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线电视光纤到户(C-FTTH)系统技术规范 设备一致性
有线电视网络光纤到户系统技术规范第1部分总体技术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部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部 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部分。
GB/T 9771.1—2008 通信用单模光纤 第1部分: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特性 GB/T 9771.3—2008 通信用单模光纤 第3部分:波长段扩展的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特性 GB/T 13993.4—2014 通信光缆系列 第4部分:接入网用室外光缆 GY/T 221—2006 有线数字电视系统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GY/T 266—2012 NGB宽带接入系统C-DOCSIS技术规范 YD/T 778—2011 光纤配线架 YD/T 814.1—2013 光缆接头盒 第1部分:室外光缆接头盒 YD/T 925—2009 光缆终端盒 YD/T 988—2015 通信光缆交接箱 YD/T 1171—2015 IP网络技术要求 网络性能参数与指标 YD/T 1258.1—2015 室内光缆系列 第1部分:总则 YD/T 1258.2—2009 室内光缆系列 第2部分:终端光缆组件用单芯和双芯光缆 YD/T 1258.3—2009 室内光缆系列 第3部分:房屋布线用单芯和双芯光缆 YD/T 1258.4—2005 室内光缆系列 第四部分 多芯光缆 YD/T 1258.5—2005 室内光缆系列 第五部分 光纤带光缆 YD/T 1475—2006 接入网技术要求——基于以太网方式的无源光网络(EPON) YD/T 1949—2009 接入网技术要求——吉比特的无源光网络(GPON) YD/T 1954—2013 接入网用弯曲损耗不敏感单模光纤特性 YD/T 2274—2011 接入网技术要求10Gbit/s以太网无源光网络(10G-EPON) YD/T 2402—2012 接入网技术要求10Gbit/s无源光网络(XG-PON) ETSI ES 202 488 接入和终端(AT);交互式有线电视业务的第二代传输系统-IP电缆调制解调器 (Access and Terminals (AT);Second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Systems for Interactive Cable Television Services - IP Cable Modems) ETSI ES 302 878 接入、终端、传输和多路技术(ATTM);交互式有线电视业务的第3代传输系统 -IP电缆调制解调器(Access, Terminals, Transmission and Multiplexing (ATTM); Third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Systems for Interactive Cable Television Services - IP Cable Modems)
有线电视FTTH网络入户安装规范

有线电视FTTH网络入户安装规范FTTH网络即光纤到家网络,是一种高速的宽带接入方式,具有带宽大、信号传输距离远、抗干扰性能好等优点。
在进行FTTH网络入户安装时,需要遵循以下的规范:1. 准备工作在获取FTTH网络服务前,需要先了解具体的服务内容、费用及安装流程,并与安装人员约定好具体的时间和方式,以便安装顺利进行。
安装人员到达现场后,需要与用户确认安装位置、线路走向等细节,并检查所携带的设备和工具是否完整。
2. 安装位置安装位置应符合以下条件:(1) 点位设置应以光交箱或OLT设备为中心,距离不超过200m,并保证从光交箱到指定点位之间没有障碍物,以确保光纤传输信号稳定;(2) 室内安装位置应离家庭聚集区较远,如卧室、客厅等,以避免噪声、电器等干扰信号;(3) 收纳位置应保持整洁、干燥、通风、不受日光照射和雨淋以保证设备的正常工作。
3. 安装方式(1) 光机安装:需要安装光机箱,将光纤连接至光交箱并对其进行测试,然后将光纤引入到用户室内,并连接光机箱,最终将光机箱连接至用户终端设备。
(2) ONT安装:ONT安装需配合光纤布线,需要按照规定的连接方式进行安装,最后进行相关测试。
(3) 其他设备安装:如无线路由器等,需要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正确安装和设置。
