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运动地影响因素

合集下载

神经体液因素对呼吸运动的影响及其机制

神经体液因素对呼吸运动的影响及其机制

神经体液因素对呼吸运动的影响及其机制神经体液因素是指神经系统和体液系统对呼吸运动产生影响的因素。

具体来说,神经体液因素包括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两个方面。

神经调节主要通过神经冲动的传导和神经递质的释放来调控呼吸运动,而激素调节则是通过激素的分泌和作用来影响呼吸运动。

神经调节对呼吸运动的影响主要包括呼吸中枢的调节和周围神经元的调节。

呼吸中枢是位于脑干的一组神经元,通过对呼吸肌的兴奋或抑制来控制呼吸运动的产生和调节。

呼吸中枢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延髓呼吸中枢和皮质呼吸中枢。

延髓呼吸中枢对自主呼吸具有基本调节功能,主要通过化学刺激、伸展刺激和感觉刺激等来产生呼吸运动。

皮质呼吸中枢则对自主呼吸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主要受到大脑皮质和边缘系统的控制。

周围神经元是位于呼吸肌附近的神经元,主要通过对呼吸肌的直接调控来影响呼吸运动。

在呼吸运动中,呼吸肌的收缩主要受到迷走神经和脊髓运动神经的控制。

迷走神经通过对呼吸肌的兴奋来促进呼吸运动的产生,而脊髓运动神经则通过对呼吸肌的抑制来抑制呼吸运动的产生。

激素调节对呼吸运动的影响主要包括神经激素和非神经激素两个方面。

神经激素主要包括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它们通过激活交感神经系统来增加呼吸肌的收缩力,促进呼吸运动的产生。

非神经激素主要包括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素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它们通过对呼吸中枢和呼吸肌的直接或间接调节来影响呼吸运动的产生。

神经体液对呼吸运动的调节机制主要是通过对呼吸肌的兴奋或抑制来实现的。

神经调节主要是通过神经冲动的传导和神经递质的释放来产生作用,它们通过神经元之间的突触连接来实现信息的传递和转化。

激素调节则是通过激素的分泌和作用来产生作用,它们通过血液循环将信号传递到呼吸中枢和呼吸肌,从而调节呼吸运动的产生。

总的来说,神经体液因素对呼吸运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神经调节主要通过神经冲动的传导和神经递质的释放来产生作用,主要通过呼吸中枢和周围神经元的调节来实现。

呼吸运动的神经生理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呼吸运动的神经生理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呼吸运动的神经生理机制及其影响因素呼吸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也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生理过程。

人体的呼吸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心理、环境等,而这些因素与呼吸运动的神经生理机制密切相关。

本文将探讨呼吸运动的神经生理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呼吸运动的神经生理机制呼吸运动的神经生理机制是一个相互协调的过程,涉及到多个神经元和神经递质。

简单来说,呼吸运动由呼吸中枢控制,呼吸中枢包括延髓呼吸中枢和大脑皮层呼吸中枢。

延髓呼吸中枢位于脑干,主要调节呼吸的频率和深度;大脑皮层呼吸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主要是调节呼吸的节律和深度。

这两种呼吸中枢通过神经纤维相互联系,形成一个复杂的调节系统。

呼吸运动的神经生理机制还包括多种神经递质,如乙酰胆碱、GABA、谷氨酸等,这些神经递质与呼吸运动的控制密切相关。

乙酰胆碱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它是负责调节延髓呼吸中枢的主要信号物质。

当呼吸深度和频率增加时,乙酰胆碱信号也会增强,在调节呼吸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呼吸运动的神经生理机制还涉及到多种感受器,如肺部和心血管感受器等,这些感受器可以传递呼吸和血液压力的信息到呼吸中枢,调节呼吸过程。

因此,呼吸运动的神经生理机制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调节过程,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生理和环境因素等。

