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川町社区营造
构筑美好社区 营造向往生活--以深圳佳宝中心公馆项目为例

Design ViewBuild Beautiful Com m unity Create Yearning Life-------T a kin g th e J ia b a o C e n tra l M a n sio n P ro je c t in S h e n z h e n as anExam ple构筑美好社区营造向往生活—以深圳佳宝中心公馆项目为例文/上海曰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林斐斐【摘要】随着社会快速发展,人们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发生巨大改变。
结合深训佳宝中心公馆的规划建设实例,针对如何在钢筋混凝土林立的都市构筑人们心中美好和谐的社区空间,营造住户心中向往的生活,从规划设计、绿化景观、空间营造等多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美好社区;向往生活;街区设计;人居环境古人的理想生活,即“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追求在自然界实现静穆、淡远、和谐的生存状态。
在 钢筋混凝土林立的当今社会,大众追求的理想都市生活是怎样的?研究以深圳佳宝中心公馆为例,探讨在现代社会人们追求的美好社区和向往的生活。
1项目概况1.1背景深圳已发展为有一定影响力的国际化城市,享有“设计之都”的美 誉。
随着城市发展和人□增长,以及 人们曰益增长的精神需求,打造美好的社区,满足人们向往的生活,是作为建筑设计师需具备的职业能力和应有的社会责任。
1.2 区位深圳佳宝中心公馆顶目位于深圳市坪山新区行政二路和甲片路交汇处,顶目占地约37975.9m2,容积率5.19,建筑面积约197030m2。
顶目所处的坪山中心区位于坪山新区中部,作为深圳市的城市副中心,是坪山新区动力引擎、实现新区跨越式发展的试点之一。
根据 规划,坪山中心区将为新区产业发展提供高端生产性服务,为新区市民提供商业、文化娱乐、教育、医疗等生活服务和公共配套服务。
基地北侧为兰竹西路,西侧为长安二街,南侧为金丰路,东侧规划为人行道路。
1.3规划设计1.3.1功能布局在地块北侧、东侧和南侧,设置小区的主要功能-住宅,在西北角irama宅一102设置保障性用房,西侧沿街设置大体量商务型公寓,东南 角设置2G G0m2的3层幼儿园,沿塔楼底部设置一圈商业用房,社区体育活动场地设置于中心花园和局部架空层(见 图1)。
从民俗文化视角看历史街区景观保护——以日本古川町历史街区景观

【 关键词】历史街区 古川町 遗产保护 风景园林
当今 我国正处在一个快速 发展的时期 ,城 市建
鱼流失 ,河道在 1 2个地方设置了铁栅,每天早晚各
一
设呈 现出蓬勃的朝气 新 的建筑物在增加 ,一个 又 个 的现代化城市综合 体不断涌现 。与此 同时,具
一
次对铁栅 上的垃 圾进行清除 ,濑户 川周围的居户
( 2 )厌 恶 破 坏 “ 老规矩 ”
户J I I 。濑户川本为武士住 宅区和商人住宅交 界处的
与其景观 的属性要 指导意义 ,有利 于保持景观 的
原真性 。本文 以古川 町历史街区景观改造 为例,分析 了保
河道,后在元 和元年 ( 1 6 1 5年)“ 一国一城 令”中 , 武士被驱散 ,殿町逐渐变 成商人的居住地 ,界限被
地 方 同 意 。之 后这 个 改 建 的旅 馆 为 与 古 川 町 整 体 建
筑风貌相协调而特意 降低 了一层 。 1 9 9 6年,由古川町居 民自发讨论 的 《 飞睇古川 故乡 景观条例》颁布 ,古 川 I 町历史街区景观改造从 不成文 的 “ 老规矩 ” ,走上将补助标准办法 明文规定 在行政 手续 上的道路 ,此举有 力的约束了外来者进 行建造 活动的力度 。这些 都反映 了古川町居 民对于 老规 矩和传 统文化 的尊重 ,才使得小镇能保 留一份
一
