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心理护理
耳聋病人的清洁护理

耳聋病人的清洁护理1.突发性耳聋的心理护理2.突发性耳聋的护理问题及措施3.耳鸣耳聋应该注意什么?4.耳鸣该如何护理(饮食上)?突发性耳聋的心理护理1.突发性耳聋的病人常因突如其来的生理变化感到不知所错,存在抑郁和焦虑,患者入院时,要积极主动地和病人交流,协助患者了解疾病相关知识,结合具体病情将疾病的机理、转归、治疗方案及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传授给患者,使其对自己的病情有个全面的了解,以配合治疗。
2.与患者交流时要正对患者,说话稍大声,语速要慢,要让患者看清唇形,善于用面部表情及无声语言与患者交流;对于重度听力丧失者,以笔谈形式与之交流,使患者消除顾虑,克服忧郁、紧张心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突发性耳聋的护理问题及措施耵聍俗称耳屎,它由耵聍腺分泌。
耵聍腺在外耳道的外段,外耳道的软骨部皮肤上。
耵聍腺分泌的耵聍是一种较粘稠如果酱液体,干燥后酷似**蜡样屑片。
有的耵聍较稀薄,呈油状,俗称‘油耳’。
后者多见于婴儿,尤其是肥胖儿。
随着下颌关节活动自行脱落。
耵聍具有保护外耳道皮肤及粘附外来异物(灰尘、昆虫等)的作用,正常情况下干性片状耵聍,只轻轻附着于外耳道皮肤上,在咀嚼。
说话、张口时,由于下颌关节的运动,就会不断脱落排出耳道外,所以不必担心可耻的堵塞。
当耵聍腺受刺激或耵聍排出受阻时就会产生所谓的栓塞。
上面说的油耳,就是这种例子,油性耵聍往往形成褐色块状凝聚物,最容易造成栓塞。
外耳道炎、化脓性中耳炎等炎症刺激可使耵聍腺分泌增多,并与炎症产物如上皮脱屑、炎性分泌物混合而成为栓块。
乱掏耳朵也会造成栓塞,这是由于五花八门的掏耳器具如发卡、大头针、火柴、曲别针等刺激了叮聆的分泌。
另外,孩子玩耍时把异物塞入外耳,不但刺激叮聆分泌也阻塞了盯聆的出路。
耵聍聆栓塞外耳道后,如果它较小,与外耳道之间尚有缝隙,不会有明显的症状。
病儿有时主诉耳朵不适。
如果叮聆较大,会起到隔声的作用,病儿会出现听力减低。
有时耵聍虽小,但掉入外耳道深部,压迫鼓膜时,还会引起眩晕、耳呜。
突发性耳聋病人的护理常规

突发性耳聋病人的护理常规一.心理护理:1.突发性耳聋的病人常因突如其来的生理变化感到不知所错,存在抑郁和焦虑,患者入院时,要积极主动地和病人交流,协助患者了解疾病相关知识,结合具体病情将疾病的机理、转归、治疗方案及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传授给患者,使其对自己的病情有个全面的了解,以配合治疗。
2.与患者交流时要正对患者,说话稍大声,语速要慢,要让患者看清唇形,善于用面部表情及无声语言与患者交流;对于重度听力丧失者,以笔谈形式与之交流,使患者消除顾虑,克服忧郁、紧张心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3.部分患者可能减治疗疗程长、见效慢,对治疗失去信心,对医护人员失去信心,常发脾气,甚至拒绝治疗。
此时,医护人员应保持沉默,让患者宣泄内心的情绪。
当患者安静后,再安慰及鼓励患者,耐心解释本病治疗方法及效果,使护患之间产生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和谐关系。
4.对伴有耳鸣者,要利用看书、聊天等方法转移注意力,使患者不过分关注自己的症状,减轻心理负担。
5.向患者讲明如果药物治疗效果不好,可佩戴适合的助听器。
通过助听器的扩音效果,科正常的生活和进行人际交流。
开导患者正确看待疾病,改变思想和生活态度,见见适应生活。
二.饮食护理:护理治疗期间宜进低盐低脂\清淡食物,预防高脂血症、心血管疾病。
戒烟,可少量饮酒,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多和淡茶,因茶中含有多种维生素、氨基酸、蛋白质;多吃含有维生素E的食物、蔬菜及新鲜水果,入蛋黄、植物油、豆类、白菜等。
三.睡眠与休息:了解患者发病前的睡眠习惯,有无经常失眠或者睡眠不足,告知失眠易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所以保持充足的睡眠尤其重要。
入院后尽量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