呼吸运动的影响因素心理因素心理因素是影响呼吸运动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面临强烈的情绪,如焦虑、恐惧、愤怒等时,会产生自主神经系统的激活,导致呼吸加快和加深,从而使人感到气短或喘不过气来。

这是与自主神经系统的交感神经激活有关的,交感神经激活可以促进呼吸中枢的兴奋,加快呼吸和心率等。

另一方面,当身体处于放松状态时,呼吸通常会变慢和深,这是与自主神经系统的副交感神经激活有关。

副交感神经激活可以抑制呼吸中枢的兴奋,从而使呼吸放缓、平稳和深挺。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也是影响呼吸运动的重要因素之一。

环境中的气体成分、温度、湿度等都可以影响呼吸运动的控制和调节。

例如,在高海拔地区,氧气浓度较低,而且空气干燥,这些因素都可以影响呼吸运动。

呼吸运动的影响因素与急性呼吸功能不全

呼吸运动的影响因素与急性呼吸功能不全

患者情况
患者因重症肺炎入院,出现高热、咳 嗽、呼吸困难等症状。
诊断
通过X线胸片和实验室检查,医生确 诊为重症肺炎并发呼吸功能不全。
治疗
患者接受了抗生素治疗、氧疗和机械 通气等治疗措施,病情逐渐好转。
总结
重症肺炎是导致呼吸功能不全的常见 原因之一,及时诊断和治疗对于改善 预后至关重要。
案例二:急性哮喘导致呼吸功能不全
感谢您的观看
海拔高度
高海拔地区的气压较低,空气中的 氧气含量也较低,会对人体的呼吸 运动产生影响。
02
急性呼吸功能不全的病 理机制
病因
外伤
如车祸、跌落等事故导致的肋 骨骨折、气胸、血胸等。
感染
肺炎、肺结核等感染性疾病引 起肺组织炎症反应,导致肺通 气和换气功能障碍。

过敏反应
如过敏性哮喘、过敏性肺炎等 ,由过敏原引起的气道痉挛和 炎症反应。
呼吸运动的影响因素 与急性呼吸功能不全
目录
• 呼吸运动的影响因素 • 急性呼吸功能不全的病理机制 • 急性呼吸功能不全的预防与控制 • 急性呼吸功能不全的案例分析
01
呼吸运动的影响因素
生理因素
年龄
不同年龄段的人,呼吸运动的频率和 深度会有所不同。例如,儿童和老人 的呼吸频率较慢,青壮年的呼吸频率 较快。
性别
身体状况
身体健康状况良好的人,呼吸运动相 对稳定,而身体虚弱或患有慢性疾病 的人,呼吸运动可能会出现异常。
男性和女性的呼吸运动也存在差异, 一般而言,男性的呼吸频率较慢,但 呼吸深度较大。
病理因素
01
02
03
呼吸道疾病
如感冒、哮喘、慢性阻塞 性肺疾病等,会导致呼吸 道狭窄或阻塞,影响呼吸 运动的正常进行。

实验呼吸运动的调节及影响因素

实验呼吸运动的调节及影响因素

实验呼吸运动的调节及影响因素一、实验目的1、掌握家兔气管插管基本操作。

2、熟悉缺氧、增大无效腔、牵拉迷走神经、剪断迷走神经后呼吸运动的变化并解释原因。

3、了解减压反射的过程。

二、实验动物与器材1、实验动物:家兔。

2、实验器材:常用手术器械、兔手术台、张力换能器、纱布、手术线、气管插管、20%氨基甲酸乙酯、BL-420 F机能实验系统、0.9%氯化钠注射液。

三、实验步骤1、麻醉与固定:用20%氨基甲酸乙酯4ml/kg由耳缘静脉注入,待动物麻醉后,将其仰卧位固定在兔手术台上。

2、气管插管:在颈正中切开皮肤6-8cm,用止血钳分离皮下组织及肌肉,暴露气管,在其下穿线,在甲状软骨下第4或5个软骨环的位置在气管上做倒“T”型切口,插入气管插管。

