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是最高的学位
《人格是最高的学位》阅读答案-最新范文

《人格是最高的学位》阅读答案篇一:人格是最高的学位阅读答案人格是最高的学位①细想,人格这个词是造得很准确的。
就像我们写稿子时要按格填字,不能乱,编辑才好改,读者才好看。
写诗也是这样,要有格律,只有合了格律才美,才算是诗。
那么做人呢?应该说也有一定的格,合起码的格才是正常的人,合乎更高更严的格,便是好人、高人、伟人。
做好人难,做伟人更难,好比律诗难写,因为那是一个更高的标准。
当然社会上也有不合格的人,就像我们常于报刊上看到一些歪诗,虽然也算是诗,其实并不合格。
人的品德分成许多高低不等的格,这便是人格。
②我向来觉得人在社会立身有三项资本,或曰三种魅力。
一是外貌,包括体格、姿色,这主要来源于先天。
二是知识技能和思想,这是靠后天的修炼。
三是人格,这完全是一种独立于“貌”与“能”之外关于思想和世界观的修炼。
你可以貌相不惊,才智平平,无功可炫,无能可呈,但在人格上却可以卓然而立,楷模万众。
精神之力,盖超乎外貌之美和才智之强,别是一种震撼,一种导引与向往。
雷锋,论貌个子不高,只有一米五多;论能,只是一个普通的汽车兵,但他的无私精神、助人品德,现已成了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精神财富。
其人格魅力早已驾于万众之上。
③人格,既然名格,就是方方正正,于某事某情某理,行有所遵,言有所本,恪守一定尺度分寸,金钱名利诱之而不变,严刑生杀逼之而不屈,总是平平静静,按既定的规矩做事,按既定的方向走路。
④人格是精神,精神可以变物质,甚至可以发挥出超物质的力量。
人格是信念,信念如山在野,高山仰止;如坝挡水,波澜不惊。
信念既成,就不是一个人的事,甚至不是一代人的事,会形成一个群体,一个民族,乃至全社会公认的规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
所以当我们述说人事,歌颂英雄,甚至亲身感受那些开国元勋,将军元帅,教授学者或者能人强人们的惊人业绩时,其实这种感受中常常有一部分是他们的人格魅力。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人格魅力将大大超越其人其事本身的意义。
人格是最高的学位

家门?
2.为何要写“北大的博雅塔在未名湖中的留下的投
影”?
3.作者为何要叙写季老另一个故事?
博雅塔介绍
• 北大以“一塔湖图”闻名,其 中的塔指的就是位于北京大学 未名湖旁的博雅塔。
1924 年7 月,燕园(原燕京大学校园,现为北 京大学校园)为了向全校供水,急需建一座水塔 。当时有人提议,在燕园的古典建筑群中应该建 一座古塔式的水楼,才能使之与未名湖畔的风景 相协调。因为古塔在中国古代多建于寺庙内,这 个建议在当时颇有争议。后来校方向当时的社会 名流征求意见,得到广泛赞同后才决定建立塔式 水楼。时过境迁,在今天看来,当时一个颇有争 议的建议,却成就了中国最高学府中永恒的经典 。从此,北京大学的任何一个新建的建筑物都不 能比博雅塔高,因为博雅塔是北京大学的象征!
人格是最高的学位 白岩松
教学目标
Ⅰ Ⅱ
感受世纪老人独具的人格魅力 体会“人格是最高的学位”的深远含义 “立业与做人”的思考 学习以事明理的论证方法
Ⅲ
Ⅳ
题解
学位:是衡量人们学识的重要标尺,有学士、 硕士、博士。 人格:是指人的道德品质,健康的人格通常包 括乐观、积极、自信、宽容、诚信、善良等。 题目运用了比喻,形象的说明了追求崇高人格 在每个人成长历程中的重要性。
归纳出文中是如何表现冰心老人的博爱的? • 年老生病时,却依旧关心年老病人的状况 • “她这一生却用自己当笔,那岁月当稿纸,写下 了一篇关于爱是一种力量的文章” • 为什么说冰心“在离去之后给我留下了一个伟大 的背影”? 伟大的人格、博大的爱心
论据四:季老人格魅力的投影
思考:
1.为何学子宁愿在季老门前留言而不去敲开季老的
作者简介
• 白岩松,(1968—— ),内蒙古人
高中语文《人格是最高的学位》ppt课件

