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部神经解剖
手部的解剖(详细)

肌 性 标 志
骨 间 背 侧 肌 腱
第一骨间背侧肌 位于第一掌骨间隙,当 拇指向食指靠拢时,该肌明显隆起。第一骨 间背侧肌起于第一、第二掌骨的相邻面,止 于食指掌指关节的桡侧,收缩时使食指外展, 此时摸到该肌发紧变硬。
第一骨间背侧肌受尺神经 深支支配。若尺神经损伤,则 该肌瘫痪萎缩,肌肉隆起消失, 食指不能外展,连同其他的骨 间背侧肌和骨间掌侧肌一同瘫 痪、萎缩。使骨间肌肉塌陷, 掌骨明显暴露。是为“栅栏 征”。
为了便于记忆上述三肌腱,可背口诀 “长、短、长、展、伸、伸”。
肌 性 标 志
手 内 肌
1.鱼际 位于手掌外侧呈鱼腹状的隆起,又名大鱼际。 鱼际是由拇短展肌、拇短屈肌和拇指对掌肌三肌形成的 肌性隆起。上述三肌均受正中神经返支支配,若正中神 经损伤或返支损伤,可造成鱼际肌瘫痪、萎缩、塌陷而 变平坦。失去原有的鱼腹状隆起外观。 2. 小鱼际 位于手掌尺侧,比外侧的肌性隆起小,是由小 指展肌、小指短屈肌和小指对掌肌形成的肌性隆起。上 述三块肌肉均由尺神经深支供应。若尺神经损伤或其深 支损伤均可使小鱼际肌瘫痪、萎缩而变平。如尺神经合 并正中神经损伤,则鱼际和小鱼际肌性隆起均消失,即 成为所谓“猿手”。 3.掌心 又名掌凹,位于手掌中部呈尖端朝向近侧的一 个三角形凹陷。掌心的桡侧为鱼际隆起,尺侧为小鱼际 隆起。掌心部皮肤有三条掌纹通过。
手背和指背侧皮肤
手指背侧皮肤在近侧和远侧指骨间 关节处,有数条横纹和环形隆起, 以适应手指)甲分为甲体和甲床。甲体是遮盖 在手指与足趾末节背面的角质板,略呈弯 曲的四边形,相当于皮肤的角化层。甲体 附着于指(趾)端处下面的部分称甲床。甲体 的前线游离,后缘称甲根,两侧缘及甲根 嵌入甲床的四周,其周围的皮肤皱襞称甲 襞,甲襞与甲床之间的沟称甲沟。在甲体 的基底部有一白色半月形区域,称弧影, 指(趾)甲由此不断地生长、延长。弧影 的细胞层较厚,甲床内的毛细血管不能透 过,呈白色。指甲的生长速度,与年龄和 生理情况有关,一般地说平均每日约增长 0.1mm。
手部神经解剖

(3)
(4)
(5)
(6)(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7)
(8)
(9)
(10)
(11)
(12)
尺神经的分支及其支配:
(1)尺神经在臂部未发出分支,即无支配。
(2)在前臂上部发出肌支支配尺侧腕屈肌和指深屈肌尺侧半。
(3)手背支分布手背尺侧半,小指、环指和中指尺侧半背面皮肤。
(4)浅终支(皮支):分布于小鱼际、小指和环指尺侧半掌面的皮肤。
(5)深终支(肌支):支配小鱼际肌、骨间肌、第3、4蚓状肌和拇收肌。
1、正中神经:在臂部正中神经沿着肱二头肌内侧沟(上臂内侧)下行,由外侧向内侧跨越过肱动脉下降至肘窝。从肘部向下穿旋前圆肌,继续在前臂正中下行于指浅、指深屈肌之间达腕部。然后在桡侧腕屈肌腱和掌长肌腱之间进入腕管,在掌腱膜深面到达手掌。
