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人生》影片中用光分析
美丽人生影视赏析

《美丽人生》赏析这是一部由意大利著名喜剧演员以及导演罗贝托•贝尼尼自编自导自演的电影。
该片讲述了一个关于亲情和爱情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感人肺腑。
也是一部获得第71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最佳男演员、最佳原创电影音乐三项大奖的电影。
更是一部被意大利以及犹太民族引以为傲的电影。
也是值得各位收藏的一部佳作。
《美丽人生》故事背景是战争前的意大利某处一个小镇。
逍遥乐天的犹太青年人基多有点混世味道,用了英雄救美女的一招,嘻嘻哈哈出现在银幕之上。
基多特有女人缘,他在进大城市投靠开餐馆叔叔时,又有多次巧遇美丽女教师多拉的天作机会。
真有一点天赐良缘的意思。
《美丽人生》爱情场面有一些类同小学生誊印描红,动效拍得,实在象一些国产电影中的乏味爱情故事一样,平淡收敛,死水微谰。
如果认可这样一句话:艺术是现实生活的反映,那么导演贝贝尼的感情生活,大概理听应当是一帆风顺的。
电影正如观众所料那般,热烈追求,花言巧语,弃富奔贫,情人们随天从愿,而且不久,基多夫妇生活里面,发生了一个可爱的小男孩约书亚。
基多一家的幸福生活,这时候才发生了戏剧性变化。
《美丽人生》由喜渐悲。
纳粹来了,生活不在喜剧。
美丽的人生,加上了血腥。
我们看到,《美丽人生》的电影故事进展五年之后,第二次大战爆发了,基多被迫带上小男孩约书亚,在刺刀威逼下登上了开往集中营的闷罐火车。
妻子朵拉舍去求生之望,尾随家人一起,主动跟上基多和约书亚,来到残忍强暴,不堪血腥的犹太人集中营。
这时候我发现,男主人公曾经一向开怀的那种大笑,不再显得由衷。
这时候的基多,他挂在脸上的,是苦苦的笑。
隐痛的苦笑。
基多开始心事重重。
基多为了保护自已可爱的孩子,不让他的小约书亚心受创伤,于是父亲仍然貌似开怀。
基多总是骗自已的孩子说,我们在这个集中营的生活,只是暂时的,这只是玩一个挣分的游戏。
这是一个挣够了一千分之后,我们就可以赢得一辆坦克车,并且获得人身自由的游戏。
小孩子约书亚喜欢玩具坦克车,那是每一个孩子纯真深中的自觉天性。
浅析二战影片 美丽人生 拍摄手法及其作用

浅析二战影片《美丽人生》拍摄手法及其作用本片由意大利国宝级导演罗伯特贝里尼自编自导自演,讲述了一个关于亲情和爱情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感人肺腑。
该片曾获得嘎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和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等多部大奖。
乐观开朗的犹太青年圭多和朋友驾车来到城里,途中邂逅了美丽的女教师多拉,两人互生情愫。
几经磨难,两人结为夫妻。
但好景不长,就在他们的儿子生日那天,圭多和儿子被强行带到了纳粹集中营,原因是他们是犹太人。
多拉没有犹太血统,但为了和丈夫儿子在一起,也登上了通往集中营的火车。
在集中营里他们被分开关押。
圭多为了不让儿子幼小的心灵受到伤害,就“欺骗”他说这是为他的生日而举办的一场游戏,游戏规则是不能哭不能闹不能想妈妈,率先得到1000个积分的孩子就可以得到一辆真坦克,儿子信以为真。
圭多还要想方设法向妻子报平安。
最终圭多为了儿子的安危,自己惨死在德军的枪口之下。
反映二战时期的影片有很多,他们的共同点就是过多地渲染死亡和血腥。