轮流分担清 除的工作。如今 ,7个町 内的居 民仍然 保 持 着 濑 户 川 的清 理 工 作 。 在 古川町居民的努力下 ,
濑 户 川 清 澈 见 底 ,河 水 可 浇 花 洗 手 。
洁净 的水体环境一旦形成 ,居民则更加关注水
文 的状 况 。濑 户 川 作 为 小 镇 的 重 要景 观 轴 线 ,通 过
城市的远见读书笔记

古川町物语人口只有一万六千人得小镇。
离名古屋两个多小时车程,古镇与高山。
三十多年前,濑户川放生鲤鱼就是为了提醒民众保护水质,放生了三千条,属于全镇人民共有。
全民参与清理河床得活动,原来污浊得臭水沟,现在变成了美不胜收得清水空间,这就是一个新环境意愿得开始。
社区营造最关键得体认:让居民认识到自己对环境改造得力量。
产业基础:林场飞騨匠师,完全用榫头组装。
每个工匠制作得云饰都有不同得设计。
云饰斗拱,就就是匠师得签名。
因为相互比较,所以古川町得房子越盖越好。
居民与木匠之间得老规矩:建築物得高度不得超过古川町三座寺庙,建筑物得材料、颜色不标新立异,与相邻得房子协调一致。
巴塞隆納得經驗巴塞隆那得经验:波西嘉局长得战略,就就是从都市中小型得公共空间下手,逐渐让巴塞隆那转变成一个可以居住得城市。
这种由单点切入得手法,她们称为「针灸法」。
空间得主角可能有两类,第一就是使用公园得人,第二就是周边得建筑物。
当然最主要得,就就是使用公园得人,她们就是公共空间得真正主角,她们将会带给公园各式各样得活动,她们得活动与穿着,都会带给空间生气与活力。
因此,空间本身应该简单一点,而不需要复杂得材料,复杂得形状,复杂得形式。
(巴塞隆那设计师得手法在于创造空间,而不就是创造一大堆沒有用而又复杂得造型。
这一点对于城市规划非常重要,在纽约如中央公园与哥伦布亚大学图书馆前得空地台阶。
简单、朴素、耐用得建材以及不用修建,却又有四季变化得植栽便就是空间营造得秘诀。
但就是这种手法放在中国得大部分城市也许不适用,不仅就是因为没有人会在市中心得公共用地建筑街心花园,更因为除了老年人与学龄前儿童,鲜有人有此闲情逸致。
欧洲人得生活范本对我们来说就是无忧得境界,但就是无忧得生活本来就就是一个伪命题。
)巴塞隆那得城市规划师发现早期疯狂建设得道路把社区割碎了,而且让行人走投无路,于就是开始执行缩减车道得政策。
常见得手法,就是让车道中央形成一个人行带,这些人行空间配上精心规划得街道家俱,便成为附近居民得活动场所,以此为市民争取到很大数量得开发空间,而且使车道人性化,都市景观也大为改善。
城市规划漫谈论文—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与保护.doc

《城市规划漫谈》论文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与保护摘要:探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城市建设的关系,分析当前我国城市建设中出现的建设性破坏的危害性,并结合河南省郑州市的经验探讨通过科学的城市规划来实现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现代城市建设的有机融合,并提出具体措施。
关键词:郑州城市规划历史建筑保护正文:中国历史十年看深圳,百年看上海,千年看北京,三千年看陕西,五千年看陕西,八千年看河南。
河南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相传伏羲女娲就是在中原一带奠定了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基础,至今淮阳仍保存着规模底大的太昊陵。
被称为"中华第一大帝"的轩辕黄帝,据说就诞生在今天郑州的新郑市,并在这里建立都城。
从夏代到北宋,从中国第一个王朝——夏代到公元13世纪的金代,这3500年间,先后有20多个朝代的200 多位帝王建都或迁都于此,长期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中国八大古都河南有四个,即九朝古都洛阳、七朝古都开封、殷商古都安阳、商都郑州。
