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高速公路概况及路面结构形式

合集下载

成都至南充段南高速公路施工总结报告

成都至南充段南高速公路施工总结报告

成都至南充段南高速公路施工总结报告国道主干线上海至成都公路成都至南充段南高速公路(CL3、W1、E2、B1合同段)(K0+0000~K46+536)路面底基层、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总结报告四川川交路桥有限责任公司技术质量部2002年12月20日成南高速公路施工总结报告(CL3、W1、E2、B1合同段)一、工程概况成都至南充高速公路是国道主干线上海至成都公路中的一段,是四川省连接华中、华东地区和西藏的重要交通走廊。

路线起于成都绕城高速公路螺蛳坝互通立交处,桩号为K0+887.1,向东经金堂淮口、中江县苍山、大英县蓬莱、遂宁市桂花和蓬溪县,止于南充民建,与南充市及国道212线相接,桩号为K209+497.1,正线长208.61KM。

另建成都连接线十里店至螺蛳坝6.84KM,全长215.45KM。

该工程项目处于平原微丘区,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

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6~18℃,最高气温37.3~43.5℃,最低气温达-5.3℃,冰冻出现在一月,无冻土现象。

年平均无霜期达315天,历年平均降雨量974~1190mm,主要集中在5~9月,占全年总降雨量的68.4%。

地下水以潜水及基岩裂隙水为主,受季节影响明显。

全线采用高速公路技术标准、全封闭、全立交设计,共划分为24个合同段,分别有四川路桥总公司二公司(现改制为“四川川交路桥有限责任公司”)等18个施工单位中标承建。

建安投資建安投资63.619亿元,1999年11月开工,工期3年。

根据地形、交通量分布情况,分段采用不同的路基形式。

由我公司承建了CL3合同段路面底基层、基层的施工任务包括成南路成都连接线段LK0+000-LK5+529.58段,其中LK0+000-LK5+529.58段采用20cm厚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30cm厚二灰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绕城高速公路螺蛳坝互通立交成南线段LK5+500-LK7+125段采用25cm厚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30cm厚二灰稳定碎石基层施工、25cm 厚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30cm厚二灰稳定碎石基层。

高速公路路面结构设计分析

高速公路路面结构设计分析

高速公路路面结构设计分析高速公路作为现代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大量的车流量和运输任务,其路面结构的设计至关重要。

本文通过对高速公路路面结构的分析,探讨其设计要点、材料选用、施工方法以及对路面性能的影响,以提供设计者和相关从业人员参考和借鉴。

一、设计要点高速公路路面结构的设计需要考虑以下要点:1. 荷载分析:根据道路的设计等级和所处地域的交通量、车型等因素,合理确定路面所要承受的荷载,并结合交通流特点和设计寿命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2. 路基状况:路面结构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路基状况,包括路床土质的稳定性、排水条件、地基承载力等,以确保路面结构能够稳定地承载和传递荷载。

3. 材料选用:根据设计要求和所处环境的特点,选用适合的路面材料,包括基层料、粘结层料和面层料等,以保证路面结构的强度、耐久性和舒适性。

4. 施工方法: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法和工艺,确保路面结构能够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包括路面摊铺技术、压实方法和沥青混凝土浇筑工艺等。

二、路面结构组成高速公路路面结构通常由多层组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路基:路基是路面结构的基础,一般采用土工合成材料作为加筋层,以提高路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2. 基层:基层是路面结构重要的承载层,通常采用水泥混凝土或沥青混凝土作为基层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稳定性。

3. 粘结层:粘结层用于将基层和面层连接起来,常采用沥青砂浆或沥青混凝土铺设,可提高结构层之间的粘结强度。

4. 面层:面层是路面结构的最表层,承受着车辆荷载和外界环境的影响,通常采用沥青混凝土或水泥混凝土作为面层材料,以提高路面的平整度、耐久性和舒适性。

三、材料选用针对高速公路路面结构的材料选用,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路基材料:路基材料需要具有一定的强度和稳定性,通常采用砂土、黏土、碎石等作为基础填料,同时添加土工合成材料以提高路基的承载能力和变形性能。

2. 基层材料:基层材料需要具备较高的强度和稳定性,常见的选用为水泥混凝土或沥青混凝土,其选择需根据交通量、地理气候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高速公路路面结构