但这些在这部影片中没有直接体现,而代替它的是更多的欢笑和泪水。
首先圭多是一个勇敢的男人,他喜欢上了多拉,就勇敢地去追求,不论路途有多么的崎岖,最终他做到了。
其次圭多是一个有责任感的男人,当他们在集中营的时候,圭多一刻也没有忘记呵护自己的儿子,也没有忘记和妻子取得联系。
在他心中亲情和爱情就是他的全部生命,所以最后他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来保全儿子,由此可见父爱的伟大。
影片中有几处场景值得一提:首先是圭多冒充视察人员来到多拉的学校跳“脱衣舞”的滑稽场景,这一幕是为了引起多拉的注意,从而体现圭多是一个既勇敢又富有幽默感的男人。
其次是圭多在被处死之前向藏在铁窗中的儿子摆出小丑般的走路姿势,这是为了不让儿子害怕,并且快乐的走向死亡,体现了伟大的父爱。
最后是儿子和母亲相聚,对母亲说:''我们赢了,我们得到了1000分,我们赢了。
”这是最为伤感的一幕,我们为圭多的牺牲而伤心,为孩子的心灵没有受到伤害而感动,圭多死得值得。
美丽人生视听语言

-
1
色调与光影
2
声音与音效
3
镜头与剪辑
4
符号与隐喻
5
总结
美丽人生视听语言
1
色调与光影
色调与光影
01
美丽人生的色调以暖色为主,特别是明亮的黄色和橙色,给 人一种温暖的感觉。然而,这种温暖的感觉在电影中并没有
被打破,而是通过巧妙的运用光影和色调变化来表达情感和
场景
02
在电影的高潮部分,主人公和他的儿子被送进纳粹集中营。
此外,电影中还有很多其他符号和隐喻的使用。 例如,主人公在集中营中用镜子反射出阳光的 镜头,这个镜头暗示了一种希望和力量。而电 影中的"游戏"情节则是一种隐喻,它暗示了战 争的残酷和无情以及人性的善良和勇气
5
总结
总结
美丽人生的视听语言非 常出色,通过色调、光 影、声音、音效、镜头 、剪辑、符号和隐喻等 手法来表达情感和场景
这些手法的使用不仅丰 富了电影的内涵,也加 深了观众对电影的理解
美丽人生是一部经典的 电影作品,其视听语言 是这部作品魅力的重要 组成部分
-
汇报完毕 感谢聆听
同时,电影中的剪辑也非常出色。例如,在主人公和他的儿子被送进集中 营后,我们看到的是一系列快速切换的镜头,这些镜头让观众更好地感受 到那种沉重和绝望。而在电影的高潮部分,我们看到的是一些缓慢而稳定 的镜头,这些镜头让观众更好地感受到主人公的勇气和智慧
4
符号与隐喻
符号与隐喻
美丽人生中有很多符号和隐喻的使用,这些使 用不仅丰富了电影的内涵,也加深了观众对电 影的理解。例如,电影中的"大人们"形象是沉 重的铁甲形象,这个形象暗示了战争的残酷和 无情。而主人公的形象则是一个小丑的形象, 这个形象则暗示了人性的善良和勇气
影片如何展现了人性的光明面和阴暗面

影片如何展现了人性的光明面和阴暗面在众多的影片中,导演们常常通过精彩的剧情和细腻的人物刻画,向我们展现出人性的复杂多面。
人性,既有光明的一面,如善良、勇敢、无私和宽容;也有阴暗的一面,如自私、贪婪、嫉妒和残忍。
而影片则像是一面镜子,将这些光明与阴暗的特质真实地映照出来,让我们在观影的过程中深入思考和感悟。
一部成功展现人性光明面的影片,往往能让观众感受到温暖和希望。
比如《美丽人生》这部电影,主角圭多用无尽的乐观和爱,为儿子在残酷的纳粹集中营中营造出一个“游戏”的世界。
他以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保护着儿子幼小的心灵,即便身处绝境,也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他人的关怀。
这种父爱的伟大,以及在极端环境下依然坚守的善良,让我们看到了人性中那璀璨的光明。