河南处于承东启西、通南达北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在全国经济社会活动中的重要地位。
河南自古就是各族人民南来北往、西去东来的必经之地,是各族人民频繁活动和密切交往的场所,因此,古人称:"得中原者得天下"、"当取天下之是,河南在所必争"。
郑州,河南省省会,中国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中原经济区核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和世界历史都市联盟成员。
全市有世界文化遗产2项1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0多处,拥有黄帝故里、商城遗址、天地之中等众多历史人文景观。
一•我爱的郑州我来自河南郑州荥阳市,是河南省省会郑州周边的一个县级市。
即使是一个小小的县级市,也有着悠久的历史。
陈胜吴广与秦军争夺荥阳粮仓,吴广战死于荥阳;刘邦项羽在荥阳对峙,而后隔鸿沟设汉王城霸王城;刘关张三兄弟在荥阳虎牢关大战吕布;秦王李世民在荥阳大败窦建德降王世充;闯王李自成也在荥阳大海寺集合农民起义......区区荥阳尚且如此,更别提洛阳郑州的历史文化底蕴了。
传统乡村社区的参与式地域文化设计系统研究

传统乡村社区的参与式地域文化设计系统研究作者:由新妮许佳来源:《戏剧之家》2019年第06期【摘要】参与性设计的方法是研究乡村社区地域文化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参与者相互沟通并解决乡村地域文化流失和同质化的问题。
首先对乡村社区地域文化进行分析,其次分析参与性设计对研究乡村地域文化的意义,最后提出并建立乡村文化资源的创意系统。
本文尝试站在芦洋村独特的地域文化视角下,通过参与式设计进行分析,深入挖掘乡村地域文化价值,保护和开发芦洋村的资源,形成可持续的产业链和文化生态。
【关键词】乡村社区;地域文化;参与式设计理念;创意系统中图分类号:TU98 ; ; 文献标志码:A; ; ; ; ; ;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06-0125-03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中共中央国务员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是全面谋划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顶层设计,首次提出了乡村经济要多元化发展[1]。
乡村地区要注重保持地域文化多样性,保护优秀文化传统资源。
在保护利用当地文化资源的基础上,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发展乡村的民俗风情、人文地理等。
发展乡村社区的地域文化必须树立乡村文化品牌,提升民众文化参与度和乡村文化认同感,走继承和弘扬乡村地域文化之路。
一、芦洋村地域文化乡村社区的建设范围必须定位于自然村落或者以自然村带周边小村落为范围的村落社区,这是由乡村社区自身的特点决定的[2]。
乡村是最早和最普遍的聚居形式,千百年的历史形成了不同的地域文化特色。
在不同的地理环境空间上演化形成多彩的地域文化、自然环境和人文生态等构成了乡村社区历史文化资源。
芦洋村位于烟台开发区大季家镇东部,拥有滩阔沙平的海岸线。
全村共1216户,总人口3300人。
芦洋村有着丰富的海洋资源,人文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
芦洋村民俗艺术发展历史久远,民风习俗极具特色,并且分布着众多富有胶东特色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资源遗产。
芦洋村是渔灯节最有代表性的村落之一。
