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导体的电阻

合集下载

第六节 导体的电阻

第六节 导体的电阻
第二章 恒定电流
第六节 导体的电阻
巴东县第三高级中学
谭洋
再谈电阻
在第二章的第三节欧姆定律中提到:
由此可见: (宏观角度)电阻就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欧姆定律并没有揭示导体存在电阻的原因,仅是 提供了一种测量计算电阻的方法——伏安法。
哪些量决定了导体的电阻?
要回答决定导体电阻的因素这个问题,我们还得 从微观的角度来分析,进而找寻一些线索。
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通过同学们的讨论和分析,我们得到决定导体 的电阻大小的因素有以下几个物理量:
1.导体的横截面积(导体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 2.导体的长度 (导体越长其电阻越大) 3.导体的材料 (材料与电阻有关) 4.导体的温度 (温度越高导体电阻越大)
导体电阻与这些物理量之间的具体关系
演示实验
导体电阻定律

导体电阻定律

导体的电阻定律

导体电阻定律

例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A
例题
C
例题
D
例题
例题
哪些量决定了导体的电阻?
从微观的角度: 当电流通过导体时,自由电子并不是畅通无阻地定 向移动的,而是不断地与金属离子发生碰撞,由此 产生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也就是之前我们说的 电阻。 至此,我们从微观的角度找到了形成电阻的本质原 因。 问题: 根据这一线索同学们能不能说说导体电阻的大小与 导体宏观角度下的哪些物理量有关呢?
通过一些简单分析,我们可以大致猜想到导体 电阻与这些物理量之间的定性关系。 为了能够得到导体电阻与这些物理量之间的具 体关系,我们必须进行实验才能确切地得出。 为了实验的简单和严谨性,我们现在只研究线 性电阻元件,也就是我们现在只研究(R与L、S 和导体材料之间的关系)。

2.6 导体的电阻

2.6  导体的电阻
6
导体的电阻
如图所示的滑动变阻器, 为什么当滑动触头 P 滑动时 就可以改变电路的电阻呢?
一、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
问题思考:
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由导体自身的因素决定,那么,
导体的电阻R到底由哪些因素决定呢,它们之间
有什么定量关系呢?
1.长度l l越大,R越大
2.横截面积 S
S越大,R越小
l R S 是比例系数,它与导体的材料有关,是一个反
映材料导电性能的物理量,称为材料的电阻率。
3.导体材料的电阻率
ρ(Ω· m)

你能从表中看 出哪些信息?
20℃
1.6×10-8
0℃
1.48×10-8
100℃
2.07×10-8


1.43×10-8
2.67×10-8
1.7×10-8
2.9×10-8
探究方案二
V V V V
a
b
c
d
a 和 b :长度l不同,横截面积S,材料相同 a 和 c :横截面积S不同,长度、材料相同
a 和 d :材料不同,长度、横截面积相同
实验探究电阻的影响因素
控制变量法
V a b c d
电压表先测a的电压Ua,再测b的电压Ub
实验探究电阻的影响因素
控制变量法
V a b c d
B.电阻率表明了材料的导电能力的强弱,由导体的
材料决定,且与温度有关
C.电阻率大的导体,电阻一定很大
D.有些合金的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可
用来制成电阻温度计
3.两根完全相同的金属裸导线,如果把其中一根均匀 拉长到原来的2倍,把另一根对折后绞和起来,然后给 它们分别加上相同的电压,则在同一时间内,通过它们 的电量之比为( C ) A.1:4 B.1:8 C.1:16 D.16:1

人教版选修3-1 2.6导体的电阻-测量电阻的8种方法(共12张PPT)

人教版选修3-1 2.6导体的电阻-测量电阻的8种方法(共12张PPT)
多种方法测电阻
方法一:伏安法
1.电路图: 2.原理:RX=U/I
3.适用条件: 4.误差分析:
方法二:伏伏法1
. Rx
V2

