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数学去括号法则
去括号法则概述

去括号法则概述去括号是进行整式运算的一项基本功,也是学习整式加减运算的一个难点。
切实把握去括号的本质,有利于突破这个难点,同时,也是合理地进行整式加减运算的基本保证。
一、去括号前后整式符号的变化去括号法则: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反,(去括号后,若有同类项,则要合并同类项)二、去括号前后整式系数的变化多数情况下,括号前的系数不为1,需要我们按乘法分配律,用括号前的数去乘括号里的每一项,而且要正确确定符号。
在此需特别指出的是:a(b+_c)的结果是ab+ac,而不是ab+c.例去括号:4-3(x-1).解法1:4-3(x-1)=4-(3x-3)=4-3x+3=-3x+7.先把括号外的系数乘到括号里,这里系数是3,在去括号。
解法2:4+3(-x+1)=4-3x+3=-3x+7.先按去括号法则改变括号里面的各项符号,再用乘法分配律。
解法3:4-3(x-1)=4-3x-3x(-1)=4-3x+3=3x+7去括号和乘法分配律同时进行,一步到位。
三、注重对括号法则的理解1.去括号时,去掉的是括号以及括号前的符号。
2.去括号时,不变或改变的是括号里面各项的符号。
3.去括号法则可以简记为(1)去括号,括号前面是“+”号,括号里面各项不变号;(2)去括号,括号前面是“-”号,括号里面各项都变号。
四、注意运算法则的使用1.一个整式,去括号的时候,必须保证原式值不变,改变的仅仅是整式的形式和运算的顺序。
因此,必须注意使用法则,不能随意去掉括号。
2.对于含有多层括号的整式加减运算,要根据算式的特点,采取灵活的方法,尽可能减少去括号的次数和变号的项数。
初一数学去括号技巧

初一数学去括号技巧在初一数学的学习中,去括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也是同学们在解题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
掌握好去括号的技巧,能够帮助我们更轻松、更准确地进行整式的运算和方程的求解。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初一数学去括号的技巧吧。
一、去括号的法则去括号时,要遵循一定的法则。
1、括号前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的符号都不改变。
例如:a +(b + c) = a + b + c2、括号前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的符号都要改变。
例如:a (b c) = a b + c这里要特别注意,符号的改变是指括号内的每一项都要改变符号。
二、去括号的步骤1、观察式子中括号前面的符号。
2、根据法则确定去括号后各项的符号变化。
3、去掉括号,合并同类项(如果有)。
为了更好地理解去括号的步骤,我们来看几个具体的例子。
例 1:化简 3 +(2x 5)首先,观察括号前是“+”号,所以去括号后各项符号不变,得到:3 + 2x 5然后,合并同类项:2x 2例 2:化简 7 (3x + 2)括号前是“”号,去括号后各项符号改变,得到:7 3x 2接着,合并同类项:5 3x三、去括号的易错点在去括号的过程中,同学们容易出现一些错误,需要特别注意。
1、忘记改变符号这是最常见的错误之一。
比如,在计算 a (b c) 时,容易写成 a b c,而忽略了将“c”变为“+c”。
2、漏乘系数当括号前有数字因数时,要将数字因数与括号内的每一项都相乘。
例如,在计算 2(3x 4) 时,要写成 6x 8,而不能写成 6x 4。
3、顺序错误去括号时,要按照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最后去大括号的顺序进行。
如果顺序混乱,就容易出错。
四、去括号的应用去括号在整式的加减、方程的求解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1、整式的加减在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时,通常需要先去括号,然后合并同类项。
例如:计算(2x²+ 3x 5) (x² 2x + 1)先去括号:2x²+ 3x 5 x²+ 2x 1再合并同类项:x²+ 5x 62、方程的求解在解方程的过程中,如果方程中有括号,通常也要先去括号,然后再进行移项、合并同类项等操作。
加减法去括号法则