3、分离两侧迷走神经:在气管的一侧用拇指和示指将皮肤和骨骼肌提起并外翻,同时用另外三指在皮肤外向上顶,便可以看到与气管平行的颈动脉鞘。

分离颈动脉鞘,观察与其伴行的神经,最粗最亮的那根就是迷走神经。

用玻璃分针小心将其分离开,并在下面穿线备用。

用同样方法分离另外一侧。

4、连接装置:将系有线的弯曲大头针勾住家兔胸部呼吸最明显的部位,再将线的另一端与固定于铁架台上的张力换能器相连,使其相互垂直,松紧适度。

将换能器输出端连于计算机的输出通道。

5、观察项目(1)点击“实验项目”菜单,选择菜单中的“呼吸实验”中“呼吸运动的调节”,描记正常呼吸曲线,观察曲线哪一部分代表吸气,哪一部分代表呼气。

(2)用两只手指堵住气管插管的两端30S,观察呼吸运动的曲线。

(3)在气管插管的一端连接100cm长的胶皮管,观察呼吸运动曲线的变化。

(4)牵拉一侧迷走神经,观察呼吸运动曲线的变化?(5)剪断一侧迷走神经,观察呼吸运动曲线的变化?剪断双侧迷走神经,观察呼吸运动曲线的变化?四、注意事项:1、麻醉要适度。

2、每项实验做完后,要让家兔恢复一段时间,然后再进行下一次操作。

3、气管在插管之前,要先把气管内的血渍清理干净,然后再进行插管。

实验23 呼吸运动的影响因素

实验23 呼吸运动的影响因素

实验23 呼吸运动的影响因素一、实验目的:观察CO2增多、缺氧等因素对呼吸运动的影响。

二、实验对象:健康家兔一只三、实验方法:略四、实验结果:表各因素对呼吸运动的影响实验项目呼吸深度呼吸频率吸入CO2增多缺氧增大无效腔静脉注射乳酸剪断单侧迷走神经剪断双侧迷走神经刺激迷走神经中枢端五、讨论:1.吸入CO2增多使呼吸加深加快:当吸入气中CO2增加或呼吸暂停等导致动脉血中P(CO2)在一定范围内升高时,CO2可通过两条途径刺激呼吸:一是兴奋外周化学感受器,冲动经窦神经和迷走神经传入延髓,兴奋呼吸中枢;二是通过使脑脊液中H+浓度增加,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再兴奋呼吸中枢;两者共同作用,反射性地使呼吸加深加快,肺通气量增加。

2.轻度缺氧使呼吸加深加快:一方面缺氧可直接抑制中枢:另一面缺氧可兴奋外周化学感受器,因此,缺氧的直接作用是抑制,间接作用是兴奋,轻度缺氧时,间接兴奋作用大于直接抑制作用,呼吸中枢兴奋,呼吸加深加快,肺通气量增加。

3.增大无效腔使呼吸加深加快:肺泡通气量=(潮气量—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

增大无效腔,肺泡通气量减少,故气体交换率低,致血液缺氧和CO2增多,从而兴奋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另外,增大无效腔时也增大了气道阻力,也使得呼吸加深加快。

4.静脉注射乳酸使呼吸加深加款:注射适量乳酸,使血液中H+适量增多,由于其不易透过血脑屏障,故主要通过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是呼吸中枢兴奋,呼吸加深加快。

5.剪断单侧迷走神经后,呼吸加深变慢,但不明显:迷走神经是肺牵张反射的传入神经,配合脑桥呼吸调整中枢,及时切断吸气,防止吸气过长过深,从而调整呼吸运动的深度和频率。

当切断一侧迷走神经以后,中断了该侧肺牵张反射的传入道路,肺扩张反射的生理作用就被消除,故呈现慢而深的呼吸运动。

由于对侧的迷走神经尚未剪断,对侧仍然存在肺牵张反射,故整体情况下,慢而深的呼吸不是很明显。

6.剪断双侧迷走神经,出现明显慢而深的呼吸:剪断双侧迷走神经后,肺牵张反射的生理作用完全被消除,故呈现明显慢而深的呼吸运动。

内科呼吸运动实验报告(3篇)

