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科学与技术试卷(A)

合集下载

分离科学复习题

分离科学复习题

分离科学复习题绪论分离就是将某种或某类物质从复杂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使之与其它物质分开,以相对纯的形式存在。

分离只是⼀个相对的概念。

分离的形式主要有两种:⼀种是组分离;另⼀种是单⼀分离。

组分离时将性质相近的⼀类组分从复杂的混合物体系中分离出来。

如⽯油炼制中轻油和重油的分离。

单⼀分离时将某种化合物以纯物质的形式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如化学标准品的制备。

与分离紧密相关的⼏个概念:富集、浓缩和纯化。

富集:是指在分离过程中使⽬标化合物在某空间区域的浓度增加。

浓缩:是指将溶液中的⼀部分溶剂蒸发掉,使溶液中存在的所有溶质的浓度都同等程度提⾼的过程。

浓缩是溶剂与溶质的相互分离,不同溶质相互并不分离。

纯化:是通过分离操作使⽬标产物纯度提⾼的过程,是进⼀步从⽬标产物中出去杂质的分离操作。

根据⽬标组分在原始溶液中相对含量(摩尔分数)的不同,可以将富集、浓缩和纯化三个概念进⾏⼤致的区分。

富集⽤于对摩尔分数⼩于0.1的组分的分离,特别是对痕量组分的分离,如海⽔中中⾦属的分离。

浓缩⽤于对摩尔分数⼩于0.1~0.9范围内的组分的分离,这时的⽬标组分是溶液中的主要组分之⼀。

纯化是⽤于对摩尔分数⼤于0.9的组分的分离,特别是对痕量组分的分离。

这时样品中的主要组分已经是⽬标物质,纯化只是为了使其摩尔分数进⼀步提⾼。

分离科学是研究从某混合物中分离、富集或纯化某些组分,以获得相对纯物质的规律及其应⽤的⼀门学科。

分离的⽬的主要由以下⼏个⽅⾯:1. 分析操作的样品前处理。

2. 确认⽬标物质的结构。

3. 获取单⼀纯物质或某类物质以作它⽤。

4. 除掉有害或有毒物质。

分离按被分离物质的性质分类1. 物理分离法(如离⼼分离、电磁分离)2. 化学分离法(如沉淀、萃取、⾊谱分离、选择性溶解)3. 物理化学分离法(如蒸馏、挥发、电泳区带熔融、膜分离)分离按分离过程的本质分:1. 平衡分离过程2. 速度差分离过程3. 反应分离过程分离⽅法的评价分离⽅法的好坏理论上可以⽤⽅法的分离度、回收率、富集倍数、准确性和重现性等进⾏评价。

现代分离技术复习资料

现代分离技术复习资料

现代分离技术复习资料【考试类型:名词解释、选择、简答、论述】一、分离技术的分类分离就是把具有不同性质的物质分开。

功能包括提取、澄清或净化、浓缩、干燥和回收等,目的是提纯、去杂。

食品分离技术指各种分离技术在食品科学与食品工程中的应用,它依据某些理化原理将食品物料中的不同组分进行分离,是食品加工中的一个主要操作过程。

分类:a机械分离:简单分离,不涉及传质。

b传质分离:分离过程有质量传递过程发生:平衡分离过程:平衡分离过程为借助分离媒介(如热能、溶剂、吸附剂等)使均相混合物系统变为两相系统。

再以混合物中各组分在处于相平衡的两相中不等同的分配为依据而实现分离。

速率控制分离过程:速率控制分离过程是指借助某种推动力,如浓度差、压力差、温度差、电位差等的作用,某些情况下在选择性透过介质的配合下,利用各级分扩散速度的差异而实现混合物的分离操作。

c其他物理场辅助分离技术:超声波萃取、微波辅助..、超声微波协同萃取二、膜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采用天然或人工合成的高分子薄膜,以外界能量或者化学位差为推动力,对双组分或多组分的溶质和溶剂进行分离、分级、提纯和富集的方法。