2008年,胶东渔灯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5年,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等部门授予“中国渔灯文化之乡”称号[3],芦洋村渔灯节文化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古川町物语

古川町物语人口只有一万六千人的小镇。
四面高高的山脉环抱着与世无争的山居岁月,水质清澈的河川流过小镇的西侧,使山城更显得宁静与一尘不染。
最令人称赞的是社区的营造,古川町的全体居民把自己居住的地方营造成舒适亲切的生活环境。
古川町位于日本关西地区祈福县,在山脉所围绕的盆地中,属于防御型都市,离名古屋两个多小时车程,古镇与高山。
神社伴随着高经济成长、环境污染、人心颓废,有严重环境污染,河流受害。
濑户川是宽1.5公尺的水道,穿过市区的中央,紧邻着住家,流入荒城川,是古川町物的起源。
三十多年前,濑户川放生鲤鱼是为了提醒民众保护水质,放生了三千条,属于全镇人民共有,人人有责。
全民参与清理河床的活动,原来污浊的臭水沟,现在变成了美不胜收的亲水空间,这是一个新环境意愿的开始。
社区营造最关键的体认:让居民认识到自己对环境改造的力量。
人们开始保护环境、细心的经营生活空间,并引以为荣。
人自发保持水质清澈,下雪的冬天会把鲤鱼全部送到一个温室里的水池中过冬。
居民最大的工作是捡水里的垃圾,从自家门口开始,自发地持续下去,每天晨昏两次捡垃圾,政府会提供工具来支援。
开始不希望脏水流到河里,后来慢慢变干净了。
产业基础:林场古川町四周的林场,盛产高级的林木,杉木、松木等一应俱全,产量丰富,管理良好的林场,适度的间伐,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木材,是古川町重要的产业基础。
工厂与木屋有许多木材工厂,提供木匠使用的各种木材,木匠人数多,技术高,全国闻名。
飞騨匠师,完全用榫头组装、不用铁钉。
木造房屋多,有一种层次丰富的统一感,形成古川町独特的魅力。
窗户、格栅、斗拱可以看出工匠的手艺,每个工匠制作的云饰都有不同的设计。
云饰斗拱,就是匠师的签名。
因为相互比较,所以古川町的房子越盖越好。
居民与木匠之间的老规矩:建築物的高度不得超过古川町三座寺庙,建筑物的材料、颜色不标新立异,与相邻的房子协调一致。
飞禅工匠文化馆——赞扬古川工匠的技术,展览工具。
设计考虑如何展现工匠技术,建筑本身是工匠的范本,还有考虑到让来馆的儿童也有地方游戏,展示内容全由工匠自己来,由古川工匠工会承包工程。
聚居空间环境演变下乡土记忆的珍存和继承

房 的简 易模 式 , 从 外在形 态上重 新 整合城 镇肌 理 , 却 忽
视 了以文化 为核 心的乡 土记忆 的 活化 。 生 活在 同一个 居 住社 区 的人 , 除 了共 享地 域 空 间
通过 对古 川町 社 区 营造 案 例 的分 析 , 可 以看 出 乡 土 记忆是 可 以 随着 聚居 空 间环 境 的演 变 而有 机更 新 的, 这一过 程也 是 城 市再 生 的过 程 。城 市再 生 本 身 也 是 一套人 为设 计 的机 制 , 它 是对 城 市 衰 败 的 干扰 和 逆 转【 。我 国快 速 城 镇 化 中 的小 型 人 口聚居 空 间 的 改 造 还存 在极 大 的提升 空 间 , 民众 积淀 的乡 土 记忆 亟 待 我 们 以有机循 环方 式予 以珍存 和继 承 。
从 空问形 态上体 现 了对本 土地理 环境 的适 应性转 变 和
有 效利用 , 并 形 成 独 特地 域 空 间环 境 下 的 聚 居 文 明。
聚 间 居 环 空 境r l
l
一 物 质 记 - 嵩 翥 墨 望 空
乡土记 忆
二 者共 同构成 了人们 对生 活场所 的 乡土记 忆 。人 类 聚 居 环境 的大 背 景 是 自然 环 境 、 农林 环境和生活环境 ,
记 忆是人 类对 有 形事 物 和无 形情 感 的存 储 意 向 ,
收稿 日期 : 2 0 1 4 - 0 9 - 2 0 .
基金项 目:天津市艺术科学规划基金资助项 目( D1 4 0 1 5) 作者简介 : 陈学文( 1 9 5 9 一
通讯作者 : 秦
), 男, 教授.
川, 4 2 2 2 8 9 2 5 2 @q q . e o l l 1 .