正中神经的分支及其支配:
(1)正中神经在臂部一般没有分支,即无支配。
(2)正中神经在肘部、前臂部发出许多肌支,支配除了肱桡肌、尺侧腕屈肌及指深屈肌尺侧半以外所有的前臂屈肌及旋前肌。
(3)在屈肌支持带下方由正中神经外侧缘发出一粗短的返支,向外进入鱼际,分布于拇收肌以外的鱼际肌。
(4)在手掌区,正中神经发出数支指掌侧总神经,每一指掌侧总神经下行到掌骨头附近又分为两支指掌侧固有神经沿手指的相对缘到达指尖。分布第1、2蚓状肌,掌心、桡侧三个半手指掌面及其中远节指背的皮肤。
追踪纤维至有关的脊神经如下:
C5:肱三头肌外侧头、肱桡肌,上臂外侧感觉
C6:肱三头肌长头、旋后肌、桡侧腕长伸肌,腕背桡侧感觉
手部解剖

(2)骨间肌:(掌3,背4) 掌侧:(靠近中指一侧掌骨干近2/3-同侧近节指骨 基底及腱帽) 背侧(邻近的两掌骨干-分别止于掌指关节示指桡 侧、环指尺侧和中指两侧)
神经支配:尺 神经 血供:掌心动 脉和掌背动 掌侧骨间肌 脉 功能:掌3收,
背4展
背侧骨间肌
外侧群——大鱼际肌:外展-正中N、短屈 (浅-正中N,深头-尺N);对掌-正中N、 内收-尺N(横斜头)
桡动脉掌浅支 尺动脉
指掌 侧总 动脉
桡动脉
尺动脉
2.掌深弓 构成:由桡动脉终支 和尺动脉掌深 支吻合而成 掌深弓 分支:掌心动脉 掌心动脉
拇主要动脉
掌心动脉
(七)神经 1.尺神经 1)尺神经浅支(蓝色) 小指尺(掌)侧固有神经 指掌侧总神经 2)尺神经深支 分布:皮肤: 肌:小鱼际肌 第3、4蚓状肌 所有骨间肌 拇收肌 拇短屈肌深头
二、手掌 (一)皮肤 (二)浅筋膜 掌短肌
掌腱膜
屈肌支持带三)深筋膜 浅层:鱼际筋膜 小鱼际筋膜 掌腱膜 深层:骨间掌侧筋膜
掌腱膜 横束 指掌侧总动脉 掌浅横韧带
尺神经浅支
(四)骨筋膜鞘 1.外侧鞘 2.中间鞘 3.内侧鞘
内侧鞘(大鱼际)
中间鞘(手掌)
外侧鞘(小鱼际)
(五)手内肌 1.外侧群(大鱼际肌) 浅层:拇短展肌(腕横韧 带桡侧半-大多角骨和 拇对掌肌 舟骨) 、拇短屈肌 拇短展肌 (腕横韧带桡侧、桡侧 拇短屈肌 屈腕肌腱鞘和大多角骨; 小多角骨、头状骨-拇 掌指关节囊)(浅深头 拇内收肌 之间拇长屈肌腱通过)、 深层:拇对掌肌(腕横韧 带、大多角骨及腕掌关 节-第一掌骨桡侧)、 拇收肌(第三掌骨掌侧 全长;头状骨、小多角 骨-掌指关节尺侧籽骨 及关节囊)(横斜头)
解剖知识精进专题神经篇——尺神经

解剖知识精进专题神经篇——尺神经一、走行及分支:然后沿肱三头肌内侧头的前面下降到肘后侧,于肱骨内上髁及尺骨鹰嘴之间,经内上髁后下侧的尺神经沟,穿尺侧腕屈肌两头之间至前臂,继续沿前臂内侧下降,在前臂上半部,位于指深屈肌的表面,被尺侧腕屈肌遮蔽。
下半部则位于尺侧腕屈肌的桡侧,仅被皮肤及固有筋膜覆盖,继而,越过腕横韧带的浅面,在腕掌侧韧带的深面,经豌豆骨桡侧进入手掌,分为掌深支及掌浅支。
尺神经分支:1、经肘关节时,发2-3细支,至肘关节。
