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水产养殖中应用微生物水质改良剂试验
微生物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综合应用试验

底 间隔施用 。对 照 池采 用传 统 的管 理方 式 , 定期
施用 消毒剂 处理水质 。
3 试 验 结 果
3 1 生 长 对 比 .
地下浅层 水 , 度 1 ‰左右 。 盐 O 14 养殖 品种 .
主养 品种 的 出池 规格 , 验 池 明显 高 于对 照 试
对 照池 对 比
90 0
15 0 0 60 0
O
220 5
3 0 6 0 1 5 3 O
3 15 O
55 5O
物 的种类 和数量 不适 合 白鲢 生 长 , 尚不定论 。 试验 池 和 对 照 池 相 比较 每 h m。节 约养 殖 成
本 24 0元 , 0 而且 试 验 池 养 殖 的 水 产 品和对 照池
产 量 / g・h k m
2 试 验 内容
2 1 放 养 前 的 准 备 .
丽
暮
孺
丽
2 1 1 清池 ..
3 d。
采用 干法 清池 。排 干池水 , h 每 m。
用 25k 2 g漂 白粉 , 释 后 全 池 均 匀 泼 洒 , 晒 稀 后 2 1 2 进 水 用上 一 年 养殖 的老 水 。为避 免 敌 ..
质, 不施用 消毒剂 , 不换水 。具体 做 法是 : l ~ 每 5 2 0d施用 一次微 生物 制剂 , 水 素或 爽水 素 与澈 益
邻 的其他 同类池 塘作为对 照池 。
1 2 微 生 物 制 剂 .
试验用 微生 物共 有 四个 品 种 , 有起 水质 调 节 作用 的益水 素 、 爽水 素 和金 水宝 ; 有起 肥水作 用 的 生物 肥水素 ; 有起底 质改 良作用 的澈底 。
水质改良剂对池塘养殖水体浮游生物的影响

水质改良剂对池塘养殖水体浮游生物的影响摘要采用水质改良剂对池塘进行了浮游生物的定量和定性观察试验,结果表明:经过7 d的试验,使用水质改良剂的池塘,藻类的种类增加了14种,浮游植物生物总量增加了2 700个/mL;未使用水质改良剂的池塘,藻类的种类增加了4种,浮游植物生物总量增加了1 247个/mL。
浮游动物变化不明显。
说明水质改良剂能够促进藻类的繁殖,增加有益藻类的数量。
关键词水质改良剂;池塘;养殖水体;浮游生物;影响我国有着悠久的池塘养殖历史,近几十年来,随着池塘精养技术的不断推广,池塘单产大幅度增加,养殖经济效益得到了显著提高。
大量使用商品饲料是提高池塘鱼产量的最重要的手段。
然而,残饵碎屑和养殖生物排泄物的积累和分解会导致底泥和水体中的营养盐、有机物浓度升高,透明度下降,养殖水体恶化现象经常发生。
不仅影响鱼的生活环境,甚至导致鱼类缺氧死亡,影响养殖生产效果。
因此,水质处理技术成为影响池塘养殖效果的一个关键因素。
由于一般的理化处理方法处理水质存在弊端[1-3],使用单一的微生物菌种控制水质的方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4-6],国外进口的许多复合微生物制剂如酵母菌(EM)等有一定的应用范围[7]。
浮游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是衡量水质好坏的重要指标。
笔者以内蒙古永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研制的一种含有多种有益菌种、酶、稳定剂和生化物质的水质改良剂为材料,用水质改良剂前后浮游生物变动情况的方法,来测定水质改良剂对池塘浮游生物的影响效果。
旨在探寻水质改良的方法,以便充分利用好池塘水体,减少浪费,以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试验池条件:内蒙古水产技术推广站养殖基地,2口面积同为6 670 m2的池塘,水深1.5 m。
试验所用水质改良剂,为内蒙古永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研制。
浮游生物采样及分析工具:采水器、25号浮游生物网、13号浮游生物网、显微镜、浮游生物计数框等。
1.2试验方法试验分2组进行,其中施用水质改良剂为试验组,未施用的为对照组。
水产养殖中巧用水质改良剂

水产养殖中巧用水质改良剂
贤龙
【期刊名称】《南方水产科学》
【年(卷),期】2004(000)010
【摘要】高密度鱼虾养殖池水体中残饵、粪便量大,水质易恶化。
生物活性水质改良剂能将水体和底泥中的氨氮、硫化氢等有害物质转变为有益物质,从而改良水质,促进鱼虾生长、增产增收。
常用的生物活性改良剂有下列6种:1光合细菌高密度鱼虾池水体中所含的大量粪便和残饵,腐败后产生氨态氮、硫化氢等有害物质,污染水体和底质,造成鱼虾生长缓慢甚至中毒死亡。
同时,水体富营养化后病原微生物滋生,鱼、虾会感染发病。
光合细菌能吸收水体中有毒物质,长成自己有
【总页数】1页(P8-8)
【作者】贤龙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948
【相关文献】
1.巧用水质改良剂水产养殖多增收 [J], 谢刚;贤龙
2.水产养殖中应用微生物水质改良剂试验 [J], 李雄辉;陈海冲;区维林
3.水产养殖用金葵子水质改良剂 [J], 无
4.巧用水质改良剂水产养殖多增收 [J], 谢刚;贤龙
5.巧用水质改良剂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水质改良中的应用

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水质改良中的应用摘要:微生态制剂能有效降解养殖水体中的氨氮和亚硝态氮等污染物,是一种环保型的水质改良剂。概述了微生态制剂作为水质改良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分析了影响其使用效果的因素,提出了进一步发展水产微生态制剂的方向。