高速公路路面结构

浅谈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全寿命设计理念与成本分析杜红云1吴琤2(1 江西省南昌市公路勘察设计院南昌 330077 )(2 江西省公路局物资储运总站南昌 330013 )摘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全寿命设计,应根据价值工程的原理,在确保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良好的状态下,适当增加建设成本,大幅度减少路面维修成本,延长路面使用年限,最终达到降低全寿命成本的目的。

关键词:道路工程;沥青路面;全寿命设计;成本分析0 前言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了大量的资源。

公路事业作为基础设施之一,现正以迅猛的速度发展,社会对高品质、高服务性能的公路的要求日益提高,行车的安全、舒适、快捷已成为人们的基本要求。

但随着运输交通量和大吨位车辆的急剧增大,以及复杂多变的自然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使现有路面结构变形和损坏相当严重。

这样,既影响了路面的使用性能和寿命,又给公路建设事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为此,需对路面结构设计作进一步的科学探讨。

1 影响路面结构性能的主要因素路面结构应坚固耐久,表面应平整、抗滑和耐磨。

影响路面结构使用性能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有:1.1路基的稳定性修筑路基,必然会改变原地层所处的状态,破坏原地层固有的稳定状态,且原地层上存在着软弱地层,风化岩层等不良地质水文地段,这就必需采取必要的排水防护和加固措施,保证路基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从而使路面结构具有足够的稳定性。

1.2土基的坚实性土基位于路面结构层下,直接承受路面结构传递下来的荷载。

如果土基过分湿软和水温条件差,在行车荷载作用下就会产生过大的沉陷变形,甚至引起翻浆,产生弹簧路基,使路面失去坚强而均匀的支承,从而引起路面结构过早损坏。

因此,土基的坚实与否将直接影响路面结构的使能。

1.3交通量的大小及车辆吨位交通量的大小及车辆吨位直接影响到路面结构的设计。

汽车对路面的作用,包括重力作用和动态影响。

重力作用主要是通过轮胎与路面的接触面,将其重力传递给路面,再由路面扩散至路基。

沪宁高速公路江苏段路基路面设计概况

沪宁高速公路江苏段路基路面设计概况

沪宁高速公路江苏段路基路面设计概况沪宁高速公路分东、西两段进行测设。

东段位于长江三角洲平原区,地势平坦,河网密布,全段长139.16km。

西段位于太湖平原区及宁镇丘陵区,地势起伏,沟壑岗谷,纵横相间,全段长109.05km。

东、西两段,尤数东段,广泛分布着大量软土层,对路基的稳定及变形影响十分突出,本文就路基路面设计及软土地基路堤设计的有关问题作简要介绍。

1 一般路基设计路基宽26m,为整体式路基,行车道及硬路肩横坡为2%,土路肩横坡为4%。

在填方路基地段,边坡坡度一般为1∶1.5,坡脚设1.0m宽护坡道。

当路基高度>6m时,路基上部6m边坡为1∶1.5,路基下部边坡为1∶1.75,并在坡脚设2m宽护坡道。

坡脚外侧设深0.8m、底宽0.8m的梯形边沟,边沟外缘1.5m为公路用地界。

在挖方路基地段,边沟外坡脚均设有1~2m宽的平台,边坡坡率根据不同的地质构造、土石成份,一般为1∶1~1∶1.5,同时也根据不同的开挖高度分级设置,级与级之间设有平台截水沟,坡顶外侧5m再设地面截水沟,以拦截地表水免于冲刷边坡坡面。

