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采矿学考试大纲简答题
矿大考研采矿试题及答案

矿大考研采矿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以下哪个选项是采矿工程中常用的爆破方法?A. 静态爆破B. 动态爆破C. 机械爆破D. 化学爆破答案:B2. 矿井通风的主要目的是?A. 提供照明B. 降低温度C. 排除有害气体D. 增加湿度答案:C3. 以下哪种设备是用于提升矿石的?A. 挖掘机B. 钻机C. 提升机D. 破碎机答案:C4. 矿井支护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提高矿石产量B. 降低矿石成本C. 保证矿井安全D. 提高矿井美观答案:C5. 采矿工程中,以下哪个参数是衡量矿石品位的?A. 矿石密度B. 矿石硬度C. 矿石品位D. 矿石体积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矿井通风效果?A. 矿井深度B. 矿井形状C. 矿井温度D. 矿井湿度答案:A, B, C, D2. 在采矿过程中,以下哪些措施可以提高矿石回收率?A. 优化爆破设计B. 增加矿石运输次数C. 使用高效破碎设备D. 改进选矿工艺答案:A, D3. 矿井安全检查中,以下哪些设备是必须检查的?A. 通风设备B. 提升设备C. 照明设备D. 通讯设备答案:A, B, D4. 以下哪些因素是影响矿石破碎效果的?A. 破碎机类型B. 矿石硬度C. 破碎机转速D. 矿石湿度答案:A, B, C5. 在采矿工程中,以下哪些措施可以减少环境污染?A. 采用湿式除尘B. 增加植被覆盖C. 减少爆破次数D. 采用封闭式运输答案:A, B, 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矿井通风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答案:矿井通风系统主要由进风井、回风井、通风机、通风管道和通风设施等组成。
2. 描述采矿工程中爆破作业的基本流程。
答案:采矿工程中爆破作业的基本流程包括钻孔、装药、连线、起爆、爆破效果检查和清理。
3. 阐述矿井支护的目的和主要方法。
答案:矿井支护的目的是保证矿井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主要方法包括使用锚杆、锚索、喷射混凝土、钢架支撑等。
采矿学简答题涉及

1、煤层上山与岩层上山的比较(1)煤层上山优点:1)掘进速度快、费用低,联络巷工程量少、生产系统简单,;2)可超前探煤缺点:1) 受煤层倾角变化和走向断层影响较大;2) 需留煤柱保护;3) 上山围岩是煤和煤层顶底板,维护条困难;4) 上山与平巷的层面交叉,需开绕道;5) 受工作面采动影响大。
适用条件:1) 单一煤层,煤层中硬以上,顶底板条件好;2) 煤层群联合布置采区,下部有维护条件较好的薄及中厚煤层;3) 为部分煤层服务,维护时间短、专用于通风或运煤的上山。
(2)岩层上山优点1) 维护条件好,维护费用低;2) 受煤层倾角变化和走向断层影响较小;3)煤损少,可跨上山加大采面连续推进长度;4) 生产系统可靠,通风条件好,易封闭采空区,防自燃有利。
缺点1) 掘进速度慢,准备时间长;2) 接替困难;3) 矸石排放多,污染环境。
适用条件1) 厚煤层,或近距煤层群联合布置,且煤层松软,煤层底板岩层较稳定;2) 采区服务年限长。
2、井田开拓概念井田开拓:为矿井和开采水平服务所进行的井巷布置及开掘工程。
井田开拓方式:开拓巷道在井田内的总体布置方式。
开拓系统:开拓巷道的形式、数目、位置及其相互联系和配合的总称。