关键词:微生态制剂;水产养殖;水质改良;固定化技术Application of Probiotics in Aquaculture Water ImprovingAbstract: Probiotics could effectively degrade the water contaminants such as ammonia and nitrite, and it is an environment -friendly water improving agent. The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probiotics in the aquaculture were summarized, and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its effectiveness were analyzed, and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aquaculture probiotics direction was put forward.Key words: probiotics; aquaculture; water improving; immobilization technology 近年来,随着水产养殖业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和养殖密度的增加,大量的残余饵料和水产动物排泄物沉积于池底,导致水体溶解氧降低、氨氮和亚硝态氮的浓度增加以及有害微生物的大量繁殖[1];同时,抗生素滥用使致病菌的耐药性增加,严重破坏了养殖水体中正常微生物区系的平衡,造成二次污染,给水产养殖生产和水产品质量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为了减少因氨氮及亚硝态氮污染带来的危害,在养殖过程中常采用换水、曝气、投放药物等方法处理,但由于这些方法成本高、作用效果持续时间短,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寻求新型的健康养殖模式,开发具有水质改良作用的环保型产品成为水产养殖领域研究的热点。微生态制剂是从天然环境中提取分离出来的微生物经过培养扩增后形成的含有大量有益菌的制剂,具有成本低、无毒副作用、无药物残留、无耐药性等优点,可以用来改善养殖生态环境、净化水质、作为饲料添加剂等广泛使用,成为替代抗生素的较为理想的产品[2]。文章对微生态制剂作为水质改良剂的现状进行了概述,分析了影响其使用效果的因素,提出了进一步发展水产微生态制剂的方向。1 水产养殖中的常用微生态制剂水产微生态制剂可分为单一菌群微生态制剂和复合微生物制剂两大类。目前,在水产养殖中常用的有益微生物主要有芽孢杆菌(Bacillus)、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酵母菌(Saccharomyces)、假单胞菌(Pseudomonas)、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等种类以及光合细菌(Photosynthetic bacteria)、硝化细菌(Nitrifying bacteria)、反硝化细菌(Denitrifying bacteria)等,其中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作为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水质改良中应用最广泛。1.1 单一菌群微生态制剂1.1.1 光合细菌光合细菌是指能在厌氧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但不产生氧气的一类革兰氏阴性细菌。根据营养方式,光合细菌可分为光能自养型和光能异养型。光合细菌细胞内含有类似于植物叶绿体的细菌叶绿素,以光为能源,以水产动物的排泄物、氨氮、有机酸以及硫化氢等污染物作为碳源和供氢体进行光合作用,不仅可以去除水体中的有机物、提高溶氧量,还能抑制致病菌和有害藻类的生长繁殖。因此,光合细菌在水产养殖中具有良好的水质调控作用。付保荣等[3]的研究表明,光合细菌能明显降解鲤鱼养殖水体中有机物和氨氮的含量、增加溶氧量、稳定水体pH,对水体中致病菌和有害藻类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刘芳等[4]用紫色非硫光合细菌净化鱼塘养殖水体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结果表明其可以有效地降低水体中亚硝态氮的含量,降解率为41.18%。王兰等[5]用海藻酸钠固定光合细菌,发现固定化大大提高了光合细菌的生长速率,且固定化菌对养殖水体的净化能力明显优于悬浮态菌,试验结果显示固定化光合细菌的氨氮去除率可达89.7%,化学需氧量去除率达75.3%,而游离菌的氨氮去除率和化学需氧量去除率分别为68.9%和48.9%。1.1.2 芽孢杆菌芽孢杆菌绝大部分为革兰氏阳性菌,是一类好氧或兼性厌氧的杆状细菌,能产生抗逆性内生孢子,具有耐高温、耐酸碱等特点,广泛分布于土壤和水中。芽孢杆菌能迅速降解养殖水体中的有机物,包括残余饵料、水产动物的排泄物、死亡生物残体及池底淤泥,还能降低氨氮与亚硝态氮的含量、增加溶氧量,从而有效地改良水质,营造良好的养殖生态环境。在水产养殖中应用较多的是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和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这两种芽孢杆菌都被农业部列为安全使用菌株。陈静等[6]研究枯草芽孢杆菌对水质的净化作用,结果表明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后,试验组池水中氨氮和亚硝态氮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杭小英等[7]在罗氏沼虾养殖池塘中投放枯草芽孢杆菌,结果显示,枯草芽孢杆菌能显著降低水体的化学需氧量以及氨氮和亚硝态氮的含量,其中氨氮的最大降解率为59.61%,亚硝态氮的最大降解率为86.70%。芽孢杆菌还能提高水产动物的免疫力和生产性能。刘克琳等[8]研究发现,地衣芽孢杆菌能促进鲤鱼胸腺、脾脏的生长发育及抗体的产生。Ziaei 等[9]研究芽孢杆菌对南美白对虾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组对虾的生长速率和成活率以及消化道中的淀粉酶、蛋白酶和脂肪酶的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1.1.3 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硝化细菌为革兰氏阴性、专性好氧的化能自养菌。