再如《阿甘正传》中的阿甘,他虽然智商不高,但他的真诚、坚持和勇敢却令人动容。
他对待朋友忠诚,对待爱情执着,对待生活充满热情。
他不断奔跑,跨越了一个又一个人生的障碍,这种简单而纯粹的力量,让我们相信,只要怀揣着美好的品质,就能在生活中创造奇迹。
然而,影片也毫不避讳地揭示了人性的阴暗面。
在《黑暗骑士》中,小丑这个角色就是人性恶的极致体现。
他没有道德底线,以制造混乱和破坏为乐,试图摧毁人们心中的秩序和信念。
他的贪婪、残忍和对生命的漠视,让我们看到了人性在失去约束和良知时的可怕。
又如《七宗罪》,影片通过一系列血腥残忍的犯罪案件,展现了人类的七种罪过:暴食、贪婪、懒惰、嫉妒、骄傲、淫欲和愤怒。
这些罪行背后,是人性中的欲望和弱点在作祟,警示着我们要时刻审视自己的内心,防止被阴暗的一面所吞噬。
影片展现人性的光明面和阴暗面,并非只是简单地呈现善恶的对立,而是通过情节的发展和人物的转变,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人性的复杂性。
在《肖申克的救赎》中,安迪在监狱这样黑暗的环境中,始终没有放弃对自由的向往和对正义的追求。
而监狱长则利用职权贪污受贿,草菅人命,代表了人性的丑恶。
但同时,影片中也有一些犯人在安迪的影响下,逐渐找回了自己内心的善良和希望。
镜头分析

二、景别分解
景别:远景 景别的用意:开篇所用的远景主要交代环境,表现人物 与环境的关系和所处的具体位置,给观众自由想象的空 间(Βιβλιοθήκη 多和他的朋友将走进怎样的未来?)。
景别:近景 景别的用意:近景画面是表现人物面部神态、刻画人物性格的主要的景 别,展示了角色在刹车失灵时的紧张心情,让观众的心也随之揪紧,圭多 多舛悲剧的命运似乎也随之展开。
这也是一个全景镜头,明确的空间方位一任务状态,交代了人物所处的 环境、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和关系。
结尾处圭多与朋友离去时又是一个全景镜头,作为片段的结尾,展示这一段故事 到此处告一段落。
《美丽人生》片段镜头景别分解
讲解人:史佳文 组员:车睿 杜家杰 严春颖
一、内容简介
•
• • • • •
圭多是一个心地善良憨厚而且生性乐观的犹太青年。他和好友菲鲁乔驾着 一辆破车到阿雷佐小镇,他的愿望是在小镇开一家属于自己的书店,过上与 世无争的安逸生活。途经一座谷仓塔楼时,年轻漂亮的姑娘多拉突然从塔楼 上跌落到他的怀中,原来塔楼上有个黄蜂窝,黄蜂经常骚扰当地居民。多拉 想为民除害,烧掉黄蜂窝,反被黄蜂蜇伤。圭多立刻对她产生了好感,热情 地为她处理伤口,为表示谢意,多拉送了一些鸡蛋给圭多,意味深长地目送 他远去。 婚后,圭多梦寐以求的书店开业了,他们有了个乖巧可爱的儿子叔本华, 一家人生活得幸福美满。 可好日子没过上几年,在叔本华五岁生日这天,纳粹分子抓走了圭多的 叔叔、圭多和儿子叔本华,强行把他们送往犹太人集中营。多拉虽没有犹太 血统,但她坚持要求和圭多、儿子一同前往集中营,多拉被关在女牢里。 圭多一面千方百计找机会和女监里的妻子取得联系,向多拉报平安,一 面要保护和照顾幼小的儿子,他哄骗儿子这是在玩一场游戏,遵守游戏规则 的人最终计分1000就能获得一辆真正的坦克回家。 儿子对圭多的话信以为真,圭多一边乐观地干着脏苦的工作,一边编造 游戏的谎言。最后为了保护妻子和儿子,圭多惨死在纳粹份子的枪下,直至 纳粹党战败,叔本华都还以为这真是一场游戏。 圭多用他的聪明和乐观,用善意的谎言保护了儿子的心理即使是在那么 严酷的纳粹集中营也没有受到任何的伤害,用他的生命让儿子与妻子相聚。
《美丽人生》影片中用光分析

