼吸道标本核酸检测阴性正确答案:D(单选)11关于新冠肺炎易感人群正确的是()A.人群普遍易感B.孕妇不易感C.儿童不易感D.女性不易感正确答案:A(单选)12新冠肺炎的潜伏期为()A.7-14天B.3-7天C.3-21天D.1-14天正确答案:D(单选)13新冠肺炎普通型是指()A.具有发热、呼吸道等症状,影像学未见肺炎表现B.具有发热、呼吸道等症状,影像学可见肺炎表现C.具有发热、呼吸道等症状,肺部影像学显示24-48小时内病灶明显进展>50%D.具有发热、呼吸道等症状,且合并其他器官功能衰竭正确答案:B(单选)14新冠肺炎聚集性发病是指()A.2周内在小范围如家庭、办公室、学校班级等场所,出现2例及以上发热和/或消化道症状的病例B.2周内在小范围如家庭、办公室、学校班级等场所,出现3例及以上发热和/或消化道症状的病例C.2周内在小范围如家庭、办公室、学校班级等场所,出现2例及以上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的病例D.2周内在小范围如家庭、办公室、学校班级等场所,出现3例及以上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的病例正确答案:C(单选)15关于新冠肺炎的治疗,以下哪项表述不正确()A.建议联合使用广谱抗生素B.不建议同时应用3种或以上抗病毒药物C.对于双肺广泛病变者及重型患者,且实验室检测IL-6水平升高者,可试用托珠单抗治疗D.对于氧合指标进行性恶化、影像学进展迅速、机体炎症反应过度激活状态的患者,酌情短期内(3-5天)使用糖皮质激素正确答案:A(单选)16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发现符合定义的新冠疑似病例后,应当在()内进行网络直报A.1小时B.2小时C.6小时D.12小时E.24小时正确答案:B(单选)17下列哪一条是成人重型新冠肺炎的诊断标准()A.呼吸急促,呼吸频率≥28次/分B.静息状态下,呼吸空气时,指氧饱和度≤90%C.动脉血氧分压/吸氧浓度≤300mmHgD.出现发绀、间歇性呼吸暂停及呼吸三凹征E.出现呼吸衰竭,需要机械通气正确答案:C(单选)18下列关于新冠肺炎的治疗,说法错误的是()A.疑似病例应单人单间隔离治疗,确诊病例可多人收治在同一病室内B.应及时给与有效氧疗措施,包括鼻导管、面罩给氧和经鼻高流量氧疗C.临床上建议使用3种及以上的抗病毒药物,以达到尽快清除病毒作用D.避免盲目或不恰当使用抗菌药物,尤其是广谱抗生素E.可根据患者病情、当地气候特点及不同体质等情况,采用不同方案的中医辨证论治正确答案:C(单选)19关于新冠肺炎患者出院标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体温恢复正常3天以上B.呼吸道症状完全消失C.肺部影像学显示病灶大部分吸收D.连续两次呼吸道标本合适检测阴性(采用间隔时间至少48小时)E.患者可耐受脱氧自主活动正确答案:A(单选)20新冠肺炎患者出院后的注意事项,说法错误的是()A.建议出院后第2周和第4周到医院进行随访、复诊B.患者出院后,即可解除隔离,早日回归家庭和社会C.出院后要加强康复期心理护理,及时疏导不良情绪D.出院后仍应注意佩戴口罩,做好手卫生,减少与家人近距离密切接触E.定点医院要与患者居住地基层医疗机构间共享病历资料正确答案:B(单选)21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关于发热门诊(诊室)、预检分诊建设标准和管理规范中建议:三级医院留观室()间A.5B.5-10C.10-20D.25间正确答案:C(单选)22下列不属于预检分诊点需为发热病人备用的是()A.体温表B.口罩C.防护衣D.手消毒液正确答案:C(单选)23为疑似患者或确诊患者实施可能产生气溶胶的操作(如气管插管、无创通气、气管切开,心肺复苏,插管前手动通气和支气管镜检查等)时,操作有误的是()A.采取空气隔离措施B.佩戴医用防护口罩,并进行密闭性能检测C.眼部防护(如护目镜或面罩)D.穿防体液渗入的长袖隔离衣,戴手套E.房间中尽量安排多人协助正确答案:E(单选)24发热门诊设置标准和管理规范中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应配备()名以上经过传染病防治知识系统培训的高年资医师A.1B.2C.3D.4正确答案:B(单选)25如患者体温超过()℃,有疑似症状及流行病学史,应由预检分诊处的工作人员陪送至发热门诊。

