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区和p区元素总结
元素知识

s区元素的单质均为金属晶体;p区元素的中间部分,其单质的晶体结构较为复杂,有的为原子晶体,有的是过渡型(链状或层状)晶体,有的为分子晶体。
周期系最右方的非金属和稀有气体则全部为分子晶体。
总的来看,同一周期元素的单质,从左到右,一般由典型的金属晶体经过原子晶体、层状晶体或链状晶体等,最后过渡到分子晶体。
同一族元素单质由上而下,常由分子晶体或原子晶体过渡到金属晶体。
副族元素单质均为金属晶体.表9-5 主族及零族元素单质的晶体类型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零一H2分子晶体He分子晶体二Li金属晶体Be金属晶体B原子晶体C金刚石原子晶体石墨片状结构晶体富勒烯碳原子簇分子晶体N2分子晶体O2分子晶体F2分子晶体Ne分子晶体三Na金属晶体Mg金属晶体Al金属晶体Si原子晶体P白磷为分子晶体黑磷为层状结构晶体S斜方硫、单斜硫为分子晶体弹性硫为链状结构晶体Cl2分子晶体Ar分子晶体四K金属晶体Ca金属晶体Ga金属晶体Ge原子晶体As黑砷为分子晶体灰砷为层状结构晶体Se红硒为分子晶体灰硒为链状结构晶体Br2分子晶体Kr分子晶体五Rb金属晶体Sr金属晶体In金属晶体Sn灰锡为原子晶体白锡为金属结构晶体Sb黑锑为分子晶体灰锑为层状结构晶体Te灰碲链状结构晶体I2分子晶体Xe分子晶体六Cs金属晶体Ba金属晶体Tl金属晶体Pb金属晶体Bi层状结构晶体(近于金属晶体)Po金属晶体At金属晶体(具有某些金属性)Rn分子晶体单质的晶体结构和物理性质表9-5列出了主族及零族元素单质的晶体类型。
可以看出:s区元素的单质均为金属晶体;p区元素的中间部分,其单质的晶体结构较为复杂,有的为原子晶体,有的是过渡型(链状或层状)晶体,有的为分子晶体。
周期系最右方的非金属和稀有气体则全部为分子晶体。
总的来看,同一周期元素的单质,从左到右,一般由典型的金属晶体经过原子晶体、层状晶体或链状晶体等,最后过渡到分子晶体。
同一族元素单质由上而下,常由分子晶体或原子晶体过渡到金属晶体。
第十一章P区元素

2LiH B 2 H 6 2LiBH4
2NaH B 2 H 6 2NaBH4
2. 硼的含氧化合物
B—O 键的键能( 806kJmol-1 )大,硼的含氧化合物具有 很高的稳定性。硼与氧只能形成单键,不能形成双键。 构成硼的含氧化合物的基本结构单元是平面三角形的 BO3 合四面体形的BO4(硼元素的亲氧性和缺电子性)。
时中心原子的价键轨道杂化方式由 sp2 杂化过渡
到 sp3 杂化,分子的空间构型由平面结构过渡到 立体结构。
第三节 硼元素
一、硼的单质
硼在地壳中的含量很小,在自然界不以单质存在,主要
以含氧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硼的重要矿石有硼砂、方硼石、 硼镁矿和少量的硼酸等。
单质硼有无定型(棕色粉末)和晶型(黑灰色)等多种
A.三氧化二硼
H 3 BO3 HBO2 H 2 O
150o C
2HBO2 B 2 O 3 H 2 O
300 o C
低温时得到的是晶体, 高温时得到的是玻璃 状 B2O3 。 B2O3 与 水 反应又可生成偏硼酸 和硼酸。
B 2O 3 3Mg 2B 3MgO
二、特征
硼、铝在原子半径、电离能、电负性、熔点等性 质上有较大差异,即p区第二周期元素的反常性。
一般形成+3价的化合物,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 形成+1价化合物的趋势逐渐增强。
硼族元素化合物中形成共价键的趋势自上而下
依次减弱 。 硼族元素为缺电子原子 —价电子数小于价键轨 道数的原子。所形成的化合物中有些为成键电子 对数小于中心原子的价键轨道数的缺电子化合物, 即容易形成聚合型分子 Al2Cl6和配位化合物HBF4 (硼原子的最高配位数为 4,其他原子为6),此
高中化学-s区和p区元素

s区和p区元素化学引言Introduction of the Chemistry of s and p Elements周期系中的主族元素(the elements in the main subgroups)即为s区和p区元素。