2、在前臂上部,近肘关节处,分出两肌支,一支至尺侧腕屈肌,另一支至指深屈肌尺侧半。
3、掌皮支:在前臂中点发出,沿尺动脉掌侧下降,穿深筋膜分布于手掌小鱼际的皮肤。
4、手背支:在前臂下1/3处由本干发出,经尺侧腕屈肌深方下行达手背,分成五支指背神经,分布于手背尺侧半和尺侧两个半手指背面的皮肤(中指末节和环指末节桡侧指背皮肤由正中神经分布,但这种分布不是绝对的,有时可出现变异)。
5、浅支:主要由感觉神经构成,于掌腱膜深方分为一条指掌侧固有神经和一条指掌侧总神经,后者至指根部又分为两条指掌侧固有神经,分布于尺侧一个半手指的掌面皮肤(其分布区域可有变异)。
6、深支:主要由运动纤维组成,经小指展肌与小指短屈肌之间穿入掌深部,分布于小鱼际肌群、全部骨间肌、第3、4蚓状肌、拇收肌和拇短屈肌深头。
7、尺神经在前臂及手掌发出血管支,至尺动脉及掌动脉。
二、卡压点1、Struthers弓:起于肱三头肌内侧头,止于内侧肌间隔增厚的筋膜带,存在于70%的正常人群中,位于肱骨内上髁近侧8cm,宽1.5~2cm,斜行从尺神经表面经过。
其前界为臂内侧肌间隔,外界为肱三头肌内侧头的深部纤维。
注意不要与Struthers韧带混淆,后者连接肱骨内侧的髁上突与内上髁,与正中神经卡压有关。
2、臂内侧肌间隔:由深筋膜发出的结缔组织,构成筋膜板,连接骨膜和深筋膜,臂内、外侧两个肌间隔将臂部肌肉分为前(屈肌)、后(伸肌)两群。
手部三根神经介绍,这就是你手麻的原因,看看是哪根神经影响

手部三根神经介绍,这就是你手麻的原因,看看是哪根神经影响知识点1:支配手部的神经有: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浅支。
特别强调桡神经分为深浅两支,深支是运动支,浅支是感觉支,到达手部的是桡神经浅支,所以,桡神经只支配部分手部(虎口区)的感觉。
手部主要由正中神经和尺神经支配。
知识点2:桡神经浅支损伤无运动障碍。
如果选项出现浅支损伤出现垂腕或者某某肌力下降,都是错误的。
知识点3:三大神经的感觉支配区域。
先看下图的口诀,我们再理解一下。
怎么更简单的记忆?桡神经浅支就是支配手背虎口区域的感觉,这个我们前文已经介绍过了。
1.尺神经无论手背还是手掌,都是一指半。
2.正中神经无论手背还是手掌,都是三指半。
(当然这句话是错了,我们先这么记,看第三点)3.正中神经手背部这三指半中被桡神经占据了一部分。
因此,选项出现两指半这种表述都是错的,只有一指半和三指半。
为了加深记忆,我们做一个等式:一指半+三指半=五指。
知识点4:手部三大神经的典型畸形:1.桡神经损伤表现是垂腕,再次强调,在手部只有感觉支,对于手部肌肉没有任何影响。
因此,桡神经除了腕部下垂,手部无畸形;考试时如果是腕部以下的桡神经损伤,答案是只出现虎口麻木,不用再解释了吧。
2.如上图:尺神经损伤出现“爪形手”;正中神经损伤出现“枪形手”;正中神经合并尺神经损伤出现“猿手”。
特别强调,约定熟成,单纯正中神经损伤,“猿手”也是可以选的。
知识点5:拇内收肌是由尺神经支配。
