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流域综合治理措施分析类
流域综合治理措施类题目

流域综合治理措施类题目01设问方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类题目一般有两种:一是直接回答某流域综合治理的措施;二是比较两流域开发治理措施的异同。
02解答思路角度一直接回答某流域综合治理的措施,答题思路为:角度二比较两流域开发治理措施的异同,答题思路为:03模板构建04典型例题【例1】读区域图和图中文字信息,回答问题。
(1)甲、乙两区域开发治理措施都结合了各自地理环境特点,这说明两区域发展都遵循了________原则;两区域开发治理措施中也有一些共同之处,请提炼、概括出两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图中信息,探究甲区域a河下游地区过去经常洪水泛滥的自然原因,填写内容。
【解析】获取信息【答案】(1)因地制宜保护环境;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2)①上游坡度大(上游以山地丘陵为主、支流多)②年径流量大(河流水量大) ③下游地势低平(下游以平原为主、河口地区有河流交汇)【例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世纪50年代以来,针对海河流域频发的旱涝灾害,在流域西部、北部修建了大量水库,在东部新开了多条入海河道。
结合流域气候和地形特点,分析修建水库和新开入海河道的自然原因。
【解析】首先明确中上游修建水库和下游新开入海河道的意义。
修建水库可调蓄径流,缓解旱涝灾害;开挖入海新河主要用于排洪,然后结合流域气候和地形特点分析原因。
【答案】流域内降水量偏少且集中于夏季,季节和年际变化大。
中上游地区以山地、高原为主,平时地表径流量少,暴雨时洪峰流量大,修建水库蓄水调节,可缓解旱涝灾害。
下游地区以平原为主,排水不畅,支流集中汇聚于海河,易发生洪涝,开挖人工河道,主要用于排水泄洪。
【例3】【2016高考·全国卷2】图1为某河段示意图,图2表示该河段上①、②两观测点所测得的年流量变化。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小流域综合治理相关措施分析

小流域综合治理相关措施分析摘要:小流域综合治理是小范围内进行水利资源的综合治理,提高地方农、林、牧业发展,预防地方山洪自然灾害的有效措施。
在治理监督过程中,应该把上述现象列为重点监管对象,对于在当地实施的该类项目,应该做好实施审批、施工监管与验收环节,对于有违地方环境治理的施工行为,应该从严处理。
以此来做好地方水土监督工作。
本文以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为依托,对小流域综合治理相关措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保持地方水土资源,通过科学的技术手段发展地方水利资源建设是流域综合治理的基本要求。
小流域综合治理是小范围内进行水利资源的综合治理,提高地方农、林、牧业发展,预防地方山洪自然灾害的有效措施。
1、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分析以当地自然规律为基础,结合实际需要情况,以科学方式对小流域进行综合的治理。
流域的治理首先应以科学的方式研究当地地理特征,并归纳出相应的治理方向与具体步骤。
在措施设置方面,不可过于追求眼前利益怀有侥幸心理而降低设防标准,与此同时也无需过分高估自然灾害盲目提升设防标准而导致资源滥用与资金浪费。
应参考防护对象的综合价值与抗灾能力,采取在规定标准内与实际需要相符的设防标准,维护工程效益与安全相互和谐。
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在原有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良小流域综合治理体系。
应采取沟道与坡面兼顾、天然植被与人为工程并重的治理原则,根据治理对象的地形、保护植被的数量以及保护治理对象的综合价值,将治理力度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
对于沟道耕地较多、居民较为密集的区域,要适度增大治理工程比例,这样一来虽然该地区工程投资量会相应增加,但竣工后在农田、水土以及人员安全等各方面的保护程度都会相应提升,因而对改善村容村貌与各项村级基础建设都有着明显的社会效益。
同时,对于沟道耕地数量较少、无人居住的区域,可采取大量布置植被的方式进行相应保护。
从灾害防御的角度而言,植被防护能力远胜于其他工程措施,同时还可以实现较少的资金投入。
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

一、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1.流域自然背景及开发原则2.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特征(1)概况发源于A阿巴拉契亚山脉的西坡,是B 密西西比河支流——C俄亥俄河的一条流程最长、水量最大的分支。
(2)自然背景二、美国田纳西河流域早期开发及其后果三、流域的综合开发及效果1.流域开发的目标:(1)核心是河流的利用与治理。
(2)结合流域的具体特征对流域进行综合开发和利用。
(3)对流域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和治理。