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2016版

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2016版

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病媒生物监测是疾病预防控制中一项重要的系统性基础工作。

为确保监测工作的科学、规范、统一,监测数据的真实、可信,特制定此方案。

一、背景病媒生物是指能传播疾病的生物,一般指能传播人类疾病的生物。

广义的病媒生物包括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媒介主要是鼠类,属哺乳纲啮齿目动物;无脊椎动物媒介主要是昆虫纲的蚊、蝇、蟑螂、蚤等和蛛形纲的蜱、螨等。

病媒生物不仅可以直接通过叮咬和污染食物等,影响或危害人类的正常生活,更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传播一系列的重要传染病。

病媒生物性传染病是人类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旅游和贸易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变,病媒生物种类、密度和分布等发生了新的变化,不仅原有的病媒生物性传染病范围扩大、发生频率和强度增加,而且一些新的病媒生物性传染病不断出现。

在我国法定报告的传染病中有许多属于病媒生物性传染病,如鼠疫、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疟疾、登革热、地方性斑疹伤寒、丝虫病等;而一些消化道传染病则通过病媒生物的机械性传播在人群中扩散,如痢疾、伤寒等。

通过对病媒生物的有效控制,可以减少它们对人群的骚扰和经济损失,更可以预防和控制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系统地开展病媒生物监测不仅为制定病媒生物控制方案提供依据,而且为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流行趋势提供预测预警信息。

我国过去曾比较系统地开展过病媒生物的监测,对病媒生物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各地方法不统一,进行数据的比较和分析比较困难;且原有的一些方法已经不适于现在社会发展状况,部分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流行状况也发生了变化;同时近年来周边国家一些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爆发流行已对我国形成威胁,因此加强病媒生物监测工作已经成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一个迫切任务。

二、监测目的(一) 掌握监测对象的种类、数量、分布及季节变化,为预测预报和处理应急事件积累基础数据。

(二) 为制定科学合理的病媒生物防制方案提供依据。

病媒生物防制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病媒生物防制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病媒生物防制试题题库及答案一、填空题1、虫媒传染病鼠疫和疟疾在我国传染病中分属甲类类和乙类传染病。

2、蚊虫的生活史包括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生期,其中幼虫阶段离不开水,其生长发育称为完全变态的发育。

3、主要在白天活动的蚊种为白纹伊蚊,傍晚和夜间活动的蚊种为库蚊和按蚊。

4、致倦库蚊以成蚊滞育过冬,白纹伊蚊以卵滞育过冬。

5、蚊类:雌蚊与雄蚊触角特征的主要区别是雌蚊触角刚毛状、雄蚊触角环羽状。

6、蝇类:雌蝇与雄蝇复眼特征的主要区别是雌蝇的复眼为离眼、雄蝇的复眼为合眼。

7、我国常见主要害鼠是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和黑线姬鼠,主要传播鼠疫、流行性出血热和钩端螺旋体病等疾病。

8、根据鼠类食性专化程度,一般分为狭食性和广食性。

则褐家鼠、小家鼠和黄胸鼠的食性为广食性。

9、多数鼠类一年四季均可繁殖,春季和秋季是其繁殖高峰,然而冬眠的鼠类,如旱獭和黄鼠等,每年只繁殖一次。

10、个体是容易消灭的,种群的消灭却很困难,通常只是改变种群的密度和数量。

有害生物防制的对象是种群而不是个体,这是有害生物防制工作是否有效的关键。

11、毒饵是由基饵、杀鼠剂和添加剂三部分组成。

12、城市常见的蟑螂有德国小蠊、黑胸大蠊和美洲大蠊三种,其中尤以德国小蠊最常见又最难杀灭。

13、请列举我区常见的四个主要鼠种: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黑线姬鼠。

14、请列举我区常见的四个主要蝇种:家蝇、大头金蝇、丝光绿蝇、棕尾别麻蝇、(巨尾阿丽蝇、市蝇、元厕蝇、夏厕蝇、厩腐蝇、伏蝇等)。

15、请列举我区常见的四个主要蚊种:淡色库蚊、白纹伊蚊、骚扰阿蚊、三带喙库蚊、中华按蚊等。

16、黄胸鼠和褐家鼠外型上的主要区别为:黄胸鼠耳长可盖眼,褐家鼠耳短不能盖眼;黄胸鼠尾长超过头和躯干长度之和,褐家鼠尾长通常短于超过头躯长。

17、我国生产或使用的卫生杀虫剂主要类型有那三种类型: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和拟除虫菊酯类。