为什么单独拿出来讲,因为这是我们需要了解的唯一一块肌肉,和感觉区域不一致。
尺神经损伤,这块肌肉就没有功能,拇指不能内收。
知识点6:尺神经损伤时Froment征阳性。
Froment征也叫spinner征。
是尺神经损伤的表现,为拇指和食指用力对捏,但是由于拇内收无力,远端指间关节代偿性屈曲,使两者不能捏成一个圆形的'O'型。
这也叫拇食指夹纸实验,由于拇内收无力,夹不住纸,轻轻一抽就抽掉了。
手部相关解剖

手指外展
手指向手背方向外展,产生手指分开或 抓握物品的动作。
手指内收
手指向手掌方向内收,使手指并拢。
手部协调运动
对掌运动
捏指运动
拇指与其他手指相对,辅助抓握、传递和释 放物品。
拇指与食指相对,捏取物品并传递。
握拳运动
拍手运动
手掌肌肉协同作用,产生握拳和放松的动作 。
手掌肌肉协同作用,产生拍手动作。
1 2
发生原因
腕管综合征多由手腕部长期受压、神经受压等 引起
症状
手指麻木、无力、疼痛等感觉异常
3
治疗
以保守治疗为主,包括支具固定、药物治疗等 ,严重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手指骨折
发生原因
01
手指骨折多由外伤、骨质疏松等引起
症状
02
手指疼痛、肿胀、畸形、活动受限
治疗
03
以复位固定为主,包括手法复位、切开复位等,部分患者需采
深反射
刺激手部深部组织引起的反射,如腕关节背伸反射、手指伸展反射等。
手部反射区
膀胱反射区
位于手掌中央偏下,对应膀胱,可反映膀 胱状况。
心肺反射区
位于手掌中部,对应心肺功能,可反映心 肺状况。
头颈反射区
位于手掌根部,对应头颈部,可反映头颈 部状况。
肝胆反射区
位于手掌桡侧,对应肝胆,可反映肝胆状 况。
手部相关解剖
目录
• 手部基本结构 • 手部骨骼和关节 • 手部肌肉与运动 • 手部感觉与反射 • 手部血液供应与淋巴回流 • 手部常见疾病与损伤
01
手部基本结构
掌侧结构
1 2
手掌
手掌是手部最宽阔的部分,由手掌尺侧和桡侧 的肌肉和腱膜构成。
掌纹
系统解剖学名词解释桡神经

系统解剖学名词解释桡神经桡神经是人体中一根重要的神经。
它是上肢神经网络中最大的一条神经,主要负责控制和提供感觉、运动和功能支持给手臂和手指。
桡神经是由脊髓的C5至T1段的神经根形成的,并且在前臂和手腕的解剖关节处形成分支。
桡神经主要起源于脊髓的下颈部和上胸部段的前纵韧带之间,并通过颈动脉的前方进入颈部。
然后,它通过肱动脉的前方分支进入肩部和上臂。
在肘部的外侧,桡神经沿着肱骨直到前臂和手腕的手掌面。
最后,它在手腕的上方转向掌侧。
桡神经在运动功能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它负责控制手腕关节、指间关节和拇指关节的屈伸动作。
此外,桡神经还参与控制腕部的背侧屈曲,即向上翘手腕。
这些运动动作对于完成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手部任务至关重要,如抓握、捏取和握持。
