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2019-2020年说课一等奖:高中物理人教版自由落体运动说课

合集下载

《自由落体运动》说课稿 人教版高一物理说课稿

《自由落体运动》说课稿 人教版高一物理说课稿

《自由落体运动》说课稿人教版高一物理说课稿
☆此文获荆州市说课竞赛一等奖,并被收入《现代教育说课稿·教案选萃》第3卷
 《自由落体运动》说课稿
 教材:人教版高中物理实验课本第一册(修订本)第四章第八节P83
 一、教材分析
 1、本章教材简析
 《物体运动》这章讲述运动学的一些基础知识,主要内容是与直线运动有关的一组基本概念以及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概念主要有位移、速度、平均速度、加速度等,规律有物体运动时速度、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这些内容是进一步学习动力学知识和研究比较复杂的运动规律的基础。

 2、自由落体这一节教材分析
 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运动形式,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落体运动可以看成是自由落体运动,同时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简单基本的运动形式,这一节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可强化学生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认识;启下,为学习平抛运动打下基础。

 教材先是通过生活中常见现象提出落体运动的运动情况,然后对现象进行定量分析,研究落体运动的规律,进行得出科学结论。

 二、教学目标要求、重点和难点
 目标要求:
 (一)认知目标。

自由落体运动 说课稿 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自由落体运动 说课稿 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课题:自由落体运动姓名:学校: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我为大家带来的说课内容是:自由落体运动。

使用教材教材内容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物理教科书必修一第二章第 4 节自由落体运动。

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我的实验教学设计进行阐述。

一、实验教学目标在确定实验教学目标之前,我首先查阅课程标准。

本节课的课程标准共有以下两点要求:1:通过实验,认识自由落体运动规律;2:结合物理学史的相关内容,认识物理实验与科学推理在物理学研究中的作用。

这两点既是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因此,授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严格对照课程标准,利用创新实验,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测出重力加速度的大小,让学生在实验中体会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作用,逐步认识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以下实验教学目标。

1:物理观念:(1)知道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2)知道重力加速度的大小。

2:科学思维:在实验中体会伽利略的逻辑推理思维。

3:科学探究:通过实验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4:科学态度与责任:培养学生乐于实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二、实验教学过程下面请随我一起走进实验教学过程。

课中共分为以下四个环节。

(一)辩论对话,课题引出教师提问:你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与轻重有关吗?就刚刚给出的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展开辩论。

邀请学生代表发言,以下是三位学生代表的观点和实验。

学生 1:我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与轻重有关。

把一个粉笔和一张纸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粉笔先落地,说明重的物体下落的快!学生 2:我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与轻重无关。

拿两张相同的纸,其中一个捏成纸团,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纸团先落地,可是两张纸一样重啊!说明物体下落的快慢和轻重是没有关系的。

学生 3:我也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与轻重无关。

我也拿两张纸,一张是练习本的封面,重一些,一张是练习本里面的纸,轻一些,我把轻一点的纸捏成一个纸团,两张纸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结果更轻的纸团先落地。

自由落体运动说课稿

自由落体运动说课稿

自由落体运动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自由落体运动”。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自由落体运动”是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五节的内容。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之后,对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进一步深入研究。

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常见的运动形式,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跳伞、蹦极等。

通过对自由落体运动的学习,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理解,还能为后续学习平抛运动等知识奠定基础。

本节课的教材内容主要包括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特点、性质以及自由落体加速度等方面。

教材通过实验探究和理论推导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逐步认识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二、学情分析在知识层面上,学生已经掌握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具备了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对于自由落体运动这种特殊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学生可能还存在一些模糊的认识。

在能力层面上,高一学生的思维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还有待提高。

在心理层面上,学生对物理实验充满好奇和兴趣,但在面对较为复杂的物理问题时,可能会出现畏难情绪。

三、教学目标基于以上的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知道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

