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术后病理免疫组化报告解读

合集下载

一文教你学会看乳腺癌病理报告

一文教你学会看乳腺癌病理报告

一文教你学会看乳腺癌病理报告在乳腺癌的诊疗过程中,手术标本的病理报告一直是诊断的“金标准”,同时,也是后续治疗的重要依据之一。

病理报告的书写有一定的规范性,因此在临床医生眼中,患者的情况在病理报告中“一目了然”。

但是,当患者拿到病理报告后,常常感到一头雾水,不知道该看哪些指标,也看不懂是什么意思。

本文将通过介绍病理报告的组成部分和各项指标的含义,告诉大家如何抓住重点,快速看懂乳腺癌病理报告。

一、病理报告的内容包括哪些?通常一份完整的病理报告包括两个部分:石蜡病理和免疫组化。

石蜡病理主要描述病变的病理诊断,包括病理类型,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淋巴结是否转移等内容,了解疾病的肿瘤分期和进展程度。

免疫组化主要描述病变的分子病理,主要包括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等各种指标, 从而可以对乳腺癌进行分子分型,指导后续治疗。

因此,拿到病理报告后,需要分别从以上两个部分中提取重要的信息。

二、石蜡病理报告该看什么?1.看病理类型拿到病理报告后,首先应该注意到的是病理类型。

病理类型会告诉我们,病灶是原位癌还是浸润癌。

相对于浸润性癌,原位癌的预后较好,术后一般不需要进行化疗。

如果是浸润癌,又分为非特殊型浸润性癌——浸润性导管癌,以及特殊类型浸润性癌,即除浸润性导管癌以外的其他类型,包括浸润性小叶癌,黏液性癌,小管癌,筛状癌,髓样癌,腺样囊性癌,大汗腺癌,化生性癌,微乳头状癌等等。

乳腺癌患者中其实80%都属于非特殊型浸润性癌,即浸润性导管癌。

通过病理类型,患者可以了解到自己是何种类型的乳腺癌。

2.看肿瘤大小肿瘤大小在病理报告中的描述比较直观,通常会以肿瘤大小3.5cm * 2cm * 1.3cm或切面大小2.7cm * 1.5cm或肿瘤最大径2.5cm等方式进行描述。

我们一般需要关注肿瘤的最大径长度。

肿瘤最大径越大,提示预后越差。

3.看组织学分级浸润性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分为I级、II级、III级,分别代表高分化、中分化、高分化。

乳腺癌病理报告怎么看

乳腺癌病理报告怎么看

乳腺癌病理报告怎么看乳腺癌术后病理报告是后续治疗的重要依据之一,病人及家属经常拿着报告单看到上面的内容很困惑,很多字母不知道什么意思,因此,针对重点内容做一解释:1.注意肿瘤组织学类型:看是浸润性还是非浸润性,非浸润性乳腺癌如小叶原位癌及导管内癌预后极好,一般不需要化疗。

浸润性癌的组织学类型包括浸润性导管癌及浸润性小叶癌等,预后相对较差,需要后续相关放化疗等。

2、看组织学分级:一般分Ⅰ-Ⅲ级,分级越高,恶性程度越高。

3、看肿瘤的位置与大小:肿瘤最大径每增加25px,复发转移风险升高12%。

如果肿瘤大于等于125px,是术后放疗指征。

4、看手术切缘:看手术切缘是否为阳性,如果为阳性,需要再次手术或者尽早放疗。

5、看是否侵犯脉管/淋巴管:脉管癌栓提示预后相对较差。

6、看肿瘤是否侵犯乳腺皮肤及胸壁:如果侵犯,建议术后放疗。

7、看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腋窝淋巴结转移是重要的预后指标,用X∕Y表示。

X代表转移淋巴结数。

Y代表送检病理数。

如2/12,代表手术送检12枚淋巴结,其中2枚淋巴结中有癌细胞转移,X值愈大预后越差。

既往专家认为乳腺癌根治术后, 4枚及以上淋巴结转移,术后就建议放疗,但目前发现淋巴结转移1-3个的乳腺癌放疗不同程度的获益,因此,更多的医生会推荐放疗了。

8、看激素受体检测:ER:雌激素受体,PR:孕激素受体,反映肿瘤是否受激素调控,如果ER(+)和/或PR(+),说明术后可以做内分泌治疗,文献报道内分泌治疗可降低ER(+)和/或PR(+)患者复发风险50%。

