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学科药物化学专业硕士培养方案-兰州大学药学院

合集下载

兰州大学药学考研真题

兰州大学药学考研真题

兰州大学药学考研真题兰州大学药学考研真题兰州大学药学考研真题一直备受考生关注,因为它是考生们备战考研的重要参考资料之一。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兰州大学药学考研真题的特点和备考策略。

一、兰州大学药学考研真题的特点兰州大学药学考研真题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知识点全面覆盖:兰州大学药学考研真题涵盖了药学专业的各个方面,包括药物化学、药理学、药剂学等。

因此,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需要全面复习各个学科的知识点。

2. 难度适中:兰州大学药学考研真题的难度适中,既考察了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考察了考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需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也要注重解题技巧的掌握。

3. 真题数量有限:兰州大学药学考研真题的数量相对较少,因此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需要合理安排时间,对每一道真题进行深入研究,找出其中的规律和重点。

二、备考策略备考兰州大学药学考研真题需要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备考策略,以下是一些建议供考生参考:1. 充分了解考试大纲: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首先要充分了解考试大纲,明确各个学科的重点和难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2. 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考生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每天的学习时间,确保每个学科都能得到充分的复习。

3. 多做真题:真题是备考的重要资料,考生需要多做真题,熟悉考试题型和解题思路,找出解题的规律和重点。

4. 查漏补缺:在做真题的过程中,考生需要注意总结自己的不足之处,查漏补缺,加强薄弱环节的复习。

5. 合理分配时间:兰州大学药学考研真题数量有限,考生需要合理分配时间,确保每一道真题都能进行深入研究。

6. 做好笔记:在做真题的过程中,考生需要做好笔记,将重要的知识点和解题方法记录下来,方便日后的复习和总结。

三、结语兰州大学药学考研真题是备战考研的重要参考资料,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需要充分利用这些真题,制定科学有效的备考策略。

通过对真题的深入研究和分析,考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考试要求,提高解题能力,从而取得更好的考试成绩。

药学专业培养方案

药学专业培养方案
2.能力与实践:培养学生具备药物研发、生产、质控、临床应用等方面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医药行业发展的需求。
3.素质与道德: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团队合作精神、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为我国医药事业作出贡献。
三、培养要求
1.知识要求:学生应掌握药物化学、药理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学等基本理论知识,了解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和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三、培养要求
1.知识要求:学生应掌握药物化学、药理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学等基本理论知识,了解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和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2.能力要求:学生应具备药物合成、药物分析、药物制剂等实践技能,能独立开展药物研发、生产、质控等工作。
3.素质要求:学生应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遵守法律法规,热爱祖国,热爱医药事业。
4.选修课程:根据学生兴趣和就业方向,设置药物毒理学、药用植物学、生物药剂学、药事管理学等选修课程。
5.实践教学环节:实验、实习、社会实践等。
五、教学安排
1.学制:四年制本科。
2.学分要求:总学分160学分,其中理论课程学分100学分,实践课程学分40学分,综合素质学分20学分。
3.学时分配:理论教学学时占总学时的60%,实践教学学时占总学时的40%。
4.教学方式:采用课堂讲授、实验、实习、讨论、自主学习等多种教学方式。
六、毕业与学位授予
1.学生完成本专业培养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成绩合格,达到毕业要求,颁发本科毕业证书。
2.学生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七、质量保障与评价
1.建立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对教学过程进行全程监控,确保培养质量。
3.实践要求:学生应参加教学计划内的实验、实习、社会实践等环节,提高实践能力。

兰州大学22春“药学”《药物化学》作业考核题库高频考点版(参考答案)试题号1

兰州大学22春“药学”《药物化学》作业考核题库高频考点版(参考答案)试题号1

兰州大学22春“药学”《药物化学》作业考核题库高频考点版(参考答案)一.综合考核(共50题)1.盐酸四环素最易溶于哪种试剂?()A.水B.酒精C.氯仿D.乙醚E.丙酮参考答案:E2.适当增加化合物的亲脂性不可以()。