每一周期(period)以两种s区元素开始,后面是六种p区元素(第一周期例外,只有两种元素)。
一、原子半径(Atomic Radii)、电离势(Ionization Energy)、电子亲和能(Electron Affinity)和电负性(Electronegativity)的周期性变化(见第七章)二、s和p区元素的氧化态(Oxidation State of s and p Element)1.外层s和p轨道之间的能量差The Energy Difference (eV) of the Outer s and p Orbital in the Main Subgroups 2nd period Li Be B C N O F Ne1.92.8 4.6 5.3 6.0 14.9 20.4 26.83rd period Na Mg Al Si P S Cl Ar2.1 2.7 4.5 5.2 5.6 9.8 11.6 12.54th period K Ca Ga Ge As Se Br Kr-- 5.9 6.7 6.8 10.4 12.0 13.25th periodIn Sn Sb Te I Xe 5.2 5.8 6.6 8.8 10.1 - 6th periodTl Pb Bi Po At Rn(7)(9)(10)(12)(16)-(1) 同一周期元素的最高氧化态的稳定性从左到右降低,这是由于s 和p 轨道之间的能级差增大,因此失去n s 2电子的机会减少,例如第三周期:ΔE 3s ~3p :Si(5.2eV),P(5.6eV),S(9.8eV),Cl(11.6eV)∴ ----4243444ClO SO O P SiO 、、、的稳定性从左到右降低(2) ΔE 3s ~3p <ΔE 4s ~4p >ΔE 5s ~5p 可以解释实验上发现如下稳定性序列:PCl 5>AsCl 5<SbCl 5,SF 6>SeF 6<TeF 6,-4ClO >-4BrO <-4IO(3) ΔE 6s ~6p 的值特别大,所以6s 2电子很难参与形成化学键,这种效应称为“6s 2惰性电子对效应”(inert 6s pair effect )2.通常周期系中奇数族元素的氧化数为奇数,偶数族元素的氧化数为偶数+3+5+7+1, 1En sn pEn sn p+4+6+2, 2三、s 和p 区元素的配位数(Coordination Numbers of s and p Elements )1.Fluoro and oxy complexes of selected elements) 2nd period -24BeF-4BF4CF +4NF3rd period -36AlF -26SiF -6PF 6SF+6ClF4th period -36GaF -26GeF-6AsF6SeF2nd period -33BO-23CO -3NO3rd period -44SiO -34PO-24SO-4ClO4th period -44GeO -34AsO -24SeO -4BrO5th period-86SnO-76SbO-66TeO-56IO-46XeO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配位数增大;同种元素与不同配体配位,配体体积越小,配位数越大。
s区,p区元素

过氧化物
453 573K 4Na O2 2Na 2O 573 673K 2Na 2O O2 2Na 2O2
Na2O2在碱性介质中具有强氧化性: 熔矿剂;遇棉花、炭粉爆炸
3Na 2O2 Cr2O3 2Na 2CrO4 +Na 2O Na 2O2 MnO2 Na 2MnO4
H2 O
8.1.3 氧化物
多样性(三种氧化物)
普通氧化物(O2-) 过氧化物(O22-) 超氧化物(O2
-)
1s 2 2s 2 2p6
KK (σ 2s ) 2 (σ * 2s ) 2 (σ 2p ) 2 (π 2p ) 4 (π * 2p ) 4
KK (σ 2s ) 2 (σ * 2s ) 2 (σ 2p ) 2 (π 2p ) 4 (π * 2p )3
盐类的应用
硝酸钾:在空气中不吸潮,在加热时有强氧化性,用来制