2.具体措施:在防洪、航运、发电、提高水质、旅游、土地利用等方面实现了统一开发和管理。
3.效果:根治了洪灾,农林牧渔业、工业和旅游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特别提示】梯级开发是一种常用的开发河流水力资源的方式。
因从上游到下游排列呈阶梯状而得名。
特点是把河流分为若干段,选定适宜的坝址,修建一系列的水利枢纽,逐段地利用河流的水力资源。
目前,我国长江中上游、黄河中上游、红水河流域都在大力开展梯级开发。
【图文拓展】1.田纳西河流域治理协调系统田纳西河流在流域管理局的指导下,始终以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统一为基础,以工业、农业、城镇和生态环境相和谐为目标,建立自然、经济和社会的治理协调系统。
通过综合开发与整治,田纳西河流域在防洪、航运、发电、提高水质、旅游、土地利用等方面取得显著成就,生态环境也明显改善,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2.长江三峡工程的综合效益考向一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分析1.流域开发的整体性分析流域自然环境是开发的基础,在对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进行评价时,首先确定流域的自然特征。
一般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的水文特征以及资源等方面入手,并结合各自然要素的相互关系和影响,确定河流利用方式和流域开发方向。
2.实例分析——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环境要素流域特征对其他环境要素的影响流域开发方向地形多山,地形起伏较大陆路交通不便,发展航运修建船闸和水库蕴藏着丰富的水能水能开发,建水电站气候温暖湿润的亚热带气候流域内光、热、水较丰富较早成为发达农业区冬末春初多降水,夏秋降水相对较少河流流量不稳定给航运带来困难,需将修水库和船闸相结合降水季节变化与农作物的季节需水相矛盾修水库蓄水,解决降水与灌溉的矛盾水系水系发达,支流多,水量丰富航运发达大部分可通航,通往全国大部分地区水量不稳定,流量差异大航运不便修水库,建船闸,促航运矿产矿产丰富,有煤、铁、铜、锌、磷、云母等利于能源工业、钢铁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工业的发展影响流域综合开发的重要因素3.河流航运价值和水力资源的分析思路(1)河流航运价值的分析思路(2)河流水力资源的分析思路一条河流或某一河段水力资源是否丰富,主要看两方面:一是河流水量的大小,二是河流的落差。
流域综合治理措施类

流域综合治理措施类
在流域综合治理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水质改善措施
水质改善是流域综合治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可以通过设置污水处理设施,对流入水体的污水进行处理,减少对水环境的污染。
同时,加强对农业、工业、畜禽养殖等污染源的监管和管理,限制排放,减少污染物的输入量。
此外,还可以采取湿地修复、生态园林建设等措施,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
2.生态修复措施
生态修复是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之一、可以通过植被恢复、湿地重建等方式,恢复和保护流域内的生态系统,提高生物多样性。
生态修复措施还包括改善生态流量,尽量减少河流截流、引水损耗,保持河流的自然流量和水质。
此外,还可以进行生态补水,通过人工增加水量,维持河流的持续流动。
3.水量调度措施
水量调度是流域综合治理的一项重要任务。
可以通过建设水库、调节水文、实施梯级利用,合理调配水资源。
在流域规划中,应考虑不同区域和不同需求之间的水资源分配问题,坚持以人为本、综合利益最大化的原则,确保各类用水合理安排。
4.水资源利用措施
水资源利用是流域综合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可以通过建设节水灌溉系统、推广高效节水技术等方式,提高农业、工业和居民的水资源利用效
率。
此外,还可以开展水资源调查和评价工作,科学制定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策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益。
总之,流域综合治理的措施涉及水质改善、生态修复、水量调度和水资源利用等多个方面。
这些措施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参与,形成良好的管理机制和合作机制,实现流域综合治理的目标,保护水环境,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益,促进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对策分析

ECOLOGY区域治理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对策分析巴林右旗水土保持工作站 姚玉军摘要:现如今,小流域水土保持已经成为我国重点治理问题。
