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导则计算

合集下载

有效感觉噪声级计算公式

有效感觉噪声级计算公式

有效感觉噪声级计算公式
有效感觉噪声级计算公式是用来衡量噪声级的一种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评估噪声对人类听觉的影响程度。

噪声级是指某一声音的相对强度,通常以分贝(dB)为单位。

下面是一种常用的有效感觉噪声级计算公式:
L = 10 * log10(I / I0)
其中,L表示噪声级,I表示声音的强度,I0表示参考强度,通常取值为10^-12瓦特/平方米。

公式中的log10表示以10为底的对数运算。

这个公式的原理是将声音的强度转化为分贝的单位。

分贝是一种相对单位,它将声音的强度与人类听觉的感知能力进行比较。

根据公式,当声音的强度增加10倍时,噪声级也会增加约10分贝。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对不同声音的强度进行比较,并评估其对人类听觉的影响。

例如,如果我们知道某个噪声的强度为10^-10瓦特/平方米,我们可以使用这个公式计算出其噪声级为20分贝。

需要注意的是,有效感觉噪声级计算公式只是一种近似方法,它并不能完全准确地描述噪声对人类听觉的影响。

实际上,人类对不同频率的声音有不同的感知能力,而噪声级只是对总体声音强度的一个综合评估。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我们还需要考虑到噪声的频谱特性、声音的持续时间以及人类听觉的特点等因素,以更全面地评估噪声对人类的影响。

有效感觉噪声级计算公式只是其中的一种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初步了解噪声的强度和影响程度。

第3节噪声的评价与标准

第3节噪声的评价与标准

3.1.6 室内噪声的评价量 1. 噪声标准曲线: 噪声标准(NC)曲线 更佳噪声标准(PNC)曲线 适于室内活动场所稳态噪声的评价,以及有特
别噪声环境要求的场所的设计。
计算方法: 测各频带声压级; 将各频带的声压级与 图中声压级比较,得 到各频带对应的 PNC 曲线号数; 最大号数即为所测环 境的噪声评价值 。
5. 噪声排放标准
a.各类厂界噪声标准
等级

昼间
55
夜间
45
Ⅱ Ⅲ Ⅳ
60 65 70
50 55 55
Ⅰ类标准适用于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Ⅱ类标准适用于 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及商业中心区;Ⅲ类标准适用于工业区; Ⅳ类标准适用于交通干线两侧的区域。
b. 不同施工阶段作业的厂界噪声限值(等效声级Leq) 施工阶 段 土石方 打桩 主要噪声源 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 各种打桩机 昼间噪 夜间噪声 声限值 限值 75 55 85 禁止施工 70 55 65 55
结构
装修
混凝土搅拌机、振捣棒、 电锯等 吊车、升降机
c. 机场周围飞机噪声标准值及适用区域
适用区域 一类区域 二类区域 标准值LWECPN(dB) ≤70 ≤75
注:一类区域:特殊区域居住区;居住、文教区。 二类区域:除一类以外的生活区。
思考 常用的环境噪声的评价量
通常,L90表示本底噪声,L50表示中值噪声级,
L10表示噪声峰值。
累计百分数声级一般用于有较好正态分布的噪
声评价,当符合正态分布时,其与等效声级的 关系为:
( L10 L90 ) 2 Leq L50 60 L10用于评价涨落较大的噪声时,与人的主观反 应相关性较好。已被美国联邦公路局作为公路 设计噪声限制的评价量。

声学 工作环境中噪声暴露的测量与评价导则

声学 工作环境中噪声暴露的测量与评价导则

声学工作环境中噪声暴露的测量与评价导则-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在各行业和工作场所中,噪声暴露是一种常见的工作环境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噪声暴露不仅对工作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负面影响,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的职业病和工伤。

因此,对于工作环境中噪声暴露的测量与评价导则的研究和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的目的是对工作环境中噪声暴露的测量与评价导则进行探讨和总结,以期为相关行业和工作者提供科学的指导和参考。

文章将从噪声暴露的定义、影响因素、测量方法和评价指标等方面展开论述,同时还将介绍国际标准、法规和行业标准等相关规定,以及实际案例分析和声学工作环境中噪声暴露的管理建议。

本文的结构如下:首先,引言部分将对整篇文章进行概述,介绍文章的目的和结构;接着,在正文部分将对噪声暴露的定义、影响因素、测量方法和评价指标进行详细阐述;然后,工作环境中噪声暴露的测量部分将详细介绍测量设备和方法、测量参数和准则、数据记录和分析以及结果解释和应用等内容;接下来,声学工作环境中噪声暴露的评价导则部分将介绍国际标准和法规、行业标准和指南,同时还包括实际案例分析和声学工作环境中噪声暴露的管理建议;最后,在结论部分将总结本文的主要发现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撰写,我们希望能够提高人们对工作环境中噪声暴露问题的认识,促进相关部门和企业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管理和保护,为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做出贡献。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根据文章的主题和内容进行编写,以下为参考示例:2. 正文2.1 噪声暴露的定义噪声暴露是指工作环境中个体暴露于噪声的程度和时长。