造黑火药。硝酸钾还是含氮、钾的优质化肥。
氯化镁:通常以MgCl2· 6H2O形式存在,它能水解为
Mg(OH)Cl,氯化镁易潮解,普通食盐的潮解 就是其中含有氯化镁之故。纺织工业中用氯化 镁保持棉纱的湿度而使其柔软。
氯化钙:无水CaCl2有很强的吸水性,是常用的干燥剂。
碳-碳复合材料
人造金刚石
分子筛
高能燃料
光子带隙材料
硅单晶材料
太阳电池材料 纳米半导体材料
8.2.2 卤素的化合物
8.2.2.1 卤素概述
卤素的性质变化
卤素 价电子构型 共价半径(pm) 电负性
第一电离能(kJ/mol) 电子亲和能( kJ/mol ) 氧化数
F 2s22p5 64 4.00
1681 -328 -1
无机化学s区和p区元素

概述
共性: (1) 热稳定性 含氧酸稳定性差,大多只能存在于水溶 液中,至今未制得游离纯酸。 (2) 氧化性 对同一元素不同氧化态而言,低氧化态的 氧化能力强(需要断的Cl-O键少)。 ① 在酸性介质中的氧化性一般都远大于的碱性介质中 的氧化性,说明含氧酸的氧化性强于盐。 ② 许多中间氧化数的物质如XO-、X2, 存在歧化反应 的可能性。 (3)酸性 HClO是很弱的酸,HClO3是强酸,接近于 盐酸和硝酸,HClO4是已知含氧酸中最强的酸。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浓硫酸配成稀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慢慢倒入水中,并不断搅
拌。 冷浓硫酸不与铁、铝等金属作用,这是因为在冷的浓硫酸 中,铁、铝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保护膜保护了金属,使之 不与硫酸继续反应,这种现象称为钝化,所以可用铁、铝 制的器皿盛放浓硫酸。 稀硫酸基本无氧化性、吸水性和脱水性。 大多数硫酸盐为无色结晶,易溶于水,但PbSO4,BaSO4, SrSO4和CaSO4微溶于水,其中BaSO4溶 解度最小。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氧化还原性
θ /V A
O2
0.682V n 1
H 2 O2
1.229V n=2
1.77V n 1
H2 O
氧化性强,还原性弱,是一种“清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 过氧化氢的使用依赖于其氧化性,不同浓度的过氧化氢 具有不同的用途:一般药用双氧水的浓度为 3% ,美容用品 中双氧水的浓度为 3 ( 6) % ,试剂级双氧水的浓度为 30% ,浓度在 90% 以上的双氧水可用于火箭燃料的氧化剂,若 90%以上浓度的双氧水遇热或受到震动就会发生爆炸。 过氧化氢:漂白剂、消毒剂、氧化剂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7.3.5 浓硫酸
p区元素知识归纳及解题分析

D:KCl;E:KICl4;
例3:世界环保联盟全面禁用Cl2作为饮用水消毒剂,改用 ClO2。 1、欧洲一些国家用NaClO3氧化浓盐酸制备ClO2,同时还有 ClO2一半体积的Cl2生成,写出方程式。 2、我国用Cl2在氮气保护下氧化亚氯酸钠制备ClO2,写出方 程式并指出该法的优点。 3、在硫酸存在下,用亚硫酸钠还原NaClO3也可制备ClO2, 写出方程式。 4、ClO2和Cl2的消毒性能谁大?用同质量的ClO2和Cl2,消毒 性能比为多少? 1、产物NaCl;还有2ClO2+Cl2。还有H2O。 2、产物NaCl和ClO2。产率,纯度,无杂质。 3、产物NaHSO4、ClO2和H2O。 4、消毒效率ClO2大,每摩尔转移电子数比5:2;物质的量之 比70.9:67.45,消毒效率比2.63。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S2O6F2 它的等电子体是:过二硫酸根 (UF6,CoF3,XeF4等为常见的氟化剂) 2、
3、A在HSO3F是弱碱,KSO3F是强碱,加入后降低了其溶 解性。FSO2OOSO2F+HSO3F==FSO2(OH)OSO2F++SO3F4、I2 + S2O6F2=== 2I+[OSO2F]-, 3I2 + S2O6F2==2I3+(SO3F)-
