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制剂学习资料
药物制剂知识点

药物制剂知识点药物制剂,指的是通过某种特定的方法将药物原料转化为适合于使用的药物形态,以便于给药、储存和使用的技术过程。
药物制剂的选择和设计对于药物疗效的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药物制剂及其相关知识点。
一、固体制剂1. 片剂:片剂是将药物制成薄片状的固体制剂。
常见的片剂有压制片剂和包衣片剂两种。
压制片剂要求药物成分均匀,并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包衣片剂则可以改善片剂的涩口感,延缓药物释放,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2. 胶囊剂:胶囊剂是将药物填充在软胶囊或硬胶囊中制成的固体制剂。
胶囊剂便于携带和服用,药物成分可以快速释放,但在质量控制方面较为复杂。
3. 颗粒剂:颗粒剂是将药物制成颗粒状固体制剂。
常见的颗粒剂有干混颗粒剂和制粒颗粒剂两种。
干混颗粒剂具有较好的成分均匀性,但药物释放较快;制粒颗粒剂则可通过制粒技术控制药物释放速度。
4. 粉剂:粉剂是将药物制成粉末状的固体制剂。
粉剂可以通过溶解、悬浮或吸附等方式进行给药,适用于儿童或老年人等特殊患者群体。
二、液体制剂1. 口服液:口服液是制成具有一定浓度和体积的液体制剂。
口服液适用于儿童或老年人等不易吞咽固体制剂的患者,药物可以快速吸收,但在稳定性和保存方面要求较高。
2. 注射液:注射液是制成具有一定浓度和适宜pH值的液体制剂。
注射液需要严格控制药物成分和质量,以保证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3. 滴剂:滴剂是制成滴定剂形式的液体制剂,常见的有滴眼液、滴鼻液等。
滴剂易于使用和控制用量,适用于局部给药。
4. 外用液:外用液是用于外部皮肤、黏膜等部位的液体制剂,常见的有洗剂、喷雾剂等。
外用液易于使用和吸收,但对细菌污染和药物稳定性要求较高。
三、半固体制剂1. 糊剂:糊剂是由药物和辅料混合制成的半固体制剂。
糊剂适用于肌肉注射或外用,具有较好的附着性和延时作用。
2. 膏剂:膏剂是由药物和基质混合制成的半固体制剂,常见的有软膏、蜡膏等。
膏剂易于涂抹和吸收,适用于外用给药。
第一章 药物制剂基础知识

药物制剂基础知识
第一章
药物制剂基础 知识
1.药物制剂与剂型 2.药物制剂的发展与任务 3.药品标准与药品质量管理规范 4.实训项目:查阅药典
第一章 药物制剂基础知识
1.药物制剂与剂型
药物制剂技术 药物制剂技术是研究药物配制理论、生 产工艺及质量控制等的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任何一种原 料药都不能直接用于防治疾病,由原料药加工制成的适合 患者应用的形式,称为剂型。将原料药物加工制成具有一 定规格的药物制品,称为制剂,以达到促进药物充分发挥 疗效、减小毒副作用、便于储存和使用等目的。
度法、色谱法等多种分析方法以及试液、试纸、指示液与指示剂、缓冲液等的配
制、滴定液的配制及标定和指导原则等其他内容在附录中查阅。
四、实训测评
❖
按表所列评
分标准进行测评
,并做好记录。
实训评分标准
THANK YOU 谢谢观看
注:批号也有采用8位数字或者采用数字加字母形式的。
第一章 药物制剂基础知识
【你知道吗】药物制剂生产中常用术语
规格
• 制剂中主药含量。 •如规格为100mg/片, 表示该药每片中含主药 100mg。
有效期
• 药品在规定储存条件 下能保持其质量的期限。 •通常格式为“有效期 至××××年××月”。
第一章 药物制剂基础知识
实训项目1 查阅药典 一、实训目的
❖ 1.了解《中国药典》2020年版的基本结构。 ❖ 2.熟悉《中国药典》2020年版凡例内容和常用术语。 ❖ 3.掌握《中国药典》的查阅方法。
二、器材准备
❖
写出《中国药典》的基本内容、各部分的主要内容以及《中国药典》的查阅
方法。
❖ 按照下列项 目,查阅《 中国药典》 2020年版, 记录所在页 码及括号中 内容的查阅 结果。
医学药物药物制剂技术学知识点

医学药物药物制剂技术学知识点药物制剂技术学是药学专业中的重要学科,它研究药物的制剂形式、制剂方法以及制剂质量控制等内容。
掌握药物制剂技术学的知识,对于合理使用药物、改善药物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医学药物药物制剂技术学的相关知识点。
1. 药物的定义和分类药物是指能够治疗、预防、诊断或缓解疾病的化学物质或生物制品。
根据药物的来源和性质,药物可分为天然药物、半合成药物和全合成药物等,不同的药物具有不同的应用领域和制剂形式。
2. 药物的制剂形式和制剂分类药物的制剂形式是指药物在制剂中的物理状态和化学形式。
常见的制剂形式包括片剂、胶囊剂、口服溶液、注射剂等。
根据制剂的性质和用途,制剂可分为固体制剂、液体制剂和半固体制剂等几大类。
3. 药物的制剂方法和生产工艺药物的制剂方法是指将药物原料按照一定的配方和工艺加工成制剂的过程。
常见的制剂方法包括混合法、研磨法、溶解法、浸出法、乳化法等。
在药物制剂的生产工艺中,需要考虑药物质量的稳定性、安全性和效果等因素。