井田开拓的内容:1)井田内的再划分,划分阶段、开采水平、盘区或带区,确定水平高度、数目和阶段斜长;2)确定井筒(硐)的位置及工业场地的位置;3)确定井筒(硐)的形式、数目、功能及配置4)确定井底车场的形式、能力、线路和硐室;5)确定运输大巷及总回风道位置、数目、方向和坡度;6)确定井筒(硐)、井底车场、主石门、运输大巷、总回风道、采区石门等为全矿或开采水平服务的开拓巷道;7)确定各煤层、各采区、盘区和带区的开采顺序、采掘接替和配采方式;8)确定并实施开拓延伸方案;9)确定技术改造和改扩建方案3、上、下山开采的比较上山与下山开采的比较指的是:利用原有开采水平进行下山开采与另设开采水平进行上山开采的比较。
上山开采与下山开采在采煤工作面生产能力方面没有太大的差别,但在采区运输、提升、排水和掘进方面有许多不同之处。
矿大北京采矿学简答题

1.影响工作面长度的因素 (一)地质因素1、断层、褶曲、煤层厚度变化带、倾角变化带工作面长度方向上应以大的断 层、褶曲、煤层厚度变化带、倾角变化带为上下边界;2、煤层厚度:煤层较厚,M >2.5m ,普采面过长控顶和管理困难;煤层较薄, 工作面过长,作业困难;3、煤层倾角: >25︒45、瓦斯涌出量限制工作面长度。
(二)技术因素 1、受设备限制 炮采—工作面较短 普采—工作面长度可适当加大 综采—工作面最长 2、工艺的影响技术管理水平:工作面愈长,要求愈高; 矿井设计时技术参数的影响:阶段斜长的影响; 足够的月进度。
(三)经济上因素 从经济角度考虑,工作面存在一个产量和效率最高、效益最好的长度。
根据工作面产量 和长度的关系应用数学分析法,给出经济上的 L (m ) 最佳工作面长度。
1—日进刀数,2—工作面日产量,3— 工作面效率2、倾斜长壁采煤法优缺点(与走向长壁采煤法相比)及适应条件。
(P210) 优点: (1)巷道布置简单,巷道掘进及维护费低,投产快。
巷道掘进工程量少 15%, 相应工期短。
(2)运输系统简单,占用设备少。
运输设备及辅助人员可减少 30 40%。
(3)回采巷道沿煤掘进,易固定方向,采面可等长布置,利于生产管理。
(4)通风系统简单,风路短,通风构筑物减少约 1/3。
(5) 对某些地质条件的适应性强,如:倾向断层 — 可沿断层面布置;淋水大 — 仰斜开采;瓦斯大 — 俯斜开采;片帮严重— 俯斜开采。
(6) 技术经济效益显著。
采面单产增加,巷道掘进率降低 ,采出率增加,工 效提高缺点:(1)长距离倾斜巷道辅运和行人困难;(2)当前采掘运机械设备不完全适应倾斜长壁的要求;(3)大巷装车点多,特别是当工作面单产低,同采工作面个数较多时; (4)下行回风 — 注意监测。
适应条件: (1) < 12︒煤层,效果最好。
(2)采取一定技术措施,可适用于 12 ︒ 17︒的煤层。
采矿概论的考试题及答案

采矿概论的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采矿工程的主要目的是:A. 提取矿物资源B. 制造建筑材料C. 进行地质研究D. 保护环境答案:A2. 露天采矿和地下采矿的主要区别在于:A. 开采深度B. 开采方法C. 开采设备D. 开采成本答案:A3. 以下哪个不是采矿过程中常用的爆破材料?A. 炸药B. 雷管C. 导火线D. 混凝土答案:D4. 采矿过程中,以下哪个因素对矿石回收率影响最大?A. 矿石硬度B. 矿石品位C. 开采技术D. 矿石形状答案:C5. 以下哪个不是采矿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A. 废水处理B. 废石处理C. 噪音控制D. 增加开采量答案:D6. 采矿工程中,以下哪个不是矿井通风的目的?A. 提供新鲜空气B. 降低温度C. 排除有害气体D. 增加矿石产量答案:D7. 在采矿过程中,以下哪个不是矿井支护的目的?A. 保持矿井稳定B. 保护矿工安全C. 