国学大师——季羡林
季羡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中国著名文 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翻译家,散文家, 精通12国语言。曾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 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1983年, 当选为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 1988年,任中国文化书院 院务委员会主席。并曾以学者身份先后出访德国、日本、泰 国。 2009年7月11日北京时间8点50分,国学大师季羡 林在北京301医院病逝,享年98岁。
关键词是“爽快”、“尽职尽责” 可见季老的平易及守信。
文章最后说:“这条路很长,但我将执著的 前行”,用原文解释“这条路”指的是怎样 的路?
这条路”是指“先成为一个优秀的人,然后 成为一个优秀的新闻人,最后自然成为一个 优秀的节目主持人”。
分析结尾部分
如何理解“听多 了这样的故事, 便常常觉得自己 是只气球,仿佛 飞得很高,仔细 一看却是被浮云 托着;外表看上 去也还饱满,但 肚子里却是空空 的”?
文体知识
演讲稿
演讲稿像议论文一样论点鲜明、逻辑性强,但它又不 是一般的议论文。它是一种带有宣传性和鼓动性的应用文 体,经常使用各种修辞手法和艺术手法,具有较强的感染 力。
演讲未必都使用演讲稿,不少著名的演讲都是即兴之 作,由别人经过记录流传开来的。但重要的演讲最好还是 事先准备好演讲稿,因为演讲稿至少有两个方面的作用: 其一,通过对思路的精心梳理,对材料的精心组织,使演 讲内容更加深刻和富有条理。其二,可帮助演讲者消除临 场紧张、恐惧的心理,增强演讲者的自信心。
什么是演讲?
• 演讲是在公众面前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的 口头语言活动
演讲的特点
内容上的现实性 情感上的说
演讲稿也叫演讲词,它是在较为隆重的仪式上和某 些公众场合发表的讲话文稿。 演讲稿是进行演讲的依 据,是对演讲内容和形式的规范和提示,它体现着演讲 的目的和手段。演讲稿是人们在工作和社会生活中经常 使用的一种文体。它可以用来交流思想、感情,表达 主张、见解;也可以用来介绍自己的学习、工作情况和 经验等等;演讲稿具有宣传、鼓动、教育和欣赏等作用, 它可以把演讲者的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以 及读者,使 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
《人格——最高的学位》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短文,完成后面小题人格——最高的学位⑴很多年以前,有一位学大提琴的年轻人向20世纪最伟大的大提琴家卡萨尔斯讨教:我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大提琴家?⑵卡萨尔斯面对雄心勃勃的年轻人,意味深长地回答:先成为优秀而大写的人,然后成为一名优秀而大写的音乐人,最后成为一名优秀的大提琴家。
⑶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还年少,老人回答时所透露的含义我还理解不多,然而随着采访中接触的人越来越多,这个回答在我脑海中越印越深。
⑷在采访北大教授季羡林的时候,我听到一个关于他的真实的故事。
有一年秋天,北大新学期开始了,一个外地来的学子背着大包小包走进了校园,实在太累了,就把包放在路边。
这时正好一位老人走来,年轻学子就拜托老人替自己看一下包,而自己则轻装去办理手续。
老人爽快地答应了。
近一个小时过去了,学子归来,老人还在尽职尽责地看守。
谢过老人,两人分别。
⑸几天后是北大的开学典礼,这位年轻的学子惊讶地发现,主席台上就坐的北大副校长季羡林正是那一天替自己看行李的老人。
⑹我不知道这学子当时是怎样的一种心情,但我听到这个故事之后却强烈地感觉到:人格才是最高的学位。
⑺这之后,我又在医院里采访了世纪老人冰心。
我问先生,您现在最关心的是什么?⑻老人的回答简单而感人:是年老病人的状况⑼当时的冰心已接近自己人生的终点,而这位在80年前的“五四”运动爆发那一天开始走上文学创作之路的老人,心中对芸芸众生的关爱之情,历经近80 年的岁月而仍未老。
这又该是怎样的一种传统! ⑽冰心的身躯并不强壮,即使年轻时也少有飒爽英姿的模样,然而她这一生却是用自己当笔,拿岁月当稿纸,写成的一篇关于爱是一种力量的文章。
她在离去之后,给我们留下了伟大的背影。
(11)世纪老人在陆续地离去,他们留下的爱国心和高深的学问却一直在我们心中不老。
但在今天,我还想加上一条,这些世纪老人所独具的人格魅力是不是也该作为一种传统由我们向后延续?(12)前几天我在北大听到一个故事,清新而感人。
人格才是最高的学位这句话的理解