4. 药物的质量控制药物的质量控制是药物制剂技术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它包括制剂的质量标准、质量评价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等。
药物制剂的质量标准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包括外观、含量、溶出度、稳定性等指标。
药物的质量评价方法包括物理性质测定、化学性质测定、生物性能测定等。
质量控制方法包括原料药的质量控制和制剂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等。
5. 药物的适应症和禁忌症药物的适应症是指药物在特定疾病或病症的治疗中的适用范围。
禁忌症是指药物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或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时的禁用范围。
医生在使用药物时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具体情况来确定药物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以确保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6. 药物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药物的副作用是指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与药物治疗目标无关的不良反应。
药物的副作用是使用药物不可避免的结果,需要医生和患者密切关注和管理。
常见的药物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皮疹、头晕等。
药物制剂基础知识

药物制剂基础知识
药物制剂是指将药物通过特定方法配制成特定形式,便于使用和储存的过程。
了解药物制剂的基础知识对于理解药物的性质和用途至关重要。
药物的分类
药物可以按照其制剂形式和给药途径进行分类。
制剂形式包括固体制剂、液体制剂和半固体制剂等。
给药途径包括口服、注射、外用等。
不同的制剂形式和给药途径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优点。
制剂的基本原则
制剂的制备过程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包括药物的选择、药物的稳定性、制剂形式的选择以及药物的溶解度等。
这些原则有助于保证制剂的质量和有效性。
药物溶解度
药物溶解度是指药物在溶剂中的溶解程度。
药物的溶解度对于制剂的制备非常重要,它决定了药物是否能够在给定的制剂中溶解并发挥作用。
制剂的贮存和稳定性
制剂的贮存和稳定性是制剂制备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药物制剂的贮存条件和稳定性对于保证制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非常重要。
制剂的药效学
制剂的药效学研究药物在制剂中的释放和吸收过程,以及制剂对病理状态的影响。
药效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制剂的效果和特点。
制剂的合理应用
合理应用制剂是指根据不同药物的特点和病情选择适当的制剂进行应用。
合理应用有助于提高药物治疗的效果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以上是关于药物制剂基础知识的简要介绍,了解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药物制剂。
医药师药物制剂考点

医药师药物制剂考点考点一:药物制剂概述药物制剂是指将药物与辅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可供临床使用的剂型,是药物运用的重要途径之一。
药物制剂的种类繁多,包括固体制剂、液体制剂、半固体制剂和气体制剂等。
不同的制剂适用于不同的给药途径和目的。
药物制剂的制备过程要求准确、规范,保证剂型的质量和稳定性,以确保临床疗效。
考点二:固体制剂1. 片剂:片剂是将药物和辅料粉碎后,按一定比例配制成具有一定形状、厚度和重量的固体制剂。
常见的片剂有压片剂、薄膜衣片剂和泡腾片剂等。
片剂具有质量稳定、便于携带和服用的特点。
2. 胶囊剂:胶囊剂是将药物和辅料包入胶囊中制成的固体制剂。
胶囊剂分为硬胶囊和软胶囊。
硬胶囊是由明胶制成,药物粉末被填充在胶囊内。
而软胶囊则在明胶的基础上加入可溶性多糖类,使胶囊更柔软,并且可以包含液体、半固体和固体等多种类型的药物。
考点三:液体制剂1. 注射液:注射液是一种透明或微浑浊的液体制剂,用于直接注射到体内。
注射液有溶液、悬浮液和乳剂等不同剂型。
注射液具有快速起效、避免胃肠道吸收和便于控制剂量等优点。