浓度差极化(----影响反渗透的操作):在边界层附近形成一种浓度梯度,紧靠于膜表面的溶质浓度最大、这种浓度梯度就称为浓差极化。

【反渗透前应该预过滤,尽量控制浓差极化程度;实验完成对膜进行逆洗】浓差极化的危害:影响浓差极化的因素:a 透水速率;b 溶液黏度;c 溶质在溶液中的扩散系数;d 表面溶液的流动情况。

反渗透的应用:果汁浓缩;葡萄酒中酒石脱出;低度啤酒的生产;纯水制备。

电渗析的应用:脱盐;有机酸提取;纯水制备;味精提取。

三、离子交换依赖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利用带电分子中电荷的差异进行分离。

离子交换树脂的吸附选择:在产品分离过程中,需分离的溶液中常常存在着多种离子,探讨离子交换树脂的选择性吸附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离子交换过程的选择性就是在稀溶液中某种树脂对不同离子交换亲和力的差异。

2022年汕头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数据结构与算法》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

2022年汕头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数据结构与算法》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

2022年汕头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数据结构与算法》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一、选择题1、用数组r存储静态链表,结点的next域指向后继,工作指针j指向链中结点,使j沿链移动的操作为()。

A.j=r[j].nextB.j=j+lC.j=j->nextD.j=r[j]->next2、下述文件中适合于磁带存储的是()。

A.顺序文件B.索引文件C.哈希文件D.多关键字文件3、算法的计算量的大小称为计算的()。

A.效率B.复杂性C.现实性D.难度4、有六个元素6,5,4,3,2,1顺序入栈,下列不是合法的出栈序列的是()。

A.543612B.453126C.346521D.2341565、下面关于串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串是字符的有限序列B.空串是由空格构成的串C.模式匹配是串的一种重要运算D.串既可以采用顺序存储,也可以采用链式存储6、排序过程中,对尚未确定最终位置的所有元素进行一遍处理称为一趟排序。

下列排序方法中,每一趟排序结束时都至少能够确定一个元素最终位置的方法是()。

Ⅰ.简单选择排序Ⅱ.希尔排序Ⅲ.快速排序Ⅳ.堆排Ⅴ.二路归并排序A.仅Ⅰ、Ⅲ、Ⅳ B.仅Ⅰ、Ⅱ、Ⅲ C.仅Ⅱ、Ⅲ、Ⅳ D.仅Ⅲ、Ⅳ、Ⅴ7、循环队列放在一维数组A中,end1指向队头元素,end2指向队尾元素的后一个位置。

假设队列两端均可进行入队和出队操作,队列中最多能容纳M-1个元素。

初始时为空,下列判断队空和队满的条件中,正确的是()。

A.队空:end1==end2;队满:end1==(end2+1)mod MB.队空:end1==end2;队满:end2==(end1+1)mod (M-1)C.队空:end2==(end1+1)mod M;队满:end1==(end2+1) mod MD.队空:end1==(end2+1)mod M;队满:end2==(end1+1) mod (M-1)8、每个结点的度或者为0或者为2的二叉树称为正则二叉树。

2022年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操作系统》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

2022年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操作系统》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

2022年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操作系统》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一、选择题1、若某文件系统索引节点(inode)中有直接地址项和间接地址项,则下列选项中,与单个文件长度无关的因素是().A.索引节点的总数B.间接地址索引的级数C.地址项的个数D.文件块大小2、下面关于文件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A.文件系统负责文件存储空间的管理,但不能实现文件名到物理地址的转换B.在多级目录结构中,对文件的访问是通过路径名和用户目录名进行的C.文件可以被划分成大小相等的若干物理块,且物理块大小也可以任意指定D.逻辑记录是对文件进行存取操作的基本单位3、下列选项中,满足短任务优先且不会发生“饥饿”现象的调度算法是()。