9、看免疫组化单C-erbB-2 /HER-2:C-erbB-2(–)、(+)时即判断为阴性,C-erbB-2(+++)时判断为HER-2阳性,C-erbB-2(++)时需再进行Fish检测进一步明确Her-2基因是否有扩增,以决定是否使用赫赛汀治疗。

检测:一般用百分率表示,是细胞增殖最重要的指标,阳性比率越高,预后越差。

芜湖二院肿瘤放疗科王银华。

乳腺癌患者术后病理报告如何解读?看这篇就够了!

乳腺癌患者术后病理报告如何解读?看这篇就够了!

乳腺癌患者术后病理报告如何解读?看这篇就够了!手术是乳腺癌治疗中最重要的一环,除了手术本身可以消灭肿瘤病灶,后续的术后病理对后续乳腺癌的治疗也是极其重要的。

乳腺癌术后的病理报告是反映病情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报告,那么我们要怎么去解读这份报告呢?对于乳腺癌,手术方式可能有很多种,像保乳手术,单纯乳腺切除术,乳腺癌根治术等。

但术后病理报告都是类似的,一份完整的乳腺癌术后病理报告应该包含两方面内容:肿瘤组织基本情况和免疫组化情况。

第一大类:肿瘤组织基本情况肿瘤组织的基本情况,可以理解为对肿瘤组织一个整体的描述,主要包括:组织学类型、组织学分级、肿瘤的位置与大小、手术切缘、淋巴结转移情况、是否侵犯淋巴管等。

1.组织学类型这项结果是告诉我们,肿瘤组织是属于浸润性乳腺癌还是非浸润性乳腺癌。

非浸润性乳腺癌,也就是常说的原位癌,包括常见的导管内癌、小叶原位癌等,这类亚型占总数的5~10%,预后极好,5年生存率95%以上,且不需要化疗。

浸润性癌的组织学类型包括浸润性导管癌(80%),浸润性小叶癌(10%),及少数特殊类型乳腺癌,浸润性癌的预后要稍差,特殊类型乳腺癌多数预后都要差于浸润性癌。

2.组织学分级反映肿瘤与正常组织之间的差异,分I-Ⅲ级(分别对应高分化、中分化及低分化/未分化),分级越高,肿瘤的生物学行为越差,恶性程度越高。

3.肿瘤的位置与大小肿瘤的大小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肿瘤的分期,肿瘤越大,分期越晚;2cm、5cm是肿瘤大小的2个比较重要的分界点。

4.手术切缘这项结果反映切下来癌组织周边是否合并有原位癌、不典型增生等病变。

对于保乳手术,切缘是否阴性尤为重要,这决定了保乳是否成功,若保乳手术显示切缘是阳性的话,需要追加扩切手术或者全切手术。

5.是否侵犯脉管/淋巴管帮助临床医生判断肿瘤的生物学行为,指导辅助治疗。

6.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主要反应淋巴结是否有转移及转移的数目及部位,根据肿瘤大小跟淋巴结转移情况,医生可以判断出肿瘤的分期,进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如是否需要放疗、化疗及相应的具体治疗方案。

如何看懂乳腺癌常见免疫组化指标

如何看懂乳腺癌常见免疫组化指标

如何看懂乳腺癌常见免疫组化指标如何看懂乳腺癌常见免疫组化指标一、引言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免疫组化诊断在肿瘤病理学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免疫组化指标可以帮助医生确定乳腺癌的类型、分级和预后,并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

本文将详细介绍乳腺癌常见的免疫组化指标及其解读。

二、ER(雌激素受体)和PR(孕激素受体)乳腺癌细胞中常常表达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