A、改善药物在体内的吸收B、有利于通过血脑屏障C、可增强作用于CNS药物的活性D、使药物在体内易于排泄参考答案:D3.下列哪项描述和吗啡的结构不符?()A.含有N-甲基哌啶环B.含有环氧基C.含有醇羟基D.含有5个手性中心E.含有两个苯环参考答案:E4.克拉霉素属于哪种结构类型的抗生素?()A.大环内酯类B.氨基糖苷类参考答案:B5.通常前药设计不用于()。

A、增加高级性药物的脂溶性以改善吸收和分布B、将易变结构改变为稳定结构,提高药物的化学稳定性C、消除不适宜的制剂性质D、改变药物的作用靶点参考答案:D6.下列药物中哪个具有酸性,但化学结构中不含羧基?()A.吡罗昔康B.吲哚美辛C.阿司匹林D.布洛芬参考答案:A7.克拉霉素属于哪种结构类型的抗生素?、()A、大环内酯类B、氨基糖苷类C、β-内酰胺类D、四环素类参考答案:B8.以下为抗结核病药物的是()。

A、吡哌酸B、异烟肼C、阿苯达唑D、氟康唑9.磺胺类药物和甲氧苄啶代谢拮抗叶酸生物合成的机制是()A.二者都作用于二氢叶酸合成酶B.前者作用于二氢叶酸还原酶,后者作用于二氢叶酸合成酶C.二者都作用于二氢叶酸还原酶D.前者作用于二氢叶酸合成酶,后者作用于二氢叶酸还原酶参考答案:B10.磺胺类药物的抑菌作用,是由于它能与细菌生长所必须的某种物质产生竞争作用,干扰细菌的生长,这种物质是()。

A.苯甲酸B.对氨基苯甲酸C.邻苯基苯甲酸D.对硝基苯甲酸参考答案:B11.下列哪一项不是药物化学的任务?()A.为合理利用已知的化学药物提供理论基础、知识技术B.研究药物的理化性质C.确定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方法D.为生产化学药物提供先进的工艺和方法参考答案:C12.下列哪些药物以酶为作用靶点?()A、卡托普利B、溴新斯的明C、降钙素D、吗啡E、青霉素参考答案:A,B,E磺胺药物的特征定性反应是()。

药学学术研究生培养方案

药学学术研究生培养方案

药学学术研究生培养方案
药学学术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应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制定。

以下是一些一般性的建议:
1. 基础知识传授:药学学术研究生应该掌握化学、生物学和医学的基础知识,因为这些都是药物制造、分析和研制的重要基础。

2. 科学研究方法学习:学生应该学习如何运用科学方法进行研究,如实验设计、数据采集和统计分析等。

3. 实践锻炼:学生应该有机会参与科研项目,进行实践操作,锻炼科研能力。

4. 学术交流:学生应该学习如何撰写论文、参加会议和进行口头答辩等学术交流技能。

5. 国际化视野:药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国际交流,学生应该有机会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交换留学、参与国际合作研究等。

6. 专业素养培训:学生应该学习药品管理、知识产权保护、临床试验和药品监管等方面的知识,具备相关的专业素养。

7. 职业规划指导:学校应该提供职业规划指导,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职业方向,规划职业发展路径。

药学学术研究生的培养方案需要综合考虑学生的能力、兴趣和职业规划等方面,保证学生具备扎实的科学基础、科研能力和专业素养,为未来的学术发展和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

