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毕业典礼致辞做最好的自己无问西东汇编

2019 届高三毕业典礼致辞:做最好的自己,无问西东

尊敬的各位家长、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沿着校园熟悉的小路,我们全校师生汇聚在行政楼广场,为2019 届高三学子举行隆重的毕业典礼。值此机会,我代表校长室、校党委向高三全体同学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和最良好的祝愿,祝愿你们金榜题名,前程似锦!向各位家长、高三的老师们和支持服务本届高三的同志们表示最诚挚的谢意和最亲切的慰问!

亲爱的高三同学们,三年前,你们怀揣梦想,步入盐城一中这方知识的沃土,开启了激扬文字、挥洒才情的高中学习旅程。三年来,你们经历了远足拉练、研学旅行、奉献爱心、亲近自然等系列化、走心式、有故事的高中生活。“伟大的知识永远是和身心体验联系在一起的”,这是母校教给你们成就学业、开创事业的真谛,这也会成为流淌在你们血脉中的一中基因。你们在母校一中3 年所经历的一切,都将变成美好的回忆。你们励学敦行、砥砺奋进的青春风采,已定格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镌刻在母校2019 的年轮上。

亲爱的高三同学们,作为校长,我衷心地感谢你们。是你们,让一中的校园洋溢着蓬勃朝气;是你们,让老师的工作充满了不竭动力;是你们,让母校一中赢得了广泛赞誉;是你们,让父母拥有了更多的幸福期待!

在为你们庆贺与壮行的激情时刻,我希望大家在未来人生路上:

与自己和谐相处,磊落内心,本真生活。“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处理好与自己的关系,这是一个人一生所有关系的基石。季羡林说:“人最大的和谐,是与自己内心的和谐。’ 了解并悦纳自己对于每个人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你们要多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清楚自己内心到底需要什么;你们要日省己身,三思后行,谋定而动。请记住,成功,只是一场你与自己的较量。未来职场打拼,你们或许能如鱼得水,也有可能步履维艰。无论顺境逆境,都要拿得起放得下。处优而不养尊,受挫而不短志;进退有度,宠辱不惊。凡事吾尽吾心,终亦无悔;人生静夜自问,磊落心安。

与他人和谐相处,懂得感恩,实在做人。汉字“恩”由“因”与

“心”组成。我们可以把“恩”这个字理解为“’因’为有你,‘心' 怀感激”。知恩图报,饮水思源。同学们要以一颗感恩之心对待生活中的所有。与他人和谐相处,还要实在做人。为人实在是一个人立身处世之本。实在做人,做实在人,务求本色为人,坚持踏实做事,应该成为同学们未来人生做人做事的准则。大家要思想务实、生活朴实、作风扎实,要诚实守信、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大道至简,正道惟实自己想要的美好生活,只能靠勤劳的双手去创造。

与社会和谐相处,肩扛责任,胸怀家国。一个人融入社会的前提是有

责任感,愿为他人作出奉献和牺牲。在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大会上,习近

平总书记深情寄语当代青年要“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社会是一个大熔炉。“任重而道远者,不择地而息。”无论你将来身处何地、身居何职,都要永葆敢担当的昂扬锐气、练就能担当的过硬本领、培植善担当的品德修为,担负时代使命,勇立时代潮头,争做时代先锋。以青春之我服务人民,靠真才实学报效国家,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亲历者、见证者和建设者。

与自然和谐相处,善待万物,同生共长。人与自然唇齿相依,休戚相关。叔本华说,“要按照自然所启示的经验来生活”。自然界有其自身发展规律。高山巍峨、海洋壮阔、山花烂漫、溪水潺潺。与自然和谐相处,需要我们“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需要我们“有所为有所不为”,需要我们有“面对一丛野菊花而怦然心动”的悲悯情怀,尊重自然,珍爱万物,与自然和谐共生。

亲爱的高三同学们,再过几天,你们就要走上高考考场。我希望大家:第一,确立必胜的信心。本届高三在全市高三年级期中和三次模拟考试

中本一总数均位列全市第一,高考一定会再接再厉、锦上添

花。第二,保持高度的细心。高考靠实力,更是细心与规范的大比拼大家要“人难我难我不畏难,人易我易我不大意” ,会做的做对、得分的得全。只要同学们把注意点、着力点、兴奋点放在一道道试题的解答上,全身心投入每场考试,就能沉着应对、信手拈来、挥洒自如。第三,拥有一颗平常心。高考只是我们经历过的千百次考试中的一次,大家要一切如常,轻装上阵。今年高考恰逢端午,同学们一定会一举高“粽”!

亲爱的高三同学们,轻轻的你走了,正如你轻轻的来。古人云,“参天之树,必有其根;环山之水,必有其源” 。无论你们将来走到哪里,一中永远是你们梦想起航的地方。母校会永远牵挂你们,支持你们,祝福你们!陪伴你们成长的湖心亭、邀月桥、拓荒牛也期待着你们常回家看看。

亲爱的高三同学们,人的一生总是从一方水土到另一方水土,从一个领域到另一个领域,这是一个不断突围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于我们,你们就是未来;于高中,未来就是世界。我坚信,同学们一定会在新时代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

最后,我提议:让我们把祝福的掌声送给圆满完成高中学业的

2019 届全体高三学子,期待你们高考大捷,祝愿快乐与幸福伴随你们一生!

