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品科学与技术试卷

合集下载

肉品技工理论考核试卷(a卷答案)

肉品技工理论考核试卷(a卷答案)

店名:姓名:工号:得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12题,共36分)1、冷藏库的温度度,冷冻库的温度度。

( c )A、0度-5度、-20度— -22度B、0度-5度、-18度— -22度C、0度-4度、-18度— -22度D、0度-4度、-20度— -22度2、散装食品说明标签包含食品名称、、生产商和地址、生产日期、、保存条件、食用方法。

( a )A、配料表、保质期B、商品条形码、配料表C、保质期、原产地D、生产许可证号、保质期3、库房管理标准要求库房内通道宽度不低于。

(d )A、50CMB、90CMC、120CMD、70CM4、生鲜商品的出清折扣率是按照原价折出清。

( b )A、6、4、2B、7、5、3C、8、7、6D、7、6、55、排酸是指在这样的温度下进行:( a )A、零度到肆度B、常温下C、冷冻状况下D、六十度以上6、肉品课陈列和销售的猪肉必须有( b )A、销售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出具的检疫合格证明B、产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出具的检疫合格证明C、任一县级以下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出具的检疫合格证明D、散装说明标签7、顾客试吃商品管理规范要求试吃品陈列的份量应占试吃盘容积或以上,目的是为了达到能让顾客试出口味的效果。

( a )A、1/3B、1/4C、1/5D、1/68、下列不是称重台服务用语三部曲的是( c )A、您好,欢迎光临B、您慢走,欢迎再次光临C、再见D、您买的XX共三斤,每斤2块5,共7块5.9、保鲜食品在5℃ ~ 60℃危险温度内暂时存放时间不得超过()分钟。

( d )A、15分钟B、20分钟C、25分钟D、30分钟10、散装食品说明标签要求干净整洁、完整,内容填写清晰、完整,每个散装食品说明标签要配合一个货架卡使用,张贴在商品价签的()侧。

( b )A、左B、右C、上D、下11、洗手流程要求双手涂上杀菌消毒洗手液。

彻底清洁双手的手腕、手臂,搓出泡沫;双手互相搓洗至少()秒( b )A、10秒B、20秒C、30秒D、40秒12、由于热熟食或肉类/水产熟制品在陈列试吃样品时温度未达60 摄氏度以上,所以应遵守()小时丢弃政策。

肉类产品加工技术创新与应用考核试卷

肉类产品加工技术创新与应用考核试卷
3.温度和时间控制影响烟熏风味和色泽深浅。低温长时间烟熏可产生温和风味,色泽较浅;高温短时间烟熏则风味浓郁,色泽较深。
4.通过选择低脂原料、使用酶制剂分解脂肪、采用蒸煮等低脂加工技术,结合添加剂如胆固醇抑制剂,可降低脂肪和胆固醇含量。
四、判断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请在答题括号中画√,错误的画×)
1.肉类产品加工中,腌制可以增加产品的保质期。()
2.烟熏过程中,温度越高,产品的保质期越长。()
3.超高压处理可以在不加热的情况下杀死大部分微生物。()
4.肉类产品,微生物的生长只与温度有关。()
1.肉类产品加工中,常用的腌制剂主要有盐、糖和______。
2.在肉类产品加工中,烟熏可以赋予产品独特的风味和______色泽。
3.超高压处理肉类产品可以实现的优点有杀菌、改善质地和______。
4.肉类产品的保水性可以通过添加______来提高。
5.为了保证肉类产品的安全,加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______和化学污染。
B.降低加工温度
C.添加抗氧化剂
D.延长腌制时间
8.下列哪种肉类产品加工方法可以保持肉类的营养价值?()
A.高温油炸
B.烟熏
C.蒸煮
D.油煎
9.在肉类产品加工中,以下哪种添加剂可以用于改善色泽?()
A.亚硝酸盐
B.抗氧化剂
C.发色剂
D.增稠剂
10.下列哪种肉类产品加工工艺可以降低脂肪含量?()
A.烟熏
A.油煎
B.蒸煮
C.冷冻
D.离心分离
16.以下哪些是肉类产品加工中常见的质量缺陷?()
A.色泽不均
B.气味异常
C.组织结构松散
D.微生物污染