传统文化与社区精神的发扬——以古川町的社区营造为例

传统文化与社区精神的发扬——古川町社区营造摘要:如今,全球化和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正在改变着我们的城市。
拔地而起的楼群、笔直宽阔的马路、拥塞的车流、人工修剪的树木、闪烁的霓虹――当我们心安理得地享受着现代化带来的这些物质文明的时候,我们的城市却因传统与独特人文气息的消退而变得千篇一律,而缺乏某种文化支撑的社区同样会变得缺乏活力,缺少一个社区应有的氛围。
因此,城市的改造和建设理应体现居民对家园的集体记忆以及对故乡的美好想象,社区营造就是朝此方向努力的结果。
它使具有历史文化传统的城市风貌得以保存和开发,让传统街区重新焕发魅力,也使社会从片面追求经济、追求高效的时代过渡到重视历史传统和人文景观的时代。
以古川町为例:四十年前,古川町经济水平低下、环境污染严重、居民生活质量低下、人心颓废。
为了提高居民生活质量,营造舒适生活环境,古川町的社区营造协会以及一般社民开始了对古川町的社区营造。
关于其社区营造的措施有以下几点:1、为了让地方能够团结起来,以每家每户的门前水体的清洁义务为单位推广开来,让全社区的居民都参与进来。
2、利用木匠文化会馆的建设,让地方上的匠师参与共同施工,文化会馆保留的木匠传统,广场并成为新的民众休闲地点。
3、为了维护传统的建筑风格,订定了明确的规范与奖励方式,这是对传统价值感——“老规矩”的肯定。
4、地方文化与愿景成为校园教学活动的题材,扩大了参与的范围。
5、空屋以传统工法改建,创新经营方式,成为新的观光据点。
6、地下道的设计兼顾安全与景观,这是创意的处理方式。
7、让新一代的年轻人融入进当地的祭典之中,形成社区文化的良性循环,精神得以延续。
关键词:古川町、社区营造、历史记忆社区背景古川町位于日本关西崎埠县,是1589 年成立的城下町,四周环山,中间有河流,是个防卫型都市。
从1615 年开始,武士全部迁往高山市,所以古川町只剩下一般平民居住,并未留下太多珍贵而特殊的古建筑,算不上历史文化名城,社区规模也不大,人口一直维持在16000 人左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川町社区改造与常州城镇建设比较及借鉴意义18091318 社会工作杜连峰【摘要】日本古川町社区改造是由全体居民身体力行,历经四十年完成,其成功多样的社区营造活动及成果获得了日本“故乡营造大奖”,是社区改造成功的典范。
常州市是中国长三角地区小城市,其规模远比古川町大许多,但是在故乡营造方面仍有许多可借鉴之处,本文主在进行两者的城镇建设比较,并提出未来展望。
【关键词】古川町,常州,社区改造,城镇建设,历史,规划。
【正文】古川,一个位于日本关西崎埠县的山城小镇,人口只有16000人,四面清翠的山脉,清澈的溪水,环抱着与世无争的山居岁月。
这个风光明媚的小镇,最令人称道的,不是它的自然景色,而是它历经40年持续不断的社区营造。
从濑户川开始,古川町的社区发展正式开始,从地方上建筑物的外观到街角的建筑物是否会对社区整体外观造成影响,古川町的居民无不一一去关心,对古川町的整体营造达到最大的效益。
而古川町的问题不只有内部的,从外來的和时代所带來的冲击,又对古川町产生伤害,一枚破坏古川町整体外观的旅馆在此出现了,从此古川町以前那些「不成文」的规定,便落实成环境管制条例,只为了保护古川町优良的传统及以后的发展。
常州,常州市位于江苏省南部,美丽富饶的长江三角洲中心地带,北携长江,南衔太湖,与上海、南京等距相望。
常州是一座有着2500多年文字记载历史的文化古城,是季子故里,近代工业发祥地,现代装备制造城,银领摇篮,科教名城。
现辖金坛、溧阳两个县级市和天宁、钟楼、戚墅堰、新北、武进5个市辖区,全市土地总面积4385平方千米,人口459万,其中非农业人口147.31万人。
常州有着十分优越的区位条件和便捷的水陆空交通条件,沪宁铁塔、沪宁高速公路、312国道、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长江常州港作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年货物吞吐量超过百万吨。
(此段摘自百度百科)看完视频之后,关于居民自发的社区改造行为让我深有感触,作为生活在常州二十年的人,应该了解常州,我便将两者做了以下比较,更加深刻地理解常州的城镇建设规划。
古川町与常州公共空间比较古川町常州公共空间设计古川町对于公共空间的设计並非由居民以外的人去做,而是由居民本身去创造出一个属于古川町本身所拥有的特色。
而在此,居民本身也一个默契存在,不需任何提醒或拘束去做有关公共空间品质的相关维护。
规划对常州城市总体空间特色资源进行系统梳理与综合评价,整理出了一批应当在全省甚至更大区域范围具有独特性或唯一性的优势特色资源和标志特色资源,同时根据常州城市自身实际发展条件,提出城市空间特色体系,市民通过政府问卷形式参与。
①公共空间维护沒有任何公共权力的介入,仅仅只是居民爱护自己所居住的地方的一种力量。
