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管件表面积计算公式复习课程

钢管、管件表面积计算公式复习课程
钢管、管件表面积计算公式复习课程

钢管表面积计算公式?管道除锈、防腐、刷油计算公式预算必看

九、如何计较装备、管道除锈、刷油工程量?(1)装备简体、管道表面积计较公式:。

S=πDL(1-1)式中π--圆周率;D--装备或管道直径;L--装备筒体高或管道延伸米。(2)计较装备筒体、管道表面积时已包孕各种管件、阀门、人孔、管口凹凸部分,不再另外计较。

十、如何计较装备、管道防腐蚀工程量?(I)装备筒体、管道表面积计较公式为:S=πDL(1-2)

式中π--圆周率,取3.14;D--装备简体、管道直径(m);L--装备筒体、管道高或延伸米(m)。(2)装备上的人孔、管口所占面积不另计较,同时在计较装备表面积时也不扣除。

其工程量计较方法见下例。

十一、阀们、弯头和法兰?如何计较其防腐蚀工程量?阀们指在工艺管道上,可以兴许灵活控制管内介质流量的装置,统称阀们或阀件。弯头是用来改变管道的走向。常用弯头的弯曲角度为90°、45°和180°,180°弯头也称为U形弯管,也有用特殊角度的,但为数极少。法兰是工艺管道上起连接效用的一种部件。这类连接形式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如管道与工艺装备连接,管道上法兰阀门及附件的连接。采用法兰连接既有安装拆卸的灵活性,又有可靠的密封性。阀门、弯头、法兰表面积计较式如下。

(1)阀门表面积:S=πD×2.5DKN(1-3)式中D--直径;K一一系数,取1.05;N--阀门个数。

(2)弯头表面积:S=πD×1.5DK×2π/B×N (1-4)式中D--直径;K--系数,取1.05 N--弯头个数;B值取定为:90°弯头.B=4;45°弯头B=8

(3)法兰表面积:S=πD×1.5DKN(1-5)式中D--直径;K--系数,取1.05;N--法兰个数。

(4)装备和管道法兰翻边防腐蚀工程量计较式。S=π(D+A)A(1-6)式中D--直径;A--法兰翻边宽。

十二、如何计较绝热工程的工程量?(1)装备简体或管道绝热、防潮和保护层计较公式:V=π(D+1.033δ)X1.033δL(1-7)S=π(D+2.18δ+0.0082)L(1-8)式中V--绝热层体积;S--绝热层面积;D--直径;1.033、2.1--调解系数;d--绝热层厚度;L--装备筒体或管道长;0.0082--捆扎线直径或钢带厚。(2)伴热管道绝热工程量计较式:

1)单管伴热或双管伴热(管径不异,夹角小于900时):D`=D1+D2+(10~20mm)

式中D`--伴热管道综合值;D1--主管道直径;D2--伴热管道直径;(10~20mm)--主管道与伴热管道之间的间隙。2)双管伴热(管径不异,夹角大于90°时):

D`=D1+1.5D2+(10~20mm)(1-10)3)双管伴热(管径不同,夹角小于90°时):D`=D1+1.5D2+(10~20mm)(1-1)式中D`--伴热管道综合值;D1--主管道直

径。将上述D`计较结果分别代人公式(1-7)、(1-8)计较出伴热管道的绝热层、防潮层和保护层工程量。(3)装备封头绝热、防潮和保护层工程量计较式:

V=[(D+1.033δ)/2]2π×1.033δ×1.6N(1-12)S=[(D+2.1δ)/2]2π×1.6N(1-1 3)13.啥子是绝热工程?绝热工程是将绝热质料用人工或机械方法捆绑、环绕缠磨或浇注、喷镀在装备、管道、金属结构或其他物体表面上以达到绝热效果的施工全过程。

14.刷油工程和防腐蚀工程中装备、管道,一般金属结构、管廊钢和H型钢分别以啥子为计量单元?刷油工程和防腐蚀工程中装备、管道以"m2"为计量单元。一般金属结构和管廊钢结构以"kg"为计量单元;H型钢制结构(包孕大于400mm以上的型钢)以"10 m2"为计量单元。15.如何计较装备、管道内壁防腐蚀工程量?计较装备、管道内壁防腐蚀工程量时,当壁厚大于等于10mm时,按其内径计较;当壁厚小于10mm时,按其外径计较。16.为啥子喷射除锈在变更级别标准时,其人工、质料和机械应乘以相关系数?一般除锈的下一步就是涂层,涂层的基层处理要求与漆片的品种、建筑构件的质料和重要性有关。例如,富锌类漆片对金属基层除锈的要求比力高,带锈底漆可以在不彻底除锈的基层上涂装,湿固化型漆片对基层或环境要求一定的湿度,重要的、高耸的钢结构或处于严重腐蚀前提下的钢结构的基层除锈要求较高等。在确定漆片方案时,应包孕对基层处理的要求。实际问题实际阐发,尽量削减不须要的浪费,当除锈级别较高时,人工、质料、机械用度为了定量处理乘以1个系数1.1,反之,当除锈级别不够高时,可乘以系数0.9。17.如何计较人工除锈工程量?人工除锈时,管道和金属结构应区分锈蚀不同等级;装备区分锈蚀不同等级和直径大小;管道和装备均以"10 m2"为单元计较;金属结构以质量"100kg"为单元计较。18.如何计较砂轮机除锈工程量?砂轮机除锈,即半机械化除锈。金属面区分锈蚀等级以"10 m2"计较。19.如何计较喷砂除锈工程量?工程量计较:(1)装备区分直径大小,按内壁,外壁划份子项目,以"10 m2"为单元计较。(2)管道按内、外壁划份子项目,以"10 m2"为单元计较。(3)金属结构按其质量,以"100kg"为单元计较。

(4)气柜有分喷石英砂和喷河砂之分,分别按水槽壁板、水槽底板、中罩板、金属结构划份子目,除金属结构按质量以"100kg"为单元计较外,其余均按面积以"10m2"为单元计较。20.如何计较化学除锈工程量?化学除锈,又称酸洗除锈。金属表面分为一般和特殊两种,分别以10m2为单元计较。21.钢筋除锈有哪些方法?啥子情况下应降级使用或剔除不用?钢筋的表面应洁净。油渍、漆污和用锤敲击时能剥落的浮皮、铁锈等应在使用前清除干净。在烧焊前,焊点处的水锈应清除干净。钢筋的除锈,一般可通过以下两种方法:一是在钢筋冷拉或钢丝调直过程当中除锈,对大量钢筋的除锈较为经济省力;二是用机械方法除锈,如采用电动除锈机除锈,对钢筋的局部除