基于此,文章研究了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存在的主要问题、综合治理措施,初步阐明小流域水土保持新思路和新理念,为今后在当地和其他地区小流域更深入治理与建设提供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中图分类号:S1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595(2020)23-0156-0001一、生态清洁小流域(一)基本内涵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覆盖生态景观学、自然环境控制学、系统论、经济学、可持续发展和水土保持等多种学科,可将其内涵概括为:在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法则的条件下,科学规划、综合考虑、协调利用小流域治理措施,由此实现水土资源的合理利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人水关系协调、生态健康、当地景观与治理措施的协调发展。
通过实施有效的防护措施,最终实现绿水、青山、人富的治理目标,按照生产发展和村容整洁的相关要求,达到水土资源高效利用、农业生产集约化、自然环境明显改善、土壤侵蚀有效遏制,使得小流域景观美化、整洁干净、自然和谐、环境宜居,并促进人文环境发展和区域经济建设。
(二)建设内容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整治湖库与沟道周边环境、改善居住环境、恢复生态、合理处置垃圾、治理水土流失等,因害设防、因地制宜地合理采取各项措施,并且保证小流域治理措施与周边景观的协调。
(三)小流域特点生态清洁小流域把产业发展、生态文明、环境治理与农村治污融为一体,其高标准治理和高起点规划具有更加新颖的水土保持发展理念,水土保持发展领域及水土流失治理层级得以拓宽、提升,更加全面扎实地治理小流域生态环境。
二、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存在的问题(一)小流域内风、水蚀全年交错进行特别是雨季,一下暴雨,泥水顺着农田和垄沟,直接进入沟道,沟头和沟岸也随之前进和坍塌。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原因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原因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指对特定的小范围内的河流流域进行综合管理,以解决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问题,提高流域的综合效益。
在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列举一些常见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小流域综合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是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管理。
在小流域的治理过程中,往往涉及多个不同部门和利益方,缺乏整体性的规划和协调。
这导致了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和资源共享不足,工作重叠和冲突现象较为普遍。
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建立统一的规划和管理机制,由专门的机构负责协调和组织各方的工作,确保各部门之间的合作与共识。
小流域综合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是资源分配不均。
由于小流域的资源有限,不同利益方之间存在竞争和冲突。
一些强势方往往占据了绝大部分的资源,而一些弱势方则得不到合理的分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建立公平合理的资源分配机制,确保各利益方都能够享有公平的权益。
还可以加强社会组织和居民参与,确保民众利益被充分考虑。
小流域综合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是技术手段和管理经验不足。
小流域综合治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涉及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技术。
当前一些地方在小流域综合治理方面的技术手段和管理经验相对薄弱。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加强技术研发和培训,提升相关人员的综合能力。
可以加强与国内外相关领域的合作,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小流域综合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是缺乏长期的监测和评估机制。
在治理过程中,应该对治理效果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当前一些地方在监测和评估方面的工作相对薄弱。
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建立健全的监测和评估制度,组织专业的团队进行监测和评估工作,并及时向相关部门和利益方反馈结果,以促进治理的持续改进。
