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多萝西·约翰逊的行为系统模式
《决策与判断》-精读

你该好好反思一下一直以来你是如何做决策的了。
《决策与判断》-精读[美] 斯科特·普劳斯熊猫书院出品目录第1章选择性知觉№ 1 导语№ 2 知觉具有选择性第2章认知不协调№ 3 认知不协调理论№ 4 认知不协调理论的应用第3章记忆和事后聪明式偏差№ 5 记忆№ 6 事后聪明式偏差与记忆偏差第4章情境依赖性№ 7 对比效应和初试效应№ 8 近因效应和晕轮效应第5章可塑性№ 9 可塑性(一)№ 10 可塑性(二)第6章问题的措辞和框架的影响№ 11 问题的措辞对选择的影响№ 12 决策框架第7章期望效用理论№ 13 期望效用理论(一)№ 14 期望效用理论(二)第8章理性决策的悖论№ 15 期望效用理论存在缺陷第9章描述性决策模型№ 16 描述性决策模型(一)№ 17 描述性决策模型(二)№ 18 描述性决策模型(三)第10章代表性直觉№ 19 代表性直觉(一)№ 20 代表性直觉(二)第11章易得性直觉№ 21 易得性直觉(一)№ 22 易得性直觉(二)第12章概率和风险№ 23 概率和风险(一)№ 24 概率和风险(二)第13章锚定与调整№ 25 锚定效应第14章对随机性的知觉№ 26 对随机性的知觉(一)№ 27 对随机性的知觉(二)第15章相关、因果关系与控制№ 28 相关、因果关系与控制(一)№ 29 相关、因果关系与控制(二)№ 30 相关、因果关系与控制(三)第16章归因理论№ 31 归因理论(一)№ 32 归因理论(二)第17章社会影响№ 33 社会影响№ 34 从众心理第18章群体决策与判断№ 35 群体决策与判断(一)№ 36 群体决策与判断(二)第19章过度自信№ 37 过度自信第20章自我实现的预言№ 38 自我实现的预言第21章行为陷阱№ 39 行为陷阱(一)№ 40 行为陷阱(二)№ 1 导语人们对某件事的决策与判断是基于其认知和知觉的,然而人的认知和知觉往往是不准确的。
约翰逊与行为系统模式_王斌全

·护理史话·约翰逊与行为系统模式王斌全,赵晓云 行为系统模式于20世纪50年代—80年代发展而成,它以南丁格尔的“护理的目标是帮助个人预防疾病或损伤或从疾病状态恢复”理念为基础,将人看作是具有独立行为系统的整体,认为只有行为系统的稳定和平衡才能保证个体的健康。
而护理是使不平衡或不稳定的个体行为系统重获平衡的手段。
1919年8月21日,约翰逊出生于美国佐治亚州沙凡那港市,1938年毕业于阿姆斯特朗专科学校,1942年获得美国田纳西纳什威尔V anderbilt大学护理学士学位后成为一名公共卫生护士。
1944年回到V ander bilt大学护理学院担任儿科护理学讲师、助理教授直至1949年。
1948年获得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硕士学位后,于次年开始任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儿科护理教授,直至1978年退休,他都一直致力于护理理论的研究。
约翰逊强调在护理病人时,要获得好的效果,就要在研究的基础上积累相关知识,并应用生理、社会和人种学方面专家的成果发展他的理论。
1959年约翰逊建议,有效护理所必须的护理学知识应该综合基础应用学科中的相关要素,并发表了《护理的哲学》;1961年,他又提出在内部或外部刺激下,人们倍感压力,这些刺激扰乱了人们的平衡,使人产生紧张情绪,出现了不平衡状态,护理则能使病人维持在一个平衡的状态。
同时他指出,为了让病人恢复到平衡状态,护理所做的工作一是要减少产生压力的刺激,二是维持人体自然发展过程,同年发表了《护理照护的意义》,这些思想初步给出了行为系统模式的概貌。
经过多年的发展,直到1980年约翰逊在为Roy的著作《护理实践的概念模式》进行部分章节的撰写时,才完整地提出他的行为系统模式。
行为系统模式正式提出后,约翰逊继续致力于讨论和研究该模式,1990年发表了有关护理实践方法论的《护理行为系统模式》,1992年发表了《行为系统模式起源》。
约翰逊的思想和理论在护理界产生了很大影响。
社会心理学 第六章 思考-精品

社会心理学第六章思考1什么是态度?它包含哪些心理成分?2通过态度预测行为时我们应该注意哪些因素?3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测量人们的态度?4简述有计划行为理论的观点。
5Heider的平衡理论和Festinger的认知失调理论是怎样解释态度改变的?6不充足理由、自由选择以及努力与认知失调有何关系?7从说服模型出发论述影响说服效果的因素8什么是偏见?人们为什么会有偏见?怎样消除偏见?1什么是态度?它包含哪些心理成分?(1)态度是社会心理学中定义最多的一个概念,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定义。