硝化细菌可分为两大类群:亚硝化菌属(Nitrosomonas)和硝化菌属(Nitrobacter)。亚硝化细菌将水体中的氨氮氧化为亚硝态氮;硝化细菌将亚硝态氮氧化为对水生动物无害的硝态氮,同时还可以利用硫化氢合成自身物质,从而达到调控水质的目的,但其繁殖速率很慢,其主要原因是硝化细菌需要在体内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硝化细菌适宜在有机物浓度低的水体中生长,过多的有机物会抑制硝化细菌的生长[10]。反硝化细菌是指一类能将硝态氮还原为气态氮的细菌群,大部分为异养、兼性厌氧菌,能利用池底淤泥中的有机物作为碳源,将硝态氮转化成氮气。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能克服光合细菌对亚硝态氮转化率较低和芽孢杆菌对氨氮转化率低的缺点,被认为是降解养殖水体中硝态氮和氨氮最为有效的微生物,在水产养殖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目前,生物过滤系统已成为水族箱养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生物过滤系统的成熟往往需要花费好几个月的时间,Gross等[11]报道,在生物过滤系统中加入高效硝化细菌,可缩短生物过滤系统成熟的时间,并能使水体中的氨氮含量快速下降,同时提高了鱼类的存活率和生长速度。生物过滤系统中硝化细菌的硝化作用速率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研究发现,生物过滤池水体中溶解氧与总氨氮浓度及碳氮摩尔比(C/N)的不同会影响硝化作用速率[12,13]。张小玲等[14]从土壤中分离到一株高活性反硝化细菌,并对其进行了反硝化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当养殖水体中碳氮摩尔比达到8.0∶1、菌体浓度达到108 CFU/L时,能充分发挥其反硝化特性,硝态氮和亚硝态氮的降解率可分别达到94.79%和99.94%。全为民等[15]研究反硝化细菌对不同浓度硝态氮的去除率,结果表明在硝态氮初始浓度为 1 mg/L 时,1 d内硝态氮去除率达到70%;而硝态氮为100 mg/L时,在7 d内能去除水体中90%的硝态氮。1.2 复合微生态制剂复合微生态制剂是以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硝化细菌等多种有益微生物复合而成的微生态制剂。采用单一菌群微生态制剂来调控水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复合菌群能通过互利共生关系组成复杂而又相对稳定的微生态系统,发挥各种菌群的不同功能,可以通过协同作用有效地降低养殖水体中的有害物质,从而改善池塘的生态环境。黄永春[16]研究复合微生态制剂对养虾水体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水体中溶解氧提高11.0%,化学需氧量降低8.0%,氨氮含量降低20.7%,亚硝态氮含量降低10.0%。由于不同微生物菌群的生长繁殖条件不同,但是,同一水质条件能否同时满足所有复合菌群发挥作用,它们之间是否存在拮抗作用,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2 微生物固定化技术在水产养殖水质改良中的应用微生物固定化技术是通过化学或物理的手段将游离微生物定位于限定的空间区域内,使其仍保持活性并能反复利用的方法。固定化微生物的制备方法大致可以分成吸附法、共价结合法、交联法和包埋法4大类。其中,包埋法操作简单,对微生物活性影响较小,制作的固定化微生物球的强度高,其应用也最广泛。目前,微生态制剂在我国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大部分采取直接投加游离菌的方式,这种方式存在很多弊端:①游离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差,导致活菌大量死亡;②池塘换水时,游离菌易被流水冲走;③游离菌易被水中其他生物所捕食;④游离菌菌体较轻,不易于自然沉降,限制了其降解下层水体有机物的能力[17]。使用微生物固定化技术可以克服上述缺点,从而可以稳定高效地发挥水质改良的作用。刘毅等[18]采用海藻酸钠包埋光合细菌,比较了固定化菌和悬浮态菌的生理特性和降解能力,结果表明,固定化光合细菌生长速率明显提高,对养殖水体的净化速率也明显优于悬浮态菌,固定化小球粒径3.5 mm、活菌初始密度0.12 mg/L 为最佳固定化条件。黄正等[19]用硝化细菌富集培养基摇床驯化污泥,选用聚乙烯醇(PV A)作为包埋载体,添加活性炭粉末包埋固定化硝化污泥,驯化后处理养殖废水中的氨氮,结果表明化学需氧量去除率为74.9%,氨氮去除率达82.5%。Nagadomi 等[20]研究结果表明,用聚乙烯醇固定化球净化鱼塘水质比海藻酸盐固定化球的效果好。聚乙烯醇凝胶具有强度大、价格低廉、生物毒性小等优点,是有效的固定化载体之一。近几年,国内外学者纷纷研究利用新载体,Manju等[21]报道,将密度较小的软木粉碎成木屑(木屑具有较大的表面积)作为载体固定硝化细菌降解对虾育苗水体中的氨氮取得了满意的效果。Saliling等[22]利用木屑、麦秸秆、塑料作为载体,评估它们在反硝化工艺处理养殖废水中的性能,结果显示,3个试验组对氨氮的降解率都达到99%,并可以提高水体的pH,但木屑与麦秸秆在140 d的试验过程中损耗率为16.2%和37.7%。余林娟等[23]以沙砾和沸石粉作为载体固定芽孢杆菌,结果显示试验组的亚硝态氮含量约为对照组的1/3。Shan等[24]采用多孔黏土固定硝化细菌,结果表明固定化菌可以有效地降低水体中的总氮。Menasveta等[25]在生物膜反应器中添加不同载体,分别对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养殖水体进行了反硝化净化的研究。结果表明,反硝化后可保证养殖水体中氨氮和亚硝酸盐质量浓度在养殖水质要求范围内(小于0.5 mg/L和小于0.2 mg/L),而且以碎牡蛎壳作为载体时效果最明显,硝酸盐质量浓度由160 mg/L降至25 mg/L以下。因此可以预见,研制开发性能优良的载体材料仍是微生物固定化技术的重要课题。3 影响微生态制剂使用效果的因素由于微生态制剂是含有大量有益微生物的活菌制剂,而且养殖水体环境具有复杂多样性的特点,其作用易受多种环境因子(如水温、pH、溶氧量等)的影响。