小流域综合治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可以有效解决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问题。
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
通过建立统一的规划和管理机制、公平合理的资源分配机制、加强技术研发和培训、建立健全的监测和评估机制等措施,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实现小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流域综合治理》PPT课件

墨累-达令盆地在地质史上曾经是个内海,后来海平面上升, 变为盆地。古海盐沉淀在土壤中,地下水含盐度高。
墨累-达令盆地占大陆面积的15%强,是澳大利亚的粮仓,
种植着全国90%的灌溉作物。
ppt课件
23
ppt课件
24
ppt课件
25
阅读活动题,思考:造成墨累达令盆地生 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自然原因:流域较干旱,水资源紧张。
不利航运
河运作用
突出
水
达运
发 水系发达
水量丰富
冬春多雨 夏秋少雨
雨热不同期
亚热带湿润 气候
不利于农业生产
ppt课件
12
二、田纳西河流域的早期开发和综合开发
1.流域的早期开发
ppt课件
13
过度索取 过度排放 长期高强度 种植棉花
扩大耕地面积
获取炼铜燃料
开采铜矿
炼铜
生态破坏 环境污染
土地退化
砍伐大片 森林
俄亥俄河
田纳西河
ppt课件
5
一、流域自然地理概况之气候
. 诺克斯维尔
ppt课件
6
候一 、 流 域 自 然 地 理 概 况 之 气
气候温暖湿润,冬春降水较多。
ppt课件
7
1. 田纳西河水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根 据流域的气候特征,田纳西河水量的 季节变化有什么特点?
2. 从农业发展角度看,夏季是作物的主 要生长期,需水量较大,而冬季需水 量较少。田纳西河流域的气候条件对 农业发展有什么影响?如何利用田纳 西河的水资源发展农业?
(1)图中 D、E、F、G 四地中降水量最多的是( ) A.D 地 B.E 地 C.F 地 D.G 地 【答案】A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原因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原因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小流域是指流域面积相对较小,其生态环境对人类生活、生产等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城乡发展和环境保护过程中,小流域的综合治理被逐渐重视,但同时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
本文将从原因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两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一、原因存在的问题1.水土流失严重小流域的地形地貌多变,往往地势陡峭,水土流失现象普遍存在。
山坡地被过度开垦,森林被乱砍滥伐,都会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影响到土壤的肥力和质量。
2.水资源短缺小流域的水资源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比较明显,农田排灌、生态环境等需要的用水量比较大,再加上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小流域的水资源短缺现象较为普遍。
3.水污染严重小流域中往往有一些乡村、农田、工厂等生产活动,这些产生的废水、废弃物等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河流中,导致水质受到严重污染,严重影响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生态环境脆弱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小流域的生态环境相对较脆弱,植被覆盖率低,动植物种类减少,生态平衡被破坏,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二、解决措施1.加强水土保护通过实施植树造林、草本植被种植等措施,加强对小流域的水土保护,减少土壤流失,改善土壤肥力和质量。
2.科学利用水资源开展小流域水资源调查研究,合理规划和利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加强水质监测建立小流域水质监测系统,对排放到河流中的工业、农村等废水废弃物进行监测和处理,维护小流域水质的健康。
4.生态环境保护通过植树造林、栽种多样化的植被,培育种植有益于生态环境的植物,改善小流域的生态环境,并保护动植物的多样性。
5.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开展小流域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居民对小流域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营造人人参与保护小流域环境的氛围。