但是以下三位学者的观点具有代表性:①G.AIIport认为态度是一种心理和神经的准备状态,它通过经验组织起来,影响着个人对情境的反应。
他的定义强调经验在态度形成中的作用。
由Allport对态度的定义演变出的态度实体派主张将态度看作存储在记忆中的稳定的实体结构。
②Krech认为态度是个体对自己所生活世界中某些现象的动机过程、情感过程、知觉过程的持久组织。
他的定义忽略了过去经验,强调现在的主观经验,把人当成会思考并主动将事物加以建构的个体,反映了认知派的理论主张。
由Krech对态度的定义演变出的态度建构派主张态度是人们依据当前信息做出的临时判断。
③Freedman认为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观念或他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
他的定义强调了态度的组成及特性,是目前公认的对态度的较好的解释。
(2)态度的心理成分Freedman对态度的定义包含三个成分:①认知成分指人们对外界对象的心理印象,包括有关的事实、知识和信念,认知成分是态度其余部分的基础。
②情感成分指人们对态度对象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以及由此引发的情绪情感,情感成分是态度的核心与关键,情感既影响认知成分,也影响行为倾向成分。
③行为倾向成分指人们对态度对象所预备采取的反应,具有准备性质。
行为倾向成分会影响到人们将来对态度对象的反应,但它不等于外显行为。
系统论与需求论在护理理论中.ppt

需要论的运用
?欧内巴廷 ?威登巴奇的规定性理论
护理实践由三部分组成:识别患者的求助需求,提供所需要的 帮助,确认所提供的帮助真正对患者有益 。 威登巴奇的理论较为具体,他将护理实践分为识别患者的求助 需要、提供所余姚的帮助和确认所提供的帮助是否真正对患者 有益三个部分,易于在护理实践中推广,可以在医院,社区, 学校和家庭中任何一个可以引发护患接触的情境中应用。 威登巴奇的理论模式可以用以支持,指导和帮助护士实现对护 理的承诺,即在当时现实情境下影响规定的中心目的,因此, 如果护士的中心目的是从整体上支持患者达到最佳的发展状态, 则会涉及兼顾个体方面的规定,而不仅仅是关注引发的那个特 定问题上。
系统和需要论的应用
罗斯玛丽 R 帕斯的人类适转理论 :
理论基础:一般系统论和需要论
体现: 1、帕斯认为,人是开放系统,始终以不同的维度和外界环境 相互作用,自由选择在不同现实情境下的意义,并和外界环 境共同创造相互间的存在形态。(这体现了一般系统论,人 是一个开放系统。) 2、帕斯提出了护理实践的3个维度和3个过程。强调护理实 践要从护理对象的角度来看待生活质量。(主要描述了人类 整体和外界的相互作用的过程,这就是需要论的体现,帕斯 认为在护理观念中更应考虑,被护理者需要什么,从人文主 义出发。)
影
行响 为力 紊和 乱压
力
从属子系统
依赖子系统
排泄子系统
性子系统
摄取子系统
进去子系统
成就子系统
有效运转 和适应
无效运转
反馈
系统论的运用
?迈拉?E?莱温的守恒模式:
核心 概念
适应性
完整性
守恒性
核心
系统论的体现:
完整性注重的是整体的各种功能和整体中的各部分 之间健全的有组织的,不断完善的相互关系。人之所以 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是因为人和环境之间保持着持续不断 的相互作用,而这种相互作用如果处于一种良好的,不 断进步的状态则表示个体对环境的适应,也就是个体保 持了完整健康的状态。
人工智能 第六章 行为主义

第六章行为智能行为能力是人类智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人们具有对外界环境刺激做出反应的能力。
这种反应似乎不经大脑推理,而直接发生,存在所谓的“感知-行为”模式。
行为智能试图模拟人类的这种行为能力,将智能系统置于真实的场景中,使其直接感知外界环境并在此基础上做出合理的反应。
因此,行为智能也被称为“现场式人工智能”,以区别于传统的通过键盘、鼠标、显示器、打印机等输入输出设备与外界交互的无实体智能系统。
行为智能的别称还包括行为主义、行为途径、控制学派等。
行为智能中的开创性工作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人工智能实验室(MIT-AI)的布鲁克斯对机器虫的研究。
他在1991年第12届国际人工智能联合会议(IJCAI)上发表的论文《没有表示的智能》(Intelligence without Representation)引起了人们对行为智能的极大关注,进而形成为目前独立于符号主义和连接主义的第三种主要人工智能研究学派。
在这一学派的影响下,智能体的研究得以兴起和发展。