例6、UF6处理SO3可得到一种液体A,是一种含非极性键的极性 分子,在液态的A中存在一种分子-自由基平衡,这在无机分子 中是十分罕见的。A可以溶解于HSO3F中,在HSO3F中是一种 弱碱,加入KSO3F后大大降低了A 的溶解度,可发现A分离出 体系。将A与碘单质以不同摩尔比反应,可以得到一些无法在 溶液中得到的阳离子,若以1:1反应得到B,以1:3反应得到C. 1、写出A的结构简式,给出一个A的等电子体 2、写出液态A中存在的分子-自由基平衡。 3、为什么加入KSO3F将降低A的溶解性。 4、写出A与碘以1:1,1:3比例反应的方程式。
P区元素性质小结

(2) 酸碱性及酸强度
含氧酸的水溶液都呈酸性。 (HO)mROn的酸强度的决定因素: 非羟基氧原子个数的多少 n越大,酸性越强;
R的离子势 大小 越大,酸性越强。
(3) 氧化还原性(情况复杂)
同族从上下,最高价含氧酸的氧化性呈锯齿形上升 变化。其中:第二周期特殊,第四、六周期不规则性,
而以第四周期p区中间横排元素含氧酸的氧化性最强。
层形分子As、Sb、Bi
C、Si(Ge、Sn):
碳族元素N=4,8-N=4。 C、Si及金属元素Ge、 Sn都有同素异构体, 不过它们都有4配位 金刚石型结构:
金刚石型结构
碳还有石墨型和球烯型结构。石墨虽有不同晶型, 但层形分子中C都是sp2杂化,由于离域大键的存在, 层上的成键不遵从8-N法则;球烯也不遵从8-N法则:
Ne、Ar、 Kr、 Xe
卤素及氢
N=7 ,8-N=1,所以分子是双原子分子。
这一点也许出乎意料: 碘还能形成线性的I3-, 进而生成负一价多碘离子 [(I2)n(I-)]。含有这种多碘 离子的固体有导电性,导 电机理可能是电子或空穴 沿多碘离子链跳移,也可 能是I -在多碘离子链上以 接力方式传递:
p区元素性质小结
非金属元素数量虽不多(22种,基本 都在p区),但所涉及的面却很广。 p 区元素性质小结主要是对非金属元素 的单质、氢化物、含氧酸及含氧酸盐的 结构和性质、以及p区元素的某些特殊 性进行小结。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分布
蓝框内是p区元素(30种)
折线上方是非金属(22种)
氢
He 13 14 15 16 17
O、S、 Se、 Te
氧族元素N=6,8-N=2。但O2有些特殊,每个O 只与一个原子配位形成双原子分子,因为O2中 化学键并非单键,8-N法则不适用:
元素化学—p区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

磷的含氧酸及其盐
磷酸盐
溶解性: 所有的磷酸二氢盐都易溶于水,而磷酸氢盐和正盐除了K+、 Na+、NH4+离子的盐外,一般不溶于水。 水解性: Na3PO4水解呈较强的碱性pH>12 ;Na2HPO4水溶液呈弱 碱性pH= 9~10,而NaH2PO4的水溶液呈弱酸性pH= 4~5。
磷的含氧酸及其盐
分析上常用此反 应检定溶液中有
无 Mn2+ 离子
基 础 化 学
卤族元素
周期表中元素的分区
IA
0
1
IIA
IIIA IVA VA VIA VIIA
2
3
IIIB IVB VB VIB VIIB VIII IB IIB
(3) 活泼性在Cu之后:
2AgNO3
2Ag + 2NO2 + O2
NO3-、NO2- 的鉴定
NO2-的鉴定 Fe2++NO2-+HAc → Fe3++NO +H2O+2Ac[Fe(H2O)6]2++NO → [Fe(NO)(H2O)5]2+ (棕色) + H2O
NO3-、NO2- 的鉴定
NO3-的鉴定 3Fe2++NO3-+4H+ → 3Fe3++NO +2H2O [Fe(H2O)6]2++NO → [Fe(NO)(H2O)5]2+ (棕色) + H2O
亚硝酸盐比较稳定,特别是碱 金属和碱土金属亚硝酸盐。
2HNO2 N2O3 + H2O NO + NO2 + H2O
蓝色
棕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 1. 为什么E (Li+/Li)比E (Cs+/ Cs )还小?