肉品科学与技术

肉品科学与技术

肉品科学与技术填空、名词解释:1、白条肉:家畜屠宰后除去血液、头、蹄、内脏后的肉尸俗称白条肉包括(肌肉组织)(脂肪组织)(结缔组织)(骨组织)。

2肌肉组织分三类:骨骼肌、平滑肌、心肌,与肉品加工相关的是骨骼肌,肌肉的基本构造单位是肌纤维3肌纤维的构成:肌膜、肌原纤维、肌浆、肌细胞核4脂肪组织:是畜禽通体中仅次于肌肉组织的第二个重要组成部分,改善肉质,提高风味。

5脂肪蓄积在肌束内最为理想,这样的肉呈大理石羊,肉质较好脂肪在体内的蓄积,依动物种类、品种、年龄、肥育程度不同而异6肉中水分存在形式:结合水、不易流动水、自由水7肉的食用品质:肉的颜色、风味、保水性、ph、嫩度等8肉的颜色是有肌红蛋白,和血红蛋白产生,肌红蛋白为肉自身的色素蛋白,肉色的深浅与其含量有关。

9、肉的保水性:也叫系水力,当肌肉受到外力作用,如在加压、切碎、加热、冷冻、解冻、腌制、等加工贮藏条件下保持其原有水分与添加水分的能力。

10、肉的嫩度:是肉的主要品质之一,是消费者评价优劣的最常用的指标。

11、热鲜肉动物屠宰后,肉温还没有散失,柔软,具有较小的弹性,这种处于生鲜状态的肉成为热鲜肉12、死后僵直:把热鲜肉经过一定时间,肉的延伸性消失,肉体变成僵直状态,这种现象称为死后僵直13、肉的成熟:尸僵持续一定时间后,即开始缓解,肉的硬度降低,保水性有所恢复,变得柔嫩多汁,具有良好的风味,最适于加工食用,这个变化过程为肉的成熟。

14、肉的腐败:成熟肉在不良条件下贮存,经酶和微生物作用分解变质称为肉的腐败15、在肉品工业生产中,控制尸僵,促进成熟,防止腐败16、尸僵肉特点:坚硬有粗糙感缺乏风味粘结能力差加热时肉汁流失多不具备可食肉的特性17、肌肉宰后三种收缩形式:热收缩,冷收缩,解冻僵直收缩18、腌制:用食盐或以食盐为主,并添加硝酸钠(或钾)、蔗糖和香料等腌制材料处理肉类的过程。

19、腌腊制品:畜禽肉类在农历腊月加工制作,通过加盐(或盐卤)和香料进行腌制,并在较低气温下经自然风干成熟,形成独特风味的产品。

肉品科学与技术试卷

肉品科学与技术试卷

2003年肉品科学与技术试卷食品学院99(A)一、名词解释(15分)水分活性干耗F值胴体排酸顶隙二、猪屠宰加工的基本工艺过程及操作要点(12)三、试述肉腌制中亚硝酸盐的呈色机理及影响呈色的因素(15)四、简述冻结速度和肉质量的关系(10)五、试述肌球蛋白的结构和特性(15)六、试述红肠的加工工艺和操作要点(15)七、试述罐头加工中排气的作用(10)八、加拿大猪胴体分级的方法和特点(8)2003年肉品科学与技术试卷食品学院99(B)一、名词解释(20分)冰结晶最大形成区解冻僵直收缩保水性干耗水分活性DFD肉真空度Z值二、试述肉中水分存在的状态(10)三、试述肌肉的宏观和微观结构(20)四、尸僵形成的原因(10)五、试述烟熏对肉制品的作用及不良影响(10)六、试述盐水火腿的加工工艺(15)一、试述冻藏中会发生那些质量变化(15)2003年 肉品科学与技术试卷 答案 食品99(A )一、名词解释(15分)水分活性:所谓水分活度(water Activity, Aw )是指食品在密闭器内测得的水蒸汽压力(P )与同温下测得的纯水蒸汽压力(P 0 )之比。