锈较为方便。这个之外,还可采用手工除锈(用钢丝刷、砂盘)、喷砂和酸洗除锈等。电动除锈机,如图1-3所示。该机的圆盘钢丝刷有成品供应,也可用废钢丝蝇头拆开编成,其直径为20~30cm、厚度为5~15cm、转速为1000r/min左右,电动机功率为1.0~1.5kw。为了削减除锈时尘埃飞扬,应装设排尘罩和排尘管道。在除锈过程当中发现钢筋表面的氧化铁皮鳞落现象严重并已损伤钢筋截面,或在除锈后钢筋表面有严重的麻坑,斑点伤蚀截面时,应降级使用或剔除不用。22.除锈工程量计较应注意哪些事项?除锈工程量计较注意事项:(1)各种管件、阀件及装备上人孔、管口、凸凹部分的除锈已综合思量在定额内,不得另行计较。(2)除微锈(标准氧化皮完全紧附,仅有少量锈点)时,按轻锈定额的人工、质料,机械乘以系数0.2计较。

(3)对设计没有明确提出除锈级别要求的一般工业工程,其除锈应按人工除锈项目中的人工乘以系数0.2计较。(4)采暖系统中暖气片除锈工作的内容不包孕在定额内,要是发生时应另行计较。23.如何计较灯杆、灯架手工除锈工程量?灯杆、灯架手工除锈工程量,按不同锈蚀程度(轻锈、中锈),以除锈的面积计较,计量单元为10m2。

24.薄钢板风管及吊托支架的加固框除锈是否包孕在定额内?定额不包孕其除锈,具体使用可按定额说明的划定执行。25.采暖系统中暖气片除锈工作的内容是否包孕在定额内?采暖系统中暖气片除锈工作的内容不包孕在定额内,要是发生时另行计较。

26.除去金属表面上的油脂、铁锈、氧化皮等杂物,允许有紧附的氧化皮、锈蚀产物或旧漆存在的旧锈质量等级属于几级标准?除去金属表面上的油脂、铁锈、氧化皮等杂物,允许有紧附的氧化皮、锈蚀产物或旧漆存在的旧锈质量等级属于四级标准。27.刷油、防腐工程量与除锈工程量是怎样一种关系?刷油、防腐工程量与除锈工程量应一致。28.装备、管道除锈、刷油、防腐工程量计较单元不异吗?装备、管道除锈、刷油、防腐工程量计较单元不异,均以"m2"为计较单元。29.砂轮机除锈项目,适用于啥子专业?适用于除"长输管道"外的其他各专业。30.啥子是二次除锈,其要求是怎样的?二次除锈是指已经过一次除锈处理后的因为施工过程当中对除锈要求较高,再次除锈的过程。二次除锈要求对一次除锈的不合格的处所举行细节处理。二次除锈要求除锈认真、仔细、除锈方法可采用人工、机械、化学方法,一般不采用人工除锈,因为人工除锈往往达不到二次除锈的要求。31.在工业管道中,管道和安装支架的喷砂除锈、刷油、绝热应执行啥子定额?在工业管道中,管道和安装支架的喷砂除锈、刷油、绝热应执行《刷油、防腐蚀、绝热工程》的定额。32.钢管酸洗除锈是怎样举行的?钢管酸洗除锈一般用硫酸或盐酸举行。硫酸浓度一般为l0%~15%,在室温下浸泡15~60min,如将酸液加热到60~80℃,除锈较着加快。配制硫酸溶液时,应把硫酸徐徐倒入水中,严禁把水倒入硫酸中。盐酸浓度一般为10%~15%,

各种钢管重量计算公式48933

各种钢管(材)重量计算通用公式大全 (圆管)钢管的重量=0.25×π×(外径平方-内径平方)×L×钢铁比重其中:π = 3.14 ;L=钢管长度钢铁比重取7.8 所以,钢管的重量=0.25×3.14 ×(外径平方-内径平方)×L×7.8 * 如果尺寸单位取米(M),则计算的重量结果 为公斤(Kg) 钢的密度为: 7.85g/cm3 (圆管)钢管每米的理论重量(钢的密度为7.85kg/dm3)计算公式: W=0.02466(D-S)S 式中:W--钢管每米理论重量,kg/m; D--钢管的公称外径,mm; S--钢管的公称壁厚,mm。 钢材理论重量计算 钢材理论重量计算的计量单位为公斤( kg )。其基本公式为: W(重量,kg )=F(断面积 mm2)×L(长度,m)×ρ(密度,g/cm3)×1/1000 各种钢材理论重量计算公式如下: 圆钢盘条(kg/m) W= 0.006165 ×d×d d = 直径mm 直径100 mm 的圆钢,求每m 重量。每m 重量= 0.006165 ×1002=61.65kg 螺纹钢(kg/m) W= 0.00617 ×d×d d= 断面直径mm 断面直径为12 mm 的螺纹钢,求每m 重量。每m 重量=0.00617 ×12 2=0.89kg 方钢(kg/m) W= 0.00785 ×a ×a mm 边宽a= 边宽20 mm 的方钢,求每m 重量。每m 重量= 0.00785 ×202=3.14kg 扁钢(kg/m) W= 0.00785 ×b ×d b= 边宽mm d= 厚mm 边宽40 mm ,厚5mm 的扁钢,求每m 重量。每m 重量= 0.00785 ×40 ×5= 1.57kg 六角钢(kg/m) W= 0.006798 ×s×s s= 对边距离mm 对边距离50 mm 的六角钢,求每m 重量。每m 重量= 0.006798 ×502=17kg

所有图形的面积-体积-表面积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直径=半径×2 半径=直径÷2 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 圆周率×半径×2 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长方体的表面积= (长×宽+长×高+宽×高)×2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圆的周长×高 圆柱的表面积=上下底面面积+侧面积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3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 的体积=底面积×高 平面图形 名称符号周长C和面积S 正方形a—边长C=4a S=a2 长方形a和b-边长C=2(a+b) S=ab 三角形a,b,c-三边长 h-a边上的高 s-周长的一半 A,B,C-内角 其中s=(a+b+c)/2 S=ah/2 =ab/2·sinC =[s(s-a)(s-b)(s-c)]1/2 =a2sinBsinC/(2sinA) 四边形d,D-对角线长 α-对角线夹角S=dD/2·sinα

平行四边形a,b-边长 h-a边的高 α-两边夹角S=ah =absinα 菱形a-边长 α-夹角 D-长对角线长 d-短对角线长S=Dd/2 =a2sinα 梯形a和b-上、下底长 h-高 m-中位线长S=(a+b)h/2 =mh 圆r-半径 d-直径C=πd=2πr S=πr2 =πd2/4 扇形r—扇形半径 a—圆心角度数