药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药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科研项目选择与实施
科研项目来源
导师课题、合作企业项目、国家或地方科研基金资助 项目等。
项目选择原则
结合药学专业领域的前沿动态和实际需求,注重创新 性和实用定期汇报进展,确保 项目按计划进行。
学术论文发表与学术交流
学术论文撰写
根据研究结果和结论,撰写学术论文,注重论 文的逻辑性和科学性。
药物化学
介绍药物的化学结构、性质和合成方法,以及新药设计与开发的原理 和方法。
天然药物化学
研究天然药物的有效成分、化学结构、提取分离和药理作用等,为新 药发现提供基础。
药学专业课程
药物分析 药剂学 生物药剂学 药品管理与法规
介绍药物分析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包括药物质量控制、 药品检验等方面的知识。
学术期刊选择
根据论文质量和研究领域,选择合适的学术期 刊进行发表。
学术交流活动
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研讨会和讲座,与同行交流研究成果和经验。
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
实验设计原则
遵循科学性和可行性原则,合理安排实验方 案和实验步骤。
数据分析方法
掌握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和软件,对实验数 据进行处理、分析和解释。
学位论文的撰写与答辩
论文撰写
研究生需按照学校和学院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论文撰写,包括文献综述、实验研究、结果分 析和讨论等部分。
论文答辩
研究生完成论文撰写后,需进行论文答辩,向答辩委员会展示研究成果,并回答评委提问。答辩通过 后方可获得药学专业硕士学位。
学位论文的质量评估与审核
质量评估
学校和学院会组织专家对学位论文进行质量评估,评估内容包括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研究成果等方面。
培养具备药学实践技能的研究生

专业硕士之药学硕士

专业硕士之药学硕士

【药学硕士】
来源:万学海文考研
专业硕士设置方案
一、为适应我国医药事业发展对药学专门人才的迫切需求,完善药学人才
培养体系,创新药学人才培养模式,提高药学人才培养质量,特设置药学硕士专业学位。

二、药学硕士专业学位英文名称为“Professional Master of Pharmacy”,
缩写为M.Pharm。

三、药学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目标是:面向药物技术转化、生产、流通、使用、
监管等职业领域,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较好掌握药学及相关学科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药学专门人才。

四、药学硕士的课程设置要充分反映药学实践领域对专门人才的知识与素质要
求,突出交叉性、实用性,重视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强调以应用和问题为主线对不同学科知识加以整合,注重分析能力和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要重视运用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

五、药学硕士的培养过程须突出药学实践导向,加强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时间
不少于半年。

六、药学硕士专任教师须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


视吸收来自药学实践领域的专业人员承担专业课程教学,构建“双师型”的师资结构。

药学学科制药工程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药学学科制药工程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河南师范高校化学化工学院制药工程专业工程硕士探讨生培育方案(085235)一、培育目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要求,制药工程专业学位探讨生的培育目标应为:培育面对世界、面对将来、面对现代化、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和复合型高层次制药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

具体要求是:1、拥护党的基本路途和方针政策,酷爱祖国,遵纪遵遵守法律律,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看法和工作作风。

2、驾驭制药工程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学问,在制药工程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从事科学探讨、项目开发、工程设计和工程管理实力,能够胜任制药工程领域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工作。

3、驾驭一门外国语,并能运用该门外国语比较系统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4、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素养。

二、探讨方向药物合成工艺探讨;新药的探讨和开发;医用材料探讨三、学习年限全日制制药工程专业学位硕士探讨生在校学习期限为三年。

大约用一年的时间完成硕士学位的必修课和选修课,至少获得34学分;约用两年时间从事科学探讨,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并通过论文答辩。

必要时,探讨生经批准也可适当延长一段学习时间,但最多不得超过一年。

四、课程设置见课程设置表。

五、考核方式探讨生的公修课和必修课均为考试课程,实行试卷的形式进行笔试。

选修课可依据状况实行考试或考查的方式进行考核。

考试课程成果按百分制,75分为合格;考查课程按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四级记分制评定成果。

由主讲老师出试卷并批改给出成果,考后刚好把成果上报院探讨生工作办公室和探讨生处,登记在《探讨生考试考查成果登记表》中,并由主讲老师签名。

六、学位论文工程硕士探讨生应用两年左右时间从事制药工程领域学位论文探讨工作。

学位论文应干脆源于生产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背景,其探讨成果要有实际或潜在的应用价值,论文拟解决的问题要有确定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论文探讨要有确定的理论深度和先进性,以培育探讨生具备在制药工程领域独立担当特地技术工作的实力。

中药学各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中药学各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中药学各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中药学各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008)(一级学科:中药学)中药学一级学科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现覆盖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中药制剂学、中药资源学、中药分析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中药生物技术学等多个研究方向。