干耗:肉在冷却或冻藏过程中水分的蒸发。

F 值:在一定温度下杀灭一定浓度的对象菌所需的时间。

胴体:畜禽屠宰后去头、去尾、去内脏后的部分,俗称白条肉。

排酸:即肉成熟的过程,pH 值会逐渐升高顶隙 :罐头食品中食品表面与罐盖间的距离。

二、猪屠宰加工的基本工艺过程及操作要点(15)宰前检验→宰前禁食→淋浴→击晕→刺杀放血→洗猪→浸烫→脱毛→剥皮→剖腹取内脏→肉尸修整三、试述肉腌制中亚硝酸盐的呈色机理及影响呈色的因素(15)首先在酸性条件和还原性细菌作用下形成亚硝酸。

形成的亚硝酸盐在微酸性条件下形成亚硝酸。

2HNO 2+C 6H 6O 6 → 2NO+H2O+C 6H 6O 6这一反应在低温下进行得较缓慢,但在烘烤和熏制的时候会急剧地加快。

并且在抗坏血酸存在的时候,可以阻止NO ─Mb 进一步被空气中的氧氧化,使其形成的色泽更加稳定。

《肉品加工与检测技术》期终考试试卷(A卷及答案)

《肉品加工与检测技术》期终考试试卷(A卷及答案)

适用专业:食品相关专业1、HACCP体系:2、肉的嫩度:3、调味料:4、干腌法:5、低温肉制品:6、酱卤肉制品:7、培根:8、灌汤打色:9、肉干类制品:10、肉松: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 分)1、大排肌肉在猪的背腰部,是脊椎骨下面附有的二条长方形里脊肉,分割肉操作工艺中称为()。

A、一号肉B、二号肉C、三号肉D、四号肉2、供内、外销分割肉的规格中颈背肌肉又称()。

A、一号肉B、二号肉C、三号肉D、四号肉3、原料肉的品质主要包括()、嫩度、风味、系水力、多汁性。

A、肉色B、脂肪含量4、有效氯含量在()浓度的溶液用于手的消毒。

A、250ppmB、600ppmC、1000ppm5、我国颁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1)中对硝酸钠(或钾)在肉制品中的使用,规定最大使用量为()。