6.政府扶持政策政府应加大对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投入,制定相关政策,给予财政、税收、贷款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引导和推动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的开展。
自然环境是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基础,小流域的综合治理工作将对当地的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重要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流域综合治理措施分析类
模板展示
应用体验
1.读下图,回答下题。
20世纪50年代以来,针对海河流域频发的旱涝灾害,在流域西部、北部修建了大量水库,在东部新开了多条入海河道。
结合流域气候和地形特点,分析修建水库和新开入海河道的自然原因。
解答示例:
答案流域内降水量偏少且集中于夏季,季节和年际变化大。
中上游地区以山地、高原为主,平时地表径流量少,暴雨时洪峰流量大,修建水库蓄水调节,可缓解旱涝灾害。
下游地区以平原为主,排水不畅,支流集中汇聚于海河,易发生洪涝,开挖人工河道,主要用于排水泄洪。
2.下图为我国某地等高线图,下表是该地气候资料。
读图、表回答下题。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该地计划在图幅所示东北部修建水库,水库最大蓄水量时水面高程不超过390米。
你是否赞成在该地修建水库?请依据图表信息说明理由。
答案赞成。
该地降水季节变化大,建水库可调节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地势低洼、开阔,利于蓄水(或图幅北部河谷狭窄,利于建坝);邻近农用地、居民点,便于生产、生活用水。
不赞成。
该地已有河流流经,可提供生产、生活用水;迁建公路和居民点,增加建设成本;淹没大片耕地,人均耕地减少。
解析河流综合治理和开发,要紧密结合上、中、下游气候、地形和水系特征等自然条件,确定治理措施和开发方向。
该区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修建水库可调节地表径流的季节分配,图示东北部正处于小盆地地区,并有狭窄水道与外界相连,适于建设水库,同时小盆地附近居民点多,水库建设可发挥其供水功能。
但该地耕地面积广,区域内还有居民点和公路,水库的修建势必会淹没大量良田和道路,还需对库区居民进行迁移安置。
3.(2019安徽合肥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2分)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郑国渠是在战国末年由秦国修建,它利用地势西高东低的特点,引泾河水缓缓流入洛河。
郑国渠对渭河平原(又称关中平原)农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史记·河渠书》对郑国渠记载到:“渠成,注填淤之水,溉泽卤之地(盐碱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
当地关于郑国渠的歌谣云:“举臿为云,决渠为雨,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灌且粪,长我禾黍……”。
自公元前246年到公元1930年,郑国渠渠首(从泾河取水的地方)曾六次变更。
下图示意郑国渠位置及历代渠首位置。
(1)说出《史记·河渠书》中关中平原“凶年”发生的自然灾害,并分析其形成的气候原因。
(8分)
(2)简述郑国渠对改善渭河平原农业土壤的作用。
(6分)
(3)说明自先秦以来人们不断改变郑国渠渠首的主要原因。
(8分)
答案(1)旱灾。
(2分)关中平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年际变化大,凶年降水偏少(凶年夏季风弱,关中平原降水少);年降水量较小且降水多集中在夏季(降水季节变化大);春季(夏半年)蒸发量大。
(每点3分,任答两点得6分)
(2)郑国渠为渭河平原提供灌溉水源,增加土壤水分;泾河含沙量大,郑国渠为渭河平原提供肥沃的土壤;郑国渠引泾河水冲洗渭河平原的盐碱地,缓解了土壤盐渍化问题。
(每点3分,任答两点得6分)
(3)郑国渠渠首不断向泾河上游方向移动。
(2分)因渠首附近的泾河下蚀作用,泾河水位不断降低,泾河水难以自流入渠;郑国渠泥沙淤积,输水渠河床不断抬高,使泾河水难以自流入渠;为使得泾河水能自流到渠内,在上游河段(高海拔河段)设置新的渠首(取水口)以便于泾河水能自流入渠。
(每点3分,任答两点得6分)
解析(1)“渠成”无“凶年”,说明因修建水渠,而减少了凶年危害;则凶年是指干旱、降水少而田地收成减少的年份。
干旱的气候成因可从降水少、蒸发大角度分析,而降水可从夏季风的不稳
定(年际、季节变化大)角度分析。
(2)“填淤之水”“其泥数斗,且灌且粪”,体现了增加土壤水分、肥力的作用;“泽卤之地”“关中为沃野”,体现了改良盐碱地作用。
(3)图示渠首向泾河上
游移动,则渠首地势不断升高。
结合该地位于黄土高原而河水含沙量大,易淤积抬高渠床分析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