C=2r+2πr×(a/360) S=πr2×(a/360) 弓形l-弧长 b-弦长 h-矢高 r-半径 α-圆心角的度数S=r2/2·(πα/180-sinα)=r2arccos[(r-h)/r] - (r-h)(2rh-h2)1/2 =παr2/360 - b/2·[r2-(b/2)2]1/2 =r(l-b)/2 + bh/2 ≈2bh/3 圆环R-外圆半径 r-内圆半径 D-外圆直径 d-内圆直径S=π(R2-r2) =π(D2-d2)/4 椭圆D-长轴 d-短轴S=πDd/4 立方图形 名称符号面积S和体积V

各种钢管重量计算公式

各种钢管(材)重量计算通用公式大全 (圆管)钢管的重量=0.25 X n X (外径平方-内径平方)X L X钢铁比重其中:n =3.14 ; L=钢管长度钢铁比重取7.8所以,钢管的重量=0.25 X 3.14 X (外径平方-内径平方)X L X 7.8 *如果尺寸单位取米(M ,则计算的重量结果为公斤(Kg) 钢的密度为:7.85g/cm3 (圆管)钢管每米的理论重量(钢的密度为7.85kg/dm3)计算公式: W=0.02466(D-S)S 式中:W--钢管每米理论重量,kg/m; D-- 钢管的公称外径,mm;S-- 钢管的公称壁厚,mm。 钢材理论重量计算 钢材理论重量计算的计量单位为公斤(kg )。其基本公式为: W(重量,kg )=F(断面积mm2 X L(长度,m)X p (密度,g/cm3)X 1/1000 各种钢材理论重量计算公式如下: 圆钢盘条(kg/m) W= 0.006165 X d X d d = 直径mm 直径100 mm 的圆钢,求每m 重量。每m 重量= 0.006165 X1002=61.65kg 螺纹钢(kg/m) W= 0.00617 X d X d d= 断面直径mm 断面直径为12 mm 的螺纹钢,求每m 重量。每m 重量=0.00617 X12 2=0.89kg 方钢(kg/m) W= 0.00785 XaX a a= 边宽mm 边宽20 mm 的方钢,求每m 重量。每m 重量= 0.00785 X202=3.14kg 扁钢 (kg/m)

W= 0.00785 X b X d b= 边宽mm d= 厚mm 边宽40 mm,厚5mm的扁钢,求每m重量。每m重量=0.00785 X 40 X 5= 1.57kg 六角钢 (kg/m) W= 0.006798 X s X s s= 对边距离mm 对边距离50 mm 的六角钢,求每m 重量。每m 重量= 0.006798 X502=17kg 八角钢 (kg/m) W= 0.0065 X s X s s= 对边距离mm 对边距离80 mm的八角钢,求每m重量。每m重量=0.0065 X 802=41.62kg 等边角钢 (kg/m) =0.00785 X [d (2b - d ) +0.215 (R2 - 2r 2 )] b= 边宽d= 边厚R= 内弧半径r= 端弧半径 求20 mm X 4mm等边角钢的每m重量。从冶金产品目录中查出4mm X 20 mm 等边角钢的R 为3.5 ,r 为1.2 ,则每m 重量= 0.00785 X[4 X(2 X20 - 4 )+0.21 5 X(3.52 - 2 X1.2 2 )]=1.15kg 不等边角钢( kg/m) W= 0.00785 X[d (B+b - d )+0.215 (R2 - 2 r 2 )] B= 长边宽b= 短边宽d= 边厚R= 内弧半径r= 端弧半径 求30 mm X 20mm X 4mm不等边角钢的每m重量。从冶金产品目录中查出30 X20 X4 不等边角钢的R 为3.5 ,r 为1.2 ,则每m 重量= 0.00785 X[4 X(30+20 - 4 )+0.215 X(3.52 - 2 X1.2 2 )]=1.46kg 槽钢 ( kg/m)

管道支吊架设计及计算

浅谈管道门字型支吊架的设计及计算 【文 摘】 用来支撑管道的结构叫管道支吊架,管道在敷设时都必须对管子进 行固定或支承,固定或支承管子的构件是支吊架。在机电工程里,管道支架是分布广、数量大、种类繁多的安装工事,同时管道支吊架的设计和安装对管道及其附件施工质量的好坏取决定性作用。如何采用安全适用、经济合理、整齐美观的管道支吊架是机电安装工程的一个重点。 【关键词】 管道布置 管道跨距 管架分析 管架内力计算 一、 管道的布置 对管道进行合理的深化和布置是管道支吊架设计的前提条件。欲设计安全使用、经济合理、整洁美观的管道支吊架,首先需对管道进行合理的布置,其布置不得不考虑以下参数: 1. 管道布置设计应符合各种工艺管道及系统流程的要求; 2. 管道布置应统筹规划,做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满足施工、操作、维 修等方面的要求,并力求整齐美观; 3. 在确定进出装置(单元)的管道的方位与敷设方式时,应做到内外协调; 4. 管道宜集中成排布置,成排管道之间的净距(保温管为保温之间净距) 不应小于50mm 。 5. 输送介质对距离、角度、高差等有特殊要求的管道以及大直径管道的布 置,应符合设备布置设计的要求,并力求短而直,切勿交叉; 6. 地上的管道宜敷设在管架或管墩上,在管架、管墩上布置管道时,宜使 管架或管墩所受的垂直荷载、水平荷载均衡; 7. 管道布置应使管道系统具有必要的柔性,在保证管道柔性及管道对设备、 机泵管口作用力和力矩不超出过允许值的惰况下,应使管道最短,组成件最少; 8. 应在管道规划的同时考虑其支承点设置,并尽量将管道布置在距可靠支 撑点最近处,但管道外表面距建筑物的最小净距不应小于100mm ,同时应尽量考虑利用管道的自然形状达到自行补偿; 9. 管道布置宜做到“步步高”或“步步低”,减少气袋或液袋。不可避免 时应根据操作、检修要求设置放空、放净。 二、 管架跨距 管架的跨距的大小直接决定着管架的数量。跨距太小造成管架过密,管架数量增多,费用增高,故需在保证管道安全和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尽可能增大管道的跨距,降低工程费用。但是管架跨距又受管道材质、截面刚度、管道其它作用何载和允许挠度等的影响,不可能无限的扩大。所以设计管道的支吊架应先确定管架的最大跨距,管架的最大允许跨距计算应按强度和刚度两个条件分别计算,取其小值作为推荐的最大允许跨距。 1. 按强度条件计算的管架最大跨距的计算公式: []t W q L δφ124 .2max =