2. 口服液:口服液是指通过口腔给药途径服用的液体制剂。
口服液既可以是单剂型单药物的制剂,也可以是复方制剂。
口服液的制剂标准要求溶解度高、稳定性好、口感佳、易于储存和服用。
考点四:半固体制剂1. 膏剂:膏剂是一种含有适量油脂和胶体材料的半固体制剂,质地柔软且容易推开。
常见的膏剂有药膏、软膏和凝胶等。
膏剂具有渗透性好、易吸收、便于局部使用的特点。
2. 栓剂:栓剂是一种通过直肠给药途径使用的半固体制剂。
栓剂可以是溶液剂型,也可以是固体剂型。
栓剂适用于治疗直肠和肛门疾病,药物能够通过直接与病变部位接触而发挥疗效。
考点五:气体制剂1. 气雾剂:气雾剂是将药物悬浮在表面活性剂溶液中,经特殊工艺喷射成液滴,并用非可压缩气体推动的制剂。
气雾剂具有药物吸收迅速、剂量精确等优点,常用于呼吸道给药。
2. 气体药剂:氧气、氮氧化物等单一气体或气体混合物被应用于呼吸治疗,以纠正氧合不足或改善呼吸功能。
药物制剂技术学习指导

《药物制剂技术学习指导》第一章绪论学习目标:通过本章学习,应掌握药物制剂的定义与常用术语的含义;熟悉药物制成剂型的目的、药物剂型的分类;熟悉中国药典与药品标准、药典的性质及组成;熟悉处方的定义和种类;熟悉GMP、GSP;了解药物制剂的发展简史和主要任务。
内容提要:第一节概述一、药物制剂的定义与常用术语㈠药物制剂的定义:药物制剂是研究药物配制理论、生产工艺及质量控制等的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
㈡常用术语1.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2.原料药是指用于生产各种制剂的有效成分和原料药物。
3.辅料是指生产药品和调配处方时所用的附加剂和赋形剂。
4.制剂是指根据药典和其他药品标准等收载的处方,将药物制成一定规格浓度和剂型的成品。
5.半成品是指生产各类制剂过程中的中间品,还需进一步加工的物料。
6.成品是指全部完成制备过程后的最终合格产品。
7.新药是指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
8.成药是指根据疗效确切和稳定性较大的成分制成适当剂型,冠以通俗名称,标明功效、用法用量,可经医生诊治后处方配给。
9.剂量是指服用药物的数量,在最小有效量和极量之间。
药物的作用一般来说服用剂量过小时,不能发挥应有的疗效,当达到一定剂量后就能发挥作用,产生疗效,但在一定范围内,剂量愈大,作用愈强,疗效愈高。
如超过一定限度或服用量过大时,就会发生质的变化,甚至出现中毒现象或产生其他不良的副作用。
此种关系如图1-1所示。
10、常用量是指能产生疗效的常用治疗量。
即规定成人一次与一日适宜服用的最低量与最高量。
11.极量在是指药品服用后,能产生疗效又无危险的最大剂量。
实际工作中一般不用,只有在抢救危重病人时才酌情考虑用之。
12.半数致死量简称为LD50 简称为LD50,即在动物实验中经过一定时间的给药和观察,按统计学计算,其中有50%的实验动物死亡的剂量。
执业药师药物制剂知识点整理

执业药师药物制剂知识点整理关键信息项:1、药物制剂的分类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整理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应用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重要程度:____________________2、常见药物制剂的特点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整理来源:____________________相关法规:____________________实际应用案例:________________难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药物制剂的生产工艺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资料:____________________工艺流程:____________________质量控制要点:________________创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药物制剂的分类111 液体制剂溶液剂:药物溶解于溶剂中形成的均匀分散的澄清液体制剂。
混悬剂:难溶性固体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于分散介质中形成的非均相液体制剂。
乳剂: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在乳化剂的作用下形成的非均相分散体系。
112 固体制剂散剂:药物或与适宜的辅料经粉碎、均匀混合制成的干燥粉末状制剂。
颗粒剂:将药物与适宜的辅料混合而制成的具有一定粒度的干燥颗粒状制剂。
片剂:药物与辅料均匀混合后压制而成的片状制剂。
113 半固体制剂软膏剂:药物与适宜基质均匀混合制成的具有适当稠度的半固体外用制剂。
眼膏剂:药物与适宜基质制成的供眼用的灭菌软膏剂。