不同菌种受环境因子的影响也有所不同,如光合细菌需要光照进行光合作用,然而,强烈光照会影响硝化细菌的生长,在pH偏高的水体中使用芽孢杆菌制剂的效果不明显。另外,饲料成分对微生态制剂的使用效果也有很大的影响。饲料中的维生素、寡糖、酸化剂、中草药等与微生态制剂有很好的协同作用;而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对微生态制剂则有明显的抑制作用[26]。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水体中投消毒剂会严重降低微生态制剂的活性。因此,微生态制剂在保存和使用过程中应遵循产品说明,选择合理的使用方法,才能达到改良水质的目的。4 小结与展望目前,微生态制剂作为水质改良剂在我国水产养殖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在消除养殖水体有机污染、降解水体氨氮和亚硝态氮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形成了“水产养殖-生物修复”的绿色健康养殖新模式,对促进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与国际水平相比,我国在微生态制剂研究应用方面还比较落后,仍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由于微生态制剂的特殊性和养殖水体环境的复杂多样性,使得微生态水质改良剂产品的应用效果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因此,未来应重点研究益生菌的生理特性与作用机制等方面的基础理论,为养殖水环境的调控提供理论依据。另一方面,应加强对益生菌分子生态学及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利用现代生物学技术对菌株进行快速鉴别,并对微生态产品进行实验室检测,以确保质量和安全。Wang等[27]也认为微生态产品在出厂前应对其进行检测,以防有害菌的扩散。此外,应尽快建立微生态制剂菌种保藏与认定中心,制定相关的质量指标、检测方法等行业标准,完善检测体系,这对保证微生态制剂产品的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预见,随着微生物固定化技术的迅速发展,尤其是新的包埋载体和包埋方法的推广应用,必将大幅度地提高益生菌对不良环境的耐受力及其产品的稳定性,为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提供更广阔的前景。参考文献:[1] EMPARANZA E J M. Problems affecting nitrification in commercial RAS with fixed-bed biofilters for salmonids in Chile[J]. Aquacultural Engineering,2009,41(2):91-96.[2] 何义进. 微生态制剂降解养殖水体氨氮及亚硝酸盐的研究[D]. 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7.[3] 付保荣,曹向宇,冷阳, 等. 光合细菌对水产养殖水质和水生生物的影响[J]. 生态科学, 2008,27(2):102-106.[4] 刘芳,王敏,杨慧,等. 一株紫色非硫光合细菌净化养殖水体初步研究[J]. 微生物学杂志,2008,28(2):95-96.[5] 王兰,廖丽华. 光合细菌固定化及对养殖水净化的研究[J]. 微生物学杂志,2005,25(3):50-53.[6] 陈静,徐海燕,谷巍. 枯草芽孢杆菌B7的分离和净化水质的初步研究[J]. 河北渔业,2008(11):10-11,29.[7] 杭小英,叶雪平,施伟达,等. 枯草芽孢杆菌制剂对罗氏沼虾养殖池塘水质的影响[J].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7(2):197-200.[8] 刘克琳,何明清. 益生菌对鲤鱼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J]. 饲料工业,2000(6):24-25.[9] ZIAEI N S, REZAEI M H, TAKAMI G A, et al. The effect of Bacillus spp. bacteria used as probiotics on digestive enzyme activity, survival and growth in the Indian white shrimp Fenneropenaeus indicus[J]. Aquaculture, 2006,252(2-4):516-524.[10] GOLZ W J, RUSCH K A, MALONE R F. Modeling the major limitations on nitrification in floating-bead filters[J]. Aquacultural Engineering, 1999,20(1):43-61.[11] GROSS A, NEMIROVSKA A, ZILBERG D, et al. Soil nitrifying enrichments as biofilter starters in intensive recirculating saline water aquaculture[J]. Aquaculture,2003,223(1-4):51-62.[12] ZHU S M,CHEN S L. The impact of temperature on nitrification rate in fixed film biofilters[J]. Aquacultural Engineering,2002,26(4):221-237.[13] MICHAUD L, BLANCHETON J P, BRUNI V, et al. Effect of particulate organic carbon on heterotrophic bacterial populations and nitrification efficiency in biological filters[J].Aquacultural Engineering,2006,34(3):224-233.