18、白纹伊蚊和致倦库蚊幼虫的呼吸管主要区别为:白纹伊蚊呼吸管粗短,致倦库蚊呼吸管细长。

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

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

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病媒生物监测是疾病预防控制中一项重要的系统性基础工作。

为确保监测工作的科学、规范、统一,监测数据的真实、可信,特制定此方案。

一、背景病媒生物是指能传播疾病的生物,普通指能传播人类疾病的生物。

广义的病媒生物包括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媒介主要是鼠类,属哺乳纲啮齿目动物;无脊椎动物媒介主要是昆虫纲的蚊、蝇、蟑螂、蚤等和蛛形纲的蜱、螨等。

病媒生物不仅可以直接通过叮咬和污染食物等,影响或者危害人类的正常生活,更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传播一系列的重要传染病。

病媒生物性传染病是人类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旅游和贸易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变,病媒生物种类、密度和分布等发生了新的变化,不仅原有的病媒生物性传染病范围扩大、发生频率和强度增加,而且一些新的病媒生物性传染病不断浮现。

在我国法定报告的传染病中有许多属于病媒生物性传染病,如鼠疫、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疟疾、登革热、地方性斑疹伤寒、丝虫病等;而一些消化道传染病则通过病媒生物的机械性传播在人群中扩散,如痢疾、伤寒等。

通过对病媒生物的有效控制,可以减少它们对人群的骚扰和经济损失,更可以预防和控制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系统地开展病媒生物监测不仅为制定病媒生物控制方案提供依据,而且为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流行趋势提供预测预警信息。

我国过去曾经比较系统地开展过病媒生物的监测,对病媒生物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各地方法不统一,进行数据的比较和分析比较困难;且原有的一些方法已经不适于现在社会发展状况,部份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流行状况也发生了变化;同时近年来周边国家一些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爆发流行已对我国形成威胁,因此加强病媒生物监测工作已经成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一个迫切任务。

二、监测目的(一) 掌握监测对象的种类、数量、分布及季节变化,为预测预报和处理应急事件积累基础数据。

(二) 为制定科学合理的病媒生物防制方案提供依据。

鼠疫应急预案

鼠疫应急预案

控制鼠疫疫情暴发预案 为有效预防和快速应对、及时控制鼠疫疫情的暴发和流行,最大限度地减轻鼠疫造成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制定本预案。

 1. 工作原则鼠疫疫情应急处理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依法规范、科学防控;政府负责、部门配合;社会参与、加强宣传;强化监测、综合治理;快速反应、有效处置的原则。

1.2. 应急指挥机构东陵区中心医院依照本预案的规定,在院领导统一领导下,医务科负责组织、协调医院内鼠疫疫情应急处理工作, 各科室切实做好本科室内鼠疫疫情应急处理工作。

3.东陵区中心医院鼠疫应急指挥部的组成和职责 :组长:副组长:组员:鼠疫应急指挥部由院领导组成,院领导负责人担任总指挥,负责对本院内鼠疫疫情应急处理的协调和指挥,做出本院内鼠疫疫情处理的决策,决定拟采取的重大措施等事项。

相应职责如下:(1)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参与鼠疫应急处理工作。

(2)根据鼠疫应急处理工作需要,调集本医院内各类人员、物资、交通工具和相关设施、设备投入疫情防控工作。

(3)划定控制区域:发生鼠疫疫情时,各科室报经院领导决定,可以宣布疫区范围;经院领导核准,可以对院内疫区实施封锁;封锁疫区,由院领导决定。

(4)人群聚集活动控制:可以在本院内采取限制。

(5)流动人口管理:对流动人口采取预防管理措施,对鼠疫患者、疑似鼠疫患者采取就地隔离、就地观察、就地治疗等措施,对密切接触者视情况采取集中或居家医学观察。

(6)信息发布:鼠疫事件发生后,要按照规定做好信息发布工作。

信息发布要及时、准确、客观、全面。

2.日常管理机构小心医院内鼠疫应急处理日常管理协调工作。

㈠鼠疫应急处理专业机构及其任务㈡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具体任务:(1)负责鼠疫疫情的监测,做好疫情信息收集、报告与分析工作,为预警提供依据。