.v1
.Rx

v1
..
对一些特殊电阻,如电流表或电压表内 阻的测量,要充分利用其“自报电流或 自报电压”的功能。
. . V2
v V1
2
.. ..
Rx

U1 U2
RV 2
.A1
. . A1

A2
.. ..
Rx

I 2 RA2 I1
存在系统误差
Rx

I2RA2 I1 I2
没有系统误差
RA1

I2RA2 I1
没有系统误差
条件:已知电流表A2的内阻,将A2看成一个电压表使用.
方法三:安安法2
1.电路图:
2.原理:
3.适用条件: 4.误差分析:
方法四:等效替代法
1.电路图:
2.原理:
3.适用条件: 4.误差分析:
Rg A
1
R1
1
S2 A2
2
R2
R3 3V S1
方法五:电桥法测电阻
1.电路图:
2.原理: RX∶R=L1∶L2
3.误差分析:
Rx
R
G
R0
方法六:半偏法
电流表半偏法
1.原理:如图1所示是用半偏法测电流表内阻的电路.实 验时,先断开开关S2,闭合开关S1,调节R1使电流表指针 满偏.然后保持R1不变,闭合开关S2,调节R2,使电流 表的指针处于半偏状态,则电流表的内阻Rg=R2.
v
v
RX

固体物理学§5.3 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的能带论解释

固体物理学§5.3 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的能带论解释

情况下整个近满带的总电流。设想在空的k态中填入一个
电子,这个电子对电流的贡献为-qv(k)。但由于填入这
个电子后,能带变为满带,因此总电流为0。
I (k ) [qv(k )] 0
11
固体物理
固体物理学
I (k ) qv(k )
这表明,近满带的总电流就如同一个带正电荷q,其速度 为空状态k的电子速度一样。
进一步考查电磁场的作用时,设想在k态中仍填入一
个电子形成满带。而满带电流始终为0,对任意t时刻都成
立。
dI (k) q d v(k)
dt dt
作用在k态中电子上的外力为
q{E [v(k ) B]}
12
固体物理
固体物理学
电子的准经典运动:
dI(k ) q2
dv F dt m
{E [v(k ) B]}
ns态有一个价电子。Li:1s22s1;Na:1s22s22p63s1 等。 由N个碱金属原子结合成晶体时,原子的内层电子刚好 填满相应的能带,而与外层ns态相应的能带却只填充了 一半。因此,碱金属是典型的金属导体。
贵金属(Cu、Ag和Au)的情况(fcc结构)与碱金属相 似,也是典型的金属导体。
26
v空穴 v电子
• 空穴有效质量 m空穴 m电子
与电子有效质量相反,在价带顶,空穴有效质量为正,在导带
底为负
15
固体物理
固体物理学
二、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
导体和非导体的基本能带模型
非导体中, 电子恰好填满最 低的一系列能带, 再高的各带 全部是空的,由于满带不导电, 尽管有很多电子, 并不导电。
7
固体物理
固体物理学
• 原来未满能带的电子在外电场作用 下漂移

2.6导体的电阻(许萍)

2.6导体的电阻(许萍)

ua Ra la R l
测出a、b两端电压和a、b的长度发现: ub Rb lb
(2)研究导体电阻与导体横截面积的关系
测出a、c两端电压和a、b的截面积发现:
ua uc
Ra Rc
Sc Sa
R
1 S
(3)研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材料的关系
测出a、d两端电压发现:
材料不同则电阻不同
二、理论探究导体电阻与其影响因素的定量关系
P C
A
DC
B
A
D P
B
滑动变阻器的结构
A、B是绕在绝缘棒上的电阻丝两个端点,C、D 是金属杆的两个端点。电阻丝上能够与滑片P接触的 地方,绝缘漆已被刮去,使滑片P能把金属杆与电阻 丝连接起来。
【例题】请判断此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
时,电阻值如何变化? 增大
有效电阻
滑动变阻器的两种连接方式
RX RX
答:不一样。100W是额定功率,是灯泡正常工 作时的功率,所以484是工作时的电阻;当灯泡不 工作时,由于温度低,电阻比正常工作时的电阻小, 所以小于484。
【例题】下列关于电阻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阻率ρ与导体的长度l和横截面积S有关
B.电阻率表征了材料的导电能力的强弱,由导体的材 料决定,且与温度有关 C.电阻率大的导体,电阻一定很大 D.有些合金的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可用 来制成电阻温度计
思考:
两 材料相同
个 导
厚度相同
R1
体 上表面是正方形
电流方向
a
h
这两个导体的电阻有什 么样的关系?
R2
b
h
R1 = R2
【例题】如图所示,分别把一个长方体铜柱的ab端、 cd端、ef端接入电路时,计算接入电路中的电阻 各是多大.(设电阻率为ρ铜)