光线---影片中沉默的语言——《美丽人生》中的用光特点分析在本片身兼编导演三职的罗贝托·贝尼尼是意大利影坛著名的喜剧演员,他在本片发挥了高度创意,用妙想天开的方式将一种几乎已经拍烂的题材——纳粹迫害犹太人点石成金,颇有点卓别林喜剧的效果,却以喜衬悲,使一股同情,敬佩与对于和平的热爱于心底而生。
影片前半部分主要讲述男女主人公的相恋过程。
影片前一分钟的镜头---一个背影在阴森的雾气中出现又消失,光线很弱,我们可以想到,影片一开始就以这样的镜头讲述,是否就奠定了整部影片的感情基调?从1分到5分39秒,故事以幽默的故事开始叙事,讲述男女主人公的相遇,这段情节的描述主要在在自然光下进行,画面清新,颜色鲜明自然,与故事情节形成相呼应,充分的表现了人物,塑造了人物的性格特点,比如男主人公圭多开朗、幽默风趣的个性。
5分40秒到6分10秒,表现夜景,其间,借助车灯很好的表现了环境,此后到7分22秒,圭多的叔叔给谈们介绍房间时室内的布光,很好的变现了环境,以及对其叔叔形象的塑造。
7分23秒到7分53秒表现圭多和他朋友在到达新城市的兴奋,该场面运用自然光,明亮轻快,配上轻快的音乐以及演员的表现,对人物的心情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
9分05以后圭多找办理开店手续,到与女主公的再次见面,无论是在室内还是在室外,合理的用光对故事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当圭多成为服务员的时候,在12分43秒对叔叔这个人物的用光,以及他们对话时的用光,既表现来了人物叔叔的智慧,对场景装饰的华丽有了很好的交代。
13分20秒圭多和其实人朋友在床上的对话,表现了温馨的场景。
16分24秒,与一位喜好猜谜的大夫的谈话,对圭多大多使用伦布朗布光,19分02分环境大多白墙,白色的阶梯将整个氛围都营造的温馨而平和,25分14秒,描述圭多在剧院侧面看女主角的画面,眼神光后逆测光,25分21秒前测光,发光,以及眼神光的运用,表现出圭多对女主角的爱慕,26分02秒对女主人公看戏入迷时神情的拍摄,都很好的表现出人物形象,塑造了人物性格。
电影《美丽人生》赏析

父亲所给予的美丽人生——电影《美丽人生》赏析意大利电影《美丽人生》,由罗伯托·贝尼尼自编自演,这是他所执导的第六部影片,片中他用全新的视角来反映战争的残酷,而观众则在笑声中领悟到人生的真谛:生活是美好的,哪怕一时被黑暗所笼罩,我们依然能够找到美之所在。
电影的一开始,就以非常轻松幽默的方式开场,基多与妻子相知相识相恋的过程也充满了欢乐,甚至在被纳粹抓进集中营过着非人的日子,直到临死前一刻还不忘对儿子做鬼脸。
这不仅体现了他乐观的心态更体现了整个犹太民族的积极向上的心态。
更体现了他对妻子和儿子的爱,这种爱早已完全掩盖了战争所带来的苦难。
多圭在苦难面前的乐观和智慧让人折服。
告诉你这是杯毒酒但还要笑的很美的喝下去,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勇气和胆量。
这时所有的苦难成了背景,纳粹集中营、苦役、难以下咽的食物,都挡不住对妻儿的爱,在苦难面前生活更需要智慧。
多圭告诉孩子这一切不过是一场游戏,孩子不懂大人的世界,不知道什么叫残酷,多圭最后经过那个柜子的时候,几秒钟的时间,确被定格在那里,那个表情有太多的内容,不能让孩子看出难过,确分明是不舍,为了让孩子健康成长,为了妻儿能活着,多圭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换来了孩子的笑脸,成就了美丽人生。
儿子在父亲善意的谎言下,开始相信他们只是经历一场游戏。