内科呼吸运动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呼吸运动的基本原理和调节机制。

2. 观察呼吸运动的主要影响因素,如CO2、O2、胸内压等。

3. 学习使用呼吸监测仪器,记录和分析呼吸运动数据。

二、实验原理呼吸运动是机体进行气体交换的重要生理过程,其调节机制主要涉及神经系统和体液系统。

呼吸中枢位于大脑皮层、间脑、桥脑、延髓和脊髓等部位,通过神经传导和体液调节共同控制呼吸运动的深度和频率。

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和分析呼吸运动的变化,探讨呼吸运动的调节机制。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家兔、生理盐水、CO2、O2、乳酸、麻醉剂、气管插管、呼吸传感器、生理信号采集处理系统、注射器、橡皮管、刺激电极等。

2. 实验仪器:手术台、常用手术器械、生物机能实验系统、二道生理记录仪、呼吸传感器、止血钳等。

四、实验方法1. 实验分组:将实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0只家兔。

2. 麻醉与手术:对家兔进行全身麻醉,进行颈部急性手术,记录家兔呼吸运动的方法。

3. 呼吸监测:采用呼吸传感器直接记录家兔的呼吸频率与幅度。

4. 观察指标:(1)吸入增加CO2的气体:观察呼吸频率和幅度的变化。

(2)吸入O2气体:观察呼吸频率和幅度的变化。

(3)静脉注射乳酸:观察呼吸频率和幅度的变化。

(4)增大无效腔:观察呼吸频率和幅度的变化。

5. 数据处理:采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吸入增加CO2的气体:实验结果显示,吸入增加CO2的气体后,家兔的呼吸频率和幅度均明显增加。

这是由于CO2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脊液中,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运动加强。

2. 吸入O2气体:实验结果显示,吸入O2气体后,家兔的呼吸频率和幅度无明显变化。

这表明O2对呼吸运动的调节作用较弱。

3. 静脉注射乳酸:实验结果显示,静脉注射乳酸后,家兔的呼吸频率和幅度明显增加。

这是由于乳酸改变了血液中的pH值,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和中枢化学感受器,使呼吸运动加强。

4. 增大无效腔:实验结果显示,增大无效腔后,家兔的呼吸频率和幅度明显增加。

机能实验学:体内外多种因素对呼吸运动的影响

机能实验学:体内外多种因素对呼吸运动的影响

化学感受性反射 肺牵张反射
中枢
Vagus nerve
实验步骤
称重、麻醉、固定、备皮
气管插管, 两侧迷走神经分离、备用
实 验项 目
CO2增加 缺氧 增大无效腔
呼吸 频率
注射尼可刹米
注射乳酸
剪断迷走神经(单侧、双eck anatomy
实验结果
http://192.168.0.1/jineng/monishiyan/huxi/huxi-index.htm
体内外多种刺激对呼吸运动调节的影响
生理教研室
实验目的
1 学习呼吸运动的记录方法 2 观察神经和体液因素对呼吸运动的影响
原理
▪ 呼吸运动能够有节律地进行,并与机体代 谢相适应是由于呼吸中枢调节的缘故。
▪ 体内外各种刺激均可以作用于呼吸中枢或 通过不同的感受器反射性地影响呼吸运动。
感受器
CO2 O2 H+ Dead space
延 髓 腹 外 侧 浅 表 部 位
(一)化学性反射调节
CO2、H+和O2对呼吸的影响
PCO2 外周化学感受器(次要,作用快) 中枢化学感受器(主要,作用慢)
H+ 外周化学感受器(次要,作用快) 中枢化学感受器(主要,作用慢)
PO2 外周化学感受器(全部,适应慢) 呼吸中枢(-)
(二)肺牵张反射
观察项目
频率
1、正常 2、CO2增加 3、缺氧 4、增大无效腔 5、注射尼可刹米 6、注射乳酸 7、剪断迷走神经(单侧、双侧) 8、刺激迷走神经中枢端
幅度
(一)化学性反射调节
1、外周化学感受器 感 受 器 :颈动脉体(呼吸)、主动脉体(循环) 适宜刺激:PO2↓、 PCO2 、H+