4. 光纤连接连接光纤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光纤末端需要处理成直截的形状,以便正确插入接收端;(2) 保持光纤末端与物品的间隙不超过50μm,否则会产生连接损耗;(3) 连接时需保持光纤的干净,以避免损耗或反射。
5. 进行测试在安装完毕后,需要进行相关的测试,以检查网络建设是否符合相关标准。
测试内容主要包括信号强度、折射率和连接质量等。
总之,在进行FTTH网络入户安装时,需要遵循上述规范,以确保网络设备的正常工作和良好的服务效果。
中国电信光纤到户(FTTH)工程设计规范(标准版)

R/S
UNI
SNI OLT
S/R
ONU1 ONU2
OBD
ONUn
图1 EPON系统参考模型
图2 EPON协议分层和OSI参考模型间的关系
5.2 PON系统对ODN的基本要求 5.2.1 PON系统信号传送方式 PON系统采用单纤双向方式。上行使用1310nm波长,下行使用 1490nm波长。当采用波分复用方式提供CATV业务时,下行增加使用 1550nm波长。在下行方向(OLT到ONU),OLT发送的信号通过一个1:N(或 2:N)的光分路器(或几个分路器的级联)到达各个ONU;在上行方向(ONU到 OLT), 各ONU根据OLT指定的时间发送信息。ONU发送的信号只会到达 OLT,而不会到达其他ONU。 5.2.2 PON系统对光分配网ODN的基本要求 ODN所采用的光纤为G.652单模光纤,其上下行光链路的衰减值应 不大于表1要求。
2)10/1000BASE-T接口 10/1000BASE-T接口应符合IEEE802.3-2002规定; 3)E1接口 E1接口应符合GB7611-2001的规定; 4)Z接口 Z接口应符合YD/T1054-2000 10.1.1节的规定; 5)Za接口 Za接口应符合YD/T1054-2000 10.1.2节的规定; 6)H.248协议 EPON系统实现H.248协议应符合YD/T1292-2003的规定; 7)SIP协议 EPON系统实现SIP协议应符合IETF RFC3435和《中国电信 SIP网关控制协议规范》的规定。
EPON系统应实现各ONU之间的二层隔离。
6.4.10 生成树 当OLT支持多个GE或10/100BaseT SNI接口时,应支持符合 IEEE802.1D规定的生成树协议。
FTTH大比武题库(答案)

(1)FTTH网络基础知识。
(客观题,10分,A级)一、填空:3个,每个1分(1)FTTx(光纤到某处)是对宽带光接入网各种形态的一种统称,宽带光接入网中光纤可以是惟一的传输媒质或者为主干传输媒质。
(2)PON系统由局侧的光线路终端(OLT)、用户侧的光网络单元(ONU)和光分配网络(ODN)组成。
(3)PON系统可能承载的业务类型包括以太网/IP业务、语音业务、TDM业务和CATV业务等。
(7)软交换(SoftSwitch)也称媒体网关控制器(MGC),主要完成语音业务的呼叫控制和处理、业务交换、认证计费、语音处理等作用;(8)Radius服务器可通过BAS提供的用户信息实现对宽带用户的鉴权、计费,以及宽带帐号限速的下发;(13)光纤到户(FTTH)是一种光纤通讯的传输方法,是直接把光纤接到用户的家中(用户所需的地方),是目前唯一的一种在接入网段全部采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的光接入解决方案。
(14)自2007年起,国内各大固网运营商均宣布开始实施“光进铜退”发展策略,即缩短网络中的铜缆长度,将光纤进一步向用户延伸,把目前以铜缆为主要传输媒质的接入网演进为以光纤为主要传输媒质的宽带光接入网,最终实现光纤到户(FTTH)。
(16)外线施工工单中的ONUONU认证资源信息包括:OLT编号及端口、ONU型号、ONU的MAC 地址等。
(17)在FTTH业务拆机流程中,测量工位打印外线施工单后,外线施工工位进行外线拆除施工,并入户收回ONU。
工毕后触发工单竣工工位。
(18)根据电信标准,FTTH型ONU的耗电功率应低于15W。
目前应用于FTTH场景下各个厂家的ONU的耗电功率是10-12W之间。
(19)PON的关键技术有:DBA、快速光电、测距等。
(20)天津联通采用的FTTH型ONU的接口标准为:2个语音口,4个以太网口。
二、单项选择:3个,每个1分(1)( A )是由无源光分支分配器组成的光纤分配网络,使得一个PON接口的光纤传输带宽可以由多个ONU共享,节省了大量的光纤铺设成本。
《有线电视宽带接入系统 C-HPAV 2.0系统技术规范》通过审查