公路用地线一般划在地面截水沟外侧1.5m处。

对无需设置截水沟地段,则划在坡顶以外1.5m处。

路基填土高度问题是东段路基设计任务的重点。

沪宁高速公路处于富饶的长江三角洲平原,土地资源珍贵,经济发达,地价亦高,而路基愈高占地面积愈多。

因此,路基的高低对降低沪宁高速公路造价有着十分突出的意义。

沿线土源缺乏,解决高路基的土方则需一笔可观的费用。

然而降低路基高度谈何容易,在人口稠密、河网密布、桥多通道多的条件下,降低路基高度面临许多困难。

初设中经过反复细致的工作,借鉴已建成的几条高速公路的经验,采取相应措施,最终将路基平均高度降低到3.6m。

这比“工可”的平均高度5m则迈出一大步,为节约土地、降低工程造价取得可喜的成果。

西段属平原和丘陵区,地形起伏较大,因此路基填挖变换频繁,横断面形式随之多样,有路堤、路堑、半填半挖等形式。

阜锦高速公路路面技术状况分析及养护维修方案

阜锦高速公路路面技术状况分析及养护维修方案

—56—北方交通2021年第4期文章编号:1673-6052(2021)04-0056-03DOI:10.15996/ki.bfjt.2021.04.014阜锦高速公路路面技术状况分析及养护维修方案赵东升(辽宁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沈阳市H0015)摘要:为了及时准确掌握辽宁省高速公路技术状况、科学评价现有路况,并进行合理的养护规划,对辽宁省高速公路路面进行路况检测、评定,并结合实际制定养护维修方案。

以G2512阜锦高速公路为典型实例,从检测数据、现场勘查、室内试验、后期指标预测等方面进行分析,制定出符合本路线的养护维修方案。

关键词:道路状况;评定等级;交通量;衰减曲线;养护方案中图分类号:U418.6文献标识码:B0引言为了保持阜锦高速公路良好的通行质量,在充分分析历史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对历年路面质量情况及衰减趋势的分析,以及结合本路线使用年限、路面技术状况、养护历史、路面现状、交通量、钻芯取样及室内试验分析等方面的综合评价,制订出合理的养护维修方案。

具体工作流程如图1。

历年检测数揭]病害分析llfii路面性能指标历年交通量数据图1工作流程图以路面管理系统历年数据为基础,统计分析各路段路面各指标数据,根据GM模型的路面性能预估方法,建立了不同交通量、气候分区条件下路面各项性能指标随使用年限衰减曲线,结合路面现场勘察、取芯及室内试验分析,针对各路线制定合理的养护方案。

1路况评价11总体概况阜锦高速公路起点桩号为K1+000,终点桩号为K119+800,共计11&8km,通过对检测数据各指标的综合分析,阜锦高速公路路面使用性能指数PQI公里评定值处于79.9-95.2之间,全线平均值为89.4,评定等级为良,其中PCI和RDI得分分别为86.0和85•8,评定等级为良,其他路面分项评价指标(SRI.RQI)得分均在90以上,评定等级为优。

各分项指标统计如图2所示。

1009590:M"按80钛75706560评定指标图2阜锦高速公路路面各指标评价结果图12分项指标概况路面损坏状况指数PCI处于62.4-96.8之间,平均值为86.0,评定为良等级,中及其以下的路段占本检测路线全长的20.6%。

市政道路下穿高速公路方案简介

市政道路下穿高速公路方案简介

市政道路下穿高速公路方案简介上跨桥梁方式对交通影响最小,但由于需要修建高而长的桥梁,受城市规划、景观及用地等条件的限制,施工总工期长,工程费用高,且上跨桥梁后期养护维修费用高。

下穿桥涵通道方式由于用地少,城市景观较好,而逐渐被大量采用,能充分发挥市政工程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本次以荆门市华科路下穿襄荆高速公路为例,简要介绍市政道路下穿高速公路的各种方案。

1 工程概况襄荆高速公路北起襄阳市贾家州,经襄阳、荆门、荆州三市八县(市、区),南止于荆州市龙会桥,全长185.415公里,是国家规划建设的二连浩特至广州高速主干线(G55二广高速)的重要组成部分。

襄荆高速公路设计为四车道全立交、全封闭,设计速度100 km/h,路基宽度为26m,现状交通量很大。

襄荆高速现状为填方路基形式,路基填高约3.5m。

规划华科路道路等级为城市主干路,设计车速50km/h,道路红线40m,双向6车道,与襄荆高速相交角度90°。

2 方案介绍为尽量减少对襄荆高速公路运营的影响,力求合理的穿越襄荆高速公路,本次共提出四种下穿方案。

(1)方案一:下穿采用四孔闭合框架,高速公路保通采用临时道路导流为确保高速公路通行安全,下穿路段全幅开挖襄荆高速,襄荆高速双向过往车辆改从导流道路通行。

导流道路长约500m,路面宽26m,双向各2车道,中间设双面波形护栏隔开,两侧设置波形防撞护栏,路面两侧波形防撞护栏外设置实体围挡(可利用采光板围挡),路基两侧边沟处设置隔离栅防止行人进入。