A、0.5g/kgB、0.75g/kgC、1g/kg6、肉类常用腌制温度为()。

A、0℃~1℃B、-1℃~-2℃C、2℃~4℃D、4℃~6℃7、国家标准中规定,腊肠产品的亚硝酸残留量不得超过(残留量以亚硝酸钠计)()。

A、0.3克/千克B、3克/千克C、0.03克/千克D、0.003克/千克8、烟熏用燃柴以()等硬木为好。

A、松树B、枣树C、杨树D、杉树9、国家标准中规定,熟熏肠里的细菌总数出厂时每克中不得超过(),致病菌不出检出。

A30000个B、40000个C、50000个D、60000个10、酱卤制品煮制过程中的火力,一般都是()。

A、先旺火,后文火B、先文火,后旺火C、旺火D、文火11、肴肉软罐头杀菌前的温度称为()。

A、常温B、低温C、初温D、终温12、()是指以去奶脯、排骨的猪方肉(肋条)为原料。

A、大培根B、排培根C、奶培根D、培根13、烧烤时()分解产生谷氨酸,与盐结合生成谷氨酸钠,使肉制品带有鲜味。

A、蛋白质B、脂肪C、糖D、盐和金属14、肉干菌落总数应小于()cfu/g。

肉品科学复习题

肉品科学复习题

一.单选1.哺乳动物最终pH:值为5.4-5.62.低温肉制品的中心温度:68-72℃;高温肉制品的中心温度:110℃左右。

3.肉(胴体):从商品学上讲,把肉理解为胴体,即家畜屠宰后除去血液、头、蹄、内脏后的肉尸(俗称白条肉),它包括肌肉组织、脂肪组织、结缔组织和骨组织。

4.肌肉组织的组织学分类:骨骼肌、平滑肌、心肌。

5.肌肉的基本构造单位是肌纤维,肌肉收缩的基本机能单位是肌节。

6.肉色变化:主要是因肌红蛋白的变化而改变,肌红蛋白变化又是因二价铁离子的氧化还原而变化。

7.影响宰后肌肉伸缩性的因素:温度越高或越低,肌肉内ATP、糖原分解、消失越快,肌肉伸缩性的消失也越快。

20℃以上呈正相关,温度越高,肌肉收缩越剧烈;10℃一下(冷收缩),呈负相关,温度越低,收缩程度越大;肌肉收缩最小温度在15℃作用。

8.畜禽浸烫脱毛原理:热水中(60℃以上)→一定时间,使表皮、真皮、毛囊和毛根的温度升高→使蛋白质变性→毛根与毛囊分离。

因毛变软,增加了韧性,脱毛时不易折断,可拔根。

高温烫毛:71—82℃,30—60s中温烫毛:58.8—65℃,30—75s(鸡:65℃,35s;鸭:60—62℃,120—150s)9.水分在肉中的存在形式为结合水、不易溶动水、游离水三种。

10.骨骼肌又称横纹肌、随意肌,量最多,其特点是在显微镜下观察有明暗相间的条纹,骨骼肌的收缩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

非随意肌有心肌、平滑肌。

11.宰杀后肌肉颜色:形成肉色的物质:肌红蛋白(复合蛋白质)、血红蛋白。

肉色变化:主要是因肌红蛋白的变化而改变,肌红蛋白变化又是因二价铁离子的氧化还原而变化。

12.畜禽宰前管理措施:宰前休息、宰前禁食供水、宰前淋浴13.结缔组织由细胞、纤维(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网状纤维)和无定形的基质组成。

14.腌制方法:1、干腌法:独特的风味和质地较长,失水多。

2、湿腌法:分布均匀泽风味差/蛋白流失多/不宜保藏。

3、盐水注射法:腌制时间短/生产效率高/成本低/风味差。

肉品科学与工程课程复习题

肉品科学与工程课程复习题

A. 骨骼组织
B. 结缔组织
C. 肌肉组织
D. 脂
肪组织
27. 下列哪一种产品属于西式肉制品加工的产品
A. 重庆白市驿板鸭
B. 四川老牛肉
C. 双汇火腿肠
D. 金华火腿
三、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正误,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 的打“×”1. 对于废水,废气和废渣的利用处理系统,只有大型的屠宰厂 (场)或食品厂才安装,而小型企业可不必要安装这类处理系统.
2.育肥猪放血致死以后,要进行浸烫,以便煺毛,对于猪体在浸
烫池的浸烫工艺参数是
A. 时间 30min,水温 100℃
B. 时间 5min,水
温 70℃
C. 时间 30min,水温 60℃
D. 时间 5min,水
温 100℃
3. 在显微镜下观察有明暗相间条纹的肌肉组织是属于
A. 骨骼肌和心肌
B. 骨骼肌、平
24. 利用油脂的沸点远高于水的沸点的温度条件,对肉品进行热
加工处理的过程称为
A. 烘烤
B. 干燥
C. 烟熏
D. 油炸
25. 下列加工出来的哪一组肉制品属于腌腊制品
A. 火腿肠,盐水鸭,白切肚条
B. 牛肉干,猪肉松,有
炸酥肉
C. 板鸭,猪腊肉,金华火腿
D. 北京烤鸭,红烧牛肉,
叫化子鸡
26. 在肉制品加工中,用于生产成香肠的组织主要是
A. 骨 骼 肌 肉 组 织
B. 平 滑 肌 组 织
C. 心 肌 组 织
D. 神经组织
7.用于猪肠衣生产的主要组织是
A. 骨 骼 肌 肉 组 织
B. 平 滑 肌 组 织 C. 心 肌 组 织
D. 神经组织
8. 用于猪香肠生产的主要组织是