早期智能体的概念是狭义的,指自主智能体,即具有行为智能,从而表现出自主特性的机器或系统。
布鲁克斯就将他所研究的机器虫称为自主智能体。
随着智能体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多智能体技术的出现,智能体的概念逐渐变得越来越宽泛,有时被用来泛指一切相对独立的智能机器或系统。
目前,智能体更多地被作为实现群体智能的基础,强调在完成某一共同任务时智能体之间的相互协调与协作。
行为智能系统中的关键构成成分包括传感器、控制器和学习器。
传感器用于感知外部环境;控制器用于控制智能体做出行动;学习器用于学习从环境状态到系统行为的控制策略。
传感和学习是行为智能中的主要难点。
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是行为智能的前提和基础,但传感技术本质上是对人类感知能力的模拟,真正的行为智能体现在系统对于环境刺激所做出的正确反应上,即体现在其控制策略上。
因此,如何自动学习系统控制策略是行为智能中的核心问题。
目前,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法主要包括强化学习和进化学习,二者都试图在智能系统的运行过程中逐渐提高其行为能力,但实现的方式不同。
约翰逊行为系统模式

• 1959年发表《护理的哲学》,提出护理必 须综合基础应用学科的相关要素 • 1961年发表《护理照护的意义》,提出护 理能使病人维持在一个平衡的状态 • 1980年完整提出行为系统模式概念 • 1990年发表《护理行为系统模式》 • 1992年发表《行为系统模式起源》
二、行为系统模式的基本内容
(一)行为系统模式的基本概念 依恋或从属子系统 性子系统 行为系统模式
• • • • •
一、约翰逊简介及其理论发展背景 二、行为系统模式基本内容 三、行为系统模式与护理的四个主要概念 四、行为系统模式与护理实践的关系 五、行为系统模式的评价
一、约翰逊简介及其理论发展背景
• • • • 1919年出生于美国乔治亚州 1938年毕业于阿姆斯特朗专科学校 1942年获得护理学士学位,成为一名公共卫生护士 1944年担任Vanderbilt大学儿科护理学讲师、助理教 授 • 1948年获得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硕士学位 • 1949年担任加利福尼亚大学儿科护理教授 • 1978年作为荣誉教授退休
自考10052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知识点-复习资料

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复习资料1.安妮.罗伊的理论认为,用12个因素来解释一个人的职业选择过程,其中只有什么因素是唯一其他全部的11个因素的一般因素:S因素2.在其理论中预见到第三部门的发展将致力于社会经济的是:里夫金3.肖恩分析了组织文化与领导力之间的紧密关系,他把组织的领导力描述为:文化管理4.经济学家萨.莱维坦和克利福德.约翰逊认为产生与公众对商品和服务的渴望的是:工作5.琼斯认为,个人必须认识到工作在本质上是一种为获得报酬而付出劳动的什么行为:经济交换6.思考生涯发展的认知信息加工方法的提出时间是:1991年7.改变或重述反映在一个句子或陈述中的元认知或思维的过程被称为:重构8.CASVE循环中的E指的是:执行9.基于态度和组织偏见而造成的人为障碍了合格的女性进入中级或高级管理阶层的现象称为:玻璃天花板效应10.由两个人来分担,除了常规性的工作以外,另一种相对普遍的可供选择的工作方式是:工作共享11.生涯决策中改善我们的自我知识需要做到:知道怎样提高自我认识的质量,确保对自己的积极态度,排除消极干扰12.非大学的培训方式有哪些方式: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军事培训,学徒,先前工作学分13:休闲与其他职业和教育活动相比,可以是:馈赠的,补充的,补偿的14.符号分析服务的职业例子有:律师,公关人员,会计师,顾问,音乐家15.罗恩.阿什肯纳斯等人确定了对组织效率形成障碍的界限有:纵向边界,横向边界,外部边界,地理边界16.美国著名职业生涯规划咨询师费兰克.柏森斯在其著作选择一份职业中详细地论述了生涯选择的三阶段理论。
17.霍兰德人格类型理论认为社会型类型的人拥有社交技能;热衷于社会关系和帮助他人解决问题。
18.布利斯认为教育、工作和退休是人生的三个不同阶段或组成部分。
19.在数据收集方面,自发型和风格的人倾向于对人和事件做出整体反映。
20.在元认知中,有三种特别重要的技能,它们是自我对话、自我察觉、控制和监督。