[14] 张小玲,梁运祥. 一株反硝化细菌的筛选及其反硝化特性的研究[J]. 淡水渔业,2006,36(5):28-32.[15] 全为民,沈新强,甘居利,等. 海洋沉积物中反硝化细菌的分离及去除硝酸盐氮的模拟试验[J]. 海洋渔业,2005,27(3):232-235.[16] 黄永春.有效微生物菌群对养虾水体细菌生态和水质的影响[J].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2009,29(1):44-48.[17] 崔华平,林炜铁. 固定化微生物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J]. 水产科学,2008,27(4):213-216.[18] 刘毅,袁月华. 固定化光合细菌净化养殖水质研究[J]. 水利渔业,2008,28(2):86-88.[19] 黄正,范玮,李谷,等. 固定化硝化细菌去除养殖废水中氨氮的研究[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31(1):18-20.[20] NAGADOMI H, HIROMITSU T, TAKENO K, et al. Treatment of aquarium water by denitrifying photosynthetic bacteria using immobilized polyviny l alcohol beads[J]. Journal of Bioscience and Bioengineering,1999,87(2):189-193.[21] MANJU N J, DEEPESH V, ACHUTHAN C, et al. Immobilization of nitrifying bacterial consortia on wood particles for bioaugmenting nitrification in shrimp culture systems[J]. Aquaculture,2009,294(1-2):65-75.[22] SALILING W J B, WESTERMAN P W, LOSORDO T M. Wood chips and wheat straw as alternative biofilter media for denitrification reactors treating aquaculture and other wastewaters with high nitrate concentrations[J]. Aquacultural Engineering,2007,37(3):222-233.[23] 余林娟,杨宗韬,王业勤. 固定化芽孢杆菌对鱼虾池亚硝酸盐的控制[J]. 渔业现代化,2004(2):9-11.[24] SHAN H, OBBARD J. Ammonia removal from prawn aquaculture water using immobilized nitrifying bacteria[J]. Appl Microbiol Biotechnol,2001,57(1-2):791-798.[25] MENASVETA P, PANYITDAM T, SIHANONTH P, et al. Design and function of a closed, recirculating seawater system with denitrification for the culture of black tiger shrimp broodstock [J]. Aquacultural Engineering,2001,25(1):35-49.[26] 金红春, 杨春浩. 浅谈微生物制剂在水产养殖业上的应用[J]. 渔业致富指南,2009(21):60-62.[27] WANG Y B, LI J R, LIN J D. Probiotics in aquaculture: Challenges and outlook [J]. Aquaculture,2008,281(1-4):1-4.。
江南大学科技成果——基于多菌种协同效应的水产养殖用复合微生态水质改良剂

江南大学科技成果——基于多菌种协同效应的水产
养殖用复合微生态水质改良剂
成果简介
高密度养殖在水产领域应用日益广泛,但饵料利用率低,大量残饵、生物代谢物、动植物尸体等有机物积累于养殖水体进而腐败分解产生大量有毒的物质,导致养殖水质下降、养殖环境恶化。
高碘酸盐、磺胺、环丙沙星等在内的化学类杀菌药和抗生素被超量使用,氯霉素、孔雀石绿等禁用渔药的违规使用也屡见不鲜。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重视,通过微生物改良水质,有效防止水体恶化,从而确保养殖对象少生病或不生病已逐步形成共识。
诺碧清是诺维信、拜耳公司联合推出的生物净水剂产品,在国内占据领先地位。
该产品可直接投放到养殖水体,具有高效净水能力。
相比国内其他产品,不需要活化步骤,应用简单,可有效维持水体的藻相平衡及稳定。
但该产品售价高,间接减少了养殖户利润。
国内一些大型鱼药公司也均有着自主产品。
尽管使用成本有所降低,但实际效果距离诺碧清尚有差距,养殖户认可程度不高。
本技术衍生产品可有效降低水体C、N、P含量,增加溶氧,提升水质。
产品应用于水产养殖中,可显著净化水体,实现增产目的。
产品由枯草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沼泽红假单胞菌等多种微生物复配而成,直投式使用、无需活化。
每亩水体使用量为20-30g,达到国际领先的水产养殖用净水剂(诺碧清)的净水能力,有效维持水体藻相稳定性。
目前已在江苏、湖北、福建、浙江等多个省份及泰国、越南等国的南美白对虾、小龙虾、泥鳅、黄鳝、海参、水蛭、青蟹、蛏子等等养殖中使用,效果显著。
授权专利
一株兼具硝化功能的反硝化菌株及包含该菌株的多种活性微生物的水体改良剂及制备方法,201110428358.0。
微生态制剂在池塘养殖水质调节中的应用

而 净 化 水 质 。 争 夺 有 害 藻 类 的 所 需 营 养 ,并 为 单 细 胞 藻 类 的 繁 殖 提 供 营 养 ;促 进 有 益 藻 类 繁 殖 ,抑 制 有 害藻 类 的过 度 繁 殖 ,降 低 发 病 几 率 ; 增 加 溶 氧 ,维 持 水 质 清 新 ,提 高 养 殖 动 物 的 抗 应 激 力 ,提 高 鱼 虾 的 消 化 功 能 和 免 疫 功 能 ;增 强 抗 病 能 力 ,促 进 生 长 、增 加 产 量 。 1.3硝 化 细 菌原 粉