提高矿石产量D. 防止矿井坍塌答案:C8. 以下哪个不是采矿设备的主要组成部分?A. 钻机B. 破碎机C. 运输设备D. 计算机软件答案:D9. 采矿过程中,以下哪个不是矿石破碎的目的?A. 便于运输B. 便于选矿C. 提高矿石品位D. 降低开采成本答案:C10. 以下哪个不是采矿过程中的安全措施?A. 定期安全培训B.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C. 矿井监控系统D. 减少矿工人数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采矿工程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矿石的开采成本?A. 矿石品位B. 开采深度C. 矿石硬度D. 矿石形状答案:ABC2. 露天采矿过程中,以下哪些是常见的开采方法?A. 台阶式开采B. 坑道式开采C. 露天爆破D. 地下开采答案:AC3. 以下哪些是采矿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A. 废水处理B. 废石处理C. 噪音控制D. 增加开采量答案:ABC4. 采矿工程中,以下哪些是矿井通风的目的?A. 提供新鲜空气B. 降低温度C. 排除有害气体D. 增加矿石产量答案:ABC5. 在采矿过程中,以下哪些是矿井支护的目的?A. 保持矿井稳定B. 保护矿工安全C. 提高矿石产量D. 防止矿井坍塌答案:AB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采矿工程的基本流程。
大学采矿概论考试题库

大学采矿概论考试题库大学采矿概论考试题库一、选择题1. 采矿工程的主要任务是什么?A. 提供矿产资源B. 确保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C. 研究矿产资源的分布规律D. 以上都是2. 以下哪个不是采矿方法的分类?A. 地下开采B. 露天开采C. 混合开采D. 水下开采3. 什么是“三下”采矿?A. 地下、水下、山下B. 地下、水下、矿下C. 地下、水下、矿下开采D. 地下、水下、矿下资源4. 采矿过程中,以下哪项不是主要的采矿设备?A. 钻机B. 装载机C. 起重机D. 挖掘机5. 以下哪个不是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则?A. 经济性B. 安全性C. 随意性D. 可持续性二、填空题6. 采矿工程学是研究______、______、______以及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的科学。
7. 矿产资源的开采方式主要分为______和______两种。
8. 采矿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的“三大规程”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9. 矿产资源的勘探方法主要包括地质勘探、______和______。
1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原则包括经济性、安全性和______。
三、简答题11. 简述地下开采与露天开采的区别。
12. 描述矿产资源的分类及其特点。
13. 解释什么是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及其重要性。