114 气体制剂气雾剂:含药溶液、乳状液或混悬液与适宜的抛射剂共同装封于具有特制阀门系统的耐压容器中,使用时借助抛射剂的压力将内容物呈雾状物喷出的制剂。
喷雾剂:不含抛射剂,借助手动泵的压力将内容物以雾状等形态喷出的制剂。
制剂分析重要知识点总结

制剂分析重要知识点总结一、药物制剂的分类1. 固体制剂:例如片剂、胶囊剂、颗粒剂等。
2. 液体制剂:例如口服液、注射剂、外用液体剂等。
3. 半固体制剂:例如软膏、栓剂、栓剂等。
二、药物制剂的成分1. 主要药物:具有治疗作用的药物成分。
2. 辅料:能够改善制剂质量、稳定性和适宜性的成分,如填料、分散剂、粘合剂等。
三、制剂分析的基本技术1. 热分析技术:包括热重分析、差热分析、热熔法等。
2. 光谱分析技术:包括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红外光谱法、荧光光谱法等。
3. 色谱分析技术:包括气相色谱、液相色谱、薄层色谱等。
4. 质谱分析技术:包括质谱法、质谱联用技术等。
四、主要检验项目1. 药物含量:是制剂中所含主要药物的质量的检验项目,它直接影响着药物的治疗效果。
2. 含量均匀性:用于考察制剂中主要药物的分布情况,一般采用常规成分含量测定法或者HPLC测定法。
3. 质量分析:包括制剂的外观、溶解度、稳定性等方面的检验。
4. 微生物检测:用于考察制剂中的微生物污染情况,是药物安全性和稳定性的重要标志。
五、常用分析仪器1. 高效液相色谱仪:能够对药物制剂中的主要成分进行分析和测定,具有高分辨率和灵敏度。
2.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适用于对药物制剂中色素、防腐剂等成分进行分析和测定。
3. 质谱仪:能够对药物制剂中的主要成分进行快速而准确的分析和鉴定。
六、制剂分析的质量控制1. 样品制备:样品的制备应严格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确保取样的准确性和代表性。
2. 仪器校准:所有使用的分析仪器均应进行校准和质控,以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质量控制标准:分析过程中应使用合适的质量控制标准,进行实验室内部检验。
4. 结果判定标准:分析结果应与规定的标准进行比较,判定是否符合要求。
七、制剂分析的常见问题与对策1. 样品频繁变化导致分析结果不稳定:合理安排分析顺序,避免频繁变化样品。
2. 仪器操作不当导致分析结果出错: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加强仪器使用培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级药物制剂专业培养方案培养目标以"明德弘药"为宗旨,在掌握较系统的药学知识基础上,强化药物制剂的设计、制备、工艺改造及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学习和训练,培养药学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高素质药学拔尖人才。
毕业要求学生主要学习药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药学科研方法和技能的基本训练及组织管理能力的培养,具有药物制剂制备、质量控制评价及制剂工程设计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分析和药物化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2.掌握药物制剂制备、质量控制、药物与生物体相互作用、药效学和药物安全性评价等基本方法和技术;3.具有药物制剂的设计能力、选择药物制剂分析方法的能力及制剂工程设计能力;4.掌握药学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5.熟悉药物新制剂研究与开发的基本思路和方法;6.熟悉药物管理等法规、政策与营销的基本知识、科学管理的基本规律和模式;7.了解现代药物制剂与工程的发展动态。
专业主干课程工业药剂学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 药理学 药物分析学 药物化学 药物制剂工程 药用高分子材料学推荐学制 4年 最低毕业学分 155+6+8 授予学位 理学学士学科专业类别 药学类交叉学习:微辅修:14学分,在标注"*"号的课程中选择修读。
辅修:28学分,在标注"*"号的课程中选择修读。
双专业:51.5学分,专业课程中的全部专业必修课程。
双学位:72.5学分,修读 191B0011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3.5学分)、191B0020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1.5学分),专业课程中的全部专业必修课程(51.5学分),实践教学课程(8学分)和毕业论文(8学分)。