2018年第48卷·第8期
lll—g 三 -u圈
微生态 制剂在池塘 养殖广 总站 ,甘肃 兰州 730030)
微 生 态 制 剂 是 利 用 正 常 微 生 物 或 促 进 微 生 物 生 长 的 物 质 制 成 的 活 的 微 生 物 制 剂 ,有 助 于 调 节 肠 道 微 生 态 平 衡 。 笔 者 就 微 生 态 制 剂 在 池 塘 养 殖 水 质调 节 中的 应 用 作 了一 些 介 绍 。 1 微 生 态 制剂
芽 孢 杆 菌 可 强 力 分 解 有 机 污 物 ,并 能 将 其 转 化 成 单 细 胞 藻 类 能 利 用 的有 机 物 , 同 时 可 消 除 水 体 中 的 氨 氮 、硫 化 氢 、亚 硝 酸 盐 等 有 害 物 质 ,促 进 硅 藻 、绿 藻 等 优 良 单 细 胞 藻 类 生 长 , 抑 制 蓝 藻 生 长 ,营 造 适 宜 的 养 殖 水 质 ,增 加 溶 氧 、净 化 底 质 、改 善 水 质 因 子 ,保 持 良好 的 养 殖 生 态 环 境 。 活 性 菌 种 通 过 繁 殖 在 水 体 菌 相 中 占据 优 势 地 位 后 ,可 通 过 营 养 、场 所 竞 争 及 分 泌 类 似 抗 生 素 的 物 质 ,直 接 或 间 接 地 抑 制 有 害 病 菌 的生 长 繁 殖 ,另 外 还 可 以产 生 免 疫 活 性 物 质 ,刺 激 水 产 养 殖 动 物 提 高 免 疫 功 能 ,增 强 抵 抗 力 和 抗 应 激 力 ,降 低 发 病 率 。 1.2 EM 菌 原粉
两种微生态水质净化剂的改良效果试验

19 ·
试验总结/Test Summary
1.2.3 水化学指标的测定方法 水温、 溶氧:用美国产 YSI-58 数字测氧仪测定; pH 值:用 PHD-1 型便携式酸度计测定;NH4 - N: 奈氏试剂法测定 ; NO2 - N : 重氮-偶氮比色法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室外试验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用药跟踪调查,并结合以往 的用药情况,收集了大量的益生活水素和高浓缩芽胞 杆菌用药案例,下面列举几例以说明这两种药品在养 殖过程的使用效果。 ⑴昌邑龙池镇一虾池,面积 7 亩,水深 1.2 米, pH=8.8( 水质、底质偏碱性,pH=8.8 已属正常 )、 氨氮 0.3mg/L、亚硝酸盐氮 0.3mg/L(较高),水 呈绿色,肥度适中,水中轮虫较多。 轮虫呼吸耗氧, 处理:因水中轮虫较多需先杀虫, 为防止水体缺氧,建议开增氧机或使用增氧剂。然后 泼洒益生活水素, 用量为 0.75mg/L (500g/ 亩·米) , 用红糖水浸泡 2-4 小时以激活菌种,全池泼洒。 反 馈: 水 色 变 为 黄 绿 色, 亚 硝 酸 盐 氮 降 为 0.05mg/L,效果良好。 ⑵昌邑下营镇东区一鱼塘,水深 1.5 米。蓝绿 藻过多,水呈绿油漆色,死鱼,鱼不吃食,易浮头。 分析:蓝绿藻过多,释放毒素,引起鱼中毒 处理: 先局部杀藻,再用益生活水素和肥水宝 平衡藻相、培养有益藻类。用量:益生活水素用量为 0.75mg/L(500g/ 亩·米),肥水宝用量为 0.3mg/ L(200g/ 亩·米)。并从附近的池子里引进部分好水。 反馈:蓝绿藻消失,摄食情况有所改善。 ⑶昌邑卜庄镇一鱼塘。水中有大量老化微囊藻, 处理: 第一天抽取下风头表层水 20 公分后再 注入 30 公分新水,第二天用益生活水素 0.75mg/ L(500g/ 亩· 米 ), 第 三 天 用 肥 水 宝 0.3mg/ L(200g/ 亩·米)肥水。 反馈: 水色变为淡绿色,透明度有所提高,但 仍有微囊藻。 ⑷昌邑柳疃镇一虾池,准备放对虾苗,池水氨 氮 1.0mg/L,亚硝酸盐氮 0.3mg/L,水中以绿藻为 主,有部分裸藻、隐藻,颤藻,量分析:水中氨氮、 如果放苗容易造成虾苗伤亡。 用益生活水素为 0.75mg/L (500g/ 亩 · 米) 处理 : 配合高浓缩芽胞杆菌为 0.30mg/L(200g/ 亩·米 ) 降解氨氮、亚硝酸盐氮。 反馈: 三天之后再测,氨氮 0.5mg/L、亚硝酸 盐氮 0.1mg/L。 ⑸昌邑下营镇西区一虾塘,水深 2m,养殖对虾, 水混浊,开动增氧机有绿色泡沫,藻相可以。氨氮、 亚硝酸盐氮正常。 处理:晴天泼洒高锰酸铁锌 3 亩/袋 2 小时后, 使用水质嘉 ( 水质嘉是一种吸附性的水质改良剂 ), 不开动增氧,干撒久氧 1 亩/袋(增氧剂),晚 10 点撒过氧化钙 1000g /亩·米,第二天用芽孢杆菌 调水,用量为 0.30mg/L(200g/ 亩·米 ),培养藻类、 平衡藻相。 反馈:水色有所变化但透明度仍不是很好。 通过上述实践调查,发现益生活水素和高浓缩 芽孢杆菌有利于水中有益藻类的繁殖、使其迅速形成 优势种,抑制有害藻类的生长,能够平衡藻相、降解 水中氨氮、亚硝酸盐氮含量、分解水中的有害物质、 净化水质。 2.2 室内试验 2.2.1 测亚硝酸盐氮组 自来水和养殖池塘水中施加微生态制剂后水中 亚硝酸盐氮变化情况可见,不施用益生活水素或高浓 缩芽孢杆菌时,自来水中除试验组 III 外,试验组 I、 试验组 II 和对照组 NO2 - - N 含量都上升;养殖池 塘水中各试验组 NO2 - - N 含量都有所下降,但下 降幅度很小。 自来水施用益生活水素后,各试验组 NO2 - - N 含量均上升,与不用药时 NO2 - - N 含量变化情 况比较可知,说明益生活水素对自来水中 NO2 -- N 含量的上升有抑制作用,间接说明,益生活水素能够 降解水中亚硝酸盐氮。养殖池塘水中施用益生活水素 后,各试验组 NO2 - - N 含量均下降,其下降幅度 要比不施用益生活水素的下降幅度大,尤其是试验组 I、试验组 II。 自来水施用高浓缩芽孢杆菌后,试验组 II、试
南美白对虾池塘应用侧芽孢杆菌调节水质试验

难用药物将其杀死 。当发现感染有粘孢子虫病时,应及
囊。②鱼种消毒:在选择苗种时,不从粘孢子虫高发区
进鱼种 ,鱼种放养前用高锰酸钾或敌百虫和硫酸铜合剂
时采取措施 ,采用内服和外泼方法进行治疗 ,可 以起到 定 的治疗作用 。具体方法 :发病时用0 5 米 . 克/ 晶体
一
敌百虫 ( 0 ) 含9% 与硫酸铜05 米 . 克/ 合剂 ,全池均匀泼洒
天。
左旋 咪唑或0 1 % . % . 5 ~0 2 盐酸氯苯胍 药饵 ,连喂5 ~7
( 京综合 试验站 ) 南
3 侧 芽孢 杆 菌对 南美 白对 虾 养殖 池的水质 改 良 .