14. 阐述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15. 讨论矿产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四、论述题16. 论述现代采矿技术在提高矿产资源开发效率和安全性方面的作用。
17. 分析矿产资源开发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18. 讨论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开发策略及其实施的重要性。
19. 阐述矿产资源开发中的法律法规及其对保护矿产资源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20. 论述矿产资源开发中的科技创新对提高资源利用率和降低开采成本的影响。
五、案例分析题21. 假设你是一名采矿工程师,你所在的矿区即将进行一次大规模的地下开采。
采矿学试题及答案最新整理版

《煤矿开采学》试题(六)姓名得分一、名词解释(3×5=15分)1、采区上山2、暗立井3、可采储量4、开拓煤量5、采掘平衡二、简答题(6×6=36分)1、采区上山位置的选择应考虑哪些因素?2、伪倾斜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有哪些优点?3、在解决井田开拓问题时应遵循哪些原则?4、试述综采放顶煤采煤法的主要工艺过程。
5、简述大采高综采工艺的特点及防止煤壁片帮的措施。
6、阶段内的再划分有哪几种方式?三、分析题(2×12=24分)1、试分析我国煤矿井田开拓的发展方向。
2、试分析仰斜开采和俯斜开采的特点及使用条件。
四、综合题(25分)用双线条绘出斜井多水平上山式开拓平、剖面示意图,标出井巷名称,并写出井巷掘进顺序、运煤系统及通风系统。
《煤矿开采学》试题(六)姓名得分一、名词解释1、采区上山服务于一个采区的倾斜巷道2、暗立井又称盲立井、盲竖井,又称盲竖并、盲立井,为不与地面直接相通的直立巷道,其用途同立井。
3、可采储量矿井可采储量〔Z)是矿井没计的可以采出的储量,故Z =(Z-P)C式中P—保护工业场地、并筒、井田境界、河流、湖泊、建筑物等留置的水久煤柱损失量;C__采区采出率,厚煤层不低于0. 75;中厚煤层不低于0.8;薄煤层不低于085;地方小煤矿不低于0.7。
新井设计时可按上述数据选取。
4、开拓煤量是井田范围内己掘进开拓巷道所圈定的尚未采出的那部分可采储量。
5、采掘平衡准备巷道的开掘和工作面成一顶的比例二、简答题1、采区上山位置的选择应考虑哪些因素?采区上山的位置,又布置在煤层中或底板岩层中的问题;对于煤层群联合布置的采区,还有布置在煤层群的上部、中部或下部的问题。
(一) 煤层上山(1)开采薄或中厚煤层的单—煤层采区,采区服务年限短;(2)开采只有两个分层的单—厚煤层采区,煤层顶底板岩层比较稳固,煤质在中硬以上山不难维护;(3)煤层群联合准备的采区,下部有维护条件较好的薄及中厚煤层;(4)为部分煤层服务的、维护期限不长的专用于通风或运煤的上山。
《煤矿开采学》简答题及答案

《煤矿开采学》简答题及答案1、分析综采放顶煤采煤法的优缺点及适应条件优点:(1)单产高,(2)效率高,(3)成本低,(4)巷道掘进量小,(5)减少了搬家倒面次数,节省了采煤工作画的安装和搬迁费用。
缺点:(1)煤损多,(2)易发火,(3)煤尘大,(4)瓦斯易积聚。
适应条件:(1)煤层厚度一般认为一次采出的煤层厚度以6—10m为佳。
(2)煤层硬度顶煤破碎主要依靠顶板岩层的压力,其次是支架的反复支撑作用,因此,故顶煤开采时,煤的坚固世系数一般应小于3,若煤层层理、节理发育,可适当增大,但一次开采的厚度也不宜过大。
(3)煤层倾角缓斜煤层采用放顶煤开采时,煤层倾角不宜过大,否则支架的倒滑问题会给开采造成困难。
(4)煤层结构煤层中含有坚硬夹矸会影响顶煤的放落,或者因放落大块夹矸堵住放煤口,因此,每一夹矸层厚度不宜超过0.5m,其坚固性系数也应小于3。