本学科在学术队伍、实验装备、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形成明显的特色和优势,旨在培养大批适应中药现代化需要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一.培养目标:依据研究生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中药现代化所需要的专门人才。

1.研究生应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良好的个人素质。

2.研究生既要掌握传统中药的基本理论,又要掌握现代中药学的研究方法,了解中药现代化以及国内外中药发展的最新动态。

3.熟练掌握一至二门外语,能熟练地查阅本专业的外文文献,具有较强的外文写作能力。

4.熟练掌握本学科的现代实验技能,具有独立研发中药新药的能力,毕业后能胜任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和其他单位的教学、科研、技术管理工作。

二.研究方向:中药学专业的研究方向应与中药现代化密切结合,主要研究方向有: 中药化学:主要从事中药新药的开发研制,从中药中发现新的活性物质以及新药的先导化合物。

随着我国实施对化学物质和药品的专利保护,我国药品生产必将尽快实现由仿制向创新转轨,从中药中寻找结构新颖、安全低毒的化学活性物质不但是我国新药研制的优势和特色,而且事实证明更是一条捷径。

中药药理学:主要是运用现代药理学方法研究中药的作用机理,对中医药的科学内涵进行证明并用现代术语进行阐述,这必将带动中医药学术水平的提高,拓展中医药的生存空间,推动中药现代化进程。

中药制剂学:主要是在中医药基本理论的指导下,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中药传统剂型丸、散、膏、丹进行改革,充分发挥中药的疗效,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 使中药被更多的人所接受,加速中药制剂现代化研究进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学学科药物化学专业硕士培养方案100701:药物化学一、学科概况药物化学是应用化学和生命科学原理研究药物和创制新药的学科。

研究任务主要包括通过药物分子设计或对具有一定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分离、鉴定或结构改造,总结构效关系,创制可用于临床的新药;通过研究药物化学结构与理化性质的关系和化学稳定性,为药物的生产、剂型设计、贮存流通、质量控制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基础;通过研究药物化学结构与生物活性间的关系,在分子水平上讨论药物在体内的化学过程和化学作用原理,深入的阐明药物的作用机理、药物在体内代谢过程以及产生毒副作用的本质,为其它学科研究提供理论基础;通过对药物合成路线的设计和改进,为药物生产提供先进、合理的方法及工艺。

药物化学以化学合成药物、无机药物和天然药物为研究对象,研究药物的化学结构与药理作用之间关系;各类药物的作用和作用机制;药物的体内代谢及其产生毒副作用的本质;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与化学结构之间的关系;影响药物的药效、毒性、质量以及研究最佳剂型和药物制剂分析方法等的主要性质;药物的理化性质的变化规律和在体内的化学过程与合理用药之间的关系;药物结构修饰的原理和方法;新药创制的基本方法与理论;药物合成工艺路线和制备过程可能带来的特殊杂质。

二、培养目标毕业生要能够掌握化学、生命科学和计算机技术等的基础理论和系统专业知识;至少掌握英语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英文资料,具有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熟悉新药研究的基本方法和现代新药研究的发展方向;具有基本的独立从事新药创制科学研究和科研管理能力。

学位获得者能在高等院校、药物研发机构、药厂、医院等单位从事教学、新药研发、药品生产与质量控制等工作。

三、学习年限硕士研究生在校学习年限为三年、最长在校年限(含休学)四年。

四、研究方向1.新药设计与合成2.化学生物学与药物设计3.天然药物分离、修饰及全合成4.新药评价五、课程设置与学分安排总学分不低于32.0学分,其中学位课不少于8门;公共课计入总学分;学科通开课总学分不低于6.0学分,其中学位课不少于2门,计入总学分;专业基础课总学分不低于3.0学分,其中学位课不少于1门,计入总学分;方向选修课计入总学分;专业外语计入总学分;人文与科学素养选修课计入总学分;必修环节计入总学分;补本课不计入总学分;六、必修环节1、开题报告:必修,最晚于第三学期末完成。