2.6导体的电阻

2.6导体的电阻

第二章恒定电流第6节导体的电阻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学习目标:1.经历决定导体电阻的因素的探究过程,体验运用控制变量研究物理问题的思维方法。

体会实验探究和推理都是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

2.深化对电阻的认识,了解导体的电阻规律,能用电阻的计算公式进行有关计算。

3.理解电阻率的物理意义,并了解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

通过对不同材料电阻率的介绍,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和安全用电的意识。

学习重点电阻定律的得出学习难点电阻率的概念自主学习一、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问题:1. 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有哪些?(课本56页)2. 如何测量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课本56页)3.画出实验探究导体电阻与其影响因素的定量关系电路图,并分析如何探究?4.如何通过逻辑推理来探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长度、横截面积的关系?⑴分析导体电阻与它的长度的关系⑵研究导体电阻与它的横截面积的关系二、导体的电阻1.公式: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及单位选取:2.公式的语言表述:问题:⑴完成课本58页“思考与讨论”⑵电阻温度计的原理是什么?⑶电阻率的定义及物理意义①定义:在常温下(20℃时),某种材料制成的长1米、横截面积是1平方毫米的导线的电阻,叫做这种材料的电阻率。

②物理意义:表示各种物质电阻特性的物理量。

③公式:④公式中各个物理量的单位选取:⑤电阻率和温度的关系及应用(1)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可用于制造电阻温度计.(2)有些合金如锰铜、镍铜的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可用来制作标准电阻.⑶半导体热敏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自我检测:完成《状元之路》随堂验收29——30页合作探究完成《状元之路》课时作业与单元测评1.第1、2、3、——(A)4、6、7、9——(B)2.第5、8、10、11——(C)。

导体的电阻

导体的电阻

重点突破
1.电阻与电阻率的区别 (1)区别 ①导体的电阻由导体材料的电阻率、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决定,反映导体对电流的阻碍 作用大小. ②电阻率是对组成导体的材料而言的,由材料决定,反映了材料的导电性能.
③电阻大的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大;电阻小的导体对 电流的阻碍作用小.电阻率小的材料导电性能好,电阻率大
,与它的横截面积成
(2)公式:R =
.
L 表示导体的长度,S 表示横截面积,ρ 是
,表征材料的导电是一个反映导体导电性能的物理量,是导体材料本身的属性,与导体 的形状、大小无关.
(2)大小:ρ=RlS.
知识点导读
说明:各种材料的电阻率在数值上等于用该材料制成的长度为1 m,横截面积为1 m2的导 体的电阻. (3)单位是欧姆·米,符号为Ω·m. (4)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各种材料的电阻率都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①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可用于制造电阻温度计. ②有些合金如锰铜、镍铜的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可用来制作标准电阻. ③各种金属中,银的电阻率最小,其次是铜、铝,合金的电阻率大于组成它的任何一种纯 金属的电阻率.
知识点导读
(3)实验步骤 ①螺旋测微器的构造、原理及使用方法 ②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A.用直尺测量金属丝的长度 l. B.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在不同位置,测
量三次,取平均值,并算出金属丝的横截面积 S. C.把金属丝接入电路中,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测
得三组 U、I 数据,分别求出每组数据所对应的电阻值 R1、 R2、R3,取平均值 R=R1+R32+R3作为金属丝的电阻.
导体或浓度均匀的电解
液,等离子体
联系
R=ρSl 是对 R=UI 的进一步的说明,即导体的电阻与 U 和 I 无关,而是取决于导体本身的材料、长度和横截 面积.