A.先来先服务B.高响应比优先C.时间片轮转D.非抢占式短任务优先4、若系统S1采用死锁避免方法,S2采用死锁检测方法。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I.S1会限制用户申请资源的顺序,而S2不会II.S1需要进程运行所需资源总最信息,而S2不需要III.SI不会给可能导致死锁的进程分配资源,而S2会A.仅I、IIB.仅II、IIIC. 仅I、IID. I、II、III5、下面所列进程的3种基本状态之间的转换不正确的是()A.就绪状态→执行状态B.执行状态→就绪状态C.执行状态→阻塞状态D.就绪状态→阻塞状态6、在页式虚拟存储管理系统中,采用某些页面置换算法,会出现Belady异常现象,即进程的缺页次数会随着分配给该进程的页框个数的增加而增加。

下列算,法中,可能出现Belady异常现象的是()。

I.LRU算法 II.FIFO算法 III.OPT 算法A. 仅IB.仅IIC.仅I、IIID. 仅I、III7、总体上说,“按需调页”(Demand-Paging)是个很好的虚拟内存管理策略。

但是,有些程序设计技术并不适合于这种环境,例如()A.堆栈B.线性搜索C.矢量运算D.分法搜索8、下列观点中,不是描述操作系统的典型观点的是()。

分离科学基础答案

分离科学基础答案

分离科学基础答案【篇一:分离科学思考题答案 2】一、名词解释截留率:指溶液经超滤处理后被膜截留的溶质量占溶液中该溶质总量的百分率。

水通量:纯水在一定压力温度0.35mpa25℃下试验透过水的速度。

浓差极化:电极上有电流通过时电极表面附近的反应物或产物浓度变化引起的极化。

分配系数:物质在两种不相混的溶剂中平衡时的浓度比 hlb值:表面活性剂亲水-亲油性平衡的定量反映。

萃取因素:影响双水相萃取的因素包括聚合物体系无机盐离子体系ph体系温度及细胞温度的影响。

带溶剂:易溶于溶剂中并能够和溶质形成复合物且此复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又容易分解的物质也称为化学萃取剂。

结晶:.物质从液态溶液或溶融状态或气态形成晶体。

晶核:过饱和溶液中形成微小晶体粒子是晶体生长必不可少的核心。

重结晶:利用杂质和洁净物质在不同溶剂和温度下的溶解度不同将晶体用合适的溶剂再次结晶以获得高纯度的晶体操作。

双水相萃取:利用物质在互不相溶的两水相间分配系数的差异进行的分离操作。

超临界流体萃取:利用超临界流体作为萃取剂对物质进行溶解和分离。

离子交换技术:通过带电的溶质分子与离子交换剂中可交换的离子进行交换而达到分离纯化的方法。

膜污染:指处理物料中的微粒胶体或溶质大分子与膜存在物理化学作用或机械作用而引起的在膜表面或膜孔内吸附沉积造成膜孔径变小或堵塞使膜产生透过流量与分离特性的不可逆变化现象。

凝聚值:胶粒发生凝聚作用的最小电解质浓度。

精馏: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度的差异及回流手段来实现分离液体混合物的单元操作。

最小回流比:当回流比减小到某一数值后使两操作线的交点d落在平衡曲线上时图解时不论绘多少梯级都不能跨过点d表示所需的理论板数为无穷多相应的回流比即为最小回流比萃取精馏:向原料液中加入第三组分称为萃取剂或溶剂以改变原有组分间的相对挥发度而得到分离。

共沸精馏:体系中加入一个新的组分称为共沸剂共沸剂与待分离的组分形成新的共沸物用精馏的方法使原体系中的组分得到分离。

科学与技术期末总复习题填空

科学与技术期末总复习题填空

绪论一、填空题1.18世纪未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指出:技术是为了(某一目的)共同协作组成的(各种工具和规则体系)。

2.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引入高技术这一名词,并于1986年3月制定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这个纲要简称为(863计划)。

这一计划的实施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3.科学是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是分析、研究事物的一种探索过程,科学具有社会属性,是一项全社会的事业。

4. 科学认识发生和发展的动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存在于科学外部的,是社会的(经济发展)需要;二是存在于科学内部的,是科学认识本身的逻辑。

5.技术是人类利用自然规律控制、(改造)自然的过程和能力。

6.技术的来源有三条渠道,(生产实践)、(科学理论)和科学理论。

7.(创新)是科技进步的核心。

8. 在19世纪中叶以前,科学是落后于生产和技术的,科学、技术和生产之间的关系,是生产—技术—科学,从19世纪下半叶以后,这种关系形成了(科学—技术—生产)的发展顺序。

