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病人围手术期护理

合集下载

糖尿病妇科围手术期护理

糖尿病妇科围手术期护理

糖尿病妇科围手术期护理糖尿病是一种由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细胞对胰岛素反应不足引起的疾病。

对于患有糖尿病的妇科患者来说,进行手术时需要特别注意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护理。

首先,术前的护理非常重要。

在手术前,医生需要评估妇科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包括血糖水平、血压、心脏功能等。

根据评估结果,医生会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包括调整胰岛素剂量、控制饮食、调整药物等。

其次,术中的护理也十分关键。

在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密切监测病人的血糖水平和生命体征,确保病人的糖尿病得到有效控制。

同时,护理人员需要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调整胰岛素用量,避免出现低血糖等意外情况。

最后,术后的护理同样重要。

糖尿病患者在手术后容易出现感染、水肿等并发症,因此需要加强护理。

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病人的伤口愈合情况、血糖水平等,并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糖尿病妇科围手术期护理需要多方面的配合,包括医生、护士和患者本人。

只有通过有效的护理,才能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此外,在术前,妇科糖尿病患者需要遵守医嘱,按时服药,并严格控制饮食。

避免摄入过多的碳水化合物和糖分,遵循医生建议的饮食计划。

此外,保持良好的血糖控制和体重管理也至关重要。

如果患者平时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需要根据医嘱进行调整,并在手术前咨询医生是否需要调整用药方案。

在术中,护理人员需要密切关注病人的生命体征和神经状态,定期监测血糖水平,特别是长时间手术过程中,需提前准备好应对低血糖的药物和设备。

同时,还需要定期帮助糖尿病妇科患者进行换位,保证血液循环,预防静脉血栓的形成。

术后护理同样至关重要。

手术后的恢复期间,病人可能会出现胃肠功能紊乱、胰岛素抵抗增加等情况,需要护理人员提供个性化的营养指导,并监控病人的血糖水平,确保血糖在稳定范围内。

同时,也需要注重术后创面护理和预防感染,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种并发症。

综合而言,糖尿病妇科围手术期护理需要进行全程的个性化管理,包括术前的病情评估和调整治疗方案、术中的密切监测以及术后的恢复指导和并发症预防。

糖尿病围手术期的护理ppt课件

糖尿病围手术期的护理ppt课件
糖尿病围手术期的护 理ppt课件
目录
• 引言 • 糖尿病基础知识 • 围手术期护理的重要性 • 术前护理 • 术中护理 • 术后护理 • 特殊情况下的护理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目的
介绍糖尿病围手术期的护理知识,提高医护人员对糖尿 病患者的护理水平。
背景
随着糖尿病患者的增多,围手术期护理对于糖尿病患者 至关重要,良好的护理可以降低手术风险,促进患者康 复。
科等,需要加强学科间的沟通和协作,提高整体护理水平。
THANKS
感谢观看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 括心率、血压、呼吸、血 氧饱和度等。
确保手术过程中的液体平 衡,根据需要补充电解质 和营养物质。
密切观察患者的血糖变化, 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维 持血糖在正常范围内。
术中监测和并发症处理
监测患者的血糖、尿 糖、酮体等指标,预 防低血糖和高血糖的
发生。
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心 脑血管并发症,如心 律失常、心绞痛、心
02
糖尿病的症状
多饮、多尿、多食、体重下降、疲乏无力等。
糖尿病的病因和病理生理
糖尿病的病因
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免疫因素等。
糖尿病的病理生理
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受损,导致血糖升高,长 期高血糖可引起多系统损害。
糖尿病的诊断和监测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2 小时血糖≥11.1mmol/L,或随机 血糖≥11.1mmol/L。
06
术后护理
术后监测和观察
血糖监测
肾功能监测
密切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根据情况 调整胰岛素用量,保持血糖稳定。
观察尿量、颜色和性质,评估肾功能 状况,预防急性肾损伤。