肺部呼吸实验报告

肺部呼吸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肺部呼吸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2. 掌握肺部呼吸实验的操作方法。

3. 分析实验结果,了解呼吸运动的影响因素。

二、实验原理呼吸运动是人体重要的生理活动之一,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

在呼吸运动中,肺泡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使人体获得氧气,同时排出二氧化碳。

呼吸运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呼吸中枢、化学感受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等。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家兔、麻醉剂、气管插管、生理盐水、乳酸、CO2、呼吸传感器、记录仪等。

2. 实验仪器:手术台、常用手术器械、生理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呼吸传感器、止血钳、气管插管、注射器、橡皮管、刺激电极、纱布等。

四、实验步骤1. 家兔麻醉:取一只家兔,称重后,用剪刀剪去耳缘静脉上的毛。

用20ml注射器由耳缘静脉缓慢推注25%氨基甲酸乙酯(1g/kg体重)进行麻醉。

2. 颈动脉插管:将颈动脉插管插入家兔的颈动脉,连接三通管和呼吸流量换能器,并连接RM6240生物信号采集系统,进行血压和呼吸监测。

3. 气管插管:将气管插管插入家兔的气管,连接三通管和呼吸流量换能器,并连接RM6240生物信号采集系统,进行呼吸监测。

4. 实验分组:将实验分为对照组、缺氧组、CO2增加组、乳酸酸中毒组、无效腔增大组等。

5. 实验操作:a. 对照组:给予正常生理盐水,观察呼吸频率和幅度变化。

b. 缺氧组:吸入氮气,使肺泡气中氧分压降低,观察呼吸频率和幅度变化。

c. CO2增加组:吸入增加CO2的气体,观察呼吸频率和幅度变化。

d. 乳酸酸中毒组:静脉注射乳酸,观察呼吸频率和幅度变化。

e. 无效腔增大组:增大无效腔,观察呼吸频率和幅度变化。

6. 记录实验数据:在实验过程中,记录呼吸频率、幅度、血压等数据。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对照组:呼吸频率和幅度在实验过程中保持稳定。

2. 缺氧组:呼吸频率和幅度明显增加,说明缺氧对呼吸运动有促进作用。

3. CO2增加组:呼吸频率和幅度明显增加,说明CO2对呼吸运动有促进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呼吸运动的影响因素
1.实验题目:呼吸运动的影响因素
2.实验目的:学习和记录麻醉动物呼吸运动的实验方法,观察各种因素改变对呼吸运
动的影响。

3.实验材料:家兔(2.13kg),家兔手术台,婴儿秤,动物手术器械,动脉导管,动
脉夹,气管插管,三通管,50cm长的橡皮管1根,注射器(1,5,10.20ml),注射针头,纱布,棉花,棉线,压力换能器,气袋2个,铁支架,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20%乌拉坦溶液,3%乳酸溶液,氮气,CO2气体,大小烧杯
4.实验方法和步骤:1:麻醉和固定家兔称重后,20%乌拉坦4ml/kg经耳缘静脉注
射,仰卧位固定于手术台上,剪去颈部兔毛。