(2)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和规律,能运用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了解自由落体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知道在地球上不同地方自由落体加速度的值略有不同。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

(2)通过理论推导,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在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

(2)通过对自由落体运动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自由落体运动》说课稿(发言)

《自由落体运动》说课稿(发言)

高中物理新课程《自由落体运动》说课稿齐市一中张丽杰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第五节《自由落体运动》,下面我将从教学分析、教学过程和教学反馈与调整三个环节说明我对本节课的理解和处理。

一、说教学分析1、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分析:新课程比较注重物理量引入、建立的过程,这也是为实现教学三维目标服务的。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非常重视概念、规律的探究过程,整章紧紧围绕研究匀变速运动规律而展开。

而“自由落体运动”是最常见的一种匀变速运动,教材的目的显然是把它作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例来处理。

由于学生对重的物体下落得快、轻的物体下落得慢的印象很深。

因此,教材的主体思想是经过实验分析,学习自由落体运动规律,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和思维能力,提高认识层次的目的。

本节课既是本章知识的复习课,培养学生思维的研究课,联系生活的应用课,也是后继学习的知识准备课。

因此在教材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2、学生情况及学习方法的分析:学生已经掌握了匀变速运动的规律和处理方法,可以说理论知识上已经没有什么障碍了,但是学生对重的物体下落得快、轻的物体下落得慢的日常生活经验印象很深。

因此,这个问题既是难点,也是教师应该抓住的思维碰撞的关键点。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探索的学习心态。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教学目标如下)3、教学三维目标的分析:1.知识与技能(1)认识自由落体运动,知道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理解自由落体运动是在理想条件下的运动。

(2)能用打点计时器得到相关的运动轨迹并能自主分析纸带上记录的位移与时间等信息。

(3)知道什么是自由落体的加速度及它的方向,了解在地球上的不同地方,重力加速度大小不同。

(4)掌握如何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推出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并能够运用自由落体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全国教师技能大赛一等奖《自由落体运动》说课稿

全国教师技能大赛一等奖《自由落体运动》说课稿

《自由落体运动》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来自***的**,我说课的课题是《自由落体运动》。

主要内容分为四个方面:对教材的分析,对教法、学法的确定,对教学程序的设计,以及对教学的反思。

下面我将分开对这四个方面做一下阐述。

首先是对教材的分析。

我将从以下三点展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教学目标以及教材的重难点。

首先是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我所讲授的内容是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直线运动第五节的内容。

自由落体运动作为一种生活中常见的特殊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复习和巩固,又加强了课本与生活的联系,另一方面自由落体运动是研究抛体运动的基础,学好它也为学习后面较复杂的运动打好基础。

课程标准对学生学习本节课的要求是初步了解物理学的特点和研究方法,体会物理学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据此我确定以下三维教学目标:学生通过对自由落体的概念和规律等基本内容的学习和掌握,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分析等基本技能和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地进行探究的科学态度和素养。

从教材的分析和教学目标确定的学习方向看来,学生如果把握住了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就把握住了本节课学习的要理,那么本节课的重点就是学生运用实验方法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难点是运用理想化模型方法抽象出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为探究规律打好基础。

在完成了教材的分析之后接下来说一下本节课我的教法和学法。

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学生已经掌握了运动学的基础知识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方法,但高一学生还欠缺一定的应用抽象的物理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严谨的逻辑思维,因此我对本节课的两个知识点分别采用启发引导和实验探究的教法,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层层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实验,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获取新知识的过程和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

第三个方面是我要重点说的内容,教学程序设计。

对于在空气中下落的物体,学生大多认为重的物体下落的比较快,因此我把重的物体是否一定下落的快作为本节课的一个起点。

全国教师技能大赛一等奖《自由落体运动》说课课件(另有配套说课稿下载)

全国教师技能大赛一等奖《自由落体运动》说课课件(另有配套说课稿下载)