它是评估工作环境噪声对个体健康和安全影响的重要指标。

噪声暴露可以通过测量个体在工作环境中接触到的噪声水平来确定。

2.2 噪声暴露的影响噪声暴露对个体健康和工作效率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长期暴露于高噪声环境中可能引起听力损伤、心理压力、睡眠障碍等健康问题,同时也会降低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噪声预测模式及噪声源强确定

噪声预测模式及噪声源强确定

3、噪声源强和预测模式:导则没有推荐噪声源强计算公式,主要两个模式,一般采用较保守的预测模式。

声评价导则推荐采用2006版交通部规范预测模式。

FWHM 模式:15米处噪声源强i 型车辆行驶于昼间或夜间,预测点接收到小时交通噪声值按式(5.3.1-1)计算:(L Arq )i =13)lg(100-∆+∆+∆-+路面纵坡距离L L L uTN L i i W (5.3.1—1) 式中:(L Arq )i ——i 型车辆行驶于昼间或夜间,预测点接收到小时交通噪声值,dB ;i W L 0——第i 型车辆的平均辐射声级,dB ;i N ——第i 型车辆的昼间或夜间的平均小时交通量(按附录B 计算),辆/h ; u ——i 型车辆的平均行驶速度,km /h ;T ——L Arq 的预测时间,在此取lh ;ΔL 距离——第i 型车辆行驶噪声,昼间或夜间在距噪声等效行车线距离为r 的预测点处的距离衰减量,dB ;ΔL 纵坡——公路纵坡引起的交通噪声修正量,dB ;ΔL 路面——公路路面引起的交通噪声修正量,dB 。

2006版交通部规范:7.5米噪声源强车速的确定:两种方法,公式法,2006版交通部规范;经验法:调查项目区域同等级高速公路的实际运营速度经验值:设计时速2、噪声预测软件:CADNAA噪声修正:路面、坡度的修正;障碍物附加衰减量(包括由路基、桥梁、路堑和声屏障等形成的声影区的衰减;农村房屋衰减量我的理解:噪声水平距离预测时可不考虑障碍物附加衰减量、声屏障等,但在环境敏感点预测时应考虑道路两侧路段状况、障碍物附加衰减量小型车:63-140km/h中型车:53-100km/h大型车:48-90km/h城市道路,可在类比实测的基础上进行对于40km/h 及以下的设计时速的道路预测,车速取设计时速进行预测车型比折算系数:4、噪声传播规律一般大型车辆所占车流量比例增加10%,噪声增加2dB(A)左右。

车辆流噪声辐射和车速的关系基本上是车辆速度每增加1倍,噪声增加5-6 dB(A)左右;控制车辆速度可以明显降低车辆和车辆流噪声辐射,只适用于70km/h以下车速。

环评爱好者论坛_Noisesystem噪声基本算法简介

环评爱好者论坛_Noisesystem噪声基本算法简介

=Lp。
②求该区间点的中点 ( LW )′ =

( LW ) ,1 + ( LW ) ,2
2

LW)。 F(L ,计算出 F(
′ ( L ) ⎤ 为新区间;若 F[(LW)’] > Lp , 则取 ③若 F[(LW)’]< Lp ,则取 ⎡ W , 2 ⎥ ⎢( LW ) , ⎡ L 为新区间。 ( ) , ( LW )′ ⎤ ⎢ ⎥ ⎣ W ,1 ⎦
预测点的 A 声级 L A (r ) ,可利用 8 个倍频带的声压级按如下公式计算:
⎧ 8 0.1 L( r )+ ∆L i ⎫ LA ( r ) =10lg ⎨ ∑ 10 p ⎬ ⎩ i=1 ⎭
式中:
2
环安噪声环境影响评价系统 Noisesystem 算法说明
Lp(r)—预测点 r 处,第 i 倍频带声压级,dB; ΔLi—i 倍频带 A 计权网络修正值,dB(见表 1-1)。
4
环安噪声环境影响评价系统 Noisesystem 算法说明
反推出线声源的声功率级,再计算出线声源在预测点产生的声压级。 由线声源外某预测点的求解过程可知, 在预测点与线声源之间距离已定的情 况下,可以将预测点的声压级 Lp 看作是线声源声功率级 LW 的函数,记作:
LP = F ( LW )
现已知参考点的声压级 Lp,我们可以利用二分法来求得线声源的声功率级
环安噪声环境影响评价系统
基本算法理论简介
石家庄环安科技有限公司
12 年 10 月 29 日第二版 20 2012
环安噪声环境影响评价系统 Noisesystem 算法说明
1 工业声源
1.1 基本公式
1.1.1 点声源
根据导则,我们主要解决已知声源声功率级和已知靠近声源处某点的声压 级两种不同源强类型时,预测点声压级的计算。 已知声源声功率级 在此,考虑倍频带声功率级和 A 声功率级两种情况 1.已知声源倍频带声功率级(63Hz 到 8KHz 标称频带中心频率的 8 个倍频带) , 预测点位置的倍频带声压级 Lp(r),可用下式计算