2:颈部手术从甲状软骨向下做5-7cm长的颈正中切口,分离两侧迷走神经和气管,穿线备用。

3:插管及呼吸运动曲线的描记气管插管;
夹闭气管插管的一侧开口,观察并记录呼吸的运动曲线;(平静)
夹闭气管插管的一侧开口,将装有N2的气袋管口对准气管插口的另一侧开口(中间留有间隙,并罩住烧杯),缓慢增加吸入气中的N2含量,观察并记录呼吸的运动曲线;(N2)
CO2操作同上;(CO2)
将一根橡皮管连接在气管插管的一侧切口,夹闭另一侧开口,观察并记录呼吸的运动曲线;(无效腔)
由耳缘静脉注射乳酸2ml,观察并记录呼吸的运动曲线;(乳酸)
剪断一侧迷走神经,观察并记录呼吸的运动曲线;再切断另一侧的迷走神经,观察并记录呼吸的运动曲线;(迷走神经)
5.实验结果:
1.平静呼吸的运动曲线。

(错误)
2.增加吸入气N2家兔的呼吸运动曲线。

3.增加吸入气co2家兔的呼吸运动曲线。

家兔的呼吸加深加快。

4.增大无效腔家兔的呼吸运动曲线。

5.注射乳酸家兔的呼吸运动曲线。

8.实验讨论:
1.平静呼吸的运动曲线应是平稳的节律性呼吸,频率较低,但由于我们实验操作
有误,所记录的平静呼吸是家兔吸入N2后几分钟的呼吸,因氮气对家兔的影
响导致运动曲线的频率升高,且呼吸加深加快。

2.增加吸入气N2后家兔的呼吸加深加快,频率加快。

当家免吸入氮气的浓度增
加时,氧的浓度就降低,动脉血PO2能起到刺激中枢和外周化学感受器,兴奋呼吸中枢,加深加快呼吸的作用。

3.增加吸入气co2家兔的呼吸加深加快,频率更快。

当家免吸入二氧化碳的浓度
增加时,可增加肺通气量,PCO2升高后,CO2可以透过血-脑脊液屏障,提高
脑脊液中H+浓度,作用于中枢化学感受器,也可以直接作用于外周化学感受器,导致呼吸中枢兴奋,从而使呼吸频率和深度增加,肺通气增加。

同时CO2的浓度升高,O2的浓度就降低,同样也能起到刺澈呼吸中枢,加深加快呼吸的作用。

与氮气的作用比较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前者的影响相对更大些。

4.增大无效腔后家兔的呼吸加深加快,频率加快。

增加无效腔使肺泡气体更新率
下降,引起动脉血中的PCO2、PO2下降,刺激中枢和外周化学感受器引起呼吸运动会加深加快;气道加长使呼吸气道阻力增大,减少了肺泡通气量,反射性呼吸加深加快;增加家兔气道长度可使家兔通气量增加,呼吸频率加快。

5.注射乳酸后家兔的呼吸加深加快。

乳酸改变了血液PH,提高了血中H+浓度。

H+是化学感受器的有效刺激物,H+可通过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来调节呼吸运动,也可直接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但因血中H+不容易透过血脑屏障,限制了他对中枢化学感受器的作用,因此,血中H+对中枢化学感受器的直接刺激作用不大,也较缓慢。

6.切断一侧迷走神经家兔的呼吸变深,频率较快。

迷走神经中含有肺牵反射传入
纤维,切断一侧神经后,中断了一侧的传入通路,肺牵反射作用减弱。

另一侧迷走神经将起到呼吸调节作用,此时发挥负反馈调节作用,加速吸气和呼气活动的交替,即呼吸频率加快。

(当肺扩时,牵拉感受器兴奋,冲动经迷走神经传入延髓,使吸气转为呼气。

这个反射的生理意义在于加速吸气过程向呼气过程的转换,使呼吸频率增加。


7.切断另一侧迷走神经会使家兔呼吸过程延长,呼吸变深变慢。

迷走神经中含有
肺牵反射传入纤维,切断神经后,中断了传入通路,肺牵反射作用被消除。

当肺扩时,牵拉感受器兴奋,冲动经迷走神经传入延髓,使吸气转为呼气。

这个反射的生理意义在于加速吸气过程向呼气过程的转换,使呼吸频率增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