同时,导流道路需增加相应的交通标志标牌用于警示、指示、诱导交通。

闭合框架施工完毕后,再对高速公路路面进行恢复,恢复高速正常通行。

该方案最大的优点是在高速公路通过导流保持双向4车道通行时,可以对高速公路交叉处进行全断面开挖,施工工艺成熟稳定无风险。

下穿通道结构形式采用钢筋混凝土四孔闭合框架结构。

根据道路设计要求,结构总宽40.4m,结构总高8.7m,底板厚1.2m,顶板厚1m,外侧墙1m,中墙0.8m。

土木工程概论之5交通土建工程

土木工程概论之5交通土建工程
5.3.1 机场概况
二、民航机场分类和组成
机场分类:国际机场、干线机场、支线机场 机场的组成:主要由飞行区、旅客航站区、货运区、机务维修设施、供油设施、空中交通管制设施、安全保卫设施、救援和消防设施、行政办公区。生活区、生成辅助设施、后勤保障设施、地面交通设施及机场空域等组成。
衬底1
5.3.2 机场的跑道方案
一、高速公路的线形设计标准
高速公路的几何设计标准比其它等级的公路要求高,具体规定各国有所不同。 普通公路与高速公路的转弯线形的比较 高速公路
5.1.3 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
二、高速公路的优势
行车速度快、通行能力大 物资周转快、经济效益高 交通事故少、安全舒适好 带动沿线地方的经济发展
三、高速公路建设存在的问题
四、世界著名的隧道工程 日本青函海底隧道 世界上最长的隧道
衬底1
5.4.3 水底隧道
英吉利海峡隧道
5.4.3 水底隧道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圣哥达隧道:位于瑞士境内,长15000米,双线,建于1872—1882年。
辛普伦隧道:连接瑞士意大利的一座铁路长隧道,长19800米。第一号隧道建于1896—1906年,第二号隧道建于1912—1921年。
路堤示意图
衬底1
5.1.2 公路建设
三、路面结构图
低、中级路面 高级路面
5.1.3 高速公路
定义:
具有四条以上车道,路中央设有中央隔离带,分隔双向车辆行驶,互不干扰,全封闭,全立交,控制出入口,严禁产生横向干扰,为汽车专用,设有自动化监控系统,以及沿线设有必要服务设施的道路。 1988年上海至嘉定高速公路建成通车→1998年年均通车里程超过4000公里→2004年底,中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超过3.4万公里

高速公路项目路基和路面工程施工方案

高速公路项目路基和路面工程施工方案

高速公路项目路基和路面工程施工方案(一)路基工程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合同段路基土方有土方67.2027万立方米,石灰改善土约54万立方米,粉喷桩48万延米,袋装砂井94万延米,单向土土格栅5.3万平方米,双向土土格栅6.1万平方米。

1、测量放样:根据业主移交的导线点,水准点及设计图纸所提供的坐标,用尼康—530型全站仪进行导线复测并增设,对水准点进行复核与加密,并上报监理工程师复核,经批准后进行恢复中桩、边桩工作,确定路基边缘、坡角、边沟、护坡、排水沟等的具体位置,复测原地面标高。

2、施工便道:A、施工便道,修建在路基坡角与征地线之间,每200~300米修筑加宽段作为错车台。

便道采用石灰土进行基底处理,其上铺设50cm碎石垫层。

B、线外施工便通,尽量利用原有道路,如果宽度不够,则每200~300米设置错车台。

C、排水沟设置在路基外侧,排水沟与河道或原有沟渠相互接通,确保施工期间路基不受水浸。

3、清除表土:A、采用人工及推土机清除公路用地范围内的树木、杂草、植物根茎及地表松散土,清除深度按图纸设计要求或监理工程师指定的深度进行。

B、根据占用池塘、沟渠、河道面积的大小,分别采用直接排水或人工筑岛围堰排水的方法,将路基范围内的水排除后,采用推土机、挖掘机配合人工开挖的方式进行清淤,清淤前请监理工程师现场复测淤泥顶高程及面积,清理后的淤泥采用自卸汽车运到弃土场,清理淤泥至监理工程师满意后,进行标高复测,以便计算淤泥数量。