糖尿病病人围手术期护理

糖尿病病人围手术期护理
糖尿病病人围手术期 护理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XX
目录
CONTENTS
Prt One
添加标题
Prt Two
添加标题
Prt Three
添加标题
Prt Four
添加标题
Prt Five
添加标题
Prt Six
添加标题
01
添加章节标题
糖尿病病人02围手术期护
理的重要性
糖尿病对手术的影响
血糖控制不佳可能导致手术并发症 糖尿病患者伤口愈合较慢 糖尿病患者术后感染风险较高 糖尿病患者术后心血管事件风险较高
药物治疗:按时服药,保持药物治疗效 果
运动锻炼:适当进行运动锻炼,增强体 质,提高免疫力
心理支持: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减轻心 理压力,保持积极心态
并发症预防: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并治 疗并发症,如糖尿病足、糖尿病眼病等
03
术前评估与准备
评估病人情况
血糖控制情况: 监测血糖水平, 评估血糖控制效 果
并发症情况:评 估是否有糖尿病 并发症,如心血 管疾病、肾病等
围手术期护理对病人恢复的作用
控制血糖:维持血糖稳 定,减少并发症风险
预防感染:降低术后感 染风险,促进伤口愈合
营养支持:保证营养摄 入,促进身体恢复
心理支持:减轻心理压 力,提高治疗效果
护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血糖监测:定期监测血糖,确保血糖控 制在正常范围内
饮食控制:合理控制饮食,避免高糖、 高脂肪、高热量食物
血糖控制:确保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 内
药物调整:根据医生建议调整药物剂 量或种类
饮食控制:遵循糖尿病饮食原则,避 免高糖、高脂食物
运动锻炼:适当进行运动,增强体质, 提高免疫力

糖尿病患者骨折后围手术期护理

糖尿病患者骨折后围手术期护理

糖尿病患者骨折后围手术期护理【摘要】糖尿病患者在骨折后围手术期护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糖尿病患者骨折后围手术期护理的特点、手术前的准备工作、术中护理措施、术后护理要点、以及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这几个方面展开讨论。

针对这些不同环节,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将有助于提升患者手术的成功率和康复效果。

在术后护理中,监测血糖的稳定、伤口感染和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将总结糖尿病患者骨折后围手术期护理的关键,以提醒医护人员和患者关注相关细节,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康复。

【关键词】关键词:糖尿病、骨折、围手术期护理、特点、手术前准备、术中护理、术后护理、并发症预防、关键。

1. 引言1.1 糖尿病患者骨折后围手术期护理的重要性糖尿病患者骨折后围手术期护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为这类患者存在着更高的手术风险和并发症发生率。

糖尿病患者的骨折愈合速度较慢,术后感染和延迟愈合的风险也相对增加。

对于这类患者而言,优质的围手术期护理至关重要。

糖尿病患者通常具有免疫功能低下和自身修复能力较弱的特点,因此需要更加细致周到的护理。

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不仅包括手术前的全面评估和准备工作,还需术中护理措施的严密执行和术后护理的精心进行。

只有在每一个环节都做好护理工作,才能最大程度地降低手术风险,促进患者康复。

在糖尿病患者骨折后围手术期护理中,医务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感染指征、伤口愈合情况等,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仔细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并严格执行,可以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的生存质量。

糖尿病患者骨折后围手术期护理的重要性不可忽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康复效果的关键。

2. 正文2.1 糖尿病患者骨折后围手术期护理的特点1. 全面评估病情:糖尿病患者骨折后需要对糖尿病的控制情况进行评估,包括血糖水平、糖尿病并发症的情况等,以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2. 血糖控制: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术前或术后血糖波动,因此需要密切监测血糖水平,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以确保稳定的血糖水平。

糖尿病患者骨折后围手术期护理

糖尿病患者骨折后围手术期护理

糖尿病患者骨折后围手术期护理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疾病,患者需要长期定期服药来控制血糖水平。

糖尿病也会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其中骨折是比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糖尿病患者骨折后的围手术期护理非常重要,需要特别注意患者的血糖控制、伤口护理、饮食调节等方面,以确保患者的康复和健康。

一、骨折后的血糖控制糖尿病患者在骨折后可能由于受伤或手术的刺激,导致血糖水平波动较大。

术前和术后的血糖监测非常重要。

在手术之前,需要确保患者的血糖水平处于稳定的状态,如果血糖控制不理想,需要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在手术后,也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特别是在使用麻醉药物和手术创口愈合期间。

如果血糖水平升高,需要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或口服降糖药物,并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以避免发生高血糖导致感染和愈合延迟的情况发生。