这让当地居民全体动员,一起拿水桶清理积满淤泥且相当脏乱濑户川,這这项「使社会更光明、使街道更美丽」运动使得溪流更加清澈,而维护濑户川就成为全镇共同责任。
濑户川虽是一条小水沟,但充分代表古川町居民爱护故乡的心。
工厂污染发展引起民众不满,政府由于对于GDP政绩的过度执着而纵容公共空间破坏②,在经济发展之后再进行处理,政府积极与民众配合对环境的综合整治。
公共空间特色古川町对于公共空間的维护是由民众的老规矩去订定,像原本为学生所设立的天桥,由于破坏古川町原有特色之公共空間的视觉景观,所以居民将天桥毁掉,改作地下道,而地下道的出入口正是具有古川町特色的木造建筑物,充分发挥古川町独特的木造技术及景观。
东塔(天宁寺宝塔)西楼(大观楼)南淹城、襟江(长江)带湖(太湖)秀龙(中华恐龙园)城③古川町与常州城镇建设比较古川町常州背景古川町市区中央的濑户川,宽约一点五公尺,在一九六○年代,是淤泥满满、脏乱不堪。
1978年6月起着手修订城市总体规划,1984年4月3日,江苏省人民政府以苏政复(1984)55号文批准了《常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81-2000年)。
(之后又有1996—2010年规划和2010—2020年规划)推动者 1.当地居民全体动员,一起拿起水桶等清理让环境获得改善,並得到热烈响应,使得古川町的社区改造运动因而萌芽。
而后居民为了维护水质的清澈,每天二次主动捞起水中的落叶和杂物。
2.除居民共同维护外,由政府辅助改善环境,使其社区改造活动得以成功。
国家发改委、计生委、国土资源部、科技部、铁道部、水利部、环保部、民航总局、解放军总参谋部、旅游局、地震局、公安部、文物局等14个部委局,江苏省人民政府,人口众多的城镇建设非民众可以主导。
起点当地居民全体总动员,一起拿起水桶等清理濑户川。
按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构筑和完善常州市市域四级城镇体系,大力推进常州主城和主城外围片中心的城市建设。
里程碑以飞弹木匠文化馆为其里程碑沪宁城铁常州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常州市客运中心)是常州城市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建筑工程。
自我定位以社区的维护,居民名自主的进行社区营造,由居民有效的利用荒废空屋及空地,由古川的传统文化设计出属于本地的特色与风格。
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的长江三角洲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之一和历史文化名城。
经济发展将本地的林业发展至精致产业,使其木材为日本主要供应地,另外以木材为主的建筑及飛飞弹木匠文化馆也供应了观光经济的來源。
常州是近代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发祥地之一,中国近代工业之父盛宣怀的故里,以经济发达、工商比翼而著称。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常州成为闻名全国的工业明星城市,以乡镇工业发达为时代特征创造了著名的“苏南模式”,是全国最早的“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和“对外开放城市”。
如今,常州市以农机制造业、输变电设备制造业、汽车及配件制造业、新型纺织服装业四大支柱产业为龙头,带动电子信息、新型材料工业、生物医药及精细化工三大新兴产业的发展,着力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规模和品牌效应逐步显现。
近年来引进海外创新创业领军型人才,国际上有称之为将带来21世纪的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
古川町与常州对外来文化和传统适应的比较古川町常州外来冲击与回应一、外來建筑的破坏景观(冲击)外來的设计师不了解当地风俗民情或为了利益的关系,建造了与当地景观完全不符的建筑物,造成了景观破坏。
(回应)当地居民联合政府制定一套有关建筑的规定,维护当地的景关。
二、古川町天桥(冲击)古川町本有一座天桥,是为了方便小学生过马路而设计的,但此天桥却破坏了景观。
(回应)因此将天桥改建地下道。
为了和当地的传统建筑相配和,地下道的出入口也采用相应方式。
三、街角空屋的处理(冲击)由于街角的空屋将变为停车场,此将破坏整个社区的景观。
(回应)政府帮忙寻找进驻的商家,以维护当地的街景。
外来文化:主要是动漫文化,动漫产业是继IT业后最具爆发力的“黄金产业”。
常州国家动画产业基地共公技术服务平台已初具规模,而且成为常州动画基地吸引境内外企业入驻的一大优势。
国际动漫艺术周国际动漫产学研论坛和国际动漫合作论坛先后在常州成功举办,使常州的动漫文化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和弘扬。