于是他在德国孩子堆里一言不发,在邮箱里熬过了寒冷的一夜,因为他想得到最后的大奖。
后来,他真的美梦成真了。
最后,基度的儿子和多拉在阳光下抱在一起,他大声喊叫着,我们赢了。
那时候,他还不知道他的父亲已经死去。
电影响起旁白,以基度儿子的语气,听声音,他也已经步入老年,那么,这部电影就能理解成他的回忆。
在他的回忆里,他的父亲,依旧是那样鲜活,这,何尝不是另一种活着。
枪炮、炸药、毒气、死亡、饥饿,这些东西看似强大,最后的胜利者,却只能是人和生活。
真正的光芒,就像基度朝他儿子眨眼的那一刹那,意思是,无论怎样,只要我们不害怕,坚强、快乐、盼望,人生终究美丽,影片的结局就像在人生某个时刻突然发现父亲对自己的爱一样,而影片感动我们的在于让我们作为第三者见证着这位父亲对孩子的爱。
经典电影《美丽人生》叙事分析

喜剧包裹的悲剧内核——影片《美丽人生》叙事手法分析《美丽人生》是一部反常规的黑色幽默悲情片,拥有喜剧的因素、悲剧的人生和温暖的质感,从而笑中带泪。
导演罗伯特.贝尼尼自编自导自演,以意大利式独特的乐观幽默,从全新的视角来反思战争。
该片不同于以往二战类电影,采用喜剧手法描写第二次世界大战犹太集中营中悲惨生活的电影,让观众在充满鲜血和死亡的集中营里看到了一段感人至深的美丽人生。
不仅表现了战争的残酷,更歌颂了感人肺腑的美好爱情,伟大的父爱和男人的责任感,展现了强大的叙述张力与艺术魅力。
一、悲喜剧的叙事模式《美丽人生》在艺术效果上寻求到一种能够温暖灵魂的温情“悲喜剧”的抒发点,并将战争的惨烈和人道主义的丧失掩盖在一场游戏里的乐观态度之中。
从一个小人物的生活出发,讲述他们如何凭借乐观的生活态度战胜黑暗又强大的纳粹集中营,同时让儿子以后的人生能够不被这段经历所折磨。
影片超脱了现实主义的层面,实现了一种艺术上的升华,导演借用喜剧手法成功诠释了人性在黑暗中所散发出的光芒和美丽,这更加能够让悲剧变得庄严而有意义,亦能显示出人性的坚强和美丽,这种喜剧式的乐观正是意大利人骨子里的精髓所在,也是导演想展现的实质内核。
二、黑色幽默的演绎手法导演在影片中营造了一种喜中藏悲、悲中有喜的艺术氛围,以喜剧手法讲述悲剧故事的黑色幽默所显示出的思想深度非常震撼。
这不同于经典二战影片《辛德勒的名单》,以黑白片、大量的长镜头,色调低沉,节奏沉稳,给人强烈的压抑之感,正面描写战争的残酷。
《美丽人生》则是巧妙地运用了中国文学作品常用的“以乐景写哀情”的反衬技巧。
在前半部分,影片展示了一个奢侈、艳丽、富贵而又略显古老的罗马式意大利社会,这与后半部分灰暗、艰苦、非人的集中营世界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以一个乐观向上的小人物的愉快温馨的家庭生活为起点,更突显了集中营里的悲惨生活和战争的残酷无情,创造出一种强烈的艺术反差,使观众不禁潸然泪下。
三、游戏性语言诠释战争在轻松诙谐的调侃中,观众读懂了影片所要表现的悲剧性的内核:二战期间犹太人遭受的残酷的虐待,人性的泯灭和道德价值的沦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线---影片中沉默的语言
——《美丽人生》中的用光特点分析
在本片身兼编导演三职的罗贝托·贝尼尼是意大利影坛著名的喜剧演员,他在本片发挥了高度创意,用妙想天开的方式将一种几乎已经拍烂的题材——纳粹迫害犹太人点石成金,颇有点卓别林喜剧的效果,却以喜衬悲,使一股同情,敬佩与对于和平的热爱于心底而生。
影片前半部分主要讲述男女主人公的相恋过程。
影片前一分钟的镜头---一个背影在阴森的雾气中出现又消失,光线很弱,我们可以想到,影片一开始就以这样的镜头讲述,是否就奠定了整部影片的感情基调?