顶煤中夹矸层厚度占煤层厚度的比例也不宜超过l0%~15%。
(5)顶板条件直接顶应具有随顶煤下落的特性,其冒落高度不宜小于煤层厚度的,1.0~1.2倍,老顶悬露面积不宜过大,以免受冲击。
(6)地质构造地质破坏较严重、构造复杂、断层较多和使用分层长壁综采较因难的地段、上下山煤柱等,使用放顶煤开采比使用其他方法能取得较好的效益。
(7)自然发火、瓦斯及水文地质条件对于自然发火期短、瓦斯量大,以及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煤层,先要调查清楚,并有相应措施席才能采用放顶煤开采。
2、井田开拓要解决哪些基本问题?井田开拓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在一定的矿山地质和开采技术条件下,根据矿区总体设计的原则规定,正确解决下列问题:(1)确定井简的形式、数目及其配置.合理选择井筒及工业场地的位置(2)合理地确定开采水平数目和位置:(3)布置大巷及井底车场;(4)确定矿井开采程序,做好开采水平的接替;(5)进行矿井开拓延深、深部开拓及技术改造。
3、简要分析影响采煤工作面长度确定的因素。
合理的工作面长度是实现高产、高效的重要条件,影响工作面长度因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技术因索:(1)设备条件是影响工作面长度的主要因素之一;(2)煤层地质条件是影响工作面长度的又一重要因素;较大地质构造往往限制工作面长度;小构造使割煤和支护变得困难,工作面愈长,含小构造可能性增多,工作面推进度下降,工作面推进度下降,薄煤层、倾角大的煤层,运料、行人、操作等均很困难;采高大时,技术管理和操作难度加大;项板过于破碎或过于坚硬,顶板管理起于复杂。
采矿学基础试题及答案高中

采矿学基础试题及答案高中一、选择题1. 采矿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学科?A. 地质学B. 矿物加工C. 矿产资源的开采与利用D. 矿石的化学分析答案:C2. 以下哪个不是露天矿的开采方法?A. 爆破B. 钻探C. 挖掘D. 浮选答案:D3. 地下矿的开采方法主要包括哪些?A. 钻探和爆破B. 挖掘和运输C. 爆破和支护D. 钻探和浮选答案:C4. 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影响矿石开采成本的主要因素?A. 矿石的品位B. 矿体的埋藏深度C. 矿石的硬度D. 矿区的气候条件答案:D5. 采矿过程中,哪项措施是用于保障矿工安全?A. 定期进行矿石品位分析B. 矿井通风C. 矿石的分类储存D. 矿石的浮选答案:B二、填空题6. 采矿学中,_________是指在地表以下进行的矿产资源开采活动。
答案:地下开采7. 爆破是露天矿开采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_。
答案:破碎矿石8. 地下矿开采中,_________是用于支撑矿井结构,防止坍塌的设施。
答案:支护9. 矿石的品位是指矿石中所含_________的百分比。
答案:有用矿物10. 矿石的开采成本与矿石的品位、矿体的埋藏深度和矿石的硬度等因素有关,但与_________无关。
答案:矿区的气候条件三、简答题11. 简述露天矿和地下矿的区别。
答案:露天矿是指在地表进行的矿产资源开采活动,通常适用于矿体埋藏较浅的情况。
地下矿则是指在地表以下进行的矿产资源开采活动,适用于矿体埋藏较深或地表条件不适合露天开采的情况。
两者在开采方法、设备、安全措施等方面都有所不同。
12. 为什么矿石的品位会影响开采成本?答案:矿石的品位是指矿石中含有的有用矿物的百分比。