噪声预测章节计算公式

噪声预测章节计算公式

4.2.3.2 噪声影响预测(1)噪声预测模式评价采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 (HJ2.4-2009) 中推荐的预测 模式,噪声预测模式如下:i)点声源衰减模式:L p (r) L p (r 0 ) - 20 lg(r r 0 )ii)建设项目声源在预测点产的等效声级贡献值( L eqg )计算公式:L eqg 10 lg(T 1i100. 1L A i)=式中: L eqg —建设项目声源在预测点的等声级贡献值, dB (A);LAi —i 声源在预测点产生的 A 声级, dB (A);T —预测计算的时间段, s ;t i —i 声源在 T 时间段内的运行时间, s 。

iii)预测点的预测等效声级( L eq )计算公式:L eq 10lg(10lg 0.1L eqg 10lg 0.1L eqg )式中: L eqg —建设项目声在预测点的等+效声级贡献值, dB (A);L eqb —预测点的背景值, dB (A) 。

将相邻的两噪声合并成一个噪声源后, 各噪声源经距离衰减后, 到各噪声监 测点的贡献值, 再将各监测点的各噪声源的贡献值进行叠加, 最终得到厂界贡献 值。

各预测点到声源的距离见表 4-18,声源到预测点贡献值见表 4-19,噪声影 响预测结果见表 4-20。

表 4-18 主要噪声源与预测点的距离 单位: m磨选区 选铁车间 选钛车间 尾矿输送 破碎区2# 55 95 110 6#1# 65 65 80 5#3# 70 65 65 7#4# 50 40 30 8#表 4-19 声源到预测点贡献值表 4-20 工程运行期噪声预测结果一览表 单位: dB (A)磨选区西北厂界 1#45.945.242.8947.6647.21 西南厂界 2# 46.6 46.0 43.84 48.4548.06 东南厂界 3# 46.6 46.1 42.56 48.0447.69 东北厂界 4#破碎区46.4 46.2 46.3 49.3649.26由 上 表 4-20 的 预 测 结 果 可 知: 预 测 结 果 满 足 《 声 环 境 质 量 标 准 》 (GB3098-2008)中 2 类标准,对周围声环境影响较小。

2009新导则工业噪声预测 eia环评计算、

2009新导则工业噪声预测 eia环评计算、

2009新导则工业噪声预测 eia环评计算、I. IntroductionIn 2009,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new guidelines for industrial noise prediction has revolutionized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EIA) process. This article aims to explore the advancements made in the prediction and assessment of industrial noise, focusing on the calculation and evaluation methods utilized in EIA.II. Industrial Noise PredictionThe prediction of industrial noise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determining its potential impact on humans and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Traditional methods relied on subjective assessments and limited data availability. However, with the advent of advanced technology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more accurate prediction models and calculation methods have been developed.A. Sound Power Level CalculationOne of the fundamental aspects of industrial noise prediction is the calculation of sound power level (SWL). SWL is an objective measure that quantifies the amount of sound energy radiated by a noise source. It is determined by considering various factors such as source characteristics, operational conditions, and equipment specifications. Different methods, such as ISO 3744 or ISO 3746, can be used for SWL calculation, depending on the type of noise source.B. Transmission Path AnalysisOnce the SWL is determined, it is necessary to consider the transmission path through which the noise travels. This analysis takes into account the physical barriers and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that influence noise propagation. Factors like distance, atmospheric conditions, and terrain characteristics are considered to estimate the sound pressure level (SPL) at various receptor points. Computer models, such as the CadnaA or SoundPlan, aid in simulating and evaluating noise propagation.III.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EIA)EIA plays a vital role in the decision-making process for industrial activities, ensuring that potential 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impacts are adequately addressed. The prediction and assessment of industrial noise are key components of the EIA process, enabling stakeholders to make informed decisions and implement necessary mitigation measures.A. Regulations and GuidelinesThe 2009 implementation of new guidelines for industrial noise prediction in the EIA process aims to standardize the methodologies used. These guidelines, often country-specific, provide a framework for evaluating the potential impacts of industrial noise. They stipulate the required data, measurement standards, and assessment procedures to be followed during the EIA.B. Noise Mapping and Impact AssessmentWith the advent of advanced software and modeling techniques, noise mapping has become an essential tool in EIA. Noise maps provide a visual representation of noise levels in a specific area, facilitating the identificationof sensitive receptors and potential noise hotspots. The impact assessment involves comparing the predicted noise levels with national or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and guidelines to evaluate potential adverse effects on human health and the environment.IV. Advancements and ChallengesThe integration of advanced technology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in industrial noise prediction h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accuracy and reliability of EIA calculations. However, certain challenges persist, requiring furthe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A. Non-Auditory EffectsWhile existing models primarily focus on the auditory effects of industrial noise, it is crucial to consider the non-auditory effects as well.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noise pollution can have various impacts on human health, including cardiovascular issues, sleep disturbance, and stress. Future advancements should aim to incorporate these non-auditory effects into the EIA process.B. Harmonizing International StandardsIndustrial activities often transcend national boundaries, necessitating the harmonization of noise prediction and assessment standards. Efforts should be made to align international guidelines and standards to ensure consistency and facilitate cross-border cooperation in the EIA process.V. ConclusionThe 2009 new guidelines for industrial noise prediction in EIA have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enhancing the accuracy and reliability of industrial noise assessment. Through the utilization of advanced calculation methods and modeling techniques, stakeholders can make informed decisions and implement necessary mitigation measures to minimize the potential impacts of industrial noise on human health and the environment. Continue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re crucial to addressing existing challenges and further improving the EIA process for industrial noise.。