清淤完毕,按照图纸要求进行回填。

二、软土地基处理1、工程概况:本合同段软土地基处理形式有以下几种:袋装砂井,土工格栅,粉喷桩,砂垫层,结合预压处理。

2、工程地质条件:本标段沿线地基勘探深度内的地层分为4个工程地质层:Ⅰ层软塑状态低液限粘土,分布连续,厚度1.8~3.3m,是软土路基的硬壳层,但压缩性较高,工程地质条件较差。

Ⅱ层软土以流塑状淤泥质低液限粘土为主,间夹低液粉土质砂,低液限偻土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京哈高速公路京哈高速公路(国家高速公路网编号G1)是指北京-哈尔滨的首都放射线高速公路。

目前已经全部建成高速公路。

路线为:北京-唐山-秦皇岛-锦州-盘锦-辽中-沈阳-四平-长春-哈尔滨。

其中,北京-沈阳段,在原先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系统中,为丹东-拉萨国道主干线(G025)的一部分;沈阳-哈尔滨段为同江-三亚国道主干线(G010)的一部分。

路线简介主要线路京哈高速公路的主要路线为北京通州北关环岛至河北燕郊。

北京-宝坻-唐山-秦皇岛-锦州-盘锦-辽中-沈阳-四平-长春-哈尔滨。

这条高速公路与北京六环路互相连接。

这条高速公路1990年首次通车。

高速公路原来的规划终点站是哈尔滨,但是于1999年建成的京沈高速公路已经成为自中国首都到东北地区的主要高速公路了。

京哈高速公路在燕郊转成去中国东北地区的102国道。

线路介绍京哈高速公路(G1 原京沈高速公路)是“九五”期间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全长658公里,总投资近200亿元,该高速公路起自北京市东四环路,经河北省廊坊、天津宝坻、河北省唐山、北戴河、秦皇岛、山海关、辽宁省锦州、盘锦、鞍山,终点至沈阳市过境绕城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全线为6车道,设计时速为120公里。

它是中国“两纵两横及三条重要路段”国道主干线路网规划中建成的第一条路,也是国家规划的“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中优先实施的“两纵两横及三条重要路段”的组成部分。

是中国公路建设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工程于1996年9月开始分段施工,历经4年建设,2000年9月15日全线贯通。

从北京至沈阳,约需6个小时。

这条高速公路形成一条新的东北三省出入关快速通道,将同三(同江至三亚)、京沪(北京至上海)、京珠(北京至珠海)、等国道主干线连为一体。

是沟通东北与华北的交通运输大动脉。

京哈高速公路自东六环为收费公路。

高速公路的最高限速与北京段的京津塘高速公路一致,统一限速为时速90公里。

走全程高速合算:北京出发走“京沈高速”(大约660公里)到沈阳转“沈四高速”到四平转“长四高速”(大约284公里)到长春转“长余高速”(大约250公里)到哈尔滨。

京哈高速全长1300公里,过路费450-500元,中速走大概要12小时左右。

京哈高速公路是连接北京通州区和京冀交界燕郊的高速公路。

京哈高速公路自东六环为收费公路。

高速公路的最高限速与北京段的京津塘高速公路一致,统一限速为时速90公里。

高速公路的主要路线为北京通州北关环岛至河北燕郊。

这条高速公路与北京六环路互相连接。

这条高速公路1990年首次通车。

高速公路原来的规划终点站是哈尔滨,但是于1999年建成的京沈高速公路已经成为自中国首都到东北地区的主要高速公路了。

京哈高速公路在燕郊转成去中国东北地区的102国道。

京哈高速公路的路况比较糟糕,路面因为卡车经常通过,所以有部分公路的地面比较差。

2005年5月起,北京段京哈高速公路正在进行路面大修,直到8月31日结束。

到6月中旬,部分路段,包括离开通州北关环岛的过河桥梁的路面已经修好,路面中间的新的隔离带也开始使用。

途经省市及里程省份过境节点与里程途经省市北京:高速公路的主要路线为北京通州北关环岛至河北燕郊。

这条高速公路与北京六环路互相连接。

京哈高速公路自东六环为收费公路。

高速公路的最高限速与北京段的京津塘高速公路一致,统一限速为时速90公里。

走向:京沈高速公路(北关环岛——香河枢纽——河北省界)河北:北京市界——京沈高速公路——天津市界天津:河北省界——京沈高速公路——河北省界河北:天津市界——京秦高速公路——辽宁省界辽宁:河北省界——京沈高速公路——沈阳绕城高速公路——沈四高速公路——吉林省界。