肉品制作加工与检测技术知识考试题(附含答案)

肉品制作加工与检测技术知识考试题(附含答案)

肉品制作加工与检测技术知识考试题(附含答案)目录简介一、单选题:共32题二、填空题:共33题三、名词解释:共24题一、单选题1、( D )是肉的最主要组成部分,它构成肉的营养和风味。

A、结缔组织B、骨组织C、脂肪组织D、肌肉组织2、高温处理可杀灭一切病原体,适用于所有(B)的肉的处理。

A、适于食用B、有条件食用C、化制D 、销毁3、构成肌肉的基本单位是(B)。

A、肌节B、肌纤维C、肌粒D 、肌核4、(C)是肌原纤维的重复构造单位,也是肌肉收缩的基本机能单位。

A、肌细胞B、肌纤维C、肌节D 、肌原纤维5、(D)是肌肉中含量最高也是最重要的蛋白质。

A、肌球蛋白B、肌溶蛋白C、肌动蛋白D 、肌原蛋白6、(D )等含氮浸出物为非蛋白质的含氧物质,这些物质左右肉的风味,为香气的主要来源。

A、糖原B、有机酸C、乳酸D 、核苷酸7 、哺乳动物肌肉的极限 pH为(A)之间。

A、5.4 5.6B、6.46.5C、 7.0 7.2D、 7.4 7.68、肉类中各种酶最适合的温度是( B),温度的升高或降低,都会影响酶的活性。

A、34 36 CB、3740CD、4548C的冷藏间(或排酸库)的成熟(或排酸),另一方面达到短期贮藏的目的。

9、经过冷却的肉类,一般存放在(B)方面可以完成肉A、10 4CB、-1 1CC、-1 -4CD、-20C-18C10、(D)为肉品宰后检验的基本方法。

A、实验室化验B、感官检查C、剖检D 、感官检查和剖检11、(C)是胴体中最有食用价值的部分,也是肉品加工的主要对象。

A 、心肌B、平滑机C、骨骼肌D、非随意肌12、肉的保水性能主要取决于肌肉对(B )的保持能力。

A 、结合水B、不易流动水C、自由水D 、水化水13、近年来被称为“中间水分食品”的一类制品,其内,细菌相对来说不易繁殖,但霉菌仍能生长且脂肪易发生自动氧化。

Aw(C)之间,在这一领域A、0.97 0.98B、 0.98 0.99C、 0.650.85D 、 0.96 左右14、作为能量贮藏的来源肌肉中含有(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3年肉品科学与技术试卷食品学院99(A)一、名词解释(15分)水分活性干耗F值胴体排酸顶隙二、猪屠宰加工的基本工艺过程及操作要点(12)三、试述肉腌制中亚硝酸盐的呈色机理及影响呈色的因素(15)四、简述冻结速度和肉质量的关系(10)五、试述肌球蛋白的结构和特性(15)六、试述红肠的加工工艺和操作要点(15)七、试述罐头加工中排气的作用(10)八、加拿大猪胴体分级的方法和特点(8)2003年肉品科学与技术试卷食品学院99(B)一、名词解释(20分)冰结晶最大形成区解冻僵直收缩保水性干耗水分活性DFD肉真空度Z值二、试述肉中水分存在的状态(10)三、试述肌肉的宏观和微观结构(20)四、尸僵形成的原因(10)五、试述烟熏对肉制品的作用及不良影响(10)六、试述盐水火腿的加工工艺(15)一、试述冻藏中会发生那些质量变化(15)2003年 肉品科学与技术试卷 答案 食品99(A )一、名词解释(15分)水分活性:所谓水分活度(water Activity, Aw )是指食品在密闭器内测得的水蒸汽压力(P )与同温下测得的纯水蒸汽压力(P 0 )之比。