《有线电视宽带接入系统 C-HPAV 2.0系统技术规范》通过审查作者:来源:《传播与制作》2019年第09期政策·标准·动向《有线电视宽带接入系统 C-HPAV 2.0系统技术规范》通过审查最近,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科技司和全国广播电影电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广播电视行业标准《有线电视宽带接入系统C-HPAV 2.0系统技术规范》审查会。
审查委员会主任由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全国广电标委会分标委委员曾庆军担任,委员来自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科学研究院、中广电广播电影电视设计研究院、中国有线电视网络有限公司、中国传媒大学、广东省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贵州省广播电视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四川九州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博通公司等单位。
审查委员会听取了标准起草小组关于标准编制说明、测试报告和征求意见处理情况的报告,对标准送审稿进行了逐章逐条的审查,并对有关内容提出了修改意见。
与会专家认为标准起草小组在C-HPAV 1.0系统技术规范应用的基础上,采用新的数据编码和传输机制,编制了有线电视宽带接入系统C-HPAV 2.0系统技术规范,开发了原型系统,并对系统的性能和功能进行了测试。
审查委员会一致同意该标准通过审查。
HbbTV协会发布新版本一致性测试套件HbbTV协会测试组发布了HbbTV一致性测试套件的新版本。
该协会称,新版本名为v2019-2,这是2019年该测试套件的第二个也是最后一个主要版本。
该版本包含对HbbTV 2.0.2规范的新测试,包括HDR和HFR视频、AC-4和MPEG-H音频。
运营商应用现时共有2434个测试案例,其中1677个已获批准。
该协会表示,这比之前版本的v2019-1测试套件增加了160项测试。
任何人都可以通过注册的H b b T V测试中心之一使用H b b T V一致性测试套件。
此外,HbbTV成员可以在自己的设备中使用它。
光纤到户(FTTH)工程施工验收规范

YD/T 1128-2001 电话交换设备总技术规范(补充件1)
YD/T 1292-2003 基于H.248 的媒体网关控制协议 YD/T 1475-2006 接入网技术要求——基于以太网方式的无源光网络(EPON) YD/T 926-1-2001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第一部分 总规范 YD/T 926-2-2001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第二部分 综合布线用电缆、光缆技术要求 YD5137-2005 本地网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 YD5051-2005 有线接入网线路工程验收规范 YD/T1155-2001 通信用“8”字形自承式室外光缆 YD/T1258-2003 室内光缆系列-总则、单芯光缆、多芯光缆 DXJS1014-2006 中国电信集团企业标准《用户驻地网通信设施设计规范》 DXJS1015-2006 中国电信集团企业标准《用户驻地网通信线缆施工及验收规范》
–EPON(Ethernet
–OLT(Optical
–ONU(Optical –ODN(Optical –PON(Passive –SNI(Service –UNI(User
Line Terminal):光线路终端
Network Unit):光网络单元 Distribution Network):光分配网络 Optical Network):无源光网络 Node Interface):业务节点接口
11
机房安全检查
机房内必须配备有效的灭火消防器材。凡要求设置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固定式气体灭火系统, 必须保持性能良好。 机房室内新装修材料应采用非燃烧材料。不得使用木地板、木护墙及可燃窗帘。 机房楼板预留孔洞应配置非燃烧材料的安全盖板,已用的电缆走线孔洞应用阻燃材料封堵。 机房内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 机房内不得有水管、煤气和暖气设备。 各级通信机房建筑必须符合YD5002-2005《邮电建筑防火设计标准》的有关规定。
光纤到户(FTTH)体系结构和总体要求

光纤到户(FTTH)体系结构和总体要求《光纤到户(FTTH)体系结构和总体要求》YD/T 1636‐2007FIBERHOME 廖承兵2009-11FTTH标准的发展历史2004年11⽉17⽇: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CCSA),传送⽹与接⼊⽹技术⼯作委员会(TC6)第⼆次全会,通过标准预研“光纤到户(FTTH)标准体系的研究”⽴项。