二、伤口护理糖尿病患者的皮肤抵抗力较差,伤口愈合时间较长,容易发生感染。

对于骨折后的手术创口,需要特别注意伤口的护理和术后感染的预防。

术后初期,需要定期更换敷料并对伤口进行消毒,确保伤口的清洁和干燥。

还需要定期观察伤口的愈合情况,一旦发现伤口出现红肿、渗液、发热等情况,需要及时就医处理,以避免感染的发生。

三、饮食调节饮食是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重要环节,也是骨折患者康复的关键因素。

在围手术期间,需要特别注意患者的饮食调节,保证营养的摄入和血糖的稳定。

一方面,需要按时规律地进食,避免出现餐后血糖波动较大的情况。

还需要控制饮食中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摄入量,避免出现高血糖和体重增加的情况。

还要注意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促进骨折的愈合和患者的康复。

四、运动指导骨折后的康复需要一定的运动指导和锻炼,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需要特别注意运动的方式和强度。

在围手术期间,骨折患者可以进行一些适当的床上或床边锻炼,如踢腿、屈伸等,促进肌肉的收缩和血液循环。

还需要避免剧烈的运动和重复性的运动,防止造成伤口的二次损伤和血糖的波动。

术后康复期间,可以根据医生指导进行一些适当的康复训练和物理治疗,促进骨折的愈合和患者的功能恢复。

糖尿病围手术期护理的内容

糖尿病围手术期护理的内容

糖尿病围手术期护理的内容糖尿病围手术期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糖尿病患者在手术前、手术期间和手术后都可能面临一些特殊的风险和挑战。

首先,糖尿病患者在手术前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医护人员需要了解患者的糖尿病状况、血糖控制情况以及是否有其他并发症,以便制定合适的护理计划。

在手术期间,医护人员需要密切监测病人的血糖水平,确保在手术过程中血糖处于稳定的状态。

如果病人需要输液或输血,医护人员也需要特别关注血糖水平,及时调整胰岛素的用量。

同时,医护人员还需要留意病人是否出现低血糖的症状,及时进行处理。

手术后,糖尿病患者可能面临更多的并发症,例如感染或伤口愈合不良。

因此,医护人员需要加强对病人的监测和护理,确保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并发症。

同时,病人在术后也需要严格控制饮食和药物的使用,确保血糖水平恢复稳定。

总之,糖尿病围手术期护理需要全面、细致的护理,确保病人在手术过程中能够安全度过,并尽快康复。

医护人员需要密切合作,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护理计划,并及时调整和优化护理措施。

此外,在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过程中,术前教育也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医护人员需要向病人和家属充分解释手术的风险和可能的并发症,特别是与糖尿病相关的潜在风险。

他们需要了解在手术前、手术期间和手术后需要做些什么,如何管理自己的血糖水平,以及需要遵守哪些特定的饮食和用药指导。

另外,糖尿病围手术期护理还需要密切协调多个团队,包括内分泌科、外科、麻醉科、营养科以及护理团队。

这些团队需要密切协作,共同制定病人的护理方案,并及时交流和调整护理计划。

在围手术期间,对于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也尤为重要。

医护人员需要在手术室内外给予全方位的监护,包括术中血糖的实时监测、调整胰岛素的使用,及时发现低血糖或高血糖的症状。

此外,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伤口愈合情况和感染迹象,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对于术后护理,医护人员需要继续密切关注患者的情况,包括血糖的控制和合并症的监测。

糖尿病围手术期护理

糖尿病围手术期护理

03
预防感染:保持手术室环境清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
04
预防压疮:定期为患者翻身,避免长时间压迫身体某一部位
05
预防深静脉血栓:鼓励患者进行适量的肢体活动,预防血栓形成
术后护理
01
监测血糖:定期监测患者血 糖水平,预防低血糖或高血 糖
03
运动指导:鼓励患者进行适 当运动,提高身体抵抗力
05
心理护理:关注患者心理状 态,给予心理支持和疏导, 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
神经病变、 肾功能损 害、糖尿 病足等并 发症
01
02
03
04
05
体征
1 多饮、多尿、多食
2
体重下降
3
疲劳、乏力
4
皮肤干燥、瘙痒
5
视力模糊
6
伤口愈合缓慢
并发症
01
低血糖:血糖过低可能导致
头晕、乏力、心悸等症状
02
高血糖:血糖过高可能导致
口渴、多尿、体重下降等症