9. 我国1986年3月制定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即863计划)中被评选列入该纲要的8个高技术群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和海洋技术。

10.科学发展经历了不同的时代。

从组织形式上看,16世纪是以科学家(伽利略)为代表的(个体活动)时代;17世纪是以科学家(牛顿)为代表的(松散的群众组织)时代;18世纪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是以科学家(爱迪生)的“实验工厂”为代表的(集体研究)时代;今天科学已经进入了(国际合作的跨国建制)时代。

二、选择题1.18世纪未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指出:技术是为某一目的共同协作组成的各种工具和_______。

A.规则体系B.规章制度C.评价体系D.规定第一章科学发展与技术进步一、填空题1.自然选择学说的要点是(变异的普遍性)、(繁殖过剩)和(生存斗争与适者生存)。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数字逻辑电路》考试题及答案(A)试卷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数字逻辑电路》考试题及答案(A)试卷

院系: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座位号:A. 4B. 3C. 6D. 57. 下列电路中属于时序逻辑电路的是 【 】A. 加法器B. 数据分配器C. 计数器D. 译码器8. 下列关于门电路的使用,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TTL 与非门闲置输入端可以直接接电源B. 具有推拉输出结构的TTL 门电路的输出端可以直接并联使用C. CMOS 或门闲置输入端应接地D. CMOS 门电路的闲置输入端不允许悬空 9. 为了降低555定时器组成多谐振荡器的振荡频率,外接R 、C 值应为 【 】A. 同时增大R 、C 值B. 同时减小R 、C 值C. 同比增大R 值减小C 值D. 同比增大C 值减小R 值 10. 若停电数分钟后恢复供电,下列选项中信息能够保持不变的是 【 】A. ROMB. 动态RAMC. MUXD. 静态RAM1. 8位D/A 转换器的理论分辨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 64个输入端的编码器按二进制数编码时,输出端的个数是__________________。

3. 变量数相同时,下标编号相同的最大项i M 和最小项i m 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

4. 图2.1所示集成计数器的模M=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2.1 (题2.4图)5. 共阳极接法数码显示器需要配用输出 电平有效的译码器。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6. 对于T 触发器,当T=______时,触发器处于保持状态。

7. 逻辑函数C B AB F +=的反函数F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8. 5个变量的逻辑函数全部最大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个。

9. 二进制数()20110.101110转换成十进制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

10. 同步RS 触发器的特性方程中,约束条件为RS=0,说明这两个输入信号不能同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年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数据库原理》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

2023年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数据库原理》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

2023年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数据库原理》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一、填空题1、设有关系模式R(A,B,C)和S(E,A,F),若R.A是R的主码,S.A是S的外码,则S.A的值或者等于R中某个元组的主码值,或者______取空值,这是规则,它是通过______和______约束来实现的。

2、某事务从账户A转出资金并向账户B转入资金,此操作要么全做,要么全不做,为了保证该操作的完整,需要利用到事务性质中的_____性。

3、如果多个事务依次执行,则称事务是执行______;如果利用分时的方法,同时处理多个事务,则称事务是执行______。

4、数据仓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数据集合,支持管理的决策过程。

5、若事务T对数据对象A加了S锁,则其他事务只能对数据A再加______,不能加______,直到事务T释放A上的锁。

6、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数据库的运行管理以及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等4个方面。