从1分到5分39秒,故事以幽默的故事开始叙事,讲述男女主人公的相遇,这段情节的描述主要在在自然光下进行,画面清新,颜色鲜明自然,与故事情节形成相呼应,充分的表现了人物,塑造了人物的性格特点,比如男主人公圭多开朗、幽默风趣的个性。
5分40秒到6分10秒,表现夜景,其间,借助车灯很好的表现了环境,此后到7分22秒,圭多的叔叔给谈们介绍房间时室内的布光,很好的变现了环境,以及对其叔叔形象的塑造。
7分23秒到7分53秒表现圭多和他朋友在到达新城市的兴奋,该场面运用自然光,明亮轻快,配上轻快的音乐以及演员的表现,对人物的心情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
9分05以后圭多找办理开店手续,到与女主公的再次见面,无论是在室内还是在室外,合理的用光对故事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当圭多成为服务员的时候,在12分43秒对叔叔这个人物的用光,以及他们对话时的用光,既表现来了人物叔叔的智慧,对场景装饰的华丽有了很好的交代。
13分20秒圭多和其实人朋友在床上的对话,表现了温馨的场景。
16分24秒,与一位喜好猜谜的大夫的谈话,对圭多大多使用伦布朗布光,19分02分环境大多白墙,白色的阶梯将整个氛围都营造的温馨而平和,25分14秒,描述圭多在剧院侧面看女主角的画面,眼神光后逆测光,25分21秒前测光,发光,以及眼神光的运用,表现出圭多对女主角的爱慕,26分02秒对女主人公看戏入迷时神情的拍摄,都很好的表现出人物形象,塑造了人物性格。
30分14秒主要运用了一个顶光突出了人物,更好的表现了故事情节,31分18秒,在雨景中,配上车灯的灯光以及在左右两个方向的灯光以及33分20秒时对场景中灯光的布置,都表相出温馨浪漫的气氛,33分30秒左右,男女主人公分别,对圭多使用郞布伦布光,对女主人公则使用了蝶形光。
总之,影片前半部分故事情节轻松,明快,主要讲述男女主人公的相恋,但是故事有了新的发展,电影后半部分光线大多昏暗,音乐也变得沉重,特别是对圭多父子俩在集中营里生活的描述,父亲圭多不愿意让儿子幼小的心灵从此蒙上悲惨的阴影。
在惨无人道的集中营里,圭多一面千方百计找机会和女监里的妻子取得联系,向多拉报平安,一面要保护和照顾幼小的乔舒亚,他哄骗儿子这是在玩一场游戏,遵守游戏规则的人最终计分1000就能获得一辆真正的坦克回家。
天真好奇的儿子对圭多的话信以为真乔舒亚强忍了饥饿、恐惧、寂寞和一切恶劣的环境。
圭多以游戏的方式让儿子的童心没有受到任何伤害。
圭多一边乐观地干着脏苦的工作,一边编造游戏的谎言。
他还因为李医生的帮助而幸存下来。
但不幸的是他被纳粹发现,当纳粹押着圭多经过乔舒亚的铁柜时,他还乐观地、大步地走去,暗示儿子不要出来,但不久,就听见一声枪响,历经磨难的圭多惨死在德国纳粹的枪口下。
比如59分30秒的时候火车进入集中营,鲜明的明暗对比,将集中营的情况展现在观众
面前,圭多父子就要在这里艰难的生活;1小时05分13秒时对儿子的刻画,孩子眼神光的运用表现了孩子天真无知,而我们此时不得不钦佩父亲的伟大,1小时39分05分以后,圭多趁混乱找妻子,昏暗的场景,加上强烈的灯光,将阴森的集中营表现的淋漓尽致,1小时41分37秒,圭多被发现,在强烈的灯光下,圭多恐怖的眼神加上德国兵映在墙上的影子,强化了观众对圭多命运的同情,1小时42分08秒孩子透过狭窄的缝隙看到被枪指着却依然大步走着装作无所谓的父亲,孩子的表情,在光下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感觉是难以用语言表现出来的;在圭多被枪杀的场景中,
蓝色的场景阴暗的环境,暗示着圭多悲惨的命运。
天亮了,乔舒亚从铁柜里爬出来,站在院子里,这时一辆真的坦克车隆隆地开到他的面前,上面下来一个美军士兵,将他抱上坦克。
最后,乔舒亚与多拉母子团聚。
用全新的视角来反映战争的残酷,而观众则在笑声中领悟到人生的真谛:生活是美好的,哪怕一时被黑暗所笼罩,我们依然能够找到美之所在。
完美的用光,影片中沉默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