2、学术研讨和学术活动:必修,每学年作报告1次,在学期间作报告不少于2次,参加学术活动不少于9次。

3、实践环节:必修,含科研实践、医疗实践、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

七、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一、课程基本情况二、课程内容简介本课程主要介绍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常用的药物设计技术和方法,并选用一些典型的实例,介绍最近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让研究生了解现在学科的发展趋势,同时介绍常用软件,使本课程兼具理论性、前沿性、实用性。

三、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3学时)主要内容:讲述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出现的背景、历史以及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学科发展的前沿和趋势。

第二章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6学时)第一节药物与靶点相互作用理论一、药物与靶点相互作用类型二、药物与靶点分子的计算机图形显示主要内容:药物的主要作用靶点类型,药物与靶点相互作用的类型及其相互作用理论,药物与靶点的计算机图形显示。

第三章理论计算基础(6学时)第一节能量优化1.构象搜索2.分子力学方法3.量子力学方法主要内容:分子结构的能量优化、构象搜索以及分子力学和量子力学方法。

第四章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的方法学(15学时)第一节定量构效关系第二节药效团模型第三节分子对接第四节虚拟筛选主要内容:基于配体的药物设计方法包括定量构效关系、药效团模型以及基于受体的药物设计方法分子对接以及这些方法的主要应用虚拟筛选。

第五章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的应用实例(12学时)第一节 HIV-1蛋白酶抑制剂的设计第二节抗感冒药的设计第三节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最新应用进展、成果主要内容:以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在HIV-1蛋白酶抑制剂设计及抗感冒药设计中的成功应用为例使得学生了解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的实际药物研发中的应用。

在此基础上报告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的最新应用成果。

第六章上机实际操作相关软件(12学时)主要内容:介绍并练习使用常用的大型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软件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主要包括SYBYL、Discovery Studio等。

四、参考文献1. 徐筱杰,侯廷军,乔学斌,章威;计算机辅助药物分子设计;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2. 陈凯先, 蒋华良, 嵇汝运;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原理、方法及运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3. A.R.Leach Molecular Modelling: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2nd Edition)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3.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药物作用的化学原理一、课程基本情况二、课程内容简介药物作用的化学原理是研究化学药物及其靶分子的化学结构以及药物理化性质、生物学性质(如吸收、分布、排泄、代谢)、药物作用(包括治疗作用和毒副作用)的化学机理和构效关系而寻找新药的途径和方法的一门学科,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回答的问题是怎样发现一个安全有效的药物和怎么用好药,使学生为如何发现新药和有效、合理使用现有的化学药物提供理论依据,为从事新药研究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等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三、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6学时)1.1药物作用的化学原理的研究内容1.2 药物作用的化学原理的任务1.3药物作用的化学原理与其他学科的关系1.4新药创制的发展史回顾1.5 我国新药创制的发展情况1.6 药物研究与开发1.7新药研究与开发的四个阶段1.8 药物的名称第二章受体(6学时)2.1受体的含义2.2激动作用与拮抗作用2.3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递质2.4去甲肾上腺素的生物化学2.5肾上腺素受体2.6胆碱受体2.7 多巴胺受体第三章第二信使(3学时)3.1 环磷酸腺苷和环磷酸乌苷3.2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3.3 前列腺素第四章酶反应与酶抑制剂(6学时)4.1 酶反应4.2 青霉素4.3 抗艾滋病毒药物4.4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4.5酶蛋白的结构与作用4.6酶催化反应的化学过程4.7 药物与酶的结合力第五章电荷密度分布(4学时)5.1 正电中心与负电中心5.2 共轭效应5.3 氢键5.4 电荷转移复合5.5 电荷密度的计算5.6 电子等排体5.7 软硬酸碱第六章立体效应(6学时)6.1 旋光异构体6.2 几何异构体6.3 药效基团6.4 构象第七章理化性质(5学时)7.1 电离度与吸收7.2 油水分配系数7.3 亲脂性7.4 亲水性7.5 定量构效关系第八章代谢转化(6学时)8.1 羟化反应8.2 脱烷基反应8.3 醇的氧化8.4 氮化合物的氧化8.5 硫化合物的氧化8.6 还原反应8.7 水解反应8.8 乙酰化反应8.9 甲基化反应8.10 缩合反应8.11 结构修饰改变代谢转化的速率第九章药物潜优化(6学时)9.1 增加水溶性9.2 增加脂溶性9.3 改变酸碱性9.4 增高选择性第十章抗癌药物的新型设计方法(6学时)10.1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10.2 目前应用或试验的抗癌药物10.3 癌基因及其致癌机理10.4 肿瘤抑制基因10.5 致癌因素10.6 抗癌药物的新型设计方法四、参考文献1. William O. Foye . Foye’s Principles of Medicinal Chemistr y,6th ed., 2007, Editor: Lemke and Williams2. Burger’s Medicinal Chemistry and Drug Discovery, Abraham, D.J., Ed. 6th Ed., 2003.3. J. Am. Chem. Soc., J. Med. Chem.4. Bioorg. Med. Chem., Bioorg. Med. Chem. Lett.5. Curr. Med. Chem., Euro. J. Med. Chem.,Wikipedia (free) :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天然药物提取分离及结构鉴定一、课程基本情况二、课程内容简介天然药物化学是一门运用现代化科学理论、方法与技术研究天然药物中化学成分的一门学科,内容包括各类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结构特点、物理化学性质、提取分离方法以及主要类型化学成分的结构鉴定等,此外还涉及到主要类型化学成分的生物合成途径。