加减法去括号法则加减法去括号法则是初中数学中重要的一部分,它是解决多项式加减运算中的常用方法。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加减法去括号法则的定义、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定义加减法去括号法则是指在多项式加减运算中,将一个包含括号的多项式展开后,按照相应的规则进行加减运算的方法。
其基本原则是先将括号内的符号分配到括号外的每一项上,然后根据同类项的规则进行合并。
二、使用方法在使用加减法去括号法则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注意符号:括号内的符号要与括号外的符号相乘,例如:(a+b)×c=a×c+b×c。
2.注意同类项:同类项是指含有相同字母和次数的项,例如:2a 和3a是同类项,但2a和2a就不是同类项。
3.注意合并同类项:将同类项合并时,需要将它们的系数相加,字母和次数不变。
例如:2a+3a=5a,但2a+3a=5a。
下面,我们以实例来说明加减法去括号法则的使用方法:例1:将(a+b-c)×2a-3b+c展开并合并同类项。
解:根据分配律,可以将2a分别乘以a、b、c,得到2a+2ab-2ac。
然后将-3b和c分别和a、b、c合并,得到-3b+2ab+2ac+c。
最后将2a、2ab和2ac合并,得到2a+2ab+2ac-3b+c。
例2:将(4a+3b-5c)×(2a-3b+4c)展开并合并同类项。
解:根据分配律,可以将2a分别乘以4a、3b、-5c,将-3b分别乘以4a、3b、-5c,将4c分别乘以4a、3b、-5c,得到8a+6ab-10ac-12ab-9b+15bc+16ac+12bc-20c。
然后将同类项合并,得到8a-3b+22ac+27bc-20c。
三、注意事项在使用加减法去括号法则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多项式中的字母可以是任意的,但同一字母的次数必须相同。
2.在合并同类项时,需要将它们的系数相加,字母和次数不变。
3.多项式加减运算中,可以先将同类项合并,再进行加减运算。
去括号运算法则

去括号运算法则括号运算法则是数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指的是在进行数学运算时,首先需要计算括号内的表达式。
在代数表达式中,括号是用来改变运算顺序的符号,它的作用类似于优先级规则,能够确保数学运算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去括号运算法则的几种常见情况。
1. 单个括号的情况:在代数表达式中,当括号内只有一个数字或代数变量时,去括号就变得非常简单。
例如,如下表达式:2(3 + 5)我们需要首先计算括号内的表达式 (3 + 5) ,结果为 8。
然后将 2 乘以 8,最终得到 16。
2. 含有加减法的多项式括号去除:当括号内的表达式为多项式且含有加减法运算时,我们需要运用分配律进行括号去除。
例如,如下表达式:3(2x + 4y - 5z)我们需要将括号内的每一项与外部的数字相乘。
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将 3 乘以 2x、3 乘以 4y、3 乘以 -5z。
最终得到的表达式为 6x + 12y - 15z。
3. 含有乘法的多项式括号去除:当括号内的表达式为多项式且含有乘法运算时,我们同样需要应用分配律进行括号去除。
例如,如下表达式:2(3x + 4)(5x - 2)我们需要将外部的数字 2 与括号内的每一项相乘,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将 2 乘以 3x、2 乘以 4、2 乘以 5x、2 乘以 -2。
最终得到的表达式为 6x + 8 - 10x - 4,可以进行合并和简化。
4. 复合括号的运算:在一些情况下,我们需要处理含有多个括号的表达式。
例如,如下表达式:(2x + 3y)(4x - 5y)我们需要将第一个括号的每一项与第二个括号的每一项相乘,然后将结果相加。
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将 2x 与 4x 相乘、2x 与 -5y 相乘、3y 与 4x 相乘、3y 与 -5y 相乘。
最终得到的表达式为 8x^2 - 10xy + 12xy - 15y^2,可以进行合并和简化。
需要注意的是,去括号运算法则在复杂的数学表达式中仍然适用,只需要按照括号的顺序进行计算。
初一上册数学去括号知识要点