3.2.6 导体的电阻

3.2.6 导体的电阻

3.2.6 导体的电阻1.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对于同种材料的导体,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横截面积一定,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成正比B .长度一定,电阻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成正比C .电压一定,电阻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正比D .电流一定,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反比2.关于电阻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阻率是表征材料导电性能好坏的物理量,电阻率越大,其导电性能越好B .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 .超导体是指其温度降低到接近绝对零度的某个临界温度时,它的电阻率突然变为零D .某些合金的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通常都用它们制作标准电阻3.将截面均匀、长为L 、电阻为R 的金属导线截去L /n ,再拉长至L ,则导线电阻变为( )A .(n -1)R nB .R nC .nR n -1D .nR4.如图所示,厚薄均匀的矩形金属薄片边长ab =2bc .当将A 与B 接入电压为U (V)的电路中时,电流为I ;若将C 与D 接入电压为U (V)的电路中,则电流为( )A .4IB .2IC .12ID .14I5.测量液体的电阻率,工业上采用一种称为“电导仪”的仪器,其中一个关键部件如图所示,A 、B 是两片面积为1 cm 2的正方形铂片,间距为d =1 cm ,把它们浸在待测液体中,若通过两根引线加上一定的电压U =6 V 时,测出电流I =1 μA ,则这种液体的电阻率为多少?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由R =U /I 可知,电阻与电压、电流都有关系B .由R =ρl /S 可知,电阻与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都有关系C .各种材料的电阻率都与温度有关,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D .半导体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2.一段粗细均匀的镍铬丝,横截面的直径是d ,电阻是R ,把它拉制成直径为d /10的均匀细丝后,它的电阻变成( )A .R /10000B .R /100C .100RD .10000R3.一只“220 V ,100 W”的灯泡,测量它不工作时的电阻应为( )A .等于484 ΩB .大于484 ΩC .小于484 ΩD .无法确定4.温度能明显地影响金属导体和半导体材料的导电性能,如图所示图线分别为某金属导体和某半导体的电阻随温度变化的关系曲线,则( )料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关系B .图线2反映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关系C .图线1反映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关系D .图线2反映半导体材料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关系5.在电源电压不变的情况下,为使电阻率不变的电阻丝在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总热量减少一半,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 .剪去一半的电阻丝B .并联一根相同的电阻丝C .将电阻丝长度拉伸一倍D .串联一根相同的电阻丝6.两根不同材料制成的均匀电阻丝,长度之比l 1∶l 2=5∶2,直径之比d 1∶d 2=2∶1,给它们加相同的电压,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为I 1∶I 2=3∶2,则它们的电阻率之比ρ1∶ρ2为( )A .415B .83C .85D .16157.两根材料相同的导线,质量之比为2∶1,长度之比为1∶2,加上相同的电压后,通过的电流之比为( )A .8∶1B .4∶1C .1∶1D .1∶48.现有半球形导体材料,接成如图所示甲、乙两种形式,则两种接法的电阻之比R 甲∶R 乙为( )A.1∶1 B.1∶2C.2∶1 D.1∶49.