干耗:肉在冷却或冻藏过程中水分的蒸发。

F 值:在一定温度下杀灭一定浓度的对象菌所需的时间。

胴体:畜禽屠宰后去头、去尾、去内脏后的部分,俗称白条肉。

排酸:即肉成熟的过程,pH 值会逐渐升高顶隙 :罐头食品中食品表面与罐盖间的距离。

二、猪屠宰加工的基本工艺过程及操作要点(15)宰前检验→宰前禁食→淋浴→击晕→刺杀放血→洗猪→浸烫→脱毛→剥皮→剖腹取内脏→肉尸修整三、试述肉腌制中亚硝酸盐的呈色机理及影响呈色的因素(15)首先在酸性条件和还原性细菌作用下形成亚硝酸。

形成的亚硝酸盐在微酸性条件下形成亚硝酸。

2HNO 2+C 6H 6O 6 → 2NO+H2O+C 6H 6O 6这一反应在低温下进行得较缓慢,但在烘烤和熏制的时候会急剧地加快。

并且在抗坏血酸存在的时候,可以阻止NO ─Mb 进一步被空气中的氧氧化,使其形成的色泽更加稳定。

生成NO 后,NO 和肌红蛋白反应,取代肌红蛋白分子中与铁相联的水分子,就形成NO ─Mb ,为鲜艳的亮红色,很不稳定。

NO 并不能直接和肌红蛋白反应,许多迹象都表明最初和NO 起反应的色素是Met ─Mb ,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才能形成腌肉的色泽:(3) NO —Mb+热+烟熏→ NO —血色原(Fe ++)影响腌肉制品色泽的因素1.亚硝酸盐的使用量肉制品的色泽与亚硝酸盐的使用量有关,用量不足时,颜色淡而不均,在空气中氧气的作用下会迅速变色,造成贮藏后色泽的恶劣变化。

为22HNO HNaNO +OH 2NO HNO 3HNO 232++还原物质MbMet NO MB NO 1? ——适宜条件)(+Mb NO Mb Met NO 2 —适宜条件——)(了保证肉呈红色,亚硝酸钠的最低用量为0.05g/kg。

2.肉的pH值肉的pH值对亚硝酸盐的发色作用也有一定的影响。

亚硝酸钠只有在酸性介质中才能还原成NO,故pH值接近7.0时肉色就淡,特别是为了提高肉制品的持水性,常加入碱性磷酸盐,加入后常造成pH向中性偏移,往往使呈色效果不好,所以其用量必须注意。

3.温度生肉呈色的进行过程比较缓慢,经过烘烤加热后,则反应速度加快。

而如果配好料后不及时处理,生肉就会褪色,特别是灌肠机中的回料,由于氧化,回出来时已褪色,这就要求迅速操作,及时加热。

4.其它因素例如添加抗坏血酸,当其用量高于亚硝酸盐时,在腌制时可起助呈色作用,在贮藏时可起护色作用,蔗糖和葡萄糖由于其还原作用,可影响肉色强度和稳定性;加烟酸,烟酰胺也可形成比较稳定的红色,但这些物质没有防腐作用,所以暂时还不能代替亚硝酸钠。