钢管重量计算公式

钢管重量计算公 式 圆管重量计算公式 公式:kg/m = (Od - Wt) * Wt * 0.02466 其中Od是外径Wt是壁厚kg/m=(钢管外径-钢管壁厚)*钢管壁厚*0.02466 od代表钢管外径,wt代表壁厚 方管和矩形管重量计算公式 a.方管:公式:kg/m = (Oc - 4Wt) * Wt * 0.00785 其中:Oc是外周长,Wt是壁厚;正方形Oc=4*a 长方形Oc=2a+2b a,b是边长 Kg/m=(外周长-4边壁厚之和)*壁厚*0.00785 Kg/m=(Oc=2a+2b)-壁厚之和)*壁厚*0.00785 公司常年经营宝钢、包钢、、冶钢、鞍钢、、等各大钢厂优质无缝钢管。公司主营各种规格的高压锅炉管、中低压锅炉管、石油裂化管、化肥设备专用管、船舶用管、地质管、液压支柱管、管线管、流体管、结构管. 电力用管、不锈钢管、合金管等各行业用大小口径及特殊材质、特殊规格、特殊用途、薄厚壁无缝钢管,各种进口合金管等。材质为:10#、20G、35#、45#、20#、16Mn、27SiMn、12Cr1MoV、15CrMo、35CrMo、40Cr、10CrMo910、A335P22、A335P11、STFA23 、10CrMo910等。执行标准: GB/8162-99、GB/8163-99、GB/3807-99、GB/5310-99、 GB/9948-88、GB/6479-86、GB/T5312-1999、ASTMA53、A106、API、API5CT、API5L等。

1. 钢材的理论重量 钢材的理论重量是按钢材的公称尺寸和密度(过去称为比重)计算得出的重量称之为理论重量。这与钢材的长度尺寸、截面面积和尺寸允许偏差有直接关系。由于钢材在制造过程中的允许偏差,因此用公式计算的理论重量与实际重量有一定出入,所以只作为估算时的参考。 2. 钢材的实际重量 钢材实际重量是指钢材以实际称量(过磅)所得的重量,称之为实际重量。实际重量要比理论重量准确。 3. 钢材重量的计算方法 ⑴毛重是“净重”的对称,是钢材本身和包装材料合计的总重量。运输企业计算运费时按毛重计算。但钢材购销中是按净重计算 。 ⑵净重是“毛重”的对称。钢材毛重减去包装材料重量后的重量,即实际重量,称之为净重。在钢材购销中一般按净重计算。 ⑶皮重钢材包装材料的重量,称之为皮重 。 ⑷重量吨按钢材毛重计算运费时使用的重量单位。其法定计量单位为吨(1000kg),还有长吨(英制重量单位1016.16kg)、短吨(美制重量单位907.18kg) 。 ⑸计费重量亦称“计费吨”或“运费吨”。运输部门收取运费的钢材重量。不同的运输方式,有不同的计算标准和方法。如铁路整车运输,一般以所使用的货车标记载重作为计费重量。公路运输则是结合车辆的载重吨位收取运费。铁路、公路的零担,则以毛重若干公斤为起码计费重量,不足时进整。

管道支吊架设计及计算

【文 摘】 用来支撑管道的结构叫管道支吊架,管道在敷设时都必须对管子进 行固定或支承,固定或支承管子的构件是支吊架。在机电工程里,管道支架是分布广、数量大、种类繁多的安装工事,同时管道支吊架的设计和安装对管道及其附件施工质量的好坏取决定性作用。如何采用安全适用、经济合理、整齐美观的管道支吊架是机电安装工程的一个重点。 【关键词】 管道布置 管道跨距 管架分析 管架内力计算 一、 管道的布置 对管道进行合理的深化和布置是管道支吊架设计的前提条件。欲设计安全使用、经济合理、整洁美观的管道支吊架,首先需对管道进行合理的布置,其布置不得不考虑以下参数: 1. 管道布置设计应符合各种工艺管道及系统流程的要求; 2. 管道布置应统筹规划,做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满足施工、操作、维 修等方面的要求,并力求整齐美观; 3. 在确定进出装置(单元)的管道的方位与敷设方式时,应做到内外协调; 4. 管道宜集中成排布置,成排管道之间的净距(保温管为保温之间净距) 不应小于50mm 。 5. 输送介质对距离、角度、高差等有特殊要求的管道以及大直径管道的布 置,应符合设备布置设计的要求,并力求短而直,切勿交叉; 6. 地上的管道宜敷设在管架或管墩上,在管架、管墩上布置管道时,宜使 管架或管墩所受的垂直荷载、水平荷载均衡; 7. 管道布置应使管道系统具有必要的柔性,在保证管道柔性及管道对设备、 机泵管口作用力和力矩不超出过允许值的惰况下,应使管道最短,组成件最少; 8. 应在管道规划的同时考虑其支承点设置,并尽量将管道布置在距可靠支 撑点最近处,但管道外表面距建筑物的最小净距不应小于100mm ,同时应尽量考虑利用管道的自然形状达到自行补偿; 9. 管道布置宜做到“步步高”或“步步低”,减少气袋或液袋。不可避免 时应根据操作、检修要求设置放空、放净。 二、 管架跨距 管架的跨距的大小直接决定着管架的数量。跨距太小造成管架过密,管架数量增多,费用增高,故需在保证管道安全和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尽可能增大管道的跨距,降低工程费用。但是管架跨距又受管道材质、截面刚度、管道其它作用何载和允许挠度等的影响,不可能无限的扩大。所以设计管道的支吊架应先确定管架的最大跨距,管架的最大允许跨距计算应按强度和刚度两个条件分别计算,取其小值作为推荐的最大允许跨距。 1. 按强度条件计算的管架最大跨距的计算公式: []t W q L δφ124 .2max = L max ——管架最大允许跨距(m )

些数学的体积和表面积计算公式

一些数学的体积和表面积计算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直径=半径×2 半径=直径÷2 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 圆周率×半径×2 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圆的周长×高 圆柱的表面积=上下底面面积+侧面积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3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平面图形 名称符号周长C和面积S 正方形 a—边长 C=4a S=a2 长方形 a和b-边长 C=2(a+b) S=ab 三角形 a,b,c-三边长 h-a边上的高 s-周长的一半A,B,C-内角其中s=(a+b+c)/2 S=ah/2=ab/2·sinC=[s(s-a)(s-b)(s-c)]1/2=a2sinBsinC/( 2sinA) 四边形 d,D-对角线长 α-对角线夹角 S=dD/2·sinα 平行四边形 a,b-边长 h-a边的高 α-两边夹角 S=ah =absinα 菱形 a-边长α-夹角 D-长对角线长 d-短对角线长 S=Dd/2 =a2sinα 梯形 a和b-上、下底长 h-高 m-中位线长 S=(a+b)h/2=mh 圆 r-半径 d-直径 C=πd=2πr S=πr2 =πd2/4 扇形 r—扇形半径a—圆心角度数 C=2r+2πr×(a/360) S=πr2×(a/360) 弓形 l-弧长 b-弦长 h-矢高 r-半径