声的环境评价导则与标准

声的环境评价导则与标准
(3)昼夜等效声级(Ldn)
昼夜等效声级是考虑了噪声在夜间对人影响更 为严重,将夜间噪声另增加10dB加权处理后,用能 量平均的方法得出24hA声级的平均值,单位为dB, 记为Ldn
计算公式为: Ldn=10lg (Td×100.1Ld+ Tn×100.1(Ln+10) )/24
式中 Ld --昼间Td 个小时(一般昼间小时数取16)的等效声级, dB; Ld --昼间Tn 个小时(一般昼间小时数取8)的等效声级, dB;
计算方法:将测得的100个或200个数据按大小顺 序排列,第10个数据或总数200个的第20个数据即为 L10 ,第50个数据或总数为200个的第100个数据即为 L50 。同理,第90个数据或第180个数据即为L100
六、噪声评价的物理基础
(5) 计权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
计权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是在有效感觉噪声级的 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用于评价航空噪声的方法。其特 点在既考虑了在24h的时间内,飞机通过某一固定点所 产生的总噪声级,同时也考虑了不同时间内的飞机对 周围环境所造成的影响。
从保护环境的角度看,噪声就是人们不需要的声音。 它不仅包括杂乱无章不协调的声音,而且也包括影响他 人工作、休息、睡眠、谈话和思考的音乐等声音。因此, 对噪声的判断不仅仅是根据物理学上的定义,而且往往 与人们所处的环境和主观感觉反应有关。
3.环境噪声 环境噪声包括干扰人群正常活动的包括自
然噪声在内的一切声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 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的规定,环境噪声包 括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 中所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
LA(t)——t时刻的瞬时A声级,dB(A); t2-t1——连续取样的总时间,min。
将某一段时间内连续暴露的不同A声级变化,用能量平 均的方法以A声级表示该段时间内的噪声大小 ,这个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噪声影响预测分析 预测模式
基准预测点噪声级叠加公式: L pe =10×lg[∑=n
i 110
10
P I
L ]
式中:L pe —叠加后总声级,dB(A)。

L pi —i 声源至基准预测点的声级,dB(A)。

n —噪声源数目。

用上述公式计算出各噪声源点至基准预测点的总声压级,然后以基准预测点的噪声强度为工程噪声源强。

计算预测点的声级:
)()()(0m isc gr atm bar div p p A A A A A r L r L ++++-=
式中:()r L p ——距声源r 处的A 声级,dB ; Lp (r0)——参考位置r 0处的A 声级,dB ;
A div ——声波几何发散引起的A 声级衰减量,d
B ,A div =20lg(r/r 0); A bar ——遮挡物引起的A 声级衰减量dB ; A atm ——空气吸收引起的A 声级衰减量dB ; A gr ——地面效应引起的倍频带衰减量dB ;
Aexc ——附加A 声级衰减量dB ,Aexc =5lg(r-r0)
表7-1 主要生产设备噪声产生情况及处理措施一览表
表7-2 噪声源距离各厂界的距离
预测结果详见表7-3
表7-3 声环境影响预测结果一览表
≤50dB(A)、昼间≤60dB(A),能够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