检测ER和PR的免疫组化指标通常使用核染色法,以确定它们在乳腺癌中的表达。

阳性结果表明乳腺癌细胞对激素的依赖性较高,这对激素阻断治疗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三、HER2(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是乳腺癌中的一个重要标志物。

通过免疫组化检测HER2的表达水平,可以确定乳腺癌的HER2阳性或阴性状态。

HER2阳性乳腺癌通常表明肿瘤具有更侵袭性和不良预后,但也为使用靶向治疗药物如Trastuzumab提供了重要依据。

四、Ki-67Ki-67是一个细胞增殖标记物,其通过免疫组化技术可以确定乳腺癌细胞的增殖活性。

Ki-67阳性指标的高表达通常与乳腺癌的预后较差相关,并可作为治疗效果和复发风险的重要指标。

五、p53p53是一个肿瘤抑制基因,在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免疫组化检测p53的表达可以判断乳腺癌的分子亚型和预后,且对临床疗效有一定预测价值。

六、附件本文档附带乳腺癌常见免疫组化指标的检测方法、技术细节和解读标准的详细说明。

读者可参考附件以获取更全面的信息。

七、法律名词及注释本文中涉及的法律名词及其注释:1.标志物:指一种可以在特定情况下对某个过程、状态或疾病进行诊断、预测或监测的物质或指标。

2.靶向治疗药物:指针对癌症特定靶点的药物治疗方法,可避免对正常细胞的毒害。

3.恶性肿瘤:癌症的一种,具有侵袭性和转移性。

八、全文结束。

ER、PR、Ki-67、HER-2……一文搞懂乳腺癌免疫组化指标

ER、PR、Ki-67、HER-2……一文搞懂乳腺癌免疫组化指标

ER、PR、Ki-67、HER-2……一文搞懂乳腺癌免疫组化指标梅斯医学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它的发病率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在妇女疾病中仅次于子宫颈癌,现已成为威胁妇女健康的主要疾病。

乳腺癌发病常与遗传因素有关,在40~60岁或绝经期前后的妇女发病率较高。

而在乳腺癌病理报告中,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可以明确乳腺癌分子类型、指导治疗及提示预后。

免疫组化指标复杂容易混淆搞不清? 不用抓耳挠腮,一头雾水,小编在此送上信息量丰富且实用的解读方法。

免疫组化的相关指标这一部分是病理报告的重中之重,小编必须详细解读。

常见检查指标有ER、PR、HER-2、Ki-67等,用于确诊乳腺癌的分子类型,为后期治疗提供依据。

这些指标不但与肿瘤的生长浸润,转移复发密切相关,对个体化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免疫组化指标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及病理分级也有一定的相关性。

根据激素受体ER、PR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2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的表达,乳腺癌分子分型主要有:LuminalA 乳腺癌、LuminalB乳腺癌、三阴性乳腺癌、HER-2阳性(HR阳性)乳腺癌。

•Luminal A型乳腺癌:指ER阳性、PR阳性(高表达)、HER-2阴性的乳腺癌;•Luminal B型乳腺癌:指ER阳性、 PR 阳性(低表达)、HER-2阴性的乳腺癌;或是ER、PR及Her-2皆为阳性;•HER-2(HR阳性)乳腺癌:指ER 、PR均为阴性,HER-2为阳性的乳腺癌;•三阴性乳腺癌:ER 、PR 、HER-2这三项指标均为阴性。

三阴性乳腺癌和基底型乳腺癌之间的吻合度约为80%,三阴性乳腺癌也包括一些特殊类型乳腺癌,如髓样癌和腺样囊性癌,这类癌的复发转移风险较低。

方便大家理解,用表格归纳如下:肿瘤依赖性的乳腺癌细胞生长增殖受孕激素、雌激素的综合调控,因而这两种激素也成为了乳腺癌内分泌预测的可靠生物学标志。

乳腺免疫组化报告单怎么看

乳腺免疫组化报告单怎么看

乳腺免疫组化报告单怎么看一、背景介绍乳腺免疫组化是一种用于乳腺癌诊断和治疗方案制定的重要检测方法。

它通过检测乳腺组织中特定的免疫标志物的表达情况,帮助医生判断肿瘤类型、分级和治疗预后,从而为患者提供更精准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以Step by Step的方式介绍如何阅读和理解乳腺免疫组化报告单。