桡神经在感觉功能方面也非常重要。
它提供了手臂和手指的感觉信息,包括触觉、温度、疼痛和位置感。
这些感觉信息通过神经末梢传递到脊髓,然后再传递到大脑,让我们能够感知和反应各种外部刺激。
由于桡神经的广泛分布,手部的感觉皮肤区域也相应较大。
除了运动和感觉功能外,桡神经还提供了一些功能支持。
它包括控制手部的血液供应和调节温度,以及对手指进行血管收缩和扩张的调节。
桡神经还与汗腺的分泌有关,对于手部的汗液分泌起着重要作用。
这些功能保证了手部组织的正常运作和维持。
桡神经也被认为是上肢神经中最容易受损的神经之一。
由于其长而侧向的走行路线,它在肩、上臂和前臂部位都面临受压、牵拉和损伤的风险。
当出现桡神经损伤时,可能会导致手臂和手指的肌肉无力,感觉丧失或异常,以及手指的运动受限。
桡神经损伤可能是由于外力作用、刺伤、压迫或炎症等原因引起的。
总结来说,桡神经是上肢神经网络中最大和最重要的一条神经。
它在手腕、手指和掌心提供运动、感觉和功能支持。
了解桡神经的解剖和功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与其相关的疾病和损伤。
手的神经肌肉解剖

手的神经肌肉解剖
第31页
桡神经损伤手部症状
Hale Waihona Puke ▪ 运动障碍掌指关节不能伸直 拇指不能背伸、外展
▪ 感觉障碍
皮支重合感觉障碍不显著 仅出现手背部桡侧皮肤 “虎口”处最显著
▪ 自主神经功效障碍
轻
手的神经肌肉解剖
第32页
尺神经分支
干支
肌支 皮支 关节支 血管支
掌支 手背支
抵止
▪ 功 神经支配
效
拇指第1 外展拇 正中神经
节指骨底 指
(C)
拇指第1 屈拇指 正中神经、
节指骨底
尺神经
拇对 掌肌
第1掌骨 使拇指 正中神经
桡侧
对掌
拇收 肌
手的神经肌肉解剖
腕横韧 带、头 状骨及 第3掌 骨掌面
拇指第1 内收拇 节指骨底 指及屈
拇指
尺神经
第11页
肌肉
起始 抵止 ▪ 功 神经支 效配
拇长 拇指对掌肌
屈肌 (正中) (正中) 小指对掌肌
拇短展肌
(尺)
(正中)
手 掌侧骨 背侧骨间 指总 骨间 骨间 近节:指浅屈肌
指 间肌(尺) 肌(尺)
伸肌 肌(尺) 肌(尺) (正中) (桡) 蚓状 蚓状 远节:指深屈肌
肌
肌
(桡侧半:正中;
尺侧半:尺)
手的神经肌肉解剖
第39页
▪ 手部解剖演示
手的神经肌肉解剖
终末支
浅支 深支
手的神经肌肉解剖
第33页
尺神经对手肌支配
▪ 小鱼际肌
小指展肌、小指短屈肌 小指对掌肌、掌短肌
▪ 全部骨间肌
▪ 第3、4蚓状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正中神经:在臂部正中神经沿着肱二头肌内侧沟(上臂内侧)下行,由外侧向内侧跨越过肱动脉下降至肘窝。
从肘部向下穿旋前圆肌,继续在前臂正中下行于指浅、指深屈肌之间达腕部。
然后在桡侧腕屈肌腱和掌长肌腱之间进入腕管,在掌腱膜深面到达手掌。