知道可采用睡前一杯牛奶、热水泡脚、自我放松等方法促进入睡。
如不能自我调节的,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镇静催眠药物,如安定、舒乐安定等。
四.药物治疗指导:突发性耳聋的治疗原则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故指导患者入院后不要再外出,应尽快地使用药物治疗。
突聋护理问题及措施

突聋护理问题及措施1. 引言1.1 突聋护理问题及措施突聋是指在短时间内出现突然性听力减退或听力完全丧失的一种疾病。
突聋患者常常会面临听力障碍带来的生活困扰和心理压力,因此需要特殊的护理和关注。
突聋的主要表现包括突然性听力下降或听力完全丧失、耳鸣、头晕等症状。
突聋护理问题主要包括对患者的情绪状况和心理支持、日常生活的帮助和协助、康复训练和康复设备的使用等方面。
为了更好地护理突聋患者,可以采取一些措施:首先是保持患者的心理健康,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和关爱;其次是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康复训练计划,包括听力康复训练和言语训练等;还可以引导患者正确使用助听设备和其他康复辅助设备。
预防突聋的措施主要包括保护耳朵,避免暴露在噪音环境中,注意个人卫生,及时治疗耳部疾病等。
通过采取这些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患突聋的风险,提高听力健康水平。
突聋护理问题及措施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只有加强对突聋的认识,提高护理水平,才能更好地帮助突聋患者减少困扰,提高生活质量。
未来,突聋护理将更加注重个性化护理,整合各种康复资源,为突聋患者提供更全面的护理服务。
2. 正文2.1 什么是突聋突聋是一种突然发生的耳聋症状,患者在短时间内忽然失去听觉能力。
突聋可能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如感染、外伤、药物中毒、神经系统疾病等。
突聋的发生通常是突然的,患者可能在一夜之间感觉听力明显下降,甚至完全失聪。
突聋的发病率较低,但一旦发生会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困扰。
突聋的诊断通常需要通过听力检测和其他相关检查来确认。
患者可能会出现听力下降、耳鸣、头晕等症状。
突聋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听力康复训练和手术治疗等。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配合医生进行密切的监测和治疗,以期尽快康复。
突聋对患者的生活影响很大,因此在护理突聋患者时需要给予患者充分的关注和支持。
护理工作包括定期观察患者的听力情况、情绪变化和生活习惯等,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护理人员还需要教育患者关于突聋的相关知识,帮助其正确处理耳聋问题,提高生活质量。
突发性耳聋的护理

突发性耳聋的护理【概念】突发性耳聋室指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可伴有耳鸣及眩晕。
【临床特点】1、听力下降:可为首发症状,听力一般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下降至最低点,少数患者听力下降较为缓慢,在3天以内达到最低点。
2、耳鸣:可为始发症状,患者突发一侧耳鸣,音调很高,同时或相继出现听力迅速下降,经治疗后,听力虽已提高,但耳鸣可长期不消失。
3、眩晕:约多数患者伴有眩晕,多为旋转型眩晕,大多数伴有恶心,出冷汗,卧床不起。
4、其他:部分患者有患耳内堵塞,压迫感,以及耳周麻木或沉重感。
电测听显示为中,重度感音神经性聋。
【护理评估】1、患者一般情况和风险因素:年龄、跌倒等。
2、患者对疾病的心理反应。
3、听力下降。
4、耳鸣。
5、眩晕。
6、耳内堵塞,压迫感,以及耳周麻木或沉闷感。
【护理措施】1、本病有自愈倾向,一般在7-10天以内开始治疗效果好,治疗早晚与预后有一定关系,故应在发现此病后及时就诊治疗。