方管理论重量表 计算公式

方管理论重量表、计算公式 方管理论重量表、计算公式? 型号理论重量(kg/m)型号理论重量(kg/m)20*20*1.20.7550*30*2.5 3.02 25*25*1.20.9450*30*3 3.6 40*40*2 2.2950*32*2 2.2 40*40*2.5 3.0250*35*2.5 3.32 40*40*4 4.6855*38*2 2.8 50*50*2.5 3.8160*40*2.5 3.81 50*50*3 4.4460*40*3 4.44 50*50*4 5.7460*40*4 5.74

60*60*2.5 4.5270*50*47.02 60*60*3 5.3880*60*37.09 60*60*47.0280*60*48.22 70*70*48.2280*60*510.25 70*70*510.290*40*2.5 5.19 80*80*49.9690*60*510.47 80*80*613.85100*60*37.3 100*100*411.65100*60*49.16 100*100*823100*60*511.53 120*120*414.16100*60*4.514.41 160*160*4.519.2160*80*4.515.84 220*80*6????27.1

计算公式:4x壁厚x(边长-壁厚)x7.85?其中,边长和壁厚都以毫米为单位,直接把数值代入上述公式,得出即为每米方管的重量,以克为单位。? 如30x30x2.5毫米的方管,按上述公式即可算出其每米重量为:? 4x2.5x(30-2.5)x7.85=275x7.85=2158.75克,即约2.16公斤? 当壁厚和边长都以毫米为单位时,4x壁厚x(边长-壁厚)算出的是每米长度方管的体积,以立方厘米为单位,再乘以铁的比重每立方厘米7.85克,得出即为每米方管以克为单位的重量。 管理论重量表计算公式:4x壁厚x(边长-壁厚)x7.85?其中,边长和壁厚都以毫米为单位,直接把数值代入上述公式,得出即为 每米方管的重量,以克为单位。? 如30x30x2.5毫米的方管,按上述公式即可算出其每米重量为:? 4x2.5x(30-2.5)x7.85=275x7.85=2158.75克,即约2.16公斤? 当壁厚和边长都以毫米为单位时,4x壁厚x(边长-壁厚)算出的是每米长度方管的体积,以立方厘米为单位,再乘以铁的比重每 立方厘米7.85克,得出即为每米方管以克为单位的重量。

无缝钢管重量计算的公式

无缝钢管重量计算的公式 (1):钢的密度为1.85kg/dm2,钢管每米重量的计算公式为:W(kg/m)=0.02466*壁厚* (外径-壁厚) (2):不锈钢管每米重量的计算公式:W (kg/m)=0.02491*壁厚* (外径一壁厚) (3):冷拔无缝矩形钢管的计算方式:W (kg/m)=边长*4*厚度*0.00785 无缝钢管承受压力计算公式方法 一:以知无缝管无缝钢管外径规格壁厚求能承受压力计算方法(钢管不同材质抗拉强度不同) 压力=(壁厚X 2 X钢管材质抗拉强度)/ (外径X系数) 二:以知无缝管无缝钢管外径和承受压力求壁厚计算方法: 壁厚=(压力*外径*系数)/ (2*钢管材质抗拉强度) 三:钢管压力系数表示方法: 压力P<7Mpa系数S=8 7 <钢管压力P<17.5系数S=6 压力P>17.5系数S=4 钢管理论重量表 注:计算常用型材理论重量计算公式:m=F X L Xp m—质量Kg ; F—断面积m2/m ; L —长度m ; p—密度*Kg/m3 ☆其中:F断面积计算方法: 1、方钢F= a2 2、钢管F=3.1416X$(D- $)D —直径$—厚度

密度: 钢材:7.85*103 kg/m3 铝:2.5?2.95*103 铜:8.45 ?8.9*103 铸铁:6.6?7*103 尼龙:1.04- 1.15*103 无缝钢管承受压力计算公式方法 一:以知无缝管无缝钢管外径规格壁厚求能承受压力计算方法管不同 (钢材质抗拉强度不同) 压力=(壁厚*2*钢管材质抗拉强度)/ (外径*系数)二:以知无缝管无缝钢管外径和承受压力求壁厚计算方法: 壁厚=(压力*外径*系数)/(2*钢管材质抗拉强度)三:钢管压力系数表示方法: 压力P<7Mpa 系数S=8 7 <钢管压力P<17.5系数S=6 注:计算常用型材理论重量计算公式:m=FK L Xp m—质量Kg ; F—断面积m2/m ; L —长度m ; p—密度*Kg/m3 ☆其中:F断面积计算方法: 1、方钢F= a2

方管重量计算公式

方管重量计算公式 方管重量计算公式;4 x 壁厚x (边长-壁厚) x 7.85 其中,边长和壁厚都以毫米为单位,直接把数值代入上述公式,得出即为每米Q235方管的重量,以克为单位。如30 x 30 x 2.5毫米的方管,按上述公式即可算出其每米重量为: 4 x 2.5 x (30-2.5) x 7.85=275 x 7.85=2158.75克,即约2.16公斤. 当壁厚和边长都以毫米为单位时,4 x壁厚x (边长-壁厚)算出的是每米长度方管的体积,以立方厘米为单位,再乘以铁的比重每立方厘米7.85克,得出即为每米方管以克为单位的重量。 方紫铜棒重量(千克)=0.0089×边宽×边宽×长度 方黄铜棒重量(千克)=0.0085×边宽×边宽×长度 方铝棒重量(千克)=0.0028×边宽×边宽×长度 六角紫铜棒重量(千克)=0.0077×对边宽×对边宽×长度 六角黄铜棒重量(千克)=0.00736×边宽×对边宽×长度 六角铝棒重量(千克)=0.00242×对边宽×对边宽×长度 方钢重量(千克)=0.00785×边宽×边宽×长度 角钢重量(千克)=0.00785×(边宽+边宽-边厚)×边厚×长度 钢板重量(千克)=7.85×厚度×面积 钢管重量(千克)=0.02466×壁厚×(外径-壁厚)×长度 扁钢重量(千克)=0.00785×厚度×边宽×长度 紫铜板重量(千克)=0.0089×厚×宽×长度 黄铜板重量(千克)=0.0085×厚×宽×长度 铝板重量(千克)=0.00171×厚×宽×长度 圆铝棒重量(千克)=0.0022×直径×直径×长度 圆紫铜管重量(千克)=0.028×壁厚×(外径-壁厚)×长度 圆黄铜管重量(公斤)=0.0267×壁厚×(外径-壁厚)×长度 圆铝管重量(千克)=0.00879×壁厚×(外径-壁厚)×长度 六角钢重量(千克)=0.0068×对边宽×对边宽×长度 八角钢重量(千克)=0.0065×对边宽×对边宽×长度 圆紫铜棒重量(千克)=0.00698×直径×直径×长度