本门课程是在有机化学、分析化学、药用植物及波谱学课程的基础上,在本科生通过天然药物化学课程学习已熟悉天然药物中有效成分的结构特点与类型;掌握各类有效成分的理化性质、了解典型有效成分的结构测定方法以及生物合成途径之后,着重讲授天然药物有效成分研究的途径和方法,提取分离有效成分的各种方法及应用范围、应用紫外光谱(UV)、红外光谱(IR)、质谱(MS)、氢核磁共振(1H-NMR)、碳核磁共振(13C-NMR)等光谱检测手段鉴定糖苷、黄酮、醌类、萜类、皂苷等有效成分的结构。

三、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天然药物的提取技术(讲授8学时、课堂讨论2学时)第一节:天然药物的提取总论第二节:天然产物提取的传统方法第三节:现代提取技术原理及应用主要内容:天然药物所含成分,预实验的概念及分类,提取分离的工作;传统提取方法(浸渍法、渗漉法、煎煮法、热回流提取法);现代提取技术(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技术、超声辅助提取技术、微波辅助提取技术、生物酶解技术、仿生、半仿生提取技术、强制上行循环提取技术的原理、特点和应用)。

第二章天然药物的分离技术(讲授12学时、课堂讨论2学时)第一节:薄层色谱第二节:常压柱色谱第三节:特殊柱色谱第四节:制备型与分析型色谱主要内容:薄层色谱的分类、应用及优缺点;常用柱层析(吸附性柱色谱、分配性柱色谱、离子交换柱色谱、凝胶过滤柱色谱、聚酰胺柱色谱、大孔吸附树脂)的原理、装填使用方法、应用及特点;特殊柱层析(干柱柱层析、减压柱层析、短柱柱色析、棒色谱、闪式柱层析)的原理、装填使用方法、应用及特点;制备型与分析型色谱应用及特点。

第三章天然药物波普学特征及结构鉴定(讲授10学时、自学交流2学时)第一节:糖和糖链结构的波谱特征及结构鉴定第二节:香豆素类化合物的波谱特性及结构鉴定第三节:蒽醌类化合物的波谱特性及结构鉴定第四节:黄酮类化合物的波谱特征及结构鉴定第五节:萜类化合物的波谱特征及结构鉴定主要内容: 1H-NMR判断糖苷键的相对构型、13C-NMR在糖链结构测定中的应用、苷化位移;香豆素类、蒽醌类、黄酮类、萜类化合物(单萜、倍半萜、五环三萜等)的紫外光谱、红外光谱、质谱、1H-NMR、13C-NM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