7、数据仓库主要是供决策分析用的______,所涉及的数据操作主要是______,一般情况下不进行。

8、在SQL Server 2000中,某数据库用户User在此数据库中具有对T 表数据的查询和更改权限。

现要收回User对T表的数据更改权,下述是实现该功能的语句,请补全语句。

_____UPDATE ON T FROM User;9、在数据库系统封锁协议中,一级协议:“事务在修改数据A前必须先对其加X锁,直到事务结束才释放X锁”,该协议可以防止______;二级协议是在一级协议的基础上加上“事务T在读数据R之前必须先对其加S锁,读完后即可释放S锁”,该协议可以防止______;三级协议是在一级协议的基础上加上“事务T在读数据R之前必须先对其加S锁,直到事务结束后才释放S 锁”,该协议可以防止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肥师范学院
(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 考核类型: 考试形式: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选择题(10分)
1.在低浓度时Nernst 分配定律可表述为( )
A.K D =[A] O /[A] W
B. K D =[A] W /[A] O
C. K D =∑[A] O /∑[A] W
D.K=D
2.单级萃取时位达到有效分离组分A 和组分B 的重要条件是( ) >≧≤>>
A. S f <104
B.D A /D B <104
C. D A =D B
D. S f ≥103
3.萃取分离中一般要求分配比D 值应( ) A.D ≤10 B.(总C O )/ (总C W )≥10 C.D ≥1 D. D <1
4.萃取百分率Q 设萃取次数为n,则第n 次萃取的萃取率Q n 应表述为( )
A. ()n w n O w V Q D V V =∙+
B.Q n = 1-()w O w
V D V V ∙+ C. (
)/n w O D Q D V V =+ D. ()1n D Q D =+ 5.在反相色谱中,首先流出色谱柱的组分是( )的物质。

A.极性弱
B.离子化合物
C.极性强
D.中等极性
二、填空题(10分)
1.分离是( )
2.萃取过程的基本原理是( )。

3.均匀沉淀原理是( )。

4.色谱中理论塔板高度定义为( )。

5.在色谱中,组分在固定相中的保留时间记为( )。

6.离子交换树脂的交联度越大,选择性越( )。

7.利用硫化铜沉淀的形成,使溶液中的Hg 2+一起沉淀下来,此处CuS 称为( ) 剂,这种方法叫分离法。

8.萃取体系由( )组成。

9.液膜是悬浮在液体中很薄的一层乳液微粒,乳液通常由( )( )和( )制成。

10.一般说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多为( )型,而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多为( )型。

三、名词解释(28分)
1.包结化合物:
2.环炉分析:
3.等速电泳:
4.(半萃)pH 1/2:
5.Donnan 平衡(亦称膜平衡):
6.流动载体:
7.分离因子:
四、问答题(28分)
1.何为交换树脂的交换容量?如何测定交换容量?(4分)
2.Cs+和Na+在Dowex50-X8离子交换柱上的选择性系数分别为K Cs+=
3.25,K Na+=1.98,那么在此交换柱上能否实现分离?为什么?(5分)
3.欲分离Fe3+和Ni2+应选用何种离子交换树脂?并叙述分离过程。

(4分)
4.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上,下述离子的亲和力如何?(按亲和力从大到小排列)。

Ba2+、Er3+、Mg2+、Ag+、Al3+、K+、Na+、Pu4+、Li+ (4分)
5.简述在强酸性介质中含有肟类流动载体的液膜分离Cu2+机理。

(参考原理:2RH+ Cu2+ R2Cu+2H+)(10分)
五、计算题(24分)
1.镨与钕二元素未加EDTA前分离因子S=1.027,当有EDTA存在时,形成配合物的稳定常数为K NdY=1016.61, K PrY=1016.40,求加入EDTA后的镨钕分离因子S×=?(本题5分)
2.加ZnO悬浊液(形成Zn(OH)2)到酸性溶液中,当溶解反应进行到, [Zn2+]=0.1mol/L时,此溶液的pH为多少?已知:Ksp, Zn(OH)2=1.2×10-17。

(5分)
3.三氟乙酰丙酮分配在卤仿和水中得以下结果:
当溶液pH=1.16时,分配比为2.00
当溶液pH=6.39时,分配比为1.40
求它在卤仿和水中的分配系数K D及理解常数Ki.(5分)
4.含有纯KBr,NaCl混合物的试样0.2567g,溶解后过H型阳离子交换柱,流出液用0.1023mol/LNaOH溶液滴定至终点,需用30.18ml。

计算KBr,NaCl 的百分含量。

(K 39.1,Br79.9,Na 23.0 Cl 3
5.5)(5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