2006年4⽉18⽇:[2006]18号⽂(CCSA在5⽉25⽇通标发[2006]77号⽂转发),项⽬名称为“光纤到户(FTTH)体系结构和总体要求”,项⽬编号2006H512005年12⽉19⽇:CCSA TC6WG2第⼗次会议通过征求意见稿。
2006年4⽉4⽇:CCSA TC6WG2第⼗⼀次会议通过送审稿。
2006年6⽉20⽇:标准起草组完成报批稿。
2007年10⽉1⽇:标准正式实施,编号YD/T1636-2007。
FTTH标准的发展历史光纤到户(FTTH)标准体系的预研(主笔单位)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参加单位)中国⽹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UT斯达康(重庆)通讯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光纤到户(FTTH)标准起草单位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中国⽹通集团公司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北京西门⼦通信⽹络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UT斯达康(重庆)通讯有限公司深圳飞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润欣通信技术有限公司FTTx体系结构总体要求提纲1) FTTH的定义2) FTTH与FTTx3) FTTH系统基本功能模型4) FTTH系统的体系架构5) FTTH拓扑结构6) 业务和接⼝要求7) FTTH的实现技术和基本要求8) FTTH的保护要求9) FTTH的性能指标要求10) FTTH安全要求11) FTTH的QoS保证要求12) FTTH系统的管理要求13) FTTH系统的运⾏和维护要求14) FTTH⽤光纤光缆技术要求15) FTTH光缆线路(辅助)设施16) FTTH光缆线路设计概要17) FTTH⽹络测试基本要求1.FTTH的定义FTTH(Fiber To The Home,光纤到户)是指仅利⽤光纤媒质连接通信局端和家庭住宅的接⼊⽅式,引⼊光纤由单个家庭住宅独享。
湖北广电武汉分公司光纤到户(FTTH)建设规程(正式发布)

湖北广电网络光纤到户(FTTH)建设规程1 总则一、为更好地指导湖北省广播电视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各本地网FTTH工程建设,特编制本规程。
二、本规程以《湖北广电网络光纤到户(C-FTTH)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暂行)》和《湖北广电网络光纤到户(C-FTTH_设计规范)》为基础,结合湖北省广播电视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实际情况编制而成。
三、本规程涉及到的施工操作应符合《通信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操作规范》相关条款的规定。
四、本规程是一般情况下的FTTH工程施工指导,如设计文件有特殊要求,应以设计文件要求为准。
五、在执行本规程时,如与国家、行业相关规定相矛盾,应以国家、行业标准(规范)的相关规定为准。
2 机房环境及安全检查2.1机房环境检查1、设备安装工程开始之前,应根据设计对机房的环境条件进行全面检查。
2、机房应远离易燃、易爆、强电磁干扰(大型雷达站、发射电台、变电站)等场所;机房不应与水泵房及水池相毗邻,机房的正上方不应有卫生间、厨房等易积水建筑。
3、机房土建工程已全部竣工,机房的净高、承重、门窗、墙面、地面、顶棚面、孔洞、照明电源插座(PDU)设置等应符合设计要求,门锁和钥匙配套齐全。
4、机房的温度、相对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机房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得出现结露状态。
5、新建机房(接入站房)可不必安装吊顶和活动地板。
6、机房应提供符合设备工作所需要的直流电源或交流电源;其直流电源电压、波动范围及交流电源电压、频率、波形畸变率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7、有可靠的安防措施,具备门禁告警等系统。
8、机房内不得有水管、煤气管、暖气设备、消防喷淋设施等。