选择 南 美 白对 虾养 殖 池 4 口,编 号分 别 为3 、 7 、
2 3 2 、2 ,其中3 和2 2 为平行试验组 ,7 和2 3 为平
行空 白对照组。试验设计见表 1 09 月2 日采水样 。2 0年8 1 用药 的第l 、7 、2 天分别采样测 定水质指标。
浸洗 ,以杀灭鱼体携带的孢囊 。③加强管理 :在养殖过 程中,一旦发现病死鱼,及时捞除,并将其深埋或焚烧 处理 ,严禁 乱扔病鱼 、死鱼 ,防止感染其他健康鱼 。同
时对接触过患病鱼的工具,需用浓石灰水或0 5 米。 . 克/
2 3 ,每 次约 间隔 5 。 内服 药 用 0 1% .% ~ 次 天 .5  ̄02 的盐 酸
7 2 ” 3 ” 3
8月 21日 7 3 7 1 .1 . 6 7 9 . 2 8 2 . 58 9 9. 4 9 4 9 3 . O . 37 0 7 3 . 4 7 8 . 27 9 . 1 3 .7 .5
溶解氧用碘量法进行测定,氨氮浓度用纳 氏 8 月 2 日 6 8 5 8 . 8 . 2 . 2 7 8 . 4 7 9 . 7 8 5 “ 9 5 9 4 0 2 . 6 . 6 6 7 “ 9 “ 9 . O 7 9 . 2 B 2 . 0 . 4 . 6 6 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产养殖中应用微生物水质改良剂试验
李雄辉陈海冲区维林
(广东佛山市高明区水产技术推广中心528500)
,试验场地的选定
在荷城,西安,更楼三个镇(街道)选定一些养殖规
模较大,管理技术水平较高的鳜鱼场和罗非鱼场.主要
试验场地池塘总面积18.4亩,分3个试验场:张学名优
示范场,西安塘肚鳜鱼场和更楼平塘罗非鱼场.每个试
验组设2口同一主要养殖品种的塘:其中1口使用”金葵子”水质改良剂试验塘(简称金葵子塘)和1口对照塘. 试验品种有红罗非鱼和鳜鱼.试验时间为2003年10月到2004年6月,共8 个月.
二,试验方法
1.试验池塘的要求要求有机肥在投放入塘前用
生石灰发酵处理过,杀灭有害生物和降低耗氧量;饵料
鱼在投放入塘前进行消毒工作,杀灭细菌和寄生虫.确
保不因有机肥,饵料鱼而带进外来有害生物,以至突发
疾病使用药物,影响微生物制剂的效果.
2.微生物制剂的用法用量首次使用先将池塘水
消毒杀菌,清除其它占优势种群细菌,消毒后2〜3天待药效消失就进行微生物制剂全池泼洒.在晴天上午,使
用微生物制剂时摇匀后对鱼塘水20倍容积,全池泼洒,
配合开增氧机1 小时.首次使用微生物制剂加大约一倍用量,以后每15 天左右泼洒一次,根据养殖密度和水质
情况适当增减.其中”金葵子”水质改良剂首次用量为
4 千克/亩,以后每次用量为2 千克/亩.
3.水质分析方法定期对鱼塘水质使用9804 系列多参数水质现场快速分析测量仪进行现场测定pH 值,溶氧,氨氮和亚硝酸盐的含量.
4.日常管理坚持每天早,午,晚巡塘,观察天
气变化,鱼的活动情况和池塘水质变化,以及检查鱼的
吃食和病害情况,及时调整好饲料质量和数量,晴天中
午开增氧机1〜2 小时,定期抽样测定鱼的生长情况,并
做好塘头记录.
三,试验结果与分析
1.光合细菌在池塘中的效应期变化由于微生
物是靠其在生长繁殖过程中对有机物,铵盐等利用来净
化水质的,只有当菌体数量达到一定规模时,净化效果
才会比较明显,因此生物作用效果短期内不明显,一般
使用后第三天见有效果,到第八天达到高峰期,之后逐
渐下降,15天后失效.光合细菌对温度适应范围较广
(10~40C ),以25〜30C为最适生长温度.当光合细菌
在池塘中形成优势种群后,就能够大量利用氨氮,亚硝
酸盐,硫化氢等有毒物质,特别是在长期阴雨多云,水
温较低的天气(3 , 4月份) ,与对照塘比较,其稳定水体
的效果更加明显.
2.使用微生物制剂后,池塘水体的改良情况( 1 )水体稳定性.鳜鱼试验池塘进行清塘消毒后,
只施放了一次基肥来培育水色,实行封闭式养殖.成鱼
养殖期间,使用了微生物制剂的试验塘水色青绿或黄绿
色,水体pH 和溶氧含量比较稳定.试验期间早上9:o0
左右测定水质时,水体的pH 值维持在6.84以上,溶氧含
量维持在3.88毫克/升以上.另外,试验塘出现过水体
短期黄浊的现象,是由于当时养殖密度高,并且投放了
大量饵料鱼的缘故.而对照塘的水色暗绿,水体的pH 值和溶氧含量受天气影响而变化大,pH 值最低在6.75,溶
氧含量最低在2.91 毫克/升,必须依靠长时间开增氧机,少量多次换水和适量施肥来调节水质.
(2)水体有毒物质含量.据现场水质分析仪对池塘
水质长期测量的数据分析可知:坚持长期使用微生物制
剂后,池塘的氨氮含量下降可高达94%,亚硝酸盐含量
下降可高达95%,长时间维持在安全浓度范围内(氨氮含
量w 0.6毫克/升,亚硝酸盐含量<0.2毫克/升)的较低
水平.而对照塘的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逐渐升高,虽然
通过多次少量的换水可以降低其含量,但随着塘鱼的粪
便,剩饵,生物尸体等有机物的积累和水体溶氧不足时的不完全分解,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也就回升.
(3)池塘底质.池塘抽干水捉鱼时,我们发现使用
了微生物制剂的塘底表层淤泥呈黄褐色,而对照塘的塘
底淤泥呈黑褐色.这说明微生物制剂的确能够生物降解
池塘底层的有机物(剩饵,粪便,生物尸体等),降低了
化学耗氧量,相对增加了水体溶氧.另外,更楼镇平塘
村的罗非鱼养殖场一直实行鱼猪立体式养殖,使用有机
肥作为红罗非鱼的饲料.试验前池塘水体较肥,每天都
发生红罗非鱼浮头现象,使用微生物制剂后底质得到改
良而不再有浮头现象发生.平均每天少开了2.5 小时以上的增氧机,而且换水也减少.
3.使用光合细菌后,塘鱼的生长情况(1)生长速度.本次试验表明:使用微生物制剂
后,鳜鱼对饵料鱼的利用率提高,早批鳜鱼摄食鲮鱼的
饲料系数为3.3,晚批鳜鱼摄食鲮鱼的饲料系数为4.3,
比同期对照塘的鳜鱼饲料系数降低0.5 以上.