行为系统模式在胃肠减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行为系统模式在胃肠减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体会摘要:胃肠减压是一项常见的治疗方法,但在护理过程中,需要针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状态进行综合评估和应对。
行为系统模式是一种理论框架,可以帮助护士更好地理解患者的行为和反应,从而提供更有效的护理。
本文将介绍行为系统模式的基本概念和应用,以及在胃肠减压患者护理中的实际应用体会。
关键词:行为系统模式;胃肠减压;护理一、引言胃肠减压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适用于各种疾病的患者,如胃肠道出血、肠梗阻、急性胰腺炎等。
在护理过程中,需要针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状态进行综合评估和应对,以确保治疗效果和患者的安全。
行为系统模式是一种理论框架,可以帮助护士更好地理解患者的行为和反应,从而提供更有效的护理。
本文将介绍行为系统模式的基本概念和应用,以及在胃肠减压患者护理中的实际应用体会。
二、行为系统模式的基本概念行为系统模式是由美国护理学家多萝西·约翰逊(Dorothy Johnson)提出的一种理论框架,旨在帮助护士理解患者的行为和反应,并提供有效的护理。
行为系统模式包括四个基本要素:个体、环境、行为和结果。
其中,个体指患者的身体和心理特征,环境指患者所处的物理和社会环境,行为指患者的行为和反应,结果指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
行为系统模式认为,个体、环境、行为和结果之间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患者的行为系统,护士应该在此基础上开展护理工作。
三、行为系统模式在胃肠减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1. 个体胃肠减压患者的个体特征包括年龄、性别、病史、病情等方面。
护士应该对患者的个体特征进行全面评估,并根据患者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
例如,对于老年患者,应该特别注意营养和水分的补充,避免出现脱水等并发症;对于女性患者,应该注意月经情况,避免影响治疗效果。
2. 环境胃肠减压患者所处的环境包括医院的物理环境和患者的社会环境。
护士应该为患者创造一个舒适、安全的环境,避免影响治疗效果。
例如,对于需要长期留置胃肠减压管的患者,应该选择适当的位置,避免管路被拉扯或扭曲;对于需要住院治疗的患者,应该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帮助患者调整情绪,提高治疗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就子系统:病人通过康复训练,已经可以暂时站立,并开始学习用左手
料理日常生活。
恢复从属子系统功能,建立新的归属关系,增强
归属感。
恢复摄取子系统功能,满足系统能量供应需求,
解除子系统功能不相容。
恢复排泄子系统功能。
病人接受使用成人尿垫; 每日饮水量增加,进食达到足够的量且不需花费 太长时间;
行为系统的结构要素:
动机或目标(drive or goal) 定向(set)
选择(choices)
行为(behavior)
人(human being) 环境(environment) 健康(health)
护理(nursing)
人(human being) 环境(environment) 健康(health)
理论家简介 理论的来源 理论的基本内容
四 五 六
理论的应用
理论的分析与评判 理论的应用实例
(一)早期的护理理论与护理教学实践 (二)一般系统论
பைடு நூலகம்
(三)行为科学理论
(四)生物学理论及其他理论和专业实践
学习内容
一 二 三
理论家简介 理论的来源 理论的基本内容
四 五 六
理论的应用
理论的分析与评判 理论的应用实例
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护理学院,儿
科护理学的助理教授、副教授和教授
Dorothy E. Johnson 多萝西▪ 约翰逊
理论家简介—学术成果
共出版了4部著作 发表了30多篇文章及数不清的记录、报告和专题
论文
Johnson的理论深受南丁格尔的影响,而她的理论
又深深影响到其后的诸多护理理论家和学者
行为系统 (患者)
从属子系统 有效功能和 依赖子系统 子系统 无效功能和 性子系统 摄取/排泄子系统 不适应 成就子系统 适应
行为失衡
压力
进取子系统
反馈
约翰逊行为系统模式示意图
行为系统的功能需求包括3个因素:
保护(protection)的需求 养育(nurturance)的需求