体积和表面积计算公式

体积和表面积计算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直径=半径×2 半径=直径÷2 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 圆周率×半径×2 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圆的周长×高 圆柱的表面积=上下底面面积+侧面积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3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平面图形 名称符号周长C和面积S 正方形a—边长C=4a S=a2 长方形a和b-边长C=2(a+b) S=ab 三角形a,b,c-三边长h-a边上的高s-周长的一半A,B,C-内角其中s=(a+b+c)/2 S=ah/2=ab/2·sinC=[s(s-a)(s-b)(s-c)]1/2=a2sinBsinC/(2sinA) 四边形d,D-对角线长 α-对角线夹角S=dD/2·sinα 平行四边形a,b-边长h-a边的高 α-两边夹角S=ah =absinα 菱形a-边长α-夹角D-长对角线长 d-短对角线长S=Dd/2 =a2sinα 梯形a和b-上、下底长 h-高m-中位线长S=(a+b)h/2=mh 圆r-半径d-直径C=πd=2πr S=πr2 =πd2/4 扇形r—扇形半径a—圆心角度数 C=2r+2πr×(a/360) S=πr2×(a/360) 弓形l-弧长b-弦长h-矢高r-半径 α-圆心角的度数S=r2/2·(πα/180-sinα)

各种钢管重量计算公式

各种钢管(材)重量计算通用公式大全 钢管的重量=0.25×π×(外径平方-内径平方)×L×钢铁比重其中:π = 3.14 L=钢管长度钢铁比重取7.8 所以,钢管的重量=0.25×3.14×(外径平方-内径平方)×L×7.8 * 如果尺寸单位取米(M),则计算的重量结果为公斤(Kg ) 钢的密度为: 7.85g/cm3 钢管每米的理论重量(钢的密度为7.85kg/dm3)计算公式: W=0.02466(D-S)S 式中:W--钢管每米理论重量,kg/m; D--钢管的公称外径,mm; S--钢管的公称壁厚,mm。 钢材理论重量计算 钢材理论重量计算的计量单位为公斤( kg )。其基本公式为: W(重量,kg )=F(断面积mm2)×L(长度,m)×ρ(密度,g/cm3)×1/1000 各种钢材理论重量计算公式如下: 圆钢盘条(kg/m) W= 0.006165 ×d×d d = 直径mm 直径100 mm 的圆钢,求每m 重量。每m 重量= 0.006165 ×1002=61.65kg 螺纹钢(kg/m) W= 0.00617 ×d×d d= 断面直径mm 断面直径为12 mm 的螺纹钢,求每m 重量。每m 重量=0.00617 ×12 2=0.89kg 方钢(kg/m) W= 0.00785 ×a ×a a= 边宽mm

边宽20 mm 的方钢,求每m 重量。每m 重量= 0.00785 ×202=3.14kg 扁钢(kg/m) W= 0.00785 ×b ×d b= 边宽mm d= 厚mm 边宽40 mm ,厚5mm 的扁钢,求每m 重量。每m 重量= 0.00785 ×40 ×5= 1.57kg 六角钢(kg/m) W= 0.006798 ×s×s s= 对边距离mm 对边距离50 mm 的六角钢,求每m 重量。每m 重量= 0.006798 ×502=17kg 八角钢(kg/m) W= 0.0065 ×s ×s s= 对边距离mm 对边距离80 mm 的八角钢,求每m 重量。每m 重量= 0.0065 ×802=41.62kg 等边角钢(kg/m) = 0.00785 ×[d (2b – d )+0.215 (R2 – 2r 2 )] b= 边宽 d= 边厚 R= 内弧半径 r= 端弧半径 求20 mm ×4mm 等边角钢的每m 重量。从冶金产品目录中查出4mm ×20 mm 等边角钢的R 为3.5 ,r 为1.2 ,则每m 重量= 0.00785 ×[4 ×(2 ×20 –4 )+0.215 ×(3.52 – 2 ×1.2 2 )]=1.15kg 不等边角钢(kg/m) W= 0.00785 ×[d (B+b – d )+0.215 (R2 – 2 r 2 )] B= 长边宽 b= 短边宽 d= 边厚 R= 内弧半径 r= 端弧半径 求30 mm ×20mm ×4mm 不等边角钢的每m 重量。从冶金产品目录中查出30 ×20 ×4 不等边角钢的R 为3.5 ,r 为1.2 ,则每m 重量= 0.00785 ×[4 ×(30+20 – 4 )+0.215 ×(3.52 – 2 ×1.2 2 )]=1.46kg

钢管重量计算公式

正方形和长方形(矩形)截面碳钢钢管:每米重量单位: kg/m(千克/米) & lb/ft(磅/英尺) 常用方矩管计算公式为:(长+宽)×2÷3.14-厚度×厚度×0.02466= kg/m 公式二:kg/m = (Oc - 4Wt) * Wt * 0.00785 其中:Oc是钢管外周长,Wt是钢管壁厚; 正方形Oc=4*a ; 长方形Oc=2a+2b a,b是边长通俗的解释为:4x壁厚x(边长-壁厚)x7.85 其中,方管边长和壁厚都以毫米为单位,直接把数值代入上述公式,得出即为每米方管的重量,以克为单位。 钢管重量计算公式 [(外径-壁厚)*壁厚]*0.02466=kg/米(每米的重量) 方矩管计算公式为 (长+宽)×2÷3.14-厚度×厚度×0.02466= kg/m 各种管材的理论重量计算公式: 钢管的重量=0.25×π×(外径平方-内径平方)×L×钢铁比重其中:π = 3.14 L=钢管长度钢铁比重取7.8 所以,钢管的重量=0.25×3.14×(外径平方-内径

平方)×L×7.8 * 如果尺寸单位取米(M),则计算的重量结果为公斤(Kg) 钢的密度为: 7.85g/cm3 钢材理论重量计算 钢材理论重量计算的计量单位为公斤( kg )。其基本公式为: W(重量,kg )=F(断面积 mm2)×L(长度,m)×ρ(密度,g/cm3)×1/1000 各种钢材理论重量计算公式如下: 名称(单位) 计算公式 符号意义 计算举例 圆钢盘条(kg/m) W= 0.006165 ×d×d d = 直径mm 直径100 mm 的圆钢,求每m 重量。每m 重量= 0.006165 ×1002=61.65kg 螺纹钢(kg/m) W= 0.00617 ×d×d d= 断面直径mm 断面直径为12 mm 的螺纹钢,求每m 重量。每m 重量=0.00617 ×12 2=0.89kg 方钢(kg/m) W= 0.00785 ×a ×a a= 边宽mm 边宽20 mm 的方钢,求每m 重量。每m 重量= 0.00785 ×202=3.14kg