甲、乙两根保险丝均为同种材料制成,直径分别是d1=0.5 mm和d2=1 mm,熔断电流分别为2 A和6 A,把以上两根保险丝各取等长一段并联后再接入电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A.6.0 A B.7.5 AC.10.0 A D.8.0 A二、非选择题10.给装在玻璃管内的水银柱加一电压,使通过水银柱的电流为0.1 A,若将这些水银倒入一个内径为前者2倍的玻璃管内,接在同一电压上,通过水银柱的电流为多少?11.如图所示,P是一个表面镶有很薄电热膜的长陶瓷管,其长度为L,直径为D,镀膜的厚度为d,管两端有导电金属箍M、N.现把它接入电路中,测得它两端电压为U,通过它的电流为I,则金属膜的电阻为多少?镀膜材料电阻率为多少?12.A、B两地相距11 km,A地用两根完全相同的导线向B地送电,若两地间某处的树倒了,压在导线上而发生故障.为了找出故障所在处,在A地给两根导线加上12 V的电压,此时在B地测得电压是10 V;在B地给两根导线加上12 V的电压,此时在A地测得电压是4 V,问:故障发生在何处?参考答案1.解析:选A.根据电阻定律:R =ρl S,可见当横截面积S 一定时,电阻R 与长度l 成正比,A 正确.2.答案:BCD3.解析:选C.设原来导线的横截面积为S ,由电阻定律得R =ρL /S ,金属导线截去L /n ,再拉长至L ,有:(n -1)V /n =LS 1,截前有:V =LS .所以S 1=(n -1)S /n ,由电阻定律得R 1=nR /(n -1),故C 正确,A 、B 、D 错误.4.解析:选A.设沿AB 方向的横截面积为S 1,沿CD 方向的横截面积为S 2,则有S 1S 2=12.AB 接入电路时电阻为R 1,CD 接入电路时电阻为R 2,则有R 1R 2=ρl ab S 1ρl bc S 2=41,电流之比I 1I 2=R 2R 1=14,I 2=4I 1=4I .5.解析:R =U I =610-6 Ω=6×106 Ω 由题意知:l =d =10-2 m ,S =10-4 m 2由R =ρl S 得ρ=RS l =6×106×10-410-2Ω·m =6×104 Ω·m.答案:6×104 Ω·m1.解析:选BD.R =U I 是电阻的定义式,R 与电压和电流无关,故A 错误;而R =ρl S是电阻的决定式,横截面积一定,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成正比,长度一定,电阻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成反比,故B 正确;电阻率都与温度有关,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C 错误;当温度升高时,半导体的电阻率变小,D 对.2.解析:选D.直径变为d 10,横截面积则变为原来的1100,长度变为原来的100倍,由R =ρl S得电阻变为原来的10000倍,故D 正确. 3.解析:选C.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为R =U 2P =(220)2100Ω=484 Ω,当灯泡不工作时,其灯丝的电阻率因温度较低而明显小于正常工作时的值,故不工作时的灯丝电阻明显小于正常工作时的电阻,即小于484 Ω.4.解析:选CD.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半导体材料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选项C 、D 正确.5.解析:选D.由焦耳定律公式Q =U 2Rt ,要使单位时间内的热量减少一半,则电阻丝阻值R 增大一倍.又由电阻定律公式R =ρl S可知,若剪去一半电阻丝,阻值将减小到原来的一半,A 项错;并联一根相同的电阻丝,电阻变为原来的一半,热量增加为原来的两倍,B 项错.若将电阻丝拉长一倍,面积将减小到原来一半,阻值将增大到原来的四倍,C 项错.串联一根相同的电阻丝后,总电阻增加到原来的两倍,总热量减少一半,D 项正确.6.解析:选D.由欧姆定律I =U R知,当所加电压U 相同时R 1∶R 2=I 2∶I 1=2∶3,根据d 1∶d 2=2∶1知,截面积之比S 1∶S 2=4∶1.由导体的电阻R =ρl S 得:ρ1ρ2=R 1S 1l 2R 2S 2l 1=23×41×25=1615. 7.解析:选A.同种材料的导线体积之比等于质量之比V 1∶V 2=2∶1,面积之比为S 1S 2=⎝⎛⎭⎫V 1l 1⎝⎛⎭⎫V 2l 2=21×21=41,由R =ρl S 可得R 1R 2=l 1l 2·S 2S 1=12×14=18,加上相同电压,由I =U R 可得I 1I 2=R 2R 1=81. 8.解析:选D.将甲图半球形导体材料看成两个14球的并联,则乙图中可以看成两个14球的串联,设每14球的电阻为R ,则甲图中电阻R 甲=R 2,乙图中电阻R 乙=2R ,故R 甲∶R 乙=1∶4.9.解析:选B.甲、乙保险丝等长,由电阻定律R =ρl S 可知R =ρl π⎝⎛⎭⎫d 22,所以R 1∶R 2=4∶1,把R 1、R 2并联接入电路,由分流关系知I 1I 2=R 2R 1=14,因熔断电流I 2=6 A ,故I 1只能是1.5 A ,总电流I =I 1+I 2=7.5 A .若I 1=2 A ,则I 2=8 A>6 A ,保险丝会熔断,故B 正确.10.