03
酮症酸中毒:糖尿病患者可能
出现酮症酸中毒,表现为恶心、
3
运动指导: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提高身体抵抗力
4
药物管理:指导患者正确使用降糖药物,并注意药物副作用
5
心理护理:关注患者心理状态,给予心理支持和疏导,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症状
多饮、多 尿、多食、 体重下降
疲劳、乏 力、头晕、 头痛
皮肤瘙痒、 视力模糊、 伤口愈合 缓慢
感染风险 增加、心 血管疾病 风险增加
心电图检查:监测心脏功能,预防心律失常 肾功能检查:监测肾脏功能,预防肾功能衰竭
眼底检查:监测眼底病变,预防视网膜病变 神经病变检查:监测神经病变,预防神经损伤

围手术期患者糖尿病护理

围手术期患者糖尿病护理


03
术中密切监测血糖变化
根据手术时间和患者情况,适时监测血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生命体征监测与调整策略
01
02
03
常规监测生命体征
包括心率、血压、呼吸、 体温等指标,及时发现并 处理异常情况。
关注液体平衡
根据手术类型和患者情况 ,合理补充晶体液、胶体 液等,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
注意保暖措施
手术室内温度适宜,避免 患者低体温导致的不良反 应。
遵守无菌原则,降低手术部位 感染风险。
加强术后护理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 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合理使用抗生素
根据手术类型和患者情况,合 理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控制血糖水平
维持患者血糖在正常范围内, 降低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风险。
05
术后恢复期护理重点
疼痛管理策略部署
疼痛评估
定期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和性质 ,记录疼痛日记,以便及时调整
THANK YOU
围手术期患者糖尿病护理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 围手术期糖尿病概述 • 围手术期患者风险评估 • 术前准备工作与护理措施 • 术中管理与监测要点 • 术后恢复期护理重点 • 总结:提高围手术期患者糖尿病护理
质量
01
围手术期糖尿病概述
定义与发病机制
定义
围手术期糖尿病是指在手术前后 出现的血糖升高,达到糖尿病诊 断标准的一种代谢性疾病。
预防感染,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合理使用抗生素。
关注患者伤口愈合情况,及时 处理伤口感染、裂开等问题。
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促进 胃肠功能恢复,预防深静脉血 栓等并发症。
个体化护理计划制定
0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后期:
a. 严重失水、尿量减少、皮肤粘膜干燥、眼球下陷
b.脉搏细速、血压下降
3. 晚期:
各种反射迟钝甚至消失,终致昏迷
12
高渗性昏迷
一、诱因
二、临床表现(多见于老人)
1. 其病时先有多饮、多尿,但多食不明显,或反 而食欲减退; 2.随着脱水的加重,神经精神症状也逐渐加重,可 表现为嗜睡、幻觉、定向障碍、偏盲、上肢拍击 样粗震颤、癫痫样抽搐等,最后陷入昏迷。
30
• 谷类:大米25g、生面条30g、绿(赤)豆25g各为一个单位; • 奶类:淡牛奶110ml、奶粉15g、豆浆200ml各为一个单位 ; • 肉类:瘦猪肉25g、瘦牛肉50g、鸡蛋55g、鲍鱼50g各为一 个单位;
• 脂肪类:豆油9g、花生米15g各为一个单位;
• 水果类:苹果200g、西瓜750g各为一个单位; • 蔬菜类:菠菜500~750g、萝卜350g各为一个单位。
39