正中神经的分支及其支配:
(1)正中神经在臂部一般没有分支,即无支配。
(2)正中神经在肘部、前臂部发出许多肌支,支配除了肱桡肌、尺侧腕屈肌及指深屈肌尺侧半以外所有的前臂屈肌及旋前肌。
(3)在屈肌支持带下方由正中神经外侧缘发出一粗短的返支,向外进入鱼际,分布于拇收肌以外的鱼际肌。
(4)在手掌区,正中神经发出数支指掌侧总神经,每一指掌侧总神经下行到掌骨头附近又分为两支指掌侧固有神经沿手指的相对缘到达指尖。
分布第1、2 蚓状肌,掌心、桡侧三个半手指掌面及其中远节指背的皮肤。
第一分支为旋前圆肌支;再发出桡侧腕屈肌、掌长肌、指浅屈肌肌支;最大的分支为骨间前神经支,支配拇长屈肌、示中指指深屈肌、旋前方肌;腕掌部的分支有返支及指掌侧总神经。
追踪纤维至有关的脊神经如下:
C5:旋前圆肌;
C6:桡侧腕屈肌
C7、指浅屈肌,1~3指感觉
C8:拇长屈肌、示中指指深屈肌
T1:掌长肌、旋前方肌、大鱼际肌、第1~2蚓状肌
神经损伤临床表现:
(1)正中神经干如在臂部受损伤,运动障碍表现为前臂不能旋前,屈腕能力减弱,拇指、示指不能屈曲,拇指不能对掌。
由于鱼际肌萎缩,手掌变得平坦,称为“猿手”。
感觉障碍以拇指、示指和中指的远节最为显著。
(2)正中神经损伤易发生在前臂和腕部。
在前臂,神经穿旋前圆肌和指浅屈
肌起点腱弓处易受压迫,形成正中神经支配肌全部无力,手掌感觉受损,即所
谓的“旋前圆肌综合症”。
在腕部内正中神经也易因周围结构炎症、肿胀或关节变化而受压迫,即形成“腕管综合症”表现为鱼际肌萎缩,手掌平坦,拇指、示指、中指掌面感觉障碍。
(3)臂丛上中干损伤(C5~7):旋前圆肌、桡侧腕屈肌肌力减退和桡侧三个半 手指感觉障碍。
(4)臂丛下干损伤(C8~T1):掌长肌、旋前方肌和屈拇、示指 DIP 关节肌力 减退,以及拇対掌功能受限。
2、尺神经:沿肱动脉内侧、肱二头肌内侧沟 下行至臂中份(即三角肌止点高度),
穿内侧肌间隔至 臂后区内侧,下行至肱骨内上髁后方的 尺神经沟, 继而
向下穿过尺侧腕屈肌起端又转至前臂前内侧,继续在尺侧腕屈 肌和指深屈
肌间,尺动脉内侧下行,到达桡腕关节上方(约5cm 处) 发出手背支后,
本干在豌豆骨桡侧,经屈肌支持带浅面分深、浅两 支,经掌腱膜深面进入
手掌。
尺神经的分支及其支配:
(1) 尺神经在臂部未发出分支,即无支配。
(2) 在前臂上部发出肌支支配尺侧腕屈肌和指深屈肌尺侧半。
(3) 手背支分布手背尺侧半,小指、环指和中指尺侧半背面皮肤。
(4) 浅终支(皮支):分布于小鱼际、小指和环指尺侧半掌面的皮肤。
(5) 深终支(肌支):支配小鱼际肌、骨间肌、第 3、4蚓状肌和拇收肌。
追踪纤维至有关的脊神经如下:
C7:尺侧腕屈肌
C8:指深屈肌尺侧半,手掌背尺侧和 4~5指感觉
T1 :小鱼际肌、骨间肌、第3~4蚓状肌、拇收肌
F IJZUI * 5,9. This ; niedim DC 讥上 lesioti 我
a$ EU>TJiue4 dump a *ni<h iiyitri r to rh?