初一上册数学去括号知识要点
初一上册数学关于去括号知识要点
知识点是网络课程中信息传递的基本单元,研究知识点的表示与关联对提高网络课程的学习导航具有重要的作用。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初一上册数学关于去括号知识要点,一起来看看吧。
初一上册数学去括号知识要点1
1.去括号法则: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反。
2.去括号是应该注意:
(1)去括号时,要将括号连同它前面的符号一起去掉;
(2)在去括号时,首先要明确括号前是“+”还是“-”;
(3)该变号时,各项都变号;不该变号时,各项都不变号。
添括号
添括号法则:添括号时,如果括号前面是正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不变号,如果括号前面是负号,括号括号里的各项都改变符号. 初一上册数学去括号知识要点2
【去括号】
解方程中的去括号法则与整式运算中的去括号法则相同,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时,去括号后式子各项的符号与原括号内式子相应各项的符号相同;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时,去括号后式子各项的符号与原括号内式子相应各项的符号相反。
【去分母法则】
根据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的性质,方程各项都乘所有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从而约去分母,使方程的系数化成整数。
去分母时要注意:
(1)各项都要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不要漏乘没有分母的项;
(2)如果分子是一个多项式,去分母时要将分子作为一个整体加上括号。
七年级去括号法则

七年级去括号法则括号法则是数学中的一种运算法则,它在解决数学问题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七年级的数学学习中,我们会接触到一些基础的代数运算,而括号法则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本文将详细介绍七年级去括号法则,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个概念。
一、什么是括号法则?括号法则是一种数学运算法则,它的作用是改变运算的顺序,从而得到正确的结果。
在代数中,括号通常用来表示对某个式子或数的运算顺序进行限定。
括号内的内容优先进行运算,然后再与括号外的内容进行运算。
二、括号法则的应用括号法则可以应用在各种数学运算中,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下面我们将分别介绍这些运算中括号法则的应用。
1. 加法中的括号法则当我们在进行加法运算时,可以使用括号法则将加法式子进行拆分和重组。
例如,对于式子(2+3)+4,我们可以先计算括号内的加法运算,得到5,然后再与括号外的4进行相加,得到最终结果9。
2. 减法中的括号法则在减法运算中,括号法则同样适用。
例如,对于式子(7-3)-2,我们可以先计算括号内的减法运算,得到4,然后再与括号外的2进行相减,得到最终结果2。
3. 乘法中的括号法则乘法运算中的括号法则可以帮助我们简化计算过程。
例如,对于式子3*(4+2),我们可以先计算括号内的加法运算,得到6,然后再将6与括号外的3进行相乘,得到最终结果18。
4. 除法中的括号法则在除法运算中,括号法则同样可以起到简化计算过程的作用。
例如,对于式子(15+3)/2,我们可以先计算括号内的加法运算,得到18,然后再将18与括号外的2进行相除,得到最终结果9。
三、括号法则的注意事项在应用括号法则时,我们需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以避免出现错误的结果。
1. 括号内的运算优先级高于括号外的运算。
在应用括号法则时,必须先计算括号内的运算结果。
2. 在括号内的运算中,同样也要按照运算法则进行计算。
例如,在括号内有多个运算符时,要按照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进行计算。
七年级上去括号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去括号知识点总结在七年级上学期的数学学习中,括号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和应用,括号的正确使用能帮助我们解决很多数学问题。
这篇文章将对七年级上学期的括号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括号。
1. 括号的基本概念括号是数学中常用的标点符号,用于改变运算次序或明确运算对象。
括号一般包括小括号、中括号和大括号三种类型,其中小括号最常用,我们通常使用小括号来改变运算次序。
2. 括号的运算法则在数学运算中,括号有着一定的运算法则,正确的运用括号能够简化计算,提高计算准确性。
下面是括号的运算法则:(1)同符号的括号相乘,可利用分配律计算,例如:(2a+3b)×2c = 2a×2c+3b×2c = 4ac+6bc(2)带有不同符号的括号相乘,可利用加减法则和分配律计算,例如:(2a+3b)×(-2c)= -2a×2c-3b×2c = -4ac-6bc(3)相同符号的括号在一起,可合并括号,例如:(2a+3b)-(-4c-5d)= 2a+3b+4c+5d(4)括号中出现负数,可以先将符号展开,例如:-(2a+3b)= -2a-3b3. 括号的应用括号在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我们罗列一些常见的应用:(1)括号可以用来改变运算次序,例如:2×(3+4)= 2×7 = 14(2)括号可以用来定义函数,例如:f(x)=2x+1,其中f(x)就是一个函数,f称为函数名,x称为自变量,2x+1称为函数式(3)括号可以用来表示坐标,例如:(3,4)表示坐标系中的一个点,3为该点在x轴上的坐标,4为该点在y轴上的坐标4. 容易出错的地方在使用括号的过程中,有些地方容易出错,下面是一些容易出错的地方:(1)混淆加号和减号,不能将“-”号当做一种符号,例如:2-(3+4)= -5,而不是-9(2)忘记乘号,括号与其他运算符之间不要省略运算符,例如:2(3+4)= 14,而不是235. 总结以上就是七年级上学期括号知识点的总结,希望通过本文的阅读,能够对大家在学习数学时遇到的括号问题有所帮助。
去括号和去分母知识点总结