• 心脑血管病变: • 如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脑血管病的危害很大, 其心肌梗塞可以是无痛性的,并同时有心肌病变 [3] 。 • 心血管自主神经的损伤,可以导致心动过速、心动 过缓和体位性低血压。 • 气短、心悸、下肢水肿、乏力以及胸痛的病史提 示可能有心衰,术前应行心电图检查并纠正心衰 • 肾脏损害: • 多表现为蛋白尿。 • 尿路感染也很常见,应使用抗生素治疗。 • 糖尿病患者术后有急性肾功能衰竭和尿潴留的危 险,血尿素氮和肌酐可以升高 • 糖尿病肾病胰岛素需要量的变化: • 代谢产物血中蓄积-胰岛素抵抗加重,需要量增 加; • 肾功受损-胰岛素灭活减慢,胰岛素血中半寿期 延长,胰岛素需要量减少。 40
15
3. 神经病变:
A. 其病变部位以周围神经为最常见;
B. 自主神经病变:较常见,并可较早出现
临床表现:瞳孔改变 排汗异常 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失常 胃肠功能失调
泌尿系统变化
性功能改变
16
4. 眼部病变: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新生血管形成,玻璃体 出血 机化物增生
继发网脱、失明
此外,DM还可引起白内障、青光眼等眼病。
鉴于运动的双重性,一般下述情况不宜运动:
1. 2. 3. 血糖控制差( FPG≥16.7mol/L ) ; 酮症倾向者; 合并眼、肾并发症或明显的躯体疾病,如心梗、脑溢血 史者。
34
(四)用药护理
按时按剂量服药,不可随意增量或减量;注意降糖药 的副作用。
1、磺脲类的副作用:①低血糖反应,最常见且严重
5
糖尿病的病因复杂,总的来说遗传因素及环境因
素共同参与其发病过程。
(一)1型糖尿病:
与某些HLA有关,有家族遗传史;当病毒感染 时可激活自身免疫反应,产生胰岛细胞自身抗体, 胰岛β细胞大量破坏,以致胰岛素不足,发生1型糖 尿病。
6
(二)2型糖尿病
1.有明显的家族史;
2.存在胰岛素抵抗(IR)和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这是2 型糖尿病发病机制的两个基本环节和特征。 胰岛素抵抗:是指正常量的胰岛素产生低于正常 的生理效应。
13
慢性并发症
1. 心血管病变:动脉粥样硬化
糖尿病性心脏病的特点为典型的心绞痛(持 续时间长、疼痛较轻、扩冠药无效),心肌梗死 多为无痛性,可诱发顽固性心衰、心律失常、休 克和猝死。
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也
较高,均为糖尿病死亡的重
要因素。
14
2.糖尿病肾病:
由于肾小球系膜和基底膜增厚,肾小
球硬化,GFR下降,患者逐渐出现蛋白尿、 水肿、高血压、肾功能逐渐减退甚至衰竭。
②消化道反应 ③皮疹和皮肤瘙痒 ④血液系统反应 2、双胍类的副作用:
①胃肠道反应
②偶有过敏反应 ③乳酸性酸中毒
35
胰岛素治疗的副作用:
a. 主要为低血糖反应:进食或50%G.s20-30ml静推 b. 局部过敏反应: c. 注射局部脂肪营养不良:
胰岛素治疗的护理:
①Ins的保存:2 ℃ -3 ℃,避免剧烈晃动;
3.诱因:肥胖、缺乏体力活动、饮食改变、感染、应 激、多次妊娠和分娩都是2型糖尿病的诱发因素。
7
病理生理
• 肝、肌肉和脂肪组织对糖利用减少 高血糖 • 肝糖生成增多
• 脂肪合成减少——脂肪酸和甘油三酯增多
胰岛素明显缺乏时→脂肪分解明显→酮体生成增多伴利用障 碍→酮症酸中毒 (DKA) • 蛋白质合成↓,分解代谢↑→负氮平衡
31
32
(二)运动疗法
运动的益处: 1. 增加了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降低血糖,有利于血糖的长期控制;
2. 改善血脂代谢紊乱;
3. 适当的运动可以改善轻、中度高血压; 4. 增加了能量的消耗,有利于减重; 5. 增强体力,增强病人良好的生活意识。
33
不适当的运动可造成的损害:
1. 空腹运动、 中等强度长时间运动或重度运动可诱发低血糖; 2. 血糖控制差者,运动后血糖、酮体迅速增加; 长时间无氧运动,血中乳酸↑; 3. 剧烈运动增加了原已存在的并发症的危险,如猝死
3
(二)2型糖尿病:约占90~95%,发病与Ins抵抗和 Ins分泌不足有关。
4
(三)妊娠糖尿病(Gestation Diabetic Mellitus. GDM)
妊娠期才出现或发现的IGT或DM均为GDM,已有糖尿
病的女病人以后妊娠不包括在内。这些妇女在产后5~10年有
发生糖尿病的高度危险性。
糖尿病病人围 手术期护理
1
概念
糖尿病(DM)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