2、患者听力下降,会造成心情烦躁不安,因此病室内保持安静,避免噪音或强光刺激,室内通风1-2次/日。
给予患者舒适卧位。
按护理级别实施基础护理项目,做到“三短六洁”。
3、观察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
如改善耳内微循环的药物及血管扩张剂,维生素类药物,改善耳内代谢的药物,糖皮质激素的应用等,均应注意有无副作用及不适,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根据病情给予间断低流量吸氧。
注意观察有无氧中毒现象。
4、按护理级别实施基础护理项目,做到“三短六洁”。
在饮食上告知患者进食清淡,易消化饮食及多食新鲜蔬菜、水果。
避免食用浓茶,咖啡,避免劳累及熬夜,保持正常的作息时间。
5、患者突发听力下降,心理负担较重,给予心理疏导,积极配合治疗。
6、告知患者避免去人多吵杂或者噪音大的地方,以防听力再度受损。
【健康指导】1、避免受凉感冒,积极治疗病毒感染。
2、注意休息,避免劳累过度。
3、避免情绪激动,遇事心态应保持平和。
4、生活规律,饮食清淡,营养均衡。
研究论文:心理护理配合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护理观察

65883 临床医学论文心理护理配合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护理观察近年来突发性耳聋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这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并且起病突然。
突发性耳聋是一种感音神经性聋,是突然发生的且确切原因不明,患者打多在三日内听力急剧下降,这种疾病一般认为是由病毒感染,血管病变,迷路水肿和迷路窗膜破裂等引起的。
该病发病原因复杂,患者的听力会在几分钟或几小时或几天内突然下降,不同患者耳聋程度不同,重者会导致全聋,常为单侧耳聋。
该病虽然其病因目前尚不明确,但被认为可能与病毒感染和内耳微循环障碍有关。
临床治疗上多为给予药物和高压氧综合治疗,通过对以往突发性耳聋病人的疗效观察,研究发现病人在治疗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对疾病的康复有很大影响,一般在高压氧治疗期间,常会对他们施行心理护理,结果发现对疾病、对康复十分有利。
因此,在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期间,对他们施行心理护理十分重要。
1 资料与方法由于内耳受终末动脉的支配,无侧支循环,血管痉挛、血液凝固性增高、栓塞、动脉硬化、血栓形成、动脉血压波动等因素均可导致内耳循环障碍。
病毒感染也可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水肿,诱发神经节炎或神经元炎,导致突发性耳聋。
因此,突发性耳聋应看做急诊治疗,改善耳蜗微循环,以增加组织能量供应的治疗为主,促进听力的恢复。
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期间由开始治疗的时间决定,应该在病发当期就去医院治疗,因此早期治疗有助于提高疗效。
这可能是因为内耳对低氧耐受力差,一旦血管痉挛或栓塞,可迅速发生组织缺氧,引起内耳细胞损害,导致神经细胞变性、坏死,因此尽早治疗可在内耳发生不可逆损害之前挽回听力。
1.1突发性耳聋的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蜗底缺氧受损较为严重,高压氧治疗能明显改善受损的内耳供氧与微循环,提高血液和组织的氧分压,氧含量以及氧在组织中的弥散距离,促进了组织细胞的生物氧化、能量供给。
1.1.1改善内耳的缺氧状态在发生突发性耳聋后,耳蜗处于缺氧状态,患者的内耳循环发生紊乱。
高压氧治疗可使囊斑的毛细胞获得充足的氧气,迅速提高突发性耳聋患者的组织氧储量和动脉血氧分压,提高毛细血管血氧弥散距离,使内耳听觉器官的缺氧状态得到改善。
突发性耳聋的护理

突发性耳聋的护理1心理护理:由于起病急,常伴耳鸣,患者情绪烦躁,担心预后。
做好心理护理关键是向患者讲解突发聋的发病因素及治疗等有关知识。
护士不但要了解疾病,更要从精神、社会、文化等方面了解患者。
由于听力下降,在与其谈话时,单侧者应在其耳边谈话,双侧者声调要提高。