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1.通识课程 53.0+6学分(1)思政类 14+2学分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建议学年学期371E0010形势与政策Ⅰ+1.00.0-2.0一(秋冬)+一(春夏) 551E0010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0 2.0-2.0一(秋冬)551E0020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0 3.0-0.0一(春夏)551E0030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0 3.0-0.0二(秋冬)/二(春夏) 551E0040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5.0 4.0-2.0三(秋冬)/三(春夏)371E0020形势与政策Ⅱ+1.00.0-2.0四(春夏)(2)军体类 5.5+3学分体育Ⅰ、Ⅱ、Ⅲ、Ⅳ为必修课程,每门课程1学分,要求在前2年内修读。
学生每年的体质测试原则上低年级随课程进行,成绩不另记录;高年级独立进行测试,达标者按+0.5学分记,三、四年级合计+1学分。
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建议学年学期03110021军训+2.0+2一(秋)031E0020体育Ⅰ 1.00.0-2.0一(秋冬)031E0030体育Ⅱ 1.00.0-2.0一(春夏)031E0010军事理论 1.5 1.0-1.0二(秋冬)/二(春夏) 031E0040体育Ⅲ 1.00.0-2.0二(秋冬)031E0050体育Ⅳ 1.00.0-2.0二(春夏)03110080体质测试Ⅰ+0.50.0-1.0三(秋冬)/三(春夏) 03110090体质测试Ⅱ+0.50.0-1.0四(秋冬)/四(春夏)(3)外语类 6+1学分外语类课程最低修读要求为6+1学分,其中6学分为外语类课程选修学分,+1为“英语水平测试”或小语种水平测试必修学分。
学校建议一年级学生的课程修读计划是“大学英语Ⅲ”和“大学英语Ⅳ”,并根据新生入学分级考试或高考英语成绩预置相应级别的“大学英语”课程,学生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修读其他外语类课程(课程号带“F”的课程);二年级起学生可申请学校“英语水平测试”或小语种水平测试。
详细修读办法参见《浙江大学本科生“外语类”课程修读管理办法》(2018 年4 月修订)(浙大本发〔2018〕14 号)。
1)必修课程 +1.0学分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建议学年学期051F0600英语水平测试+1.00.0-2.02)选修课程 6学分或其他外语类课程(课程号带“F”的课程)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建议学年学期051F0020大学英语Ⅲ 3.0 2.0-2.0一(秋冬)051F0030大学英语Ⅳ 3.0 2.0-2.0一(秋冬)/一(春夏)(4)计算机类 3学分学校对计算机类通识课程实施分层教学。
本专业根据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在以下计算机类通识课程中选择修读: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建议学年学期211G0200Python程序设计 3.0 2.0-2.0一(春夏)211G0220Java程序设计 3.0 2.0-2.0一(春夏)211G0280C程序设计基础 3.0 2.0-2.0一(春夏)(5)自然科学通识类 12.5学分学校对自然科学类通识课程实施分层教学。
本专业根据培养目标,要求学生修读如下自然科学类通识课程: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建议学年学期771T0090普通化学(乙) 2.0 2.0-0.0一(秋)771T0100普通化学实验(乙) 1.50.0-3.0一(秋冬)821T0100高等数学 4.0 4.0-0.0一(秋冬)761T0050大学物理(丙) 4.0 4.0-0.0一(春夏)761T0070大学物理实验(丙) 1.00.0-2.0一(春夏)(6)创新创业类 1.5学分在创新创业类课程中任选一门修读。
(7)通识选修课程 10.5学分通识选修课程下设 “中华传统”“世界文明”“当代社会”“文艺审美”“科技创新”“生命探索”及 “博雅技艺”等6+1类。
每一类均包含通识核心课程和普通通识选修课程。
通识选修课程修读要求为:1)至少修读1门通识核心课程;2)至少修读1门“博雅技艺”类课程;3)理工农医学生在“中华传统”“世界文明”“当代社会”“文艺审美”四类中至少修读2门;4)在通识选修课程中自行选择修读其余学分;5)若上述1)项所修课程同时也属于上述第2)或3)项,则该课程也可同时满足第2)或3)项要求。