用而引起的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疾病 群。 长期的高血糖及伴随的蛋白、脂肪代谢异常, 会引起心、脑、肾、神经、血管等组织结构和功
能的异常,甚至会造成器官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
2
(一)1型糖尿病:约占5%DM病人,发病 与胰岛素(Ins)分泌绝对不足、免疫 介导有关。
23
(2)双胍类
作用机制: ①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 ②抑制糖异生及糖原分解 ,可降低糖尿病时的 高肝糖生成率
③抑制餐后葡萄糖的吸收
代表药:二甲双胍(降糖片) 苯乙双胍(降糖灵)
24
•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作为2型糖尿病的一 线用药。 • 适用于空腹血糖正常(或偏高)而餐后血 糖明显升高者。 • 通过抑制小肠粘膜上皮细胞表面的α葡萄 糖苷酶而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
2. 不控制饮食难以取得疗效,增加了用药量,减少了日后选药 的机会;
3. 对初诊,病轻,肥胖,FPG≤11.1mol/L可以单纯饮食治疗;
4. 如1~2个月后,FPG仍>7.8mmol/L,应该考虑加用药物治疗;
5. 使病人掌握食物(热卡)交换的方法,食品多样化,社会生 活达到或近于正常,又能保持热卡平衡,是现代糖尿病饮食 治疗的主流思想。
29
饮食方案的设计步骤:
1. 理想体重(kg ) = BH(cm)-105
2.
3. 4. 5. 6.
总热卡量=理想体重×热卡量/kg.d,根据活动量计算每公斤 体重应摄入的热卡量,再根据妊娠、哺乳、青春期等调整。
总热卡分配:糖50~60%,蛋白12~15%,其余为脂肪。 热量的三餐分布:1/5、2/5、2/5;1/3、1/3、1/3。 食物的落实:将食品分为谷类、奶类、肉类、脂肪、水果 和蔬莱共六类,以每80Kcal热量为一个单位。 食物中应限制糖,少食含胆固醇高的食物,脂肪摄入以植 物油为主;增加纤维含量。
37
手术、麻醉对糖代谢的影响
★使血糖明显增高、INS需要量增高的手术 胸、腹腔手术 甲状腺切除 骨折开放复位 胰 腺手术 合并严重感染 大手术使血糖上升38-82mg/dl(2.05-4.55mmol/l) 中、小手术血糖上升20mg/dl(1.11mmol/l) ★使血糖明显降低、INS需要量减少的手术 脑垂体切除 肾上腺手术 切除感染脏器 截 除坏疽肢体 脓肿切开引流 ★对血糖影响不明显的手术 消化道外、不影响进食的中、小手术 疝修补 乳房切除 大隐静脉剥离术 各种介入治疗 (手术时间在2小时内) 38
10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
(一)诱因
1型糖尿病患者有自发DKA倾向,2型糖 尿病患者在一定诱因下也可发生。 主要的诱因:
1. 感染、创伤、手术、妊娠和分娩 2. 胰岛素治疗中断或不适当减量 3. 饮食不当
11
(二)临床表现:
1.早期:原有症状加重,出现代谢性酸中毒,表现为
a. 食欲下降、恶心、呕吐 b. 极度口渴、 尿量显著增加,常伴有 头痛、嗜睡、 烦躁 c. 呼吸深快(Kussmaul呼吸),有烂苹果味道
时中心静脉压决定。
27
2、小剂量胰岛素治疗:
小剂量胰岛素(0.1u/kg/h)持续静脉点滴 优点:简便、有效、安全,较少引起脑水肿、 低血钾、低 血糖
3、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
①纠酸:
②补钾:根据治疗前血钾水平及尿量决病和防治并发症
28
(一)饮食护理
1. 饮食治疗是任何糖尿病治疗的成败关键;
17
5. 糖尿病足:
6. 感染:a.疖、痈 b.皮肤真菌感染 c.肺结核 d.尿路感染
18
八、实验室检查及诊断
1. 尿糖:阳性是诊断糖尿病的线索,但尿糖阴性不能排除糖 尿病的可能,受肾糖阈的影响; 2. 血糖:是诊断糖尿病的重要依据,并可用于判断病情和控
制情况。
空腹血糖(FPG)正常范围为3.9~6.0mmol/L ≥ 7.0mmol/L为糖尿病
考虑诊断糖尿病
20
九、诊断
DM的典型症状 +
FPG ≥ 7.0mmol/L (126mg/dl)

糖尿病症状+Casual plasma glucose ≥ 1.1mmol/l(200mg/dl)

2-hPG ≥ 11.1mmol/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