(2)制订流行病学调查计划和疫情控制的技术方案;开展对鼠疫病(2)制订流行病学调查计划和疫情控制的技术方案;开展对鼠疫病人、疑似病人、病原携带者及其密切接触者的追踪调查;对人群发病情况、分布特点进行调查与分析;查明传染源和传播途径,提出并实施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及时向本院领导报告情况。

地震灾害疾病预防与控制工作技术指南

地震灾害疾病预防与控制工作技术指南

《地震灾害疾病预防与控制工作技术指南》前言中国是一个地震多发,饱受地震灾害之苦特别多的国家之一。

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和2008年汶川大地震,都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极强、波及范围极大、救灾难度极大、影响极其深远的地震灾害。

地震灾害不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而且也给疾病预防与控制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为进一步明确地震灾害的公共卫生影响,有针对、有计划、有目标地开展地震灾害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世界卫生组织的支持和帮助下,联合华西医科大学、安徽医科大学,以及有关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总结唐山大地震和汶川大地震疾病预防与控制工作实践,以及其他国家的地震灾害疾病预防与控制工作经验后,提出了本工作指南。

本指南根据地震灾害公共卫生特征,按照灾前准备、灾后应急和恢复重建等核心业务工作分别进行了描述,以期指导各级疾控机构进一步理清思路、积极主动、科学规范地开展地震灾害的疾病预防与控制工作。

第一章总论一、地震灾害及危害(一)地震灾害及特征包括地震灾害概念,地震灾害的突发性、灾难性、次生灾害多发性、影响巨大性和重建艰巨性等五大特征。

(二)地震灾害的主要危害1、直接危害。

包括:建筑物倒塌,人员伤亡,水、电、气、道路等基础设施破坏,能源供应受损,交通通讯中断,社会服务设施受损,生态环境破坏等;2、间接危害。

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和人群健康影响;3、次生灾害。

包括:火灾、化学品爆炸、化学品和放射性物质泄漏、洪涝灾害、海啸、交通事故、社会骚乱等。

二、地震灾害不同时期引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一)应急期,主要是地震灾害在短时期造成的直接后果。

1、对人群健康的直接影响(1)大量的人员伤亡。

主要是指建筑物倒塌,山体滑坡等造成身体的机械性损伤和死亡;(2)传染病的发生。

主要是由不清洁的饮用水和食物,大规模人群迁移和聚集,卫生设施不完善,媒介生物迁移和人群暴露等引起;(3)意外伤害。

主要是由火灾,中暑,CO中毒,食物中毒,化学品中毒,放射性物质污染等偶发事件引起;(3)慢性非传染病病。

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解读-解读-吴海霞

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解读-解读-吴海霞

2016年3月16-23日,国家卫计委疾控局(全国爱卫办)在北 京举办全国病媒生物监测与防制工作培训班,对新修订的《 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技术要点进行宣贯和培训。 国家卫生计生委疾控局(全国爱卫办)和中国疾控中心相关 负责同志,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疾控中心分 管负责同志,承担病媒生物监测与防制工作的科所负责人及 专业技术人员共100余人参加了此次培训。
3
全球病媒传播疾病三大流行趋势
一. 新的病种不断被发现
二. 原有的流行区域不断扩展
三. 疾病流行的频率不断增强
(WHO World Health Report, 2004) 4
当前主要病媒传播疾病流行形势


寨卡病毒病:
2007年以来,全球共有59个国家或地区有寨 卡病毒流行的证据: 2015年以来,报告寨卡病毒病本地传播病例 的国家或地区41个; 有间接证据表明存在本地传播的国家或地区6 个; 曾经证实寨卡病毒传播的国家或地区5个; 出现本地病例、但尚无蚊媒传播疫情的国家 或地区3个。 截至3月21日,我国累计报告输入病例13例, 分别为广东8例、浙江4例、江西1例;输入来 源国分别为委内瑞拉9例、萨摩亚3例、苏里 南1例。
会议形成了初步的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修订稿,包 括鼠、蚊、蝇、蟑、蜱、臭虫6部分,为一个总的方案。

后卫计委考虑方案篇幅太长,容易对下级行政部门造 成压力,建议将方案拆分成2部分:

第一部分名称为《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主要描述方案的组织、实施要求, 简单介绍监测方法、时间、生境等内容,并将抗药性监测也列入监测内容,由国 家卫计委下发;
当前主要病媒传播疾病流行形势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自2010年我国发现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以来,年报告发病数 呈逐年加速上升的趋势