fbrwmi Nofr 山# Jitfprior iuiau?>seinh
pudjuinr with luss of fuuclioii of FPL 抽d
FDP Tc Tlie inde\ finger Note slso the blivter on tlw rip of the iades iucger th?m F 呼ui w 5.S. Li a Tiled :血 ntr;< teuot me iMar cdiuxiicc ki* o. flat d 泌araocc and ihf dnuub lkw b«bv tlif finjrff Iwaii^ of rhe ittinfpospl adieu uf uicibuj pollki^ mil jlxJuctai
神经损伤临床表现:
(1)尺神经干受损:易受损伤的部位为肱骨内上髁后方(尺神经沟处)及尺侧腕
屈肌两起点之间,运动障碍表现为:屈腕能力下降,环指和小指的DIP关节不
能屈曲,小鱼际肌萎缩,拇指不能内收,骨间肌萎缩,各指不能互相靠拢,各指MP关节过伸,第4、5指IP关节屈曲,出现“爪形手”感觉障碍区域以手掌、手背尺侧缘为主。
Frement试验阳性:拇指与示指用力相捏时,不能做成圆形,而是方形,即拇指的指间关节屈曲、掌指关节过伸、示指DIP关节过伸畸形。
夹纸试验阳性:
①拇收肌检查:检查拇收肌是观察拇指有无向示指靠紧能力。
检查时首先把拇指摆在其他4指同一平面上,把纸片夹在拇指、示指间,然后再令拇指的侧面与示指靠紧,检查者用力拉纸片,看能否夹住,正常情况下拇指呈伸直状夹住纸片,如拇收肌麻痹夹纸无力,故用屈曲拇指末节,用拇长屈肌的代偿力量才能夹住纸片,此为拇指夹纸试验阳性。
②骨间肌检查:把纸片夹在第2~5指的两指间,嘱受检者用力夹纸,然后检查者拉纸片,看能否夹住。
骨间肌麻痹者纸片很容易被拉出,即为夹纸试验阳性。
Wartenberg试验阳性:小指不能内收为阳性,由于小指收肌(掌侧骨间肌)麻痹及小指伸肌无对抗的外展活动,所以小指在MP处呈外展位。
(2)深支运动支损伤:易受损伤的部位为豌豆骨桡侧(常发生在以手击物或手握振荡物和旋转车轮把手,小鱼际仍呈悬空状态时,此时尺神经深部的运动支可受到豌豆骨和钩骨的压迫造成损伤;Guy on管内受压迫),运动障碍表现为尺神经支配的手内在肌功能受损;感觉不受影响。
3、桡神经:先经肱三头肌长头和内侧头之间(上臂内侧),然后沿着桡神经沟绕肱骨中
段背侧旋向外下,在肱骨外上髁上方穿过外侧肌间隔,至肱桡肌与肱肌之
间,在此分为浅、深两支。
浅支沿着桡动脉外侧下行,在前臂中、下1/3交
界处转向背面,并下行至手背。
深支经过桡骨颈外侧穿过旋后肌(桡骨外侧
面)至前臂背侧,在前臂伸肌群的浅、深层之间下行,在拇短伸肌远侧逐渐
变细,行于拇长伸肌深面即前臂骨间膜后面至手腕背面。
(不同个体桡神经
分支发自主干的水平存在差异,解剖学上写“在肱骨外上髁的前方分为浅、
深两支”)
桡神经的分支及其支配:
(1)在臂部的分支:皮支为臂后皮神经、臂外侧下皮神经、前臂后皮神经;肌支支配肱三头肌、肘肌、桡侧腕长伸肌和肱桡肌。
(2)浅终支(指背神经,皮支):手背桡侧半和桡侧两个半手指近节背面的皮肤。
(3)深终支(骨间后神经,肌支):分布在前臂伸肌群,桡尺远侧关节、腕关节和掌骨间关节。
追踪纤维至有关的脊神经如下:
C5:肱三头肌外侧头、肱桡肌,上臂外侧感觉
C6:肱三头肌长头、旋后肌、桡侧腕长伸肌,腕背桡侧感觉
C7:肱三头肌内侧头、桡侧腕短伸肌、指总伸肌
C8:尺侧腕伸肌、拇长伸肌、拇长展肌
T1:示指、小指固有伸肌
神经损伤临床表现:
(1)桡神经干损伤:易损伤的部位为臂中段后部和贴肱骨桡神经沟处(肱骨
中段或中下1/3交界处骨折时容易合并桡神经损伤),运动障碍表现为前臂伸肌瘫痪,即抬前臂时出现“垂腕”状态;感觉障碍以第1、2掌骨间隙背面的“虎口区”最明显。
(2)桡神经深支损伤:穿过旋后肌行于桡骨附近(桡骨颈骨折),主要症状为伸腕力弱(桡侧腕长伸肌功能是好的),在伸腕时会腕部明显地向桡侧偏斜,伸指、
伸拇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