二、报告单的基本信息 1. 报告单的标题和日期:乳腺免疫组化报告单通常以标题明确标注,同时还应包含报告单生成日期,以便追溯。

2.患者信息:报告单中应包含患者的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等,确保报告单与具体患者对应。

3.标本信息:报告单应详细描述使用的标本类型、标本编号等信息,以确保准确性。

三、免疫组化标志物的解读 1. ER(雌激素受体):ER阳性表示肿瘤细胞对雌激素敏感,这对乳腺癌的治疗和预后都有重要影响。

阅读报告单时,应注意ER的阳性程度和比例,一般使用百分比表示。

2.PR(孕激素受体):PR的阳性表示肿瘤细胞对孕激素敏感。

与ER一样,PR阳性与乳腺癌的治疗和预后密切相关。

3.HER2(人类上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表示肿瘤细胞中HER2基因异常放大,这种情况下乳腺癌更具侵袭性,并且对一些靶向治疗药物(如曲妥珠单抗)可能有更好的响应。

4.Ki67:Ki67是细胞增殖标志物,高Ki67指数表示细胞增殖活跃,这对判断乳腺癌的预后和治疗策略制定非常重要。

5.P53:P53阳性表示肿瘤细胞中p53蛋白表达异常,与乳腺癌的侵袭性和预后有关。

四、肿瘤类型和分级 1. 按照报告单中ER、PR和HER2的表达情况,乳腺癌分为四个亚型:ER+/PR+/HER2-、ER+/PR+/HER2+、ER-/PR-/HER2+和三阴性乳腺癌(ER-/PR-/HER2-)。

2.根据肿瘤组织P53的表达情况,可以帮助判断肿瘤的分级,如低分化、中分化和高分化。

五、病理报告的其他信息 1. 报告单中可能还包含一些其他标志物的检测结果,如细胞骨架蛋白CK5/6、HER2/neu基因异常等,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医生更全面地了解肿瘤的特征。

乳腺癌术后病理报告的解读

乳腺癌术后病理报告的解读

乳腺癌术后病理报告的解读正文:一、乳腺癌术后病理报告的解读乳腺癌术后病理报告是对乳腺癌切除术后标本的详细描述和分析,对于乳腺癌的分期、预后评估和治疗方案的确定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乳腺癌术后病理报告的解读进行详细讲解,包括肿瘤类型、肿瘤大小、淋巴结情况、侵袭性指标、特殊类型乳腺癌等内容。

二、肿瘤类型病理报告首先需要明确乳腺癌的类型,常见的包括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小叶癌、乳头状癌等。

对于特殊类型的乳腺癌,如黏液癌、分泌癌、黏液性变性癌等,也需要在病理报告中进行描述。

三、肿瘤大小及浸润深度病理报告中应包括肿瘤的大小和浸润深度的评估。

肿瘤大小通常采用肿瘤最大径测量,浸润深度描述肿瘤侵犯到乳腺组织的深度。

这些指标对于乳腺癌的分期和治疗方案的确定具有重要意义。

四、淋巴结情况病理报告中需要详细描述乳腺癌切除标本中淋巴结的情况,包括淋巴结的数量、大小、肿瘤转移情况等。

针对淋巴结的肿瘤转移情况,还需要进行详细描述和分析,以确定淋巴结转移的程度和预后评估。

五、侵袭性指标乳腺癌病理报告中还需要包括一些侵袭性指标的评估,如血管侵犯情况、神经侵犯情况等。

这些指标对于预测乳腺癌的侵袭性和预后评估非常重要。

六、特殊类型乳腺癌对于特殊类型的乳腺癌,如乳头状癌、黏液癌等,病理报告需要进行详细描述和分析。

这些特殊类型的乳腺癌在临床上具有一些特殊的表现和治疗策略,因此在病理报告中的描述非常重要。

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对于乳腺癌术后病理报告的解读,可能需要相关图片或图表进行辅助说明。