总结回顾 布置作业
知识应用
讨论分析
实验探究 得规律
Page 22
教学设计
通过纸带数据的处理,分析自由落体 运动是否为匀加速直线运动,如果是,要 求出加速度的大小。
讨 论 分 析
s aT
2
Page
23
地球上不同地点的重力加速度
地点
赤道 广州 武汉 上海 东京 北京 纽约 莫斯科 北极
纬度
0° 23°06′ 30°33′ 31°12′ 35°43′ 39°56′ 40°40′ 55°45′ 90°
实验观察 得概念
总结回顾 布置作业
知识应用
讨论分析
实验探究 得规律
Page 20
教学设计
互动实验:学生探究 教师指导
实 验 探 究 得 规 律
Page
21
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 问题引入
教师引导 师生互动学习
师生共同探究 实验推导 教师提问 师生互动学习
亲身体验 形成感性认识
实验演示 深化认识
实验观察 得概念
总结回顾 布置作业
知识应用讨论分析来自实验探究 得规律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原因
忽略阻力物体下落是什么运动?
教师总结 学生分组实验探究 探究性游戏——人的反应时间测定
Page 9
自由落体运动具有什么规律?
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应用
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 问题引入
教师引导 师生互动学习
师生共同探究 实验推导 教师提问 师生互动学习
亲身体验 形成感性认识
实验演示 深化认识
总结回顾 布置作业
知识应用
讨论分析
实验探究 得规律
Page 25
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自由落体》一等奖说课稿3篇

高中物理《自由落体》一等奖说课稿3篇

1、高中物理《自由落体》一等奖说课稿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自由落体”,教学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一、教材分析教材是联系学生和老师之间的纽带。

《自由落体》节选自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2章第5节,本章是在之前运动基础上的补充,自由落体是一种特殊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本节课主要讲解了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和特点以及公式,为接下来研究特殊的运动打下铺垫,在整个高中课程中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学情分析了解学情,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才能具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任务。

我所面对的学生,对于自由落体运动,学生有一定感性和模糊的体会,但理解自由落体运动概念,还是有一定的困难。

但是他们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在教学方法中以老师引导和学生自主探究为主,可以加深学生对于自由落体运动的理解。

三、教学目标新课标要求教学目标是多元的,主要包括学会、会学、乐学三个维度,所以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及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验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在探究物体下落快慢的过程,树立科学严谨的态度,并通过实验操作激发学习兴趣。

四、重难点明确了教学目标,本课的重、难点就显而易见了,我的教学重点是,难点则是:重点: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特点和规律。

难点:自由下落快慢和重力大小无关。

五、教学方法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采用师生问答法,小组讨论法,课堂练习法等六、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教学设计最重要的部分,为此我将它分为导入,新课讲授,小结和作业4个部分。

1.引入新课为了使学生更好了解本节课的知识,我将采用故事导入的方式,向学生讲述伽利略比萨斜塔实验,进行提问引发学生思考物体下落的快慢是否与质量有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导入新课。