(2 )病害防治.根据养殖户反映,使用微生物制剂
可以解决因水质差引起的鳜鱼闭口不摄食问题,而且病
害的发生也比对照塘和其它养殖场大大减少,期间只发
生过因饲料鱼带进的少量寄生虫感染而造成的病害,但
使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后迅速痊愈.这也就解决了以往
因为大量使用药物引起的药物残留问题.
(3)成活率和产量.使用微生物制剂后,早批鳜鱼
的成活率提高8%,亩产量提高61 千克;晚批鳜鱼的成活率提高7%,亩产量提高36.5 千克.红罗非鱼的成活率提高不明显,但亩产量提高32.5 千克.
4.有利于罗非鱼安全越冬2004 年春节以来,
我区长时间的低温阴雨天气,使池塘水温大幅下降,以
至池塘中下层水温一度降至6~C,造成各镇(街道)罗非鱼大量死亡,养殖户经济损失严重.然而,我们发现在
更楼平塘村鱼猪综合养殖的罗非鱼场,其试验塘里的红
罗非鱼(比一般罗非鱼更怕寒冷)安全越冬,而旁边的对
照塘却冻死了2000 多千克罗非鱼.
5.对养殖成本与效益的比较分析(1)鳜鱼池塘.西安鳜鱼场和名优示范场养殖效益
统计见表1:①使用光合细菌后平均每千克鳜鱼的药物费用仅仅是0.04 元,平均每千克鳜鱼的微生物制剂费用也不
No.40 元,而不使用光合细菌的鳜鱼池塘每千克鳜鱼药物费用一般在0.7 元以上.②饵料系数降低0.5,即每千克鳜鱼的饲料成本下降2.7 元以上,那么1 亩鳜鱼池塘的饵料成本就降低了1823元.③试验塘早批鳜鱼池塘
每千克鱼的成本为20.36 元;晚批鳜鱼因为待价时间较长,所以每千克鱼的成本为26.48元.而对照塘早批鳜
鱼塘的每千克鱼的成本为24.72元;晚批鳜鱼池塘每千
克鱼的成本为29.26元.早批鳜鱼每千克鱼的成本下降4.36元,晚批鳜鱼每千克鱼的成本下降2.78元,两批鳜
鱼平均每千克鱼的成本下降4.08 元,而且平均每亩产量提高49 千克,那么平均每亩鳜鱼池塘的养殖效益也就相应提高3 1 96元(以平均亩产675千克计算).
(2)红罗非鱼池塘.更楼镇平塘罗非鱼场养殖效益
统计见表1.由于红罗非鱼本身生长适应能力强,病害
少,所以只是平时使用一些药物进行消毒预防病害.表
面上看,红罗非试验塘比对照塘多了一个使用微生物制
方法I 栏目编辑赵永锋剂的项目支出.但是试验塘的电费支出和饲料系数比对
照塘低,而且产量比对照塘高.试验塘每千克鱼的成本
为6.54元,而对照塘每千克鱼的成本为7.36元,平均每
千克鱼下降0.82元,而且平均每亩产量提高32.5千克,
那么1 亩红罗非池塘的养殖效益也就相应提高633 元(以
平均亩产量500千克计算).
表1 养殖结果对比
试验面积总支出亩产量总收入亩利润饲料成活点品种(亩)(元)(千克)(元)(元)系数室
西安”金葵子”4.
259631697.58290555383.385%
鳜鱼鳜鱼场对照塘2.133039636.53797123424.O77%
名优”金葵子”3.0531446696221730244.393% 示范鳜鱼
场对照塘3.666630632.57058710994.886%
平塘红罗”金葵子”3.01045250212650732.629.899% 罗非非鱼对照塘
2.59130469.5986230132.899俺场
四,试验技术工作总结使用微生物水质改良剂的方法:
1.首次使用前,先将池塘水进行杀菌杀寄生虫处
理,清除其它优势种群细菌,消毒2 天后待药物效力消失就进行微生物制剂全池泼洒.
2.鳜鱼塘的饲料鱼在投放入塘前进行消毒;罗非鱼
塘的有机肥在投入塘前使用生石灰发酵处理,杀灭有害
生物和降低耗氧量.确保不因饲料鱼,有机肥而带入外
来有害生物,以至突发疾病使用药物,影响微生物制剂
的效果.而且晴天中午开增氧机1 小时.
3.在日平均水温20~35C的晴天上午,使用微生物
制剂时摇匀后对鱼塘水20 倍容积后全池泼洒,并配合开
增氧机1 小时.粉剂的微生物制剂,首先用红糖加水混
合浸泡12/」~时(一晚)使之活性得到恢复和增强后再全池泼洒;水剂的微生物制剂可以配合沸石粉或活性炭使用, 效果更佳.
4.首次使用微生物制剂加大约一倍用量,以后每10
天左右全池泼洒一次,以维持其生物作用高峰期,用量
根据养殖密度和水质情况适当增减.
5.鳜鱼对池塘水质要求较高,当水体中氨氮,亚硝
酸盐含量较高时就会闭口不摄食,而且容易诱发病害, 因此必须坚持长期持续使用微生物制剂
6.罗非鱼池塘由于大量使用有机肥进行肥水养鱼
底层积聚了大量的有机物,容易令罗非鱼夜间浮头,而且越冬期间难以在底层打窝聚群,更易因浮头而大规模冻伤冻死,造成经济损失.根据试验结果表明:除了平时坚持长期持续使用微生物制剂外,肥水罗非鱼塘在越冬前两个月更要加强使用微生物制剂来改善底质,并要减少使用未发酵的有机肥或只投喂适量麸皮,确保越冬期间池塘底层水体溶氧充足以安全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