确有其设施且无法避免的,必须做隔离和防渗处理。
9、进入机房的管孔应有一定的坡度(坡度>2.5‰),即机房内的管孔应比室外高,保证水不能倒流,并做好封堵。
10、机房内有可靠的接地体。
2.2机房安全检查1、机房内必须配备有效的灭火消防器材。
凡要求设置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固定式气体灭火系统,必须保持性能良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线电视光纤到户(FTTH)系统技术规范设备一致性目录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缩略语 (1)4 C-FTTH网络参考模型 (1)5 业务类型和设备类型 (1)5.1 业务类型和承载能力 (1)5.2 设备类型 (2)6 设备接口要求 (2)6.1 一般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 网络侧和用户侧接口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7 协议一致性要求 (3)7.1 参考模型 (3)7.2 基本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7.3 OAM一致性要求 (5)8 业务配置一致性要求 (5)9 设备硬件要求 (5)有线电视光纤到户(FTTH)系统技术规范设备一致性1 范围适用于C-FTTH网络的RF Overlay和I-PON技术方案。
针对EPON?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缩略语4 C-FTTH网络参考模型RF-Overlay和I-PON技术方案中,广播电视业务和宽带接入业务调制至不同光信道中,C-FTTH按光传输通道可以相应划分为光广播电视网络(OBN)和光IP数据网络(OIN)。
此时,C-FTTH的参考模型如图7-1所示。
STBPC图7-1 C-FTTH参考模型图7-1的参考模型中,OBN是一种点到多点(P2MP)结构的单纤单向光广播网,其典型拓扑结构为树型或星型,由光广播发送平台(RTN)、光分配网(ODN)和光接收机(ORx)单元组成;OIN是以PON或DOCSIS技术为基础、在光层组织网络的数据域接入网,由网络侧光数据传输平台(DTN)、光分配网(ODN)和光网络单元(ONU)或RFoG ONU(R-ONU)组成。
为提高系统兼容性和演进能力,采用RF-Overlay和I-PON技术方案的C-FTTH接入网可以按图7-1的参考模型,设计和建设兼容RF-Overlay和I-PON技术方案的ODN网络。
5 业务类型和设备类型5.1 业务类型和承载能力C-FTTH承载的业务类型可以分为:●广播电视业务,如高/标清广播、4K/8K电视广播、电视IP直播、SDV交换式视频以及VoD点播、时移电视等视频业务。
●宽带接入业务,如网络视频、视频通信、网络游戏、VoIP、宽带接入等典型业务类型5.2 设备类型根据OLT形态的不同,本标准把OLT分为以下两类:●机架式OLT设备:提供不少于64个PON口,同时须保证满配时,下行PON口总带宽与上联总带宽之比(汇聚比)达到2:1,支持主控备份、电源备份;●盒式OLT设备:提供不少于8个PON口,当配置8个PON口时,下行PON口总带宽与上联总带宽之比(汇聚比)达到2:1,支持电源备份;根据C-FTTH终端设备形态和功能的不同,本标准把C-FTTH终端分为以下3类:●ONU终端:支持宽带接入终端功能,有1或4个以太网接口,提供以太网/IP业务;●二合一终端:ONU和CATV光接收机二合一设备,有1或4个以太网接口,提供以太网/IP业务和有线电视业务;●四合一终端:包括ONU、CATV光接收机、STB、WiFi四个功能模块,提供以太网/IP业务和有线电视业务。
6 设备接口要求6.1 基本要求OLT的业务槽位应支持1G-EPON板、10G-EPON板、GPON板的任意混插,方便未来平滑升级。
6.2 EPON/10G EPON接口类型6.2.1 OLT设备接口●网络侧接口应支持GE上联接口和10GE上联接口。
●PON接口1G-EPON OLT设备的PON接口须采用1000Base-PX20或者1000Base-PX20+光模块,10G/1G-EPON OLT的PON接口应采用10G/1GBase-PRX30光模块。
支持可热插拔的SFP模块。
●管理接口应支持以下管理接口:(a)本地维护管理的接口(Console口);(b)远程集中维护管理的带外接口(100BASE-T);(c)远程集中维护管理的网络侧带内接口。
6.2.2 ONU设备接口●PMD接口ONU设备应采用1000Base-PX20或者1000Base-PX20+光模块。
10G/1G-EPON ONU设备的应采用10G/1GBase-PRX30光模块。