自由落体说课

自由落体说课
二、在完成了教材的分析之后我将对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高一的学生物理观察、实验探究、分析和概括能力已初步形成,也亲身体验到了物理知识与人们生活、生产的密切联系,对物理有了一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知识储备方面,通过前面章节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并会利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但生活中某些经验可能使学生存有重(密度大)的物体下落快的错误想法,将不利于自由落体运动这一物理概念的建立。
三、根据本节课的教材及学生情况我将采用如下教法和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实验演示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热情;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的过程,使他们对自由落体运动的认识由感性上升为理性,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再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法,通过动画丰富学生对自由落体运动的感性认识,深化规律的理解。
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运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结合观察法、猜测法,深入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做到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
第一个环节演示实验,导入新课。用粉笔、成熟度水果下落等简单例子,引起学生注意,引入新课。
第二个环节引导讨论,暴露错误。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白纸与小铁球下落情况。发现:铁球比纸片下落的快。进而引导学生讨论:物体下落的快慢与那些因素有关?从而暴露错误思想:重(密度大)的物体下落的快。
第三个环节纠正错误,正确理解。将纸片揉成纸团,重复之前的实验。认真观察后发现:纸团与铁球同时落地。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物体下落有快有慢?学生猜测:空气阻力影响。接下来我将用牛顿管实验验证猜想,导致纸片和铁球下落快慢不同的因素是空气阻力,并建立理想模型,进而给出自由落体的正确定义:不受其他因素影响,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称为自由落体运动,其速度与重力无关。
第四个环节规律探讨及应用。运用打点计时器,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分组讨论,引导学生进行数据处理及分析,进一步深化对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理解。再运用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测量反应时间,调动课堂气氛的同时,让学生做到做到学以致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指导学生 探究,调动学生积 极参与讨论,培养 学生学习物理的浓 厚兴趣; 2、培养学生的团 结合作精神与协作 意识,敢于积极探 索并能提出与别人 不同见解的能力。
教材分析 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采用以实验探究为主 的课堂教学模式 教法
学生为主体
学法 实验探究 观察实验 知识迁移
2、性质: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3、重力加速度:大小: 方向: 变化: 4、运动的规律:
v gt h v2 1 g t2 2 2gh
物体越重 下落越快
古希腊伟大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
实验一: 纸片与铁片 现象: 纸片落得慢
实验一: 纸团与铁片 现象: 纸团落得快
提出问题
匀加速直线 变加速直线
猜想与假设
加速度
实验检验
匀加速直线
分析评估
新课导入
新课教学
重力加速度 纬度 00 23006/ 30033/ 重力加速度 9.780 9.788 9.794
地点 赤道 广州 武汉
上海
东京 北京
31012/
35043/ 39056/
9.794
9.798 9.801
纽约
莫斯科
结论:与质量无关,与空气阻力有关。 实验三: 牛顿管实验 结论:只受重力时不同质量的物体下落快慢相同。
自由落体: 只在重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的运动。 条件: 1、初速度为零; 2、只受重力。 注意: 物体重力远大于空气阻力时,由静止开始 的运动,可近似看做自由落体运动。
40040/
55045/
9.803
9.816
新课导入
新课教学
知识迁移
v v0 at
1 2 x v0t at 2
v gt
a=g
v0=0
1 2 h gt 2
v v 2ax
2 2 0
v 2 gh
2
新课导入
新课教学
巩固练习
新课导入
新课教学
巩固练习
小结 布置作业
2.5 自由落体 1、定义:只受重力作用,由静止开始下落。
【核心素养】
2.5自由落体运动
教材分析
自 由 落 体 运 动
教学对象分析 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教材分析
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对象分析 教材地位、作用
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理想化模 能够比较熟练的运用匀变速直 型。知识上它是匀变速直线运 线运动规律;具初步的探究能 动特例,方法上渗透着理想化 力,对落体运动的认识仍停留 模型研究方法。 在感性层面。
教材分析 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1、自由落体的 定义; 2、自由落体运 动的性质及规 律。
通过实验探究 自由落体运动 的性质及自由 落体加速度。
教材分析 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过程与方法
Add Your Title 1、会根据现象 进行合理假设与 1、知道自由落体 猜想; 运动的定义及条件; 2、会分析实验 2、理解自由落体 数据并能归纳总 运动的规律; 结出物理规律; 3、理解重力加速 3、培养学生观 度,知道它的大小 察、思考以及与 和方向,了解它的 别人进行交流, 变化情况。 讨论的能力。
实验探究法 启发式问答法
电教媒体 实验器材
教师为主导
教材分析 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新课教学
新课导入
新课教学
纸片与光盘 的下落情况 与质量无关 与空气阻力有关 忽略空气阻力 时的下落情况 牛顿管实验
纸团与光盘 的下落情况
引入自由 落体
新课导入
新课教学
观察现象
什么性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