区
元 素
EΘ (Li+/Li)反常,是由于Li的半径较小,易与
复 习
水分子结合生成水合离子放出较多能量所致。
2.锂的标准电极电势比钠低,为什么金属锂与水作
无 用时没有钠剧烈?
机
化 一方面因为锂的升华焓很大,不易 熔化,因而反应
BF3为
,
元 素
从BF3到BBr3的大π键越来越弱,因此酸性越来越
复 习
强。
7. 解释为什么AlCl3气态时为双聚体,而BCl3却不
无 能形成双聚体?
机 化
AlCl3和BCl3为缺电子化合物,都有形成双聚体的
学 电
倾向。 BCl3中存在
缓解缺电子问题,同时B
子 原子半径小,Cl-半径大,在B周围很难容纳4个
教 案
Cl-,因此不能形成双聚体。
10
8. 解释为什么AlF3难溶,而AlCl3 却易溶?
AlF3为离子型化合物,晶格能大,因此难溶。
S
区
AlCl3为共价型化合物,且为缺电子化合物,易水
元 解,因此易溶。
素
复
习
9. 如何区分Ga(OH)3和Al(OH)3?
Ga(OH)3可溶于氨水,而Al(OH)3不溶。
教
案
3
10.比较s区元素氢氧化物的碱性。
LiOH NaOH KOH RbOH CsOH
中强
强
强
强
强
S
区 元 素
Be(OH)2 Mg(OH)2 Ca(OH)2 Sr(OH)2 Ba(OH)2
两性 中强
强
强
强
复
习 11. 解释BeCl2为共价化合物,而MgCl2,CaCl2
为离子化合物?
无
因为Be2+半径小,极化力强,所以Be-Cl键
无
机 化
4NaH TiCl 4 Ti 4NaCl 2H 2
学
电 子
6. NaH H2O NaOH H2 (g)
教 案
CaH 2 2H2O Ca(OH) 2 2H2 (g)
2
7.比较从Li2O到Cs2O的熔点,比较M2O和MO的 熔点。
从Li2O到Cs2O熔点依次降低;M2O的熔点<MO
12
3. 解释Ge(Ⅳ)、Sn(Ⅳ)、Pb(Ⅳ)稳定性下降的原因。
S
惰性电子对效应。
区
元
素 复
4.比较CaCO 3和ZnCO 3 的热稳定性 。
习
CaCO 3 > ZnCO 3 (离子极化)
无 机
5. 解释S(Na2CO3)>S(NaHCO3)的原因?