附件中的内容将会进一步完善本文的解读和描述。

法律名词及注释:1、乳腺癌:一种源于乳腺组织的恶性肿瘤,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2、切除术:通过手术将恶性肿瘤从患者体内切除的治疗方法。

3、分期:根据肿瘤的大小、淋巴结的转移情况等指标对癌症进行分类和评估的过程。

4、预后评估:根据肿瘤的特点和治疗方法对癌症患者预后进行评估和预测。

全文结束:\。

乳腺癌术后病理免疫组化报告解读

乳腺癌术后病理免疫组化报告解读

乳腺癌术后病理免疫组化报告解读乳腺癌术后病理中除描述有肿瘤具体分类名称、肿瘤大小、各切缘就是否切除干净、淋巴结转移部位与数目以及血管淋巴管内与其她组织中有无侵润外,还有一些重要得可以提示预后得免疫指标,通过分析这些指标可以指导治疗与估计预后。

以下就是各医院检查中可能出现得常用免疫指标以及对它们得解读,仅供参考:ER:雌激素受体,阳性提示预后比阴性患者要好,加号越多越好。

PR:孕激素受体,阳性提示预后比阴性患者要好。

正常乳腺上皮细胞内存在ER、PR。

当细胞发生癌变时,ER与PR出现部分与全部缺失。

如果细胞仍保留ER与(或)PR,则该乳腺癌细胞得生长与增殖仍然受内分泌得调控,称为激素依赖性乳腺癌;如果ER与(或)PR缺失,则该乳腺癌细胞得生长与增殖不再受内分泌得调控,称为非激素依赖性乳腺癌。

两者同时阳性预后最好,如一个阳性一个阴性中,雌激素阳性要好于孕激素阳性。

两者都就是阴性预后不好。

阳性者可以术后或术前使用内分泌治疗。

Her—2(CerbB—2):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就是一种原癌基因、它得过度表达即出现加号表明患者预后不好、同时也提示患者易于出现腋窝淋巴结转移与上述两种激素受体可能缺乏、在正常乳腺组织中呈低表达,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率可增高,其表达与乳腺癌分级、淋巴结转移与临床分期呈正相关,表达率越高,预后可能也就越差。

但Fish检测两个加号以上者有进行生物靶向治疗得可能。

即使用曲妥珠单抗(赫赛汀)、以上三个都就是阴性患者,医学上目前被叫做“三阴"性乳腺癌,预后相对较差,缺乏药物治疗。

E—Cadherin:E—钙粘附蛋白就是钙粘附蛋白分子家族中跨膜蛋白亚型得一种,集中表达在粘着连接,对维持上皮细胞得完整性、极性、形态与组织结构起重要作用。

它得高表达表明预后良好。

Ki—67index:就是反应细胞增殖得一种增殖抗原,它得表达与乳腺癌发生、发展有关,就是一个不良预后因素。

数值越高预后越不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腺癌术后病理免疫组
化报告解读
Revised by Chen Zhen in 2021
乳腺癌术后病理免疫组化报告解读
术后病理中除描述有肿瘤具体分类名称、肿瘤大小、各切缘是否切除干净、淋巴结转移部位和数目以及血管淋巴管内和其他组织中有无侵润外,还有一些重要的可以提示预后的免疫指标,通过分析这些指标可以指导治疗和估计预后。

以下是各医院检查中可能出现的常用免疫指标以及对它们的解读,仅供参考: ER:雌激素受体,阳性提示预后比阴性患者要好,越多越好。

PR:孕激素受体,阳性提示预后比阴性患者要好。

正常乳腺上皮细胞内存在ER、PR。

当细胞发生癌变时,ER和PR出现部分和全部缺失。

如果细胞仍保留ER和(或)PR,则该细胞的生长和增殖仍然受内分泌的调控,称为激素依赖性;如果ER和(或)PR缺失,则该细胞的生长和增殖不再受内分泌的调控,称为非激素依赖性。