●用户侧接口ONU设备的用户侧接口类型为10/100BASE-T或GE接口。
10/100BASE-T接口应符合IEEE 802.3的规定。
GE接口可以是1000BASE-LX、1000BASE-SX、1000BASE-CX和1000BASE-T接口中的一种或多种,各种接口类型均应符合IEEE 802.3的规定。
●管理接口应支持管理接口,类型为console或者以太网口。
6.3 GPON接口类型6.3.1 OLT设备接口●网络侧接口OLT的网络侧应能够根据需要提供FE接口、GE接口和10GE接口,应提供至少4个GE 上联接口。
●PON接口设备的GPON接口应采用Class B+光模块,建议支持Class C+光模块,并符合我国通信行业标准《接入网技术要求——吉比特无源光网络(GPON)》的相关规定。
支持可热插拔的SFP模块。
●管理接口应支持以下管理接口:本地维护管理的接口(Console口);远程集中维护管理的带外接口(100BASE-T);远程集中维护管理的网络侧带内接口。
6.3.2 ONU设备接口●用户侧接口ONU设备的用户侧接口类型为1000BASE-T接口。
用户侧1000BASE-T接口应符合IEEE 802.3-2008的规定。
●管理接口应支持管理接口,类型为console或者以太口。
7 协议一致性要求7.1 概述本节主要规范C-FTTH用EPON、10G EPON和GPON系统设备协议一致性要求。
7.2 EPON协议一致性要求EPON协议参考模型如图7-1所示。
图7-1 EPON协议参考模型在上述协议参考模型中,物理媒质相关(PMD)子层、物理媒质附加(PMA)子层、物理编码子层(PCS)和协调子层(RS)位于OSI协议参考模型的物理层,媒质访问控制(MAC)子层、多点MAC控制子层和运行管理维护(OAM)子层位于OSI协议参考模型的数据链路层。
以太网从传统意义上的点到点对等局域网演变成点到多点主从式接入网,其关键是在千兆以太网(IEEE802.3ae )协议的基础上增加了多点MAC 控制子层和OAM 子层。
EPON 协议应满足一下要求:● PMD 子层应满足YD/T 1475-2006附录A 的规范;● PMA 子层、PCS 子层和RS 子层应满足YD/T 1475-2006附录C 的规范以及IEEE802.3-2012 EPON 、IEEE802.3bk-2013扩展的EPON 相关章节的规范;● MAC 子层应满足IEEE802.3-2012 EPON 相关章节的基本要求;多点MAC 控制子层包含了将点到多点拓扑纳入以太网框架所需的机制(注册、测距、带宽分配等)和控制协议。
应满足YD/T 1475-2006附录B 以及IEEE 802.3 -2012 EPON 相关章节的规范;● OAM 子层应满足YD/T 1475-2006附录D 以及IEEE 802.3 -2012 EPON 相关章节的规范,CATV OAM ● 信息管理库(MIB ) 7.3 10G EPON 协议一致性要求10G EPON 协议参考模型如图7-2所示。
图7-1 10G EPON 协议参考模型LAN 各层GMII: 千兆媒质无关接口XGMII: 万兆媒质无关接口MDI: 媒质相关接口PCS: 物理编码子层PMA :物理媒质附加子层PMD: 物理媒质相关子层上述协议参考模型与EPON的协议参考模型比较主要有以下不同:(a)由传输速率决定的媒质无关接口和物理媒质相关(PMD)子层不同。
10G-EPON有两种传输速率搭配,第一种是下行、上行对称10Gb/s,第二种是下行10Gb/s、上行1Gb/s,适宜于FTTH系统的是第二种(如图17所示)。
10Gb/s的媒质无关接口是XGMII,而1Gb/s的媒质无关接口是GMII;(b)物理编码子层(PCS)不同。
EPON的光线路码是8B10B,前向纠错编码是可选的,而10G-EPON 的光线路码是64B/66B,前向纠错编码是强迫的,码型为RS(255,223);(c)物理媒质相关子层(PMD)不同。
首先工作波长不同,10G-EPON的下行波长是1575~1580nm,上行波长是1260~1280nm。
其次光链路损耗预算也不同;(d)对多点MAC控制子层和OAM子层做了一点修改,设置了变量来指示本端的传输速率。
10G-EPON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各个子层的基本要求应满足IEEE 802.3-2012和IEEE 802.3bk-2013相关章节的规范。
7.4 GPON协议一致性要求10G EPON协议参考模型如图7-3所示。
图7-3 GPON协议参考模型上述协议参考模型包括物理媒质相关(PMD)层和GPON传输汇聚(GTC)层。
其中GTC 层包括TC适配子层和GPC成帧子层。
8 业务配置一致性要求业务、管理相关的设备默认配置要求DBA9 设备硬件要求设备形态、模块化和接口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