这条高速公路与沈阳绕城高速互相连接。

吉林:辽宁省界——长四高速公路(又称长平高速公路)——长春绕城高速公路-长哈高速公路——黑龙江省界黑龙江:吉林省界——哈双高速公路——瓦盆窑作用公交化2002年“十一”前后,首条从哈尔滨直通北京的长途客运车正式投入运营,单程运行时间为13小时。

这条线路预计每天15时或17时左右在哈站发车,单程运行13小时后,第二天凌晨可到达终点——北京八王坟。

线路将采取哈尔滨与北京两地对开的形式,每天一趟,10月份通车。

此线路的直通将使京哈高速路真正实现公交车化的运营。

此线开通后,已陆续开通哈尔滨——长春、哈尔滨——沈阳、哈尔滨——辽阳、哈尔滨——大连的专线。

节省时间2002年09月19日拉林河至长春段高速公路正式建成通车,哈尔滨至北京高速公路全线贯通。

开车去北京只需11个小时,比乘京哈间夕发朝至快速列车还要快1个多小时。

京哈间1300余公里路程,按照该路设计时速120公里计算,从哈尔滨市开车到北京只需11个小时。

京哈高速公路全线贯通后,跨省客运线路将全部转到高速公路上运营,乘豪华大巴从哈尔滨市去长春运行时间由4小时减至2小时40分,去四平由原来的5小时减至3小时40分;即将开通的哈尔滨至吉林线路,运行时间仅为3小时30分,比铁路旅客列车运行时间节省一半。

京沪高速公路京沪高速公路(北京—上海)是中国大陆第一条全线建成高速公路的国道主干线。

京沪高速公路是“八五计划”中“八纵七横”和“两纵两横”三个重要路段的一条,同时也是国家高速规划(7918网)中一条纵向主干线。

京沪高速公路是中国大陆第一条全线建成高速公路的国道主干线。

京沪高速公路是八五计划中五纵七横和两纵两横三个重要路段的一条,同时也是国家高速规划(7918网)中一条纵向主干线。

起点在中国首都北京,途经天津、河北、山东、江苏,终点在大陆最大城市上海市,全长1262公里,全封闭,全立交,全线大部份为四车道。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与之联系密切的交通运输行业也出现了客流、运能、京沪高速公路二期业绩稳定发展的局面。

天然的垄断性、收益稳定、现金流充沛是交通运输行业的共性。

以高速公路、铁路运输板块为主的交通运输企业不仅持续分享着中国GDP增长带来的上升动力,也通过其行业高速发展、不断完善从而对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产生巨大贡献。

进入07年年末,从高速公路及铁路行业同时传出重要建设信息。

国家高速公路网基本建成、京沪高铁即将开工这两大重要事件成为市场聚焦的交通行业最热门新闻。

中国交通部副部长翁孟勇12月18日宣布,经过15年的建设,总投资约9000多亿元人民币,总长约3.5万公里的中国公路网的主骨架“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基本贯通。

与此同时,备受关注的京沪高速铁路建设项目,已正式获得国务院批准并进入实质推进状态。

这两则交通行业重要交通项目建成及开工,成为印证中国交通运输业高速发展的真实写照。

为保障中国高速公路快速、持续、健康发展,加快规划高速公路网及高速铁路的建设已成为重中之重,从而也将为相关高速公路及铁路运输板块上市公司提供了更大发展空间。

做为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根据2005年1月公布中国《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为标志,中国高速公路建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2007年以来公路客运量、货运量及货运周转量同比增速均创下了10年来历史新高。

报告显示,中国高速公路仍处于成长期,未来仍还有15年以上的快速成长期。

作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京沪高速公路分20个路段分期建设,整个工程建设历时13年。