1.两性金属,两性氢氧化物;
S
区 元
2. BeCl2和AlCl3都是共价化合物,易升华、聚合
素
等;
复
习 3. 常温不与水作用,被冷的浓硝酸钝化;
4.盐都易水解。
无 机 化 学 电 子 教 案
7
p区元素复习
一、硼族元素
S
区
元 素 复
1. BF3,H3BO3,HBF4,哪个是缺电子化合 物?
习
BF3,H3BO3是却电子化合物。
S
区 元
15. 举例说明锂和镁的相似性。
素
复 1.在空气中燃烧均生产正常氧化物;
习
2. 易与N2结合;
3. 难溶盐:LiF与MgF2, Li2CO3与MgCO3
无 机
4.氢氧化物溶解度小,受热易脱水成氧化物;
化 学
5.硝酸盐、碳酸盐热分解产物相似;
电
子 6.水合氯化物受热易水解。
教
案
6
16. 举例说明铍和铝的相似性。
13. 4LiNO3 700C 2Li2O 4NO2 O2
无
机 化
2NaNO3 730C 2NaNO2 O2
学
电 子
14. 比较BeCO3 到BaCO3的热稳定性;
教 案
比较M2CO3和 MCO3的热稳定性。
5
BeCO3 < MgCO3 < CaCO3 < SrCO3 < BaCO3 M2CO3> MCO3 (离子势)
学 电
速率很小;另
度较小,覆盖在金属表面上,也降低了反应速率。
案
1
3.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萤石、生石膏、重晶石、天青石、方解石、光卤石、
智利硝石、 芒硝、纯碱、烧碱
S
区
元 素
4.比较MH和MH2的稳定性。
复 习
稳定性: MH<MH2 (晶格能)
5. 2LiH TiO 2 Ti 2LiOH
机
化 学
Na2B4O7 10H2O
电 子
4H3BO3 2OH-
教
2H3BO3
2B(OH)
4
案
Na2B4O7 H2SO4 5H2O 4H3BO3 Na2SO4
9
6.指出 BF3的大π键类型,BF3水解产物与BCl3水解 产物有何不同?比较BF3、 BCl3、 BBr3的Lewis酸性。
S
区
机 化 学
以共价键为主,而MgCl2,CaCl2中的键以离子性 为主。
电
子
教
案
4
12. 解释LiF溶解度比AgF小,LiI溶解度却比AgI 大?
LiF和AgF 是离子化合物, LiF的晶格能比AgF
S
区
大,因此LiF溶解度小。
元 素
Ag+的变形性大,附加极化作用强,因此AgI溶解
复 习
度小。 (巴索洛规则)
无
机
化 学
10. 如何使灼烧过的Al2O3转化为可溶性的Al(Ⅲ)盐?
电
子 教
- Al2O3 3K2S2O7 Al2 (SO4 )3 3K2SO4
案
Al2O3 3C 3Cl2 2AlCl 3 3CO
11
二、碳族元素
1. CO与N2具有相同的分子轨道和相似的分子结
S
区
构,但CO与过渡金属形成配合物的能力比N2 强
无 2. 简述乙硼烷的结构。
机 化 学 电
B:利用sp3杂化轨道,与氢 H H
H
形成三中心两电子键。
BB
子 教
(氢桥)
H
H
H
案
8
3.
S
区
元 素
4. 解释硼酸为一元弱酸的原因。
复 习
H3BO3 H2O
B(OH)
4
H
5. 硼砂的化学式,解释硼砂溶液能作为缓冲溶液
无 的原因?写出硼砂制备硼酸的反应方程式。
S
区
元 素
8.为什么Na2O2常被用作制氧剂?
复
习
Na2O2 2H2O 2NaOH H2O2
2Na2O2 2CO2 2Na2CO3 O2 (g)
无 机
9. 2KO2 + 2H2O = H2O2 + O2 + 2KOH
化 学
4KO2 + 2CO2 = 2K2CO3 + 3O2
电 子
4KO3+2H2O=4KOH+5O2↑
元 的多,解释原因。
素
复 习
CO分子结构为 :C
O: N2的分子结构为 :N
N:
由于CO分子中O向C有π键,使C周围电子密度增大,
另外,C的电负性比N小的多,束缚电子能力弱,给
无 电子能力强,因此CO配位能力强。
机
化
学 电
2. 设计一实验,证明CO2中含有CO。
子
教 案
CO PdCl2 H 2O CO2 2HCl P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