另一方面有些香辛料如丁香对亚硝酸盐还有消色作用。

四、简述冻结速度和肉质量的关系(10)冻结速度快,由于细胞外溶液浓度低,首先在这里产生冰晶,而此时细胞内的水分还以液相残存着。

同温度下水的蒸汽压总大于冰,在蒸汽压差作用下细胞内的水向冰晶移动,形成较大的冰晶且分布不均匀。

水分转移除随蒸汽压差外还因动物死后蛋白质保水能力降低,细胞膜的透水性增强而加强。

快速冷冻和慢速冷冻虽然都能达到冻结的目的。

但对肉品质量的影响却有显著不同。

肉的冻结过程是肌细胞间的水分先冻结并出现过冷现象而后细胞内水分冻结,这是由于细胞间的蒸汽压小于细胞内的蒸汽压,盐类的浓度也较细胞内低,而冻结点高于细胞内之故。

因此细胞间水分先形成冻结晶。

随之在结晶体附近的溶液浓度增高并通过渗透压的作用,使细胞内的水分不断向细胞外渗透,并围绕在冰晶体的周围使冰结晶不断增长,而成为大的颗粒状。

直至温度下降到足以使细胞内部的液体冻成冰结晶为止。

五、试述肌球蛋白的结构和特性(15)肌球蛋白是肌肉中含量最高也是最重要的蛋白质,约占肌肉总蛋白质的三分之一,占肌原纤维蛋白质的50%~55%,肌球蛋白是粗丝的主要成分,构成肌节的A带。

它由二条很长的肽链相互盘旋构成,这二条肽链称为重链,二条肽链各形成一盘旋的头部。

在尾部有数条轻链,因此,肌球蛋白的形状很像“豆芽”,全长为140nm,其中头部20nm,尾部120nm;头部的直径为5nm,尾部直径2mm。

肌球蛋白在胰蛋白酶的作用下,裂解为二个部分,即由头部和一部分尾部构成的重酶解肌球蛋白(Heavy meromyosin,HMM)和尾部的轻酶解肌球蛋白(Light meromyosin,LMM)。

HMM在木瓜蛋白酶(papain)的作用下可再裂解成二个亚碎片,即头部HMMS 和一部分尾部HMMS 。

大约需400个肌球蛋白分子构成一条粗丝。

在构成粗丝时,肌球蛋白的尾部相互重叠,而头部伸出在外,并作很有规则的排列。

肌球蛋白的性质:(1)溶解性(2)流动双折射现象(3)ATP酶活性(4)与肌动蛋白结合(5)等电点(6)受热易变性六、试述红肠的加工工艺和操作要点(15)(1)原料的选择和粗加工(2)肉的切块①皮下脂防切块②瘦肉的切块:将瘦肉按肌肉.组织的自然块分开,顺肌纤维方向切成100~150g 的小肉块。