钢管理论重量计算公式

钢管理论重量计算公式 钢管理论重量计算公式 无缝钢管重量计算、螺旋焊接钢管重量计算:kg/m = (外径- 壁厚) * 壁厚* 钢管理论重量计算公式 钢管的计算方法: 钢管的重量=×π×(外径平方-内径平方)×L×钢铁比重 其中:π = L=钢管长度钢铁比重取 所以, 钢管的重量=××(外径平方-内径平方)×L× * 如果尺寸单位取米(M),则计算的重量结果为公斤(Kg) 钢管的生产工艺流程 1.无缝管工艺流程 卫生级镜面管工艺流程: 管坯→检验→剥皮→检验→加热→穿孔→酸洗→修磨→润滑风干→焊头→冷拔→固溶处理→酸洗→酸洗钝化→检验→冷轧→去油→切头→风干→内抛光→外抛光→检验→标识→成品包装 工业管工艺流程 管坯→检验→剥皮→检验→加热→穿孔→酸洗→修蘑→润滑风干→焊头→冷拔→固溶处理→酸洗→酸洗钝化→检验 2.焊管工艺流程 开卷→平整→端部剪切及焊接→活套→成形→焊接→内外焊珠去除→预校正→感应热处理→定径及校直→涡流检测→切断→水压检查→酸洗→最终检查→包装 各类钢管材质说明 各类钢管材质说明: 1、钢材的概念: 钢材是钢锭、钢坯或钢材通过压力加工制成我们所需要的各种形状、尺寸和性能的材料。钢材是国家建设和实现四化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资,应用广泛、品种繁多,根据断面形状的不同、钢材一般分为型材、板材、管材和金属制品四大类、为了便于组织钢材的生产、订货供应和搞好经营管理工作,又分为重轨、轻轨、大型型钢、中型型钢、小型型钢、钢材冷弯型钢,优质型钢、线材、中厚钢板、薄钢板、电工用硅钢片、带钢、无缝钢管钢材、焊接钢管、金属制品等品种。

2、钢材的生产方法 大部分钢材加工都是钢材通过压力加工,使被加工的钢(坯、锭等)产生塑性变形。根据钢材加工温度不钢材同以分冷加工和热加工两种。钢材的主要加工方法有: 轧制:将钢材金属坯料通过一对旋转轧辊的间隙(各种形状),因受轧辊的压缩使材料截面减小,长度增加的压力加工方法,这是生产钢材最常用的生产方式,主要用来生产钢材型材、板材、管材。分冷轧、热轧。 锻造钢材:利用锻锤的往复冲击力或压力机的压力使坯料改变成我们所需的形状和尺寸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一般分为自由锻和模锻,常用作生产大型材、开坯等截面尺钢材寸较大的材料。 拉拨钢材:是将已经轧制的金属坯料(型、管、制品等)通过模孔拉拨成截面减小长度增加的加工方法大多用作冷加工。 挤压:是钢材将金属放在密闭的挤压简内,一端施加压力,使金属从规定的模孔中挤出而得到有同形状和尺寸的成品的加工方法,多用于生产有色金属材钢材 一、黑色金属、钢和有色金属 在介绍钢的分类之前先简单介绍一下黑色金属、钢材钢与有色金属的基本概念。 1、黑色金属是指铁和铁的合金。如钢、生铁、铁合金、铸铁等。钢和生铁都是以铁钢材为基础,以碳为主要添加元素的合金,统称为铁碳合金。 生铁是指把铁矿石放到高炉中冶炼而成的产品,主要用来炼钢和钢材制造铸件。把铸造生铁放在熔铁炉中熔炼,即得到铸铁(液状),把液状铸铁浇铸成铸件钢材,这种铸铁叫铸铁件。 铁合金是由铁与硅、锰、铬、钛等元素组成的合金,铁合金是炼钢的原料之一,在钢材炼钢时做钢的脱氧剂和合金元素添加剂用。 2、把炼钢用生铁放到炼钢炉内按一定工艺熔炼,即得到钢。钢的产品有钢锭、连铸坯和直钢材接铸成各种钢铸件等。通常所讲的钢,一般是指轧制成各种钢材的钢。钢材钢属于黑色金属但钢不完全等于黑色金属。 3、钢材有色金属又称非铁金属,指除黑色金属外的金属和合金,如铜、锡、铅、锌、铝以及黄铜、青铜、铝合金和轴承合金等。另外在工业上还采用铬、镍、锰、钼、钴钢材、钒、钨、钛等,这些金属主要用作合金附加物,以改善金属的性能,其中钨、钢材钛、钼等多用以生产刀具用的硬质合金。以上这些有色金属都称为工业用金属,钢材此外还有贵重金属:铂、金、银等和稀有金属,包括放射性的铀、镭等钢材。 二、钢材的分类 钢是钢材含碳量在%%之间的铁碳合金。为了保证其韧性和塑性,含碳量一般不超过%。钢的主要元素除铁、碳外,还有硅、锰、硫、磷等。钢的分类方法多种钢材多样,其主要方法有如下七种: 1、钢材按品质分类 (1) 普通钢(P≤%,S≤%) (2) 优钢材质钢(P、S均≤%) (3) 高级优质钢(P≤%,S≤%) 2.、按化学成份分类 (1) 碳素钢:钢材a.低碳钢(C≤%);b.中碳钢(C≤~%);c.高碳钢(C≤%)。 (2) 合金钢:a.低合金钢(合金元素总含量≤5%);b.中合金钢(合金元素总含量>5~10%); c.高合金钢(合金元素总含量>10%)。 3、钢材按成形方法分类: (1) 锻钢;(2) 铸钢;(3) 热轧钢;(4) 冷拉钢。

方管、方钢管理论重量表、计算公式

计算公式: 4x壁厚x(边长-壁厚)x7.85 其中,边长和壁厚都以毫米为单位,直接把数值代入上述公式,得出即为每米方管的重量, 以克为单位。 如30x30x2.5毫米的方管,按上述公式即可算出其每米重量为: 4x2.5x(30-2.5)x7.85=275x7.85=2158.75克,即约2.16公斤 当壁厚和边长都以毫米为单位时,4x壁厚x(边长-壁厚)算出的是每米长度方管的体积,以 立方厘米为单位,再乘以铁的比重每立方厘米7.85克,得出即为每米方管以克为单位的重 量。 型号理论重量(kg/m)型号 20*20*1.2 0.75 50*30*2.5 25*25*1.2 0.94 50*30*3 40*40*2 2.29 50*32*2 40*40*2.5 3.02 50*35*2.5 40*40*4 4.68 55*38*2 50*50*2.5 3.81 60*40*2.5 50*50*3 4.44 60*40*3 50*50*4 5.74 60*60*2.5 4.52 70*50*4 60*60*3 5.38 80*60*3 60*60*4 7.02 80*60*4 70*70*4 8.22 80*60*5 70*70*5 10.2 90*40*2.5 80*80*4 9.96 90*60*5 80*80*6 13.85 100*60*3 100*100*4 11.65 100*60*4 100*100*8 23 100*60*5 120*120*4 14.16 100*60*4.5