护理人员要注意语言的整体效果,与突聋患者交流时注意力集中、态度诚恳,并不时加以点头、手势,以增添语言的力度,使患者消除不信任感及消极心理。
经常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整体情况,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其介绍治疗的过程、注意事项,说明该病有较高治愈率。
介绍同病区恢复的患者现身说法,消除患者焦虑情绪,配合治疗。
3.2休息指导:患者的病情不稳定,反复发作,与其治疗不彻底、未能充分休息和重返工作岗位有关,有些年轻患者往往对自己的病情不够重视,加之好动的性格,病情稍一好转即想离院。
首先,要使患者了解休息在治疗中的重要性。
在住院期间,嘱患者少活动,多休息。
在病情发作时,应平卧休息,避免病床摇动,以免引起眩晕。
护士要保持病室的安静、整洁。
另外,为避免患者寂寞要鼓励其亲友常来探访,与护士共同做好患者的安慰工作。
突发性耳聋的病因尚不明,目前认为可能与病毒感染、迷路水肿、血管病变和迷路窗膜破裂有关。
内耳缺血、缺氧是本病的病理基础。
因此发病期间应注意休息,避免疲劳,眩晕患者卧床休息直至症状消失。
3.3饮食指导:患者在治疗期间,应限制盐和水的摄人,进食清淡易消化饮食,且注意勿食辛辣刺激性食忌烟、酒及浓茶等。
可给予适量纤维3.4药物反应观察3 .4 .1糖皮质激素有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
可使内耳血管内皮层肿胀消退,改善微循环,减轻抗原抗体反应对病毒及自身免疫因素有明显疗效,对中枢听力损失也有显著效果。
在用药期间应注意观察患者的饮食、胃肠道反应及睡眠状况。
患者出现食欲较前明显增强,嘱肥胖患者应适当控制饮食;10例原有胃炎、胃溃疡病史患者出现胃部烧灼感,经报告医生,应用抑制胃酸分泌药物对症治疗后症状基本缓解。
突发性耳聋要如何护理

突发性耳聋要如何护理什么是突发性耳聋?突发性耳聋(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简称SSNHL)指的是突然发生的感音神经性耳聋,通常在数小时内或数天内发展。
它是一种突发性、不可预测的病症,常常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影响,影响其生活质量和社交功能。
虽然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很多患者可能会在事后有完全或部分的耳聋恢复。
突发性耳聋的主要症状1.突然出现的听力下降,通常在数小时内或数天内逐渐加重。
2.一侧耳聋,另一侧耳力正常。
3.可能伴随耳鸣(听到噪声或响声)或头晕(病人感觉眩晕)等症状。
突发性耳聋的常见原因目前,对于突发性耳聋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有些因素可能会增加发病的风险,例如:1.病毒感染(例如疱疹病毒、流行性感冒病毒等)可能会导致炎症反应,损害听觉系统。
2.血液循环问题(例如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可能会导致听觉神经的缺血。
3.骨质耳炎(病变位于内耳部位,从而引起耳聋)。
4.自身免疫疾病、中毒、肿瘤或内分泌紊乱等。
突发性耳聋的护理方法对于突发性耳聋的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就医及确诊在出现突发性耳聋症状后,患者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的医生诊断和治疗。
医生将通过详细了解患者的症状、检查听力及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及确定病因,然后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2. 使用药物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治疗通常包括药物治疗。
目前,常用的治疗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可减轻耳内炎症反应,促进恢复。
•血管活性药物:通过改善耳蜗血液供应,促进耳聋恢复。