刺激(stimulation)的需求
加入了新的病友联谊团体,并能为团体其他成员 提供帮助,身体康复迅速,病人感觉很满意。
1948年--公共卫生学硕士学位 (哈佛大学)
Dorothy E. Johnson 多萝西▪ 约翰逊(1919-1999)
理论家简介—实践经历
1943-1944年
查塔姆-沙文纳市健康委员会担任 护士
1948-1949年 范得比尔特大学护理学院,担任儿科护理 学的助理教授
1949-1978年退休
第 6章 多萝西· 约翰逊的行为系统模式
中山大学护理学院 张俊娥
学习内容
一 二 三
理论家简介 理论的来源 理论的基本内容
四 五 六
理论的应用
理论的分析与评判 理论的应用实例
理论家简介--教育背景
1938年—文科准学士学位 (阿姆斯特朗专科学院)
1942年--护理学学士学位 (范得比尔特大学)
1.外显假设
(1)行为是一系列生理、生物和社会因素的集合; (2)在任何一个时刻的个体的行为都是这些因素长期累积的结果和那个时 间点上各因素的总和; (3)当规律性和稳定性被破坏时,人的整体性就受到了威胁,相应的功能 也不能充分发挥; (4)人是一个由重复性的、有规律的、可预测的和有目的的行为组成的系 统,总是努力达到平衡; (5)平衡和稳定是分若干层次的,层次在不同时期其水平也不同; (6)平衡对于个体保持完好和高效的功能是必需的(最少的能量消耗、最 大的满意度和最长的存活期); (7)行为子系统内或者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必须保持平衡,个体才能很好地 适应环境; (8)行为子系统结构或功能的变化与未满足的需求、功能需求的缺乏或者 环境条件改变有关。
力量。
只有行为系统达到平衡和稳定,人才能维持健康状态。
该模式在护理实践、管理、教育和科研中有明显的指导作
用,主要体现在一系列护理评估工具的创建方面。
作为一个重要的护理理论,行为系统模式只有在护理实践
中不断应用、检验和发展才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学习内容
一 二 三
理论家简介 理论的来源 理论的基本内容
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 在护理研究中的应用
在护理发展中的应用
学习内容
一 二 三
理论家简介 理论的来源 理论的基本内容
四 五 六
理论的应用
理论的分析与评判 理论的应用实例
理论既简洁又较抽象 理论具有一定的逻辑性 理论推动了护理学科的发展
理论有待发展
人是由7个行为子系统组成的整体,护理是一个外部调节
2. 内隐假设
(1)人作为一个整体可以还原成多个小的组成部分
来进行研究;
(2)人作为一个系统是由多个部分(例如,子系统)
组合而成;
(3)所有的行为都可以通过感觉的数据进行观测。
人的行为系统由7个子系统(subsystem)组成。
从属子系统(affiliative subsystem)
依赖子系统(dependency subsystem)
摄取子系统(ingestive subsystem) 排泄子系统(eliminative subsystem) 性子系统(sexual subsystem) 进取子系统(aggressive subsystem)
成就子系统(achievement subsystem)
护理(nursing)
评估(一级评估,二级评估) 诊断(不足,不一致,不相容,优势)
干预(暂时施加外部调整和控制机制;以符合预期的方
式修复受损的结构单元;满足子系统的功能需求)
评价
学习内容
一 二 三
理论家简介 理论的来源 理论的基本内容
四 五 六
理论的应用
理论的分析与评判 理论的应用实例
理论家简介—所获荣誉
1942年获得范得比尔特大学的奠基人奖章 1975年获得由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毕业生评选的教师奖 1977年获得加州护士协会颁发的露露· 哈森普拉格杰出贡献
奖
1981年范得比尔特大学护理学院颁发的护理杰出贡献奖
1997年,成为美国护理研究院荣誉院士
学习内容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理论的应用
理论的分析与评判 理论的应用实例
病人张某,54岁,男性,原为某工厂财务部门 负责人,半年前因突发脑血栓致右侧肢体偏瘫,现 病退在家,依靠轮椅活动。病人与50岁的、任中学 教师的妻子同住。女儿26岁,在外地工作。
从属子系统:从属子系统功能不足。 进取子系统:病人家庭与周围邻居关系较好,必要时可按铃请求邻居帮助。 依赖子系统:病人日常生活主要由妻子照顾。 摄取子系统:摄取子系统功能不足;摄取子系统和排泄子系统不相容。 排泄子系统:排泄子系统功能不足。 性子系统:无性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