160*160*4.5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各种钢管理论重量计算公式

各种钢管理论重量计算公式 钢管的重量=0.25×π×(外径平方-内径平方)×L×钢铁比重其中:π= 3.14 L=钢管长度钢铁比重取7.8 所以,钢管的重量=0.25×3.14×(外径平方-内径平方)×L×7.8 * 如果尺寸单位取米(M),则计算的重量结果为公斤(Kg) 3.1415*(D^2/4-d^2/4)*7.85 =3.1415*(D^2/4-(D –2r)^2/4)*7.85 =3.1415*(D^2/4-D^2/4 +Dr-r^2)*7.85 =3.1415*(D-r)*r*7.85 =0.02466*(D-r)*r 钢的密度为: 7.85g/cm3 钢材理论重量计算 钢材理论重量计算的计量单位为公斤( kg )。其基本公式为: W(重量,kg )=F(断面积mm2)×L(长度,m)×ρ(密度,g/cm3)×1/1000 各种钢材理论重量计算公式如下: 圆钢盘条(kg/m) W= 0.006165 ×d×d d = 直径mm 直径100 mm 的圆钢,求每m 重量。每m 重量= 0.006165 ×1002=61.65kg 螺纹钢(kg/m) W= 0.00617 ×d×d d= 断面直径mm 断面直径为12 mm 的螺纹钢,求每m 重量。每m 重量=0.00617 ×12 2=0.89kg 方钢(kg/m) W= 0.00785 ×a ×a a= 边宽mm 边宽20 mm 的方钢,求每m 重量。每m 重量= 0.00785 ×202=3.14kg 扁钢 (kg/m) W= 0.00785 ×b ×d

b= 边宽mm d= 厚mm 边宽40 mm ,厚5mm 的扁钢,求每m 重量。每m 重量= 0.00785 ×40 ×5= 1.57kg 六角钢 (kg/m) W= 0.006798 ×s×s s= 对边距离mm 对边距离50 mm 的六角钢,求每m 重量。每m 重量= 0.006798 ×502=17kg 八角钢 (kg/m) W= 0.0065 ×s ×s s= 对边距离mm 对边距离80 mm 的八角钢,求每m 重量。每m 重量= 0.0065 ×802=41.62kg 等边角钢 (kg/m) = 0.00785 ×[d (2b – d )+0.215 (R2 – 2r 2 )] b= 边宽 d= 边厚 R= 内弧半径 r= 端弧半径 求20 mm ×4mm 等边角钢的每m 重量。从冶金产品目录中查出4mm ×20 mm 等边角钢的R 为3.5 ,r 为1.2 ,则每m 重量= 0.00785 ×[4 ×(2 ×20 – 4 )+0.215 ×(3.52 – 2 ×1.2 2 )]=1.15kg 不等边角钢 (kg/m) W= 0.00785 ×[d (B+b – d )+0.215 (R2 – 2 r 2 )] B= 长边宽 b= 短边宽 d= 边厚 R= 内弧半径 r= 端弧半径 求30 mm ×20mm ×4mm 不等边角钢的每m 重量。从冶金产品目录中查出30 ×20 ×4 不等边角钢的R 为3.5 ,r 为1.2 ,则每m 重量= 0.00785 ×[4 ×(30+20 – 4 )+0.215 ×(3.52 –2 ×1.2 2 )]=1.46kg 槽钢 (kg/m) W=0.00785 ×[hd+2t (b – d )+0.349 (R2 – r 2 )] h= 高 b= 腿长 d= 腰厚

钢管重量计算公式

钢管重量计算公 式圆管重量计算公式公式:kg/m = (Od - Wt) * Wt * 0.02466 其中Od是外径Wt是壁厚kg/m=(钢管外径-钢管壁厚)*钢管壁厚*0.02466 od代表钢管外径,wt代表壁厚 方管和矩形管重量计算公式 a.方管:公式:kg/m = (Oc - 4Wt) * Wt * 0.00785 其中:Oc是外周长,Wt是壁厚;正方形Oc=4*a 长方形Oc=2a+2b a,b是边长 Kg/m=(外周长-4边壁厚之和)*壁厚*0.00785 Kg/m=(Oc=2a+2b)-壁厚之和)*壁厚*0.00785 公司常年经营宝钢、包钢、天津、冶钢、鞍钢、衡阳、成都等各大钢厂优质无缝钢管。公司主营各种规格的高压锅炉管、中低压锅炉管、石油裂化管、化肥设备专用管、船舶用管、地质管、液压支柱管、管线管、流体管、结构管. 电力用管、不锈钢管、合金管等各行业用大小口径及特殊材质、特殊规格、特殊用途、薄厚壁无缝钢管,各种进口合金管等。材质为:10#、20G、35#、45#、20#、16Mn、27SiMn、12Cr1MoV、15CrMo、35CrMo、40Cr、10CrMo910、A335P22、A335P11、STFA23 、10CrMo910等。执行标准:GB/8162-99、GB/8163-99、GB/3807-99、GB/5310-99、GB/9948-88、GB/6479-86、GB/T5312-1999、ASTMA53、A106、API、API5CT、API5L等。

1. 钢材的理论重量 钢材的理论重量是按钢材的公称尺寸和密度(过去称为比重)计算得出的重量称之为理论重量。这与钢材的长度尺寸、截面面积和尺寸允许偏差有直接关系。由于钢材在制造过程中的允许偏差,因此用公式计算的理论重量与实际重量有一定出入,所以只作为估算时的参考。 2. 钢材的实际重量 钢材实际重量是指钢材以实际称量(过磅)所得的重量,称之为实际重量。实际重量要比理论重量准确。 3. 钢材重量的计算方法 ⑴毛重是“净重”的对称,是钢材本身和包装材料合计的总重量。运输企业计算运费时按毛重计算。但钢材购销中是按净重计算 。 ⑵净重是“毛重”的对称。钢材毛重减去包装材料重量后的重量,即实际重量,称之为净重。在钢材购销中一般按净重计算。 ⑶皮重钢材包装材料的重量,称之为皮重 。 ⑷重量吨按钢材毛重计算运费时使用的重量单位。其法定计量单位为吨(1000kg),还有长吨(英制重量单位1016.16kg)、短吨(美制重量单位907.18kg) 。 ⑸计费重量亦称“计费吨”或“运费吨”。运输部门收取运费的钢材重量。不同的运输方式,有不同的计算标准和方法。如铁路整车运输,一般以所使用的货车标记载重作为计费重量。公路运输则是结合车辆的载重吨位收取运费。铁路、公路的零担,则以毛重若干公斤为起码计费重量,不足时进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