去括号和去分母知识点总结一、概述去括号和去分母是七年级数学中的重要知识点,它们在解决代数问题时非常常用。
去括号是一种运算方法,通过运用括号前的运算符号,可以将复杂的代数表达式化简;而去分母则是解方程的一种方法,通过将方程中的分母提取公因数,使得方程的各个项能够同乘该公因数,从而达到简化方程的目的。
二、去括号1.去括号法则:(1) 如果括号前是正号,那么去掉括号后,原括号的每一项符号都不变;(2) 如果括号前是负号,那么去掉括号后,原括号的每一项符号都改变。
2.去括号注意事项:(1) 注意去括号时不要漏乘某些项;(2) 去掉括号后,若多项式的项数发生变化,要注意项的符号。
3.常见的去括号方法及其优缺点:(1) 逐步去除括号:适用于复杂的多重括号;(2) 一次性去除括号:适用于简单的单重括号。
三、去分母1.去分母方法:将方程中的分母提取公因数,然后在方程两边同时乘以该公因数。
2.去分母注意事项:(1) 注意提取公因数时不要漏掉某些项;(2) 去掉分母后,若方程的项数发生变化,要注意各项的符号。
3.常见的去分母方法及其优缺点:(1) 逐步去除分母:适用于复杂的多重分式;(2) 一次性去除分母:适用于简单的单重分式。
四、重难点精析1.去括号和去分母的难点主要在于符号的处理和项数的变化。
学生需要特别注意符号的变化,避免在运算过程中出现错误。
2.对于一些复杂的多重括号和分式,学生需要掌握逐步去除的方法,并按照正确的顺序进行运算,以避免遗漏或错误的改变符号。
五、总结通过对去括号和去分母的知识点进行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并掌握这两个重要的代数运算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学生需要灵活运用这些方法,解决代数问题,提高自身的代数运算能力。
同时,需要注意符号的变化和项数的处理,以避免在运算过程中出现错误。
对于复杂的情况,需要采用逐步去除的方法,并按正确的顺序进行运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去括号法则
①括号前是“+”号,去括号后符号不变(正不变)
②括号前是“-”号,去括号后符号改变(负全变)
注:
①去括号时,要连同括号前面的符号一起去掉
②去括号时,先要弄清楚括号前是“+”号还是“-”号
③去括号法则遵循乘法分配律
易犯错误:括号前是“-”,去括号时,只改变括号里的第一项符号,而其余各项的符号均忘记改变例:﹣2(3x-1)=﹣6x-1×错因:乘法分配律使用错误,括号前是“-”,第二项符号没改变﹣2(3x-1)=﹣6x+1×错因:乘法分配律使用错误
﹣2(3x-1)=﹣6x-2×错因:括号前是“-”,第二项符号没改变
﹣2(3x-1)=﹣6x+2√
解析:括号前是“-”,去括号时,括号内的各项都要改变符号
整式的加法与减法
整式的加减法原则:如有括号要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
若括号不止一种,按照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或(大括号、中括号、小括号)的顺序运算
举例说明:先化简,后求值4x2y﹣3xy2+2(xy﹣2x2y)﹣(3xy﹣3xy2),
其中x=-5,y=-1.
分析:(1)先观察括号前的因数的正负,判定用哪个去括号法则,去括号后,要不要变号;
(2)合并同类项.
解:原式=4x2y﹣3xy2+2xy﹣4x2y﹣3xy+3xy2(去括号)
=4x2y﹣4x2y-3xy2+3xy2+2xy﹣3xy(同类项移动,前边的符号跟着走)
=-xy(合并同类项,计算结果)
=(-5)×(-1)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