PCO 在控制媒介生物性疾病中作用的探讨

PCO 在控制媒介生物性疾病中作用的探讨

【PCO专栏】PCO在控制媒介生物性疾病中作用的探讨*白勇(宁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浙江宁波 315010)PCO(Pest Control Operation )是有害生物防制业的简称,是指利用各种方法和技术来驱除、防制有害生物由此而形成的一个产业。

有害生物包括有害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其中也包括危害和骚扰人类的蚊虫、苍蝇、老鼠、蟑螂、跳蚤、蜱、螨等媒介生物[1]。

因此PCO主要业务之一,就是通过有效的方法来降低媒介生物的密度,控制其危害和引起的媒介生物性疾病传播,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达到除害灭病的目的。

1背景资料在我国法定报告的37种传染病中,鼠疫、肾综合征出血热、钩体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黑热病、疟疾、登革热、布病、炭疽、丝虫病等12种为媒介生物性疾病。

每年发病人数约占传染病总病例数的5%~10%,每年死亡人数占传染病总死亡数的30%~40%[2]。

不仅如此,大量资料还显示,媒介生物性疾病近年在全球呈上升势头。

首先原有疾病出现扩大趋势,如登革热、鼠疫、肾综合症出血热等疾病;其次一些已静息多年的疾病又再度肆虐起来,如美国发生的西尼罗热;还有新的疾病不断出现,如莱姆病、斑点热立克次体、纽扣热、立克次体痘、巴尔通体感染等;再有媒介生物极易成为生物恐怖的载体,如美国各城市遭受的炭疽生物恐怖袭击等;另外,媒介生物在法定肠道传染病及其他传染病中也起了难以估量的作用。

由于媒介生物性疾病多为传染性疾病,能给社会稳定带来重大影响,控制不当,不仅会给群众生命造成威胁,严重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而且极易成为社会动荡的诱因,是健康安全的重大隐患,如1996年发生在印度的鼠疫,2002年全球就有5 000万人感染上登革热病毒,2万余人被夺去生命,广东、海南等地区从1978年以来曾有过14次规模不等的登革热流行等[3]。

因此我国媒介生物性疾病的防病任务非常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然而与紧迫的防病需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目前媒介生物防制这一学科的技术力量还比较薄弱,尤其是现场的媒介生物控制专业力量就更加薄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带喙库蚊是否武汉乙型脑炎媒介? 武汉乙型脑炎相关蚊虫调查
人房 畜舍
合计
骚扰阿 蚊 114 497
611
中华按 蚊 1 27
28
致倦库 蚊 8 4
12
三带喙 库蚊 0 5
5
白纹伊 蚊 3 0
3
其它
7 4 11
骚扰阿蚊是否传播乙型脑炎?
需加强媒介种属分布及媒介带毒情况调查
媒介生物控制的作用和地位 媒

灭跳蚤
鼠 疫

手提喷雾器

超低量喷雾器

电动喷雾器 喷粉机
介 生 物




宠物灭跳蚤
鼠 疫

卫得(2.5%高效氟氯氰

菊酯悬浮剂)稀释50倍
用塑料喷壶施药
操作时避免喷到动物的口, 眼等部位,以动物毛发潮
塑料喷壶
媒 介 生
湿为度。

职责

宠物主人实施

市CDC提供药械及技术指

提倡速杀,减少污染经济安全

媒介生物应急控制流程(一)


媒介生物发生状况(发生到一定程度时启动预案)

种类 分布

发生密度 媒介带毒率

储备

技术
种类鉴定、防治策略、防治预案
人员
防治专家、技术人员、PCO
物质
消杀灭药物、器械、防护用品 企业档案(紧急采购,调拨)
厂名、品名、产量、质量、联系方式




武汉地区传病媒介
编号 1 2 3 4 5
6 7 8
疾病 鼠疫 钩端螺旋体病 肾综合征出血热 流行性乙型脑炎 疟疾
登革热 O157 霍乱
媒介 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鼠蚤
鼠类
黑线姬鼠、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 三带喙库蚊
中华按蚊(武汉未记录到嗜人按蚊及 微小按蚊) 白纹伊蚊
各种苍蝇和蟑螂 各种苍蝇和蟑螂