中国(常州)国际动漫周的国际动漫产业论坛,也给我国动漫产学研发展融入更多的国际元素。
所以动漫文化的发展为常州经济腾飞提供了契机。
常州除了青果巷、前后北岸、天宁寺-舣舟亭等三大历史文化街区,拥有约园、近园、意园等古典园林;藤花旧馆、唐顺之、赵翼、张太雷等一批名人故居和洪亮吉纪念馆,其他居民建筑均为西式公寓。
传统的维护景观的维护-以木造建筑为主古川町是木材的生产地,为木匠的故乡。
房子多是和式建筑,与建造屋子时不用任一根铁钉都用木头接榫而成的。
(設设计者为地方人民所设计)深入挖掘运河两岸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京杭大运河整体申遗,通过新建“三吴第一楼”、小型工商文化博物馆等文化建筑吸引城市居民汇聚休闲,将运河打造成为活力之河、文化之河、休闲之河、魅力之河,充分彰显常州古运河文化特色。
发扬美食文化,保护好一批老字号和当家菜,形成地方特有品牌,并用现代经营方式引导特色小吃、老字号、名菜名点向标准化方向发展。
综上比较列表可见常州城镇建设不足之处正是古川町社区改造独特之处,即居民的参与,自发行动。
由于常州市的城镇规模和人口规模都远超古川町,居民的自发行动意义就远没有古川町那么大,政府主导就成为了最实际的实行办法,而居民的作用就体现在对政府的信访、网络互动、问卷调查中,而在这几方面常州的城镇规划就做得不错。
将来常州的城市建设规划必须依靠居民对自我环境的保护意识,积极参与政府规划中献计献策,共同建设美好常州。
常州是“最具和谐发展力城市”,常州是“共和国六十年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城市”,常州要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吸引力,还必须积极进行文化创新,实现先进文化的持续繁荣。
一部文化发展史,就是文化不断开拓自己的疆域,利用已知创造新知的过程,就是人类不断创新的过程。
时代在不断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人门对文化的需求和鉴赏水平也在不断变化和提高,只有与时俱进,根据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坚持对文化进行多角度创新,才能给人以新鲜感,才会对人产生吸引力,才能永葆其凝聚力。
说到底文化的生命力和吸引力就来自于不断创新。
常州是一个历史悠久、名人辈出、文化厚重的城市。
为常州历史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为常州文化书写更辉煌的篇章;是历代常州人的贡献,也是今天常州人的骄傲。
深入挖掘文献信息资源,探讨常州地域文化特色与城市发展精神,无疑对常州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纵观历史,放眼中外,文化的强弱与国家的兴衰紧密相连,张扬常州地域文化,就是为了勿让后人忘记了那宣纸间花开的东方神韵,勿让世界遗失了那千年的中华文明。
①常州市特色空间规划问卷调查: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城市的空间特色、文化品位、生活质量将成为城市下一阶段发展的重心。
按照省住建厅《关于开展城市空间特色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苏建规〔2011〕174号)的要求,全省13个城市开展了城市空间特色提炼与规划工作。
为进一步深入分析城市空间特色资源的历史和现实价值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影响力,传承和发扬城市历史文化特色,培育和发展现代城市空间特色,保护和延续城市的自然与人文空间特色脉络,指导城市空间特色结构的构建,我局组织编制了《常州市特色空间规划》。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城乡统筹的要求,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和公开性,我局现就《常州市特色空间规划》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征求社会各界建议。
请您填写以下内容:注:本次问卷共有2题,第1题为单选题<圆圈为单选>,第2题为简述题;为了您的答卷能提交顺利,填写内容请使用汉字和这些常见标点<,。
?!>符号。
此次网络问卷调查为非记名、非反馈形式,敬请谅解。
(表格太麻烦,删了)②江苏常州溧阳古渎村的数百名村民于2010年4月23日23日数百村民自发来到“化工园区”,在园区的各路口搭起大蓬,并搬来被褥过夜,围堵园区3个出入口,化工园区内一片死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