解析:设水银柱在两种情况下的电阻分别为R 1、R 2,对应的长度、横截面积分别为l 1、l 2、S 1、S 2,由电阻定律得R 1=ρl 1S 1,R 2=ρl 2S 2. 在两种情况下水银的体积相同,所以有l 1S 1=l 2S 2.又因为S 1=πd 2,S 2=π(2d )2,所以S 2=4S 1,l 1=4l 2,代入电阻计算式得R 1=16R 2.由欧姆定律得U =R 1I 1=R 2I 2.所以I 2=16I 1=1.6 A.答案:1.6 A11.解析:由欧姆定律可得R =UI,沿着L 的方向将膜层展开,如图所 示,则膜层等效为一电阻,其长为L ,横截面积为管的周长×厚度d .由电阻定律R =ρl S可得 R =ρL 2πD 2·d =ρL πDd ,则U I =ρL πDd ,解得ρ=U πDd IL . 答案:U I U πDd IL12.解析:作出示意图,在两根导线间的树,相当于阻值为R 的电阻,设单位长度导线的电阻为r ,故障处离A 地的距离为 x km ,由电阻定律可得各段导线的电阻值(在图中标出),当A 处加上12 V电压,B 处测得的是R 上两端的电压,有串联分压得1210=2xr +R R①同理:124=2(11-x )r +R R② 由①、②得:x =1 km 即故障发生在离A 处1 km 处. 答案:离A 处 1 km 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阻串联
电阻并联
R∝L
R 1 S
电阻定律
1.内容:同种材料的导体,其电阻R与它的长
度L成正比,与它的横截面积S成反比;
导体电阻与构成它的材料有关.
2.表达式:
R l
S
是比例常数,它与导体的材料
有关,是一个反映材料导电性能的 物理量,称为材料的电阻率。
电阻率
1、反映材料导电性能的物理量
2、单位:欧姆·米 Ω·m 读课本P60表
思考题
1、有人说电阻是导体阻碍电流的性质, 电阻率是由导体的性质决定的,所以 电阻率越大,则电阻越大,对吗?为 什么?
不对
电阻率反映导体导电性能的优劣,电 阻率大,不一定电阻大,由电阻定律,电 阻还与L和S有关
思考题
2、一白炽灯泡铭牌显示“220V,100W” 字样,由计算得出灯泡灯丝电阻 R=484,该阻值是工作时的电阻值 还是不工作时的电阻值,两者一样吗? 为什么? 不一样 100W是额定功率,是灯泡正常工作 时的功率,所以484是工作时的电阻; 当灯泡不工作时,由于温度低,电阻比正 常工作时的电阻小,所以小于484。
上述讲话中体现了那些物理原理?
电阻定律
1.内容: 同种材料的导体,其电阻R与它的长度L成正
比,与它的横截面积S成反比;导体电阻与构
成它的材料有关.
2.表达式:
R l
3的物理量
(2)单位:欧姆·米 Ω·m
(3)纯金属的电阻率小,合金的电阻率大
(4)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CTV - 《每周质量报告》
消息引用检验负责人的话:“不合格产品中,大 部分存在电阻不合格问题,主要是铜材质量不合格, 使用了再生铜或含杂质很多的铜。再一个就是铜材质 量合格,但把截面积缩小了,买2.5平方(毫米)的线, 拿到手的线可能是1.5或1.5多一点的,载流量不够。另 一个问题是绝缘层质量不合格,用再生塑料制作电线 外皮,电阻率达不到要求……
Ra、Rb比值是多少?
(1)不等(a)又短又“胖”,(b)又长又“瘦”; Ra < Rb
(2)若1/4圆形金属片电阻为R0,则(a)为两R0并联,
Ra = R0 /2;(b)为两电阻串联, Rb =2 R0,所以 Ra :Rb=1:4
合作愉快
课堂训练
1、一段均匀导线对折两次后并联在一起, 测得其电阻为0.5 Ω,导线原来的电阻 多大?若把这根导线的一半均匀拉长 为三倍,另一半不变,其电阻是原来 的多少倍?
8 Ω 5倍
课堂训练
2、同一半圆形金属片,如图所示,从不同方向 测量其电阻
(1)Ra、Rb是否相等? (2)如果不等,Ra、Rb谁大?
3、纯金属的电阻率小,合金的电阻率大 4、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演示
电阻温度计
锰铜合金和镍铜合金的电阻率随温度变化 极小, 利用它们的这种性质,常用来制作标 准电阻。
材料相同 ρ

R1
个 厚度相同

体 上表面是正方形
电流方向
a h
这两个导体的电阻 有什么样的关系?
R2
b h
R1 = R2
实验方法: 控制变量法 实验方案: 同种材料,S一定,改变L,测R 同种材料,L一定,改变S,测R 不同材料,L一定,S一定,测R
测电阻R
方法: 伏安法 实验电路图:
演示
实验示意图
实验电路图
结论:
同种材料,S一定,电阻R与L成正比 R ∝L
同种材料,L一定,电阻与S成反比
R 1 S
理论探究和验证
导体的电阻 R
1、长度 L
L越大,R越大
2 、横截面积 S
S越大,R越小
3 、材料
第六节 探究决定导线电阻的因素 电阻定律 认识电阻
第一节 探究决定导线电阻的因素 常用电阻器的外形及图形符号
回顾初中知识: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猜测: 这些因素怎么影响电阻大小的?
如何验证?
实验验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