人格才是最高的学位这句话的理解
“人格才是最高的学位”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的人格品质是
最重要的,比任何学历和知识都更具有价值和意义。
一个人的品德和
道德水平决定了他的品质和格调,而不是他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因为
只有拥有良好的品格和道德,才能使一个人成为真正的有用之人、正
直之人和伟大之人,为社会做出更有价值的贡献。
同时,人格也是人
的灵魂,与学历知识相比更具有永恒的价值,它是人生中最重要的财富。
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塑造自己的人格,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格素质。
《人格-最高的学位》阅读答案

《人格-最高的学位》阅读答案阅读了《人格——最高的学位》这篇文章后,大家对于其练习题目答题有所了解吧。
以下是小编分享的其阅读答案,供大家参考!人格——最高的学位① 很多年以前,有一位学大提琴的年轻人向20世纪最伟大的大提琴家卡萨尔斯讨教:我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大提琴家?②卡萨尔斯面对雄心勃勃的年轻人,意味深长地回答:先成为优秀而大写的人,然后成为一名优秀而大写的音乐人,最后成为一名优秀的大提琴家。
③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还年少,老人回答时所透露的含义我还理解不多,然而随着采访中接触的人越来越多,这个回答在我脑海中越印越深。
④在采访北大教授季羡林的时候,我听到一个关于他的真实的故事。
有一年秋天,北大新学期开始了,一个外地来的学子背着大包小包走进了校园,实在太累了,就把包放在路边。
这时正好一位老人走来,年轻学子就拜托老人替自己看一下包,而自己则轻装去办理手续。
老人爽快地答应了。
近一个小时过去了,学子归来,老人还在尽职尽责地看守。
谢过老人,两人分别。
⑤几天后是北大的开学典礼,这位年轻的学子惊讶地发现,主席台上就坐的北大副校长季羡林正是那一天替自己看行李的老人。
⑥我不知道这位学子当时是怎样的一种心情,但我听到这个故事之后却强烈地感觉到:人格才是最高的学位。
⑦这之后,我又在医院里采访了世纪老人冰心。
我问先生,您现在最关心的是什么?⑧老人的回答简单而感人:是年老病人的状况。
⑨当时的冰心已接近自己人生的终点,而这位在80年前的“五四”运动爆发那一天开始走上文学创作之路的老人,心中对芸芸众生的关爱之情,历经近80年的岁月而仍未老。
这又该是怎样的一种传统!⑩冰心的身躯并不强壮,即使年轻时也少有飒爽英姿的模样,然而她这一生却是用自己当笔,拿岁月当稿纸,写成的一篇关于爱是一种力量的文章。
她在离去之后,给我们留下了伟大的背影。
⑾世纪老人在陆续地离去,他们留下的爱国心和高深的学问却一直在我们心中不老。
但在今天,我还想加上一条,这些世纪老人所独具的人格魅力是不是也该作为一种传统由我们向后延续?⑿前几天我在北大听到一个故事,清新而感人。
人格最高的学位读后感