然而,药物治疗效果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对于一些患者而言,对药物过敏或不适应,或者由于存在其他风险因素而不适合使用特定的药物。
因此,在治疗时,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定制化的治疗方案。
3. 耳聋恢复的可行性突发性耳聋的耳聋恢复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临床治疗时间、年龄、患者是否存在其他疾病等。
早期治疗可能有助于恢复,因此,就医的时间点至关重要。
突聋患者心理障碍及护理干预

情感支持:给予患者关 爱和陪伴,增强信心
心理治疗:针对患者的 心理问题进行治疗,如
认知行为疗法
心理康复:帮助患者恢 复心理功能,提高生活
质量
健康宣教
介绍突聋的病因、症状和 治疗方法
强调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的重要性
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药物和 辅助设备
提供心理支持和情绪疏导, 帮助患者克服心理障碍
介绍康复训练和日常生活 注意事项
家庭疗法:通过家庭成员的参与 和支持,帮助患者适应和应对突 发性耳聋带来的心理压力和困扰。
家庭和夫妻疗法的具体措施包括:
帮助患者适应生活变化:协助患 者调整生活习惯,适应听力损失
带来的不便。
提供康复训练:协助患者进行听 力康复训练,提高听觉能力,减
轻心理压力。
自我管理教育和支持
01
提供健康教育:帮助患者了解突 聋的病因、症状、治疗和预防措 施
症状:听力下降、耳鸣、眩晕 等
治疗:药物治疗、康复治疗、 心理治疗等
病因和发病机制
01
02
03
04
05
06
诊断标准
突然发生的听 力下降,通常 在数小时至数
天内发生
听力下降程度 至少达到30分
贝
排除其他原因 导致的听力下 降,如外伤、
感染等
听力下降通常 为单侧,但也
可能为双侧
听力下降可能 伴有耳鸣、眩
探索更有效的护 2 理干预方法和技
术
提高护理人员的 3 专业素质和技能
加强突聋患者心 4 理障碍的早期发
现和干预
研究突聋患者心 5 理障碍对康复效
果的影响
建立突聋患者心 6 理障碍的预防和
治疗体系
感谢您的耐心观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心理护理
发表时间:2013-07-31T16:26:35.26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22期供稿作者:房艳[导读] 鼓励患者表达情感倾诉内心的苦闷,必要时提供治愈患者的信息,鼓励患者之间的交流。
房艳(辽宁省本溪市中心医院耳鼻喉科辽宁本溪 117000)【中图分类号】R473.7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2-0308-01 【摘要】目的分析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不同心理状态,探讨有效的护理方法。
方法根据不同的心理状态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及相应的健康教育。
结果能及时了解并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令患者能配合治疗及护理,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结论及时了解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针对性心理治疗及护理,能促进疾病康复。
【关键词】突发性耳聋心理分析护理对策突发性耳聋是一种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特点是起病急,听力在短期内急剧下降或丧失,机体对突如其来的生理改变处于应激状态,表现为紧张、焦虑、恐惧、抑郁等。
研究发现精神越紧张,焦虑程度越重,听力改善程度越差,不良情绪和应激心理反应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
因此对于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心理护理决不可忽视。