(3)肉的腌制用食盐和硝酸盐腌制,提高肉的保水性、结着性,并使肉呈鲜亮的颜色。

①瘦肉的腌制食盐为3%,硝酸盐为0.04%。

在瘦肉腌制中还要加0.4%的磷酸盐和0.1%的抗坏血酸盐;应将腌料与肉充分混合进行腌制,腌制时间为3天;温度为4~10℃。

②脂肪的腌制用盐量为3~4%,不加硝酸盐。

(4)制馅①瘦肉绞碎:腌制好的瘦肉用绞肉机绞碎,绞肉机筛孔直径为5~7mm。

绞肉使余下的结缔组织、筋膜随同肌肉被绞碎,同时增加肉的保水性和粘着性。

②脂肪切块:将腌制后的脂肪切成1立方厘米的小块③配方:瘦肉75㎏,脂肪19㎏,淀粉6㎏,胡椒粉150g,味素200g,桂皮粉100g,大蒜400g。

④拌馅:先加入猪瘦肉和调味料,拌制少许后,加定量水继续拌制,最后加淀粉和脂肪块。

(5)灌制用猪小肠衣,灌制前先将肠衣用温水浸泡,再用温水反复冲洗并检查是否有漏洞。

灌完后拧节,每节长为18~20cm,每杆穿10对,两头用绳系,如果不够对数要用绳子接起来。

另外,灌完上杆前要立即用针扎孔放气,防止煮制时肠衣破裂。

⑹烘烤经晾干后的红肠送烘烤炉内进行烘烤,烤炉温度为70~80℃,时间为25~30min。

(7)煮制有两种煮制方法,一种是蒸汽煮制、适合于较大的肉制品厂,是在坚固而密封的容器中进行;另一种为水煮制法,我国大多数肉制品历采用水煮法。

锅内水温升到95℃左右时将红肠下锅,以后水温保持在80-85℃,水温如太低不易煮透;温度过高易将灌肠煮破,且易使脂肪熔化游离,待肠中心温度达到74℃即可。

煮制时间为30~40min。

(8)熏制红肠煮之后要进行烟熏,因为经煮制后变成是软状态市场体的色泽变得暗淡无光,这种灌肠不易保存,所以要经过烟熏。

把红肠均匀地挂到熏炉内,不挤不靠,各层之间相距10cm左右,最下层的灌肠距火堆1.5m。

一定要注意烟熏温度,不能升温太快,否则易使肠体爆裂,应采用梯形升温法,熏制温度为35-55-75℃,熏制时间8~12h。

七、试述罐头加工中排气的作用(10)①阻止需氧菌和霉菌的生长发育许多微生物都需在有氧的情况下生长,排除氧气,可控制需氧性微生物的生长。

②防止容器变形或破损因为加热杀菌时空气膨胀容易使容器变形或破损,特别是卷边受到挤压后,易影响其密封性。

③控制或减轻罐藏食品贮藏中出现的罐内壁腐蚀罐内和食品内如有空气存在,则罐内壁常会在其它食品成分的影响下出现严重腐蚀的现象。

④避免或减轻维生素和其它营养物质遭受破坏,减轻食品色、香、味的变化食品和空气接触,特别是食品的表面上极易发生氧化反应从而导致色香味的变化。

例如脂肪含量较高的食品就会发黄或酸败。

⑥有利于对罐头质量的检查(打检)杀菌时,如罐内排气不好易造成胀罐,而微生物腐败也易造成胀罐。

前者为假胀罐,后者为腐败变质性胀罐。

2003年肉品科学技术试卷答案(B)食品99一、名词解释(20分)冰结晶最大形成区:在-1~-5℃温度范围内,几乎80%的水分结成冰,此温度范围称为冰结晶最大形成区解冻僵直收缩:动物屠宰后,尸僵未完成前即将肉冻结,这样肉在缓化时会发生更大的收缩,这叫解冻僵直收缩保水性;肉及肉制品在加工过程中保持肉中本身水分及添加入水分的能力。

干耗:肉在冷却或冻藏过程中水分的蒸发水分活性:水分活度(water Activity, Aw)是指食品在密闭器内测得的水蒸汽压力(P )与同温下测得的纯水蒸汽压力(P0)之比。

DFD肉:是一种异常肉质,常发生在牛羊肉,干、硬、黑的肉。

真空度:为大气压与罐内残余气体的压力。

Z值:,对一定对象菌,杀菌温度缩短为原来的十分之一,所需提高的温度值。

二、试述肉中水分存在的状态(10)(1)结合水是指与蛋白质分子表面借助极性基因与水分子的静电引力而紧密结合的水分子层,它的冰点很低(-40℃),无溶剂特性,不易受肌肉蛋白质结构和电荷变化的影响,甚至在施加严重外力条件下,也不能改变其与蛋白质分子紧密结合的状态。

结合水约占肌肉总水分的5%。

(2)不易流动水肌肉中大部分水分(80%)是以不易流动水状态存在于纤丝(myofilament)、肌原纤维及膜之间。

它能溶解盐及其它物质,并在0℃或稍低时结冰。

这部分水量取决于肌原纤维蛋白质凝胶的网状结构变化,通常我们度量的肌肉系水力及其变化主要指这部分水。

(3)自由水指存在于细胞外间隙中能自由流动的水,约占总水分的15%。

三、试述肌肉的宏观和微观结构(20)宏观结构:家畜体上大约有600块以上形状、大小各异的肌肉,但其基本构造是一样的。

肌肉的基本构造单位是肌纤维,肌纤维与肌纤维之间有一层很薄的结缔组织膜围绕隔开,此膜叫肌内膜;每50~150条肌纤维聚集成束,称为肌束;外包一层结缔组织鞘膜称为肌周膜或肌束膜,这样形成的小肌束也叫初级肌束,由数十条初级肌束集结在一起并由较厚的结缔组织膜包围就形成次级肌束(又叫二级肌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