品位越高,意味着单位矿石中含有的有用矿物越多,从而可以减少处理和运输的成本。
相反,如果矿石品位较低,就需要更多的矿石来提取相同数量的有用矿物,这将增加开采、处理和运输的成本。
结束语:通过本次试题的练习,我们对采矿学的基础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矿岩稳固性的概念是什么?主要受哪些因素制约?根据矿石和岩石的稳固程度,主要分为哪几种情况?答:稳固性是指矿石或岩石在空间允许暴露面积的大小和暴露时间长短的性能。
影响矿岩稳固性的因素十分复杂,它不仅与矿岩的成分、结构、构造、节理°状况、风化程度以及水文地质条件等有关,还与开采过程所形成的实际状况有关(如巷道的方向及其形状、开采深度等)。
矿岩的稳固性对选择采矿方法及地压管理力法,均有很大的影响。
根据矿石或岩石的稳固程度,可分为五种情况:(1)极不稳固的是指掘进巷道或开辟采场时,不允许有暴露面积,否则可能产生片帮或冒落现象。
在掘进巷道时,须用超前支护方法进行维护。
(2)不稳固的在这类矿石或岩石中,允许有较小的不支护的暴露空间,允许面积在50m2以内。
(3)中等稳固的是指不支护的暴露面积为50—200m2。
(4)稳固的允许不支护的暴露面积为200—800 m2。
(5)极稳固的不需文护的暴露面积在800 m2以上。
2、影响阶段高度的因素主要有那些?答:(1)矿体的倾角、厚度、沿走向的长度;(2)矿岩的物理力学性质;(3)采用的开拓方法和采矿方法;(4)阶段开拓、采准、切割和回采时间;(5)阶段矿块的回采条件;(6)每吨矿石的基建开拓和采准费用;(7)每吨矿石所摊的提升、排水及回采费用;(8)地质勘探和生产探矿的要求、矿床勘探类型和矿体形态变化。
3、简述矿石损失的原因。
答:矿石损失的原因主要是开采损失和非开采损失两种情况,具体如下。
(1)开采损失1)采下损失:a遗留在采场充填料中;b遗留在采场内放不出来;c运输途中的损失。
2)未采下损失:a设计应当开采而未采下的损失;b留下各种矿柱而未采下的损失。
(2)非开采损失1)由于地质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而产生的损失a在断层和褶皱带等地质构造内,由于矿床受到损坏,而不能全部采出的损失;b矿体边缘复杂,不能全部采出的损失;c地下涌水量大,致使个别矿体或其一部分不能采出造成损失。
2)留永久矿柱造成的损失。
为保护井筒、地面构筑物、铁路、河床及村庄等需保留保安矿柱而不能采出的损失。
4、简述矿石贫化的原因。
答:(1)采矿过程中,废石的混入;(2)采矿过程中,高品位粉矿的损失(3)采矿过程中,有用成分氧化或被析出5、简述降低损失与贫化的措施。
答:为充分利用地下资源,减少矿石损失与贫化所引起的经济损失,提高矿产原料的数量与质量,应针对产生矿石损失与贫化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
(1)加强地质测量工作,及时为采矿设计和生产提供可靠的地质资料,以便正确确定采掘范围,减少废石混入量和矿石损失量。
(2)选择合理的开拓方法,尽可能避免留保安矿柱。
(3)选择合理的开采顺序,及时回采矿柱和处理采空区。
(4)选则合理的采矿方法及其结构参数,改进采矿工艺,以减少回采的损失与贫化。
(5)改革底部出矿结构,推广无轨装运卸设备和振动放矿设备,加强放矿管理,以提高矿石回采率,降低矿石贫化率。
(6)选择适宜的提升、运输方式和盛器,避免多次转运矿石,以免减少粉矿损失。
6、矿石贫化率和废石混入率二者的区别?答:(1)废石混入率反映回采过程中废石混入的程度;矿石贫化率反映回采过程中矿石品位降低的程度,故矿石贫化率又可称为矿石品位降低率。
(2)按混入废石是否含有品位,就可在数值上区分二者关系:当混入废石不含品位(α''=0)时,二者在数值上相等,即ρ=r。