我们要把对患者的心理护理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全过程,致力于为患者排除各种不良心理因素的影响,调动其积极因素,密切配合治疗。
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我科对12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观察及分析,因人施护,有的放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心理状态 1.1焦虑、抑郁、悲观心理患者不明原因地突然听力下降或丧失,来住院后需要进行各种检查、治疗,忧虑家庭经济难以支付医疗费用的开支,唯恐医生因其经济困难而在治疗时不用“好药”;认为耳聋没有治愈的可能,特别是在短期内治疗无效或疗效不理想或工作学习压力大;担心听力永久丧失,特别是双耳聋者更为今后的生活忧虑。
诸如此类的顾虑,使患者产生精神压力,甚至容易出现悲观失望心理,表现为精神不振,沉默寡言,无故发怒,甚至要求中断治疗等。
1.2自卑心理由于患者听力差,不能像以前那样与别人交流,给生活带来困难,导致生活各方面都要过多地依赖别人,容易产生苦闷、自卑心理。
表现为不愿与别人交流,自我封闭,脾气古怪。
1.3敏感、多疑由于患者暂时或永久听力丧失,交流障碍,感知外界信息明显减少,导致患者特别敏感、多疑,对于医生的用药表示怀疑,是否用药量不够、或是没给予好药等,并且总是与同类患者的相互对照,力求用药的一致,干扰医生的正确治疗。
1.4角色适应不良某些患者发病前在工作单位身任要职,甚至处于领导地位,习惯别人听从其指挥,或年幼的患者,家长对其宠爱有加,百般迁就,但在住院后,却要服从医护人员的指导,配合治疗,处于被动状态,构成心理失衡,表现为烦躁易怒。
2 护理对策 2.1新入院病人给予热情接待,并详细向患者介绍病区环境,使其尽快熟悉及适应新的环境,减少对陌生环境而产生的焦虑心理。
进行每一项检查或治疗时,耐心做好相关的解释工作,避免产生不必要的顾虑,并可安排家属来陪同患者,及时解决患者的恐惧感。
让患者知道只要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突聋是可以治愈的;向患者解释产生焦虑、紧张等是机体正常反应,但持续存在将影响治疗效果,平常心态、稳定的情绪对突发性耳聋治愈是很重要的;做好家属工作给予经济支持,克服急躁心理,满足心理情感物质等各种需要;对于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的患者,多给予关心、体贴,细心询问。
并详细解释治疗、用药的经过,使其了解医生是根据具体病情进行治疗和用药的,每天向患者发放费用清单,增加医疗费用的透明度,以消除患者在医疗费用负担方面的精神困扰,使患者安心治疗。
2.2鼓励患者表达情感倾诉内心的苦闷,必要时提供治愈患者的信息,鼓励患者之间的交流;教会患者寻求帮助释放压力的方法,有针对性的给予心理疏导,启发乐观情绪。
2.3教会患者简单的情绪放松方法如:根据个人爱好看幽默相声小品,读书看报,欣赏音乐等;提供安静温馨的治疗环境;中重度听力丧失患者可以用手势写纸条等方式进行交流。
2.4心理护理因人而异,对在单位任要职的患者,应主动关心、了解病情、认真操作、细心护理,使其逐渐适应患者的角色。
对于敏感多疑的患者,以良好的服务态度,娴熟的护理操作技术,赢得患者的信赖。
每做一项治疗操作都向患者解释其治疗的目的及作用,解释用药的目的及作用,消除患者的各种疑虑。
对于年幼的患儿,要多与其接触,态度和蔼可亲,在进行治疗护理操作时,要注意分散其注意力,多给予表扬及鼓励,使患儿乐意配合治疗。
2.5指导患者注意休息、增强体质、预防感冒,宜清淡饮食,忌烟、酒、茶、咖啡等刺激性食物。
避免情绪激动及过度劳累,避免噪音的刺激及长时间高音量使用随身听耳机和长时间使用手机通话。
加强患者各方面的生活指导,减轻不良情绪,以提高治疗的效果。
3 体会
近年来,由于生活节奏加快,造成人们的精神紧张、过度疲劳、情绪激动等神经功能的紊乱,导致突发性耳聋发病率有所提高。
由于发病突然,对患者的身心有较大的影响。
在护理工作中,除了对患者对症治疗外,我们也要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消除患者不良情绪,代之以积极的应对方式配合治疗,愉快的心情和稳定的情绪有助于改善内耳微循环,提高抗病毒能力,从而提高了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