其中最早开工的京津塘高速公路1987年12月开工建设,1991年12月竣工。

此后,其他各路段先后开工。

2000年11月、12月,京沪高速公路河北境内青县至吴桥段、山东境内临沂至红花埠段、江苏境内新沂至江都段相继竣工。

京沪高速公路于2006年11月29日全线贯通。

北京段:全通河北段A:全通天津段:全通河北段B:全通山东段:起于冀鲁交界的德州市梁庄,经德州、禹城、济南、长清、泰安、临沂止于鲁苏交界的临沂市红花埠,全长431.82公里。

注:目前,京沪高速和京台高速(G3)德州-济南段共线使用。

2009年7月25日,京沪高速济南至乐陵段合作建设协议正式签订,该项目预计投资70亿元,全长114公里。

江苏段:起于鲁苏界的新沂市黄墩河北,止于昆山市花桥,与沪宁高速公路上海段相接,全长480.15公里。

自新沂苏鲁省界至江都正谊枢纽又称为沂淮江高速公路,自江都正谊枢纽至泰兴广陵枢纽与宁通高速公路共线,自泰兴广陵枢纽至无锡枢纽又称广靖锡澄高速公路,自无锡枢纽至昆山苏沪省界与沪宁高速公路共线。

上海段:即原沪宁高速公路上海段,起于嘉定安亭,经闵行、嘉定江桥止于万镇路,长24.94公里。

各路段情况一览国家7918公路网对G2的改编:自沧州与京台高速分离,途经乐陵、商河至济阳,至济南后与G22青兰高速并线,至莱芜后进入原莱新高速,在新泰南进入原京沪高速。

原京沪高速济南至泰安段改为G3,原泰安至新泰段改为S31泰新高速。

北京段:为京津塘高速公路的一段,起于北京东南部分钟寺桥,经北京市大兴区,止于通州区柴厂屯,长35公里。

天津段:由京津塘高速公路天津段和京沪高速公路天津段代用线组成。

全长142.25。

河北段:由京津塘高速公路河北段和京沪公路河北段青县至吴桥段组成。

全长147.84公里。

山东段:起于冀鲁交界的德州市梁庄,经德州、禹城、济南、长清、泰安、临沂止于鲁苏交界的临沂市红花埠,全长431.82公里。

江苏段:起于鲁苏界的新沂市黄墩河北,止于昆山市花桥,与沪宁高速公路上海段相接,全长480.15公里。

自新沂苏鲁省界至江都正谊枢纽又称为沂淮江高速公路,自江都正谊枢纽至泰兴广陵枢纽与宁通高速公路共线,自泰兴广陵枢纽至无锡枢纽又称广靖锡澄高速公路,自无锡枢纽至昆山苏沪省界与沪宁高速公路共线。

上海段:即沪宁高速公路上海段,起于嘉定区安亭镇,经闵行区、嘉定区江桥镇止于万镇路,长24.94公里。

管理措施八项保畅通的措施:一是实施计重(zhong)复式收费。

该处通过技术攻关,基本缓解了站口堵车难题。

实施货车计重复式收费,成为中国首家。

二是实施主线站改扩建工程。

青县主线收费站东扩的5条车道已完成河北境内工程并投入试运行,使收费亭数量增加至36个,大大提高了通行能力;吴桥主线站复式收费改造的9条车道也已完工并投入运行,新增设的车道可实施客车和货车的复式收费。

三是设立专用通道,实施客货分道行驶。

在抗冰雪、抗震、奥运等特殊时期,该处在各收费站口设置了救灾专用通道和奥运车辆服务通道,确保了特殊车辆通行畅通;还对客货车分道行驶方案进行了优化,进一步完善了提示标志,使客货车分道行驶更便于实施。

四是设立监控调度指挥中心,在各站上下路口及公路沿线增设可变情报板,最大限度为司乘人员提供出行信息服务,提高突发交通事件应急能力。

五是加强与交警联动,提高联合反应速度。

制定了《京沪高速公路保畅通四级预警机制》,建立和完善了应急报告制度,召开“奥运安保暨落实两厅九项措施文件工作会议”,联合部署奥运安保工作。

六是与天津、山东方面加强合作,实行代发卡模式,提高工作效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