灭后密度

约两周后用相同方法测试


盗食率(%) = 盗食碟数/有效蝶数
制 部

灭鼠(市传染病院)
鼠 疫

处理重点部位

患者所在建筑物
建筑物周围

地下室

管线间

其它可能有鼠活动的隐蔽的地点
方法
盛放毒饵的碟子无需编号和标识
物 控
职责

市传染病院实施

市CDC技术指导

谢谢大家!
分析数据、总结工作经验、完善预案
生 物 应 急 控 制 概 要
应急条件下媒介监测原则


快速

采取目测等简单方法,迅速获得资料。

准确

注意数据的可比性,同等条件下监测。

因地制宜

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不必拘泥。

监测处理同时概ຫໍສະໝຸດ 控制疫情的需要,尽早杀灭媒介。

背景
鼠 疫

患者王某在疫区牧民家购新鲜旱獭皮2张, 练
带回家,市传染病医院会诊疑似肺鼠疫。 媒
市CDC网上实时监控发现疫情。

患者住处为独立的庭院,经营木材加工有5 名工人,院内老鼠较多。
生 物
目前工人与患者妻无异常。
控 制


处理范围及职责
鼠 疫

项目
范围
责任人

灭跳蚤
患者居住庭院室内外 市CDC消杀人员

院内宠物
庭院主人给宠物灭蚤 介
跳蚤密度监 患者居住庭院室内 测
控 制 概 要
媒介生物应急控制流程(二)


预案
重要的技术储备
培训、演练
各级CDC、卫生监督所、医院、社区服务中心、PCO
组织
成立媒介生物应急控制委员会 含卫生、公安、财政、民航、工商、交通、教育等 效果评估
评估项目
杀灭及控制效果 经费预算、人力储备、物质供应、所需设备等
评估目的



蚤密度 测试
鼠 疫

采用粘蚤纸法调查。放置方法为每间房屋 练
四角和中间各1张,共计5张 。

观察结果填入记录表

国家有关规定实施,即室内不得有蚤
若第一次测试有蚤,则在次日再次灭蚤, 第三天再次测试蚤密度 。
生 物 控 制


灭鼠(患者居住庭院)
0.005%溴敌隆稻谷毒饵(每堆20克)。 室外环境每隔5m投放一堆,在鼠活动场所
媒介生物应急控制
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吴太平
2005年3月
媒介应急事件的种类
武汉地区已有或潜在的威胁
媒 介
媒介疾病
鼠传疾病
鼠疫 钩端螺旋体病 肾综合征出血热
蚊传疾病 流行性乙型脑炎 疟疾 登革热及登革出血热
蚤传疾病
鼠疫
蝇传疾病
O157 霍乱
自然灾害 生
水灾 地震
物 应 急

媒介生物性疾病的预防控制

媒介生物控制

疫苗

许多媒介生物疾病无疫苗





媒介生物应急控制原则


了解

灾情、疫情、虫情、鼠情

防制范围
个人防护是预防媒介疾病的关键 化学防制为主,环境治理是基础
应 急
坚决禁止使用非法药物

氟乙酰胺、氟乙酸钠、四二四、甘氟等

根据抗药性及生物群落背景资料科学选用药物及杀 灭技术
和进出建筑物的通道投毒饵。 毒饵用一次性醋碟(上贴“老鼠毒饵请勿
移动 武汉CDC”的标识并编号)盛放。
灭鼠(患者居住庭院)
鼠 疫

次日观察记录消耗情况

吃多少,补多少,吃完加倍

放药地点调整







鼠密度测试(患者居住庭院)
鼠 疫

灭前密度

放药时编号

次日观察盗食情况并填记录表
市CDC消杀人员
生 物
灭鼠
患者居住庭院室内外 市CDC消杀人员

市传染病院病人所在 市传染病院 建筑物
鼠密度监测 患者居住庭院室内外 市CDC消杀人员
制 部 分
处理次序
鼠 疫




灭 记蚤
消 毒
灭 跳 蚤
鼠录
消 毒
蚤 密
鼠调 蚤整
度 密毒
测 度饵


灭 后 鼠 密 度 测 试
演 练
媒 介 生 物 控


第一天
第 二 天 约两周后


灭跳蚤
鼠 疫

大功达(高效氯氰菊酯)10%杀虫悬浮剂,练
稀释100倍

处理部位

室内重点处理卧室、宠物窝巢、地毯下、木 生
板缝隙和墙角、床垫和鼠洞、鼠道。

室外处理鼠洞、鼠道、动物常去的地方及木 控
材杂物下。


注:现场可能没有跳蚤,但第一次灭蚤不能省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