做最好的自己,无问西东!

3篇教师实习体会七篇

【篇1】

不知不觉中,来到引xx小学已经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了。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与班上的同学也都相互了解了,虽然一开始我们之间还不是很熟悉,但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我们之间的了解也在慢慢加深。

在大学时,我的身份更多的时候还是一名学生,作为一名学生大多的还是知识的增长。而在这里我是作为一名老师的,作为一名老师需要的东西就太多了。不仅是在工作生活上的,还是在人际交往中需要的东西都太多了。

在这里生活上更独立了,刚来的时候会有一些混乱,但现在以由乱到稳。在工作上,虽然在学校学习到了很多,但大多是一些理论上的知识,虽然有一些教学的理论,可这些是远远不够的。通过向其他老师请教、自己思考体会,给学生上课,与老师沟通,从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课程重难点的把握、课堂时间的把握等等。当我选择小学教育这个专业,当我来到引XX小学时,我满怀激情、热情,也曾经畅想过自己上课时的情景,可实际往往与想象有一定的差距。有时上课学生不注意听讲或是有上课说话捣乱的同学,

班里的男生有几个比较调皮,上课时总是会搭老师话茬,一开始我可能会愣住,不知道怎么办,但我下课后也会思考,想办法去应对解决。

一个人的沟通能力也很重要。包括和其他老师的沟通、和学生的沟通、和学生家长的沟通

这些都很重要。一开始我只是关注数学课上同学们的问题,在一段时间过后,我也帮助老师做一些班主任的工作,或是和学生家长去沟通学生的一些表现,这都需要我去增强自己的沟通表达能力。

通过这段时间,我最大的收获是这段时间的我的成长,不断的学习努力,我们才能锻炼自己,增强自己。

【篇2】

何为因材施教?因材施教一词最早出自于《论语》子游问孝、子夏问孝朱熹集注引宋程颐曰:“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通俗的来说因材施教就是让老师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认识水平、学习

能力以及自身素质,教师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有针对性的教学,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经过两个月的实习锻炼,我越发的认为因材施教不单纯的只是一种教学原则,它更是一门研究学生的学问。以前在学校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谈到对待学生因材施教,但是当来到实习学校开始教学接触学生时,才慢慢的体会到因材施教的真正内涵。正如: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通过这段期间的教学工作,尤其是在中途接手了第二个班级以后,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就在我的日常教学中开始生根发芽。我认为,因

材施教要从两个层面去谈,一是年级层面;二是班级层面。

从年纪层面上来讲,由于国家目前的教师资源现状,导致多数学校出现一名老师带多个班级的情况,同时学校的教学模式是一对多的教学模式而不是一对一家庭教师辅导的教学模式,所以从年级角度来讲,每个班与每个班的学习氛围、方式以及态度等都会有差异。就我教的这两个班级而言,1818班学生学习热情高,思路活,课堂活跃,学习氛围显得十分浓厚,属“积极派”;1825班的学生课堂安静,紧跟老师思路,认真听讲做笔记,属“消极派”。对于这两个班级的学习情况我树立了针对性的教学理念,1818班实行玩中学的教学理念,所谓的玩中学就是多做活动,多讨论,多说一些生活中趣事,保证学生一直保持一种高昂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在玩耍中学到我要教授的学习内容,虽然讲课的进度会慢一点点,但是我认为这样做会更有益于孩子。当然教无定法,我也曾试着用平淡的教学方法去教

1818

班的孩子,结果我的教学任务是完成了,但整个课堂十分消沉,学生对我所讲有些不知所云,因此,我认为玩中学更适合他们。而对于1825班我则是实行的学中玩教学策略,在他们紧跟我的教学思路的过程中,偶尔娱乐下课堂氛围,使学生不至于一节课都处于一种紧绷的状态,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学习中途活络下自己的思维,调整下自己的情绪,同时也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缓解下在一中这种高强度教学模式下导致的困意。

其实相比于年级层的因材施教,班级的因材施教也就是我们常谈的对学生的因材施教才最是考验老师能力的。毕竟年级中的班级可以作为一整体来看,但班级中的学生确是实实在在的不同个体。而且今年的涞源一中班级教学模式也与以往不同,今年涞源一中高一部取消了体育特长生的班制,将体育特长生分插到普班里学习文化课程,这就更突显出了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态度、情感心理的不同,

这就要求老师不能用对待大多数学生那样的教学方法去对待他们,这样有时不仅不会促进学生学习,反而使他们觉得知识太难而打消了他们的学习动力。每个孩子都有自身的闪光点,正所谓:天生我才必有用,发现学生的优点,从优点下手循序渐进的教学,往往会取得令人欣慰的结果。

遇“大材”施“大教”,遇“小材”施“小教”,人无不变故教无定法,人无一类故因材施教。

【篇3】

教师是这世界上伟大的职业之一,在使人产生崇高的敬意的同时,教师自身也在不断的燃烧自己、奉献自己,只为所教的每位学生。但人民教师不止只有付出,还有相对应的暖心回报,当老师从学生那里收获到情感上的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