当混入废石含有品位时,则矿石贫化率应小于废石混入率,即ρ<r。
废石混入率和矿石贫化率是表示在开采过程中矿石质量降低的两个不同概念的指标。
应当分别进行计算,而不应误将废石混入率作为矿石贫化率来进行计算。
7、与下盘竖井开拓相比,上盘竖井开拓存在哪些缺点?在矿体上盘岩石移动带以外开掘竖井,再掘进阶段石门通达矿体。
这种开拓方法与下盘竖井开拓比较存在严重的缺点,主要是:(1)上部阶段要掘进很长的石门,(2)基建时间长,(3)基建初期投资较大。
8、采用上盘竖井开拓时须考虑哪些条件?答:(1)根据地面地形条件,矿体下盘是高山,而上盘地形平坦,采用上盘竖井,井筒的长度较小。
(2)根据矿区地面地形条件及矿区内部和外部的运输联系,选矿厂和尾矿库只宜布置在矿体上盘方向,这时采用上盘竖井可使运输线路缩短,从而降低了铺设运输线路的投资及运输费用。
(3)下盘地质条件复杂,不能避开破碎带或流沙层和涌水量很大的含水层。
因为在这种条件下掘进竖井是很困难的。
9、采用侧翼竖井开拓时,掘进速度受到一定限制,试简述在哪些条件下采用侧翼竖井开拓?答:(1)上、下盘地形和岩层条件不利于布置井筒,矿体侧翼有合适的工业场地,选矿厂和尾矿库以布置在侧翼为宜。
这是采用侧翼竖井,可使地下和地面运输的方向一致。
(2)矿体倾角较缓,竖井布置在下盘或上盘时石门都很长。
(3)矿体沿走向长度小,阶段巷道的掘进时间不长,运输费用也不大。
10、对比螺旋式斜坡道与折返式斜坡道,简述二者的优缺点。
答:(1)螺旋式斜坡道的优点1)由于没有折返式那么多的缓坡道,故在同等高程间,螺旋式较折返式的路线短,开拓工程量小;2)与溜井等垂直井巷配合施工时,通风和出渣较方便;3)适合圆柱矿体的开拓。
(2)螺旋式斜坡道的缺点1)掘进施工要求高(改变方向、外侧超高等);2)司机能见距离小,故安全性较差;3)车辆轮胎和差速器磨损增加;4)道路维护工作量大。
(3)折返式斜坡道的优点1)施工较易;2)司机能见距离大,行车较安全;3)行车速度较螺旋式的大,排出有害气体量较少;4)道路便于与矿体保持固定距离;5)道路易于维护。
(4)折返式斜坡道的缺点1)较螺旋式开拓工程量大;2)掘进时需要有通风和出渣用的垂直井巷配合;3)斜坡道布置的灵活性较螺旋式斜坡道差。
11、选择螺旋式斜坡道或折返式斜坡道形式时,主要考虑哪些因素?答:(1)斜坡道的用途如果主斜坡道用于运输矿岩,且运输量较大,则以折返式斜坡道为宜;辅助斜坡道可用螺旋式斜坡道。
(2)使用年限使用年限较长的以折返式斜坡道为好。
(3)开拓工程量出斜坡道本身的工程量外,还应考虑掘进时的辅助井巷工程和各分断的联络巷道工程量。
(4)通风条件斜坡道一般都兼作通风井,螺旋式斜坡道的通风阻力较大,但其线路较短。
(5)斜坡道与分段的开口位置螺旋式斜坡道的上、下分段开口位置应布置在同一剖面内,折返式斜坡道的开口位置可错开较远。
12、平硐开拓与井筒开拓(竖井和斜井)比较,有哪些优点?答:(1)基建时间短:因为平硐施工简便,施工条件好,比竖井或斜井的掘进速度快得多。
(2)基建投资少:平硐的单位长度掘进费用比井筒低的多,维护费用也少,没有井底车场,洞口设施简单,布设井架,提升机房,所以投资费省。
(3)排水费用低:一般自流排水。
(4)快事运输费用低:平硐一般用电机车,用溜井下放矿石,比较井筒提升,运输费用低的多。
(5)通风容易:往往可自然通风,困难时期加扇风机。
(6)生产安全可靠:平硐的运输能力达,运人、运货安全性好。
平硐优点很多,因此,埋藏在地平面以上的矿体,平硐开拓是首选方案,一般平硐长度限制在3000-4000米以内为宜。
13、竖井与斜井比较,各有哪些优缺点?答:(1)工程量:斜井长,石门短,井底车场简单。
(2)井筒装备:竖井井筒装备复杂,而斜井内管道、电缆、提升钢丝绳比竖井长,即经营费用高。
(3)地压、支护:写景承压大,维护费用高。