2.专业课程 96学分(1)学科基础课程 23学分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建议学年学期771B0030分析化学(乙) 2.0 2.0-0.0一(冬)061B0380大学化学实验(O) 1.50.0-3.0一(春夏)061B9010有机化学 4.0 4.0-0.0一(春夏)061B9020中级有机化学 2.0 2.0-0.0二(秋)061B0390大学化学实验(P) 1.50.0-3.0二(秋冬)061B9030物理化学 4.0 4.0-0.0二(秋冬)071B0082细胞生物学及实验(乙)* 3.0 2.0-2.0二(春夏)191B0011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3.5 3.5-0.0二(春夏)191B0020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 1.50.0-3.0二(夏)(2)专业必修课程 51.5学分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建议学年学期18120981生理学** 3.0 2.5-1.0二(秋冬)18187020人体解剖与组织学** 3.5 3.0-1.0二(秋冬) 18120720医学微生物与免疫学** 3.0 2.5-1.0二(春夏) 19190460药物波谱解析** 2.0 2.0-0.0二(夏)19120710医药统计学** 2.0 2.0-0.0三(秋)19120171药物化学* 3.0 3.0-0.0三(秋冬) 19120631药理学* 3.0 3.0-0.0三(秋冬) 19120721药理学实验* 2.00.0-4.0三(秋冬) 19120731药物化学实验* 2.00.0-4.0三(秋冬) 19120830药物仪器分析** 2.0 2.0-0.0三(秋冬) 19120840药物仪器分析实验** 1.50.0-3.0三(秋冬) 19120200药用高分子材料学* 2.0 2.0-0.0三(春)19120043工业药剂学* 4.0 4.0-0.0三(春夏) 19120472药物分析学* 3.0 3.0-0.0三(春夏) 19120791工业药剂学实验* 2.00.0-4.0三(春夏) 19120850药物分析学实验* 2.00.0-4.0三(春夏) 19120860药物研发综合实验** 3.00.0-6.0三(春夏) 19120191药物制剂工程* 2.0 2.0-0.0三(夏)19120800药物制剂工程实验*0.50.0-1.0三(夏)19120064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 2.5 2.5-0.0四(秋)19120140药事管理* 2.0 2.0-0.0四(秋)19120772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甲)* 1.50.0-3.0四(秋) (3)专业选修课程 5.5学分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建议学年学期19188090药用植物野外实习 1.0+2二(短)081C0170机械制图及CAD基础 1.5 1.0-1.0二(春)18120012病理生理学(乙) 1.5 1.5-0.0二(春)19190430现代医学概论 3.0 3.0-0.0二(春夏) 19120452天然药物化学 2.0 2.0-0.0二(夏)19190070医学实验动物学 1.0 1.0-0.0二(夏)19190720天然药物化学实验 1.00.0-2.0二(夏)19190050药物毒理学 1.5 1.5-0.0三(秋)19190120生物技术药物 1.5 1.5-0.0三(秋)19190700中药新药创制理论及设计 2.5 2.5-0.0三(秋冬) 19190090药物治疗学 2.0 2.0-0.0三(冬)19590400物理药学 2.0 2.0-0.0三(春)19190740药物设计中的计算生物学方法 2.0 1.5-1.0三(春夏)19190100药物经济学 1.0 1.0-0.0三(夏)19120680制药过程检测与控制 2.0 2.0-0.0四(秋)19190170化妆品工艺学 1.0 1.0-0.0四(秋)19590410现代药剂学研究方法 2.0 2.0-0.0四(秋)19590420现代药理学研究方法 2.0 2.0-0.0四(秋)19590430现代有机合成化学 2.0 2.0-0.0四(秋)19590450药物设计 2.0 2.0-0.0四(秋)(4)实践教学环节 8学分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建议学年学期19189020药物科学研究实训** 2.00.0-4.0一(春夏)19188020药学社会实践** 1.0+2二(短)19188010药物制剂实习** 2.0+4三(短)19188110药物研发实践** 3.0 3.0-0.0三(春夏)(5)毕业论文(设计) 8学分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建议学年学期19189010毕业论文**8.0+10四(春夏)3.个性课程 6学分个性课程学分是学校为学生设置的自主发展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