两者同时阳性预后最好,如一个阳性一个阴性中,雌激素阳性要好于孕激素阳性。

两者都是阴性预后不好。

阳性者可以术后或术前使用内分泌治疗。

Her-2(CerbB-2):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是一种原癌基因。

它的过度表达即出现表明患者预后不好。

同时也提示患者易于出现腋窝淋巴结转移和上述两种激素受体可能缺乏。

在正常乳腺组织中呈低表达,在组织中表达率可增高,其表达与分级、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呈正相关,表达率越高,预后可能也就越差。

但Fish检测两个以上者有进行生物靶向治疗的可能。

即使用曲妥珠单抗(赫赛汀)。

以上三个都是阴性患者,医学上目前被叫做“三阴”性,预后相对较差,缺乏药物治疗。

E-Cadherin:E-钙粘附蛋白是钙粘附蛋白分子家族中跨膜蛋白亚型的一种,集中表达在粘着连接,对维持上皮细胞的完整性、极性、形态和组织结构起重要作用。

它的高表达表明预后良好。

Ki-67index:是反应细胞增殖的一种增殖抗原,它的表达与发生、发展有关,是一个不良预后因素。

数值越高预后越不好。

P53:是一种肿瘤抑制基因,它的突变预示预后不良。

P53突变率高的细胞增殖活力强、分化差、恶性度高、侵袭性强和淋巴结转移率高。

CK5/6:是一种细胞角蛋白,组织学分级越高及肿瘤分期越高其表达率越高,总的讲阳性预后差。

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组织学分级越高及肿瘤分期越高其表达率越高,总的讲也是阳性提示临床预后差。

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高表达提示预后差。

TOP-II:DNA拓扑异构酶II,高表达提示肿瘤增殖和恶性度较高。

PCNA:增殖细胞核抗原,阳性预后不好。

P170:是一种多药耐药基因,它的过度表达不利于治疗。

nm23:是一种与恶性肿瘤转移相关的基因,基因表达水平降低为淋巴转移的高危因素。

Her-1:和前面的Her-2类似,阳性不好。

DNA倍体:非整倍体预示肿瘤发生。

CD44V6:是一种蛋白,高表达提示预后较差。

Ck14、Ck17和CK7:与前面的Ck5/6有类似参考标准。

Bcl-2:是一种抑凋亡基因,它的阳性表达提示肿瘤分级程度高,淋巴结转移少。

PS2:在预测内分泌治疗反应方面,PS2比ER测定可能更有用,PS2的表达是内分泌治疗反应的最好指标。

P63: P63基因本身是一个抑癌基因,P63在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检测可为的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Calponin:在乳腺正常组、增生组、不典型增生组中,几乎所有的肌上皮细胞表达P63、α-SMA和Calponin,而所有的腺上皮细胞3种抗体均为阴性;有助于判断浸润癌、原位癌及不典型增生。

SMA(smooth muscle actin):平滑肌肌动蛋白是可靠的标记抗体。

从乳腺正常组织、良变到原位癌,早期浸润和浸润性癌,它的消失是一逐渐发展的过程。

Cyclin D1:Cyclin D1的高表达可能在人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在中高表达的临床意义是:Cyclin D1的表达与肿瘤大小、TNM分期及腋淋巴结转移相关。

COX-2(cyclooxygenase-2):组织中存在COX-2的表达。

COX-2可能是临床评价病人预后、识别术后复发的高危险人很有实用价值的指标。

34βE12:是一种细胞角蛋白,它的表达与的肿瘤恶性生物学指标相关,组织中34βE12阴性表达提示预后不佳,可用于恶性程度和预后的判断。

P120膜:在组织中呈异常表达,并与E-cadherin表达相关,在发生、发展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P120膜与浸润性小叶癌的发生和发展更为密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