人格最高的学位读后感人格最高的学位——自我实现自我实现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的最高层次,也被马斯洛视为人格发展的顶点。
在《人格最高的学位》一书中,马斯洛详细探讨了自我实现的概念和特点,并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展示了实现自我最高潜能的路径和方法。
首先,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随着个体成长和发展,逐渐意识到自己的使命和价值,并为之奋斗。
自我实现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它需要个体不断面对挑战和困境,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独特的解决方案。
马斯洛指出,实现自我最高潜能的关键在于个体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接纳。
个体应该通过深入了解自己的优点、长处和潜能,树立自己的自我形象,接纳自己并珍视自己的独特性。
同时,个体还应该学会积极对待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不断改进和发展。
只有在拥有积极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接纳的基础上,个体才能真正建立起内在的动力和自信心,为实现自我最高潜能而努力。
其次,马斯洛还强调了自我实现和他人之间的密切关系。
他认为,个体实现自我最高潜能的过程中,需要得到他人的承认和支持。
亲密的人际关系和社会认可对于个体的发展和成长非常重要。
同时,个体也应该在实现自我最高潜能的过程中发挥积极的影响力,成为他人的榜样和鼓励者。
马斯洛还提出,实现自我最高潜能的个体具有一系列的特征和行为模式。
这些特征包括自我实现的目标、责任心、批判性思维、创造力、自信心、心流体验等。
马斯洛通过介绍许多成功的个体的案例,揭示了这些特征和行为模式对于个体实现自我最高潜能的重要性和作用。
此外,马斯洛在《人格最高的学位》一书中,还对实现自我最高潜能的教育和培养提出了建议。
他认为,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力,提供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和自我实现的机会。
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指导者和激励者,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和使命,并为之努力。
总之,《人格最高的学位》是一本对自我实现进行系统探讨的心理学著作。
通过详细的阐述和实证研究,马斯洛揭示了实现自我最高潜能的路径和方法,并对实现自我最高潜能的个体特征、行为模式和教育培养提出了建议。
《人格是最高的学位》原文

《人格是最高的学位》原文《人格是最高的学位》原文很多很多年前,有一位学大提琴的年轻人去向本世纪最伟大的大提琴家卡萨尔斯讨教:我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大提琴家?卡萨尔斯面对雄心勃勃的年轻人,意味深长地回答:先成为优秀而大写的人,然后成为一名优秀和大写的音乐人,再然后就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大提琴家,[原文]人格是最高的学位白岩松。
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还年少,老人回答时所透露出的含义我还理解不多,然而随着采访中接触的人越来越多,这个回答就在我脑海中越印越深。
在采访北大教授季羡林的时候,我听到一个关于他的真实故事。
有一个秋天,北大新学期开始了,一个外地来的学子背着大包小包走进了校园,实在太累了,就把包放在路边。
这时正好一位老人走来,年轻学子就拜托老人替自己看一下包,而自己则轻装去办理手续。
老人爽快地答应了。
近一个小时过去,学子归来,老人还在尽职尽责地看守。
谢过老人,两人分别!几日后是北大的开学典礼,这位年轻的学子惊讶地发现,主席台上就座的北大副校长季羡林正是那一天替自己看行李的老人。
我不知道这位学子当时是一种怎样的心情,但在我听过这个故事之后却强烈地感觉到:人格才是最高的学位。
这之后我又在医院采访了世纪老人冰心。
我问先生,您现在最关心的是什么?老人的回答简单而感人:是年老病人的状况。
当时的冰心已接近自己人生的终点,而这位在八十年前到五四爆发那一天开始走上文学创作之路的老人心中对芸芸众生的关爱之情历经近八十年的岁月而仍老,老师笔记《[原文]人格是最高的学位白岩松》。
这又该是怎样的一种传统!冰心的身躯并不强壮,即使年轻时也少有飒爽英姿的模样,然而她这一生却用自己当笔,拿岁月当稿纸,写下了一篇关于爱是一种力量的文章,然后在离去之后给我留下了一个伟大的背影。
今天我们纪念五四,八十年前那场运动中的呐喊、呼号、血泪都已变成一种文字停留在典籍中,每当我们这些后人翻阅的时候,历史都是平静地看着我们,这个时候,我们觉得八十年前的.事已经距今太久了。