(4)提升:竖井提升速度快,能力大提升费用低,斜井提升速度慢,能力小,设备修理,钢丝绳磨损大。
(5)排水:斜井排水管道长,设备费,安装费,修理费较大,因管道阻力随管道长度恶热增加,故排水费用高。
(6)施工:竖井比斜井容易机械化,采用的施工设备和装备较多,要求技术管理水平较高;斜井施工较简便、需要的设备和装备少,适合中小矿山。
(7)安全:竖井井筒不易变形,提升过程中停工事故较少;斜井井筒易变形,提升容器易发生脱轨脱钩事故。
14、斜坡道与其它主要开拓巷道比较,有哪些优缺点?答:与竖井、斜井相比,斜坡道具有许多优点:(1)矿体开拓快投产早;(2)斜坡道可代替主井或副井;(3)节省大量钢材;(4)产量达效率高,能实现地下开采的综合机械化。
斜坡道的缺点:(1)当使用无轨设备采用柴油机为动力时,排出的废气污染井内空气,需加大矿井通风量致使通风费用增加。
(2)无轨设备投资大,维修工作量大,备品备件需要量大。
15、开拓巷道类型的选择,必须满足哪些要求?答:(1)确保安全生产,创造良好的劳动卫生条件,建立完善的通风、提升、运输、排水、充填等矿山服务系统;(2)技术可靠:满足矿山生产能力的要求,以保证矿山企业的均衡生产并顾及到矿山发展远景;(3)基建工程少,投资省,经济效益好;(4)不留或少留保安矿柱,以减少矿石损失;(5)地表总平面布置应不占或少占农田。
16、在具体选择开拓巷道时应考虑哪些因素?答:(1)矿区地形、地质构造和矿体埋藏条件(2)矿井生产能力及井巷服务年限(3)矿床的勘探程度、储量及远景(4)矿石的岩石性质及水文地质条件:井巷位置应避免开凿溶发育的岩层和流沙层,井筒的位置一般打工程钻孔。
查明地质情况。
平硐位置要做剖面图(5)井巷位置应考虑地表和地下运输联系方便。
应使运输功最小,开拓工程量最小。
如选厂和冶炼厂位于矿区内,选择井筒位置时,应选择最短最方便的路线向选厂或冶炼厂运输矿石(6)应保证井巷出口位置及有关构筑物不受山坡滚石,山崩,雪崩的危害,这在高山地区非常重要(7)井巷出口标高应在历年最高洪水位3米以上,一面被洪水淹没,同时也应根据运输的要求稍高于选厂贮矿仓卸矿的地面水平,保证重车下坡运行(8)井筒(或平硐)位置应避免压矿,尽量位于岩层移动带以外,距地面移动界限最小距离应大于20M,否则应留保安矿柱(9)井巷出口位置应有足够的工业场地,以便布置各种建筑物,构筑物,调车场(10)改建或扩建矿山应考虑原有井巷和有关建筑物,构筑物的充分利用。
17、主井、副井采取集中布置方式有哪些优、缺点?答:优点:(1)工业场地集中,可减少平整工业场地的土方石量。
(2)井底车场布置集中,生产管理方便,可减少基建工程量。
(3)井筒相距较近,开拓工程量少,基建时间较短。
(4)井筒集中布置,有利于集中排水。
(5)井筒延深时施工方便,可利用一条井筒先下掘到设计延深阶段,则延深另一井筒时可才用反掘的施工方法。
缺点:(1)两井相距较近,发生火灾相互危及。
(2)主井为箕斗井时,卸矿时粉尘飞扬至副井,污染通风,需设隔尘措施。
18、简述井下破碎系统的使用条件及优缺点。
答:适用条件:(1)阶段储量较大的大型矿山适于设置地下破碎站,采矿下降速度快的中小型矿山不宜设置;(1分)(2)采用大量落矿的采矿方法或岩石坚硬大块产出率高;(3)井筒采用箕斗提升,地面用索道运输。
地下破碎的优点:(1)减少二次爆破工作量,节省爆破材料,提高放矿劳动生产率和采场生产能力;(2)减少放矿巷道中因二次爆破而产生的炮烟及矿尘,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工作安全性;(3)经地下破碎后,块度较小,可增加箕斗的有效载重,减轻装载时的冲击力和对设备的磨损,增加生产的可靠性,有利于实现提升设备自动化,提高矿井提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